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4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effects of tunnel construction on nearby pile foundation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敏 孙庆 +1 位作者 李卫超 马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909-916,共8页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unnel construction on nearby pile foundation.The displacement controlled model (DCM)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tunneling-indu...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unnel construction on nearby pile foundation.The displacement controlled model (DCM)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tunneling-induced volume loss effects.The numerical model was verifi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 centrifuge test and a set of parametric studies was implemented based on this model.There i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trend of the results of the centrifuge test and the present model.The results of parametric studies show that the tunnelling-induced pile internal force and deformation depend mainly on the pile?tunnel distance,the pile length to tunnel depth ratio and the volume loss.Two different zones are separated by a 45° line projected from the tunnel springline.Within the zone of influence,the pile is subjected to tensile force and large settlement;whereas outside the zone of influence,dragload and small settlement are induced.It is also established that the impact of tunnelling on a pile group is substantially smaller as compared with a single pile in the same location with the rear pile in a group,demonstrating a positive pile group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UNNELLING pile foundation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displacement controlled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prediction of projectile penetration to laminates by training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with finite element solver as the trainer
2
作者 Pushkar Wadagbalkar G.R.Li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47-160,共14页
Studies on ballistic penetration to laminates is complicated,but important for design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Experimental means of study is expensive and can often be dangerous.Numerical simulation has bee... Studies on ballistic penetration to laminates is complicated,but important for design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Experimental means of study is expensive and can often be dangerous.Numerical simulation has been an excellent supplement,but the computation is time-consuming.Main aim of this thesis was to develop and test an effective tool for real-time prediction of projectile penetrations to laminates by training a neural network and a decision tree regression model.A large number of finite element models were developed;the residual velocities of projectiles from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were used as the target data and processed to produce sufficient number of training samples.Study focused on steel 4340tpolyurea laminates with various configurations.Four different 3D shapes of the projectiles were modeled and used in the training.The trained neural network and decision tree model was tested using independently generated test samples using finite element models.The predicted projectile velocity values using the trained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are then compared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s.Additionally,both models were trained