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实践与KDL教学模式生成 被引量:4
1
作者 汪晓赞 徐勤萍 +3 位作者 杨燕国 郭富强 陈美媛 金燕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成效,发现,其以“教育之问”重置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以“学生之需”重构结构化的教学内容,以“教学之要”重设多维互动的教学策略频谱,以“教育之为”重建激励增值的学习评价,不仅为解决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三不”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还促进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创获知识与技能、提升综合能力、陶熔志趣品性。基于此,创新生成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KDL教学模式,以知之(Knowit)、行之(Doit)、乐之(Loveit)的教育理念打造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新样态,在课堂上实现从单纯“教知识”到全面“育人”的转变,从而推动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KDL教学模式 改革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县域学校体育“教联体”生态模式构建研究
2
作者 王亮 张小林 范叶飞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110,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我国县域学校体育“教体联”生态模式构建的理论框架、动力机制与实践路径。理论框架:生态模式涵盖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共生、共建、共治和共享的关系。动力机制:政策驱动...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我国县域学校体育“教体联”生态模式构建的理论框架、动力机制与实践路径。理论框架:生态模式涵盖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共生、共建、共治和共享的关系。动力机制:政策驱动机制、多元协同机制、监督评价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实践路径:注重家校社协同,完善政策驱动机制;推动组织制度建设,优化多元协同机制;构建多维评价指标,健全监督评价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势差,深化资源共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学校体育 “教联体” 生态模式 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身体素养发展的运动技能模式:内涵阐释、体系解构与实践启示
3
作者 张磊 孟泽禹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身体素养之旅”揭示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构筑身体素养基石的黄金阶段。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内涵阐释、体系解构和实践启示3个方面系统阐释运动技能模式。研究认为,运动技能模式是一个以运动者为中心、能够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 “身体素养之旅”揭示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构筑身体素养基石的黄金阶段。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内涵阐释、体系解构和实践启示3个方面系统阐释运动技能模式。研究认为,运动技能模式是一个以运动者为中心、能够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科学模式,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内容体系和充分的实证支撑。实践启示在于:重视体能、技能与心智的多维协同发展,筑牢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根基;融合多样化的运动体验,增强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动力;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健全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体系。未来可进一步从建立纵向有序衔接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评价体系、完善运动发展阶段划分、加强家庭与社会协同育人、提升运动技能教学智能化水平等方面推进运动技能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身体素养 运动技能模式 儿童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SR模式下的高校体育德育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
4
作者 于朝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8-193,共6页
为探讨个人与社会责任教学模式(TPSR)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实践路径,系统开展了TPSR理论内涵解析与课程体系构建,并通过三大球类项目(篮球、足球、排球)进行模式验证。在集体性项目教育中深度融入TPSR理念,实现德育元素与体育课程的有机融... 为探讨个人与社会责任教学模式(TPSR)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实践路径,系统开展了TPSR理论内涵解析与课程体系构建,并通过三大球类项目(篮球、足球、排球)进行模式验证。在集体性项目教育中深度融入TPSR理念,实现德育元素与体育课程的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协作能力及社会担当精神。实践表明,该教育模式不仅有效提升学生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更显著强化其道德品质修养与健全人格塑造,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兼具理论加注与实践意义的本土化实施方案,实现了体育育人与德育目标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与社会责任教学模式 高校体育 德育教育 课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模型建构及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克豹 雷猛猛 +1 位作者 贾谊 汪流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9,共9页
