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rection of Observation Interference on Z component of Geomagnetic Field From DC Power Lines 被引量:8
1
作者 TANG Bo ZHANG Jiangong +2 位作者 MENG Suimin LIU Xingfa DENG Changzhe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21-I0021,23,共1页
为减小直流输电线路对地磁场观测的干扰,采用数学计算的方法精确求解了线路对地磁Z分量的干扰水平。以观测点为原点建立了地磁仪器观测点坐标系,推导了观测点坐标系各坐标轴在地心坐标系中的单位矢量表达式。根据空间矢量点积的定义,得... 为减小直流输电线路对地磁场观测的干扰,采用数学计算的方法精确求解了线路对地磁Z分量的干扰水平。以观测点为原点建立了地磁仪器观测点坐标系,推导了观测点坐标系各坐标轴在地心坐标系中的单位矢量表达式。根据空间矢量点积的定义,得到了空间电流磁场矢量投影到地磁Z分量方向的求解公式。利用推导的公式和直流线路电流磁场三维计算模型,最终求得直流线路对地磁Z分量观测的干扰水平。由此,开发了"直流线路对地磁观测干扰校正系统",并开展了地磁台站和野外联合地磁观测干扰实验。结果表明,直流线路和地磁观测台站距离不超过10km时,提出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误差不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修正 电源线 地磁场 观测站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DC Z分量 地震台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磁感受机制的仿生地磁传感器
2
作者 石宏开 王庆蒙 +1 位作者 唐瑞琦 宋涛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132,共5页
仿生地磁导航技术模拟生物感受地磁场的机制进行导航,涉及仿生技术、弱磁检测技术和导航技术等多个领域。实现对生物地磁导航模仿的前提是充分了解生物的磁感受机制,目前被广泛认可的生物磁感受机制主要是磁颗粒机制和自由基对机制,但... 仿生地磁导航技术模拟生物感受地磁场的机制进行导航,涉及仿生技术、弱磁检测技术和导航技术等多个领域。实现对生物地磁导航模仿的前提是充分了解生物的磁感受机制,目前被广泛认可的生物磁感受机制主要是磁颗粒机制和自由基对机制,但这两种机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研究表明这两种磁感受机制存在某种耦合。基于磁颗粒与自由基对联合机制,设计了一种新的仿生地磁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软磁材料制作的磁棒来模仿生物体内的磁颗粒,并利用高灵敏度磁传感器来模仿自由基对的磁响应,进而实现对地球磁场信息的感知。利用地磁场模拟装置对仿生地磁传感器进行磁场测试,并通过神经网络获得了传感器测量值与地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验证了仿生地磁传感器对磁偏角和磁倾角检测的可行性。实测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仿生地磁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通过模拟导航测试也证明了该传感器在地磁导航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磁感受机制 仿生地磁传感器 矢量磁场测量 模拟导航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平台地磁矢量匹配导航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棣湘 陈卓 +1 位作者 张琦 潘孟春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航空地磁矢量导航技术因其具有自主、无源、可靠性强的优势,在卫星导航系统受到攻击等情况下可有效发挥替代作用,在军民用领域均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和应用价值。航空平台具有飞行速度快、短时间跨越地域广的特性,对地磁矢量测量与导航... 航空地磁矢量导航技术因其具有自主、无源、可靠性强的优势,在卫星导航系统受到攻击等情况下可有效发挥替代作用,在军民用领域均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和应用价值。航空平台具有飞行速度快、短时间跨越地域广的特性,对地磁矢量测量与导航方法提出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等要求。该文梳理近年来航空地磁矢量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介绍地磁矢量导航的关键技术,重点对地磁矢量匹配导航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针对现有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进一步提升算法的精度和鲁棒性、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的地磁矢量匹配导航方法、推动无人机等新型航空平台地磁矢量导航技术发展等后续研究方向,意在促进航空地磁矢量导航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平台 地磁矢量 匹配导航算法 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时变干扰的地磁矢量测量补偿方法