using a published experimental data of projectile impacts to predict residual velocity of projectiles for the unseen samples.Performance of both the models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Models trained with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data samples were found capable to give more accurate predication,compared to the models train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because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can generate much larger training set,and thus finite element solvers can serve as an excellent teacher.This study also showed that neural network model performs better with small experimental dataset compared to decision tree regress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Machine learning Neural networks Impact analysis Protective laminates PROJECTILE Decision tr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的液压缸活塞与活塞杆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靳洪斌 计鑫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76-179,共4页
针对应用在桥梁建设中的三维调整机的双出杆水平缸进行了结构设计,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了活塞与活塞杆的建模,并运用插件simulation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为结构的合理性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三维调整机 液压缸 活塞杆 simulation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的重叠盾构隧道穿行式全自动液压支护台车设计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松 朱永战 喻致蓉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4-301,共8页
为解决传统盾构重叠隧道施工中临时支护方案普遍存在的拆装不便、结构笨重、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与既有支护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设计一种在无卸载支护条件下具备下部不间断穿行施工车辆功能的全自动新型液压支护台车,并... 为解决传统盾构重叠隧道施工中临时支护方案普遍存在的拆装不便、结构笨重、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与既有支护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设计一种在无卸载支护条件下具备下部不间断穿行施工车辆功能的全自动新型液压支护台车,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olidWorks Simulation进行强度校核。新型液压支护台车较多地引入了电气控制和液压控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盾构隧道支护的机械化,降低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同时,通过对支护台车结构优化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盾构重叠隧道支护方案中施工工序间的作业干扰问题,并减轻了台车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通过深圳市轨道交通7号线华新站—黄木岗站区间等工程实践表明,新型液压支护台车在保证既有隧道的结构安全、提高支护效率方面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盾构隧道 液压支护台车 无卸载支护 结构优化设计 SOLIDWORKS simulation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对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的简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解恒燕 许航 郑鑫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不起承重作用,因此在框架结构设计及抗震分析中一般不进行详细计算。然而历次震害表明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破坏严重,其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框架结构模... 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不起承重作用,因此在框架结构设计及抗震分析中一般不进行详细计算。然而历次震害表明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破坏严重,其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框架结构模型,通过与已有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得到了与试验结果最接近的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然后采用该边界条件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地震波作用下,采用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与实际砌体填充墙与框架连接施工方法最接近的模型,得到的模型纵向加速度峰值和位移峰值与试验值吻合度较好。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分析砌体填充墙与框架的边界条件对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简化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填充墙 边界条件 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结构响应分析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字钢外包薄层UHPC组合梁抗剪性价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范学明 周晓鹏 +1 位作者 叶小杭 赵坤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9,共10页
