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ergistic action of non-solvent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in preparation of poly(vinyl butyral) hollow fiber membrane via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邱运仁 漆静 韦玉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2184-2190,共7页
A systematic study of air gap distance effects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ly(vinyl butyral)hollow fiber membrane via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TIPS)has been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l... A systematic study of air gap distance effects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ly(vinyl butyral)hollow fiber membrane via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TIPS)has been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llow fiber membrane prepared at air gap zero has no skin layer; the pore size near the outer surface is larger than that near the inner surface; and the special pore channel-like structure near the outer surface is formed,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with the typical sponge-like structure caused by TIPS and the finger-like structure caused by non-solvent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NIPS),because of the synergistic action of non-solvent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at air gap zero.The pore size gradually decreases from outer surface layer to the intermediate layer,but increases gradually from intermediate layer to the inner surface layer.With the increase of air gap distance,the pore size near the outer surface gets smaller and a dense skin layer is formed,and the pore size gradually increases from the outer surface layer to the inner surface layer.Water permeability of the hollow fiber membrane decreases with air gap distance,the water permeability decreases sharply from 45.50×10-7 to 4.52×10-7 m3/(m2·s·kPa)as air gap increases from 0 to 10 mm at take-up speed of 0.236 m/s,further decreases from 4.52×10-7 to 1.00×10-8 m3/(m2·s·kPa)as the air gap increases from 10 to 40 mm.Both the breaking strength and the elongation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air gap distance.The breaking strength increases from 2.25 MPa to 4.19 MPa and the elongation increases from 33.9% to 132.6% as air gap increases from 0 mm to 40 mm at take-up speed 0.236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hollow fiber membranes synergistic action hydrophilic membra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coagulation bath temperature on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poly(vinyl butyral) hollow fiber membranes via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明 邱运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057-3062,共6页
Poly (vinyl butyral) (PVB) hollow fiber membranes were fabricated via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TIPS). The effects of coagulation bath temperature (CBT) on 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membranes ... Poly (vinyl butyral) (PVB) hollow fiber membranes were fabricated via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TIPS). The effects of coagulation bath temperature (CBT) on 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membrane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morphologies of the membranes were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performances of water permeability, rejection, breaking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were measure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l the membranes have the asymmetric morphology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skin layer decreases and the pore size