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4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 dimensional passive underwater target motion analysis using correlated data fusion
1
作者 HU Youfeng, JIAO Bingli (Department of Electr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S1期43-48,共6页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of passive underwater TMA (target motion analysis) using data fusion is presented.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based on an understanding that there is a powerful sonar system that cons...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of passive underwater TMA (target motion analysis) using data fusion is presented.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based on an understanding that there is a powerful sonar system that consists of many types of sonar but with one own-ship, and that different target parameter measurements can be obtained simultaneously. For the analysis 3 data measurements, passive bearing, elevation and multipath time-delay, are used, which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group with estimates of two preliminary target parameter obtained by dealing with each group measurement independently, and a group where correlated estimates are sent to a fusion center whe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wo data groups are considered so that the passive underwater TMA is realiz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urves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errors obtained by using the data fusion have fast convergence and the estimation accuracy is noticeably improved. The TMA algorithm presented is verified and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ecause it is easy to be realized in one sh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SIVE localization TARGET motion analysis (TMA) data 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study of passive target motion analysis
2
作者 HU Youfeng,JIAO Binli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声学技术》 CSCD 2003年第z1期52-55,共4页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underwater passive target motion analysis (TMA) in three dimensions is discussed using the measurements of passive bearings and elevation and frequency on the condition that acoustic sour...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underwater passive target motion analysis (TMA) in three dimensions is discussed using the measurements of passive bearings and elevation and frequency on the condition that acoustic source and observer are in different horizontal planes.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both of the PLE (pseudo-linear estimation) and ML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show that the TMA method is effective in oceanic environment. Its error covariance curves tend to its Cramer-Rao lower b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get motion analysis (TMA) PASSIVE location Cramer-Rao LOWER BOUND (CRL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s asymmetry and tricyclic wobble motion assessment using automated launch video analysis
3
