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气–热虚拟储能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
1
作者 张涛 赵天悦 +3 位作者 蔡德福 刘景 杨航 田凤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0-658,I0003,共10页
为提高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提升新能源消纳率、及促进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流耦合紧密性,构建了计及气–热虚拟储能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建立了热网和气网的虚拟储能特性模型,采用流量分段方法构建供热管道模型,... 为提高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提升新能源消纳率、及促进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流耦合紧密性,构建了计及气–热虚拟储能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建立了热网和气网的虚拟储能特性模型,采用流量分段方法构建供热管道模型,构建了包含管道气压惩罚约束的气网管道模型,并采用二阶锥松弛方法对气网管道模型进行线性化。其次,以某工业园区微网综合能源系统为例进行算例分析。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软件调用Yalmip+cplex求解器对4种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场景进行求解。算例表明,该模型可以增强综合能源系统多种能量间的耦合程度,提高系统灵活性,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提升新能源消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虚拟储能 流量分段法 日前优化调度 二阶锥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铣削参数对机器人颤振稳定性影响与优化
2
作者 田和强 安金昌 +1 位作者 马洪强 孟德宝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8-996,共9页
为解决骨科手术机器人铣削中的颤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法,以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根据再生型颤振理论,建立了动态铣削力模型,并采用零阶频域法构建颤振稳定域模型,同时绘制了叶瓣图,以分析铣削参数的影响。以骨骼去除率为优... 为解决骨科手术机器人铣削中的颤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法,以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根据再生型颤振理论,建立了动态铣削力模型,并采用零阶频域法构建颤振稳定域模型,同时绘制了叶瓣图,以分析铣削参数的影响。以骨骼去除率为优化目标,通过实验验证确定的最佳铣削参数,显著减少了颤振,并提高了手术的稳定性和效率。这项研究为骨科手术机器人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铣削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机器人 再生型颤振 动态铣削力模型 零阶频域法 颤振稳定性 叶瓣图 铣削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的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优化
3
作者 鲍学英 申中帅 +1 位作者 李子龙 吕向茹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73,共10页
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关系施工工期,会直接产生施工成本,对生态环境造成重要影响,进而产生较高碳排放量。首先,考虑铁路路基施工工期、施工成本、施工绿色指数及碳排放等目标,建立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模型。其中,将施工机群配置优... 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关系施工工期,会直接产生施工成本,对生态环境造成重要影响,进而产生较高碳排放量。首先,考虑铁路路基施工工期、施工成本、施工绿色指数及碳排放等目标,建立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模型。其中,将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模型中各优化目标作为一级指标建立机群配置多目标决策偏好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组合数有序加权算子(Combination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C-OWA)法与基于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的权重确定(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法结合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其次,采用基于莱维飞行机制的量子粒子群优化(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算法求解该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模型。最后,以某铁路路基工程某标段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多目标优化方案较原方案工期提前75 d,成本降低203.257万元,绿色指数提升5.250%,碳排放量降低1.305 t。研究结果可为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铁路路基机群配置 碳排放 组合数有序加权算子法 基于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的权重确定法 基于莱维飞行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design of piles subjected to horizontal loads based on reliability theory
4
作者 赵文艺 徐志军 郑俊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928-2934,共7页