钢结构具有低碳环保、轻质高强和抗震性能卓越等多重优势,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和一些民用建筑;但是其固有的易发生屈曲、腐蚀以及成本较高等问题阻碍了钢结构的进一步应用。目前关于钢结构防屈曲和防腐蚀的措施会大... 钢结构具有低碳环保、轻质高强和抗震性能卓越等多重优势,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和一些民用建筑;但是其固有的易发生屈曲、腐蚀以及成本较高等问题阻碍了钢结构的进一步应用。目前关于钢结构防屈曲和防腐蚀的措施会大大提高结构的成本并对结构承载能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基于最大堆积密度理论的新型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强的变形能力,并且在抗水渗透性、抗氯离子渗透性以及抗冻融性等耐久性方面有着优异的性能。如今UHPC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结构的力学加固以及耐久加固之中。近期的研究工作表明,将钢结构与UHPC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在发挥钢结构轻质高强优异特征的同时,极大地减缓了疲劳、腐蚀和失稳对钢结构的危害。该文研究了一种已经广泛投入使用的工字钢外包薄层UHPC新型组合梁,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建立样本数据库。同时利用雷达图法提出组合梁抗剪性能和抗剪性价比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蒙特卡罗法,共设计4种响应面对组合梁腹板尺寸参数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梁的抗剪性能与其性价比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此外,随着工字钢腹板厚度的增加,抗剪性能和性价比先增加后降低,并在某一特定厚度处达到峰值。该研究对于优化工字钢外包UHPC组合梁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UHPC组合梁 性价比 有限元仿真分析 雷达图法 响应面-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油管注入头链传动系统损伤原因分析
7
作者 冉小丰 刘宇思 +3 位作者 阳婷 郑伟 阮传信 刘少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86-4092,共7页
注入头是连续油管作业机中驱动连续油管上提下放的关键设备。LG450型注入头作业期间发生故障,拆解后发现链传动系统损伤严重。对链传动系统进行宏微观形貌分析,发现轮齿外侧有弧形刮痕,齿面存在倾斜擦痕。对链轮轮齿进行化学成分检测、... 注入头是连续油管作业机中驱动连续油管上提下放的关键设备。LG450型注入头作业期间发生故障,拆解后发现链传动系统损伤严重。对链传动系统进行宏微观形貌分析,发现轮齿外侧有弧形刮痕,齿面存在倾斜擦痕。对链轮轮齿进行化学成分检测、硬度试验及金相试验,结果显示材料达到工艺要求。对链轮和链条的啮合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结果显示接触压力分布与失效链轮齿面及侧面摩擦痕迹一致。揭示了该注入头链传动系统失效原因为链条滚子与链轮轴线空间交叉,滚子与轮齿非正常啮合。研究表明链轮链条的运动状态会对注入头工作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对指导注入头设计和加工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头 链轮 失效分析 有限元仿真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曳引钢带电梯数值模拟研究
8
作者 李琛 王勤叶 +3 位作者 徐峰 李东洋 何斌 厉志安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8-436,共9页
曳引钢带电梯具有高舒适、低功耗和节能环保的优势,其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钢带在断丝、断裂等极限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对其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现有研究缺少合理有效的曳引钢带分析模型。针对曳引钢带电梯精细化性能分析以及... 曳引钢带电梯具有高舒适、低功耗和节能环保的优势,其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钢带在断丝、断裂等极限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对其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现有研究缺少合理有效的曳引钢带分析模型。针对曳引钢带电梯精细化性能分析以及细化数值模拟仿真模型建立的需求,以破断强度为43 kN的曳引钢带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受载拉伸状态下进行受力分析,建立曳引钢带的物理模型,通过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钢带内钢丝绳进行拉伸试验,测量出数值模拟中所需的材料属性,以此作为曳引钢带在ANSYS数值模拟中的属性参数设定依据,得到曳引钢带数值模拟模型。基于此,对钢丝绳进行细化建模并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得到了仿真条件下的钢带包覆层与内部钢丝绳的应力分布。将数值模拟试验结果与实际拉伸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对误差为0.84%,验证了曳引钢带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曳引钢带 受力分析 有限元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漏斗吊-拉模板支撑体系力学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9
作者 孟文清 郑雷舰 +3 位作者 冯明宇 崔邯龙 张亚鹏 张陆旭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6-202,共7页
为解决钢筋混凝土漏斗模板支撑体系材料耗费大、工期较长和施工不便等问题,以内蒙古白家海子煤矿一新建钢筋混凝土漏斗为工程依托,提出一种新型吊-拉模板支撑体系。利用Midas Gen有限元软件建立新型吊-拉模板支撑体系的数值模型,并模拟... 为解决钢筋混凝土漏斗模板支撑体系材料耗费大、工期较长和施工不便等问题,以内蒙古白家海子煤矿一新建钢筋混凝土漏斗为工程依托,提出一种新型吊-拉模板支撑体系。利用Midas Gen有限元软件建立新型吊-拉模板支撑体系的数值模型,并模拟漏斗施工全过程,分析施工过程中该新型模板支撑体系各构件受力及变形情况;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结构关键部位布置监测点,跟踪监测漏斗施工全过程的整体位移和各构件应力变化。监测结果表明:新型吊-拉模板支撑体系各构件应力和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新型吊-拉模板支撑体系的可行性得到验证。监测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对比表明,相对于数值模拟结果,施工阶段的实测应力和位移误差均不超过10%,说明该数值模型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钢筋混凝土漏斗施工模拟的受力和变形规律,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漏斗 吊-拉模板支撑体系 受力分析 施工监测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罐车自主加注臂末端振动特性分析及振动抑制研究
