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7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施工期实时自动监测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乔雄 扈士静 田正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6,共11页
梳理近年来国内外施工隧道自动监测相关文献,探讨测量机器人、数字图像处理监测技术、雷达监测技术、光纤传感监测技术等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优势。结果表明,测量机器人、数字图像处理监测技术、雷达监测技术、光纤传感监测技... 梳理近年来国内外施工隧道自动监测相关文献,探讨测量机器人、数字图像处理监测技术、雷达监测技术、光纤传感监测技术等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优势。结果表明,测量机器人、数字图像处理监测技术、雷达监测技术、光纤传感监测技术能够有效捕获隧道位移变形和结构受力的动态变化,在提高监测数据的精确度、保证实时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存在设备成本高、技术单一、自动化程度低、监测空间受限以及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复杂等问题,限制了自动监测技术在施工隧道中的广泛应用,距真正实现施工全程自动化、智能化监测仍有较大差距。而物联网技术在监测数据的智能传输与集中处理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机器学习算法和数字孪生技术在处理大量复杂监测数据和提高预警准确性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但仍需克服预测模型的依赖性、计算成本等问题。展望未来,隧道施工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将集中于数字化、精准化和集成化,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施工监测 测量机器人 机器视觉 毫米波雷达 光纤光栅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视觉技术在航空装配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茅健 廖茂成 +1 位作者 周海军 赖磊捷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46,共21页
机器视觉技术凭借其非接触、高精度和自动化的特点,在航空装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从视觉测量、视觉引导和视觉检测3个方面综述了机器视觉技术在航空装配中的应用现状。视觉测量通过捕捉部件的图像信息实现位姿测量、外形尺寸检测及... 机器视觉技术凭借其非接触、高精度和自动化的特点,在航空装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从视觉测量、视觉引导和视觉检测3个方面综述了机器视觉技术在航空装配中的应用现状。视觉测量通过捕捉部件的图像信息实现位姿测量、外形尺寸检测及孔位精度控制,可以提高装配精度、减少装配错误。视觉引导通过图像分析准确判断装配机器人或其他设备的相对位姿,提高自动化程度。视觉检测用于识别装配过程中的错漏装、多余物以及装配损伤等问题,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在未来的航空装配领域中,视觉技术将结合其他传感器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数字化测量系统,进一步提升装配的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航空装配 视觉测量 视觉引导 视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目视觉中阶梯轴轴径测量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甘勇 曾勃乔 +1 位作者 饶承剑 薛菲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0-353,共4页
为实现工业中对零件的非接触测量,提出了基于双目视觉立体匹配原理的阶梯轴轴径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图像分割和灰度值梯度变化提取零件边缘,有效保证了零件边缘的连续性;使用线性回归求出轴类零件两端的旋转点,通过旋转点和轮廓上一点... 为实现工业中对零件的非接触测量,提出了基于双目视觉立体匹配原理的阶梯轴轴径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图像分割和灰度值梯度变化提取零件边缘,有效保证了零件边缘的连续性;使用线性回归求出轴类零件两端的旋转点,通过旋转点和轮廓上一点求出轴截面上的圆心三维坐标,最后使用空间距离公式求出轴段的半径。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避免了求出的直径并非真实直径并且检测速度快,实验结果与理论半径对比,当阶梯轴半径在(7.5~15)mm之间时,该方法平均误差在0.2mm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轴径 非接触测量 零件边缘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薄壁构件加工变形误差综合补偿方法
4
