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2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 nm体硅FinFET工艺标准单元的总剂量效应
1
作者 李海松 王斌 +3 位作者 杨博 蒋轶虎 高利军 杨靓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9-624,647,共7页
随着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在高辐射环境中的广泛应用,其在总剂量(TID)效应下的可靠性成为研究重点。基于14 nm体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FinFET标准单元,设计了一款TID效应实验验证电路。利用^(60)Co产生的γ射线研究了该... 随着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在高辐射环境中的广泛应用,其在总剂量(TID)效应下的可靠性成为研究重点。基于14 nm体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FinFET标准单元,设计了一款TID效应实验验证电路。利用^(60)Co产生的γ射线研究了该验证电路的静态电流以及环振电路的环振频率和触发器电路的时序特性随辐照总剂量变化的情况,表征了FinFET工艺的本征抗辐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当辐照总剂量达到1000 krad(Si)时,验证电路静态电流增大了121%,且整个过程基本呈线性趋势增长,增长斜率约为3.14μA/krad(Si);组合逻辑单元时序参数变化绝对值小于0.6%,时序逻辑单元CK到输出端的延迟时间变化绝对值小于1%。这主要归因于TID效应对FinFET的阈值电压和饱和电流影响较小,而对器件的亚阈值漏电流影响较大。该研究结果为先进工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空间辐射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 nm 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工艺 组合逻辑 时序逻辑 总剂量(TID)效应 标准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ming mechanism of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l fin based on flat surface
2
作者 向建化 段吉安 +3 位作者 周海波 张春良 刘贵云 周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660-1666,共7页
To improve heat-transfer performance, a novel integral three-dimensional fin-structure on the plat surface was presented to increase the evaporation efficiency. The three-dimensional fin-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a spi... To improve heat-transfer performance, a novel integral three-dimensional fin-structure on the plat surface was presented to increase the evaporation efficiency. The three-dimensional fin-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a spiral micro-groove and multi radial micro-grooves. Both ploughing-extrusion(P-E) and stamping were used to form the integral-fins with a connection between radial and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s. Based on the SEM result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E speed v P-E, rotational speed np and feed fp, and among interference length Li, stamping feed angle θc and stamping depth ac were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processing parameters on the groove morphology and the match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ameters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integral finned surface with micro-grooves and cracks can be obtained under such processing conditions: P-E depth ap=0.3 mm, ac=0.3 mm, the interval of helical groove dp=1.24 mm, θc=2° and np=5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l fin ploughing-extrusion STAMPING micro groove enhanced boi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精准性与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被引量:4
3
作者 薛菁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5,共6页
