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用户体验的“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可用性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瑜 袁长蓉 +1 位作者 林岑 黄晓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17,共4页
目的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了解“综合为老服务平台”的可用性。方法采用目的取样法选取21名居住在某社区的老年人或其家属参加经验用户测试,评估其能否有效、高效地使用平台完成任务,同时了解他们使用过程中的感受。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193... 目的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了解“综合为老服务平台”的可用性。方法采用目的取样法选取21名居住在某社区的老年人或其家属参加经验用户测试,评估其能否有效、高效地使用平台完成任务,同时了解他们使用过程中的感受。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193名使用过“综合为老服务平台”的用户填写问卷,了解他们对平台使用的满意度。结果在经验用户测试中,14名受试者完成了所给予的所有4个情境任务。接受问卷调查的193名用户中,分别有163名(84.46%)、115名(59.59%)、157名(81.35%)、167名(86.53%)、176名(91.19%)、155名(80.32%)、167名(86.52%)的人对系统的响应速度、页面设计、整体布局、色彩搭配、字体大小、操作习惯、信息查找方便度等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受试者反馈平台使用的体验感比较积极,内容专业性强,可信度高,同时也对平台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意见。结论“综合为老服务平台”总体可用性良好,对于平台存在的一些问题,可进一步改进,以提高用户体验,达到高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体验 可用性评价 经验用户测试 出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EFL学习者阅读策略调查 被引量:16
2
作者 姜向东 高嵩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67,共5页
本文在参考二语阅读策略相关研究通过运用有声思维和访谈的方法对"成功"的EFL学习者对于不同语篇类型的阅读材料使用的阅读策略进行调查,揭示了成功EFL学习者运用的各种阅读策略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策略,并提出了提高EFL学习者阅读水平... 本文在参考二语阅读策略相关研究通过运用有声思维和访谈的方法对"成功"的EFL学习者对于不同语篇类型的阅读材料使用的阅读策略进行调查,揭示了成功EFL学习者运用的各种阅读策略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策略,并提出了提高EFL学习者阅读水平和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作为外语学习者 阅读策略 有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矛盾式与潜藏式情境问题发现思维策略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丽君 郑雪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4年第4期365-371,共7页
在矛盾式与潜藏式两类问题情境中,以高、低能力组大学生各20名为被试,用出声思维法考察问题发现的思维策略。根据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出声思维报告,将思维策略分为信息搜寻、分析、推理、综合、联想、质疑、设置目标、修正、评价和元... 在矛盾式与潜藏式两类问题情境中,以高、低能力组大学生各20名为被试,用出声思维法考察问题发现的思维策略。根据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出声思维报告,将思维策略分为信息搜寻、分析、推理、综合、联想、质疑、设置目标、修正、评价和元认知等10个类别,并进行人工编码与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问题发现中,情境特点影响学生的策略使用。矛盾式情境中,大学生使用信息搜寻、质疑等策略的频次显著高于潜藏式情境,潜藏式情境中使用分析、联想等策略的频次显著高于矛盾式情境;(2)高能力组大学生在综合、设置目标和修正等策略的使用上优于低能力组学生,这三类策略是进行问题发现思维训练需要重点关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发现 思维策略 矛盾式情境 潜藏式情境 出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阅读理解能力考查体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卞冉 王丽娜 +2 位作者 林哲婷 车宏生 阳辉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3年第5期451-459,共9页
本研究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阅读理解分测验考查何种能力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一首先通过文献法初步概括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阅读理解的能力考查体系,进而使用出声思维的方法对该考查体系进行验证和补充,最后通过专家调查论证方法... 本研究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阅读理解分测验考查何种能力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一首先通过文献法初步概括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阅读理解的能力考查体系,进而使用出声思维的方法对该考查体系进行验证和补充,最后通过专家调查论证方法对其进行最终确定。结果表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阅读理解考查了6种能力,分别是提取信息能力、理解意义能力、理解细节能力、分析结构能力、概括能力及推断能力,其中提取信息能力和理解意义能力是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二使用该能力框架选取合适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阅读理解题目,组成一套阅读理解测验,并借助认知诊断方法,通过专家标定测验的Q矩阵,利用实测数据对研究一构建的能力考查体系的完备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阅读理解 出声思维 认知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英语口语输出过程的母语思维探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永才 于思窈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72,共4页
