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MOEA/D约束多目标优化算法的中频变压器绝缘结构全局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丰硕 汲胜昌 +1 位作者 党永亮 祝令瑜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6-966,共11页
中频变压器是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核心磁性元件,起电气隔离和电压变换的关键作用。对中频变压器绝缘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变压器的绝缘可靠性和功率密度,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C-MOEA/D约束多目标优化算法... 中频变压器是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核心磁性元件,起电气隔离和电压变换的关键作用。对中频变压器绝缘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变压器的绝缘可靠性和功率密度,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C-MOEA/D约束多目标优化算法的中频变压器绝缘结构全局优化设计方法。根据中频变压器绝缘结构特点给出优化总体流程,并提出使用基于非支配排序和参考向量的遗传算法C-MOEA/D对绝缘结构参数优化。针对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难题,首先构建了中频变压器二维电场分析参数化模型,以三维模型为基准,分析对比了其计算精度;其次通过拉丁超立方采样和基于方差的灵敏度分析方法确定影响最大场强的关键结构参数,固定灵敏度低的结构参数实现参数化模型决策变量降维;随后,根据中频变压器隔离电压波形搭建绝缘材料击穿场强测试平台,确定其常用绝缘材料的击穿场强并给出绝缘约束条件。最后以最大场强和体积为目标,对一台25 kV中频变压器的11个绝缘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应用。优化结果表明:与原设计相比,最大场强下降19.6%,体积减小2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变压器 遗传算法 灵敏度分析 绝缘结构优化 参数化模型 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阈下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金凤 仵轩 +2 位作者 冯立杰 张珂 刘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3-1445,共13页
精准识别产品创新机会对制造商规避盲目创新风险,持续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针对现有产品创新机会识别研究中因视角单一致使制造商价值创造的效率难以最大化,以及识别的创新机会聚焦度不清晰等诸多问题,基于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 精准识别产品创新机会对制造商规避盲目创新风险,持续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针对现有产品创新机会识别研究中因视角单一致使制造商价值创造的效率难以最大化,以及识别的创新机会聚焦度不清晰等诸多问题,基于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阈构建了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首先,运用结构主题模型从用户在线评论和产品描述文本中分别提取用户偏好及制造商偏好的产品属性主题;其次,基于两类主题之间的相似度进行主题分类以获取具象产品的创新需求;再次,从现有相关专利中提取创新要素并依托多维技术创新地图识别产品创新机会;最后,以老年智能手环靶向开展产品创新机会识别为例,验证了所提路径的可行性。应用结果表明,构建的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阈下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能够为制造商高效开展产品创新活动提供可资借鉴的决策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创新机会识别 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阈 多维技术创新地图 结构主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何以有效?--基于全国30个案例的扎根理论和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袁进业 马廉祯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7,共13页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满足原真性、持续性和活态性3个方面的综合要求。为了阐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选取了全国30个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研究案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搭建出“结构−行动”的五维理论...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满足原真性、持续性和活态性3个方面的综合要求。为了阐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选取了全国30个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研究案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搭建出“结构−行动”的五维理论模型,指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根植于制度规则、资源禀赋、组织载体、传承活动、公众参与等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之中。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得出4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良性保护效果的路径模式,即政策动员型、社会传承型、个体运营型和政社合作型。其中,政策动员型强调政策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动员作用,社会传承型指出了公众参与和传承活动的交互作用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影响,个体运营型说明了运营策略和资源禀赋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显著效力,政社合作型凸显了政府与社会各界合作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影响因素 “结构−行动”五维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alysis using a hybrid HDMR-ANN method