4
作者 刘中艳 唐凤燕 +2 位作者 徐昱静 邱晓天 何鑫蓉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6-83,共8页
为了提升地磁矢量测量的精度,并有效应对传统补偿方法在处理磁干扰模型参数时变性问题上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时变干扰的地磁矢量测量补偿方法。该方法在测量过程中可以根据最新的测量数据、先前的补偿参数与压缩矩阵,利用Woodbur... 为了提升地磁矢量测量的精度,并有效应对传统补偿方法在处理磁干扰模型参数时变性问题上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时变干扰的地磁矢量测量补偿方法。该方法在测量过程中可以根据最新的测量数据、先前的补偿参数与压缩矩阵,利用Woodbury方程对先前参数进行迭代更新,从而准确获取时变磁干扰参数,并进行补偿。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尤其是在磁干扰特性变化较大时,此方法效果更为明显。实验结果显示,采用传统方法时,地磁场总强度和3个分量的均方根误差分别可以从4 596.3、1 310.0、5 768.9和3 245.7 nT降低到123.34、35.93、142.12和100.54 nT,但采用本文所提方法,它可以进一步降低到31.57、11.09、35.13和27.26 nT。这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本方法不仅成功捕捉到了时变磁干扰参数的动态变化,还显著降低了地磁场总强度及各分量的均方根误差,实现了对时变磁干扰的高精度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干扰 地磁矢量测量 进化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丰南4.5级地震前后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动态演化特征
5
作者 张海洋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6-435,共10页
基于唐山及周边地区2018年4月—2020年9月连续6期的流动地磁观测资料,经过数据处理获得5期岩石圈磁场半年尺度的时空变化数据,再结合2019年12月5日丰南4.5级地震对震中附近岩石圈水平矢量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岩石圈磁... 基于唐山及周边地区2018年4月—2020年9月连续6期的流动地磁观测资料,经过数据处理获得5期岩石圈磁场半年尺度的时空变化数据,再结合2019年12月5日丰南4.5级地震对震中附近岩石圈水平矢量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动态演化过程中,丰南地震震中附近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异常出现在震前一年时期,且随着时间推移,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弱变区在空间上具有由东向西发展的演变过程。②丰南地震震中区域水平矢量模值在地震前后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反向变化,震前半年水平矢量模值最小,丰南地震发生于水平矢量模值反向增大的过程中。③根据亚失稳理论与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变化关系,在多期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存在方向变化和弱变的区域寻找潜在的异常区,再结合异常区水平矢量模值的动态演化,或许可以作为一种识别震前震磁前兆异常信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南4.5级地震 流动地磁 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 动态演化 亚失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日变台进行地磁矢量数据日变通化方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顾春雷 张毅 +3 位作者 徐如刚 袁洁浩 王雷 朱志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4-841,共8页
流动地震地磁矢量观测是一种获取地震前兆异常的方法,试验研究和观测实例表明,地震孕育引起的地磁场异常变化量级较小,因此在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都要尽可能消除误差提高精度.本文主要从地磁矢量数据日变通化精度方面开展讨论,首先使... 流动地震地磁矢量观测是一种获取地震前兆异常的方法,试验研究和观测实例表明,地震孕育引起的地磁场异常变化量级较小,因此在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都要尽可能消除误差提高精度.本文主要从地磁矢量数据日变通化精度方面开展讨论,首先使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由泰安、武汉、崇明、杭州4个地磁台观测资料计算出蒙城地磁台相应的虚拟地磁数据,其磁偏角、水平分量、垂直分量三个要素与真实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9987、0.9946和0.9806,验证了反距离加权插值方法对地磁观测数据空间插值的有效性.其次,选择东部和西部测区分别使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方法建立各地磁矢量测点位置的虚拟日变台并用其进行通化,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日变通化精度,对于地磁台站稀疏地区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日变台 地磁矢量观测 日变通化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舰船切割地磁场在海水中产生的电场计算 被引量:9