作者 宜亚丽 陈一凡 +2 位作者 程阳洋 王志勇 金贺荣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针对大型薄壁构件弱刚性和壁厚不均匀特性,导致在断续开槽铣削加工中槽底易发生加工变形,影响加工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加工变形误差综合补偿方法。首先,基于经验法开展铣削力测量试验,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加工参数与铣削力映射关系,构建... 针对大型薄壁构件弱刚性和壁厚不均匀特性,导致在断续开槽铣削加工中槽底易发生加工变形,影响加工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加工变形误差综合补偿方法。首先,基于经验法开展铣削力测量试验,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加工参数与铣削力映射关系,构建铣削力预测模型。针对大型薄壁构件仿真计算效率低的问题,采用等效刚度理论对薄壁构件的变形区域进行简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替换主结构模拟多层铣削加工的改进子结构仿真方法,并结合铣削力预测模型对大型薄壁构件进行预测加工变形,相较于全结构有限元方法计算效率提高了27.27%。其次,基于在机测量系统采集槽底壁厚数据,构建变形修正模型,综合应用层间修正系数与节点修正系数修正预测加工变形量,结合割线法对层间修正系数进行迭代计算,并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对离散补偿点进行加工路径拟合。最后,设计并搭建适用于大型薄壁构件机器人铣削系统的在机测量系统,并开展铣削加工误差补偿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综合补偿方法后,加工误差较无补偿和采用镜像迭代补偿方法分别减少92.09%和77.63%。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加工变形误差综合补偿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薄壁构件 加工变形 在机测量 综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平凸透镜曲率半径检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许灿华 薛孔松 +2 位作者 王雅婷 毛梦瑶 曾志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5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牛顿环参数检测方法,用于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采用钠光灯为光源,通过分束镜反射入射光并采集牛顿环干涉图样,利用HALCON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包括预处理、图像锐化、取骨骼操作和轮廓分割等步骤。通过拟...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牛顿环参数检测方法,用于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采用钠光灯为光源,通过分束镜反射入射光并采集牛顿环干涉图样,利用HALCON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包括预处理、图像锐化、取骨骼操作和轮廓分割等步骤。通过拟合圆形轮廓,提取暗条纹的圆心坐标和半径,进而计算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能在毫米级误差下准确测得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牛顿环 图像处理 曲率半径测量 干涉条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串并联镜像加工装备的线激光安装位姿高精度标定方法
6
作者 刘海波 李文杰 +5 位作者 丁悦 王鹏飞 梁润 薄其乐 谢福贵 肖世宏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20,共7页
针对现有串并联机床线激光传感器测量位姿准确标定难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串并联机床的线激光安装位姿标定方法。基于标准球特性,求取球心坐标后利用标准球球心不变性建立等式,提出求取旋转矩阵的目标函数;通过扫描标准球表面,获取其点云... 针对现有串并联机床线激光传感器测量位姿准确标定难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串并联机床的线激光安装位姿标定方法。基于标准球特性,求取球心坐标后利用标准球球心不变性建立等式,提出求取旋转矩阵的目标函数;通过扫描标准球表面,获取其点云数据并拟合出球心,与球心坐标真值比较并建立平移矩阵的求取模型。与传统手眼标定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沿X、Y、Z 3个方向的标定误差分别降低了88.9%、83.6%、82.1%。所提方法无须改变串并联机构的姿态,有效避免了串并联机床定位误差对测量位姿标定的影响,提高了标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并联机床 标准球 线激光传感器 位姿标定 测量加工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内部故障的递进分层诊断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咸日常 李云淏 +4 位作者 刘焕国 王昭璇 张海强 胡玉耀 王玮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6-1734,I0079,I0080,共11页
电力变压器内部故障成因复杂、种类繁多,精确诊断难度大,现有诊断技术大多滞留于故障定性阶段。为实现多类型故障的精准定位,该文通过建立多状态量与故障特征之间的递进映射关系,提出一种改进灰狼算法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耦合的电力变... 电力变压器内部故障成因复杂、种类繁多,精确诊断难度大,现有诊断技术大多滞留于故障定性阶段。为实现多类型故障的精准定位,该文通过建立多状态量与故障特征之间的递进映射关系,提出一种改进灰狼算法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耦合的电力变压器故障递进分层诊断方法。首先介绍改进灰狼算法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原理,建立电力变压器故障递进分层、自动诊断及定位模型;其次基于300组电力变压器的状态量,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选取线性无关的特征状态量,依据DL/T 1685—2017《油浸式变压器状态评价导则》进行离散化处理,借助算法模型递进分层、自动诊断:第一层诊断故障回路、第二层确定故障部位、第三层明确故障原因,得到各分类器的诊断准确率及惩罚系数和核函数参数的最优组合解,并与其他算法模型的故障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最后以实际故障案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文所提诊断模型比其他方法拥有更高准确率和更快的运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改进灰狼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多状态量 内部故障 递进分层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模型的亚像素位移测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沈澍 孙磊磊 +2 位作者 孙义杰 张浩 王森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6-1160,共5页
