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伦理国际研究热点与演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罗会宇 陶应时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51,共11页
本文以2003—2023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1098篇论文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方法,分析科技伦理国际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结果发现:整体上科技伦理国际研究呈持续上升趋势,大致经历4个发展阶段。科技伦理国际研究主要研究... 本文以2003—2023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1098篇论文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方法,分析科技伦理国际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结果发现:整体上科技伦理国际研究呈持续上升趋势,大致经历4个发展阶段。科技伦理国际研究主要研究力量分布在美国和英国,中国位列前十,虽排名比较靠后,但影响力在不断攀升。近20年的研究热点聚焦以下主题:①科技伦理的基础理论研究;②传统医疗卫生与健康政策的伦理研究;③新兴科技伦理风险识别及治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伦理 文献计量学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臂CT支架精显技术用于植入颅内动脉支架
2
作者 尹姬 朱力 +2 位作者 侯晓霖 张玲玲 余景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1-335,共5页
目的观察C臂CT支架精显技术用于植入颅内动脉支架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接受植入颅内动脉支架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观察治疗中及治疗结束后即刻2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中支架显影情况,并对目标动脉行超选择C臂C... 目的观察C臂CT支架精显技术用于植入颅内动脉支架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接受植入颅内动脉支架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观察治疗中及治疗结束后即刻2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中支架显影情况,并对目标动脉行超选择C臂CT扫描及支架精显重建。对比2D-DSA图与支架精显重建图显示支架结构主观评分,及支架显示清晰率及并发症检出率。结果共对38例植入45枚支架。2D-DSA图主观评分为0分1枚、1分20枚、2分24枚;支架精显重建图示1枚主观评分为0、44枚为3分,其支架显示清晰率为97.78%(44/45),高于2D-DSA图(0/45,P<0.001)。2D-DSA所示44枚支架中,1枚支架张开不良、1枚见穿支血管异常。支架精显重建图示44枚中,2枚张开不良、2枚支架内血栓形成、2枚支架网丝突入血管腔内、3枚穿支血管痉挛并局限性狭窄。对8枚支架行球囊扩张致动脉夹层,之后重复植入支架,精显图示后续支架完全覆盖夹层破口。支架精显重建图并发症检出率高于2D-DSA图[38.64%(17/44)vs.4.55%(2/44),P=0.002]。结论C臂CT支架精显技术用于植入颅内动脉支架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硬化 支架 支架精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烟火药快速可视化识别方法
3
作者 李云鹏 王宏炜 +3 位作者 代雪晶 武连全 胡伟成 张彦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83-2189,共7页
涉爆现场勘查工作中,烟火药的快速探测和准确识别对重大突发爆炸案件的防控与快速处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前对烟火药等爆炸物进行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大多存在识别速度低、可视化困难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 涉爆现场勘查工作中,烟火药的快速探测和准确识别对重大突发爆炸案件的防控与快速处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前对烟火药等爆炸物进行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大多存在识别速度低、可视化困难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单类支持向量机(OCSVM)快速发现与识别烟火药的方法。首先,使用高光谱相机采集检材400~720 nm波段的高光谱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数据进行降维,通过乘性散射校正(MSC)消除样本表面颗粒散射引起的基线偏移,使用Savitzky-Golay(SG)平滑抑制高频噪声,提升光谱信噪比。其次,为减少模型复杂度提高效率,通过Kennnard-Stone(K-S)方法从光谱数据中选取代表性的烟火药样本作为数据集,以4∶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此基础上建立OCSVM模型。再次,为验证模型对烟火药的识别能力,使用相同的训练集建立孤立森林(iForest)、自编码器(AE)模型,对比三种模型对烟火药的识别能力。最后,将识别结果映射到检材的RGB图像中,采取掩膜操作标记目标类像素得到识别图像,实现烟火药的可视化识别效果。结果表明,OCSVM方法对多种检材识别的总体精度高于0.95、F1得分和AUC值超过0.8、识别时间低于2 s,OCSVM在分类准确率、运行速度、F1得分和曲线下面积(AUC)等指标上的表现均优于孤立森林模型和自编码器模型。在可视化识别方面,经过映射和掩膜操作后得到基于OCSVM模型的识别图像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出烟火药在所有检材中的分布情况,而基于孤立森林和自编码器模型的识别图像未能很好的反映烟火药在黄色纸和黑色涤纶布料上的分布。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高光谱成像结合OCSVM的烟火药识别方法具有识别准确率高、反应速度快、泛化能力强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无损地识别检材中的烟火药。其识别精度、识别速度以及可视化效果可很好的适用于涉爆现场烟火药的快速发现与临场检测,为现场勘查中烟火药的搜寻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单类支持向量机 烟火药 可视化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技术嵌入电子实验教学探索