选取36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14—2022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从作用工具看,财税扶持类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拉动作用显著于政府投资基金类政策;从作用路径看,激励企业加大创新软硬件投入的政策举措对提升企业创新... 选取36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14—2022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从作用工具看,财税扶持类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拉动作用显著于政府投资基金类政策;从作用路径看,激励企业加大创新软硬件投入的政策举措对提升企业创新力更有效;从作用对象看,企业规模、行业、发展阶段及宏观环境的异质性影响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效应。在推动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技金融政策要精准对接企业创新诉求、发展阶段特点,构建“股贷债保”联动的多元化扶持体系,营造鼓励金融市场主体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企业创新力 政策效应精准性 企业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自适应性减摇鳍零航速控制系统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成海 辛小辰 +1 位作者 刘树锋 胡甚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0,共5页
基于减摇鳍零航速系统使PID控制法不能取得理想减摇效果的难题,分析了改进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机能,在神经元架构不增大复杂性前提下,从根本上提升了非线性处置力,为了减少对减摇鳍零航速伺服驱动系统的需求,依据控制中最优二次型目标... 基于减摇鳍零航速系统使PID控制法不能取得理想减摇效果的难题,分析了改进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机能,在神经元架构不增大复杂性前提下,从根本上提升了非线性处置力,为了减少对减摇鳍零航速伺服驱动系统的需求,依据控制中最优二次型目标理论,在线进行神经元的参数自适应调控,进行了对于驱动功率间接的限制。验证了Lyapunov系统在此控制方法条件下具有的稳定能力,且处于不同海况情形下和PID控制法模拟比对,体现了此方法对于解决减摇鳍零航速非线性控制问题具有强大优势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摇鳍零航速 神经元自适应力 二次型目标 控制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翅片和环形翅片对相变储能罐传热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袁威 韩瑞元 +1 位作者 杜双庆 杨先亮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63-1473,共11页
为研究螺旋翅片和环形翅片对垂直管壳式相变储能罐换热性能的影响,选取具有更好传热性能的翅片结构,并建立了光管、环形翅片和螺旋翅片的管壳式相变储能罐的物理模型。在考虑自然对流的情况下,对蓄热和放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 为研究螺旋翅片和环形翅片对垂直管壳式相变储能罐换热性能的影响,选取具有更好传热性能的翅片结构,并建立了光管、环形翅片和螺旋翅片的管壳式相变储能罐的物理模型。在考虑自然对流的情况下,对蓄热和放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储能罐中相变材料的温度场、固液相界面、平均温度、液相质量分数、不同监测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储能罐的综合热性能表现,对比分析了影响储能罐蓄、放热速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有无翅片对导热系数低的相变材料有重大影响,翅片结构能明显减少换热过程中储能罐内相变材料的熔化和凝固时间;径向伸展的环形翅片限制了自然对流,而螺旋翅片具有连续结构,具有3种结构中最好的换热速率,且随着翅片高度的增加,换热效果增强;蓄热过程中,在垂直方向,储能罐上部温度高,相变材料先熔化,径向靠近内管的相变材料熔化得快;放热过程则相反,垂直方向下部以及径向内侧的相变材料先凝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翅片 环形翅片 相变材料 蓄、放热速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冷无油涡旋压缩机散热翅片结构优化
6
作者 彭斌 豆王红 +1 位作者 牛柯 马凌宇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7-483,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油涡旋压缩机风冷系统的散热性能,对散热翅片型线、截面、尺寸进行优化.以贝塞尔曲线为基础,构造新的散热翅片型线,并确定散热效果较好的散热翅片截面,然后利用正交试验进一步研究散热翅片各个尺寸对散热的影响并确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油涡旋压缩机风冷系统的散热性能,对散热翅片型线、截面、尺寸进行优化.以贝塞尔曲线为基础,构造新的散热翅片型线,并确定散热效果较好的散热翅片截面,然后利用正交试验进一步研究散热翅片各个尺寸对散热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的尺寸组合.结果表明:基于贝塞尔曲线构成的散热翅片型线换热性能更优;矩形截面在当前特殊的散热结构中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影响涡旋盘平均温度的显著性顺序依次为散热翅片间距、散热翅片厚度,影响进出口压降的显著性顺序依次为散热翅片间距、散热翅片厚度;经正交试验选取的最优尺寸组合为散热翅片间距3.0 mm、散热翅片厚度3.5 mm;优化后涡旋盘平均温度下降了15.88%,有效提高了风冷系统的散热性能,为无油涡旋压缩机风冷系统散热翅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无油涡旋压缩机 散热翅片型线 散热翅片截面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整播一体机鲨鱼背鳍仿生刀片设计与试验
7
作者 刘文广 郝晋璋 +3 位作者 赵永来 王利鹤 逯峻伊 赵港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5-45,共11页