亚像素位移测量算法常见的有曲面拟合法、梯度法和插值法等,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的亚像素位移测量方法,提出一种用于计算物体移动前后两幅图像的相关值来表征亚像素位移的梯度加权求和法.利用计算机模拟生成一系列以0... 亚像素位移测量算法常见的有曲面拟合法、梯度法和插值法等,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的亚像素位移测量方法,提出一种用于计算物体移动前后两幅图像的相关值来表征亚像素位移的梯度加权求和法.利用计算机模拟生成一系列以0.001pixel步调的图像,其中70%作为训练集,30%作为测试集,为了检验该模型抗噪性,在生成的图像中添加不同方差的高斯噪声,并将其与曲面拟合法和梯度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精度要求为0.01pixel时,采用SVM法在保证高精度的情况下其抗噪性优于曲面拟合法和梯度法,其噪声方差上限为0.015,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可用于实际物体位移的高精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SVM) 亚像素位移 数字图像相关法(DICM) 梯度加权求和法 高斯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几何缺陷检测及测量系统研究
9
作者 李亚 刘睿诚 +1 位作者 丁彦玉 郝孝其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6-371,共6页
螺栓在生产中由于产品型号多、结构复杂,存在缺陷检测和测量困难等问题。传统工业生产中往往将螺栓的检测和测量分两步完成,效率较低。这里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了一种同时拥有检测功能和测量功能的复合机电系统来优化螺栓的测量和检测... 螺栓在生产中由于产品型号多、结构复杂,存在缺陷检测和测量困难等问题。传统工业生产中往往将螺栓的检测和测量分两步完成,效率较低。这里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了一种同时拥有检测功能和测量功能的复合机电系统来优化螺栓的测量和检测问题。采用相机标定、形态学分析、行程编码等视觉算法完成对螺栓的测量和检测。并为系统搭建了人机交互界面,利用多线程技术优化了系统的运行机制,极大提高了系统的柔性和生产效率。通过对其中一种型号产品进行实验和测试,缺陷检测准确率>98%,测量准确率>95.3%,验证了本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同时该系统检测响应速度快,工作平稳,效率较高,算法鲁棒性强,能很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缺陷检测 测量 螺栓 螺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PSO和布局特征指标的钻机界面优化研究
10
作者 陈晓鹂 刘润余 +1 位作者 文国军 郝国成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为提升地质操作钻机的用户满意度,提出基于界面布局特征衡量指标构建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多目标的粒子群算法求解,从而获取更合理的钻机界面布局。对钻机界面进行拓扑化并建立坐标系;基于衡量指标的计算对界面内元素进行范围约束并构建... 为提升地质操作钻机的用户满意度,提出基于界面布局特征衡量指标构建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多目标的粒子群算法求解,从而获取更合理的钻机界面布局。对钻机界面进行拓扑化并建立坐标系;基于衡量指标的计算对界面内元素进行范围约束并构建数学模型;采用改进后的多目标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综合最优平衡解;将最优平衡解对应的坐标应用至界面并进行布局改进;通过SUS评估布局优化的有效性。以某型号钻机操纵界面为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界面可有效提升用户满意度。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可作为一种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的复杂操控界面布局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界面 布局优化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钻机界面 布局特征衡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结构光系统紫色与红色激光稳定性对比分析
11
作者 张建伟 杨青桦 +1 位作者 周爽 代荣富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6,共9页