4
作者 高玄怡 杨惠霞 +3 位作者 陈威 乔婧思 卢继华 王业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115,共5页
针对传统电子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元器件内部构造机理的动态变化过程缺乏深入理解,导致实验调试时盲目操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现实(MR)技术的实验教学新模式,以“火灾报警电路综合设计实验”为例,展示MR技术在虚实结合场景中的应用。... 针对传统电子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元器件内部构造机理的动态变化过程缺乏深入理解,导致实验调试时盲目操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现实(MR)技术的实验教学新模式,以“火灾报警电路综合设计实验”为例,展示MR技术在虚实结合场景中的应用。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直观“透视”晶体管内部构造及载流子运行状态。实验结果表明,MR嵌入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快速掌握和应用电子学知识,激发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深入探索的高阶思维,实现传统电子实验教学从单一模式向多维交互形式的转变,为实验教学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新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现实技术 实验教学新模式 虚实场景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视觉惯导的导航系统初始化技术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悦 李化义 +2 位作者 张世杰 张超 赵祥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共18页
视觉惯导系统是导航中应用最广泛的基础传感器系统之一,其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系统联合使用是目前传感器配置的主要方案。初始化技术作为决定导航性能的前置环节,决定了导航的成败,也因此被大量研究。目前与初始化相关的方法种类丰富、工... 视觉惯导系统是导航中应用最广泛的基础传感器系统之一,其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系统联合使用是目前传感器配置的主要方案。初始化技术作为决定导航性能的前置环节,决定了导航的成败,也因此被大量研究。目前与初始化相关的方法种类丰富、工程性强,但是缺少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综述;同时,尽管目前已经有很成熟的初始化范式,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初始化环节仍然有较高的失败率,且一些展示良好导航效果的初始化方法并未公开。随着任务的升级与技术的革新,新型视惯系统与人工智能也为初始化环节带来了新的提升与挑战。对视惯导航系统与初始化技术进行概述,然后针对初始化环节中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的调研与讨论,在给出经典初始化框架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惯导 导航系统 初始化技术 标定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和传感器融合的多模态猪只行为识别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虹余 尹令 +2 位作者 杨明 张素敏 林俊勇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4-203,共10页
为提升复杂场景下猪只行为识别准确率,该研究针对不同场景数据,采用不同处理策略提出一种融合视觉和传感器技术的多模态猪行为识别方法,具体为光线不足时,使用传感器数据进行行为分类;光线充足但猪只被严重遮挡时,结合视频和传感器数据... 为提升复杂场景下猪只行为识别准确率,该研究针对不同场景数据,采用不同处理策略提出一种融合视觉和传感器技术的多模态猪行为识别方法,具体为光线不足时,使用传感器数据进行行为分类;光线充足但猪只被严重遮挡时,结合视频和传感器数据实现行为分类;光线充足且猪只未被严重遮挡时,用视频数据建立FE-TSM(feature extention-temporal shift module)模型完成行为分类。采用该方法对8头长白猪每头7 d的视频和传感数据分析,将猪只行为分为“侧卧”“伏坐”“半坐”“采食”和“运动”5类。试验结果对比显示,仅用传感器数据平均行为识别准确率为68.60%,仅用视觉数据的平均准确率为78.78%,而采用融合传感器和视频数据的多模态方法平均识别准确率为88.82%,由此可知多模态方法在复杂场景下对猪只行为识别分析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多模态行为识别 复杂场景 视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化“模板驱动”的桥梁BIM建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驷翔 柏华军 +3 位作者 陈瓴 黄亚飞 王吾愚 刘军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3,共8页
