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ic Study of Bauxite and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Co-Existing Al^(3+), Fe^(2+) and Ti^(4+)
1
作者 MOHAMED NAJAR P A JEURKAR J U RAMANA RAO K V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5-561,共7页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in combination with spectrophotometry and titrimetry has been used to evaluate chromat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bauxite constituents. The retention behaviors of four major constituents (Al...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in combination with spectrophotometry and titrimetry has been used to evaluate chromat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bauxite constituents. The retention behaviors of four major constituents (Al 3+ , Fe 2+ , Ti 4+ , Si 4+ ) in bauxite mineral have been examined on plain and modified layers of silica gel G, silica gel H and cellulose with mobile phases containing aqueous sodium chloride, formic acid and hydrochloric acid. Ternary separation of Al-Fe-Ti was achieved on chromatographic plates made of silica gel H. The pH effect and presence of impurity elements in samples, nature of stationary phases on the ternary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limits of bauxite constituents were studied. Silicon in bauxite was detected on cellulose plates.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s of Al 3+ , Fe 2+ and Ti 4+ on silica gel H impregnated with sodium formate layers were achieved by titrimetry and spectrophotom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主成分 共存离子 Ti^4+ AL^3+ FE^2+ 薄层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菌草灵芝颗粒的水提工艺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2
作者 张桂清 梁志豪 +6 位作者 刘青 吴小平 罗海凌 姚俊新 刘斌 林占熺 江书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82,共17页
为探究复方菌草灵芝颗粒的水提工艺及其质量标准,以浸膏得率和浸膏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浸泡时间对浸膏得率和浸膏多糖含量的影响;参考2015版《中国药典》和国标检测复方... 为探究复方菌草灵芝颗粒的水提工艺及其质量标准,以浸膏得率和浸膏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浸泡时间对浸膏得率和浸膏多糖含量的影响;参考2015版《中国药典》和国标检测复方菌草灵芝颗粒的粒度、水分含量、干燥失重、装量差异、可溶性、微生物限量和重金属含量;通过薄层色谱法对复方菌草灵芝颗粒中的菌草灵芝、紫苏和富硒茶原材料进行鉴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菌草灵芝颗粒中单糖和茶多酚含量。结果表明:复方菌草灵芝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为提取温度80℃、超声时间2.5 h、料液比(g/mL)1∶25、提取次数2次、浸泡时间6 h;其颗粒粒度、水分含量、干燥失重、装量差异和可溶性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要求,微生物限量和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标要求,其中硒平均质量分数为0.0583 mg/kg;得到的菌草灵芝、紫苏和富硒茶的薄层色谱条带清晰,分离效果好,阴性对照对其测定无干扰;复方菌草灵芝颗粒中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310、1.166、8.708、1.265、0.824、5.79、2.58、1.72和1.67 mg/g。以上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复方菌草灵芝颗粒水提工艺稳定可靠,颗粒的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建立的复方菌草灵芝颗粒水提工艺质量标准科学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草灵芝 水提工艺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C和HPLC法相结合分析盐水鸭中的生物胺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凤芹 刘芳 +3 位作者 孟勇 王道营 诸永志 徐为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73-276,共4页
应用薄层层析(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两种方法分析盐水鸭中生物胺的组成及含量。薄层层析结果显示,盐水鸭样品中存在着腐胺、尸胺、亚精胺、精胺、酪胺和2-苯乙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检测到了以上6种生物胺,且各生物胺的含量均在20... 应用薄层层析(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两种方法分析盐水鸭中生物胺的组成及含量。薄层层析结果显示,盐水鸭样品中存在着腐胺、尸胺、亚精胺、精胺、酪胺和2-苯乙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检测到了以上6种生物胺,且各生物胺的含量均在204μg/g以下。两种方法结果相吻合,TLC法可以作为肉制品中生物胺定性分析的一种经济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水鸭 生物胺 薄层层析(tlc)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LC-FT-SERS对萝芙木中利血平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汪瑗 訾凤兰 +3 位作者 王英峰 赵宜学 张煦 翁诗甫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24-826,共3页
