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知识基础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楼连娣
庞维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98,共9页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探讨领域一般知识和领域特殊知识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实验一以英语词汇量作为一般领域的知识基础,以看图英文作文作为创新任务。研究结果显示:英文词汇量对大学生英文作文的创新水平有显著影响;词汇量越多...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探讨领域一般知识和领域特殊知识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实验一以英语词汇量作为一般领域的知识基础,以看图英文作文作为创新任务。研究结果显示:英文词汇量对大学生英文作文的创新水平有显著影响;词汇量越多的学生,写作的创新水平越高,这种趋势在创新的新颖性和适宜性两个维度均有反映。实验二以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学学习年限(年级)作为具体领域的知识基础,以心理学研究方案的设计为创新任务。研究结果显示:以心理学测验分数为指标的知识基础,对创新思维的新颖性和适宜性均无显著影响;以心理学修业年限为指标的知识基础,与创新思维显著关联;随着心理学修业年限的增加,被试设计研究方案的新颖性和适宜性水平都会提高,这在较高难度任务上的反映更加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基础
创新思维
新颖性
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组态视域下学前教师数字技术采纳行为意向诱发机制研究——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fsQCA)
被引量:
11
2
作者
蔡建东
杨小锋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6-124,共9页
学前教师技术采纳行为意向是数字技术能否与保育教育整合的首道“门槛”,其诱发机制是多因素不同条件耦合的过程。针对多因素“竞争效应”被注重而“协同效应”关照缺失的问题,研究从整体组态视角,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
学前教师技术采纳行为意向是数字技术能否与保育教育整合的首道“门槛”,其诱发机制是多因素不同条件耦合的过程。针对多因素“竞争效应”被注重而“协同效应”关照缺失的问题,研究从整体组态视角,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基于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与发展适宜性实践,构建了包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社会影响、便利条件、自我效能感、工作年级等因素在内的采纳行为意向因果解释模型。通过对S省的401名学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感知有用性等6个因素的不同条件均不具备对结果的必要解释力;获得的“高的有用性感知×好的便利条件感知×高自我效能感”等6条组态路径,有效拓展了原有技术采纳行为意向诱发机制的知识与诠释范畴;按工作年级分层所获路径,为幼儿园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方案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采纳行为意向
发展适宜性实践
fsQCA
组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德格尔关于期备的经验
被引量:
2
3
作者
焦文峰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15,33,共10页
降临经验与海德格尔前期思想有着关联,但这两者不是同一的,因而就不能简单地提出它们能否恰当楔接的问题。朝向信仰的决心和对降临的期备只是有助于领悟有关生存状态实事的一种指引。生存分析的期备思想主要是着眼于生存状态并通过它的...
降临经验与海德格尔前期思想有着关联,但这两者不是同一的,因而就不能简单地提出它们能否恰当楔接的问题。朝向信仰的决心和对降临的期备只是有助于领悟有关生存状态实事的一种指引。生存分析的期备思想主要是着眼于生存状态并通过它的展开而隐蔽指向本有之思的,它还没有直接去思考存在本身。后期海德格尔则明确把期备看成是朝向本有之思的开端,是在思考本有时把本有先行收入眼帘的预备性步骤。它源始地归属于存在本身之无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备
降临经验
生存的形式结构
朝向本有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期望与图景:减法思维视角下关于课程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
1
4
作者
孙兴华
马云鹏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6-59,共4页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种改革方案与措施不断推陈出新,各种基于课程改革创新的相关技术名词也不断翻新,结果教师忙于使用新技术装点课程,却忘了这些新技术的目的与诉求何在,致使很多变化只是体现在形式上,而缺乏真正体现课改目标和课程理...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种改革方案与措施不断推陈出新,各种基于课程改革创新的相关技术名词也不断翻新,结果教师忙于使用新技术装点课程,却忘了这些新技术的目的与诉求何在,致使很多变化只是体现在形式上,而缺乏真正体现课改目标和课程理念的实质性的变化,无疑那就异化了课改所倡导的新的教学方式的实质和内涵。从减法思维的视角检视课程改革,其应然图景与期望即为减少纷繁的课改名词,关照课程的核心内容,朝向朴素的课堂教学。具体而言,应简化实施操作中不必要的做法,注重实施的有效性;改变评价中的虚化现象,注重评价的适切性;尊重教师的专业智慧,注重教师的专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法思维
课程改革
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评价的适切性
教师的专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神经科学与文化适宜性教学
被引量:
4
5
作者
周加仙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2年第5期20-25,共6页
文化适宜性教学强调教学对文化的敏感性,尊重不同背景的学习者的不同世界观与认识论、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文化多样性。文化适宜性教学得到了教育神经科学研究的支持。教育神经科学的大量证据表明,持续性的文化经验会改变脑的结构与功...