为提升工业领域线结构光测量的精度,通过对比紫色激光与红色激光在测量系统中的稳定性参数,旨在为工业测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了一种改进的灰度重心算法,实现了激光中心的亚像素级快速提取。在多种常见材料表面上,针对两种激光条纹的稳... 为提升工业领域线结构光测量的精度,通过对比紫色激光与红色激光在测量系统中的稳定性参数,旨在为工业测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了一种改进的灰度重心算法,实现了激光中心的亚像素级快速提取。在多种常见材料表面上,针对两种激光条纹的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实验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紫色激光在陶瓷、塑料和金属表面的整体像素精度分别为红色激光的1.29倍、3.64倍和6.58倍;在最大像素差值的特异对比中,两种激光条纹表现出相同的稳定性趋势,紫色激光在金属表面的特异对比精度甚至达到红色激光的32.16倍。因此,在相同条件下,紫色激光相较于红色激光,展示出更显著的条纹稳定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测量 结构光 紫色激光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坐标测量机圆柱直齿轮测量方法及其软件开发
12
作者 汤洁 姜可嘉 吴信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37-1145,共9页
为了开发三坐标测量机圆柱直齿轮专用测量软件,研究了渐开线圆柱直齿轮固定式的三坐标测量方法。根据齿轮基本参数建立其数学模型,得到齿廓偏差和齿距偏差测量特征点的理论坐标和法矢量;测头校准之后,基于迭代法建立三坐标测量机齿轮零... 为了开发三坐标测量机圆柱直齿轮专用测量软件,研究了渐开线圆柱直齿轮固定式的三坐标测量方法。根据齿轮基本参数建立其数学模型,得到齿廓偏差和齿距偏差测量特征点的理论坐标和法矢量;测头校准之后,基于迭代法建立三坐标测量机齿轮零件坐标系并规划了测头运动路径。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套专用测量软件,生成三坐标测量机PC-DMIS测量程序,实现了圆柱直齿轮自动测量,并根据齿轮精度标准对齿廓偏差和齿距偏差进行评价。开展了相关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和专用软件得到的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结果与齿轮测量中心相比一致性较好,齿距偏差差异、齿廓偏差差异的绝对值最大分别为1.3、1.9μm。在渐开线圆柱直齿轮固定式的三坐标测量方法基础上开发了一套专用测量软件,实现了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圆柱直齿轮齿廓偏差和齿距偏差的测量,对三坐标测量机针对复杂轮廓精密零件测量的PC-DMIS二次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坐标测量机 齿轮测量 齿廓偏差 齿距偏差 迭代法 PC-DM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关键参数测量技术研究
13
作者 吴恩启 覃文俊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3,共8页
齿轮在机械传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齿轮参数的精准测量一直是制造业面临的难题之一。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种基于三坐标测量仪的齿轮参数测量方法。通过三坐标测量仪对齿轮齿廓的关键目标... 齿轮在机械传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齿轮参数的精准测量一直是制造业面临的难题之一。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种基于三坐标测量仪的齿轮参数测量方法。通过三坐标测量仪对齿轮齿廓的关键目标点进行测量,从渐开线的形成机理出发,建立目标点与齿轮参数相关的数学模型,以及三坐标测量数据与齿轮理论参数关联的目标函数,采用离散遗传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以确定最优的齿轮参数。通过对不同参数类型的齿轮进行反求实验,验证算法与模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具有一般性制造误差的齿轮,而且对于非标齿轮也同样适用,为齿轮制造工艺和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参数反求 离散遗传算法 三坐标测量仪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CA-GELM数据驱动的保护测量回路误差评估
14
作者 李振兴 龚世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33,共10页
保护测量回路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石,其误差评估对电网安稳运维举足轻重。针对保护测量回路静态隐藏误差可能诱发保护误动/拒动的风险且难以在线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主元分析和改进灰狼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recursive princip... 保护测量回路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石,其误差评估对电网安稳运维举足轻重。针对保护测量回路静态隐藏误差可能诱发保护误动/拒动的风险且难以在线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主元分析和改进灰狼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recursiv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optimized by grey wolf optimization,RPCA-GELM)数据驱动的保护测量回路误差评估方法。首先基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下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应用RPCA技术在线更新主元特征模型以缩短评估时间,进一步引入4种统计算法生成4类误差监测特征量,构建误差综合评判方法进行特征优选,提升误差评估准确率。然后针对模型评估精度取决于关键参数C、σ,引入国际无限折叠混沌映射策略对灰狼算法进行优化,以提升参数寻优精度和收敛速度,在此基础上结合ELM算法提出了基于GELM的保护测量回路误差评估方法。最后通过多组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实现模型性能优化,且相对其他方法有效提升了保护测量回路误差评估准确率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测量回路 误差评估 递推主元分析 灰狼算法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燕麦育种表型数据视觉获取实验研究
