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0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wards Breaking through Bottlenecks of Developing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1
作者 Chen Huihu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5-289,共5页
With the effective measure of curriculum maturity,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makes a breakthrough in the bottleneck period,ultimately providing an extern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effective study on subs... With the effective measure of curriculum maturity,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makes a breakthrough in the bottleneck period,ultimately providing an extern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effective study on substance of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should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quality evaluation by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ility,which encourages the quality-oriented inno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thus forming a substantive breakthrough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评价体系 教育课程 课程开发 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成熟度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芮贤义 黄鹤 陈小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3,共5页
针对现阶段产教融合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索了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实践育人新模式。充分利用产业聚集优势打造校企合作平台,明确高校和企业双主体作用。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和实践育人评价等方面出发,实施产教对接,紧跟区域产业发... 针对现阶段产教融合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索了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实践育人新模式。充分利用产业聚集优势打造校企合作平台,明确高校和企业双主体作用。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和实践育人评价等方面出发,实施产教对接,紧跟区域产业发展;产教共建,优化整合实践资源;产教共管,构建实践育人闭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地方高校 实践育人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五唯”立多维:教育评价改革何以回归教学之本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振天 钟蕊坤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教育评价改革已经成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传统的“五唯”评价体系过于依赖教育量化指标,忽视了教育的多样性、综合性、丰富性、人文性等复杂品性。“五唯”评价体系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偏离了学校办... 教育评价改革已经成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传统的“五唯”评价体系过于依赖教育量化指标,忽视了教育的多样性、综合性、丰富性、人文性等复杂品性。“五唯”评价体系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偏离了学校办学的核心目标:在认识论上表现为机械片面,缺乏对教育的多元化理解;在价值论和实践论上趋向功利主义,仅关注教育的短期和表面成果;在管理学上,落入形式主义和技术至上的陷阱。要破解上述困境,需要破除“五唯”评价体系,代之以新的多维评价体系,推动高校回归育人本位。在认识论层面,教育评价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标准,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价值论层面,教育评价应突出质量导向与贡献导向;在实践论层面,教育评价应向教学工作倾斜,提升教学评价的分量和占比;在管理学层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改进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健全高校师生和社会用人部门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体系 “五唯”评价 教学为本 多维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动因、内涵及路径 被引量:17
4
作者 吴中元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39,共7页
在运用“目标达成说”、应答模式和“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等评价理论对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动因进行分析基础上,明晰了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内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其教育属性、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 在运用“目标达成说”、应答模式和“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等评价理论对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动因进行分析基础上,明晰了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内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其教育属性、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正成为高等教育评价改革驱动力。通过对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问题分析,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多元综合评价体系、个性化评价与学习支持体系、高效评价与管理体系、伦理与隐私保护体系和持续优化与反馈体系,强调试点与示范推广,为保障高等教育评价科学性、公平性、透明性与持续性,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增值提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评价 动因 内涵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Seek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笔谈) 被引量:10
5
作者 罗生全 李霓 +6 位作者 宋萑 荣晴 李洪修 王萌萌 雷浩 马玉林 曾文婕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共14页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DeepSeek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在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教师能力提...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DeepSeek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在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教师能力提升应着重将培养模式向“思维发展导向”转型、实践场域向“技术嵌入型”重构、制度环境创新向弹性化动态化转变等;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数据智能推动个性化教学的规模化、人机协同重构师生互动的深度、人文关怀守护教育本质的温度;三是应对课程知识形态变化需重塑知识选择标准、重构知识组织方式、规范知识表达过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四是DeepSeek驱动的教师教材使用需基于“思维过程可视化——文化认知与伦理嵌入——生成性交互积累”的三维智能要素,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特色化地运用教材、协同化地反思教材使用等;五是DeepSeek赋能深度学习评价需关注评价指标生成的众智叠加、评价方法的教学融入和评价数据处理中的算力支持,以此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不断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数字化赋能 教育强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师能力 课程知识形态 教师教材使用 深度学习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基于成长增值和画像视角 被引量:4