本文报道了应用薄层色谱(TLC) 与傅里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FT-SERS) 联用技术, 获得了中草药萝芙木有效成分利血平光谱研究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薄层原位约2 μg 的样品即可获得利血平分子的特征振动谱带,并阐... 本文报道了应用薄层色谱(TLC) 与傅里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FT-SERS) 联用技术, 获得了中草药萝芙木有效成分利血平光谱研究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薄层原位约2 μg 的样品即可获得利血平分子的特征振动谱带,并阐述了样品分子在表面增强基底银微粒表面的吸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血平 萝芙木 薄层色谱 tlc S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式薄层色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联用基底的制备及在有机反应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卢贝贝 张晨杰 +1 位作者 徐敏敏 姚建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4,共7页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可无损原位检测等优点,已发展成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分析技术,但通常混合体系的SERS快速检测仍然存在巨大的技术挑战.本文采用液-液两相界面自组装法制备了大面积和高均匀性的Au@SiO_(2)单...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可无损原位检测等优点,已发展成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分析技术,但通常混合体系的SERS快速检测仍然存在巨大的技术挑战.本文采用液-液两相界面自组装法制备了大面积和高均匀性的Au@SiO_(2)单层膜SERS基底,结合薄层色谱(TLC),构建了新型TLC-SERS联用技术,将TLC的快速分离和SERS的高灵敏检测有机结合,克服了混合体系检测中分离叠加光谱和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困难.系统研究了内置Au@SiO_(2)单层膜SERS基底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解决了以往TLC-SERS联用技术中分离斑点二次扩散和硅胶背景干扰等问题.通过新型TLC-SERS联用技术,实现了模型反应苯硼酸和3-溴吡啶的Suzuki偶联反应过程的监测,以及分离鉴定无标准样品的未知烯烃加成反应产物.结果表明,通过SERS对TLC分离后的斑点所含物质进行结构分析,对分离后出现斑点重叠而难以区分的样品进行成像技术分析,获得相对应物种的信息.该新型联用技术可为解决众多难以分离鉴定的有机化学反应混合产物的难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色谱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联用技术 Au@SiO_(2) 有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C-分光光度法测贯叶连翘中金丝桃素含量 被引量:10
6
作者 温普红 王晓玲 张亚妮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0-31,37,共3页
:针对贯叶连翘中成分复杂 ,干扰物多的特点 ,采用薄层层析 (TL C)分离出金丝桃素后 ,再进行分光光度测定。薄层层析以石油醚 -乙酸乙酯 -甲醇 (1∶ 4∶ 3)为展开体系展开 ,金丝桃素的 Rf=0 .85。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回归方程为 A=72 .0 0 C... :针对贯叶连翘中成分复杂 ,干扰物多的特点 ,采用薄层层析 (TL C)分离出金丝桃素后 ,再进行分光光度测定。薄层层析以石油醚 -乙酸乙酯 -甲醇 (1∶ 4∶ 3)为展开体系展开 ,金丝桃素的 Rf=0 .85。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回归方程为 A=72 .0 0 C+0 .0 0 3(r=0 .9997) ,平均回收率为 97.9% (RSD=0 .8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叶连翘 金丝桃素 薄层层析 分光光度法 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C快速分析多糖的单糖组成 被引量:35
7
作者 颜军 郭晓强 +2 位作者 李晓光 邬晓勇 苟小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03-607,共5页
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分析多糖的单糖组成。从斑点分离度、清晰度、有无拖尾现象及展层时间等方面综合评价展层效果。通过实验确定了适合的展开剂为展开系统(乙酸乙脂:吡啶:无水乙醇:水=8:1:1:2)、合适的显色剂为苯胺-二苯胺磷酸显色剂。... 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分析多糖的单糖组成。从斑点分离度、清晰度、有无拖尾现象及展层时间等方面综合评价展层效果。通过实验确定了适合的展开剂为展开系统(乙酸乙脂:吡啶:无水乙醇:水=8:1:1:2)、合适的显色剂为苯胺-二苯胺磷酸显色剂。通过此体系确定了单糖的Rf值,可用于快速分析水解多糖的单糖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单糖组成 薄层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C-HPLC检测三黄连合剂的有效成分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剑 牛晓艺 +2 位作者 黄明 梁万文 胡庭俊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2-318,共7页
