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8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瓜果实细胞壁修饰相关基因的筛选和分析
1
作者 梁任繁 黄皓 +7 位作者 文俊丽 廖云云 高小凤 韦传义 张曼 吴永升 周国列 周生茂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4,共9页
甜瓜细胞壁对果实的脆度和口感具有重要影响。为了阐明细胞壁修饰相关基因对果实发育影响的分子机制,以厚皮甜瓜桂蜜12号为试材,应用转录组学、生物信息学筛选和分析雌花授粉后5 d和20 d的果实生长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显示,果实两个发... 甜瓜细胞壁对果实的脆度和口感具有重要影响。为了阐明细胞壁修饰相关基因对果实发育影响的分子机制,以厚皮甜瓜桂蜜12号为试材,应用转录组学、生物信息学筛选和分析雌花授粉后5 d和20 d的果实生长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显示,果实两个发育时期差异表达基因有2950个,上调1141个,下调1809个。在富集Q值最显著的前20个条目中,GO富集指向细胞组分、生物过程等所涉及细胞壁数目最多(8个,占40%);KEGG富集后它们指向代谢途径、遗传信息途径、环境信息处理、细胞过程等途径。筛选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扩张蛋白、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激素合成酶等基因,推测它们共同参与细胞壁修饰,影响甜瓜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细胞壁修饰 差异表达基因 转录组学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新品种兰白946的选育
2
作者 孔维萍 程鸿 +3 位作者 唐桃霞 任凯丽 岳宏忠 苏永全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41-1944,共4页
兰白946为杂交一代厚皮甜瓜新品种,植株长势强,株型疏散。叶片五角形,缺刻浅,叶色黄绿。雄花两性花同株。该品种为中熟品种,在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春大棚种植全生育期110 d,果实发育期45 d。果实短椭圆形,果皮灰白色,有不规则稀网。果肉... 兰白946为杂交一代厚皮甜瓜新品种,植株长势强,株型疏散。叶片五角形,缺刻浅,叶色黄绿。雄花两性花同株。该品种为中熟品种,在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春大棚种植全生育期110 d,果实发育期45 d。果实短椭圆形,果皮灰白色,有不规则稀网。果肉翠绿,肉厚5.0 cm,果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6.8%,肉质软糯多汁,风味浓郁,具有兰州白兰瓜的原始风味。平均单果质量2.0 kg。中抗白粉病、霜霉病,适宜甘肃省中、西部地区保护地及露地覆膜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皮甜瓜 新品种 兰白946 白兰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皮甜瓜品种(系)光合性能综合评价及高光效品种筛选
3
作者 康利允 王慧颖 +4 位作者 李晓慧 高宁宁 李海伦 常高正 赵卫星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0,共7页
通过对薄皮甜瓜品种(系)的光合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高光效种质资源,为薄皮甜瓜高光效育种奠定基础。采用苗期穴盘基质栽培,对45个薄皮甜瓜品种(系)的光合指标和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法对薄皮甜瓜... 通过对薄皮甜瓜品种(系)的光合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高光效种质资源,为薄皮甜瓜高光效育种奠定基础。采用苗期穴盘基质栽培,对45个薄皮甜瓜品种(系)的光合指标和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法对薄皮甜瓜品种(系)的光合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的高光效评价指标和高光效品种(系)。结果表明,45个薄皮甜瓜品种(系)的1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存在较大差异,介于10.32%~54.75%,其中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植株鲜质量和植株干质量等5个性状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均大于30%;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915%,筛选出净光合速率、植株鲜质量、植株干质量、根体积、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饱和蒸气压差、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相对含量、叶面积作为薄皮甜瓜高光效能力的评价指标;对综合光效率评价值进行聚类分析,将45个薄皮甜瓜品种(系)分为4类,高光效类型、亚高光效类型、中等高光效类型和低光效类型。初步筛选出波妞、皇子168、TS-16、15-171、TS-13、15-146、TS-14、A69、TS-9、TS-6、TS-12、15-142等12个高光效品种(系),可作为育种的高光效薄皮甜瓜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甜瓜 苗期 高光效 综合评价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萌芽期耐低温种质资源的筛选
4
作者 韦小敏 徐文龙 +1 位作者 尚建立 周丹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100,共6页
为了探索出一种甜瓜耐低温的高效筛选方法,快速筛选出耐低温甜瓜种质资源并利用,先用7份具有耐低温性差异的甜瓜资源,确定了17℃为甜瓜萌芽期低温筛选的最佳温度;再用17℃对268份甜瓜资源进行鉴定筛选,获得极耐和极不耐低温的资源;最后... 为了探索出一种甜瓜耐低温的高效筛选方法,快速筛选出耐低温甜瓜种质资源并利用,先用7份具有耐低温性差异的甜瓜资源,确定了17℃为甜瓜萌芽期低温筛选的最佳温度;再用17℃对268份甜瓜资源进行鉴定筛选,获得极耐和极不耐低温的资源;最后挑选出极耐低温和不耐低温的甜瓜资源各5份测定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在萌芽期耐低温性较好的甜瓜资源在低温处理下的光合速率也更高。试验选出极耐低温的资源11份,可被直接或间接用于耐低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种质资源 萌芽期 耐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节间长度相关基因的定位