为了提高BIM技术在铁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对桥梁参数化建模技术原理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桥梁参数化建模的特征参数、关系分类等核心约束问题,提出参数化“模板驱动”的桥梁BIM建模方法,基于国产数维构件设计软件进行应用验证... 为了提高BIM技术在铁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对桥梁参数化建模技术原理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桥梁参数化建模的特征参数、关系分类等核心约束问题,提出参数化“模板驱动”的桥梁BIM建模方法,基于国产数维构件设计软件进行应用验证。鉴于铁路桥梁结构的规律性特点,提出基于EBS分解的桥梁构件几何造型方法,构建桥梁构件之间逐级递进的约束关系,对构件进行“模板驱动”的参数化设计,实现桥梁构件的建模及三维可视化联动更新;对复杂桥梁构件建模及拼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基于参数化“模板驱动”的桥梁BIM建模方法,建立了桥梁BIM模型库,提高构件的复用性和灵活性。研究表明,“模板驱动”的桥梁参数化构件具有参数表达完善、约束关系清晰、构件通用性强、建模速度快、可视化效果好等优点,为BIM技术在铁路桥梁工程中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BIM技术 特征参数 参数化建模 模板驱动 三维可视化联动更新 复杂桥梁 构件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维氏弧菌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于劼豪 黄郁葱 +4 位作者 孙良娟 钟键 鲁义善 简纪常 蔡双虎 《海洋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
为提高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早期快速诊断水平,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利用表达环二聚体磷酸二酯的VieA基因序列在哈维氏弧菌中的保守性,将其作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并初步建立LAMP反应体系,对L... 为提高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早期快速诊断水平,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利用表达环二聚体磷酸二酯的VieA基因序列在哈维氏弧菌中的保守性,将其作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并初步建立LAMP反应体系,对LAMP反应体系中各反应物浓度、内外引物比例、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LAMP反应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检测;分别在优化后的LAMP反应体系中加入SYBR Green I、钙黄绿素-锰离子或羟基萘酚蓝作为指标剂对LAMP反应产物进行可视化判别,从而建立一种针对哈维氏弧菌的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研究表明,该LAMP反应体系最佳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 min、Mg2+浓度1.2 mmol·L^(-1)、dNTPs浓度0.64 mmol·L^(-1)、甜菜碱浓度0.25 mmol·L^(-1)及内外引物比例16∶1;该反应体系能特异性检测到哈维氏弧菌,且灵敏度为3.4×10-6 ng·μL^(-1)。可视化指标剂钙黄绿素-锰离子的添加比例为12∶1或羟基萘酚蓝的添加浓度为390μmol·L^(-1)时,LAMP反应产物的可视化效果最好,临床应用表明,该LAMP可视化技术能准确并特异性地检测到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组织中感染的哈维氏弧菌。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和结果可视化的哈维氏弧菌LAMP检测方法,可以为水生动物哈维氏弧菌的现场检测和弧菌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LAMP技术 可视化检测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器官技术在缓解视觉疲劳类功能食品研发中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张绍时 段昊 +2 位作者 赵建 郭豫 闫文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73-380,共8页
眼部健康已成为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视觉疲劳问题已经成为眼部健康的关注重点。在此背景下,功能性食品在维护视觉疲劳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然而,在评估功能食品对缓解视觉疲劳的功效时,面临缺乏动物实验数... 眼部健康已成为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视觉疲劳问题已经成为眼部健康的关注重点。在此背景下,功能性食品在维护视觉疲劳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然而,在评估功能食品对缓解视觉疲劳的功效时,面临缺乏动物实验数据支持和人体试食试验主观性强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眼部健康类功能食品的发展现状、视觉疲劳的多种症状以及与视觉器官的关联,探讨3D类器官技术在模拟眼部组织结构和功能上的显著优势,以及其在建立视觉疲劳模型和探究营养因子干预机制中的应用潜力。最后,基于类器官技术和现有技术瓶颈并结合政策导向,对缓解视觉疲劳相关保健食品的评价体系和功效声称提出新的建议。本文为开发更有效的缓解视觉疲劳、保护眼部健康的保健食品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并强调了类器官技术在推动缓解视觉疲劳领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疲劳 类器官技术 保健食品 功效声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楞纸箱智能柔性贴标设备的设计与试验
10
作者 朱逸磊 袁浩 +3 位作者 王志 方晓波 符平彪 王振意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2,共8页