4
作者 Bhaw Nath Jha LI Hong-shu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2532-2541,共10页
A new hybrid method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failure probability of a structure subject to random parameters. The high dimensional model representation(HDMR) combined with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is used to ... A new hybrid method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failure probability of a structure subject to random parameters. The high dimensional model representation(HDMR) combined with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is used to approximate implicit limit state functions in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alysis. HDMR facilitates the lower dimensional approximation of the original limit states function. For evaluating the failure probability, a first-order HDMR approximation is constructed by deploying sampling points along each random variable axis and hence obtaining the structural responses.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effort of the evaluation of limit state function, an ANN surrogate is trained based on the sampling points from HDMR. The component of the approximated function in HDMR can be regarded as the input of the ANN and the response of limit state function can be regarded as the target for training an ANN surrogate. This trained ANN surrogate is used to obtain structural outputs instead of directly calling the numerical model of a structure. After generating the ANN surrogate, 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 is performed to obtain the failure probability, based on the trained ANN surrogate. Three numerical example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dimensional model REPRESENTATION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AILURE PROB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因素对男士软质防弹背心压力舒适性的影响
5
作者 庹武 刘思雨 +3 位作者 楚艳艳 张欣汝 范睿鸽 刘琼洋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108,共10页
为了提升防弹背心的舒适性,根据男士人体重要器官的分布对防弹层的尺寸进行设计,通过三维建模技术研究小肩宽、腰带宽度、腰围省量对软质防弹背心压力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肩宽、腰带宽度和腰围省量对防弹背心的压力舒适性的影响... 为了提升防弹背心的舒适性,根据男士人体重要器官的分布对防弹层的尺寸进行设计,通过三维建模技术研究小肩宽、腰带宽度、腰围省量对软质防弹背心压力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肩宽、腰带宽度和腰围省量对防弹背心的压力舒适性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小肩宽、腰围省量、腰带宽度,尺寸最优组合为小肩宽10 cm,腰带宽度21.5 cm,腰围省量9 cm。通过制作样衣并进行压力测试,验证了三维建模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能为改善防弹背心舒适性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模 软质防弹背心 结构因素 压力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三维形变的双目立体视觉鲁棒监测研究
6
作者 朱前坤 王婷婷 +2 位作者 王军营 张琼 杜永峰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02-2010,共9页
传统计算机视觉方法通常聚焦于结构平面内的动力响应,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图像相位立体匹配时序分析测量方法实现对结构三维形变的无靶标鲁棒监测。该方法利用2D-Gabor滤波器和高斯金字塔梯度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运用基于相位的稠密光流... 传统计算机视觉方法通常聚焦于结构平面内的动力响应,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图像相位立体匹配时序分析测量方法实现对结构三维形变的无靶标鲁棒监测。该方法利用2D-Gabor滤波器和高斯金字塔梯度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运用基于相位的稠密光流追踪算法与改进的半全局块匹配(SGBM)算法,实现对结构感兴趣区域位移的全场测量,进一步提出一种直观的位移-应变转换方法,实现结构三维应变的测量。通过基于物理的图形模型(PBGM)的虚拟现实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与3DDIC和有限元分析形变对比误差均小于2%;在实验室户外桥梁的振动试验中,与传统测试方法对比形变误差可控制在8%以内,符合工程应用精度。本方法在确保精度的前提下实现了结构三维形变无靶标鲁棒监测,更好地解决了传统结构形变监测中受环境影响程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立体匹配算法 相位 PBGM 结构三维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水体DOM组成及其水质关联性 被引量:2