7
作者 孙明 龚沈光 +1 位作者 周骏 卢新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64-467,共4页
根据经典的Sommerfeld赫兹矢量分别推导出了空气和海水中水平直流电流元的电磁场表达式 .在此基础上 ,根据瞬态连续性原理 ,推导出了运动舰船切割地磁场磁力线而产生的感应电场 .以日本宙斯盾导弹驱逐舰“金刚”号为例 ,计算了它的感应... 根据经典的Sommerfeld赫兹矢量分别推导出了空气和海水中水平直流电流元的电磁场表达式 .在此基础上 ,根据瞬态连续性原理 ,推导出了运动舰船切割地磁场磁力线而产生的感应电场 .以日本宙斯盾导弹驱逐舰“金刚”号为例 ,计算了它的感应电场大小及空间分布情况 .结果表明 ,航速 2 0kn时在离船壁 5m左右能产生几个毫伏 /米的感应电场 ,在目前的检测技术下该电场是完全可测的 ,并且该电场在空间分布有明显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感应电场 检测 计算 运动舰船 赫兹矢量 地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分解法应用于地磁导航系统中的优势与缺陷分析(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温奇咏 寇义民 +1 位作者 夏宏伟 王常虹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3-227,共5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详细比较了两种地磁场辅助惯性导航方案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第一种方案采用了传统的方式,仅把地磁场强度当做标量使用。而另外一种方案采用了磁场矢量分解的方法,并选取了2个磁场分量用于匹配。通过局部能观性理... 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详细比较了两种地磁场辅助惯性导航方案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第一种方案采用了传统的方式,仅把地磁场强度当做标量使用。而另外一种方案采用了磁场矢量分解的方法,并选取了2个磁场分量用于匹配。通过局部能观性理论对两种导航方案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证明了第二种方案对磁场曲面形态的适应性更强,但其缺陷是对载体的平台误差角比较敏感。最后的仿真实验进一步印证了本文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导航 地磁场矢量分解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矩谐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地磁导航基准图构建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乔玉坤 王仕成 +2 位作者 张金生 张琪 孙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7-51,共5页
为便于在地磁导航工程应用中进行载体磁场和地磁场变化的修正,提出了一种采用矩谐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地磁基准图构建方法.在导航区域中心采用矩谐分析法来预测基准数据,包括地磁场剩余值计算、地理坐标转换、地磁分量转换、矩谐系数求... 为便于在地磁导航工程应用中进行载体磁场和地磁场变化的修正,提出了一种采用矩谐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地磁基准图构建方法.在导航区域中心采用矩谐分析法来预测基准数据,包括地磁场剩余值计算、地理坐标转换、地磁分量转换、矩谐系数求解及中心区域基准数据预测等,以提高地磁基准图的精度并利于修正;在导航区域边缘采用支持向量机法来预测基准数据,包括核函数选取、参数优化、模型训练及边缘区域数据预测等,以减弱边界效应的影响;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算法的运算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所构建地磁基准图的精度,降低算法的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谐分析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优化 地磁导航 基准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磁帕金森矢量特征及其与主要构造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龚绍京 刘双庆 梁明剑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63,共17页