Based on reliability theory,a general method for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piles subjected to horizontal loads is presented.This method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various uncertainties caused by pile installation,varia... Based on reliability theory,a general method for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piles subjected to horizontal loads is presented.This method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various uncertainties caused by pile installation,variability of geotechnical materials from one location to another,and so on.It also deals with behavior and side constraints specified by standard specifications for piles.To more accurately solve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model,the first order reliability method is employed.The results from the numerical example indicate that the target reliability index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design parameters.In addition,the optimization weight increases with the target reliability index.Especially when the target reliability index is relatively large,the target reliability index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design weight of pi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iability-based optimization design horizontal load objective function boundary condition first order reliability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机滚筒工作性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宏伟 郭军军 +3 位作者 梁威 耿毅德 陶磊 李进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43,共11页
在实际生产中,截割破碎过程是多作用耦合的结果,离散元法(DEM)与多体动力学(MBD)双向耦合技术可实现煤机设备与煤壁的信息交互,符合实际生产情况,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为提高采煤机滚筒的工作性能,基于DEM−MBD双向耦合机理,结合力学性能... 在实际生产中,截割破碎过程是多作用耦合的结果,离散元法(DEM)与多体动力学(MBD)双向耦合技术可实现煤机设备与煤壁的信息交互,符合实际生产情况,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为提高采煤机滚筒的工作性能,基于DEM−MBD双向耦合机理,结合力学性能试验和模拟试验得到实际工况参数,采用仿真软件EDEM和RecurDyn建立了采煤机滚筒截割煤壁的双向耦合模型,对仿真过程中滚筒所受的转矩和截割力进行分析,证明耦合效果和截割效果较好。设计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了滚筒运行参数对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利用SPSS软件得到滚筒转速、截割深度、牵引速度对截割比能耗、装煤率、载荷波动系数的影响程度,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构建了以滚筒转速、截割深度、牵引速度为决策变量,以截割比能耗、装煤率和载荷波动系数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改进多目标灰狼(MOGWO)算法和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当滚筒转速为31.12 r/min、截割深度为639.4 mm、牵引速度为5.58 m/min时,采煤机滚筒的工作性能最优,此时截割比能耗为0.4677 kW·h/^(3),装煤率为43.01%,载荷波动系数为0.3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滚筒 双向耦合机理 离散元法 多体动力学 多目标优化 改进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 优劣解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经济性和低碳性的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多目标优化配置 被引量:5
6
作者 程杉 刘延光 +2 位作者 刘炜炜 王灿 李振兴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5,共9页
为充分挖掘光储充一体化电站经济效益及碳减排效益,实现站内组成单元合理配置,文中提出一种计及经济性和低碳性的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根据充电站内各模块的功能及需求,探究光储充电站中碳排放的来源,建立站内各... 为充分挖掘光储充一体化电站经济效益及碳减排效益,实现站内组成单元合理配置,文中提出一种计及经济性和低碳性的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根据充电站内各模块的功能及需求,探究光储充电站中碳排放的来源,建立站内各模块成本、碳排放的数学模型。然后,以系统年投资运行成本和碳排放量最小为目标,使用基于三黑洞捕获策略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不同负荷场景下电站各组成模块进行优化配置,得出各场景下电站各组成模块的最优配置方案。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可有效降低规划运行时的成本和碳排放量,提高电站经济及环境效益。最后,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得出最优场景下的折衷优化方案,可为当前光储充一体化电站的投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优化配置 车网互动 有序充放电 多目标优化 碳排放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电动汽车的主动配电网多目标分层优化调度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晓辉 王晓鹏 邓叶恒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165,共10页