7
作者 郑珊珊 刘东萍 +3 位作者 谢晓琳 钱锋 于会彬 宋永会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6-1026,共11页
针对莫莫格自然保护区,选择3个水体,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探究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组成、光谱特征和来源;采用二维相关光谱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分析DOM组分变化及其与水质指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水体DOM受内源和外... 针对莫莫格自然保护区,选择3个水体,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探究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组成、光谱特征和来源;采用二维相关光谱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分析DOM组分变化及其与水质指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水体DOM受内源和外源共同作用,腐殖化特征明显,蛋白质组分含量较低.PARAFAC共识别出微生物代谢产物(C1)、类富里酸(C2和C4)、类胡敏酸(C3)和类色氨酸(C5)等5种组分,其中C1组分含量最高(41.37%);DOM来源、组成、转化与保护区内水生动、植物生长环境下的微生物代谢过程紧密相关,采用2D-COS表征沿水流方向DOM组分的变化顺序为:C4→C2→C3→C1→C5,类富里酸(C2和C4)含量的变化幅度大于类色氨酸,类色氨酸的含量相对比较稳定.C1、C5组分与CODMn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其具有同源性,主要来源于藻类生长死亡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机物.DOM来源和组成对水环境因子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DOM主要通过腐殖化程度直接影响水质状态,影响权重为46.17%;DOM组分C2和C3间接影响水质状态,影响权重为17.59%.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水体DOM组成与水环境因子响应机制的研究,可为自然保护区水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结构方程模型 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地质研究新进展和下步勘探方向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清华 杨海军 杨威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3,共14页
基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超深层陆相碎屑岩近几年取得的重要勘探进展,开展新一轮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形成4点地质认识:①建立多滑脱层复合、多期构造叠加、多层构造变形的“3多”构造模型,多期构造圈闭纵向叠置,下伏超深层发现系列构造圈... 基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超深层陆相碎屑岩近几年取得的重要勘探进展,开展新一轮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形成4点地质认识:①建立多滑脱层复合、多期构造叠加、多层构造变形的“3多”构造模型,多期构造圈闭纵向叠置,下伏超深层发现系列构造圈闭;②三叠系—侏罗系发育3类有机相5套规模优质烃源岩,与3套区域储盖层构成超深层良好生储盖组合;③源岩、储层、盖层、断层等4因素控制大油气田的形成,根据其空间配置关系建立了库车坳陷超深层碎屑岩立体成藏新模式;④库车坳陷超深层碎屑岩下步重点油气勘探领域包括常规和非常规油气两类,常规油气领域包括克拉苏深层多层系立体油气聚集带、北部构造带侏罗系阿合组致密砂岩气、中秋—迪那构造带多目的层岩性油气藏、南斜坡岩性地层+潜山复合型油气藏等有利区;非常规油气领域包括侏罗系克孜勒努尔组、阳霞组和三叠系塔里奇克组深层煤岩气和中下侏罗统、上三叠统深层陆相页岩气。上述认识对于丰富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理论,指导下步油气勘探部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超深层 陆相碎屑岩 多层构造变形 分层运聚 立体成藏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庐枞火山-构造洼地的形成、演化及成矿 被引量:41
9
作者 任启江 王德滋 +5 位作者 徐兆文 董火根 潘龙泉 杨荣勇 方长泉 胡进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1-145,共15页
庐枞火山-构造洼地是在构造和火山岩浆活动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从190Ma至105Ma其演化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共出现了9种金属和硫铁矿矿床类型,这些矿床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构成了在长期沉降基底士... 庐枞火山-构造洼地是在构造和火山岩浆活动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从190Ma至105Ma其演化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共出现了9种金属和硫铁矿矿床类型,这些矿床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构成了在长期沉降基底士的火山-构造洼地内、外与橄榄安粗岩系有关的成矿系列。本文提供了一个在剪切-挤压与剪切-拉张交替作用,而以剪切-拉张为主的构造背景下,在活动大陆边缘与板内过渡地带,一个火山-构造洼地及其成矿作用演化的四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 构造洼地 应力场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解的高维度量空间索引B^+-Tree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军旗 周向东 +1 位作者 王梅 施伯乐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01-1412,共12页