利用地磁差矢量法和复转换函数法计算了中国大陆36个地磁台的地磁优势面、帕金森矢量及误差.结果显示:华北南部、华中、华南地区(包括贵阳和邵阳)及沿海台站的帕金森矢量长度随周期减小而增大,表明浅层的电性结构横向不均匀性较大;西部... 利用地磁差矢量法和复转换函数法计算了中国大陆36个地磁台的地磁优势面、帕金森矢量及误差.结果显示:华北南部、华中、华南地区(包括贵阳和邵阳)及沿海台站的帕金森矢量长度随周期减小而增大,表明浅层的电性结构横向不均匀性较大;西部的拉萨、通海、西昌、成都等台站的帕金森矢量长度,随周期增长而增大,表明深层的电性结构横向不均匀性较大;诸如华北平原的稳定地块,其内部的矢量长度很小,表明该地区为大体水平分层的电性结构.我国大陆存在多个较明显的帕金森矢量敛散区,其中青藏高原和渤海湾周边台站的帕金森矢量内聚,鄂尔多斯地块的矢量向四周发散;沿海台站具有较明显的海岸效应.此外,由差矢量分布推断所得的优势面倾向和倾角与利用帕金森矢量系数公式计算所得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复转换函数方法给出的结果也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短期变化 地磁变化优势面 帕金森矢量 高导带 活动构造 莫霍面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磁感应矢量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桥 黄清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5-228,共14页
在验证了Robust方法求取地磁转换函数的可靠性之后,将之应用于华北13个台站超过5年的地磁数据中,得到了地磁感应矢量的时间变化序列.结果发现,在各个台站及其不同周期的地磁感应矢量时间变化序列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明显的年变背景特征... 在验证了Robust方法求取地磁转换函数的可靠性之后,将之应用于华北13个台站超过5年的地磁数据中,得到了地磁感应矢量的时间变化序列.结果发现,在各个台站及其不同周期的地磁感应矢量时间变化序列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明显的年变背景特征;使用谐波拟合法提取了其中的长期背景(大于6个月)成分.重点分析了640s周期的地磁感应矢量时间变化序列,结果发现大多数台站的长期背景变化相位一致,显示出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根据对其统计分析得到的特征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推断,华北盆地在壳内可能存在一相对高导层;去掉其长期背景成分后的频谱分析显示,地磁感应矢量存在大约一个月的周期特征,这可能与地磁活动的太阳自转周期(27天)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地磁感应矢量 时空变化特征 电导率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向量搜索的地磁导航匹配算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治新 杨功流 李士心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8年第4期424-427,共4页
对基于向量搜索的地磁导航匹配算法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模型的建立、最优匹配位置的确定、搜索过程实现及优化、仿真实现等。仿真实现是基于航空实测地磁数据进行的,大量的匹配试验表明基于向量搜索的地磁导航匹配算法是可... 对基于向量搜索的地磁导航匹配算法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模型的建立、最优匹配位置的确定、搜索过程实现及优化、仿真实现等。仿真实现是基于航空实测地磁数据进行的,大量的匹配试验表明基于向量搜索的地磁导航匹配算法是可行的。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对初始位置误差要求低;不必对磁场做任何线性化假设,只要磁场变化特征明显既可;能求得全局最优解。同时该算法也存在运算量大、对方位和搜索步长敏感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 地磁导航 向量搜索 匹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地磁辅助导航匹配区域选取准则 被引量:9
13
作者 吕云霄 吴美平 胡小平 《兵工自动化》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为综合考虑地磁标准差、地磁费歇信息量、地磁编码失真量等特征参数对选取结果的影响,研究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地磁匹配区域选取方法。先计算地磁特征参数,准确有效地表示地磁信息;再选择合适的训练样本集,并通过选择合适的核函数及核函数... 为综合考虑地磁标准差、地磁费歇信息量、地磁编码失真量等特征参数对选取结果的影响,研究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地磁匹配区域选取方法。先计算地磁特征参数,准确有效地表示地磁信息;再选择合适的训练样本集,并通过选择合适的核函数及核函数参数,实现了匹配区域及非匹配区域的正确分类;最后,将测试样本集作为检验核数据对分类器效果进行检验,并根据总体精度和第二类错误率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核函数参数,通过测量的地磁数据进一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类简单,适应性强,能够进行匹配区域的正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辅助导航 匹配区 支持向量机 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6年大华北地区岩石圈磁场变化及震前异常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慧琴 云萌 +3 位作者 苏树朋 张海洋 李博 张纳莉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8-371,共4页