针对传统瓦楞纸箱贴标设备在切换纸箱规格后,存在调控繁琐、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一款基于视觉技术的智能柔性贴标设备。结合瓦楞纸箱的智能柔性贴标需求,阐述设备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对贴标过程的分析,确定影响贴标精度的主要因素;... 针对传统瓦楞纸箱贴标设备在切换纸箱规格后,存在调控繁琐、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一款基于视觉技术的智能柔性贴标设备。结合瓦楞纸箱的智能柔性贴标需求,阐述设备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对贴标过程的分析,确定影响贴标精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的参数设置;进行多次出标试验,拟合得到落标位置与出标延迟时间之间的数学关系;对样机进行20种不同贴标需求的切换测试。结果显示,上送标机构送标速度1 500 r/min、剥离高度6 mm、剥离角度25°,下送标机构送标速度1 400 r/min、剥离高度2 mm、剥离角度25°为最佳参数设置;一次调控的成功率为85%,耗时35~40 s;二次调控的成功率达到100%,整体用时97~101 s,远低于人工调控所需的15~30 min;最终贴标位置的偏差控制在5 mm以内,作业效率达30~90件/min。研究为包装设备的智能化和柔性化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标设备 视觉识别技术 上位机技术 调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rSim/Unity3D的汽车性能虚拟仿真实验系统
11
作者 杨浩然 韩尚尚 +3 位作者 黄韶炯 宋正河 翟志强 朱忠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29,33,共8页
针对高校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性能实验教学危险性高、场地受限、设备昂贵、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欠缺等问题,应用CarSim/Unity3D开发了一套稳定可靠的汽车性能硬件在环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并建立了基于汽车性能实验方法国家标准的实验场景参数化... 针对高校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性能实验教学危险性高、场地受限、设备昂贵、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欠缺等问题,应用CarSim/Unity3D开发了一套稳定可靠的汽车性能硬件在环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并建立了基于汽车性能实验方法国家标准的实验场景参数化模型。同时开发了汽车动力学联合仿真模块,实现实验场景三维可视化功能,并借助C#及虚拟串口技术完成软件层和硬件层的数据交互。与实车实验相比,各项仿真实验数据误差均不超过6.3%,且变化规律吻合。该虚拟实验系统也可用于实践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性能 虚拟仿真 汽车动力学 可视化技术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Visual C++.NET实现实时在线监督系统设计与开发——在高温气冷堆上的应用及技术特点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永辉 胡守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208-211,共4页
该文通过介绍高温气冷堆(HTR-10)技术规格书在线监督系统的应用及开发模型,分析了用VisualC++.NET进行实时在线监督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ADO数据库技术、多线程应用、网络数据传输、数据图形曲线实时动态绘制等方面的技术开发特点。
关键词 高温气冷堆(HTR-10) 实时在线监督 visual C++.NET 技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C++的精确定时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冀荣华 祁力钧 傅泽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1-193,共3页
为了保证实时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往往要求能精确定时。在VisualC++中提供多种定时方案,对常见的几种定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精准施药系统的定时要求,分别采用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和QueryPerformanceCounter()函数及... 为了保证实时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往往要求能精确定时。在VisualC++中提供多种定时方案,对常见的几种定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精准施药系统的定时要求,分别采用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和QueryPerformanceCounter()函数及多媒体两种方法进行定时。经过测试,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够满足系统提出的定时精度要求,但前者与计算机的硬件配置有关,因此在精准施药系统中采用基于多媒体的定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精确定时 应用 Vi sual C++ 多媒体定时 精准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运动视觉的环境视觉信息分析与感知测度方法研究进展
14
作者 朱海鹏 孔宇航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共10页