在英语教学中,有声思维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笔者采用有声思维的实验方法,对我国六名讲普通话的大学生在一次看图说话任务中的思维过程,做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发现:(1)在英语口语输出过程中有两种言语系统的参与,即母语(普通... 在英语教学中,有声思维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笔者采用有声思维的实验方法,对我国六名讲普通话的大学生在一次看图说话任务中的思维过程,做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发现:(1)在英语口语输出过程中有两种言语系统的参与,即母语(普通话)与英语同时参与思维。(2)大体上母语思维量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少。(3)英语口语输出过程中母语的主要功能是任务反应、内容构思、遣词造句和过程控制。这一实验结果对正确认识母语在英语口语输出过程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声思维 英语口语 母语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证角度的翻译过程之变量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韩淑芹 孙三军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87,共6页
翻译过程实证研究近些年在国外逐渐活跃起来,其主要研究方法是有声思维。客观精确地了解翻译过程需要寻找、整理、分析其中的各种变量。研究翻译过程首先需要考虑翻译高手与翻译新手、日常翻译与非日常翻译、文学性翻译与非文学性翻译... 翻译过程实证研究近些年在国外逐渐活跃起来,其主要研究方法是有声思维。客观精确地了解翻译过程需要寻找、整理、分析其中的各种变量。研究翻译过程首先需要考虑翻译高手与翻译新手、日常翻译与非日常翻译、文学性翻译与非文学性翻译这三对区分变量,而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多个变量又可划分为外部变量与内部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过程 有声思维 翻译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声思维个案的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韩玉国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76-84,共9页
本文是一项采用有声思维法的自我研究。笔者对自己的一个汉语语法点微格教学设计进行有声思维转写与整理,与其他3名被试分别对材料中的30个思维点进行知识类型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探查汉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的思维模... 本文是一项采用有声思维法的自我研究。笔者对自己的一个汉语语法点微格教学设计进行有声思维转写与整理,与其他3名被试分别对材料中的30个思维点进行知识类型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探查汉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的思维模式、各类型知识在思维过程中的运作方式及主要功能,并结合研究结论反思教师实践性知识、二语教育的超学科性与教师发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教学 有声思维 自我研究 教师实践性知识 超学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生英语暂时句法歧义加工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晏小琴 《山东外语教学》 2007年第5期36-41,共6页
本研究用有声思维和访谈方法研究了6名中国大学生实时加工三类英语暂时句法歧义句的情况,发现三类经典歧义句都引起了强烈的花园路径效应和巨大的加工困难,大部分英语歧义句都无法解歧。学习者主要通过翻译加工句子。二语歧义句加工... 本研究用有声思维和访谈方法研究了6名中国大学生实时加工三类英语暂时句法歧义句的情况,发现三类经典歧义句都引起了强烈的花园路径效应和巨大的加工困难,大部分英语歧义句都无法解歧。学习者主要通过翻译加工句子。二语歧义句加工具有特定的不同特征。动词范畴信息等语言因素、母语思维和学习水平等非语言因素使得二语歧义消解过程十分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时句法歧义 花园路径效应 有声思维 动词次范畴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声思维在语言教学及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马漪云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80-83,共4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有声思维的起源及其主要特征,并在与其它测试方法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有声思维的优点和缺点。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有声思维在英语阅读、写作、翻译等领域的应用。有声思维是一种适合于语言学研究的测试方法,在二语写作过程... 本文简单介绍了有声思维的起源及其主要特征,并在与其它测试方法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有声思维的优点和缺点。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有声思维在英语阅读、写作、翻译等领域的应用。有声思维是一种适合于语言学研究的测试方法,在二语写作过程和翻译评估研究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声思维 口头报告 语言教学 语言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二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思娜 李丹悦 赵羚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82,共9页
本文采用有声思维法,对汉语二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共使用了九种策略。"句子语境""联想类比"和"一般常识"是隐喻理解中常用并且有效的策... 本文采用有声思维法,对汉语二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共使用了九种策略。"句子语境""联想类比"和"一般常识"是隐喻理解中常用并且有效的策略,学习者较少使用"汉语知识""母语知识""随意猜测"和"语法分析"策略。(2)不同类型隐喻的理解难度不同。复杂隐喻比基本隐喻的理解难度更高。两种隐喻理解中的策略使用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3)学习者在隐喻理解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策略同时使用的情况。策略共现形式比较丰富,共现数量一般为2-3种。高频策略和低频策略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声思维 隐喻理解策略 二语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图书情报学应用出声思考法的规范性问题: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英 王铖 张睿婵 《现代情报》 CSSCI 2022年第4期25-38,共14页