of the outer layer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BT. The permeability of membranes prepared at air gap 1.0 cm and take-up speed 0.253 m/s increases from 1.047×10-7 to 5.909×10-7 m3/(m2·s-kPa) with the CBT increasing from 20 ℃ to 40℃, and sharply increases to 35.226×10 7 m3/(m2.s.kPa)once the CBT arrives at 50 ℃. While the carbonic ink rejections have no significant decrease, totally exceed 98%, but that of acid-maleic acid copolymer greatl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BT. Both the breaking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B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coagulation bath temperature poly (vinyl butyral) hollow fiber membra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TIPS法成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孔材料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忠华 薛平 +1 位作者 何亚东 朱复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9,共6页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 PE)微孔材料是以 UHMW- PE为聚合物基体的新型功能性材料 ,根据其特点 ,热致相分离 (TIPS)方法被用于 UHMW- PE微孔材料的成型。文中简要分析了 TIPS方法的热力学机理 ,借助 UHMW- PE/溶剂二元体系相图综述了...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 PE)微孔材料是以 UHMW- PE为聚合物基体的新型功能性材料 ,根据其特点 ,热致相分离 (TIPS)方法被用于 UHMW- PE微孔材料的成型。文中简要分析了 TIPS方法的热力学机理 ,借助 UHMW- PE/溶剂二元体系相图综述了相分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s 成型 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 微孔材料 机理 热致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S法iPP中空纤维膜的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凭力 黄卉 +3 位作者 周蕾 吴浩赟 常贺英 王世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5,共8页
通过熔融共混等规聚丙烯(iP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体系,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iPP中空纤维膜,且在不同的拉伸温度及拉伸比下对中空纤维膜进行拉伸研究.对膜结构与透过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环境扫描电子显... 通过熔融共混等规聚丙烯(iP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体系,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iPP中空纤维膜,且在不同的拉伸温度及拉伸比下对中空纤维膜进行拉伸研究.对膜结构与透过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膜的内、外表面以及截面结构进行观测,发现拉伸后膜外表面的皮层以及膜结构得到有效改善.使用电子式万能试验机对中空纤维膜的拉伸强度进行了测试.随着拉伸温度和拉伸比的增加,膜的孔隙率、纯水通量以及拉伸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膜的孔隙率最大可提高35.3%,纯水通量提高了286.9%,拉伸强度可提高至6.86 MPa.nano-SiO2(纳米SiO2)添加的杂化膜经过拉伸后,孔隙率增大了46.8%,纯水通量提高了416.1%,拉伸强度提高了181.9%.研究表明:通过对iPP中空纤维膜进行拉伸处理,可以优化膜结构,并改善了膜表面皮层以及透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热致相分离 中空纤维膜 拉伸 透过性能 力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剂对TIPS法等规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孔径及其连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振生 张广厚 +2 位作者 王志英 李凭力 李春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4-530,共7页
Isotactic polypropylene(iPP) hollow fiber microporous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via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TIPS)method.The mixture of di-n-butyl phthalate(DBP)and dioctyl phthalate(DOP)was used as diluent.Th... Isotactic polypropylene(iPP) hollow fiber microporous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via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TIPS)method.The mixture of di-n-butyl phthalate(DBP)and dioctyl phthalate(DOP)was used as diluent.The effects of α(DBP mass fraction in mixed diluent)and β(iPP mass fraction in polymer solution)on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membrane were investigated by N2-liquid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The connectivity of the membrane was evaluated with membrane tortuosity.It is noted that resulting membrane is apt to possess a narrow pore size distribution.For same β,the mean pore size and connectivity of resulting membrane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α.For α=0.20,with increasing β,mean pore size of resulting membrane increases with subsequent decreasing,while resulting membrane connectivity increases slightly.For α=0.35 or α=0.50,the mean pore size and connectivity of resulting membrane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β.