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袁媛 罗朋 +3 位作者 封雪 田甜 任德伟 任建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43-1252,共10页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构建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成熟预测模型,验证并评价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方便选取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肾病科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行AVF的...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构建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成熟预测模型,验证并评价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方便选取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肾病科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行AVF的患者200例。收集患者临床、血管超声、心脏超声数据,经筛选纳入186例,根据AVF结局,将患者分为自然成熟组(111例)和非自然成熟组(75例)。比较2组数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变量,建立AVF自然成熟预测模型(model1),绘制列线图,对model1进行内部验证并绘制校准图,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效能。排除未做心脏三维斑点追踪成像的患者共104例,余下82例患者数据用以建立新预测模型,左室二维整体纵向应变(two-dimensional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2DGLS)、左室三维整体纵向应变(three-dimensional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3DGLS)、左室三维射血分数(three-dimension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3DEF)分别参与建立新模型,记为model2、model3、model4。通过AUC值、净重分类改善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 index,NRI)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 index,IDI)与model1比较预测性能优劣。结果左室二维射血分数(two-dimension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2DEF)(OR=1.133,95%CI:1.058~1.213)、术前头静脉中段距皮深度(OR=1.453,95%CI:1.068~1.978)、术前头静脉远段内径(OR=2.141,95%CI:1.120~4.091)、术前肱动脉充血后阻力指数(OR=0.004,95%CI:0.000~0.140)、术后肱动脉流量(OR=1.004,95%CI:1.002~1.007)是AVF自然成熟的独立预测因子,建立的预测模型(model1)的AUC值为0.869(95%CI:0.817~0.921)。校准图中模拟曲线和实际曲线具有较好拟合度,平均绝对误差0.017。决策曲线表明阈值概率为0.1~1.0,模型净收益优于全干预和无干预策略。各新模型与model1比较,AUC值、I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del4与model1比较,NR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GLS、3DGLS、3DEF与2DEF参与构建的AVF自然成熟的预测模型预测效能均较高,3DEF参与的模型的NRI优于2DEF参与的模型,表明其在特定阈值概率范围内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 自体动静脉内瘘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预测模型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右心室功能
2
作者 陈慧颖 马小静 +3 位作者 夏娟 何亚峰 王静静 钟锦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8-644,共7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淀粉样变性(CA)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CA患者25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30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30名。使用心尖比率代表区域差异,比较...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淀粉样变性(CA)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CA患者25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30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30名。使用心尖比率代表区域差异,比较3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二维应变参数、心尖比率参数的差异。结果CA组和HCM组相比,右心室结构和功能中仅节段性应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A组中,右心室从心尖到基底部的应变梯度与左心室相同,即“心尖保留”模式,这一模式在HCM组、对照组中未见。CA组的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心尖比率、右心室四腔纵向应变心尖比率、左心室纵向应变心尖比率均大于HCM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0.40、43.18、55.43,P均<0.05);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心尖比率识别CA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35,敏感度为96%,特异度为83%。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评价CA患者右心室功能受损情况,为临床评估并鉴别CA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 心肌病 肥大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
3