[目的/意义]出声思考法是一种真实性高、即时性强的数据收集方法,已在国内外图书情报学有较广泛的应用,但其应用的规范化程度不高,有必要通过回顾现有文献总结一套规范的应用流程,并展望未来如何更好地利用出声思考法促进图书情报学的... [目的/意义]出声思考法是一种真实性高、即时性强的数据收集方法,已在国内外图书情报学有较广泛的应用,但其应用的规范化程度不高,有必要通过回顾现有文献总结一套规范的应用流程,并展望未来如何更好地利用出声思考法促进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方法/过程]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总结了应用出声思考法的主要研究主题和7类常见规范性问题,并依此归纳了被试、主试、实验环境、方法自身这4类影响出声思考法应用过程的主要因素。[结论/结果]总结了出声思考法的规范应用流程。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扩展并深化出声思考法的应用主题,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应用流程,强化主试对出声思考法的学习和探索,综合利用多种方法深化数据分析,为未来出声思考法在图书情报学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声思考法 图书情报学 规范应用流程 研究方法 数据收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过程的有声思维实验研究——以“沁州黄”小米说明书的英译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晋巧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5期118-127,共10页
采用有声思维法,考察地方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沁州黄"小米说明书的英译过程,分析其翻译特产食品说明书的特点。结果发现,学生在英译时有共性的困难和不足:术语生词多;四字格短语翻译能力弱,表现为连接重构能力不足、文化联... 采用有声思维法,考察地方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沁州黄"小米说明书的英译过程,分析其翻译特产食品说明书的特点。结果发现,学生在英译时有共性的困难和不足:术语生词多;四字格短语翻译能力弱,表现为连接重构能力不足、文化联想不到位;缺少翻译策略,因此译文句式简单化、碎片化,直译多,语用表达欠得体。本研究启示,教材中需扩充地方特产食品用语和文化背景知识,增设相关选修课程,加强翻译技能训练,通过实践促进翻译策略的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过程 有声思维 翻译问题 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法填空任务中的策略参与有声思维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新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96-110,共15页
自20世纪90年代起,语言测试任务中的策略参与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然而长期以来,对策略在不同任务类型下参与的过程追踪研究仍显贫乏。本研究通过运用有声思维数据采集方法,对不同学习阶段的两组参试者在基于语篇的语法填空任务中的策略... 自20世纪90年代起,语言测试任务中的策略参与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然而长期以来,对策略在不同任务类型下参与的过程追踪研究仍显贫乏。本研究通过运用有声思维数据采集方法,对不同学习阶段的两组参试者在基于语篇的语法填空任务中的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质性分析与量化手段相结合的调研。研究分析了四类典型策略使用及两组学生在处理该任务时的策略选择差异,并归纳出了三种不同效果的语篇处理模式。研究结果一方面为深入理解该任务考测内容的性质和范围提供了实证材料,另一方面为探寻高效语篇处理模式提供了个案例证。本研究对外语学习、测试和教学过程的反思与改进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略 语篇处理模式 有声思维 语法填空 语言测试 高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语水平与二语输出过程中的回避情景——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有声思维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宏强 《海外英语》 2013年第15期17-19,共3页
该项研究采用有声思维和访谈的方法,记录了一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与一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一篇英语议论文有声思维写作的过程,对二语写作中的回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二语水平越高,二语写作过程中的回避就越少;(2)... 该项研究采用有声思维和访谈的方法,记录了一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与一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一篇英语议论文有声思维写作的过程,对二语写作中的回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二语水平越高,二语写作过程中的回避就越少;(2)二语写作中回避产生的情景有三类:用母语梳理不清的思想或话题;二语知识欠缺:复杂的概念或关系不能用二语表达明白。这一结果对深入研究二语习过程中的回避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水平 回避情景 英语写作 有声思维 二语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动转类学习策略体系构建——一项基于有声思维实验的实证研究
15
作者 何爱晶 黄亚 《外国语文研究》 2015年第2期79-87,107,共10页
对英语转类词这一语言现象,国内外学者已经在构词理据和学习策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绝大部分研究聚焦于名-动转换,而对形-动转类的关注相对较少,尤其是实证方面的研究更是寥寥。为弥补该领域研究的不足,本论文以Qian(1999)... 对英语转类词这一语言现象,国内外学者已经在构词理据和学习策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绝大部分研究聚焦于名-动转换,而对形-动转类的关注相对较少,尤其是实证方面的研究更是寥寥。为弥补该领域研究的不足,本论文以Qian(1999)的"词汇知识深度测试试卷"为主要研究工具,对比研究了Lawson&Hogben的学习策略体系,运用有声思维实验法对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15名学生的英语形-动转类的学习情况展开研究。该研究旨在了解(1)英语形-动转类的学习是否有策略可循,其频度如何;(2)形-动转类的理解和应用是否受到文化等语言外因素的影响。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英语形-动转类学习策略体系,以期对转类词的学习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英语形-动转类学习策略和其他转类词学习策略趋于一致,但就单项学习策略下的学习方法,本研究与其他研究有不一致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动转类 学习策略体系 有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TAPs理论对翻译心理过程的研究