利用2015—2016年大华北地区260个测点流动地磁矢量资料,结合河北尚义4.0级和唐山4.0级地震,对获得的相邻期岩石圈磁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尚义4.0级地震震中附近水平矢量H方向出现转向,同时处于磁偏角D变化的零值线上,磁倾角I和... 利用2015—2016年大华北地区260个测点流动地磁矢量资料,结合河北尚义4.0级和唐山4.0级地震,对获得的相邻期岩石圈磁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尚义4.0级地震震中附近水平矢量H方向出现转向,同时处于磁偏角D变化的零值线上,磁倾角I和总强度F变化无明显的局部异常特征。唐山4.0级地震震中位于水平矢量H量级由北至南出现突然减小的变化,同时处于磁偏角D负值高梯级带边缘,也位于磁倾角I变化的正负值交界处,而总强度F却无明显的局部异常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华北地区 地磁矢量观测 岩石圈磁场 磁异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磁惯导系统中陀螺仪的叉积标定算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勇军 李智 李翔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23,共10页
针对无人机磁惯导系统(MINS)中的三轴MEMS陀螺仪的现场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叉积标定算法。该方法基于载体矢量变化率与角速度关系来标定陀螺仪的各项误差,即导航坐标系中任一常矢量在无人机载体坐标系中对时间的变化率,可表示为该矢量... 针对无人机磁惯导系统(MINS)中的三轴MEMS陀螺仪的现场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叉积标定算法。该方法基于载体矢量变化率与角速度关系来标定陀螺仪的各项误差,即导航坐标系中任一常矢量在无人机载体坐标系中对时间的变化率,可表示为该矢量与载体角速度的叉积。叉积标定法利用这一原理,可在无精密设备的条件下快速、便捷地对三轴陀螺仪进行标定。数值仿真表明,叉积标定法在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下都能有效地辨识和补偿陀螺仪的各项误差系数,并且能在各种不同因素影响下获得良好的标定效果。实物试验结果证明,基于地磁矢量辅助的叉积标定法对MINS模块中陀螺仪进行标定时,其精度达到0.227 9°/s,能够接近于转台标定的水平。陀螺仪标定后的数据与旋翼无人机飞控中的二阶互补滤波算法相结合,使得定点悬停状态下角度偏差控制在0.8°以内,有利于无人机现场标定和实际飞行中姿态数据的量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惯导系统 三轴MEMS陀螺仪 地磁矢量 标定 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源5.5级地震前后地磁场变化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倪喆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6-432,共7页
利用2013年3月3日洱源5.5级地震前后所获得的2种流动地磁资料,分析了地磁总强度与矢量观测的异常变化特征。(1)地磁总强度观测结果表明:地震前,测区内相邻期总强度变化的正负值区大致均衡,逐渐演变为整个测区都是正值并出现高梯度带,正... 利用2013年3月3日洱源5.5级地震前后所获得的2种流动地磁资料,分析了地磁总强度与矢量观测的异常变化特征。(1)地磁总强度观测结果表明:地震前,测区内相邻期总强度变化的正负值区大致均衡,逐渐演变为整个测区都是正值并出现高梯度带,正值的高梯度带再演变为正负值交界的高梯度带,此时震中位于正值高梯度带的边缘;地震后,正负值交界的高梯度带远离震中,正负值区又大致均衡;(2)地磁矢量观测结果表明:地震前,岩石圈磁场变化的水平矢量、垂直矢量在震区均有显著差异,磁偏角、磁倾角和总强度变化的零等变线均在震区周边穿过;地震后,岩石圈磁场变化的水平、垂直矢量在震区的显著差异消失,磁偏角和总强度在震区正负值交界的高梯度带逐渐消失,磁偏角的零等变线在震区未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地磁 地磁总强度 地磁矢量 洱源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及周边地区岩石圈磁场变化及震前异常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慧琴 张海洋 +3 位作者 李博 王朝景 刘德强 毛丰龙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8-1013,共6页