为解决耕整播一体机作业过程中面临的土壤回填和碎土效果不佳,以及耕作阻力较大等问题,该研究基于鲨鱼背鳍的轮廓曲线设计了一种仿生直刃旋耕刀。通过高斯方程对背鳍轮廓进行拟合,结果显示拟合决定系数R2接近1且残差平方和SSE(sum of sq... 为解决耕整播一体机作业过程中面临的土壤回填和碎土效果不佳,以及耕作阻力较大等问题,该研究基于鲨鱼背鳍的轮廓曲线设计了一种仿生直刃旋耕刀。通过高斯方程对背鳍轮廓进行拟合,结果显示拟合决定系数R2接近1且残差平方和SSE(sum of squares of the residuals)值接近0,验证了所用函数方程的优越性及数据预测的准确性。借助离散元仿真软件,以刀辊回转速度n、机具前进速度v和耕作深度h为因素,以回填率Pr、碎土率I和耕作阻力F为指标,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仿真试验。结果显示,当刀辊回转速度为241 r/min,机具前进速度为0.65 m/s,耕作深度为120 mm时,仿生旋耕刀-土壤颗粒接触模型具有最优解。室内土槽试验进一步验证,仿生旋耕刀回填率为84.34%,碎土率为79.7%,平均耕作阻力为87.25N,在同等运动参数条件下相较于直刃刀、弯形刀和凿形刀,回填率分别提升了11.98%、36.62%、23.2%;碎土率分别提升了15.07%、6.89%、10.32%;耕作阻力分别降低了15.59%、28.83%、24.38%,并且各指标与仿真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3.7%、3.2%和4.5%,仿真试验和室内土槽试验结果表明仿生旋耕刀在减少耕作阻力的同时,可提高带状旋耕作业的回填率和碎土率,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可为带状旋耕装置的研发与优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仿真 仿生 旋耕刀 土槽试验 鲨鱼背鳍 回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对流条件下翅片管蒸发器霜层生长特性研究
8
作者 陈清华 彭白雪 +1 位作者 陆育 季家东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104,共9页
结霜现象是阻碍翅片管蒸发器在制冷系统应用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为准确预测霜层生长特性,基于耦合VOF多相流和相变传质速率模型方法,对强制对流条件下三维翅片管表面霜层生长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得到的霜层厚度与实验结果相比最大... 结霜现象是阻碍翅片管蒸发器在制冷系统应用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为准确预测霜层生长特性,基于耦合VOF多相流和相变传质速率模型方法,对强制对流条件下三维翅片管表面霜层生长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得到的霜层厚度与实验结果相比最大差异控制在15%以内,霜层密度的估计值在高达90%的置信区间内,吻合较好。通过搭建翅片管蒸发器表面结霜可视化实验平台,分析了在单因素变化下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及迎面风速对翅片管表面霜层生长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霜层厚度随着进风气流方向从前向后逐渐降低,空气温度越低、迎面风速越大及相对湿度越高,霜层厚度、结霜量及霜层热阻也越大,相对湿度85%下的霜层厚度达到最高,为2.344 mm。根据Morris敏感度分析法得到相对湿度对霜层热阻的影响最大,敏感度系数达到2.41,并使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得到霜层热阻关于不同环境参数下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蒸发器 结霜 强制对流 伪V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数据共享治理的组织法进路——以“开放银行”为切入点
9
作者 冯果 郑乾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4,共11页
商业银行数据共享是金融高质量发展呼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举措。“开放银行”作为其中的代表性创新,依靠应用接口技术构建了数据共享的场景,促进了商业银行与金融消费者及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数据处理与流通。然而,面对金融与数据交织... 商业银行数据共享是金融高质量发展呼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举措。“开放银行”作为其中的代表性创新,依靠应用接口技术构建了数据共享的场景,促进了商业银行与金融消费者及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数据处理与流通。然而,面对金融与数据交织的多元风险,传统的公私二分治理范式显现出规制不足的窘境,亟须引入新的治理视角以完善数据共享治理框架。商业银行在数据共享中居于技术使用的终端和风险防控的核心,兼具市场主体与规制主体的双重身份,不仅能够发挥隐形监督作用,还具有系统性影响力。故采取组织法范式,围绕商业银行展开治理成为突破方向。由此,在组织结构方面优化商业银行的决策层与管理层,在组织责任方面重塑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与法律责任,以增强其在数据共享中实现风险化解与应对风险扩散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数据共享 开放银行 金融科技 组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口制退器对弹丸尾翼稳定装置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王飞 代小强 +2 位作者 杜韩东 冉秀忠 谢兰川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6,共6页
为探究发射过程中弹丸在炮口制退器中的运动以及尾翼翼片受复杂气流的影响情况。采用动网格技术,在Fluent软件中建立带制退器的炮口流场三维计算模型,对尾翼稳定弹丸出炮口过程形成的复杂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滚转角下制退器内翼... 为探究发射过程中弹丸在炮口制退器中的运动以及尾翼翼片受复杂气流的影响情况。采用动网格技术,在Fluent软件中建立带制退器的炮口流场三维计算模型,对尾翼稳定弹丸出炮口过程形成的复杂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滚转角下制退器内翼片的压力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受炮口制退器内复杂气流的影响,翼片表面的压力分布是不均匀的,翼片两侧平均压差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在0~45°滚转角下,尾翼两侧的最大平均压差随弹丸滚转角的增大而减小,0°滚转角时翼片受气流影响最大。计算结果对弹丸尾翼稳定装置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口制退器 炮口流场 尾翼 动网格 滚转角 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NS协议的Controller Link网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21