作者 Ryan DECKER Joseph DONINI +2 位作者 William GARDNER Jobin JOHN Walter KOENI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approach to identify epicyclic and tricyclic motion during projectile flight caused by mass asymmetries in spinstabilized projectiles. Flight video was captured following projectile launch of s...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approach to identify epicyclic and tricyclic motion during projectile flight caused by mass asymmetries in spinstabilized projectiles. Flight video was captured following projectile launch of several M110A2E1 155 mm artillery projectiles. These videos were then analyzed using the automated flight video analysis method to attain their initial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histories.Examination of the pitch and yaw histories clearly indicates that in addition to epicyclic motion's nutation and precession oscillations, an even faster wobble amplitude is present during each spin revolution, even though some of the amplitudes of the oscillation are smaller than 0.02 degree.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to a sequence of shots where little appreciable mass asymmetries were present, and only nutation and precession frequencies are predominantly apparent in the motion history results. Magnitudes of the wobble motion are estimated and compared to product of inertia measurements of the asymmetric projecti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丸质量 视频分析 摆动运动 不对称性 自动启动 三环 评估 行星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or Component Analysis-based Landing Forecast System for Ship-borne Helicopter
4
作者 周波 石爱国 +1 位作者 万林 杨宝璋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5年第2期220-224,共5页
The general structure of ship-borne helicopter landing forecast system is presented, and a novel ship motion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minor component analysis (MCA) is built up to improve the forecast effectiveness. ... The general structure of ship-borne helicopter landing forecast system is presented, and a novel ship motion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minor component analysis (MCA) is built up to improve the forecast effectiveness. To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landing forecast system, time series for the roll, pitch and heave are generated by simulation and then forecasted based on MCA.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ship-borne helicopters can land safely in higher sea condition while carrying on rescue or replenishment tasks at sea in terms of the landing forecas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p-borne HELICOPTER MINOR component analysis SHIP motion FORECAST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浅水深漂浮式风机系泊系统失效影响数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雅丽 高洋洋 王立忠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5,共15页
基于FAST-OrcaFlex风机时域一体化计算模型,开展中浅水深15 MW半潜漂浮式风机系泊系统连续失效数值模拟研究,分析正常发电和停机工况下系泊系统失效过程对漂浮式风机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深h=50 m,有效波高Hs=8.30... 基于FAST-OrcaFlex风机时域一体化计算模型,开展中浅水深15 MW半潜漂浮式风机系泊系统连续失效数值模拟研究,分析正常发电和停机工况下系泊系统失效过程对漂浮式风机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深h=50 m,有效波高Hs=8.30 m,谱峰周期Tp=12.05 s,湍流风平均风速为16 m/s时,当与风浪同向单根锚链在导缆孔处破断时,同向剩余两根锚链在导缆孔处张力会显著增大,风机基础不会发生较大偏移;当多根锚链在导缆孔处连续破断时,半潜式基础纵荡和横荡平均漂移距离最大可达152.64和6.72 m,导致剩余锚链悬空段减小,导缆孔张力降低;海流的作用显著增大系泊系统破断后漂浮式风机的漂移距离;极端停机工况下,半潜式基础纵荡和横荡平均漂移距离最大可达452.46和2.13 m。此外,动态海缆在漂浮式风机产生较大偏移后,弯曲曲率会超过其限值,极易发生破断失效,导致风机停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机 系泊系统破断 一体化分析 运动响应 系泊张力 动态海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持时对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的影响
6
作者 许成祥 吴双玙 +1 位作者 吴永昂 朱红兵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共11页