文化适宜性教学强调教学对文化的敏感性,尊重不同背景的学习者的不同世界观与认识论、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文化多样性。文化适宜性教学得到了教育神经科学研究的支持。教育神经科学的大量证据表明,持续性的文化经验会改变脑的结构与功能,进而影响人们加工信息、理解世界的方式。因此,理解文化对脑功能与结构影响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于教育者重视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公平政策的制定与教育实践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适宜性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者感知文化差异与沟通文化差异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神经科学
文化适宜性教学
人脑的思维方式
文化差异
脑与认知机制
脑的结构与功能改变
情景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本有沉思诗歌:论海德格尔的诗学理论
6
作者
支运波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2期32-39,共8页
将海德格尔始于20世纪30年代诗意之思的思想特质纳入到其思想"转向"过程中所思得的思想主题词本有中考量,本文认为:第一,海德格尔对于诗的理解是从古希腊思想的始源处获得了诗归属于本有的反形而上学认识;第二,诗人荷尔德林...
将海德格尔始于20世纪30年代诗意之思的思想特质纳入到其思想"转向"过程中所思得的思想主题词本有中考量,本文认为:第一,海德格尔对于诗的理解是从古希腊思想的始源处获得了诗归属于本有的反形而上学认识;第二,诗人荷尔德林所处于的命定时刻及其所承担的历史性命运促发了海德格尔对于作为本有的诗歌的拯救观念的形成;第三,海德格尔赋予诗与思以近邻关系,并让其归属到本有的"四方"环舞中且彼此本质性地进入对方又相互分离地持有自身的本质。故而,诗与思的同一性论述是一种既不同于诗的哲学观,也有别于诗的文学理论论述的海德格尔式诗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本有
拯救
思与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彻底诠释学与寻求本真理解
7
作者
陈文团
石永泽
《哲学分析》
2015年第3期37-47,共11页
为了获得对人的本真理解,海德格尔反对康德的"先验主义",批评传统的真理观,他认为,真理以"是"为基础,真理的本质是自由。而且,传统逻辑中的同一律,必须根据真理的本质重新进行解释,同一是"是"的自我呈现...
为了获得对人的本真理解,海德格尔反对康德的"先验主义",批评传统的真理观,他认为,真理以"是"为基础,真理的本质是自由。而且,传统逻辑中的同一律,必须根据真理的本质重新进行解释,同一是"是"的自我呈现。当代诠释学植根于海德格尔所谓的回到最本源开端的彻底本体论之"还原",即生命的根基处。海德格尔对"是"的思考激发了彻底诠释学的进一步发展,有伽达默尔出自共属意义上的同一性立场方面的发展,也有德里达从发而为事意义上的"发"的立场方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彻底诠释学
本真理解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识基础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楼连娣
庞维国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98,共9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2-0187)
文摘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探讨领域一般知识和领域特殊知识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实验一以英语词汇量作为一般领域的知识基础,以看图英文作文作为创新任务。研究结果显示:英文词汇量对大学生英文作文的创新水平有显著影响;词汇量越多的学生,写作的创新水平越高,这种趋势在创新的新颖性和适宜性两个维度均有反映。实验二以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学学习年限(年级)作为具体领域的知识基础,以心理学研究方案的设计为创新任务。研究结果显示:以心理学测验分数为指标的知识基础,对创新思维的新颖性和适宜性均无显著影响;以心理学修业年限为指标的知识基础,与创新思维显著关联;随着心理学修业年限的增加,被试设计研究方案的新颖性和适宜性水平都会提高,这在较高难度任务上的反映更加充分。
关键词
知识基础
创新思维
新颖性
适宜性
Keywords
knowledge base
creative
thinking
novelty
appropri
ateness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组态视域下学前教师数字技术采纳行为意向诱发机制研究——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fsQCA)
被引量:
11
2
作者
蔡建东
杨小锋
机构
河南大学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6-124,共9页
基金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互联网+’时代学前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项目编号:BHA180119)。
文摘
学前教师技术采纳行为意向是数字技术能否与保育教育整合的首道“门槛”,其诱发机制是多因素不同条件耦合的过程。针对多因素“竞争效应”被注重而“协同效应”关照缺失的问题,研究从整体组态视角,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基于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与发展适宜性实践,构建了包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社会影响、便利条件、自我效能感、工作年级等因素在内的采纳行为意向因果解释模型。通过对S省的401名学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感知有用性等6个因素的不同条件均不具备对结果的必要解释力;获得的“高的有用性感知×好的便利条件感知×高自我效能感”等6条组态路径,有效拓展了原有技术采纳行为意向诱发机制的知识与诠释范畴;按工作年级分层所获路径,为幼儿园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方案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关键词
数字技术
采纳行为意向
发展适宜性实践
fsQCA
组态思维
Keywords
Digital Technology
Adoption Behavioral Intention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
ate Practice
fsQCA
Configuration of
thinking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德格尔关于期备的经验
被引量:
2
3
作者
焦文峰
机构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15,33,共10页
文摘
降临经验与海德格尔前期思想有着关联,但这两者不是同一的,因而就不能简单地提出它们能否恰当楔接的问题。朝向信仰的决心和对降临的期备只是有助于领悟有关生存状态实事的一种指引。生存分析的期备思想主要是着眼于生存状态并通过它的展开而隐蔽指向本有之思的,它还没有直接去思考存在本身。后期海德格尔则明确把期备看成是朝向本有之思的开端,是在思考本有时把本有先行收入眼帘的预备性步骤。它源始地归属于存在本身之无蔽。
关键词
期备
降临经验
生存的形式结构
朝向本有之思
Keywords
awaiting (gewaertigen) and anticipation (Vorlaufen)
experience of befalling
formation of existence
thinking on appropriation (ereignis)
分类号
B516.54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期望与图景:减法思维视角下关于课程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