6
作者 黄贤智 王彬谕 +1 位作者 盘霞 黄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79,共6页
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指标缺乏“精准性”、评价特征缺乏“职教性”、评价方法缺乏“过程性”、评价机制缺乏... 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指标缺乏“精准性”、评价特征缺乏“职教性”、评价方法缺乏“过程性”、评价机制缺乏“全面性”等问题,结合新时代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个性化、多元化特点,充分利用学校多平台学生基础数据,坚持强化过程评价、改进结果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基于学生成长增值和画像的视角,构建了职业院校学生评价体系。在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建立人才发展评价程序形成基础数据库、运用人才发展增值评价强化过程监控、绘制人才发展全息画像激发学生发展意识、形成人才发展数据简历匹配用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增值评价 学生画像 人才评价 数字化转型 就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来自联合国教科文《教育数字化转型六大支柱:共同框架》的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尹述飞 陈玢尔 +1 位作者 徐碧波 周元庭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94,共10页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而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基础教育评价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对基础教育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该文立足于我国基...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而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基础教育评价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对基础教育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该文立足于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现状,深入剖析当前面临的挑战,总结评价主体的理念、评价工具的普及、评价各层面的联动三个方面的困境;同时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4年发布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六大支柱:共同框架》文件以及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实际案例和成功经验,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指导与自下而上的驱动相结合的发展路径,以及数据和证据在评价全过程中的应用路径,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未来发展贡献新的思路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基础教育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下教育教学评估的设计与挑战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安富 罗蓉 王剑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I0002,共13页
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教育教学评估是深化评估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是使命使然、机遇应然、改革必然。基于数智技术的教育教学评估,应彰显价值性、发展性、主体性、平等性的评估理念;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聚焦学生发展度、保... 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教育教学评估是深化评估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是使命使然、机遇应然、改革必然。基于数智技术的教育教学评估,应彰显价值性、发展性、主体性、平等性的评估理念;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聚焦学生发展度、保障度、贡献度、成长度、满意度(简称“五度”)核心要素。基于新理念的评估体系由数据系统、数据分类、数据标准、数据采集转换、数据预处理、数据仓库、数据集市、数据分析与应用、评估结果可视化等9个环节组成。基于数智技术的教育教学评估目前仍面临数据采集与质量管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数据真实与准确可靠、组织保障与有效协同等五个方面的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教育教学评估 教育教学数据 教育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的潜在风险及其规制——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祁占勇 李璐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45,共14页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是职业教育评价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风险丛生的现代社会,数字技术的介入必然会放大职业教育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引发评价变革中的潜在风险。剖析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中的潜在风险并对其进行规...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是职业教育评价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风险丛生的现代社会,数字技术的介入必然会放大职业教育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引发评价变革中的潜在风险。剖析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中的潜在风险并对其进行规避,有助于推进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数字化转型,丰富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中隐含着隐私泄露与计划干预性过强、评价主体边界迷失、评价变革难以适应情景差异、评价中人文价值缺失等风险。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域,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过程中应当提升数据的科学性、突出各评价主体的责任意识、动态调整指标并不断优化供给侧改革、以深化理念改革为导向不断重视全过程评价与综合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理论 数字化 职业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变革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基础教育评价生态的重塑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杰远 潘芳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构建良好的基础教育评价生态是重塑基础教育生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生态学视角,基础教育评价生态具有不平衡性,表现在以下方面:评价生态位高度重叠,主体差异性模糊;评价生态因子固化,评价指...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构建良好的基础教育评价生态是重塑基础教育生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生态学视角,基础教育评价生态具有不平衡性,表现在以下方面:评价生态位高度重叠,主体差异性模糊;评价生态因子固化,评价指标缺乏灵活性;评价生态场单一,评价范围窄化;评价生态环境支持力不足,评价改革乏力;评价生态节律弱化,评价过程简单化。