16
作者 周思思 韩静 刘含颖 《海外英语》 2010年第2X期101-101,103,共2页
芬兰等地开展的翻译研究中的"出声思维纪录",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分析各种不同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TAPs用于翻译研究,调查翻译行为的心理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翻译策略、翻译单位、翻译述要和翻译方式这四方面的研究。但是&q... 芬兰等地开展的翻译研究中的"出声思维纪录",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分析各种不同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TAPs用于翻译研究,调查翻译行为的心理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翻译策略、翻译单位、翻译述要和翻译方式这四方面的研究。但是"出声思维记录"在目前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其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该文通过讨论TAPs理论对翻译心理过程的研究,希求翻译理论工作者更多的关注翻译心理过程的研究,发展建立更全面更完善的过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心理 过程 模式 出声思维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关语认知参照点识解过程的实证研究
17
作者 张小兰 《榆林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以12名母语为汉语的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为受试,依据Langacker的参照点理论提出受试者依托参照点来识解双关深层含义的假设。并运用有声思维方式收集数据,获得了参照点对双关深层含义识解的因果关系。借助突显的词汇,受试者才能识解双关... 以12名母语为汉语的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为受试,依据Langacker的参照点理论提出受试者依托参照点来识解双关深层含义的假设。并运用有声思维方式收集数据,获得了参照点对双关深层含义识解的因果关系。借助突显的词汇,受试者才能识解双关深层含义,突显词汇的突显度存在差异,因而影响受试者对双关深层含义的识解。突显的词汇是参照点R,而受试者依托R要识解的双关深层含义即目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照点理论 参照点 突显词汇 有声思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视阙下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写作过程翻译化特点研究
18
作者 陈洁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60-64,共5页
从认知的角度看,翻译与写作过程均呈现很强的主体认知特点。通过引入认知学相关理论,利用"有声思维法"与问卷调查法,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和写作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写作与翻译过程存在多角度相似的认知... 从认知的角度看,翻译与写作过程均呈现很强的主体认知特点。通过引入认知学相关理论,利用"有声思维法"与问卷调查法,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和写作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写作与翻译过程存在多角度相似的认知特点,具体表现为写作过程与思维模式高度依赖翻译。教师应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双语的高效联系并有意识地克服双语转换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提升其英语写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声思维法 翻译及写作过程 认知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声思维的英语写作过程个案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珊 龚嵘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9期23-25,共3页
文章通过有声思维法记录了一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文写作过程,对此过程中的母语思维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文本输出内容中词汇运用方面的问题。研究发现:在各项思维活动中,母语思维量在内容输出部分所占比例最少;以英... 文章通过有声思维法记录了一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文写作过程,对此过程中的母语思维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文本输出内容中词汇运用方面的问题。研究发现:在各项思维活动中,母语思维量在内容输出部分所占比例最少;以英文形式呈现的文本输出内容中同样存在母语思维;词汇量较少是造成写作者采取翻译策略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声思维 英语写作 母语思维 词汇量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语对二语写作正迁移作用的实证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琪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3-39,共7页
母语在二语写作学习中的干扰和负迁移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实际上,在写作思维过程中,母语也会以正迁移的形式作用于思维和认知过程。本研究通过有声思维和问卷调查两项实证研究探索母语以何种形式参与思维过程以及学习者自身如何认识迁移... 母语在二语写作学习中的干扰和负迁移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实际上,在写作思维过程中,母语也会以正迁移的形式作用于思维和认知过程。本研究通过有声思维和问卷调查两项实证研究探索母语以何种形式参与思维过程以及学习者自身如何认识迁移现象。有声思维实验发现母语的使用贯穿写作者思维过程,在内容构思和过程控制两个分过程参与量最大。问卷调查发现学习者自身对于汉语和英语的相似性有所觉察,也承认母语迁移的必然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正迁移 二语写作 有声思维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