【目的】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动过程中的视觉感知,系统评述运动过程中视觉信息获取与主观感知反馈间的动态关联性,为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优化提供技术路径。【方法】以环境视觉信息分析和主观感知测度为核... 【目的】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动过程中的视觉感知,系统评述运动过程中视觉信息获取与主观感知反馈间的动态关联性,为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优化提供技术路径。【方法】以环境视觉信息分析和主观感知测度为核心,系统综述环境视觉信息分析方法、运动视觉模拟技术及序列主观感知测度方法。【结果】全景图像能够完整记录环境视觉信息、准确标定“视点-环境”空间关系,在全景绿视率、天空率等静态视觉信息量化方面应用成熟,但在光流、运动视差等动态视觉信息分析方面,仍需要提高量化精度、实现动态视觉信息的快速识别与实时计算。运动视觉模拟方法强调将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与运动传感设备相结合,以提升运动视觉体验的真实性与沉浸感;序列主观感知测度可结合心理物理学方法与可穿戴传感器,实现对环境刺激的毫秒级响应;机器学习技术在视觉感知评价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结论】未来研究应提升动态视觉信息分析精度,强化序列感知测度中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优化机器学习模型的情境适应性与泛化能力,为运动视觉感知研究提供更有效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感知 动态视觉感知 全景视觉技术 视觉信息测度 运动视觉模拟 视觉感知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FT-3DSC的GICP三维点云配准技术研究
15
作者 李卓妍 胡晓峰 +3 位作者 范伟军 郭斌 潘飞文 罗哉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0-838,共9页
提出了一种结合尺度不变特征变换描述子-三维形状上下文特征(3D-SIFT)的广义迭代最近点(GICP)优化配准算法。首先,选取汽车涂胶产线上实际涂胶工件作为实验对象,搭建组合式点云数据采集系统对其进行扫描,得到不同类型的胶体点云数据。然... 提出了一种结合尺度不变特征变换描述子-三维形状上下文特征(3D-SIFT)的广义迭代最近点(GICP)优化配准算法。首先,选取汽车涂胶产线上实际涂胶工件作为实验对象,搭建组合式点云数据采集系统对其进行扫描,得到不同类型的胶体点云数据。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平面分割、滤波降噪、体素滤波降采样等预处理,获得点云数量适中且仅包含胶体的点云数据。通过融合3D-SIFT的卡尔曼滤波配准算法进行粗略配准,获得初始变换矩阵。最后,利用GICP算法将断胶、细胶、溢胶3类点云分别与标准点云模型进行精细配准,得到了每组点云之间的精确位姿变换矩阵。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比了不同方法下的配准效果,并计算均方根误差、统计所用时间。通过对比实验数据,该方法比SAC-IA+ICP算法和SAC-IA+NDT算法在点云配准的精度分别提高了15.3%和18.25%,耗时分别减少了13.31%和4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检测 GICP优化算法 3D-SIFT 点云配准技术 卡尔曼滤波配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深井热环境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16
作者 柴艺 王云刚 景国勋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7-1015,共9页
浅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开采深度持续增加,井下热环境问题需要重点关注。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方法,运用CiteSpace工具进行可视化的分析,依托研究主题、... 浅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开采深度持续增加,井下热环境问题需要重点关注。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方法,运用CiteSpace工具进行可视化的分析,依托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及前沿,对比国内外文献深部煤矿热环境研究框架。结果表明:(1)国内文献在该领域发文量较多,已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机构分布在高校、煤矿集团等,国外文献发文量呈指数增长,国内外均缺乏跨学科和区域合作;(2)国内外文献煤矿深井热环境研究框架为理论与技术、深井热环境、实施降温措施等,国内文献更注重热环境理论、降温实效应用等,国外文献侧重技术系统架构,“深部矿井”“通风降温”“制冷系统”“系统”等开发绿色、智能降温技术成为国内外煤矿深井热环境研究热点和趋势。从宏观角度定量化分析国内外文献煤矿深井热环境研究领域特点,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现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深井热环境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植物病毒可视化实验教学项目探索与实践
17
作者 杨旸 李明骏 +4 位作者 吴根土 窦彦霞 余钱 孙现超 青玲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0期32-35,共4页
该文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和荧光标记技术开发2项植物病毒可视化实验教学项目,为植物保护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和具体操作办法。学生采集的疑似烟草花叶病毒病的样品后提取核酸并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处理样品核酸,通过反应液... 该文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和荧光标记技术开发2项植物病毒可视化实验教学项目,为植物保护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和具体操作办法。学生采集的疑似烟草花叶病毒病的样品后提取核酸并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处理样品核酸,通过反应液的颜色变化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烟草花叶病毒;学生在健康本氏烟上接种TMV-GFP并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了解病毒的移动情况。2项植物病毒可视化实验项目的实践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不仅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 实验教学 荧光标记技术 等温扩增技术 可视化实验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视觉传播中的“深度伪造”:伦理与风险