在重塑基础教育评价生态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聚焦分化评价生态位、监测评价生态因子、联通评价生态场、优化评价生态环境、依循评价生态节律等方面,以维持基础教育评价生态平衡,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动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现代化 生态学 基础教育生态 评价生态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董艳 陈辉 于浩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5,共8页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智技术为跨学科教育的新质发展带来广袤机遇。研究从审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现存问题出发,发现突出问题包括学科整合拼盘化与任务设计浅散化、活动组织形式单一与空间资源受限、评价方式单一与评价标准...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智技术为跨学科教育的新质发展带来广袤机遇。研究从审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现存问题出发,发现突出问题包括学科整合拼盘化与任务设计浅散化、活动组织形式单一与空间资源受限、评价方式单一与评价标准模糊。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接着从内容增强、场景拓展和证据生成三个层面剖析了数智技术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在机理。最后,研究提出了数智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关键路径。在设计路径方面,搭建“跨学科教学设计”教育智能体,形成人机协同的跨学科教学设计模式;在实施路径方面,打造跨学科智慧教学空间,丰富教学资源供给,形成多样态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组织形式;在评价路径方面,坚持素养导向评价,借由数智技术赋能实现循证跨学科教学评价。研究对切实推进跨学科教育的数智化转型与新质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数智技术 数智赋能 跨学科教育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育并举”构建一体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永新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实现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目标的关键,而且已经成为党中央、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关注的热点话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深切关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实现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目标的关键,而且已经成为党中央、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关注的热点话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深切关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高度重视、教育体系逐步健全、监测预警更加完善、服务保障有效提升。但是,面临数字化时代和家庭结构变化等新挑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依然突出。建议全面提升父母的教育素养,切实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坚持“五育并举”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构建一体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监测、评价和干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 五育并举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监测、评价和干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理论借鉴、指标构建与实践原则——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 被引量:2
13
作者 阚维 孙友鹏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
面向新时代学校治理体系构建的战略需要,开展科学规范的基础教育学校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但事实上,我国的学校评估研究,无论是宏观理论发展,还是微观实践探索,长期都停留在静止、片面、孤立的状态。要摆脱这种生态失衡的困境迫切需要探... 面向新时代学校治理体系构建的战略需要,开展科学规范的基础教育学校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但事实上,我国的学校评估研究,无论是宏观理论发展,还是微观实践探索,长期都停留在静止、片面、孤立的状态。要摆脱这种生态失衡的困境迫切需要探寻一种系统的、联系的、动态的理论。教育生态学基于协调、系统、发展和平衡的学科范式,对重塑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概念、模式和功能具有高度适切性。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本研究从微观、中介、外部、宏观和时间系统构建起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指标体系,阐明生态学视野下学校评估“合纵连横”的实践原则。该指标体系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的纵向时间和城乡学校两维度的横向空间,重塑了学校评估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校评估 教育生态学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的逻辑建构与路径探寻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克松 廖清扬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4,共9页
办学能力评价改革事关教育强国建设。新时代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应遵循五大理性逻辑。一是因果逻辑,要厘清投入与产出的功能定位,避免重产出、轻投入的误区,发挥投入对产出的导向作用。二是序贯逻辑,要明晰过程与结果的先后次序,纠正... 办学能力评价改革事关教育强国建设。新时代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应遵循五大理性逻辑。一是因果逻辑,要厘清投入与产出的功能定位,避免重产出、轻投入的误区,发挥投入对产出的导向作用。二是序贯逻辑,要明晰过程与结果的先后次序,纠正重结果、轻过程的偏向,彰显过程对结果的塑造作用。三是增值逻辑,要明确成果与效果的价值彰显,跳出重成果、轻效果的陷阱,凸显效果对成果的增值作用。四是协同逻辑,要理顺内部与外部的协同关系,防止重内部、轻外部的倾向,发挥外部对内部的促进作用。五是适应逻辑,要把握静态与动态的表现状态,规避重静态、轻动态的失衡,展现动态对静态的完善作用。五大逻辑需要协同创新,致力于推动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改革,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职业教育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 职业学校 办学能力 教育评价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人口格局下教育评价改革:面向教育强国的价值重塑与技术赋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磊 代少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2,共10页