5
作者 高鹏 孙语彤 朱子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3,共11页
甜瓜(Cucumis melo L.)主茎节间长度是甜瓜重要株型性状,直接影响节间上芽和叶的重新分布。以短节间甜瓜品系“M1-15”为母本、长节间甜瓜品系“M4-16”为父本,构建六世代群体,通过分析甜瓜主茎节间长度性状遗传规律发现,主茎长节间性... 甜瓜(Cucumis melo L.)主茎节间长度是甜瓜重要株型性状,直接影响节间上芽和叶的重新分布。以短节间甜瓜品系“M1-15”为母本、长节间甜瓜品系“M4-16”为父本,构建六世代群体,通过分析甜瓜主茎节间长度性状遗传规律发现,主茎长节间性状受单个显性基因调控。利用群体分离分析法(BSA-seq)将调控甜瓜主茎节间长度基因定位于第3号染色体3.69 Mb区域内。基于亲本重测序数据,结合1年2季2点F_(2)群体表型,将主茎节间长度基因初步定位于标记Chr03_23503295和Chr03_23691776之间,遗传距离为188.48 kb,包含23个基因。通过IGV分析和表达模式分析,发现MELO3C019794.2(Aquaporin PIP2)、MELO3C019801.2(Auxin response factor)和MELO3C019809.2(PAL)基因在两亲本不同发育时期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推测其与甜瓜主茎节间长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节间长度 BSA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果实糖分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分析
6
作者 孔维萍 张凯莉 +4 位作者 唐桃霞 任凯丽 程鸿 魏虎霞 岳宏忠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糖分甜瓜果实糖分代谢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为甜瓜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高糖甜瓜日本甜宝和低糖甜瓜小翠瓜为试验材料,采用Elsa试剂盒测定甜瓜果实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及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不同发育时期甜... 【目的】研究不同糖分甜瓜果实糖分代谢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为甜瓜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高糖甜瓜日本甜宝和低糖甜瓜小翠瓜为试验材料,采用Elsa试剂盒测定甜瓜果实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及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不同发育时期甜瓜果实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变化不大,果糖含量略大于葡萄糖。日本甜宝果实中蔗糖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小翠瓜果实在整个生长期基本无蔗糖积累。日本甜宝果实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酸性转化酶(Acid invertase,AI)活性呈下降趋势;小翠瓜果实SPS与AI活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变化幅度不大。日本甜宝果实蔗糖含量与SPS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40,与A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1;小翠瓜果实蔗糖含量与SPS、AI均呈正相关且未达到显著水平,同时日本甜宝蔗糖含量与代谢相关酶均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922,而小翠瓜果实蔗糖含量与代谢相关酶的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683。【结论】通过对2个品种甜瓜果实蔗糖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相关性分析,果实糖分含量与蔗糖代谢酶净活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甜瓜果实中蔗糖含量与相关酶活性有着较高的相关性,且SPS在甜瓜蔗糖积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甜瓜果实中蔗糖的积累是受SPS、AI、中性转化酶(Neutral invertase,NI)、蔗糖合成酶(SS-S)以及蔗糖分解酶(SS-C)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糖分积累 蔗糖代谢相关酶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外源绿原酸处理对‘绿宝甜瓜’贮藏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郝晓玲 狄建兵 韩忠海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4,共6页
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绿原酸处理对‘绿宝甜瓜’贮藏效果的影响,设置3个绿原酸质量浓度(10、30、50 mg/L),通过测定不同贮藏期‘绿宝甜瓜’的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细胞膜渗透率、抗坏血酸含量、失重率及腐烂... 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绿原酸处理对‘绿宝甜瓜’贮藏效果的影响,设置3个绿原酸质量浓度(10、30、50 mg/L),通过测定不同贮藏期‘绿宝甜瓜’的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细胞膜渗透率、抗坏血酸含量、失重率及腐烂率,评价绿原酸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中后期,与对照相比,不同质量浓度的绿原酸处理均抑制了‘绿宝甜瓜’的呼吸作用,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降低了细胞膜渗透率和腐烂率。30 mg/L绿原酸处理的保鲜效果优于10 mg/L和50 mg/L处理。50 mg/L处理在贮藏后期可滴定酸含量和失重率均低于对照。选择30 mg/L绿原酸处理‘绿宝甜瓜’可有效保持贮藏期果实品质,保鲜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宝甜瓜’ 绿原酸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设施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治技术模式