围绕为何、何为、如何“教会、勤练、常赛”,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其生成的实践、理论和价值逻辑,回答为何;基于系统论解构要素、厘清结构、聚焦功能构建教学模型,回答何为;呈现全方位的实践路径,回答如何。研... 围绕为何、何为、如何“教会、勤练、常赛”,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其生成的实践、理论和价值逻辑,回答为何;基于系统论解构要素、厘清结构、聚焦功能构建教学模型,回答何为;呈现全方位的实践路径,回答如何。研究认为“教会、勤练、常赛”源于多学科理论的科学指引、教育教学目标认识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教学育人价值的时代演变;初步构建以教会、勤练、常赛为要素,以“教会为基、勤练为体、常赛为枢”为结构、部分功能和整体功能一体化的教学模型,实践路径为:强化教师意识,提升“教会、勤练、常赛”实践性;激活场域资源,构建“教会、勤练、常赛”家校社共同体;完善政策支持,保障“教会、勤练、常赛”长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学 “教会、勤练、常赛” 教学模型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深度学习:意涵、过程模型与设计框架
6
作者 王芦英 朱伟强 宁建立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6,共12页
中国梦的实现,体育“育全人”功能不容失效。研究以体育如何最大化实现“育全人”功能为立足点,聚焦当前课堂上教师教与学生学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借鉴深度学习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体育深度学习:有赖个体全维度... 中国梦的实现,体育“育全人”功能不容失效。研究以体育如何最大化实现“育全人”功能为立足点,聚焦当前课堂上教师教与学生学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借鉴深度学习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体育深度学习:有赖个体全维度自主深度、持久的协同互促主要内涵;身体主动投入、积增的愉悦感、持续注意力、元认知能力、“前馈引领-反馈协同”的有效反馈五大基本特征;迁移、合作、解决复杂问题、创造4大高阶能力。依据体育深度学习内在运作逻辑,建构体育深度学习的过程模型,提出体育深度学习的设计框架、环境特征,与基于系统思维的体育课程核心素养转化路径。对体育如何有效摆脱学习结果低阶、教师产出低效、课程功能失效的桎梏作出理论回应并提供实践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 体育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 过程模型 学校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PP模型的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7
作者 李菲菲 郭富强 +2 位作者 禹华森 周家玉 汪晓赞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4,共8页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关键支撑,而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为中小学学校体育质量提升提供了目标导向和实施准则。本研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CIPP模型为理论框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关键支撑,而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为中小学学校体育质量提升提供了目标导向和实施准则。本研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CIPP模型为理论框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系统构建了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层级指标的权重系数。该指标体系包含背景质量、投入质量、过程质量、成果质量4项一级指标和12项二级指标以及57项三级指标。研究表明,背景质量的关键内核体现在价值取向,投入质量的核心动力重在师资力量,过程质量的主要路径指向课程实施,成果质量的直接体现则是学生发展。由此,构建价值引领的治理生态、创新资源配置的优化范式、完善质量生成的管控机制以及建立增值导向的评价体系,推动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实践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CIPP模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信念模式信息传播联合运动干预在血液透析伴衰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灿灿 黄维凤 +8 位作者 陈春丽 刘红群 徐霞 杨晓娟 秦晓黎 牛世慧 李媛媛 阚庆贺 孙润润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6-670,共5页
目的评价健康信念模式信息传播联合运动干预在血液透析伴衰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伴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目的评价健康信念模式信息传播联合运动干预在血液透析伴衰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伴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健康信念模式信息传播联合运动干预。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衰弱状况、躯体功能、骨骼肌质量及体质量指数,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中文版蒂尔堡衰弱指标量表得分为(4.51±1.15)分,低于对照组的(5.21±1.24)分(P<0.05);观察组简易机体功能评估得分、握力及步速分别为(9.78±0.86)分、(20.22±1.61)kg和(4.81±1.02)s/4 m,均优于对照组的(8.61±1.13)分、(19.23±2.80)kg、(5.55±1.33)s/4 m(P均<0.05);观察组骨骼肌质量指数、上臂肌围、小腿围和体质量指数分别为(8.01±1.22)kg/m^(2)、(25.86±1.77)cm、(33.61±1.61)cm和(23.84±2.17)kg/m^(2)均高于对照组的(7.35±1.13)kg/m^(2)、(25.01±2.00)cm、(32.74±1.83)cm和(22.66±2.66)kg/m^(2)(P均<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信息传播联合运动干预对衰弱血透患者进行体育锻炼等干预,可显著提高衰弱状态,提高患者躯体功能及肌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伴衰弱 健康信念模式 信息传播 健康教育 运动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质量体育课堂教学模型与实施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季浏 汪晓赞 +14 位作者 王晖 尹志华 李有强 吴艳玲 翟晓磊 陶恩海 徐勤萍 李兴盈 王彬 俞文东 徐安勇 韩晓霞 胡玲 张仕宜 张勤博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4,共12页