作者 叶白冰 李秀娟 陈赛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97例冠心病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情况分为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97例冠心病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情况分为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50%),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50%)。所有患者均行临床资料收集、左室压力-应变环、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查。结果两组体质量指数、性别、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年龄较大,Killip分级Ⅲ-Ⅳ级、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占比较高(P<0.05)。与左心室无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GWE、GCW、GWI绝对值水平较低,GWW绝对值水平较高(P<0.05)。与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水平较低(P<0.05)。GWE、GCW、GWI、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水平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呈负相关,GWW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左室压力-应变环、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预测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敏感度、准确度低于联合检测(P<0.05)。结论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冠心病早期患者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GWE、GCW、GWI绝对值水平较低,GWW绝对值水平较高,而上述指标均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相关,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预测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左室压力-应变环 冠心病早期 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多参数评估特发性室颤患者的心肌功能
4
作者 吕函璐 刘英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2-630,共9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多参数评估特发性室颤患者的超声表型特征,为心律失常高危患者的早期预警提供超声影像学的支持。【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首次诊断为特发性心室颤动(IVF)的患者,同时纳入年龄...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多参数评估特发性室颤患者的超声表型特征,为心律失常高危患者的早期预警提供超声影像学的支持。【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首次诊断为特发性心室颤动(IVF)的患者,同时纳入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个体作为对照。基于二维灰阶、M型、双平面、频谱多普勒、组织多普勒、斑点追踪、压力-应变环等技术,对纳入人群进行超声心动图多参数分析。超声指标包括传统参数、心肌机械运动参数、心肌电-机械活动参数以及心肌做功参数。使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两组独立样本之间的比较。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评估超声心动图多参数对特发性室颤的诊断价值。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各超声参数观察者内部和观察者之间的变异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IVF患者9例,健康对照个体30例。共计702个左室节段和117个右室游离壁节段纳入心肌功能的分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VF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相对较低【(18.8±2.7)%vs(.21.2±1.9)%,P=0.004】,而左室机械离散度(LV-MD)相对较高【(44±13)ms vs.(36±9)ms,P=0.022】。心肌做功结果显示,IVF组的整体做功指数(GWI)低于健康对照组【(1991±365)mmHg%vs(.2319±408)mmHg%,P=0.037】。ROC曲线显示LV-GLS、LV-MD以及GWI对特发性室颤的诊断性能较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8、0.737以及0.722,截断值分别为19.5%、39.5ms以及2049mmHg%。上述三项指标组成的综合诊断体系,其AUC为0.800。超声心动图各参数在观察者内部和观察者之间均呈现出较好的可重复性,ICC值均大于0.75。【结论】特发性室颤患者超声心动图多参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左室功能异常。LV-GLS降低、LV-MD增加以及GWI降低,是恶性心律失常高危的超声心动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心室颤动 超声心动图 斑点追踪显像 心肌做功 机械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对心肺转流心脏手术患者心室功能及颈内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宛霖 孟洁琼 +7 位作者 韩瑛 赵雅梅 尹加林 魏海燕 苏中宏 施韬 葛亚力 史宏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9-1045,共7页
目的评价心肺转流(CPB)开始时静脉输注艾司氯胺酮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室功能和颈内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8~75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NYHA心功能分级Ⅰ—... 目的评价心肺转流(CPB)开始时静脉输注艾司氯胺酮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室功能和颈内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8~75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NYHA心功能分级Ⅰ—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30例,术中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CPB开始后,E组静脉输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1)·h^(-1)至手术结束,C组以相同速度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切皮时、CPB停机后60 min内HR、MAP、CVP、心脏指数(CI);切皮时、CPB 40 min内、CPB停机后60 min内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纵向达峰时间应变标准差(GLTSD)、整体环向应变(GCS)、整体环向达峰时间应变标准差(GCTSD)以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GLS、GLTSD;麻醉诱导前、切皮时、CPB 40 min内、CPB停机后60 min内rScO2、BIS、Hb和乳酸(Lac)浓度以及颈内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SPV)、颈内动脉血流量(Q-ICA)、血流阻力指数(RI);麻醉诱导前、术后6 h心肌肌钙蛋白I(cTnI)、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记录停机后自动复跳例数、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心脏不良事件以及术后30 d死亡例数。结果与C组比较,E组CPB停机后60 min内CI明显升高(P<0.05);CPB停机后60 min内LVEF、RVEF及右心室GLS明显升高(P<0.05);CPB停机后30 min左心室GLS、GCS及右心室GLS明显升高(P<0.05);CPB 40 min内RI明显升高(P<0.05)。