为了提高索引性能,高维度量空间索引通常采用K-Means等聚类技术来获取数据的分布信息.但是,已知的工作需要根据经验来确定聚类参数,缺乏对聚类与查询性能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解的高维度量空间B^+-tree索引,通过聚... 为了提高索引性能,高维度量空间索引通常采用K-Means等聚类技术来获取数据的分布信息.但是,已知的工作需要根据经验来确定聚类参数,缺乏对聚类与查询性能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解的高维度量空间B^+-tree索引,通过聚类分解,对数据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来减少查询的数据访问.对聚类与查询代价的关系进行了讨论,通过查询代价模型,给出了最小查询代价条件下的聚类分解数目等理论的计算方法.实验显示,提出的索引方法明显优于iDistance等度量空间索引,最优聚类分解数的估计接近实际最优查询时所需的聚类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维空间 索引结构 查询代价模型 聚类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构造-沉积模式与碳酸盐岩裂缝储层预测 被引量:53
11
作者 魏国齐 贾承造 +3 位作者 宋惠珍 施央申 卢华复 李亚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8-413,共6页
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塔中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本文在讨论塔中地区奥陶纪区域构造背景和奥陶系岩性段划分的基础上 ,建立了塔中地区奥陶系构造 -沉积模式 ,并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塔中地区有利碳酸盐岩裂缝储层发育区进行了预... 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塔中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本文在讨论塔中地区奥陶纪区域构造背景和奥陶系岩性段划分的基础上 ,建立了塔中地区奥陶系构造 -沉积模式 ,并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塔中地区有利碳酸盐岩裂缝储层发育区进行了预测 ,以期指导塔中地区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 构造-沉积模式 碳酸盐岩裂缝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NN-HDMR非线性近似模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伟平 窦现东 +1 位作者 王振兴 柳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38,共7页
提出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的高维模型表示(high dimensional model representation,HDMR)方法,即BPNN-HDMR方法.BPNN-HDMR方法的显著优势是将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与高维模型的层... 提出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的高维模型表示(high dimensional model representation,HDMR)方法,即BPNN-HDMR方法.BPNN-HDMR方法的显著优势是将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与高维模型的层级结构理论相结合来构建近似模型,并能够揭示输入变量之间固有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及其相关性,将构造模型复杂度由指数级增长降阶为多项式级,有效地解决了高维建模问题.通过测试和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效率和建模能力,并将该算法应用于矿用自卸车安全驾驶室翻车保护装置(Roll-Over Protective Structure,ROPS)的优化设计.通过优化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模型 高维模型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非线性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壳结构与深部矿产资源立体探测技术实验——SinoProbe-03项目介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吕庆田 常印佛 SinoProbe-03项目组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01期49-64,共16页
无论是成矿学研究,还是资源勘查,认识深部、精细了解深部十分重要。地壳、上地幔结构、物质和动力学过程是矿床形成和分布的一级控制因素,是建立区域成矿理论的基础;矿集区深部(0~10 km)结构、构造,尤其是断裂、地层、岩浆岩的空间分布... 无论是成矿学研究,还是资源勘查,认识深部、精细了解深部十分重要。地壳、上地幔结构、物质和动力学过程是矿床形成和分布的一级控制因素,是建立区域成矿理论的基础;矿集区深部(0~10 km)结构、构造,尤其是断裂、地层、岩浆岩的空间分布及相互关系是控制内生矿床形成的直接因素,它们控制了成矿流体迁移、富集和沉淀过程;矿田和矿区深部(0~2 km)精细结构是查明容矿、控矿构造深部延伸、进行深部成矿预测的关键,对指导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入研究中国大陆成矿的构造背景、典型矿集区的成矿环境,拓展深部找矿空间,国家启动了《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SinaProbe)》科技专项,专项设立了“深部矿产资源立体探测技术及实验研究”项目,主要目标任务是:选择我国东部南岭、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典型矿集区:铜陵、庐枞、于都-赣县,开展三个层次(40~50 km、10 km和2 km)的立体探测和浅表2 km的示矿异常钻探试验,揭示代表性矿集区形成的深部构造背景、动力学过程及其对成矿系统形成和演化的制约;精细刻画矿集区10 km结构框架和物质组成,揭示成矿系统结构;追踪主要容矿、控矿构造、含矿岩体的深部延伸,拓展资源勘查深度,指明深部找矿方向。开展典型矿床的3D地球物理探测,研究深部控矿规律,建立深部成矿模式,开展深部成矿预测。开展2000 m钻探,直接验证重要异常和成矿靶区,揭示地壳浅层金属垂向变化规律,建立深部勘查地球物理异常解释“标尺”,提高对深部成矿规律的认识。通过示范研究,形成三个层次深部资源探测的技术方案,攻克若干技术难题,建立研究基地,培养研究团队,取得样板性成果,为“地壳探测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带 矿集区 地壳结构 立体探测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汉族骨髓供者HLA-B*15组基因多态性的PCR-SBT分型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齐珺 刘孟黎 +2 位作者 张艳 刘晟 沈春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29-434,共6页