为研究地震动持时对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的影响,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选取两组具有长、短持时特性的地震动记录,通过增量动... 为研究地震动持时对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的影响,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选取两组具有长、短持时特性的地震动记录,通过增量动力分析(IDA)建立峰值地面加速度(PGA)与位移延性比u的关系,得到易损性曲线。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PGA中位值为0.35g、0.55g、0.78g、0.98g,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PGA中位值为0.35g、0.59g、0.91g、1.20g。随着损伤程度的加大,双层框架式桥墩易损性曲线的差异区间随着PGA的增大而增大;9度(0.40 g)罕遇地震时,长、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发生严重损伤和完全破坏的概率分别为25.57%、8.61%和16.98%、4.79%,说明当PGA较大时,双层框架式桥墩在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更容易受到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持时 框架式桥墩 抗震性能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耐震时程法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下斜拉桥动力响应分析
7
作者 许莉 江正航 +3 位作者 张广达 温佳年 韩强 杜修力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72-184,共13页
耐震时程分析(endurance time analysis,ETA)法作为结构响应分析领域的有效简化方法,基于频域地震动反应谱合成的耐震时程曲线无法准确反映时域的脉冲特性,限制了其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中的应用。为将ETA法应用到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 耐震时程分析(endurance time analysis,ETA)法作为结构响应分析领域的有效简化方法,基于频域地震动反应谱合成的耐震时程曲线无法准确反映时域的脉冲特性,限制了其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中的应用。为将ETA法应用到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斜拉桥动力响应分析中,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法研究了不同峰值下脉冲、高频分量对斜拉桥动力响应的贡献程度,构建了考虑脉冲和强度特性的斜拉桥动力响应预测模型,利用ETA法模拟高频分量下的斜拉桥动力响应并结合预测模型,预测了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下斜拉桥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精确表达不同强度下高频分量与原始地震动响应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ETA模型和IDA法计算出0.6 g下的平均动力响应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0%,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研究成果为高效合理地计算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下斜拉桥的动力响应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斜拉桥 耐震时程分析(ETA) 增量动力分析(IDA) 无量纲指标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易损性分析
8
作者 刘琳 宋志强 +3 位作者 王飞 李闯 刘升欢 刘云贺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6-1119,共14页
目前关于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研究多在SV波、P波单独斜入射的情况下进行,而实际上单波斜入射的假设是不全面的,近断层地震动应考虑SV波、P波组合斜入射的情况。本文基于地表地震动反演确定场地SV波、P波斜入射时程,在... 目前关于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研究多在SV波、P波单独斜入射的情况下进行,而实际上单波斜入射的假设是不全面的,近断层地震动应考虑SV波、P波组合斜入射的情况。本文基于地表地震动反演确定场地SV波、P波斜入射时程,在近断层SV波、P波组合斜入射的情况下得到心墙坝的变形及损伤情况,并分析坝体的损伤情况随水平向、竖向地震动强度指标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竖向近断层地震动强度指标引起的极限破坏概率与水平向引起的概率差异明显。近断层水平向地震动强度指标选择为T_(1)时谱加速度值S_(a)(T_(1))_(1)、T_(1)时谱速度值S_(v)(T_(1))_(1)、谱速度强度VSI_(1)和T_(1)时谱位移值S_(d)(T_(1))_(1),竖向地震动强度指标选择为加速度峰值PGA_(2)、T_(1)时谱加速度值S_(a)(T_(1))_(2)、谱速度强度VSI_(2)和T_(1)时谱位移值S_(d)(T_(1))_(2)时,其坝体预测破坏概率适中。在进行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心墙坝易损性分析时,应考虑水平向、竖向地震动相结合的损伤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组合斜入射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型地震动下埋地管道易损性及巨震风险分析
9
作者 韩俊艳 王小强 +3 位作者 申家旭 康安琦 缪惠全 杜修力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00-1911,共12页
