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评价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靶血管中薄帽纤维粥样斑块分布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蛟
段媛媛
+6 位作者
罗建平
马东星
魏玉杰
荆丽敏
李屹
贾小伟
刘惠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58-663,共6页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观察薄帽纤维粥样斑块(TCFA)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靶血管中的自然分布。方法采用OCT对斑块脂质含量进行半定量评价(角度或象限),测量靶血管开口至纤维帽最薄处距离。结果选择2...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观察薄帽纤维粥样斑块(TCFA)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靶血管中的自然分布。方法采用OCT对斑块脂质含量进行半定量评价(角度或象限),测量靶血管开口至纤维帽最薄处距离。结果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住院治疗的连续NSTE-ACS患者33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例。OCT共检出74处病变;45处靶病变;其中TCFA病变38处(51.4%),非TCFA病变36处(48.6%)。前降支18处TCFA主要集中在近段,其中近段30 mm内13处(72.2%),40 mm内16处(88.9%);回旋支9处TCFA平均分布于整个靶血管,近段距开口30 mm内仅有3个(33.3%);右冠状动脉11处TCFA也平均分布在各段,近段距开口30 mm内仅有4个(36.4%)。结论 NSTE-ACS患者靶血管中TCFA病变更趋于分布在前降支近段,在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中则趋于平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
薄帽纤维粥样斑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管内光学相干成像技术检测易损斑块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丽伟
盖鲁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2-667,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是临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根本原因。易损斑块的早期识别与及时处理是避免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关键。目前已经有很多影像学方法应用于冠脉内易损斑块的检测,但易损斑块的形态学及其破裂导致血栓形成的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是临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根本原因。易损斑块的早期识别与及时处理是避免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关键。目前已经有很多影像学方法应用于冠脉内易损斑块的检测,但易损斑块的形态学及其破裂导致血栓形成的机制仍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血管内光学相干成像技术(OCT)是一种基于心脏导管的检查方法,它利用近红外光,可获取高达10μm分辨率的影像,从而在细胞水平实现体内血管壁微结构成像。随着新一代频域OCT(FD-OCT)的发展,这一技术在易损斑块研究中发挥积极作用。现将OCT在易损斑块相关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损斑块
急性冠脉综合征
薄纤维帽动脉斑块
血管内光学相干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
5
3
作者
刘声亮
董慧
+1 位作者
王晓蕾
于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4期336-338,共3页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使用干涉仪记录不同深度生物组织的反射光,通过计算机构建能够让人简单识别的图像,因具备较高安全性和分辨率,已成为血管内检测技术的主力之一。冠状动脉中,不同的斑块组成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在OCT图像上有不同...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使用干涉仪记录不同深度生物组织的反射光,通过计算机构建能够让人简单识别的图像,因具备较高安全性和分辨率,已成为血管内检测技术的主力之一。冠状动脉中,不同的斑块组成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在OCT图像上有不同的表现。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血栓通常是引起心原性猝死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重要原因。通过OCT评价斑块的特点可以充分全面了解其稳定性,从而预测临床心血管事件,指导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薄帽纤维粥样斑块
脂质指数
罪犯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冠脉CTA定量参数预测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
被引量:
10
4
作者
开慧华
沈栋
潘昌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量参数评估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TCFA)易损性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经DSA确诊为冠心病(血管狭窄率>50%)的连续124例患者纳入研究,DSA术中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识别...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量参数评估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TCFA)易损性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经DSA确诊为冠心病(血管狭窄率>50%)的连续124例患者纳入研究,DSA术中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识别并确定161个TCFA和138个非TCFA。术前所有患者行CCTA检查,测量和计算靶血管的狭窄率、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处血管外径相对值、斑块体积和体积百分比,记录低密度斑块(LAP)、餐巾指环征(NRS)、正性重构(PR)和点状钙化的数量。结果:CCTA测量的冠脉狭窄率与DSA测量结果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FA组的斑块体积及百分比、MLA和RED均明显大于非TCFA组,LAP出现率和CT值小于非TCFA组,但LAP体积及百分比大于非TCFA组,NRS和点状钙化的出现率多于非TCF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P的体积和体积百分比以及PR是TCFA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LAP的体积和体积百分比、PR以及LAP体积+LAP体积百分比+PR预测TCFA的符合率分别为0.856、0.902、0.769和0.960。结论:CCTA是无创性评估TCFA易损性质的主要检查工具,斑块相关定量参数中LAP的体积和体积百分比以及PR预测TCFA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
血管内超声
正性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评价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靶血管中薄帽纤维粥样斑块分布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蛟
段媛媛
罗建平
马东星
魏玉杰
荆丽敏
李屹
贾小伟
刘惠亮
机构
武警部队总医院心内科
武警部队总医院南一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58-663,共6页