两组cTnI、ALT、Cr、NSE浓度、停机后自动复跳比例、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术后30 d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手术患者在CPB开始后使用艾司氯胺酮能明显增加CPB停机后的CI,并可能通过增加心室纵向和环向应变力来增强心肌收缩,提高术后心室射血分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心室功能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法布雷病患者右心室功能及应变特征的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涵 刘琳 +4 位作者 赵亚雯 张巍 李阳 杨颖 马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7-1002,共6页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法布雷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及应变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8月至2023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病理或基因检查证实的法布雷病患者57例(法布雷病组)和性别、年龄(±2岁)相匹配的健康对照...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法布雷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及应变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8月至2023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病理或基因检查证实的法布雷病患者57例(法布雷病组)和性别、年龄(±2岁)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57例(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的右心室应变参数。另将法布雷病组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大小分为左心室肥厚(LVH)亚组(n=22,男性LVMI≥115 g/m^(2),女性LVMI≥95 g/m^(2))和无LVH亚组(n=35,男性LVMI<115 g/m^(2),女性LVMI<95 g/m^(2)),比较两亚组的右心室应变特征,并分析右心室应变特征与LVH的关系。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法布雷病组心率慢、B型利钠肽水平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厚度(IVSd)、右心室游离壁厚度(RVWT)增加,LVMI升高(P均<0.05)。(2)与无LVH亚组比,LVH亚组年龄大、收缩压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B型利钠肽水平高,LVMI升高,RVWT增加(P均<0.05)。(3)与正常对照组比,法布雷病组的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LVGLS)、右心室整体长轴应变(RVGLS)、右心室游离壁应变(RVFWS)及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应变(bal-RVFWS)、中间段应变(mid-RVFWS)和心尖部应变(api-RVFWS)均下降(P均<0.05)。右心室应变差值(ΔRV)在法布雷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无LVH亚组比,LVH亚组的LVGLS、RVGLS均降低,ΔRV升高(P均<0.05),RVFWS、bal-RVFWS、mid-RVFWS和api-RVFWS在两亚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法布雷病患者的右心室整体和节段应变均已受到损害,其中伴LVH的患者RVGLS减低而RVFWS相对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雷病 超声心动图 斑点追踪技术 心肌应变 右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及对左心室重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高源 孙佳 +1 位作者 郑苗 吴彦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3-490,共8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及对左心室重塑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8月—2023年8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165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增加率(Δleft ventricular...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及对左心室重塑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8月—2023年8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165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增加率(Δ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ΔLVEDVI)将患者分为左心室重塑组(ΔLVEDVI>20%,74例)和无左心室重塑组(ΔLVEDVI≤20%,91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对左心室重塑的预测价值。通过逐步回归法筛选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塑的影响因素。建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塑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冠脉介入时间、心梗面积、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均为影响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校准曲线结果均显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对左心室重塑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心肌梗死 心肌微循环 左心室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相三婷 王文平 +4 位作者 雍永宏 孙伟 张盼盼 童梦佳 陈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0-386,共7页