15
作者 唐东明 谢恩然 王水莹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1期6-9,共4页
传统的作物育种数据采集需要大量的人工观测。该文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植物表型组学,对智慧育种实践进行创新探索。在实践中以高原饲用燕麦关键表型数据获取方法为研究对象,创新表型测量方式,提出新的视觉模型和物联网装置,无损测量燕麦... 传统的作物育种数据采集需要大量的人工观测。该文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植物表型组学,对智慧育种实践进行创新探索。在实践中以高原饲用燕麦关键表型数据获取方法为研究对象,创新表型测量方式,提出新的视觉模型和物联网装置,无损测量燕麦表型数据,避免人工测量过程中对燕麦可能造成的损伤,同时降低人为测量带来的感官误差。通过将育种数据带进智慧农业实践过程中,提升实践中发现并解决智慧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实践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燕麦 表型测量 智慧农业 人工智能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R模体的MRI设备空间分辨力自动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禹 尹红霞 +6 位作者 刘雅文 任鹏玲 胡艳军 程天馨 杨正汉 王振常 徐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5-600,606,共7页
目的基于美国放射学会(ACR)标准模体,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自动测量MRI设备质控检测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并探究该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和测量速度。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8台MRI设备71例ACR模体的MR... 目的基于美国放射学会(ACR)标准模体,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自动测量MRI设备质控检测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并探究该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和测量速度。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8台MRI设备71例ACR模体的MRI设备质控检测图像。通过对图像数据进行二值化和感兴趣区提取等预处理,使用支持向量机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类,构建用于分析行、列方向点阵的空间分辨力分类模型。将数据集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测试集计算准确率、精确度、召回率、F1分数,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并与传统手动测量方法进行比较,验证其可行性和准确性。记录自动测量空间分辨力所用时间。结果本研究提出的使用支持向量机自动测量ACR模体测试图像空间分辨力方法的准确率高,所用时间短。行方向的点阵空间分辨力分类准确率达到95%,精确度为100%;列方向的点阵空间分辨力分类准确率达到97%,精确度为100%。在测试集中,14例数据中13例数据自动测量与手动测量结果一致。自动测量测试图像空间分辨力平均每例用时0.158 s。结论本研究成功实现了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基于ACR模体的MRI设备空间分辨力的自动测量。该方法准确率高、测量速度快,对于未来快速进行MRI设备质控稳定性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质量控制 支持向量机 空间分辨力 自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筛选猪活体肌内脂肪含量间接选育和构建预测模型的关键性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建 杨文 +2 位作者 孟孜 查成万 吴望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70,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猪断奶重、屠宰前活体重、背膘厚等性状因素对猪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的影响,确定影响猪IMF含量的关键性状因素。[方法]以805头皮特兰×[杜洛克×(长白×大白)]四元商品猪群为试验对象...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猪断奶重、屠宰前活体重、背膘厚等性状因素对猪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的影响,确定影响猪IMF含量的关键性状因素。[方法]以805头皮特兰×[杜洛克×(长白×大白)]四元商品猪群为试验对象,记录性别,测定初生重、断奶重、屠宰前活体重和IMF含量等14个性状,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从14个性状中初步筛选出影响IMF含量的性状因素,再通过随机森林模型评估各性状因素对IMF含量影响的重要性,进一步通过LASSO回归和逐步回归筛选出影响IMF含量的关键性状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分析关键性状因素不同水平对IMF含量的影响。[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猪IMF含量与断奶重(r=0.13, P<0.001)和屠宰前活体重(r=0.22, P<0.001)呈显著相关;与不同位置背膘厚呈极显著相关(P<0.001),相关系数为0.21~0.26。另外,IMF含量与肉色红度值a*、黄度值b*、色调角H0和色度C*值也呈显著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08~0.13。