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先后颁布,课程标准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性文件,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将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落地、落实,... 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先后颁布,课程标准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性文件,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将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落地、落实,需要构建基于课程标准的高质量体育课堂教学模型(以下简称“模型”),这有助于体育教师理解什么是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并按照模型实施每节体育课堂教学,从而保证高质量体育课堂教学,使广大学生从中更多受益、更好发展。模型是在长期研究和实践,特别是在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有组织的在全国若干实验区开展近3年课程标准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的。研究首先阐述模型力图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体现问题导向;其次讨论模型构建的主要依据,体现目标导向;最后分析模型的内涵、要素、效果和评价,体现创新导向。通过长期、大量的实验实践表明,模型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并且可操作、可复制和可推广,期待广大体育教师按照模型高质量地实施每节体育课堂教学,通过每节体育课堂教学的叠加效应,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堂教学 高质量 模型 实施 专项运动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脑双优”发展背景下小学生体智能促进的实证研究
10
作者 董翠香 张馨天 +2 位作者 马明 崔洁 吕慧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8-705,共8页
体育运动与脑智开发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儿童“体脑双优”发展刻不容缓,促进儿童体智能发展有助于实现“体脑双优”发展目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以方便抽样方式抽取60名小学生,开展为期8周的教学干预,以探究中国健康体育课程... 体育运动与脑智开发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儿童“体脑双优”发展刻不容缓,促进儿童体智能发展有助于实现“体脑双优”发展目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以方便抽样方式抽取60名小学生,开展为期8周的教学干预,以探究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对小学生体智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干预后,实验班在位移、操控、稳定和精细动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体智能总水平方面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01),对照班位移技能和体智能总水平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2)干预后,实验班位移、操控、稳定和精细动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体智能总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班(P<0.05);(3)实验班在稳定、操控、精细动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和体智能总水平方面的干预前-后增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班(P<0.05)。结论: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运动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均能显著促进小学生的体智能发展,但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对小学生体智能的促进效益显著优于运动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 小学生 体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模型与深化策略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郭吉茹 宋娟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模型,并提出深化策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经验:消除主体行为惰性,规避思政建设偏差,破除思政执行梗阻,提升行动育人效果。深化策略:提升能力,实现有效组织动员;建设制度,深化高效质量管理...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模型,并提出深化策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经验:消除主体行为惰性,规避思政建设偏差,破除思政执行梗阻,提升行动育人效果。深化策略:提升能力,实现有效组织动员;建设制度,深化高效质量管理;共享资源,达成广泛协同辅助;塑造价值,巩固支撑教学教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 实践模型 深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工作要求、工作资源对工作投入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昆龙 樊铭 +1 位作者 曹景川 方向丽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3,共7页
以工作要求-资源(JD-R)理论为基础,对594位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工作要求、工作资源、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的路径影响,同时利用多群组分析探究人口学变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实施“双减”政策以来,... 以工作要求-资源(JD-R)理论为基础,对594位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工作要求、工作资源、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的路径影响,同时利用多群组分析探究人口学变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实施“双减”政策以来,体育教师的工作要求增加,工作资源和工作投入降低;工作要求正向影响工作投入,工作资源正向预测工作投入;心理资本在工作资源和工作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性别、地区、学校类型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而年龄、学段、婚姻状况和学历显著调节心理资本在工作资源和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认为,学校应根据体育教师的不同人口特征,在适当提高工作要求的同时,重点增加体育教师工作意义、硬件条件等工作资源,从而提升心理资本水平,促进其形成积极工作投入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 结构方程模型 JD-R模型 工作投入 “双减”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逻辑转向与操作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菲菲 梁夫生 +1 位作者 王彬 汪晓赞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5-818,共14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为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逻辑在发展理念上,从“知识与技能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在育人方式上,从“学科知...