【目的】以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TLC-HPLC)检测三黄连合剂的有效成分,为制定其质量标准及后期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TLC对三黄连合剂中的主要组分黄连、黄芩和连翘进行定性鉴别,并以HPLC对其主要有效成分黄... 【目的】以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TLC-HPLC)检测三黄连合剂的有效成分,为制定其质量标准及后期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TLC对三黄连合剂中的主要组分黄连、黄芩和连翘进行定性鉴别,并以HPLC对其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和连翘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三黄连合剂TLC色谱中的图像斑点清晰,与标准品对照斑点对齐,颜色一致。HPLC测定三黄连合剂中黄芩苷、连翘苷和盐酸小檗碱分别在75.00-1200.00μg/m L(r=0.9997)、4.17-66.67μg/m L(r=0.9998)、9.38-150.00μg/m L(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13.92%、100.18%和100.40%,其含量分别为5.03、0.25和0.27 mg/m L。【结论】TLC-HPLC可作为三黄连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且操作简便、重现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连合剂 有效成分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tlc)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在TLC原位的FT-SERS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汪瑗 国占生 +4 位作者 王英锋 王松颖 任桂芬 张湘兰 韩秀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45-748,共4页
应用表面增强技术将薄层色谱与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联用 ,获得了中成药三黄片中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在薄层原位的傅里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FT SERS)。研究表明 ,在薄层原位约 2 5 μm样品的FT SERS与纯固体样品的FT Raman光谱... 应用表面增强技术将薄层色谱与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联用 ,获得了中成药三黄片中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在薄层原位的傅里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FT SERS)。研究表明 ,在薄层原位约 2 5 μm样品的FT SERS与纯固体样品的FT Raman光谱的主要特征峰波数基本一致 ,相对强度有一定变化 ,出现特别增强的拉曼峰是波数为 72 7nm的芳香环上CH键面内变形振动峰。小檗碱分子以异喹啉环共轭体系的π电子与表面增强活性物质银晶体微粒相互作用 ,呈平面吸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c FT-SERS 薄层色谱 傅里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小檗碱 中成药 三黄片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C-HPLC法分析榧属植物叶中的紫杉醇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虹 陈振德 柳正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6-107,共2页
榧属植物叶的提取物经 TL C法初步分离 ,再用 HPL C法检测其中紫杉醇的含量。 HPL C测定条件为 Shim- PackCL C- ODS柱 (15 0 m m× 6 .0 mm ,5μm) ;甲醇∶水 (6 6∶ 34)为流动相 ;流速 0 .5 m l/m in,检测波长 2 2 7nm,柱温 35℃... 榧属植物叶的提取物经 TL C法初步分离 ,再用 HPL C法检测其中紫杉醇的含量。 HPL C测定条件为 Shim- PackCL C- ODS柱 (15 0 m m× 6 .0 mm ,5μm) ;甲醇∶水 (6 6∶ 34)为流动相 ;流速 0 .5 m l/m in,检测波长 2 2 7nm,柱温 35℃。该法在10 0~ 5 0 0μg/ml浓度范围内峰高 (Y)与其浓度 (X)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为 85 .7% (n=12 ) ,RSD为 7.8% ;精密度、重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杉醇 榧属植物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C-生物自显影-MTT法检测滇重楼内生真菌中抗菌活性成分 被引量:27
11
作者 赵江林 徐利剑 +1 位作者 黄永富 周立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8-32,51,共6页
本文采用TLC-生物自显影-MTT法检测了3株滇重楼内生真菌即芬芳镰刀菌、季氏毕赤氏酵母和烟曲霉正丁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稻瘟病菌的抗菌活性成分,以芬芳镰刀菌和季氏毕赤氏酵母菌液提取物中含有的抗菌活性成... 本文采用TLC-生物自显影-MTT法检测了3株滇重楼内生真菌即芬芳镰刀菌、季氏毕赤氏酵母和烟曲霉正丁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稻瘟病菌的抗菌活性成分,以芬芳镰刀菌和季氏毕赤氏酵母菌液提取物中含有的抗菌活性成分为多。同时与打孔药剂扩散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快速分离内生真菌中抗菌活性成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层析 噻唑蓝 生物自显影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成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藤中异钩藤碱在TLC原位的FT-SERS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瑗 王松颖 +2 位作者 赵宜学 任桂芬 訾凤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5,共3页
本文报道了将薄层色谱 (TLC)与傅里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FT SERS)联用 ,获得了中草药钩藤中的异钩藤碱光谱研究的新方法。研究表明 ,在薄层原位 ,2 5 μg钩藤总碱可将异钩藤碱等 8种生物碱完全分离。应用薄层原位的薄层色谱傅里叶... 本文报道了将薄层色谱 (TLC)与傅里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FT SERS)联用 ,获得了中草药钩藤中的异钩藤碱光谱研究的新方法。研究表明 ,在薄层原位 ,2 5 μg钩藤总碱可将异钩藤碱等 8种生物碱完全分离。应用薄层原位的薄层色谱傅里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TLC FT SERS)技术 ,获得异钩藤碱分子的特征振动谱带 ,进而阐述了样品分子在银胶表面的吸附模式 ,异钩藤碱以分子中氧化吲哚基团上N原子的孤电子对和吲哚环π电子共同吸附于银晶体微粒表面 ,16 15cm- 1 与芳环骨架振动和氧化吲哚N—H变形振动相关的峰获得最大增强。说明TLC 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钩藤碱 薄层色谱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 钩藤 中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C-UPLC-MS/MS法检测网红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8种化学药物 被引量:16