8
作者 杨玉文 孟永红 +2 位作者 李磊 关巍 赵廷昌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6-209,共4页
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冬春季甜瓜生产基地,瓜类细菌性果斑病严重危害设施甜瓜的生产。结合海南当地企业的生产实践,建立了一套涵盖甜瓜全生育期的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一体的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可为田间生产提供... 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冬春季甜瓜生产基地,瓜类细菌性果斑病严重危害设施甜瓜的生产。结合海南当地企业的生产实践,建立了一套涵盖甜瓜全生育期的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一体的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可为田间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甜瓜 海南省 细菌性果斑病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皮甜瓜新品种金凤凰9号的选育
9
作者 李宁 刘家璇 李媛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3,F0003,共6页
金凤凰9号是以自交系16CT42为母本、自交系12CT1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薄皮甜瓜新品种。该品种在辽宁地区冷棚栽培(3月中旬育苗)全生育期105 d左右,果实发育期28 d左右,坐果率高,子蔓、孙蔓均可结瓜。果实椭圆形,果皮黄色覆盖浅绿色条纹... 金凤凰9号是以自交系16CT42为母本、自交系12CT1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薄皮甜瓜新品种。该品种在辽宁地区冷棚栽培(3月中旬育苗)全生育期105 d左右,果实发育期28 d左右,坐果率高,子蔓、孙蔓均可结瓜。果实椭圆形,果皮黄色覆盖浅绿色条纹,瓜沟中等,单果质量400 g左右。果肉白色,瓤橘黄色,果肉较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3.2%,硬度大,耐贮运。植株长势强健,抗白粉病和霜霉病,667 m^(2)产量2500~3000 kg。适宜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等地种植。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甜瓜 新品种 金凤凰9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综合分析多效唑对甜瓜幼苗抗逆生理的影响
10
作者 梁任繁 符志新 +2 位作者 周鹏 林旭 苏义成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89,共10页
采用多变量统计方法,解析多效唑对甜瓜幼苗抗性生理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多效唑显著增加可溶性糖(TSS)、可溶性蛋白质(sPRO)、抗坏血酸(AsA)、脯氨酸(Proline)、总叶绿素(Chl)和叶绿素a(Chla)等物质含量,显著提高谷胱甘肽还原酶(... 采用多变量统计方法,解析多效唑对甜瓜幼苗抗性生理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多效唑显著增加可溶性糖(TSS)、可溶性蛋白质(sPRO)、抗坏血酸(AsA)、脯氨酸(Proline)、总叶绿素(Chl)和叶绿素a(Chla)等物质含量,显著提高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酶活性;丙二醛(MDA)与全钾(TK,R=-0.78)、全氮(TN,R=-0.57)、谷胱甘肽(GSH,R=-0.8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R=-0.92)、过氧化氢酶(CAT,R=-0.86)等显著负相关。观测指标可聚成2个类群,分别占70.59%和29.41%,同类指标间彼此呈正相关;17个生理指标可提取出3个主成分,分别命名为:功能性物质代谢、营养物质代谢、光合作用,各占总信息量74.91%、10.75%、6.53%,对应关键指标为:可溶性糖、磷、叶绿素b。综上,多效唑可提高甜瓜幼苗抗逆性,50~150 mg/L为最佳处理浓度,主要集中表现为功能性物质代谢、营养代谢、光合作用等三方面功能效应,可溶性糖可作为衡量多效唑处理甜瓜幼苗抗逆性强弱的决定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甜瓜 多变量分析 抗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生物炭对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的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许传强 张柱熙 +3 位作者 祝玉蕾 武宏熹 刘旭 孙子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1,共9页
[目的]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具有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等优点。筛选到适合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的生物炭添加量,为提升日光温室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效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以施用10 g(BOF10)、... [目的]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具有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等优点。