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为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逻辑在发展理念上,从“知识与技能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在育人方式上,从“学科知识”转向“学科实践”;在教育目标上,从“知识学习”转向“问题解决”。基于此,为使跨学科主题学习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真正落地生根,研究构建了一个涵盖学习者(主体)的学生行为和引导者(主导)的教师行为的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1-5-1金字塔”设计模型。该模型以基础、整合层为根基,以“概念、目标层→问题、任务层→内容、方法层→组织、实施层→评价、反思层”为核心,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该模型的设计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导向,强调通过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来确定活动主题,并通过概念分析形成深层次理解,从而有效地设计与实施主题学习活动。其中,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是该模型的核心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跨学科主题学习 核心素养 新课标 设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校课后体育服务开展的审视与调适--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亚丁 王国军 高宁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7,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分析中小学校课后体育服务开展困境,并提出调适策略。困境:政策体系建设滞缓,执行标准模糊;执行主体联动不畅,执行监督不力;目标群体趋向私利,执行态度偏离;执行环境基础薄弱,...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分析中小学校课后体育服务开展困境,并提出调适策略。困境:政策体系建设滞缓,执行标准模糊;执行主体联动不畅,执行监督不力;目标群体趋向私利,执行态度偏离;执行环境基础薄弱,资源保障不足。调适策略:加快政策体系构建,细化政策执行标准;加强执行主体联动,提高政策监管力度;增强目标群体观念,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优化政策实施环境,拓宽执行资源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课后体育服务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思维原则、实施模型与实践案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皓晖 沈武旗 +3 位作者 刘恒洋 廖自园 郭振 刘波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8-647,共10页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将跨学科主题学习纳入课程内容,探索如何推进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经研究认为,开展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时应秉持凸显体育的育人性、彰显学科的...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将跨学科主题学习纳入课程内容,探索如何推进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经研究认为,开展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时应秉持凸显体育的育人性、彰显学科的独特性、反映现实的复杂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追求评价的综合性的思维原则。基于此,构建了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CIPTE实施模型,具体涵盖核心素养为纲的学习目标(Core Competencies,C)、大概念(Big Idea,I)、问题链(Problem Chain,P)、任务群(Task Group,T)、学习评价(Evaluation,E)5个要素,并呈现了“忠诚的祖国卫士”体育与国防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水平四)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 实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体育特级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模型构建与启示
16
作者 郑继超 董翠香 董国永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93,共12页
探析中学体育特级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帮助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标审视和准确把握自身所处阶段,赋能专业发展提质增效,助推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基于文献资料调研、深度访谈、叙事分析等方法,以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和杜威经验哲学... 探析中学体育特级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帮助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标审视和准确把握自身所处阶段,赋能专业发展提质增效,助推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基于文献资料调研、深度访谈、叙事分析等方法,以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和杜威经验哲学为指导,围绕中学体育特级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展开质性探究。发现:中学体育特级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历经“适应期(1~5年)—稳定期(6~10年)—蜕变期(11~20年)—成熟期(21~30年)—超越期(>30年)”5个阶段,各阶段彼此独立又逐阶包含、有序深化,呈现进阶性、曲折性、转折性和关键性特征。据此构建中学体育特级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模型,并提出建议:普通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特级教师荣誉为目标引领,对标“五阶段”梳理发展脉络,明确专业进阶路线,及早定位专业突破口并培植专业生长点,同时握好转折和关键期,珍视阶段性关键人物与事件,认清并努力跨越专业发展前后半程的“两道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卓越体育教师 中学体育特级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理解为导向:体育与健康学科大概念的提炼与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祝芳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3,共9页