随机森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胸腰结合处背膘厚对IMF含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屠宰前活体重。LASSO回归和逐步回归分别筛选出9个和5个显著影响IMF含量的性状因素,其中性别、断奶重、屠宰前活体重、胸腰椎结合处背膘厚4个活体可测性状为2种方法共同筛选出的关键性状因素。GLM分析结果显示,4个活体可测性状对IMF含量均具有显著影响,并且阉公猪平均IMF含量(2.52%)显著高于母猪(2.41%)(P<0.05);断奶重小于5 kg组平均IMF含量(2.24%)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屠宰前活体重小于85 kg组的平均IMF含量(2.27%)显著低于115 kg以上组(2.67%)(P<0.05),当屠宰前活体重大于100 kg后,各水平组间平均IMF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胸腰椎结合处背膘厚大于26 mm组的平均IMF含量(2.73%)显著高于其他背膘厚组(P<0.05),而5~12 mm与12~19 mm背膘厚组的平均IMF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机器学习确定了性别、断奶重、屠宰前活体重和胸腰椎结合处背膘厚4个与IMF含量显著相关的活体可测定性状,并发现平均IMF含量随着屠宰前活体重和胸腰椎结合处背膘厚的增加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脂肪 间接选择 模型构建 机器学习 活体可测定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套筒件尺寸测量研究
18
作者 蔡舒 吴超华 +1 位作者 罗威 史晓亮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31,共9页
针对传统工业检测中测量套筒尺寸效率低、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套筒尺寸测量方法。首先,通过Halcon软件校准后的CMOS相机采集套筒图像,再经过双边滤波和阈值分割预处理;然后,采用改进的Canny算法结合Otsu算法获取的最佳... 针对传统工业检测中测量套筒尺寸效率低、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套筒尺寸测量方法。首先,通过Halcon软件校准后的CMOS相机采集套筒图像,再经过双边滤波和阈值分割预处理;然后,采用改进的Canny算法结合Otsu算法获取的最佳分割阈值,获得边缘像素级坐标;再然后使用改进的Zernike矩算法对边缘进行精确定位;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内、外圆求解出套筒内、外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平均测量精度小于0.02 mm,相对未改进算法在时间上减少了28.3%,测量精度和效率满足企业快速、精确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套筒 亚像素 尺寸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工程和GA-BP神经网络的气体超声流量计使用中检验方法的研究
19
作者 金宇强 李春辉 +1 位作者 黄震威 谢代梁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4-890,共7页
气体超声流量计是天然气输气站的关键计量器具,检定法和使用中检验法是判定流量计计量性能的主要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使用中检验方法是解决检定法局限性的有效手段。针对天然气现场应用过程中机器学习算法在模型构建和特征冗余较大,部... 气体超声流量计是天然气输气站的关键计量器具,检定法和使用中检验法是判定流量计计量性能的主要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使用中检验方法是解决检定法局限性的有效手段。针对天然气现场应用过程中机器学习算法在模型构建和特征冗余较大,部分检定流量点模型表现欠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工程和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方法。特征选择作为特征工程中的关键,通过综合3种不同类别的特征选择算法对超声流量计性能参数进行分析筛选,在保持关键特征参数和模型性能的基础上,减少冗余特征,将初始的17个特征降至9个;同时利用遗传算法对BP模型的泛化能力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模型相较于传统模型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提升,最高预测准确度提升达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计量 超声流量计 使用中检验 机器学习 特征工程 GA-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杆仪测量机床两回转轴的运动几何学原理研究
20
作者 廖祖平 唐首臣 +2 位作者 王智 汪伟 王德伦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2-269,共8页
提出了球杆仪测量机床两回转轴的运动几何学原理.球杆仪为两杆三副的SPS杆组,被测对象为机床两回转轴真实开式机构,球杆仪和被测对象组成空间闭环测量机构,保持被测对象的运动自由度不变,形成了球杆仪测量机构的组成原理.基于SPS杆组及... 提出了球杆仪测量机床两回转轴的运动几何学原理.球杆仪为两杆三副的SPS杆组,被测对象为机床两回转轴真实开式机构,球杆仪和被测对象组成空间闭环测量机构,保持被测对象的运动自由度不变,形成了球杆仪测量机构的组成原理.基于SPS杆组及其SS假想约束,建立了描述测量机构与假想机构的结构尺度与运动轨迹内在联系的运动几何学模型.由该模型确定被测对象的各轴输入运动关系,求解出测量机构对应的输出运动规律,并与球杆仪输出的对应实际测量数据比较,进而评价被测对象的运动精度.由此阐述了球杆仪测量机构的运动几何学原理,为球杆仪的测量方式、运动关系和评价基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杆仪 机构 运动几何学 机床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