18
作者 吕金龙 王相飞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4,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度伪造技术在体育视觉传播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真实性、隐私权和体育精神等多方面的伦理与风险挑战。运用文献分析、逻辑推理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探讨了该技术在赛事转播、广告宣传和社交...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度伪造技术在体育视觉传播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真实性、隐私权和体育精神等多方面的伦理与风险挑战。运用文献分析、逻辑推理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探讨了该技术在赛事转播、广告宣传和社交媒体中的滥用现象,如伪造比赛视频、虚假运动员代言及社交媒体虚假信息传播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体育赛事的公正性、运动员形象及公众信任。为应对这些问题,需建立多层次的治理机制,包括制定伦理规范、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公众媒体素养教育,并构建技术防范与监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伪造 体育视觉传播 技术伦理 风险 信息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异化的理论谱系、现代发生与美学逻辑——兼及审视视觉异化的中国立场与方案
19
作者 王婉婉 张伟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108,共9页
视觉异化作为异化问题的现代衍化形态,其理论的发生源于马克思主义异化观的“审美”转向,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技术社会及其资本体制的批判则赋予其理论生成的现实土壤,而“形象拜物教”“全景敞视主义”以及“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则成为视... 视觉异化作为异化问题的现代衍化形态,其理论的发生源于马克思主义异化观的“审美”转向,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技术社会及其资本体制的批判则赋予其理论生成的现实土壤,而“形象拜物教”“全景敞视主义”以及“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则成为视觉异化与马克思主义异化观关联的三个端口,同样也提供了审议视觉异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技术层面的畸变与消费意识的潜在驱遣成为视觉异化现代发生的内在动因,它在揭示视觉异化本质属性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异化观紧密关联的同时,也为考察中国视觉传播的异化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异化 异化论 技术批判 消费意识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形态与节律特征融合的轻量房颤检测模型及可解释性研究
20
作者 高宁 李玉榕 +2 位作者 陈泓 陈文升 贾梓豪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3-513,共11页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通常与中风、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相关.近年来,虽然有许多研究者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在房颤检测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所提出的方法大都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并且由于深度学习模型的黑盒效应,模型的检测结果较难以...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通常与中风、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相关.近年来,虽然有许多研究者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在房颤检测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所提出的方法大都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并且由于深度学习模型的黑盒效应,模型的检测结果较难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轻量房颤检测模型并对其开展可解释性研究,模型由ECG(ElectroCardioGram)主干网络和RRI(R-R Interval)支路组成.ECG主干网络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以及少量的标准卷积来提取心电信号的深层形态特征,RRI支路使用多尺度卷积提取RRI的深层节律特征,网络通过融合二者来学习全面鲁棒的特征表示,实现准确的房颤检测.进一步,基于Grad-CAM++来可视化不同特征对于分类结果的贡献实现模型的可解释性分析.本文在长期房颤数据库LTAFDB进行训练与数据集内部测试,准确率达到了97.99%.为了验证模型的泛化性能,利用MIT-BIH心房颤动数据库AFDB与中国生理信号挑战赛数据库CPSC2021开展跨数据集的外部测试,分别取得了95.17%和93.81%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轻量级特性,稳定性和准确性良好,同时可解释性深度学习的引入使得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房颤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 房颤 轻量级神经网络 可视化技术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