1
4
作者
孙兴华
马云鹏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6-59,共4页
文摘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种改革方案与措施不断推陈出新,各种基于课程改革创新的相关技术名词也不断翻新,结果教师忙于使用新技术装点课程,却忘了这些新技术的目的与诉求何在,致使很多变化只是体现在形式上,而缺乏真正体现课改目标和课程理念的实质性的变化,无疑那就异化了课改所倡导的新的教学方式的实质和内涵。从减法思维的视角检视课程改革,其应然图景与期望即为减少纷繁的课改名词,关照课程的核心内容,朝向朴素的课堂教学。具体而言,应简化实施操作中不必要的做法,注重实施的有效性;改变评价中的虚化现象,注重评价的适切性;尊重教师的专业智慧,注重教师的专业性。
关键词
减法思维
课程改革
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评价的适切性
教师的专业性
Keywords
subtraction
thinking
curriculum reform
effectiveness of curriclum implementation
appropri
ateness of e- valu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ization
分类号
G423.07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神经科学与文化适宜性教学
被引量:
4
5
作者
周加仙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2年第5期20-25,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科学的教育均衡政策与实践研究"(编号:10YJAZH139)
第44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育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与教育的革新"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重点项目"教育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与课堂教学的创新"(编号:11ZS46)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文化适宜性教学强调教学对文化的敏感性,尊重不同背景的学习者的不同世界观与认识论、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文化多样性。文化适宜性教学得到了教育神经科学研究的支持。教育神经科学的大量证据表明,持续性的文化经验会改变脑的结构与功能,进而影响人们加工信息、理解世界的方式。因此,理解文化对脑功能与结构影响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于教育者重视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公平政策的制定与教育实践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适宜性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者感知文化差异与沟通文化差异的能力。
关键词
教育神经科学
文化适宜性教学
人脑的思维方式
文化差异
脑与认知机制
脑的结构与功能改变
情景加工
Keywords
Education neuroscience
Cuhurally
appropri
ate pedagogy
The brain's way of
think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Brain and cognitive mechanism
Brain'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change
Siene processing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本有沉思诗歌:论海德格尔的诗学理论
6
作者
支运波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研究所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2期32-39,共8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生命政治理论视阈中的生存美学研究"(2016M590433)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1601126C)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原学科建设计划Ⅱ高原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理论"项目阶段性成果
文摘
将海德格尔始于20世纪30年代诗意之思的思想特质纳入到其思想"转向"过程中所思得的思想主题词本有中考量,本文认为:第一,海德格尔对于诗的理解是从古希腊思想的始源处获得了诗归属于本有的反形而上学认识;第二,诗人荷尔德林所处于的命定时刻及其所承担的历史性命运促发了海德格尔对于作为本有的诗歌的拯救观念的形成;第三,海德格尔赋予诗与思以近邻关系,并让其归属到本有的"四方"环舞中且彼此本质性地进入对方又相互分离地持有自身的本质。故而,诗与思的同一性论述是一种既不同于诗的哲学观,也有别于诗的文学理论论述的海德格尔式诗学理论。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本有
拯救
思与诗
Keywords
Heidegger
ereignis
saving
thinking
and poetizing
分类号
I024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彻底诠释学与寻求本真理解
7
作者
陈文团
石永泽
机构
台湾大学哲学系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
出处
《哲学分析》
2015年第3期37-47,共11页
文摘
为了获得对人的本真理解,海德格尔反对康德的"先验主义",批评传统的真理观,他认为,真理以"是"为基础,真理的本质是自由。而且,传统逻辑中的同一律,必须根据真理的本质重新进行解释,同一是"是"的自我呈现。当代诠释学植根于海德格尔所谓的回到最本源开端的彻底本体论之"还原",即生命的根基处。海德格尔对"是"的思考激发了彻底诠释学的进一步发展,有伽达默尔出自共属意义上的同一性立场方面的发展,也有德里达从发而为事意义上的"发"的立场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
彻底诠释学
本真理解
真理
Keywords
radical hermeneutics
authentic understanding
Being
appropriation
(
ereignis
)
belonging together(Zusammengehoeren)
分类号
B516.54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知识基础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
楼连娣
庞维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组态视域下学前教师数字技术采纳行为意向诱发机制研究——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fsQCA)
蔡建东
杨小锋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海德格尔关于期备的经验
焦文峰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期望与图景:减法思维视角下关于课程改革的思考
孙兴华
马云鹏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教育神经科学与文化适宜性教学
周加仙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以本有沉思诗歌:论海德格尔的诗学理论
支运波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彻底诠释学与寻求本真理解
陈文团
石永泽
《哲学分析》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