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第一次引入了极罕遇地震(巨震)作用,然而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仍然采用三水准设防原则,考虑巨震的抗震设计已成为结构抗震设计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识别方法,选取2023... 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第一次引入了极罕遇地震(巨震)作用,然而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仍然采用三水准设防原则,考虑巨震的抗震设计已成为结构抗震设计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识别方法,选取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巨震中实测的12条脉冲型地震动以及12条无脉冲地震动,在此基础上对连续管道以及球墨铸铁管道开展增量动力分析(IDA),评估其易损性,最后将易损性分析结果与经验统计法得到的失效概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形式的埋地管道,脉冲型地震动的作用均会显著增加结构发生严重破坏的概率;相较于连续管道,球墨铸铁管道在地震动作用下更易发生破坏,且对脉冲型地震动更加敏感;基于实际震害数据的经验统计结果略小于无脉冲地震动作用下管道的破坏概率,但会显著低估脉冲地震作用下埋地管道的破坏。本文给出了不同类型埋地管道在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失效概率,研究结果可为埋地管道在巨震以及脉冲型地震动下的风险评估以及抗震设计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抗震 埋地管道 易损性分析 增量动力分析 脉冲型地震动 巨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水隧洞检测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研究
10
作者 孙玉山 张力文 +2 位作者 张国成 曹建 庞硕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3-1267,共15页
自治式水下机器人因其灵活性高、可自主航行等特点,逐渐成为输水隧洞检测的新兴手段。然而,输水隧洞空间狭窄、流场复杂、光线黑暗,对自治式水下机器人的导航、定位、运动控制与缺陷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梳理了国内外使用水下机器... 自治式水下机器人因其灵活性高、可自主航行等特点,逐渐成为输水隧洞检测的新兴手段。然而,输水隧洞空间狭窄、流场复杂、光线黑暗,对自治式水下机器人的导航、定位、运动控制与缺陷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梳理了国内外使用水下机器人进行输水隧洞检测的成功应用,对输水隧洞检测自治式水下机器人的关键技术进行综述,主要包括流场水动力分析、运动控制、导航定位及智能检测4个方面,指出了上述关键技术的难点并结合相关理论及实际工程应用给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式水下机器人 输水隧洞检测 水动力 运动控制 导航定位 路径规划 安全评价 缺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震动记录统计分析的不同场地分类方法比较
11
作者 李小军 程晓芳 +1 位作者 荣棉水 张斌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684,共8页
以特定深度范围内岩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作为控制参数的单指标场地分类及以特定深度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土层厚度作为控制参数的双指标场地分类是国际上的两大类场地分类方法,两类方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一直是工程界所关注和讨论的问... 以特定深度范围内岩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作为控制参数的单指标场地分类及以特定深度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土层厚度作为控制参数的双指标场地分类是国际上的两大类场地分类方法,两类方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一直是工程界所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工程场地分类的基本用途是合理地考虑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影响以确定建设工程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同一分类场地中强震动记录频谱特性的一致性程度是说明场地分类方法合理性的最有效标准。利用日本KiK-net观测台网的强震动记录和台站钻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已有的多个场地分类方法的差异和优劣。首先采用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规范中及近年来提出的几种新的场地分类方法分别进行台站场地类别划分和强震动记录分组,而后针对不同分类方法中同类场地台站的地表地震动加速度记录进行加速度反应谱(包括峰值加速度)与震级和震中距关系的统计分析,并通过加速度反应谱统计残差分析,探讨了不同场地分类方法中同类场地台站强震动记录加速度反应谱的一致性和聚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场地分类方法中,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土层厚度为控制参数的双指标的中国抗震规范场地分类方法为最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分类 剪切波速 强震动记录 加速度反应谱 残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局部感知增强的投篮上肢动作分解与高精度识别算法
12
作者 任宇飞 刘海林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19-124,共6页
为解决传统动作识别算法在处理篮球训练图像时存在的关节遮挡、感受野过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局部感知增强的高精度上肢动作分解识别模型。该模型通过轻量级HRNet分支提取人体全局结构特征,结合双流金字塔模块增强局部关节感知能力。... 为解决传统动作识别算法在处理篮球训练图像时存在的关节遮挡、感受野过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局部感知增强的高精度上肢动作分解识别模型。该模型通过轻量级HRNet分支提取人体全局结构特征,结合双流金字塔模块增强局部关节感知能力。空间流采用空洞卷积扩大手部感受野,时间流利用光流捕捉球员上肢的相对运动情况,显著提升了遮挡场景下的手部定位精度。同时,模型中还设计了时空分解模块进行空间与时序特征分析,强制网络聚焦并学习帧间的运动一致性,使数据处理的过程更具鲁棒性。最后引入自适应加权单元,最终输出高精度的关节点坐标。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mAP@0.5达到86.9%,动作分类的F1值为95.3%,均优于目前的主流算法;且关键帧检出率为91.1%,帧率达到47 f/s,实时性良好,充分证明了该模型能够为篮球训练与赛事智能化分析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Net模型 双流金字塔 图卷积网络 时间卷积网络 人体动作识别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的AUV路径规划方法
13
作者 唐李军 范云霞 +1 位作者 周星宇 孙骞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287,共13页