11
作者 徐世许 郑健 孙卫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5-97,共3页
Controller Link(CLK)网是OMRON开发的一种应用广泛的工厂自动化(FA)网络,其节点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计算机,FINS是OMRON FA网络的通信协议。CLK网可以实现节点间的数据链接及信息通信功能。在工程应用中,要求在计算机节点上监控网... Controller Link(CLK)网是OMRON开发的一种应用广泛的工厂自动化(FA)网络,其节点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计算机,FINS是OMRON FA网络的通信协议。CLK网可以实现节点间的数据链接及信息通信功能。在工程应用中,要求在计算机节点上监控网络中的各个PLC节点。该文利用Visual C++6.0设计了基于FINS协议的CLK网监控系统,并成功地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实时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链接 finS协议 信息通信 CONTROLLER LINK finsGatew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bus/TCP及FINS/TCP协议的数据采集与通讯系统设计 被引量:18
12
作者 卢伟 孟婥 +2 位作者 孙以泽 朱荷蕾 罗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1,共4页
针对棉麻纤维纱线晶变改性系统现场不同协议设备通讯协议不兼容的问题,设计了数据采集与通讯系统。系统以上位机、PLC CJ2M-CPU32和6块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ADAM-6017为硬件核心,采用单客户机、多服务器架构。上位机首先基于Modbus/TCP协... 针对棉麻纤维纱线晶变改性系统现场不同协议设备通讯协议不兼容的问题,设计了数据采集与通讯系统。系统以上位机、PLC CJ2M-CPU32和6块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ADAM-6017为硬件核心,采用单客户机、多服务器架构。上位机首先基于Modbus/TCP协议读取6块ADAM-6017中的数据进行缓存,整理合并,后基于FINS/TCP协议向PLC集中发送数据。现场数据采集与通讯过程通过在上位机VB环境下编程实现。经现场运行,该系统稳定可靠,满足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 PLC 以太网通讯 MODBUS/TCP finS/T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NS协议的计算机与PLC的通信 被引量:9
13
作者 狄敬国 李秀美 王凤杰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3-156,共4页
FINS协议用于OMRON的CompoBus/D、Controller Link、Ethernet等网络以及网络之间的通信。简要介绍了FINS协议,研究了基于FINS协议实现上位机和PLC串行通信的方法。PLC选用OMRON CP1H型机,上位机采用Visual C++6.0编程,调用FINS指令向PL... FINS协议用于OMRON的CompoBus/D、Controller Link、Ethernet等网络以及网络之间的通信。简要介绍了FINS协议,研究了基于FINS协议实现上位机和PLC串行通信的方法。PLC选用OMRON CP1H型机,上位机采用Visual C++6.0编程,调用FINS指令向PLC发送命令,与PLC进行信息交换。给出串口初始化、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等各部分程序代码。该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基于FINS协议的PLC监控系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 PLC finS协议 串行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FINS和IRI作用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4
14
作者 方朝晖 赵进东 +5 位作者 鲍陶陶 倪英群 袁爱红 罗云 侍磊 杜雪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1679-1681,共3页
目的:评价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FINS和IRI作用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等相关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客观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 Man... 目的:评价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FINS和IRI作用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等相关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客观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94例患者。结果显示,丹蛭降糖胶囊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FINS[MD=1.24,95%CI(0.90,1.59),P<0.01],降低IRI[MD=0.20,95%CI(0.14,0.27),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FINS和IRI作用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蛭降糖胶囊 2型糖尿病 finS IRI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组件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内肋片布置形式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锁盈 刘王瑞 +3 位作者 赵斌 刘凯丽 梁昌振 高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0-308,共9页