10
作者 王巍 蒋为钰 +1 位作者 缪海鹏 袁明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8,共8页
针对油罐车自主加注臂在作业过程中末端存在振动,导致与加注口对接精度降低,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安装平衡缸来抑制末端振动的方法。基于MDH法建立油罐车自主加注臂的正运动学模型,采用解析法对机械臂进行逆向运动学求解,得到加... 针对油罐车自主加注臂在作业过程中末端存在振动,导致与加注口对接精度降低,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安装平衡缸来抑制末端振动的方法。基于MDH法建立油罐车自主加注臂的正运动学模型,采用解析法对机械臂进行逆向运动学求解,得到加注臂关节角度和末端对接装置位姿的映射关系。建立加注臂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设置仿真边界条件,通过对不同平衡缸安装位置参数组合的加注臂依次进行仿真,确定平衡缸的最佳安装位置。最后,在相同边界条件下,对未安装平衡缸、安装平衡缸以及刚体状态下的加注臂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未安装平衡缸的加注臂,安装平衡缸的加注臂在运动停止后的残余振动中,振动幅值最大减少了25.1 mm,在加注臂Z向上,振动幅值衰减最大达到了77.4%。以上数据表明,安装平衡缸能够有效降低加注臂的末端振动,提高对接过程的效率以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加注臂 平衡缸 MDH法 运动学分析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11
作者 田建勃 焦崧 +4 位作者 陈田宁 张书林 王梦梦 张俊发 杨海增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202,共13页
连梁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重要的耗能构件,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双连梁通过提高跨高比,降低连梁内力,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延性。为此,在采用双连梁的基础上考虑基体材料与钢板的影响,提出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 连梁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重要的耗能构件,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双连梁通过提高跨高比,降低连梁内力,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延性。为此,在采用双连梁的基础上考虑基体材料与钢板的影响,提出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并使用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试件进行数值模拟,对其混凝土裂缝发展、钢板和钢筋应力、钢板沿梁跨的内力分布进行探究分析。并对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的跨高比、含钢率、配箍率、纵筋配筋率、纤维增强混凝土强度和连梁中间开缝间距等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纵筋配筋率、含钢率、纤维增强混凝土强度和跨高比对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的抗震性能影响相对较大;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使用有利于钢板性能的充分发挥;双连梁左、右梁内的受力基本相同,双连梁可以近似按左、右梁转角刚度相同进行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双连梁 纤维增强混凝土 抗震性能 有限元模拟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微导管传感器设计与仿真研究
12
作者 冉鹏 焦追追 +1 位作者 刘薇 赖映兵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1,85,共8页
目的 研究微导管传感器在血液周期性流动过程中的力学特征和电压输出变化,探究设计可实时监测压力信息与狭窄病变信息的微导管传感器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双向流固耦合模型对微导管传感器和血液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在... 目的 研究微导管传感器在血液周期性流动过程中的力学特征和电压输出变化,探究设计可实时监测压力信息与狭窄病变信息的微导管传感器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双向流固耦合模型对微导管传感器和血液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在各关键帧中传感器在轴向和环向的力学特征,并比较在健康血管和狭窄血管中传感器力学特征的差异性;构建PVDF力电仿真模型,导入传感器上的力学信号,分析两种场景下传感器的电压输出。结果 在健康血管中传感器的轴向和环向输出值较为平均,其比值接近1,而在发生狭窄病变的血管中,传感器的轴向输出产生明显差异,其比值为0.3~0.6,且在环向狭窄区域出现异常分布,其狭窄方向的分量与平均值的比值远大于1。力电仿真进一步揭示传感器可以将力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出,其输出值为8.01~225.2 mV。结论 在健康血管和狭窄病变血管中,传感器所受的力学特征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通过对传感器的输出进行分析得到血管狭窄病变的位置和狭窄方向,而PVDF传感器可以将这些力学特征转换为更易处理的电学信号。研究结果为新型微导管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物理场 数值模拟 微导管传感器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力机叶片快速建模及损伤模拟方法研究
13
作者 刘纲 杜昊天 +1 位作者 顾水涛 黎华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9,共14页