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change of connectivity is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membrane topology.It is shown that membrane pore size and connectivity can be controlled effectively by choosing proper α and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 中空纤维膜 等规聚丙烯 连通性 稀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S法制备聚偏氟乙烯平板微孔膜及其表征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敏 许振良 +1 位作者 李井峰 吴晓辉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2,共5页
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稀释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平板微孔膜。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不同PVDF/DMP体系的结晶性能;通过测试纯水通量、孔隙率、泡点、平均孔径、拉伸强度等对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稀释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平板微孔膜。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不同PVDF/DMP体系的结晶性能;通过测试纯水通量、孔隙率、泡点、平均孔径、拉伸强度等对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MP含量增大,结晶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膜拉伸强度降低,当DMP的质量分数为0.70时膜拉伸强度有明显拐点;PVDF/DMP体系冷却发生固-液相分离;PVDF含量增大,膜水通量、孔隙率、最大孔径和平均孔径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 聚偏氟乙烯 微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MI及成核剂添加量对TIPS法多孔膜结构与透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振生 张艳菊 +1 位作者 王志英 崔东胜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研究了等规聚丙烯(iP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成核剂TM-1体系的热致相分离(TIPS)行为,采用熔融指数(MI)较低的聚丙烯T30S与MI较高的F401作对比研究.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定成核效应,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iP... 研究了等规聚丙烯(iP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成核剂TM-1体系的热致相分离(TIPS)行为,采用熔融指数(MI)较低的聚丙烯T30S与MI较高的F401作对比研究.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定成核效应,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iPP成核与晶粒生长.经过加热模压并控制冷却速率制备iPP多孔膜,对膜结构及其透过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F401/DBP/DOP体系,TM-1对T30S/DBP/DOP体系表现出更强的成核效应;不同MI聚丙烯制备的多孔膜结构明显不同,加入成核剂后,T30S型iPP多孔膜结构由紧密融合、内含胞腔孔的球晶结构转变为晶粒组成胞腔壁、相对开放的胞腔孔结构,而F401型iPP多孔膜的结构仍为紧密融合、内含胞腔孔的球晶结构,只球晶尺寸变小;相同成核剂添加量下,用T30S制备的多孔膜透过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成核剂 熔融指数 热致相分离 多孔膜 膜结构 透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TIPS法制膜技术发展历程 被引量:5
8
作者 林亚凯 周波 +9 位作者 唐元晖 田野 马文中 汪林 杨健 马恒宇 庞博 李倩 毕秋艳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6-287,共12页
热致相分离(TIPS)法是相转化法中重要的一种制备聚合物微孔膜的方法,本文以聚丙烯(PP)、聚偏氟乙烯(PVDF)、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醋酸纤维素(CA)等4种膜材料为主线,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TIPS法制膜技术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 热致相分离(TIPS)法是相转化法中重要的一种制备聚合物微孔膜的方法,本文以聚丙烯(PP)、聚偏氟乙烯(PVDF)、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醋酸纤维素(CA)等4种膜材料为主线,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TIPS法制膜技术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到产业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 聚合物微孔膜 热力学研究 动力学研究 聚偏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PVDF聚合物电解质多孔骨架
9
作者 王月 朱宝库 +1 位作者 计根良 徐又一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4期1449-1452,共4页