光伏发电因其符合“双碳”战略而成为研究热点.为了解决光伏组件因为运行温度过高导致的转换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已有学者提出了光伏组件自然通风冷却系统,本文在此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肋片,旨在利用自然通风+肋片强化光伏组件处... 光伏发电因其符合“双碳”战略而成为研究热点.为了解决光伏组件因为运行温度过高导致的转换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已有学者提出了光伏组件自然通风冷却系统,本文在此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肋片,旨在利用自然通风+肋片强化光伏组件处的散热.本文建立了带有肋片的光伏组件自然通风冷却系统的数值仿真模型,采用FLUENT软件模拟研究了9组肋片间距(0.2 D~1.0 D)和7组肋片高度(0.2 H~1.4 H)下光伏组件平均温度和转换效率的变化规律.模拟时的基准肋片布置为肋片间距D=68 mm,即肋片数量为10时的肋片间距;肋片高度H=100 mm.研究发现:将肋片高度固定为100 mm、肋片间距为0.4 D时,光伏组件平均温度最小为55.16℃,光电转换效率最大为17.29%.将肋片间距固定为0.4 D即27.2 mm,随着肋片高度从0.2 H增加到1.2 H,光伏组件平均温度逐渐减小直至趋于稳定(趋于稳定的温度为54.73℃),光电转换效率逐渐增大直至趋于稳定(趋于稳定的效率为17.32%).应用于光伏组件自然通风冷却系统的优化肋片布置形式为:肋片间距0.4 D即27.2 mm,肋片高度1.2 H即120 mm.当环境温度为35℃、太阳辐射强度为800 W/m^(2)时,与无肋片相比,光伏组件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在优化肋片布置下可将光伏组件的平均温度降低6.24℃,光电转换效率提高0.56%.本研究可为光伏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肋片 自然通风冷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鲹科鱼类中鳍相互作用对自主游动性能影响研究
16
作者 杨光 李文杰 +4 位作者 杜洪波 万宇 肖毅 张鹏 杨胜发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61-2273,共13页
鱼类通过中鳍(背鳍、臀鳍和尾鳍)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实现比只利用尾鳍游泳更高的推进性能,但当前多数研究仍是基于身体尾鳍模型,采用躯干和尾鳍摆动推进研究鱼类游泳性能和游动机理.为了解鲹科鱼类中鳍相互作用对自主游动性能的影响,利用... 鱼类通过中鳍(背鳍、臀鳍和尾鳍)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实现比只利用尾鳍游泳更高的推进性能,但当前多数研究仍是基于身体尾鳍模型,采用躯干和尾鳍摆动推进研究鱼类游泳性能和游动机理.为了解鲹科鱼类中鳍相互作用对自主游动性能的影响,利用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仪建立了真实的鱼体几何模型,对具有完整中鳍的鲹科鱼类自主游动行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求解鱼体从静止加速到巡游状态的游动过程,比较了不同相位差下鲹科鱼类的游泳性能,并详细分析了鱼体尾部的涡流动力学.结果表明:由于背鳍和臀鳍摆动脱落的后体涡(PBV)在向后传播过程中会被尾鳍前缘捕获并与前缘涡(LEV)相互作用,增强LEV的强度,从而极大提升鲹科鱼类游泳性能.与只依靠身体尾鳍游泳模型相比,推力最高提升了26.11%,效率最高提升了18.15%,游泳速度最高提升了60.14%.揭示了鲹科鱼类中鳍间相互作用的机制,阐明了鲹科鱼类中鳍相互作用对自主游泳性能增强的流体动力学机理,为鲹科鱼类游泳性能与游动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游动 中鳍 游泳性能 涡流动力学 身体/尾鳍模式游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当芪桂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FFA、ADPN、FINS及胰岛β细胞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景锋 任艳芸 +1 位作者 赵天才 刘潺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69-2471,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抵当芪桂汤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ADPN)、空腹胰岛素(FINS)的含有量及胰岛β细胞结构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60只给予高糖、高脂... 目的通过观察抵当芪桂汤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ADPN)、空腹胰岛素(FINS)的含有量及胰岛β细胞结构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60只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于第8周末禁食不禁水,次日早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造模,72 h后测定其随机血糖、尿糖,血糖≥16.9 mmol/L、尿糖(+++)或以上为造模成功。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吡格列酮组、抵当芪桂汤常量组和抵当芪桂汤大剂量组,给予相应干预。在干预第8周末检测大鼠血清中ADPN、FFA及FINS含有量,观察大鼠的胰岛β细胞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FFA、FINS含有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ADPN则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抵当芪桂汤常量组最好;胰岛β细胞的凋亡程度也以抵当芪桂汤常量组最好。结论常规剂量抵当芪桂汤能够降低高脂高糖饮食合并STZ诱导IR大鼠血清FFA、FINS含有量,升高血清ADPN含有量,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保护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抵当芪桂汤 FFA、finS、AD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耦合仿生胸鳍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18
作者 郑力新 李宗刚 +3 位作者 王治平 黎斌 夏广庆 康会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6-1838,共13页