筛选到适合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的生物炭添加量,为提升日光温室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效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以施用10 g(BOF10)、20 g(BOF 20)和40 g(BOF 40)秸秆型生物炭为处理,分析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日光温室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条件下的植株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及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在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条件下,不同生物炭添加量(BOF10、BOF20、BOF40)在不同程度上均可促进根系生长,提升根系活力和植株光合能力,促进矿质营养的吸收,增加植株的干重和鲜重,其中BOF20处理效果表现最为显著。在果实品质方面,BOF20和BOF40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及单果重。[结论]BOF20处理可作为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的较优生物炭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甜瓜 伴生栽培 生长发育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伽师瓜无菌培养与不定芽诱导研究
12
作者 徐银 方志刚 +2 位作者 顾邹壹 吴雨荷 宋刚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642-1646,共5页
为促进伽师瓜品种保育及种质创新,本研究以伽师瓜常规种和杂交种的种子为材料,采用无菌播种的方式获得无菌苗,探究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分化的条件。结果表明,2种伽师瓜种子最佳消毒方法是:在超净工作台中去壳后,用70%乙醇浸... 为促进伽师瓜品种保育及种质创新,本研究以伽师瓜常规种和杂交种的种子为材料,采用无菌播种的方式获得无菌苗,探究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分化的条件。结果表明,2种伽师瓜种子最佳消毒方法是:在超净工作台中去壳后,用70%乙醇浸泡30 s, 3%NaClO溶液消毒3 min。诱导效果最好的外植体是5 d无菌苗的近胚轴端子叶。最佳诱导培养基是基本培养基(MS)+1.0 mg·L^(-1)6-苄基腺嘌呤(6-BA),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0%;伽师瓜常规种不定芽分化率达73.3%,伽师瓜杂交种不定芽分化率达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瓜 无菌苗 愈伤组织 不定芽 6-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施硅和水杨酸对盐胁迫下甜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成城 秦芳 +5 位作者 李琴 李方圆 陈锦平 苏天明 何铁光 苏利荣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131,共7页
为探究外源硅和水杨酸对甜瓜幼苗盐害的缓解作用,以中度盐渍化大棚土壤为试验用土,以甜瓜幼苗作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CK)、硅处理组(Si)、水杨酸处理组(SA)以及复合施硅和水杨酸处理组(Si+SA)。分别探究了不同处理对甜瓜幼苗... 为探究外源硅和水杨酸对甜瓜幼苗盐害的缓解作用,以中度盐渍化大棚土壤为试验用土,以甜瓜幼苗作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CK)、硅处理组(Si)、水杨酸处理组(SA)以及复合施硅和水杨酸处理组(Si+SA)。分别探究了不同处理对甜瓜幼苗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外源硅和水杨酸对盐胁迫下甜瓜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以Si+SA处理为最佳,其株高和地上生物量分别较CK显著高出28.02%和50.13%。与CK相比,SA和Si+SA处理显著提高了甜瓜幼苗净光合速率,分别较CK提高49.91%和77.01%。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结果显示,Si+SA处理组的修复效果为最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氧化氢酶的活性高低均表现为Si+SA>Si>SA>CK,丙二醛含量高低则与之相反,表现为CK>SA>Si>Si+SA。各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CK,脯氨酸含量更是较CK高出156.83%~189.84%。研究结果表明,外源Si和SA均能缓解中度盐渍化程度的土壤对甜瓜幼苗的胁迫,SA和Si的复配处理在提高甜瓜幼苗的光合效率及抗性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幼苗 盐胁迫 水杨酸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文瑶 陈雪荣 +2 位作者 谢洪芳 田艳丽 胡白石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0,122,共10页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是瓜类作物上重要的种传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我国是全球西甜瓜的主要生产区。近年来,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我国西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明...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是瓜类作物上重要的种传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我国是全球西甜瓜的主要生产区。近年来,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我国西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明确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的适生性,根据其在全球的最新分布数据,本研究利用MaxEnt模型结合ArcGIS软件预测了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结果表明,MaxEnt模型的平均AUC(area under curve,AUC)值均大于0.9,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在历史气候条件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适生区分布广泛,主要包括华中、华南和华东地区,以及部分华北、东北地区,占我国面积的47.36%。