文摘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观察薄帽纤维粥样斑块(TCFA)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靶血管中的自然分布。方法采用OCT对斑块脂质含量进行半定量评价(角度或象限),测量靶血管开口至纤维帽最薄处距离。结果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住院治疗的连续NSTE-ACS患者33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例。OCT共检出74处病变;45处靶病变;其中TCFA病变38处(51.4%),非TCFA病变36处(48.6%)。前降支18处TCFA主要集中在近段,其中近段30 mm内13处(72.2%),40 mm内16处(88.9%);回旋支9处TCFA平均分布于整个靶血管,近段距开口30 mm内仅有3个(33.3%);右冠状动脉11处TCFA也平均分布在各段,近段距开口30 mm内仅有4个(36.4%)。结论 NSTE-ACS患者靶血管中TCFA病变更趋于分布在前降支近段,在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中则趋于平均分布。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
薄帽纤维粥样斑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Keywords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thin-cap
fibroatheroma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管内光学相干成像技术检测易损斑块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丽伟
盖鲁粤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出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2-667,共6页
文摘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是临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根本原因。易损斑块的早期识别与及时处理是避免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关键。目前已经有很多影像学方法应用于冠脉内易损斑块的检测,但易损斑块的形态学及其破裂导致血栓形成的机制仍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血管内光学相干成像技术(OCT)是一种基于心脏导管的检查方法,它利用近红外光,可获取高达10μm分辨率的影像,从而在细胞水平实现体内血管壁微结构成像。随着新一代频域OCT(FD-OCT)的发展,这一技术在易损斑块研究中发挥积极作用。现将OCT在易损斑块相关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易损斑块
急性冠脉综合征
薄纤维帽动脉斑块
血管内光学相干成像
Keywords
vulnerable plaqu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thin-capped fibroatheroma
intravascular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分类号
R541.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
5
3
作者
刘声亮
董慧
王晓蕾
于波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心肌缺血机理与诊疗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4期336-338,共3页
文摘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使用干涉仪记录不同深度生物组织的反射光,通过计算机构建能够让人简单识别的图像,因具备较高安全性和分辨率,已成为血管内检测技术的主力之一。冠状动脉中,不同的斑块组成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在OCT图像上有不同的表现。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血栓通常是引起心原性猝死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重要原因。通过OCT评价斑块的特点可以充分全面了解其稳定性,从而预测临床心血管事件,指导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薄帽纤维粥样斑块
脂质指数
罪犯斑块
Keyword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omography,optical coherence
thin-cap
fibroatheroma
Lipid index
Culprit plaques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冠脉CTA定量参数预测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
被引量:
10
4
作者
开慧华
沈栋
潘昌杰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
出处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00-1004,共5页
基金
2016年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医学科研课题(H201658)。
文摘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量参数评估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TCFA)易损性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经DSA确诊为冠心病(血管狭窄率>50%)的连续124例患者纳入研究,DSA术中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识别并确定161个TCFA和138个非TCFA。术前所有患者行CCTA检查,测量和计算靶血管的狭窄率、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处血管外径相对值、斑块体积和体积百分比,记录低密度斑块(LAP)、餐巾指环征(NRS)、正性重构(PR)和点状钙化的数量。结果:CCTA测量的冠脉狭窄率与DSA测量结果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FA组的斑块体积及百分比、MLA和RED均明显大于非TCFA组,LAP出现率和CT值小于非TCFA组,但LAP体积及百分比大于非TCFA组,NRS和点状钙化的出现率多于非TCF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P的体积和体积百分比以及PR是TCFA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LAP的体积和体积百分比、PR以及LAP体积+LAP体积百分比+PR预测TCFA的符合率分别为0.856、0.902、0.769和0.960。结论:CCTA是无创性评估TCFA易损性质的主要检查工具,斑块相关定量参数中LAP的体积和体积百分比以及PR预测TCFA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
血管内超声
正性重构
Keywords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Angiography
thin-cap
fibroatheroma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Positive remodeling
分类号
R543.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评价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靶血管中薄帽纤维粥样斑块分布
张蛟
段媛媛
罗建平
马东星
魏玉杰
荆丽敏
李屹
贾小伟
刘惠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血管内光学相干成像技术检测易损斑块研究进展
张丽伟
盖鲁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方面的应用
刘声亮
董慧
王晓蕾
于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冠脉CTA定量参数预测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
开慧华
沈栋
潘昌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