分析学科大概念的意义与内涵,比较多种学科大概念的表达范式,区分学科大概念、核心概念、一般概念、学科事实性知识,建立概念层级图以把握大概念的内涵属性、明确提炼大概念的一般路径。针对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本质与内容特点,重点围绕“... 分析学科大概念的意义与内涵,比较多种学科大概念的表达范式,区分学科大概念、核心概念、一般概念、学科事实性知识,建立概念层级图以把握大概念的内涵属性、明确提炼大概念的一般路径。针对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本质与内容特点,重点围绕“健康教育”“运动技能”两大课程内容进行大概念分析,提出运动技能大概念的提炼模型:学科事实性知识与技能指向技战术内容;一般概念指向技战术特征与策略;核心概念指向技战术价值与原理;大概念指向运动项目本质思想论方法论。同时结合篮球、体操案例进行模型的应用阐述,强调以理解为导向实现“少而精”统领“多而杂”,以期对改进教学现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学科大概念 运动技能大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新课标下融大单元与走班制于一体的“精学一项、简学多项”走班制教学新模式探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毛振明 赵晓丹 +1 位作者 周琳 龙克威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2022年版新课标提出了“教会、勤练、常赛”的新课程理念,同时提出要推进“大单元教学”和“体育走班制教学”的新教学模式,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也为解决体育教学“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等老问... 2022年版新课标提出了“教会、勤练、常赛”的新课程理念,同时提出要推进“大单元教学”和“体育走班制教学”的新教学模式,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也为解决体育教学“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等老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仅是“18学时大单元”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体育教学碎片化问题,因此,“可选择性的专项化教学”(又称“体育走班制教学”)成为一种有效且具可行性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贯彻“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理念。为了符合新课标对六类运动项目教学的要求,该研究提出了将大单元和走班制融合于一体的“精学一项,简学多项”走班制教学方案,该方案也是完全符合2022年版体育新课标各项要求的教学模式。“精学一项,简学多项”走班制教学既可以让学生精学一项运动项目,有效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也有利于学生接触到较为广泛的运动项目,拓展运动体验广度,以确保“主项不丢、兼项不少”“精学更精、简学适度”的双赢效果。教学实验也表明,“精学一项,简学多项”走班制教学新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打造“一生一长”“一校多品”“多项多队”“一师一专”,加快推动“多学段体育课程教学有机衔接和一体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新课标 大单元教学 体育走班制教学 “精学一项、简学多项”走班制教学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体育文化中“三自主”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慧丽 王睿 +2 位作者 刘守君 张铁城 陈洪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4-115,125,共3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要与其相适应,高等学校体育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中也要服从和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把体育文化与“三自主”的教育模式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要与其相适应,高等学校体育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中也要服从和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把体育文化与“三自主”的教育模式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坚持推进“三自主”教学,认真研究和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好教学的组织管理,并做好相应的教学评价,合理利用现有场地,是开展好“三自主”教学的基础与条件。通过“三自主”教学,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体育文化的熏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是“三自主”教学模式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三自主 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村职业中学体育现状及特色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会增 袁淑娟 +6 位作者 郑永成 王贵民 刘艳霞 王爽 王海清 付占国 高玉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8,64,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特尔菲法等研究方法 ,对河北省农村职业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及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河北省农村职业中学体育的发展整体水平不高 ;场地、器材设施陈旧、落后 ;师资力量薄弱。要使农村职业中学体育适...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特尔菲法等研究方法 ,对河北省农村职业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及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河北省农村职业中学体育的发展整体水平不高 ;场地、器材设施陈旧、落后 ;师资力量薄弱。要使农村职业中学体育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就必须从职业教育大环境出发 ,走学校体育工作“职业特色化”之新路 ,实施“三段式”特色教学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农村职业中学 体育教育 特色教学模式 场地设施 师资力量 职业特色化 “三段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