为了协调电动汽车车主和主动配电网2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针对电动汽车接入后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调度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充电综合满意度和主动配电网运行效益的多目标分层优化方法。上层模型注重最大化电动汽车车主的充... 为了协调电动汽车车主和主动配电网2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针对电动汽车接入后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调度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充电综合满意度和主动配电网运行效益的多目标分层优化方法。上层模型注重最大化电动汽车车主的充电利益,采用归一化法向约束法求解电动汽车的最优充放电计划,并将其输入下层优化模型。下层模型旨在最大化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效益,根据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计划调整可控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采用二阶锥松弛转换法和带权极小模理想点法求解该非线性多目标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含电动汽车的主动配电网多目标分层优化方法能够在促使电动汽车充电综合满意度超过0.9的同时,减少有功网损约94.12%、运行成本约30.90%,实现电动汽车车主和主动配电网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主动配电网 分层优化 多目标优化 归一化法向约束法 带权极小模理想点法 二阶锥松弛转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通道生成对抗网络的城市用电负荷缺失数据补全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志坚 陶韵旭 +2 位作者 刘航 罗灵琳 李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61-170,共10页
用电负荷数据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在负荷预测等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缺失数据补全方法缺乏对用电负荷和多种外部时空关联信息的挖掘,难以获得高精度的补全结果。文中提出了一种双通道生成对抗网络,对缺失的负荷数据进行补全。首先,... 用电负荷数据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在负荷预测等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缺失数据补全方法缺乏对用电负荷和多种外部时空关联信息的挖掘,难以获得高精度的补全结果。文中提出了一种双通道生成对抗网络,对缺失的负荷数据进行补全。首先,根据负荷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和时空关联性构建三阶负荷张量,并将影响负荷变化的多种外部因素构建为三阶辅助信息张量。然后,为满足两种张量的双输入需求,在生成对抗网络的输入层引入双通道机制,通过卷积与反卷积运算提取张量的特征;为提升网络对张量数据的训练效果和补全精度,将张量分解损失引入原始损失函数,并采用改进的混沌映射粒子群优化算法联合优化超参数和网络。最后,在真实负荷数据集上开展数据补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对随机缺失率不超过50%、连续缺失不超过3天的负荷数据进行准确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数据缺失 负荷预测 三阶张量 生成对抗网络 分解损失 混沌映射粒子群优化算法 补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odeling Method for Transformer Windings Under VFTO Based on S-parameters
9
作者 ZHANG Ping WANG You-hua +2 位作者 NIE Xin peng YAN Wei-li ZHANG Hai-jiao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98-1904,共7页
To study the 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 (VFTO) distribution in transformer windings in gas insulated substation (GIS), a systematic methodology based on S-parameters is presented for establishing high-frequency ... To study the 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 (VFTO) distribution in transformer windings in gas insulated substation (GIS), a systematic methodology based on S-parameters is presented for establishing high-frequency model of transformer windings. Firstly, voltage transfer functions are derived from S-parameters which are calculated or measured from transformer windings. Secondly, voltage transfer functions are fitted with rational functions by the vector fitting method and then the rational transfer functions are order-reduced by optimal Pade-approximation algorithm. Lastly, the resultant voltage transfer functions are synthesized by network technology. Computational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simulation results of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Program (EMTP) and confirm the feasibility and validity of proposed method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电压 瞬变电流 变压器绕组 电压转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de图解法的改进频域框架分数阶PI控制器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克勇 刘洋 +2 位作者 孙辰俊 夏文静 朱玉洁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6,I0008,共9页