在复合材料叶片的损伤检测中,准确、快速地获得叶片损伤前后动力特性变化规律至关重要。为此,结合复合材料均匀化思想、扩展Bredt-Batho剪切流理论与损伤刚度退化理论,在有限元框架体系下提出了高效的复合材料叶片损伤模拟数值计算方法... 在复合材料叶片的损伤检测中,准确、快速地获得叶片损伤前后动力特性变化规律至关重要。为此,结合复合材料均匀化思想、扩展Bredt-Batho剪切流理论与损伤刚度退化理论,在有限元框架体系下提出了高效的复合材料叶片损伤模拟数值计算方法,并基于Python语言完成相应有限元程序开发。在此基础上,以复合夹芯悬臂梁作为研究对象,与ANSYS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复合材料均匀化方法的合理性。同时,应用于模拟计算不同程度和位置损伤工况下NREL 5MW风机叶片的模态。结果表明,提出的数值计算方法很好地模拟了叶片前缘开裂损伤;叶片频率随着损伤程度加深逐渐减小;前缘裂纹对叶片挥舞方向的影响更大;在相同损伤程度下叶片前缘裂纹越靠近根部频率下降越多;叶根处的前缘裂纹对叶片摆振方向影响较大,叶尖处的前缘裂纹对叶片挥舞方向影响较大;叶片前缘裂纹对固有频率影响极小,以挥舞方向位移模态计算平均曲率模态损伤因子作为损伤识别指标能有效识别叶片前缘开裂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叶片 复合材料 有限单元法 损伤模拟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悬臂梁结构参数对摩擦自激振动能量收集的影响
14
作者 朱瑞丹 刘方平 +1 位作者 何冬康 项载毓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42,共11页
针对滑动摩擦副普遍存在的摩擦自激振动问题,尝试通过安装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收集器以实现摩擦自激振动能量的收集。基于CETR摩擦磨损试验机开展了摩擦自激振动能量收集试验,建立该试验装置的有限元模型及含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收集器的... 针对滑动摩擦副普遍存在的摩擦自激振动问题,尝试通过安装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收集器以实现摩擦自激振动能量的收集。基于CETR摩擦磨损试验机开展了摩擦自激振动能量收集试验,建立该试验装置的有限元模型及含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收集器的5自由度数值模型,探讨了悬臂梁结构参数变化对压电陶瓷输出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的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收集器可有效地将摩擦块∕摩擦盘滑动摩擦产生的摩擦自激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而且悬臂梁质量和刚度等结构参数通过改变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变形能力以影响摩擦自激振动能量收集效果;悬臂梁质量和刚度较小时,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收集器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使得压电陶瓷更好地将摩擦自激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随着悬臂梁质量和刚度的增大,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变形能力减弱,导致压电陶瓷输出电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自激振动 压电悬臂梁 能量收集 有限元仿真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95Cr18不锈钢关节轴承外圈断裂原因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体杰 于妍妍 +4 位作者 刘春秘 宋雪 康凯 王琳 孙梦梦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9,共8页
某以过盈配合方式置于连杆安装孔内的关节轴承外圈发生断裂。结合轴承结构和材料属性,通过现场调查、断口宏微观形貌观察、显微组织分析、硬度测试以及有限元模拟等方法,分析了该外圈断裂模式及原因。结果表明:关节轴承外圈断裂模式为... 某以过盈配合方式置于连杆安装孔内的关节轴承外圈发生断裂。结合轴承结构和材料属性,通过现场调查、断口宏微观形貌观察、显微组织分析、硬度测试以及有限元模拟等方法,分析了该外圈断裂模式及原因。结果表明:关节轴承外圈断裂模式为一次性过载断裂;在外加载荷作用下,轴承外圈安装缺口处产生裂纹,同时存在硬度偏低现象,缺口边缘局部材料发生脱落进入轴承摩擦副,引起磨粒磨损和摆动卡滞,摆动卡滞的发生使得外圈逐渐脱出安装孔,导致一次过载断裂倾向增大,最终造成外圈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轴承 外圈断裂 失效分析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和有限元法的扫石器疲劳寿命评估
16
作者 关正 吴兴文 +3 位作者 刘阳 黄金宝 赵明花 池茂儒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29,共7页
针对地铁车辆扫石器及其安装座的振动疲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法和动力学仿真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通过建立扫石器及其安装座有限元模型和多轴随机振动动力学模型,将安装座处的实测振动加速度作为激励信号进行仿真,得到关键位置的... 针对地铁车辆扫石器及其安装座的振动疲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法和动力学仿真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通过建立扫石器及其安装座有限元模型和多轴随机振动动力学模型,将安装座处的实测振动加速度作为激励信号进行仿真,得到关键位置的应力响应,并结合实测应力信号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再采用并行计算处理方法进行全程动力学仿真,最后基于材料S-N曲线和Miner损伤理论进行疲劳寿命评估。结果显示,扫石器安装座圆弧过渡区为薄弱位置,疲劳寿命不满足设计要求;仿真得到的加速度和动应力响应结果与实测信号较为一致,体现该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再现扫石器真实服役环境。在今后的部件优化设计阶段可结合实际的激励信号使用此方法对结构进行疲劳寿命评估与迭代优化,直至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扫石器 动力学仿真 有限元分析 疲劳寿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能射流动态侵彻威力预测模型
17
作者 王艺臻 尹建平 +2 位作者 张雪朋 伊建亚 李旭东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290,共8页