[目的]针对复杂水下环境中自主水下航行器(AUV)三维路径规划算法存在的规划效果不理想、路径搜索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的AUV路径规划方法。[方法]推导评价区间响应的矢量分析方法公式,引入分段学习和量子计算机制... [目的]针对复杂水下环境中自主水下航行器(AUV)三维路径规划算法存在的规划效果不理想、路径搜索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的AUV路径规划方法。[方法]推导评价区间响应的矢量分析方法公式,引入分段学习和量子计算机制,改进经典麻雀搜索算法的更新公式。通过汤普森采样策略动态更新种群数量。在复杂洋流环境中进行仿真测试,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平均最长航行时间较改进前缩短49.88%,在极端突变的洋流环境下,路径规划失败率降低10.6%。[结论]研究成果揭示了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寻优性能、算法收敛性能较好,具备高效的路径规划能力,对AUV以及其他领域的路径规划问题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航行器 三维路径规划 麻雀搜索算法 区间优化 矢量分析法 运动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木保温材料缠绕机械臂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14
作者 刘诚 张旭 钱坤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4期34-40,共7页
针对传统树木保温材料缠绕机在对香樟树幼苗等相对较直的树干进行保温材料裹干作业时,无法满足自动化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三自由度的树木保温材料缠绕的机械臂。并对该机械臂进行正逆运动学分析,求解设备末端执行器的可达位置空间工... 针对传统树木保温材料缠绕机在对香樟树幼苗等相对较直的树干进行保温材料裹干作业时,无法满足自动化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三自由度的树木保温材料缠绕的机械臂。并对该机械臂进行正逆运动学分析,求解设备末端执行器的可达位置空间工作云图。基于实际工作路径,采用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方法,在笛卡尔坐标系下对树木保温材料缠绕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进行了轨迹规划。基于ADAMS虚拟样机技术,对缠绕机按预定轨迹进行缠绕时各关节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树木保温材料缠绕机械臂能够满足作业要求,并验证了设计轨迹在动力学上的连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养护机器人 运动分析 轨迹规划 缠绕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lidworks Motion的番茄收获机测产装置的运动学仿真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袁昌富 张宏文 +2 位作者 马万里 王磊 陈明昌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99,180,共5页
为了研究番茄初始速度对测产装置称量精度的影响,建立番茄收获机测产装置的运动仿真模型。以番茄收获机测产装置上的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学理论分析和运动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番茄在测产装置上的运动过程,并考察初始速度对番... 为了研究番茄初始速度对测产装置称量精度的影响,建立番茄收获机测产装置的运动仿真模型。以番茄收获机测产装置上的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学理论分析和运动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番茄在测产装置上的运动过程,并考察初始速度对番茄称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为避免番茄运动对称量精度的影响,使番茄在进入称重皮带有效范围之前与称重皮带相对静止,要求从色选皮带传送的番茄的初始运动速度v0在合理范围:0mm/s≤v0≤1 350m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收获机 测产装置 运动 理论分析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TKA术后辅助康复装置设计与仿真
16
作者 刘刊 王旭鹏 +3 位作者 霍东锋 韩冰 林文周 张维杰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101,共10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逐年增加,发病后期患者多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进行治疗,因此,术后辅助康复需求激增。文中以屈伸运动、固踝屈伸、直腿抬高和弯腿屈膝4种康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逐年增加,发病后期患者多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进行治疗,因此,术后辅助康复需求激增。文中以屈伸运动、固踝屈伸、直腿抬高和弯腿屈膝4种康复动作为设计依据,在进行人体膝关节生物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卧式TKA术后辅助康复装置设计。在MATLAB与ADAMS环境下进行了设计参数分析和虚拟样机数值模拟,进而对比分析了髋、膝关节相关运动参数,验证了康复装置的可行性及康复效果影响因素,为下一步样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A患者 辅助康复装置 运动分析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艏向角分析的FPSO运动响应研究
17
作者 李俊汲 张阳 +2 位作者 蔡元浪 黄曙光 张棣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2-77,共6页
FPSO是海上油气开发的关键装备之一,采用单点系泊的FPSO艏向会随环境发生变化,对运动响应评估造成了困难。针对这个问题,首先介绍了对FPSO进行频域运动响应分析的基本方法。然后针对某单点系泊FPSO,依据法国船级社规范进行了系泊分析,... FPSO是海上油气开发的关键装备之一,采用单点系泊的FPSO艏向会随环境发生变化,对运动响应评估造成了困难。针对这个问题,首先介绍了对FPSO进行频域运动响应分析的基本方法。然后针对某单点系泊FPSO,依据法国船级社规范进行了系泊分析,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艏向,随后在艏向范围内进行了摇摆和升沉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流控制工况对艏向范围的影响很大,甚至会造成FPSO处于90°横浪方向,造成运动响应的大幅增加,在工程实践中需要对流的环境条件进行细致评估,避免设计结果考虑不足或过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SO 单点系泊 艏向分析 运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lidWorks Motion的灌装机分瓶机构凸轮曲线设计 被引量:17