为了有效减少求解分数阶PI控制器参数的计算量,基于Bode图解法,提出一种改进频域框架分数阶PI控制器设计方法。将改进频域框架法引入中频段,求取改进频域框架法的三角形面积最小;根据截止频率、相角穿越频率约束公式,确定改进频域框架范... 为了有效减少求解分数阶PI控制器参数的计算量,基于Bode图解法,提出一种改进频域框架分数阶PI控制器设计方法。将改进频域框架法引入中频段,求取改进频域框架法的三角形面积最小;根据截止频率、相角穿越频率约束公式,确定改进频域框架范围;考虑多种约束条件,引入拉格朗日乘数方程,计算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求取在某一改进频域框架内的最优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通过仿真算例验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频域框架分数阶PI控制器设计满足系统的稳定性要求,有较好的鲁棒性。该设计方法具有计算简单、精确度高和取值范围直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 PI控制器 Bode图解法 最优控制 频域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与FORM的钢板组合梁桥结构优化设计
11
作者 王佐才 张德林 辛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共9页
考虑材料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设计变量多重约束条件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可靠性分析的钢板组合梁桥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Latin hypercube design,LHD)构建试验组合方案,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取试验设计组合下的最... 考虑材料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设计变量多重约束条件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可靠性分析的钢板组合梁桥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Latin hypercube design,LHD)构建试验组合方案,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取试验设计组合下的最大挠度响应值。基于获取的训练样本,构建能够表征结构最大挠度值与随机输入之间映射关系的Kriging代理模型。基于建立的代理模型,以钢结构截面积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符合规范要求与可靠度约束的优化数学模型,并采用一阶可靠性方法(first order reliability method,FORM),实现设计变量优化。通过比较具有相同设计变量上限,但下限分别为初始值的80%和70%两种优化设计方案,评估了两者在相同阈值以及不同阈值下设计变量的优化结果。最后对方案二在阈值为17 mm下的优化结果进行极限状态验算。结果表明:两个优化设计方案在阈值为17 mm下的优化结果更具合理性,并且方案二在同一阈值下具有更高的优化程度。随着阈值增加,优化程度增加,且腹板高度在较大阈值下对结果影响更大,而翼缘宽度在较小阈值下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基于可靠性的优化设计 KRIGING模型 一阶可靠性方法 钢板组合梁桥 极限状态验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密度法深孔钻床主轴箱可靠性拓扑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韶岩 薄瑞峰 +1 位作者 刘韶轩 陈振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17,共5页
以TBT-ML500深孔钻床主轴箱为研究对象,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通过基于变密度法的可靠性拓扑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考虑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的结构轻量化设计。在传统拓扑优化的基础上增加概率约束,建立了应力和位移约束下的可靠性拓扑优化模... 以TBT-ML500深孔钻床主轴箱为研究对象,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通过基于变密度法的可靠性拓扑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考虑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的结构轻量化设计。在传统拓扑优化的基础上增加概率约束,建立了应力和位移约束下的可靠性拓扑优化模型;以可靠性指标为约束条件,使用一阶可靠性法和Roenblatt逆变换将可靠性拓扑优化问题解耦为可靠性分析和确定性拓扑优化,最后进行变密度拓扑优化。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了实际应用中的安全要求,同时为深孔钻床其他基础件的可靠性拓扑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钻床 变密度法 一阶可靠性法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船舶节能导管优化设计
13
作者 鲁宏雪 李楷 +2 位作者 董立佳 陈明 王运龙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525,共10页
以水动力节能装置经典伴流补偿导管为研究对象,提出利用响应面模型综合评价导管设计参数并进行优化.以导管结构特征尺寸为设计参数,建立节能导管的参数化模型.以KP505螺旋桨和节能导管耦合的水动力计算结果为响应参数,生成响应面模型.... 以水动力节能装置经典伴流补偿导管为研究对象,提出利用响应面模型综合评价导管设计参数并进行优化.以导管结构特征尺寸为设计参数,建立节能导管的参数化模型.以KP505螺旋桨和节能导管耦合的水动力计算结果为响应参数,生成响应面模型.将螺旋桨效率提升比作为优化目标,将导管结构特征尺寸阈值作为约束条件,基于二阶响应面模型对导管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仿真验证,证明响应面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优化后桨-管系统的效率提升比增大了37.82%,说明利用构建的响应面模型对节能导管进行优化合理有效,可为其他类型的节能导管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导管 响应面法 优化设计 螺旋桨效率 二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轴流风扇2阶叶频噪声机理分析及叶型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超 徐超 李玉乾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120,共7页