为描述刚柔耦合胸鳍鳍条运动关系和分析鳍面主被动变形特性,提出了一种多鳍条协同驱动的胸鳍波动方程,建立了胸鳍水动力学模型。首先,基于生物学对鱼类胸鳍形态与结构的相关研究,设计了一类由刚性鳍根-弹性鳍条-柔性鳍膜组成的刚柔耦合... 为描述刚柔耦合胸鳍鳍条运动关系和分析鳍面主被动变形特性,提出了一种多鳍条协同驱动的胸鳍波动方程,建立了胸鳍水动力学模型。首先,基于生物学对鱼类胸鳍形态与结构的相关研究,设计了一类由刚性鳍根-弹性鳍条-柔性鳍膜组成的刚柔耦合胸鳍简化结构;其次,根据鱼类胸鳍波动规律,基于简化的准定常流体阻力模型建立了鳍条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结合欧拉-伯努利梁基本假设推导出鳍条的运动控制方程;然后,利用有限元法对鳍条的运动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化,结合傅里叶级数拟合得到刚柔耦合胸鳍的波动方程;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和实体实验验证了所得波动方程及水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胸鳍波动方程涵盖鳍条截面、长度、数量、根部间距、根部夹角、刚度以及鳍条运动特性等参数,具有较高的运动自由度,能够有效模拟鱼类胸鳍的复杂运动行为,适用范围广泛;鳍条刚度与胸鳍波动方程的正弦项系数呈正相关,与余弦项系数呈负相关,刚度越小,胸鳍波动变形越明显;在相同的运动参数下,随着刚度系数增大,胸鳍的平均推力和最大峰值推力均下降,且下降趋势逐渐趋于平缓,故柔性可显著提高胸鳍的推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胸鳍 胸鳍波动方程 动力学模型 欧拉-伯努利梁理论 鳍条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HS1基因Fin-minor突变致中国先天性肾病综合征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国民 方晓燕 +4 位作者 徐虹 翟亦晖 沈茜 安宇 孙利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总结2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芬兰型NPHS1基因Fin-minor突变患儿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道2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对可能致病基因NPHS1、NPHS2、PLCε1、LAMB2、COQ2和LMX1B外显子和WT1基因第8、9外显子,以及... 目的总结2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芬兰型NPHS1基因Fin-minor突变患儿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道2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对可能致病基因NPHS1、NPHS2、PLCε1、LAMB2、COQ2和LMX1B外显子和WT1基因第8、9外显子,以及外显子相邻附近区域进行直接测序。对该家系相关成员进行NPHS1基因外显子及附近调控区域直接测序,分析突变位点,并文献综述。结果 2例患儿均于出生后1个月内起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血清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家系调查未发现家族中有类似疾病的成员。NPHS1、NPHS2、PLCε1、LAMB2、COQ2、LMX1B和WT1基因分析发现,2例患儿存在双NPHS1基因杂合突变,未发现其他基因有致病性突变。1例患儿为NPHS1基因的p.R1109X(c.3325C>T,Fin-minor)和IVS26DS-2A>T杂合突变,IVS26DS-2A>T剪切突变为首次报道,其父亲携带IVS26DS-2A>T,其母亲携带p.R1109X。1例患儿为NPHS1基因的p.R1109X(c.3325C>T)和p.A1160X(c.3478C>T)杂合突变,其母亲携带p.R1109X突变,未发现p.A1160X突变,其父亲拒绝行NPHS1基因分析。以上发现的突变在100例正常人群中未发现。结论中国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儿童不仅有NPHS1基因突变,而且有经典的Fin-minor突变,为国内首报。本研究新发现的IVS26DS-2A>T剪切突变丰富了NPHS1基因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NPHS1基因 fin-major突变 fin-minor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翅片管换热器积灰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勇 马广兴 +3 位作者 常琛 何怡 苑文燕 霍思源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0,103,共10页
针对空气源热泵因室外换热器脏堵而耗能增加和效率降低的问题,以翅片管换热器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的方法,借助Fluent流体动力学软件,对颗粒物在6排管的翅片管换热器表面的沉积进行研究,采用SST k-ω模型,分析不同粒... 针对空气源热泵因室外换热器脏堵而耗能增加和效率降低的问题,以翅片管换热器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的方法,借助Fluent流体动力学软件,对颗粒物在6排管的翅片管换热器表面的沉积进行研究,采用SST k-ω模型,分析不同粒径颗粒物在换热器表面的沉积特性。同时,搭建积灰试验系统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利用CCD工业相机捕捉积灰过程中翅片表面的图像,并通过MATLAB对图像与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换热管表面的颗粒物沉积分布主要在±75°区域,沉积占比达94%;在换热管的背面,即±(160~180)°区域,沉积占比仅为2%;在较低风速下,换热器表面的颗粒物沉积质量随风速增大而降低;风速达到1.5 m/s后,沉积质量开始上升;混合颗粒物对换热器的脏堵效应具有协同作用,相较于单一粒径颗粒物,混合颗粒物在换热器表面的最大沉积质量、压降及脏堵系数均呈现出更高的水平。研究结果可为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维护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换热器 积灰 数值模拟 脏堵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