目的: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估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指数(body m... 目的: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估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2022年4月—2023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确诊的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14例血压正常的健康对照分为6个亚组。利用2D⁃STI联合RT⁃3DE技术获得左房纵向应变及机械功能指数,比较各组间左房功能差异。结果:与相同BMI分类的健康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左房储备期应变(left artial reservoir strain,LASr)、左房导管期应变(left artial conduit strain,LAScd)均下降(P<0.05);随BMI增加,高血压组LASr、LAScd、左房总排空分数(total 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t)、左房被动排空分数(passive 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p)、左房主动排空分数(active left a 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a)均降低(P<0.05),而左房收缩期应变(left artial contractile strain,LASct)无明显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BMI与高血压组LASr、LAScd、LAEFt、LAEFp、LAEFa均呈独立负相关(P<0.05),而收缩压与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可引起左房功能受损,随着BMI的增加特别是合并肥胖后可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重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高血压 肥胖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法洛四联症修复术后肺动脉瓣反流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后心室功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季萌萌 林艺霞 +3 位作者 高朗 贺晴 谢明星 李玉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5-1088,共4页
法洛四联症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并与修复术后肺动脉瓣反流发生率高密切相关,通常需要进行肺动脉瓣置换术。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治疗肺动脉瓣反流可代替传统的外科手术,并弥补其创伤大的缺点。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室功能方... 法洛四联症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并与修复术后肺动脉瓣反流发生率高密切相关,通常需要进行肺动脉瓣置换术。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治疗肺动脉瓣反流可代替传统的外科手术,并弥补其创伤大的缺点。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室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具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拟综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法洛四联症修复术后肺动脉瓣反流患者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后心室功能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法洛四联症 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 肺动脉瓣闭锁不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长新冠综合征患者早期亚临床心肌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迪 张艳娟 +1 位作者 王连生 刘加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长新冠综合征患者早期亚临床心肌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连续入组2022年12月7日我国放开疫情管控后新冠感染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新冠流行前门诊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长新冠综合征患者早期亚临床心肌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连续入组2022年12月7日我国放开疫情管控后新冠感染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新冠流行前门诊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等化验指标,采用二维心超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功能E/A、E/e’,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及十八节段应变值,计算并比较各组间心率、LVEF、E/A、E/e’、GLS及十八节段应变值。结果:研究发现长新冠综合征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E/A(1.14±0.34 vs.1.46±0.44,P<0.001)、E/e’(8.01±2.08 vs.7.21±1.53,P<0.05)及左室GLS[(-20.57±2.15)%vs.(-21.90±1.73)%,P<0.001]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进一步行十八节段应变分析发现新冠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前间隔基底部、前壁中间部、前间隔中间部、下侧壁中间部、前侧壁中间部、前壁心尖部、前间隔心尖部、下壁心尖部、下侧壁心尖部和前侧壁心尖部等十个节段的显著降低(P<0.05)。通过感染后时间的亚组分析发现,随着新冠康复时间延长,患者GLS呈现逐渐改善趋势。结论:新冠后患者常出现左室舒张功能及GLS的下降。而随着新冠康复时间的延长,上述指标呈现逐渐改善趋势。应用2D⁃STI可以定量评估长新冠综合征患者早期亚临床心肌损害,可能为新冠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感染 长新冠综合征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左室整体纵向应变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思 陈允安 +4 位作者 张洁 周莹 李明珠 龚晓璇 刘琨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5-1533,1549,共10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3D-STE)、心肌做功(myo-cardial work,MW)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3D-STE)、心肌做功(myo-cardial work,MW)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90例行PPCI的首次STEMI患者,术后24 h内行3D-STE、MW检查,术后7 d内完善心脏磁共振晚期钆增强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imaging,CMR-LGE)检查,随访12个月MACE(再发心绞痛、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衰发作、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情况。