为了研究中国北方汉族骨髓供者HLA-B*15等位基因的分布特征,探讨其可能对临床供体选择的影响,从中华骨髓库陕西分库内随机抽取815名已知低分辨分型结果中国北方汉族骨髓供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碱基序列直接测序(PCR-SBT)方法对其中206例... 为了研究中国北方汉族骨髓供者HLA-B*15等位基因的分布特征,探讨其可能对临床供体选择的影响,从中华骨髓库陕西分库内随机抽取815名已知低分辨分型结果中国北方汉族骨髓供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碱基序列直接测序(PCR-SBT)方法对其中206例HLA-B*15阳性样本和另外附加17例样本进行HLA-B位点DNA测序分析,并应用同源模建分子模拟技术对所有结果模拟出三维结构,用计算机软件Swiss-PdbViewer比较模拟结构间的差异大小。结果表明:随机抽取的815例样本HLA-A、B、DRB1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HLA-B*15基因频率为0.1379,总共检出16种HLA-B*15等位基因,分属7种血清学特异性,以B*1501、B*1511、B*1502和B*1518为主,频率分别为0.0485、0.0215、0.0178和0.0160,累计频率构成比占全部B*15的75.11%,其余12种B*15等位基因频率均<0.0100。19例HLA-B*15,-测序分析表明,其中10例中低分辨水平上的纯合子中仅4例为真正意义上的B*15xx,-纯合子,且均由各自优势基因构成。三维结构模拟分析发现同一血清型中既存在结构差异微小的等位基因,如B*1501、1505、1507、1525、1527、1532(RMSD≤0.02nm),也存在差异较大的等位基因,如B*1502、1511、1521之间以及B*1503、1546之间(RMSD均为0.29nm),而一些分属不同血清型的等位基因之间结构却近似(RMSD值≤0.02nm)。结论:本研究应用PCR-SBT,首次取得了中国北方汉族样本量最大的高分辨水平HLA-B*15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这将有助于临床患者寻找合适供者,并为移植免疫及本地区群体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且对于临床选择最适供者,像HLA-B*15这样血清学特异性及基因亚型高度多态性的家族进行准确的高分辨分型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B*15基因 中国北方汉族 骨髓供者 PCR—SBT 基因频率 基因多态性 HLA分子三维结构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_(S)6.8强震发震断层三维模型与地震构造环境
15
作者 郭钊吾 鲁人齐 +5 位作者 张金玉 房立华 刘冠伸 吴熙彦 孙晓 祁诗淼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1-688,共18页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县发生M_(S)6.8强震,造成126人死亡,最大烈度达Ⅸ度,引起广泛关注。定日M_(S)6.8地震的震中位于登么错断裂附近,初步推断该断裂为发震断裂。文中根据公开获取的地表地质调查结果、余震重定位和震源机制解数据,基于...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县发生M_(S)6.8强震,造成126人死亡,最大烈度达Ⅸ度,引起广泛关注。定日M_(S)6.8地震的震中位于登么错断裂附近,初步推断该断裂为发震断裂。文中根据公开获取的地表地质调查结果、余震重定位和震源机制解数据,基于SKUA-GOCAD三维建模平台,构建了登么错断裂的三维几何模型,揭示了定日M_(S)6.8强震发震断层在三维空间展布的几何学特征。研究表明,登么错断裂具有明显的几何分段性,断裂的几何结构和地震活动在空间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此次地震的主震发生在登么错断裂(P3段)三维结构突变的位置(断层面呈向东凸出的弧形),该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可能与断层面复杂的几何结构有关。震中所处的藏南地区深部发育大型拆离层,登么错断裂为上陡下缓的铲式正断层,断层底部在上地壳拆离层下方消失,并未进一步向下延伸,属于藏南地区浅部正断层系统,此次地震是浅部正断层应力释放的结果。通过Coulomb 3.4程序计算得到不同深度的库仑应力变化表明:登么错断裂南段、藏南滑脱拆离系断裂中段、申扎-定结断裂南段、雅鲁藏布江断裂中段、达吉岭-昂仁-仁布断裂中段处于震后应力加载状态。因此,建议对余震进行监测和开展地震危险性分析时重点关注上述区域。文中刻画了三维发震断裂模型,初步分析了发震构造,为该区域孕震环境以及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了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M_(S)6.8强震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三维断层模型 库仑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约束DSI算法的GeoSMA-3D程序改进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述红 李友明 +1 位作者 尹宏 侯钦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1-257,共7页
针对传统边坡体建模精确度不高的问题,引入多约束离散平滑插值(discrete smooth interpolation,DSI)算法,通过改进团队自主研发的三维数值分析系统GeoSMA-3D,获得多约束DSI拟合建模新模块.利用原始钻孔和物探数据辅以离散结构面信息对... 针对传统边坡体建模精确度不高的问题,引入多约束离散平滑插值(discrete smooth interpolation,DSI)算法,通过改进团队自主研发的三维数值分析系统GeoSMA-3D,获得多约束DSI拟合建模新模块.利用原始钻孔和物探数据辅以离散结构面信息对边坡整体进行插值,通过互异的约束条件对不同特征的地质对象进行标定,进而采用改进的修正函数对边坡体进行拟合建模,通过高精度的三维边坡体模型获取结构面信息并进行聚类分组.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离散介质岩体分析的准确性,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约束DSI算法 三维拟合建模 GeoSMA-3D 结构面 块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前寒武纪基底构造新模式:来自地震层析成像的约束