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制备聚合物电解质,要求聚合物电解质具有高的离子传导率、适宜的机械强度、柔韧性、孔结构和电化学稳定性等,利用三乙酸甘油酯(GT)作为稀释剂,通过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了PVDF多孔骨架,... 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制备聚合物电解质,要求聚合物电解质具有高的离子传导率、适宜的机械强度、柔韧性、孔结构和电化学稳定性等,利用三乙酸甘油酯(GT)作为稀释剂,通过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了PVDF多孔骨架,然后将多孔膜浸入LiPF6EC/DMC/EMC电解液中通过凝胶相转变制得PVDF凝胶电解质.分析研究了冷却条件与聚合物浓度对多孔膜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发现在15℃冷却浴下PVDF浓度为30%的多孔膜具有较好的吸液率和力学性能,由此制得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为1.21m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PVDF) 热致相分离(tips)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多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IPS法的聚醚砜/TiO_(2)-多巴胺复合微孔膜的制备及过滤性能
10
作者 钟文强 曾润鑫 +3 位作者 欧萱乐 黄瀚毅 徐睿杰 雷彩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4-170,共7页
基于逆热致相分离(RTIPS)工艺制备聚醚砜(PES)微孔膜,探究纳米TiO_(2)和多巴胺对PES微孔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80℃凝固浴工艺下得到的微孔膜均呈现100%海绵结构,复合膜表皮最小孔径为300 nm。添加0.5%纳米TiO_(2)的复合膜(MTN-0... 基于逆热致相分离(RTIPS)工艺制备聚醚砜(PES)微孔膜,探究纳米TiO_(2)和多巴胺对PES微孔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80℃凝固浴工艺下得到的微孔膜均呈现100%海绵结构,复合膜表皮最小孔径为300 nm。添加0.5%纳米TiO_(2)的复合膜(MTN-0.5)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最高,为99.1%,流量恢复率95.3%;额外添加1%多巴胺(MTN-0.5/1)的复合膜对牛血清蛋白(BSA)分离率最高,为82.2%,流量恢复率96.6%。改性后复合膜的防污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热致相分离 聚醚砜 防污 微孔膜 海绵微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用于湿电子化学品纯化的聚苯硫醚微滤膜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俊俊 方传杰 朱利平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采用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聚苯硫醚(PPS)微滤滤膜,通过改变冷却浴温度实现了膜结构调控,深入分析了冷却浴温度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最终显著提高了膜的渗透通量。在20℃的水冷却浴下,所制备PPS膜的正己烷通量达909 L/(m^(2)·h&#... 采用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聚苯硫醚(PPS)微滤滤膜,通过改变冷却浴温度实现了膜结构调控,深入分析了冷却浴温度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最终显著提高了膜的渗透通量。在20℃的水冷却浴下,所制备PPS膜的正己烷通量达909 L/(m^(2)·h·bar)(1 bar=0.1 MPa)。PPS微滤膜的耐溶剂性优异,对盐酸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14 d的耐溶剂试验表明,其对500 nm颗粒仍有95%以上的截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聚苯硫醚 热致相分离 耐溶剂性 湿电子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式人工肺材料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梓睿 柳杨 +1 位作者 王嵘 刘富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5,共12页
体外膜肺氧合作为体外生命支持的核心技术,其组件膜式人工肺在急性呼吸衰竭及心肺手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膜式人工肺面临气体传递效率差、气体选择性低及血液相容性不足等难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膜式人工肺的改进工... 体外膜肺氧合作为体外生命支持的核心技术,其组件膜式人工肺在急性呼吸衰竭及心肺手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膜式人工肺面临气体传递效率差、气体选择性低及血液相容性不足等难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膜式人工肺的改进工作,主要介绍了膜式人工肺材料的制备与结构调控以及表面改性,分析了热致相分离技术中绿色稀释剂及二元稀释剂体系的应用以及仿生涂层、多功能结构设计等在提升气体选择性及血液相容性上的优势。另外,指出了膜式人工肺在长时间使用中的血液相容性不足、气体传输与抗渗漏性能平衡等瓶颈问题,提出了通过材料改性与结构优化实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最后,展望了膜式人工肺在小型化、高效化及可持续化发展的方向。本文为膜式人工肺的高性能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了系统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式人工肺 血液相容性 高分子材料 热致相分离法 体外膜肺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13
作者 林伟嘉 冀大伟 +3 位作者 田徐泳 王春蕾 薛昊龙 肖长发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6,共9页
为有效从油水混合物及乳液中分离油或水,以聚丙烯(PP)为成膜聚合物,大豆油为稀释剂,二氧化硅(SiO_(2))和二维片层结构石墨烯(GE)为疏水添加剂,采用编织管增强/热致相分离(TIPS)联用法制备了增强型疏水PP中空纤维膜。通过改变GE添加量研... 为有效从油水混合物及乳液中分离油或水,以聚丙烯(PP)为成膜聚合物,大豆油为稀释剂,二氧化硅(SiO_(2))和二维片层结构石墨烯(GE)为疏水添加剂,采用编织管增强/热致相分离(TIPS)联用法制备了增强型疏水PP中空纤维膜。通过改变GE添加量研究了其对膜形貌、疏水性能、渗透及分离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E质量分数的提高,膜的孔隙率、平均孔径和油通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膜表面疏水性、亲油性和爆破强度随GE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当GE质量分数为0.5%时,膜的水接触角达132.4°,平均孔径为0.16μm,断裂强度达159 MPa,对煤油包水、大豆油包水、正己烷包水3种乳液的分离效率分别为98.9%、98.4%、98.6%,对应的通量为34.8、29.6、52.3 L/(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 聚丙烯 石墨烯 增强型中空纤维膜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性逆向热致相分离法聚砜微孔膜的制备与性能