结果:20例(22.2%)患者发生MACE,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梗死面积(infarction size,IS)、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做功指数(global work index,GWI)为预测MACE发生的独立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上述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86、0.846、0.830,Delong法两两比较显示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GLS和GWI预测MACE发生的AUC值达0.939,显著优于GLS及GWI单一参数(P均<0.05),且与IS相当(P>0.05)。Kaplan-Meier曲线表明GLS<-10.5%、GWI>1298.5 mmHg%、IS<26.05%的患者有更高的生存率(P<0.05)。结论:3D-STE及MW能较好地预测STEMI患者PPCI术后MACE的发生,其中GLS及GWI诊断价值相似,二者联合优于单一指标,且与IS诊断效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心肌做功 心脏磁共振晚期钆增强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鉴别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两种主要分型中的意义
12
作者 樊翀 裴磊磊 +3 位作者 杨春 张涛 朱雯瑾 王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9-793,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在鉴别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两种主要分型——转甲状腺素蛋白型(ATTR)和免疫球蛋白轻链型(AL)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4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50例CA患者超声...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在鉴别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两种主要分型——转甲状腺素蛋白型(ATTR)和免疫球蛋白轻链型(AL)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4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50例CA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其中ATTR型6例,AL型44例,用t检验和χ2检验筛选出可能鉴别两种分型的参数,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这些参数对两种分型的鉴别诊断能力。结果ATTR组和AL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整体平均纵向应变值(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心尖段平均应变与基底段平均应变的比值、射血分数与GLS比值(EFSR)、左室心肌最厚处厚度、左室壁相对厚度、房室瓣是否增厚、双房是否增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TTR组房间隔厚度大于AL组(P<0.05),ATTR组E/e’(频谱多普勒舒张早期峰值流速/组织多普勒频舒张早期峰值流速)比值大于AL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房间隔厚度、E/e’鉴别两种分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1(95%CI:0.792~0.991),0.826(95%CI:0.698~0.955),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100.00%,特异度95.24%。结论超声心动图参数E/e’比值、房间隔厚度可能对鉴别诊断CA患者两种主要分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淀粉样变性(CA) 转甲状腺素蛋白 免疫球蛋白轻链 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的心尖相对纵向应变指标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吴永鑫 林胜男 +2 位作者 崔婕琳 黄惠美 阮琴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86-1091,共6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寻找能反映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心肌功能学特征的纵向应变指标。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典型AHCM患者30例(AHCM组),另纳入35例原发性高血...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寻找能反映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心肌功能学特征的纵向应变指标。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典型AHCM患者30例(AHCM组),另纳入35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HTLVH)患者(HTLVH组)和4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三组患者的心腔大小及室壁厚度,应用2D-STI分析左心室收缩期纵向应变,获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及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纵向应变(LS_(A)、LS_(M)、LS_(B))。以心尖与整体及其余节段纵向应变的比值作为心尖相对纵向应变指标,包括心尖与基底段纵向应变比(ABLR,LS_(A)/LS_(B))、心尖与整体纵向应变比(AGLR,LS_(A)/GLS)、心尖与基底-中间段纵向应变比[ABMLR,LS_(A)/(LS_(B)+LS_(M))]。结果:AHCM组与HTLVH组的G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AHCM组与HTLVH组的LS_(A)、LS_(M)、LS_(B)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但AHCM组以LSA降低为著且低于HTLVH组,而HTLVH组则以LSB降低为著且低于AHCM组(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HCM组的ABLR、AGLR、ABMLR均明显降低,而HTLVH组的ABLR、AGLR、ABMLR均显著增加(P均<0.05)。ROC曲线显示,在诊断AHCM时,ABLR、AGLR、ABMLR及LS_(A)的AUC为0.873~0.916,ABLR<1.28诊断AHCM的灵敏度(90.0%)和特异度(88.7%)最好。结论:心尖相对纵向应变指标较单一心尖纵向应变值更能反映AHCM患者的心肌功能学特性,尤其ABLR可能有助于鉴别AHCM与其他原因所致的左心室肥厚,可作为AHCM心肌功能损伤的评价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心尖收缩功能 心尖相对纵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心脏康复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2
14