13
作者 曹晓琴 方振峰 +3 位作者 张涛 周国勇 陈中强 施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335-342,共8页
建立薄层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网红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8种化学药物。样品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前处理,采用Kinetex 100 RP-18(100 mm×2.1 mm,1.6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1 mmol/L乙酸铵(含0.1%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梯... 建立薄层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网红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8种化学药物。样品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前处理,采用Kinetex 100 RP-18(100 mm×2.1 mm,1.6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1 mmol/L乙酸铵(含0.1%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多重反应监测方式检测西布曲明、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麻黄碱、咖啡因、酚酞、苯乙双胍和西地那非等8种药物。结果表明,8种化合物在0.5~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5 8,各组分的检出限在0.09~0.29μg/kg之间,定量限在0.31~0.79μg/kg之间。待测物在不同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介于67.3%~101.1%,变异系数≤16.5%。45批保健食品检出23批非法添加阳性样品。本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网红保健品中8种非法添加药物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网红保健品 非法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手机识别的薄层色谱法快速检测油菜籽中的叶绿素
14
作者 郭梦帅 李泽一 +8 位作者 肖华明 吕昕 梅德圣 王丹 姚旋 郭亮 胡琼 陈洪 魏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5,共9页
为高效鉴定油菜籽品质,建立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耗时短的油菜籽中叶绿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乙醇(95%)提取样品中的叶绿素,以石油醚(60~90℃)-丙酮-甲苯(体积比2∶1.5∶2)为展开剂,紫外线分析仪(365 nm)激发叶绿素荧光显色,用... 为高效鉴定油菜籽品质,建立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耗时短的油菜籽中叶绿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乙醇(95%)提取样品中的叶绿素,以石油醚(60~90℃)-丙酮-甲苯(体积比2∶1.5∶2)为展开剂,紫外线分析仪(365 nm)激发叶绿素荧光显色,用智能手机采集荧光斑点图像,Image J软件进行荧光斑点自动识别,得到斑点面积,实现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快速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定量检测叶绿素a和b的线性范围为0.04~1.00 mg/m L,叶绿素a的决定系数R^(2)为0.9965,日内精密度为5.9%,日间精密度为8.6%。叶绿素b的决定系数R^(2)为0.9925,日内精密度为6.1%,日间精密度为5.6%。油菜籽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00%~91.67%和92.00%~113.00%。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关系较好,准确度良好,能快速测定油菜籽中叶绿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 薄层色谱法 Image J 智能手机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类型红檵木叶总黄酮含量测定及花与叶红色素的TLC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辉 赵虹桥 +2 位作者 熊玉双 唐克华 曾富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132-5134,共3页
对3种类型红檵木的幼叶与老叶进行了总黄酮提取及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并进行了嫩叶红红檵木品种的花和幼叶红色素的硅胶G薄层层析(TLC)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以嫩叶红红檵木幼叶为最高,达1.02%;3类品种之间的总黄酮含量排序是:... 对3种类型红檵木的幼叶与老叶进行了总黄酮提取及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并进行了嫩叶红红檵木品种的花和幼叶红色素的硅胶G薄层层析(TLC)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以嫩叶红红檵木幼叶为最高,达1.02%;3类品种之间的总黄酮含量排序是:嫩叶红幼叶>透骨红幼叶>双面红幼叶,嫩叶红老叶>双面红老叶>透骨红老叶。TLC分析结果表明:嫩叶红幼叶与花的红色素含有相同的颜色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檵木 总黄酮 色素 薄层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C-SERS法快速分析抗精神失常类中药的化药成分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磊 陈梦云 +2 位作者 李晓 陆峰 许激扬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26,共5页