为了研究空调室外机轴流风扇2阶叶频噪声产生来源和抑制方法,采用大涡模拟仿真,结合能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识别影响2阶叶频噪声的典型流场位置和流动结构,对风扇叶型优化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2阶叶频噪声主要受风扇... 为了研究空调室外机轴流风扇2阶叶频噪声产生来源和抑制方法,采用大涡模拟仿真,结合能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识别影响2阶叶频噪声的典型流场位置和流动结构,对风扇叶型优化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2阶叶频噪声主要受风扇与周围部件的间隙及叶尖出口区域流动的影响,通过增加风扇与隔板间隙9 mm,即可降低2阶叶频噪声6 dB;针对风扇的优化设计方法,前加载叶型可显著降低2阶叶频噪声,而通过调整周向积叠线,可将不同叶高区域2阶叶频噪声相位差控制在π/3,从而抑制幅值叠加,实现降低2阶叶频噪声6.7 dB。研究结果可为空调室外机轴流风扇的叶频噪声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风扇 2阶叶频噪声 小波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SDE算法的PEMFC改进分数阶子空间辨识模型
15
作者 秦灏 戚志东 +1 位作者 于灵芝 童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6-357,共12页
为准确描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在其发电过程中的特性及变量影响关系,提出一种基于信息交流布谷鸟搜索差分进化(IECSDE)算法的改进分数阶子空间辨识方法来建立PEMFC分数阶模型。首先基于状态空间方程建立PEMFC模型,为了描述PEMFC... 为准确描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在其发电过程中的特性及变量影响关系,提出一种基于信息交流布谷鸟搜索差分进化(IECSDE)算法的改进分数阶子空间辨识方法来建立PEMFC分数阶模型。首先基于状态空间方程建立PEMFC模型,为了描述PEMFC的分数阶特性,将分数阶微分理论融入到模型中,引入Poisson滤波函数预处理实验数据,解决数据多阶不可导的问题,同时引入变步长记忆法处理分数阶微分时的权系数,提高子空间辨识精度。其次在辨识过程中的参数对于建模效果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基于IECSDE算法并对其进行优化,对布谷鸟搜索(CS)算法中的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处理,受到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启发,改进随机游走方式提高收敛精度和速度,并引入差分进化(DE)算法与改进CS算法分别对种群进行优化,同时在寻优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流提高种群的多样性和算法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IECSDE算法的寻优能力在8种测试函数下比其他5种优化算法至少提升了10倍;通过对PEMFC测控平台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模型辨识,所建立的模型将误差缩小到基于短记忆法的分数阶子空间辨识方法误差的20%,输出功率误差控制在0~0.1之间,输出电压误差控制在0~0.2之间,能够精准地模拟PEMFC发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分数阶子空间辨识 变步长记忆法 优化算法 信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的药物控释初始浓度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新明 黎潇 黄何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7-881,共15页
药物控释系统是指通过调控内部某些设计参数,以达到特定药物释放目标的一种可控释体系。针对基于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的药物控释体系初始浓度优化问题,采用B样条小波方法求解正问题,采用结合了小生境策略和布谷鸟搜索算法的小生境布谷鸟... 药物控释系统是指通过调控内部某些设计参数,以达到特定药物释放目标的一种可控释体系。针对基于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的药物控释体系初始浓度优化问题,采用B样条小波方法求解正问题,采用结合了小生境策略和布谷鸟搜索算法的小生境布谷鸟算法优化不同分数阶下的药物初始浓度,从而近似达到三种预期药物释放目标。对于正问题求解,主要结合Caputo导数和三次B样条尺度函数,建立了一种B样条小波方法的迭代求解格式;对于初始浓度优化问题,引入了反问题研究思路,将药物控释体系的优化设计问题归结为基于分数阶扩散方程的参数辨识问题。为了实现参数反演控制,引入了小生境布谷鸟智能优化算法,反演计算控释体系中的初始浓度,有效地解决了布谷鸟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针对恒速释放,线性降低释放和非线性释放三种释放目标,给出了最优控制参数设计,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 药物控释体系初始浓度优化 B样条小波方法 小生境布谷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rection finding of bistatic MIMO radar in strong impulse noise
17
作者 CHEN Menghan GAO Hongyuan +2 位作者 DU Yanan CHENG Jianhua ZHANG Yuz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888-898,共11页
For bistati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radar,this paper presents a robust and direction finding method in strong impulse noise environment.By means of a new lower order covariance,the method is effective in ... For bistati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radar,this paper presents a robust and direction finding method in strong impulse noise environment.By means of a new lower order covariance,the method is effective in suppressing impulse noise and achieving superior direction finding performance using the maximum likelihood(ML)estimation method.A quantum equilibrium optimizer algorithm(QEOA)is devised to resolve the corresponding objective function for efficient and accurate direc-tion finding.