作者 蔡泽坤 徐琳 +4 位作者 马骏 邱健 李国英 黄晓民 许业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通过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变化,探讨以社区为主的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AMI患者的心功能影响。方法:根据是否愿意参加心脏康复,将急性心肌梗死术后患者... 目的:通过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变化,探讨以社区为主的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AMI患者的心功能影响。方法:根据是否愿意参加心脏康复,将急性心肌梗死术后患者分为康复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康复组参与12周的心脏康复程序,进行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在研究开始前、结束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斑点追踪成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检查,获得左心室整体及各节段纵向、径向、周向及面积应变值(LS、RS、CS、AS)。结果:经过12周的康复程序后,康复组的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整体面积应变(global area strain,GAS)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根据左室心肌节段分区法,两组间左前降支供血区域各有150节段,左回旋支供血区域各有125节段,右冠脉供血区域各有125节段。经过12周的康复程序后,康复组不同冠脉供血区域的LS、RS、CS、AS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治疗可以改善经PCI术后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冠心病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缺血心肌短轴方向径向及圆周应变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其海 汪太平 +3 位作者 徐岩 李胜 史学功 金朝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11-1414,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节段心肌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的变化规律。方法对56例心肌缺血患者及31名健康自愿者应用超声心动图仪获得高频帧二维图像,测量收缩期左心室基底水平及乳头肌水平的峰值R...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节段心肌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的变化规律。方法对56例心肌缺血患者及31名健康自愿者应用超声心动图仪获得高频帧二维图像,测量收缩期左心室基底水平及乳头肌水平的峰值RS和CS。结果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其供血心肌节段应变峰值逐渐降低,接受PCI治疗后应变峰值增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峰值RS、峰值CS绝对值负相关(r=-0.63,P<0.01;r=-0.54,P<0.01)。结论STI能定量心肌缺血患者的左心室RS和CS,评价局部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左室旋转和扭转运动在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9
16
作者 宋光 任卫东 +2 位作者 胡金玲 乔伟 张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04-708,713,共6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左室旋转和扭转运动在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PAHCM)患者诊断过程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6例PAHCM患者、26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HLVH)患者和26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二尖瓣和心尖水平左...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左室旋转和扭转运动在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PAHCM)患者诊断过程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6例PAHCM患者、26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HLVH)患者和26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二尖瓣和心尖水平左室短轴及心尖四腔、二腔心切面的二维超声图像。使用QLAB 9.1软件测量各短轴平面内膜下心肌旋转(endo-rot)、外膜下心肌旋转(epi-rot)、跨壁扭转(mural-tor)及平面旋转(bulk-rot),计算出整体扭转角度(G-tor)。筛选出诊断效力的指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价诊断的效果。结果在二尖瓣水平,PAHCM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ndo-rot、epi-rot、mural-tor及bulk-rot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HCM组与HLVH组相比,这些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VH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ndo-rot、epi-rot、mural-tor及bulk-rot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尖水平,3组间epi-ro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HCM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ndo-rot、mural-tor及bulk-rot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HCM组与HLVH组相比,这些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LVH组在endo-rot、mural-tor及bulk-rot指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G-to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tor鉴别诊断PAHCM的准确性高(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9),敏感度为73.08%,特异度为92.3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以准确定量测量PAHCM患者左室心肌旋转和扭转的变化。使用G-tor可精确地识别和鉴别高血压心肌肥厚和PAH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斑点追踪技术 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左室心肌周向收缩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潘敏 鲁树坤 +4 位作者 王双双 刘俐 张蒂荣 陈芸 David J Sahn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67-1269,共3页