受管理主义思潮影响,教育评价出现了“效率崇拜”现象。伴随着老龄少子化成为人口新格局,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需从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强国建设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愈发突显。《教育强国建设规... 受管理主义思潮影响,教育评价出现了“效率崇拜”现象。伴随着老龄少子化成为人口新格局,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需从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强国建设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愈发突显。《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和重要任务,新时代的教育评价改革须紧紧锚定强国建设目标,通过系统性改革彰显教育评价的基本属性,在科学理念的牵引下发挥教育评价的核心作用,坚持价值守正和路径创新相结合,以本体论思维守护教育评价的人文价值,以认识论思维提升教育的社会价值,以方法论思维创新教育的技术路径。技术赋能的教育评价改革,必须系统性地调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张力,通过数智赋能的全息评价,构建引导与监测双向驱动的教育评价新形态;借助人机协同的个性评价,供给技术驱动下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的新动能;利用数字伦理的规范评价,打造风险防控与算法治理并重的评价新准则,从而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夯实教育强国底座,构建高质量现代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强国建设 人口新格局 效率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评估的构成要素及其体系化建设 被引量:1
16
作者 别敦荣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共11页
我国高校评估是一个多要素、多类型的复杂体系。不同的评估因类型、目的和内容等差异而不同,但基本构成要素都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规则、评估标准、评估专家、评估结果及其影响等。我国已经建立了由各类高校评估形式构成的体系... 我国高校评估是一个多要素、多类型的复杂体系。不同的评估因类型、目的和内容等差异而不同,但基本构成要素都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规则、评估标准、评估专家、评估结果及其影响等。我国已经建立了由各类高校评估形式构成的体系,包括政府评估、高校自评、社会评估和国际评估等。该体系要素齐全、有序衔接、有机联系,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有关各方应当积极作为,进一步建设并完善中国特色高校评估体系,为建成教育强国发挥高校评估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评估 评估体系 评估要素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成熟度模型与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飞岳 张彭丽 +2 位作者 袁霄 黄江 郭海东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4,共10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全球教育革新和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向。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正在主动求变、积极应变。为了科学有效地评估职业院校的数字化转型程度及能力,研究基于成熟度模型视角,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案。...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全球教育革新和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向。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正在主动求变、积极应变。为了科学有效地评估职业院校的数字化转型程度及能力,研究基于成熟度模型视角,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案。具体而言,研究首先从院校个体、群体标杆、职教蓝图三个层面展开价值探索,系统剖析了成熟度模型的构成要素及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的共性特征;其次,结合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特色,构建了一个包含五个成熟度等级、四个能力要素、九个能力域和二十五个能力子域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成熟度模型;最后,详细阐述了评估方法与实施流程。该模型旨在帮助职业院校评估自身数字化转型能力成熟度,识别发展瓶颈,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数字化水平,以更好地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数字化 能力成熟度模型 成熟度等级 评估方法与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内涵、向度及进路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莎 马晓芳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0,共7页
当前教育评价正在经历第四次范式跃迁,数智技术的深度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提供了以数据驱动为底层逻辑的理论与实践框架,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评价要素的数字转化与评价过程和方法的智... 当前教育评价正在经历第四次范式跃迁,数智技术的深度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提供了以数据驱动为底层逻辑的理论与实践框架,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评价要素的数字转化与评价过程和方法的智能升级;其隶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明确的意识形态价值属性,旨在利用数智理念技术推动对传统评价的重点、难点问题协同攻关,实现评价模式方法智慧化进阶、评价范式时代化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评价要素深度释放数智新生活力、评价过程全面呈现数智叙事特色、评价效果有效凸显数智集约优势,主要经由评价要素的数字累积、评价系统的数智集成、评价体系的智能优化、评价反馈的智慧升级的进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评价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质量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思路 被引量:2
19
作者 熊丙奇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2,共9页
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存在“以升学为导向”“以升格为导向”“以资源为导向”等问题。要建成教育强国,应该不断改革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实现“单一评价到多元评价”“结果评价到过程评价”“行政评价... 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存在“以升学为导向”“以升格为导向”“以资源为导向”等问题。要建成教育强国,应该不断改革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实现“单一评价到多元评价”“结果评价到过程评价”“行政评价到专业评价”三大转变,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规划纲要 质量导向 评价体系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五链融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俊玲 贾蕃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4,共12页
当前围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内涵、实施框架、评价体系等有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的一致性评价研究还较为少见。“五链融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尝试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设计链、内容链、模式链... 当前围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内涵、实施框架、评价体系等有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的一致性评价研究还较为少见。“五链融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尝试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设计链、内容链、模式链、管理链及评价链五个方面去构建教学体系。基于该体系,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从教师和学生双重视角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教师和学生对该教学体系评价较高,但在教学设计、隐性融入、教学评价等方面值得进一步完善;研究还从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研究能力、挖掘能力和评价能力方面提出建议,为全面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链融合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