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reveal the capability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in success rate 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ver existing direction-finding methods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s,e.g.,locating coherent signal sources with very few snapshots in strong impulse noise.Other than that,the Cramér-Rao bound(CRB)under impulse noise environment has been drawn to test the capability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tati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radar impulse noise direction finding lower order covariance quan-tum equilibrium optimizer algorithm(QEOA)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ethod Cramér-Rao bound(C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阶与一阶优化算法在悬索桥模型修正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26
18
作者 郭彤 李爱群 +1 位作者 费庆国 王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38,68,共5页
为了给健康监测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准确的有限元基准模型,采用零阶与一阶优化算法作为悬索桥模型修正的基本工具,同时将优化算法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相结合,以考虑大跨悬索桥的非线性和应力刚度。对零阶与一阶优化算法在悬索桥模型修正... 为了给健康监测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准确的有限元基准模型,采用零阶与一阶优化算法作为悬索桥模型修正的基本工具,同时将优化算法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相结合,以考虑大跨悬索桥的非线性和应力刚度。对零阶与一阶优化算法在悬索桥模型修正中的具体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润扬大桥悬索桥,利用健康监测系统的实测数据进行了优化算例分析,优化过程中结合了动力与静力两方面的约束信息,使得结果更趋于合理。对两种算法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阶优化算法 一阶优化算法 模型修正 悬索桥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MM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分布式电压优化模型 被引量:23
19
作者 张志荣 邱晓燕 +2 位作者 孙旭 任昊 张明珂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551-4559,共9页
配电侧直流化日益明显,直流配电技术已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促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成为主动配电网的重要分支,交直流配网的电压优化问题是与其相关的重要研究课题。提出一种分区分布式优化的方法,依据电压源型换流器连接情况,对交... 配电侧直流化日益明显,直流配电技术已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促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成为主动配电网的重要分支,交直流配网的电压优化问题是与其相关的重要研究课题。提出一种分区分布式优化的方法,依据电压源型换流器连接情况,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使用耦合支路法,分成交流子区域和直流子区域。基于交替方向乘子分布式方法,以网络损耗最小、电压偏差最小和柔性负荷利用率最低为目标,构建分布式电压优化模型,并采用二阶锥松弛等技术转化为凸优化模型,在修改的IEEE 33节点算例系统中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交流侧功率和分布式电源对直流侧电压的影响,比较了换流器采用不同控制方式时优化结果的不同,验证了所提分布式优化模型的合理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方向乘子法 耦合支路法 二阶锥松弛 电压优化 分布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光伏的主动配电网电压分布式优化控制 被引量:51
20
作者 姜涛 张东辉 +2 位作者 李雪 张儒峰 李国庆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2-109,125,共9页
针对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所带来的电压越限问题,提出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主动配电网电压分布式优化控制策略。根据配电网支路潮流模型和光伏逆变器控制模型,构建以节点电压偏差、光伏削减量和网损最小为目标的主动配电网电压优化... 针对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所带来的电压越限问题,提出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主动配电网电压分布式优化控制策略。根据配电网支路潮流模型和光伏逆变器控制模型,构建以节点电压偏差、光伏削减量和网损最小为目标的主动配电网电压优化控制模型;利用二阶锥松弛技术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凸化处理;针对集中式优化控制存在计算复杂度高和信息私密性差的不足,基于分解协调原则将配电网分区,构建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的多区域电压分布式协同优化控制框架;为改善算法收敛性能,基于残差平衡原理和松弛技术,提出一种加速ADMM。最后,基于IEEE 33节点测试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可有效解决配电网电压越限问题,并减少网络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分布式光伏 电压优化 二阶锥松弛 分布式优化 加速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