目的利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评价实验动物猪左室心肌周向收缩功能。方法25只猪开胸后取中部水平左室短轴切面,采集连续3个心动周期二维灰阶图像,并与左室压力曲线同步(±dp/dt)。使用EchoPAC软件包进行脱机分析。运用2DS技... 目的利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评价实验动物猪左室心肌周向收缩功能。方法25只猪开胸后取中部水平左室短轴切面,采集连续3个心动周期二维灰阶图像,并与左室压力曲线同步(±dp/dt)。使用EchoPAC软件包进行脱机分析。运用2DS技术测量左室心内膜层和心外膜层6个心肌节段的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心内膜层各室壁节段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高于心外膜层(P<0.01),尤以前间隔、侧壁、下壁和室间隔节段差异更为显著(P<0.0001)。此外,心内膜层和心外膜层各节段心肌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与左室dp/dt相关性良好。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因其不受声束角度限制的优点,能准确地评价左室局部心肌的周向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周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心室心肌应变 被引量:13
18
作者 钱胜利 杨莉 +3 位作者 高菡静 李延 张俊 乔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4-858,共5页
目的探讨三种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包括二维STI(2D-STI)、三平面STI(3P-STI)及四维应变(4Dstrain)]评价健康成人左心室心肌应变的价值。方法采用2D-STI、3P-STI及4D-strain技术对141名健康成人行心肌运动分析,测量左心室整体及各... 目的探讨三种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包括二维STI(2D-STI)、三平面STI(3P-STI)及四维应变(4Dstrain)]评价健康成人左心室心肌应变的价值。方法采用2D-STI、3P-STI及4D-strain技术对141名健康成人行心肌运动分析,测量左心室整体及各节段的纵向、圆周、径向及面积应变,比较3种方法所测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2DSTI和3P-STI的整体纵向应变(GLS)及同一水平各节段纵向峰值应变(L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4D-strain(P<0.05)。2D-STI在同一水平前间隔及后间隔圆周峰值应变(CS)高于4D-strain,其余各节段均低于4Dstrain,而在同一水平各节段径向峰值应变(RS)均低于4D-strain(P均<0.05)。不同水平及同一水平不同节段面积应变(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D-strain存储图像和分析图像所用时间短于2D-STI(P<0.05)。2D-GLS与3P-GLS和4D-GLS有相关性(r=0.718,P<0.001;r=0.397,P=0.006)。三种方法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一致性均较好。结论 2D-STI和3P-STI技术获得LS具有较好的一致性。4D-strain是一种评价左心室心肌纵向、圆周、径向和面积应变的新方法,具有快捷、全面、重复性好的优点,对定量评价室壁运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检测犬顿抑心肌跨壁力学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玉宏 马春燕 +3 位作者 吴凤霞 何秀丽 吴存刚 孙丽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44-1647,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检测犬顿抑心肌心内、外膜纵向的应变变化,探讨顿抑心肌的跨壁力学变化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 12只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20min,再灌注120min,分别于结扎前、结扎期间、再灌注后即刻、30、60、90...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检测犬顿抑心肌心内、外膜纵向的应变变化,探讨顿抑心肌的跨壁力学变化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 12只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20min,再灌注120min,分别于结扎前、结扎期间、再灌注后即刻、30、60、90、120min采集心尖切面图像。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检测缺血及非缺血节段心内膜、心外膜、整体节段应变参数:纵向峰值应变(LSpeak)、峰值应变延迟时间(TPSLS),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犬心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后、再灌注后即刻缺血节段心内、外膜、整体节段LSpeak明显减低,TPSLS延长,且LSpeak以心内膜下心肌减低更明显;随再灌注时间延长,二维应变逐渐恢复,心外膜下心肌恢复更快,缺血节段整体心肌恢复正常时,心内膜下心肌仍未恢复正常。非缺血节段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后、再灌注后即刻心内、外膜下LSpeak明显增加,TPSLS延长,再灌注30min恢复正常。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检测犬顿抑心肌在缺血及再灌注阶段心内、外膜下心肌二维应变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顿抑 斑点追踪显像 应变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扭转运动 被引量:12
20
作者 肖杨杰 任卫东 +4 位作者 王晓冰 陈昕 马春燕 李楠 刘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LVto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AHCM患者与21名健康志愿者行二维超声检查。获取左心室短轴二尖瓣环水平、心尖水平二维图像,应用STI软件测定左...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LVto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AHCM患者与21名健康志愿者行二维超声检查。获取左心室短轴二尖瓣环水平、心尖水平二维图像,应用STI软件测定左心室短轴心底水平、心尖水平心肌旋转角度峰值及达峰时间、旋转速度峰值;测定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tw)、达峰时间、左心室舒张期解旋减半时间(HTU);计算舒张期解旋率(Untw R);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差异。HTU分别与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E)、舒张晚期峰值(A)及E/A值行相关分析。结果AHCM组左心室短轴心尖水平心肌收缩期旋转角度峰值和旋转速度峰值均较对照组增加,达峰时间延长(P均<0.05);AHCM组左心室整体Ptw及扭转速度峰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均<0.05);AHCM组舒张期HTU较对照组延迟,Untw R降低,解旋速度峰值减低(P均<0.05)。AHCM组HTU与E/A值呈负相关。结论AHCM患者在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时,心尖部旋转及左心室扭转运动增强,Untw R降低。STI可敏感地反映出AHCM患者的心肌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显像 心肌病 肥厚型 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