建立了一种薄层色谱(TLC)结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用于快速检测抗精神失常类中药中非法掺杂化学成分的方法。通过优化银溶胶、动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D-SERS)检测方法及激光强度等因素后,利用TLC对中药基质和掺伪4种化药成分,即奋乃... 建立了一种薄层色谱(TLC)结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用于快速检测抗精神失常类中药中非法掺杂化学成分的方法。通过优化银溶胶、动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D-SERS)检测方法及激光强度等因素后,利用TLC对中药基质和掺伪4种化药成分,即奋乃静、卡马西平、利培酮、舒必利进行初步分离,以三氯甲烷∶甲醇∶水(8∶2∶0.2)为展开剂,于254 nm紫外灯下检视定位,进而使用SERS技术对分离的微量物质进行鉴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专属性、灵敏度好等特点,且检测限可低至0.02 mg/m L;与HPLC法相比,该方法简单快速,无需样品前处理,在现场快速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薄层色谱 中药 非法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TLC法测定芹菜提取物中芹菜素的含量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克勤 陈静萍 +2 位作者 罗军武 刘仲华 陈亮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69,共5页
本研究建立了测定芹菜素的高效薄层色谱(HPTLC)法。采用CAMAG全自动薄层色谱仪,高效硅胶G60薄层板,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水(18:2.3:0.35),测定波长为345nm,测定了芹菜提取物中芹菜素含量,在0.116~0.696μg/ml范围内呈良... 本研究建立了测定芹菜素的高效薄层色谱(HPTLC)法。采用CAMAG全自动薄层色谱仪,高效硅胶G60薄层板,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水(18:2.3:0.35),测定波长为345nm,测定了芹菜提取物中芹菜素含量,在0.116~0.69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该方法简单、快速,分离度好,灵敏度高,适用于芹菜提取物中芹菜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薄层色谱(HPtlc) 芹菜素 芹菜提取物 展开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C—UV分光光度法测定熊胆主要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胜华 张志荣 李永川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3年第4期63-65,共3页
熊胆为名贵中药,有健胃、镇痉、镇痛等作用,其特有成分是熊去氧胆酸(UDCA),此外尚含鹅去氧胆酸(CDCA),去氧胆酸(DCA)及胆酸(CA)等胆汁酸,UDCA与CDCA为立体异构体。有关商品熊胆胆汁酸成分的定性鉴别及薄层扫描法测定熊胆中熊去氧胆酸含... 熊胆为名贵中药,有健胃、镇痉、镇痛等作用,其特有成分是熊去氧胆酸(UDCA),此外尚含鹅去氧胆酸(CDCA),去氧胆酸(DCA)及胆酸(CA)等胆汁酸,UDCA与CDCA为立体异构体。有关商品熊胆胆汁酸成分的定性鉴别及薄层扫描法测定熊胆中熊去氧胆酸含量已有报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熊胆 熊去氧胆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虎益母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19
作者 房思远 赵兵令 +3 位作者 朱永明 李育明 包永占 史万玉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09,共7页
为了更好地控制苦虎益母颗粒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探究并制定苦虎益母颗粒的质量标准。本试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虎杖的有效成分大黄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黄芪、益母草、苦参和虎杖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显示,大黄素在进样量介于0.... 为了更好地控制苦虎益母颗粒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探究并制定苦虎益母颗粒的质量标准。本试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虎杖的有效成分大黄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黄芪、益母草、苦参和虎杖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显示,大黄素在进样量介于0.0797~0.7176μg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919.6X-17.864,R=0.9997,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的平均值为98.2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2%;薄层色谱鉴别黄芪、益母草、苦参和虎杖,检测指标斑点位置和颜色均与对照品一致,分离效果较好,阴性无干扰。本试验建立的HPLC含量测定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从重复性、稳定性和操作难易程度等不同方面均能满足苦虎益母颗粒质量控制要求,可作为苦虎益母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虎益母颗粒 质量标准 含量检测 薄层色谱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枣与酸枣仁的本草考证及化学成分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英楠 于莹 +2 位作者 高铭泽 薛嘉宁 赵容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0期93-97,共5页
为比较大枣与酸枣仁的历史沿革、药用功效及化学成分,本文分析了两种药材的道地沿革、功效考证和活性成分等,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定两者果肉与种仁中的关键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B和斯皮诺素的含量。... 为比较大枣与酸枣仁的历史沿革、药用功效及化学成分,本文分析了两种药材的道地沿革、功效考证和活性成分等,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定两者果肉与种仁中的关键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B和斯皮诺素的含量。本草考证表明,大枣以山东、山西为道地产区,酸枣仁主产于华北平原等北方地区,二者均含黄酮、三萜等活性成分,但酸枣仁炒制后催眠成分(如斯皮诺素、皂苷B)含量更高。TLC和HPLC显示,大枣与酸枣果肉均含齐墩果酸和白桦脂酸,而酸枣仁仅含白桦脂酸,大枣仁中未检出二者。HPLC测定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B含量为0.021 7 mg/g,斯皮诺素为0.072 6 mg/g,可能与品种或采收期有关。以上结果表明大枣与酸枣果肉成分相似,但种仁差异较大,二者入药部位不可替代。酸枣仁需炒制以增效,其果肉可开发为食品(如果醋、糕点)以提高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枣 酸枣仁 本草考证 薄层色谱 化学成分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