17
作者 王剑 王志 +5 位作者 杜秋定 沈利军 邬光辉 周刚 和源 温银宇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01-3414,共14页
四川盆地基底隆-拗格局深刻影响并约束了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从而控制了盆地优质烃源岩及规模性储层的分布等关键石油地质条件.该研究通过收集和处理最新获得的四川盆地及周边区域98个固定台站以及近年布置的335个临时台站记录... 四川盆地基底隆-拗格局深刻影响并约束了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从而控制了盆地优质烃源岩及规模性储层的分布等关键石油地质条件.该研究通过收集和处理最新获得的四川盆地及周边区域98个固定台站以及近年布置的335个临时台站记录的104358条Pg,P和Pn纵波多震相地震走时数据资料,采用与多震相联合反演与双差地震定位新方法,重建了四川盆地0~30 km深度的高分辨三维纵波速度结构.地质-地球物理及油气勘探资料综合研究表明,在盆地西北和东北侧,分别存在成都—绵阳—广元—万源和万州—涪陵—赤水两个前寒武纪基底拗陷带,两者构成了一个向西南开口的“马蹄型”拗陷构造;而在盆地的中部和西南部,则存在遂宁—乐山—威信隆起带,并构成了一个“L型”隆起构造;盆地前寒武纪基底隆起与拗陷构造相互耦合,构成了四川盆地前寒武纪基底“两拗一隆”的隆拗格局新模式.855个油气钻井资料研究表明,超过90%的优质烃源岩分布在拗陷带或拗陷边坡带,同时,该隆拗格局新模式还约束了含油气盆地与规模性储层的分布.上述研究成果为四川盆地油气资源勘探提供了新的地球物理学证据,同时对于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前寒武纪基底结构 多震相联合反演 三维纵波速度模型 盆地隆拗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舵面绕流的N-S方程数值计算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迎春 陈晓东 +1 位作者 赵克良 段卓毅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1-244,共4页
本文基于结构化网格,应用Baldwin Lomax湍流模型进行绕舵面流动的二维N S方程数值模拟,将部分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分析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为开展三维舵面绕流的N S方程数值模拟和铰链力矩数... 本文基于结构化网格,应用Baldwin Lomax湍流模型进行绕舵面流动的二维N S方程数值模拟,将部分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分析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为开展三维舵面绕流的N S方程数值模拟和铰链力矩数值计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舵面绕流 N-S方程 数值计算 湍流模型 风洞试验 战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站交通枢纽-桩-土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忻良 管晔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49-956,共8页
为摸清大型复杂工程结构的地震反应规律及抗震性能,针对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选取包括地上和地下结构的标段,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将桩土区域等效连续化成桩土合一的复合材料,建立了结构-桩-土相互作用的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 为摸清大型复杂工程结构的地震反应规律及抗震性能,针对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选取包括地上和地下结构的标段,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将桩土区域等效连续化成桩土合一的复合材料,建立了结构-桩-土相互作用的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天津波作用下交通枢纽地震反应最大,并且各层加速度反应沿地下结构长度方向分布均匀,位移反应小于规范限值,说明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整体性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站交通枢纽 三维有限元模型 结构--土相互作用 地震反应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模型的全成形裙装三维仿真
20
作者 顾文敏 蒋高明 +1 位作者 刘海桑 李炳贤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221,共8页
全成形服装作为横编毛衫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逐渐提升。为降低设计与研发成本,针对横编全成形裙装款式变化、组织结构复杂多样问题,需实现裙装的快速设计和三维仿真。为此,在深入分析裙装款式和组织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应用矩阵... 全成形服装作为横编毛衫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逐渐提升。为降低设计与研发成本,针对横编全成形裙装款式变化、组织结构复杂多样问题,需实现裙装的快速设计和三维仿真。为此,在深入分析裙装款式和组织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应用矩阵对花型意匠图、组织结构图和工艺编织图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以色码为桥梁建立展开关系,实现裙装样板文件与上机编织文件之间的信息转换以及交互性设计。再建立线圈几何模型与网格模型,完成版片边界及内部线圈网格的组合,并利用二维与三维OBJ模型间的索引关系,确定各类型值点的空间坐标位置。最终借助WebGL技术与三维样条曲线,在CAD系统实现了横编全成形裙装设计以及具备针织线圈结构的三维仿真功能,对横编全成形裙装的设计与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成形裙装 横编工艺 组织结构 线圈模型 网格模型 三维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