为研究受横向扰动下聚能射流侵彻威力的变化规律,建立聚能射流动态侵彻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由静态向动态条件的射流侵彻过程的演化过程。基于虚拟原点理论和量纲分析方法,引入虚拟源在量纲分析模型中对射流进行表征。建立考虑横向扰动、... 为研究受横向扰动下聚能射流侵彻威力的变化规律,建立聚能射流动态侵彻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由静态向动态条件的射流侵彻过程的演化过程。基于虚拟原点理论和量纲分析方法,引入虚拟源在量纲分析模型中对射流进行表征。建立考虑横向扰动、射流和靶板强度的射流动态侵彻深度的工程化预测模型。设计并开展基于火箭滑车的射流动态侵彻试验,对数值模拟及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射流动态侵彻深度随靶板横向扰动的增加呈指数型下降;数值模拟、预测模型及试验结果之间吻合较好,预测模型和数值模拟均具备一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新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描述横向扰动对聚能射流侵彻威力的影响,为评价成型装药动态毁伤威力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射流 虚拟原点 量纲分析 动态试验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碳热处理18CrNiMo7-6合金钢平面磨削仿真与试验研究
18
作者 陆亚洲 彭振龙 +2 位作者 黎克楠 张云龙 张建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100,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渗碳热处理18CrNiMo7-6合金钢平面磨削过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采用量纲分析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渗碳合金钢平面磨削仿真有限元模型,借助该模型分析不同磨削深度、砂轮速度以及工件速度对磨削力、磨削温度以及残... 为了深入研究渗碳热处理18CrNiMo7-6合金钢平面磨削过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采用量纲分析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渗碳合金钢平面磨削仿真有限元模型,借助该模型分析不同磨削深度、砂轮速度以及工件速度对磨削力、磨削温度以及残余应力的影响。基于仿真结果,进一步建立平面磨削力和残余应力预测模型。随后,通过渗碳合金钢平面磨削试验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磨削力与残余应力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1.6%和10.5%,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渗碳热处理合金钢平面磨削力和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磨削 有限元仿真 量纲分析 18CrNiMo7-6合金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弱化作用下某露天矿富含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19
作者 杨涛 张秀丽 田湖南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6,共9页
随着金属露天矿开采深度的持续增加,节理岩质边坡在水-力耦合作用下的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降雨频繁区域,水弱化效应引发的边坡失稳已成为矿山重大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以某金属露天矿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边坡变形监测、节理... 随着金属露天矿开采深度的持续增加,节理岩质边坡在水-力耦合作用下的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降雨频繁区域,水弱化效应引发的边坡失稳已成为矿山重大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以某金属露天矿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边坡变形监测、节理现场调查、节理水弱化试验和节理有限元模拟等方法,深入探讨了水弱化作用对边坡变形破坏演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边坡变形呈现出推移式特征,其变形曲线可划分为缓慢变形、匀速变形和加速变形3个阶段,具有明显的阶跃式演化特征,与降雨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边坡失稳模式主要表现为顺倾滑移和楔形体破坏;节理的强度特性具有显著的水弱化效应,其中黏聚力的弱化效应显著高于内摩擦角,黏聚力的弱化率约为50%,而内摩擦角的弱化率则不超过20%;在降雨入渗条件下,节理逐渐饱和,导致抗剪强度随之降低,使得边坡稳定性逐渐降低,当节理强度弱化程度超过0.8时,边坡整体失稳,出现大规模变形破坏,变形体上部边界基本呈平面状,由顺倾节理J1所主导,而下部则呈现曲面状,由2组节理交错形成。研究成果定量揭示了节理水弱化效应与边坡失稳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为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稳定性分析 变形破坏 水弱化作用 节理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井套管锻铣器性能分析与仿真研究
20
作者 周翔 毛良杰 +1 位作者 张乐凡 谷长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4-71,共8页
为了解决油气井中后期套管开窗效率低、刀具损耗大的技术难题,验证有限元仿真对切削行为预测的可行性,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套管锻铣器的三维仿真模型,研究锻铣过程中锻铣量、应力、扭矩和温度的变化规律,模拟刀具磨损历程,并分析各... 为了解决油气井中后期套管开窗效率低、刀具损耗大的技术难题,验证有限元仿真对切削行为预测的可行性,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套管锻铣器的三维仿真模型,研究锻铣过程中锻铣量、应力、扭矩和温度的变化规律,模拟刀具磨损历程,并分析各因素对锻铣过程的影响,从而优选出最高效的锻铣作业参数组合,为现场应用提供指导。结果表明:钻压和进尺的增大可以明显增大锻铣速率,转速的增大对锻铣速率的影响较小,合理范围内应尽量保持高钻压;锻铣器的扭矩波动较为缓和且在安全范围内,可推断正常锻铣过程中不会发生切削齿断裂与钻柱磨损断裂现象;仿真应力值在刀齿与材料发生切削行为处达到最大值1 636 MPa;锻铣器切削齿面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增加不断累积,导致材料表层硬度和强度降低。基于锻铣参数优选方案,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锻铣作业,优化后锻铣速率最高达到0.48 m/h,刀片利用率最高达到90%,显著提升了锻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锻铣器 有限元分析 仿真建模 锻铣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