影响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潜在分布区域的主要气候因子包括最热月份最高温度、月平均昼夜温差、最干月份降水量和最干季平均温度。未来气候情景无论是低环境强迫还是高环境强迫,适生区面积均呈现增长的趋势,预示着随着气候的变化,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发生的风险不断增加,因此建议应加强检疫监测和防控,严防其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潜在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126份甜瓜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雨晴 戴文婧 +4 位作者 杨羽清 姚森洋 周圆 程智慧 潘玉朋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2,共9页
以126份甜瓜种质为试材,对其苗期子叶大小性状进行测定,并依据此对甜瓜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利用50个SSR分子标记对126份甜瓜种质进行评价,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旨在为该126份甜瓜种质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甜瓜种质的子叶长... 以126份甜瓜种质为试材,对其苗期子叶大小性状进行测定,并依据此对甜瓜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利用50个SSR分子标记对126份甜瓜种质进行评价,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旨在为该126份甜瓜种质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甜瓜种质的子叶长和子叶宽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子叶长与子叶宽间呈正相关关系;基于各甜瓜种质的子叶长与子叶宽数据,可将91份种质聚类为三类,即大子叶甜瓜种质、小子叶甜瓜种质和子叶大小中等的甜瓜种质;50个多态性SSR分子标记在126份种质中平均检测出2.1个有效等位位点,变幅为1.18~4.11,Shannon-Weaver指数平均为0.80,变幅为0.33~1.50;基于50个SSR分子标记的基因型鉴定结果,126份甜瓜种质可聚类为四类,表明分子标记相较形态指标在种质资源评价中具有更高的精确性;由子叶大小和50个SSR分子标记的评价结果可见,本研究中126份甜瓜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子叶大小 分子标记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什地区甜瓜根腐病病原菌及其致病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梦娟 周婷婷 +6 位作者 韩盛 古勤生 吴会杰 麦合木提江·米吉提 张泽一 美热邦·牙克甫 玉山江·麦麦提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3,共9页
为明确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甜瓜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及致病性,对该地区的甜瓜根腐病样品进行采集、病原分离与鉴定,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并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ITS+TEF1-α+RPB2)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分离菌株... 为明确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甜瓜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及致病性,对该地区的甜瓜根腐病样品进行采集、病原分离与鉴定,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并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ITS+TEF1-α+RPB2)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分离菌株。结果显示,伽师县甜瓜根腐病原菌主要为镰状孢新赤壳菌(Neocosmospora falciformis)、大豆镰刀菌(Fusarium glycines)和腐皮新赤壳菌(N. solani)。其中,菌株Z3、Z11和Z27致病性强,将其接种至同一甜瓜品种测定致病力,均能显著降低甜瓜植株的根长、株高、茎鲜质量和根鲜质量,病情指数分别为68、84和74。菌株Z11(Fusarium glycines)的致病力最强。首次鉴定出镰状孢新赤壳菌和大豆镰刀菌为新疆甜瓜根腐病的致病病原,丰富了甜瓜根腐病的病原学研究,为甜瓜根腐病的诊断、防治以及抗病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根腐病 镰状孢新赤壳菌 大豆镰刀菌 致病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纹瓜NFC原浆酶解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卓笑艳 杜瑾 +5 位作者 蔡思源 谢爽 李文瀚 姜瑜倩 李喜宏 冷传祝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9,共10页
针对网纹瓜原浆稳定性差易分层的问题,以网纹瓜非浓缩还原汁NFC原浆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分析果胶酶与纤维素酶复合型酶制剂酶解的最佳配比、剂量、时间及温度等关键参数。结果表明:正交试验法和响应面法在分析各因素对原浆稳... 针对网纹瓜原浆稳定性差易分层的问题,以网纹瓜非浓缩还原汁NFC原浆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分析果胶酶与纤维素酶复合型酶制剂酶解的最佳配比、剂量、时间及温度等关键参数。结果表明:正交试验法和响应面法在分析各因素对原浆稳定性的影响上所得结论相近,即对原浆稳定性影响由小到大依次是酶解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及复合酶比例。原浆稳定性最优时,正交试验筛选得到的最优酶解工艺参数为: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1∶3,总添加量为0.4%,酶解时间50 min,酶解温度50℃。而响应面试验筛选得到的最优酶解工艺参数为: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1∶3,总添加量为0.39%,54℃条件下酶解39 min。对两种方法筛选的最佳参数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网纹瓜原浆酶解的工艺参数以响应面法为优,该条件下原浆稳定性为93.54%。研究结果创新了网纹哈密瓜NFC原浆高效稳定实用技术,为网纹瓜NFC原浆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纹瓜NFC原浆 精深加工 悬浮稳定性 果胶酶 纤维素酶 酶解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对连作甜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帅 程李洋 +3 位作者 常相杰 杨晓娟 余梦梦 李俊华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7,共8页