利用2019年度大华北秋季复测156个测点的流动地磁矢量资料,获得河北及周边地区岩石圈磁场半年变化图,分析归纳河北及周边地区岩石圈磁场的总体变化特征,并研究测区内2019年12月3日河北怀安M_(S)3.4地震和2019年12月5日河北丰南M_(S)4.5... 利用2019年度大华北秋季复测156个测点的流动地磁矢量资料,获得河北及周边地区岩石圈磁场半年变化图,分析归纳河北及周边地区岩石圈磁场的总体变化特征,并研究测区内2019年12月3日河北怀安M_(S)3.4地震和2019年12月5日河北丰南M_(S)4.5地震前岩石圈磁场局部变化和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丰南M_(S)4.5地震发生在H矢量的转向区,总强度F负异常的高值区,D要素负异常的高梯度带和Z值变化的高值区;怀安M_(S)3.4地震则发生在H矢量幅值弱化且转向区,D要素零值线附近的正值区和Z值变化的低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地磁 岩石圈磁场 地磁矢量 磁异常特征 高梯度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磁场矢量误差反馈的姿态补偿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文杰 方舟 李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04-1709,共6页
针对小型空中机器人在全球定位系统(GPS)失锁情况下的姿态估计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闭环姿态补偿算法.有GPS辅助的情况下,采用组合导航算法对姿态角和地磁场矢量做出估计;当组合系统无法有效工作时,将反馈控制的思想引入姿态估计过程,充分... 针对小型空中机器人在全球定位系统(GPS)失锁情况下的姿态估计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闭环姿态补偿算法.有GPS辅助的情况下,采用组合导航算法对姿态角和地磁场矢量做出估计;当组合系统无法有效工作时,将反馈控制的思想引入姿态估计过程,充分利用地磁场测量值与估计值之间隐含的姿态信息,通过地磁场矢量误差反馈对姿态角速率测量值进行修正,进而抑制惯性导航系统误差的发散.在小型空中机器人上对算法进行实物验证,并与参考系统对比.结果显示:在GPS失锁的情况下,与开环工作模式下的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相比,新的闭环姿态补偿算法的姿态估计误差更小,使惯性导航系统的姿态误差积累得到了有效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机器人 地磁场矢量 GPS失锁 姿态估计 惯性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地磁场矢量测量仪支撑装置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建平 廖佳华 +5 位作者 陈洁 曹骏 关作金 张志刚 周晔 王玉丹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4-131,共8页
为增强海洋地磁场矢量测量仪支撑装置结构稳定性,消除安全隐患,根据设计要求,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针对测量仪海试中出现的问题,对原有支撑装置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和材料选择。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一种适合于整体强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得... 为增强海洋地磁场矢量测量仪支撑装置结构稳定性,消除安全隐患,根据设计要求,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针对测量仪海试中出现的问题,对原有支撑装置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和材料选择。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一种适合于整体强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得到了新型支撑装置的位移和应力分布云图。校核结果表明:新型支撑装置从整体结构到关键部件均满足4 500 m水深海试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多次海试也证实了新型支撑装置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对海洋地磁场矢量测量仪支撑装置的结构创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磁场测量仪 支撑装置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磁脉动日食效应探讨甚低纬Pc3-4地磁脉动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德驹 陈斯文 周国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60-464,共5页
在3次日食期间,利用甚低纬区和从低纬到甚低纬过渡区地面站进行的地磁脉动观测资料,分析了Pc3-4地磁脉动的南北分量(H)和东西分量(D)在H-D平面内矢端图主轴方向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观测点纬度低于日全食带纬度时,H-D矢端图主轴... 在3次日食期间,利用甚低纬区和从低纬到甚低纬过渡区地面站进行的地磁脉动观测资料,分析了Pc3-4地磁脉动的南北分量(H)和东西分量(D)在H-D平面内矢端图主轴方向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观测点纬度低于日全食带纬度时,H-D矢端图主轴有90°相移现象;当观测点纬度高于日全食带纬度时,则无这种现象.由此我们推测,甚低纬区和从低纬到甚低纬过渡区Pc3-4地磁脉动可能主要是过滤机制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纬 磁脉动源 日食效应 过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