18
作者 韩庆红 张锁怀 陈香利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114,119,共6页
目的对新型分瓶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并采用新方法设计组合机构的凸轮曲线,以提高设计效率。方法通过对此分瓶机构的运动分析,对从动件的运动原理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应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建立了简化机构模型,根据凸轮设计的反转原理,利用... 目的对新型分瓶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并采用新方法设计组合机构的凸轮曲线,以提高设计效率。方法通过对此分瓶机构的运动分析,对从动件的运动原理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应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建立了简化机构模型,根据凸轮设计的反转原理,利用软件中的Motion分析功能,为梅花瓣构件及从动齿轮附加满足工程需求的驱动,然后进行了运动仿真。结果通过Motion分析中的"跟踪路径"功能对凸轮滚子中心点进行路径跟踪,得到了其轨迹曲线即凸轮的轮廓曲线。结论根据生成的凸轮曲线建立三维实体模型,与原有机构进行装配并仿真分析,验证了凸轮曲线的正确性,也验证了利用Motion分析进行凸轮曲线设计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瓶机构 凸轮曲线设计 SOLIDWORKS motion分析 跟踪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步态分析学龄期斜颈儿童运动学时空参数及特征
19
作者 夏吕千千 李阳 +3 位作者 俞艳 鲁潇莹 李一瀛 姜淑云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9-605,共7页
目的 评估学龄期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儿童的运动功能,并分析其步行运动的时空参数和躯干及下肢的运动学参数,探讨CMT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产生的远期影响。方法 采用三维步态分析技术,对CMT儿童步态进行... 目的 评估学龄期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儿童的运动功能,并分析其步行运动的时空参数和躯干及下肢的运动学参数,探讨CMT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产生的远期影响。方法 采用三维步态分析技术,对CMT儿童步态进行详细评估并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分析躯干、骨盆及髋、膝、踝关节运动角度及范围,时空参数。纳入31名6~12岁CMT儿童为斜颈组,31名6~12岁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并将斜颈组数据根据斜颈的患病侧分为健侧和患侧,3组间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运动学和时空参数的差异。结果 与同年龄段正常组儿童相比,斜颈组患侧、健侧的步长、步速、支撑相时间百分比、摆动相踝平均内翻角度、支撑相踝平均内翻角度、支撑相足偏角均值、足相对胫骨内旋平均角度、支撑相膝外翻角度均值、肩关节上下均值、着地肩关节冠状面角度,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斜颈组健患侧步长、步速、踝内翻角度、膝外翻角度、足外偏角度均显著低于正常组,支撑相时间百分比、足相对胫骨内旋角度高于正常组。结论 CMT儿童整体运动发育异常在学龄期仍有残余表现,且对非受累侧同样产生影响,发生高低肩的风险较高,整体步行效率较同年龄段正常儿童减低,存在踝关节稳定性不足等下肢运动异常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性斜颈 学龄期儿童 运动功能 步态分析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滑-强震叠加作用下跨断层隧道动力响应分析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峻博 王天强 +3 位作者 耿萍 孟庆余 霍飞 王旭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处于高烈度地震区的跨断层隧道在遭受断层蠕滑作用威胁的同时,强地震动对隧道的安全运营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鉴于此,为研究蠕滑-地震作用对跨断层隧道的影响,以汕头湾海底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为背景,结合实际工程场地特征及地震动参数,... 处于高烈度地震区的跨断层隧道在遭受断层蠕滑作用威胁的同时,强地震动对隧道的安全运营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鉴于此,为研究蠕滑-地震作用对跨断层隧道的影响,以汕头湾海底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为背景,结合实际工程场地特征及地震动参数,确定了隧址区断层百年蠕滑错动量。考虑衬砌结构的非线性塑性损伤特性,建立蠕滑-强震叠加作用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开展隧道在断层蠕滑导致的初始损伤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仅受断层蠕滑作用时,隧道的显著相对变形发生在断层破碎带附近;隧道拱顶及拱底位置的拉压效应较为显著,且表现出明显的受剪切状态。(2)叠加地震作用后,断层带附近隧道的加速度放大现象较为显著,最大放大系数为3.0。(3)叠加地震动作用后,隧道的横向变形和拱腰应变较断层蠕滑单独作用时的隧道响应显著增大。最大水平相对位移增加至2.90 cm,等效塑性应变放大5倍。(4)断层蠕滑作用下隧道的损伤集中在断层面处,而地震动作用将加剧这种破坏,并导致隧道拱肩和拱脚的累积损伤。(5)蠕滑错动后的地震动作用放大了隧道的损伤响应,更大的初始蠕滑错动量导致更严重的损伤量级,更大的PGA则导致更广范围的损伤。相较于无蠕滑损伤的隧道,蠕滑-地震作用下隧道的拉伸损伤衬砌体积可增加224.8%。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隧道的抗震性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隧道 断层蠕滑 地震动作用 数值模拟 结构响应分析 初始损伤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