为探究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连作甜瓜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春蕾17号甜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5个生物有机肥用量:0(CK)、1%(BIO1)、2%(BIO2)、3%(BIO3)、4%(BIO4)对甜瓜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 为探究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连作甜瓜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春蕾17号甜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5个生物有机肥用量:0(CK)、1%(BIO1)、2%(BIO2)、3%(BIO3)、4%(BIO4)对甜瓜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整体上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逐渐升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随着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BIO3处理提升效果最佳,其中膨大期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较CK显著提高了81.07%、52.09%、60.81%、23.51%和17.45%。BIO3处理产量较CK显著提高了9.18%。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BIO3处理最高,较CK提高了9.39%;而丙二醛含量则是先降低后升高,BIO4处理含量最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甜瓜产量、品质、土壤肥力、叶片光合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排名为:BIO3>BIO4>BIO2>BIO1>CK。综上,适量施加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植株抗逆能力、甜瓜产量和品质,其中3%生物有机肥(BIO3)处理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木霉生物有机肥 土壤肥力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甜瓜增产格局时空演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福红 夏咏 +3 位作者 丁宁 吕毅 赵兰兰 王紫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5,共9页
[目的]甜瓜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厘清其增产格局演化规律和驱动因素对优化甜瓜生产布局,提升产业发展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LMDI、空间马尔科夫链、面板计量模型等方法探析了2000-2022年中国甜瓜增产格局演化特征和... [目的]甜瓜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厘清其增产格局演化规律和驱动因素对优化甜瓜生产布局,提升产业发展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LMDI、空间马尔科夫链、面板计量模型等方法探析了2000-2022年中国甜瓜增产格局演化特征和驱动因素。[结果]2000-2022年甜瓜产量和种植规模均呈现波动中增加的态势,甜瓜增产格局具有显著的区域化集聚特征,甜瓜增产格局演化呈现明显的“等级锁定”效应。单产和种植面积对甜瓜增产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4.53%和55.47%,全国和多数省域甜瓜增产贡献是由单产和种植面积共同主导。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科技经费投入及化肥施用量是推动甜瓜单产和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持续推进甜瓜单产提升的内涵式增产路径,创新推广甜瓜简约化的栽培模式,促进产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增产 LMDI模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酯类香气生物合成与调控研究进展
20
作者 唐桃霞 孔维萍 +5 位作者 任凯丽 程鸿 苏永全 刘赵帆 杨永岗 赵晓琴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8-405,共8页
果实香气作为评价甜瓜风味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驱动消费者购买欲的关键属性。复杂多样的香气成分构成了甜瓜香气系统,特征香气是甜瓜香气系统中的关键组分。该文简述了不同品种甜瓜的主要香气成分,得出了乙酸乙酯、乙酸苯甲酯和乙酸-2-... 果实香气作为评价甜瓜风味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驱动消费者购买欲的关键属性。复杂多样的香气成分构成了甜瓜香气系统,特征香气是甜瓜香气系统中的关键组分。该文简述了不同品种甜瓜的主要香气成分,得出了乙酸乙酯、乙酸苯甲酯和乙酸-2-甲基-1-丁酯等酯类是大多数甜瓜的特征香气,并以特征香气物质为例,分析总结了其合成路径,概述了酯类香气合成中的关键调控因子,并对甜瓜香气品质的未来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甜瓜香气形成的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特征香气 合成路径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