14
作者 刘敏 杨静 +2 位作者 周昕怡 孙慧琳 王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针对逆向热致相分离法(RTIPS)制备聚砜(PSF)微孔膜成膜体系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首先对亲水性的端羟基型超支化聚酯(HBPE)进行封端,然后以PSF为膜材料,通过添加亲水剂封端HBPE构建四元低临界共溶温度(LCST)成膜体系PSF/HBPE/N,N-二甲基乙酰... 针对逆向热致相分离法(RTIPS)制备聚砜(PSF)微孔膜成膜体系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首先对亲水性的端羟基型超支化聚酯(HBPE)进行封端,然后以PSF为膜材料,通过添加亲水剂封端HBPE构建四元低临界共溶温度(LCST)成膜体系PSF/HBPE/N,N-二甲基乙酰胺/聚乙二醇400,采用改性逆向热致相分离法(m-RTIPS)一步制备了亲水性PSF微孔膜。对封端HBPE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分子量测试,分析了HBPE的封端率对四元成膜体系浊点和黏度的影响,研究了HBPE的封端率对PSF微孔膜的形貌、渗透性、亲水性、抗污染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对HBPE进行了封端,封端后HBPE的分子量增加;成膜体系的浊点和黏度随HBPE封端率的升高而增大,但黏度上升的幅度较小;3种添加不同封端率HBPE的PSF微孔膜的纯水通量、截留率、亲水性和力学性能都优于纯PSF微孔膜;随HBPE封端率的增加,膜的纯水通量下降,但截留率差别很小。当HBPE封端率为30%时,PSF膜纯水通量恢复率达88%,抗污染性最佳。添加不同封端率HBPE都可制得表面多孔的膜,当HBPE封端率为50%时,PSF膜具有全双连续结构的形貌,其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4.86,143.92 MPa和22.68%,综合力学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 微孔膜 改性逆向热致相分离法 超支化聚酯 封端率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对PE-UHMW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玲玲 权家友 +2 位作者 茆汉军 赵诚 王新威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78,共8页
在锂离子电池的组成材料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是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高分子功能材料,隔膜的性能对于电池的整体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包括理化特性、力学性能、热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等多个方面,其中,孔径大小与分布的均一... 在锂离子电池的组成材料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是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高分子功能材料,隔膜的性能对于电池的整体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包括理化特性、力学性能、热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等多个方面,其中,孔径大小与分布的均一性对电池性能有直接的影响,孔径分布越窄、越均匀,电池的电性能越优异。目前,商用锂电池隔膜以微孔聚烯烃膜为主,但聚烯烃膜的孔径大小难调控,限制了锂离子在锂电池正负极之间的传输效率。使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铸片,用退火的方式对铸片进行处理,并结合同步双轴拉伸工艺制备了孔径可调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锂离子电池隔膜,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高温凝胶色谱仪、万能拉伸机和孔径分布仪等表征了PE-UHMW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基本性能,并对其退火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铸片退火后消除了挤出后一面接触冷辊一面接触空气形成的差异,经双向拉伸制备的隔膜结晶度和晶粒尺寸增大、力学性能更高、孔径增大、孔径分布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热致相分离法 锂离子电池隔膜 退火 孔径可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回复力对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临 徐婷婷 +4 位作者 王先流 李东红 肖琼 柳敏彦 张彦中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8-387,共10页
破骨细胞是骨吸收的主要功能细胞,具有力学敏感性。本研究旨在利用形状记忆聚合物(SMPs)的形状回复力原位调控破骨细胞的形成。首先将纯聚乳酸(PLA)、不同质量比(7∶3、5∶5、3∶7)的PLA和聚己内酯(PCL)通过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PLA/P... 破骨细胞是骨吸收的主要功能细胞,具有力学敏感性。本研究旨在利用形状记忆聚合物(SMPs)的形状回复力原位调控破骨细胞的形成。首先将纯聚乳酸(PLA)、不同质量比(7∶3、5∶5、3∶7)的PLA和聚己内酯(PCL)通过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PLA/PCL 3D支架,并表征其形貌、结构、热性能;然后,将筛选的PLA/PCL(5∶5)支架在45℃下压缩塑形(压缩比分别为0、50%、75%)和4℃下冷却固定,并表征形状记忆性能;最后,通过基于RAW264.7巨噬细胞的破骨分化实验验证了形状回复力对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PLA/PCL(5∶5)材料体系的形状回复温度接近人体体温,适合制备3D支架;形状回复力与塑形应变相关,压缩比75%组的支架产生的形状回复力为50%组的1.7倍;形状回复力可抑制巨噬细胞的融合分化及相关功能表达,对破骨细胞形成的抑制作用与回复力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 热致相分离 形状回复力 破骨细胞 骨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二氧化硅/聚乙烯气凝胶复合薄膜的辐射制冷性质 被引量:2
17
作者 仪力菁 高杰 苗蕾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1-450,共10页
利用热诱导相分离法和简单的压缩工艺制备了压缩二氧化硅/聚乙烯(SiO_(2)/PE)气凝胶复合薄膜,通过表征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学性能,研究了SiO_(2)添加量和气凝胶压缩程度对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当纳米SiO_(2)、微米SiO_(2)、聚乙烯的质量... 利用热诱导相分离法和简单的压缩工艺制备了压缩二氧化硅/聚乙烯(SiO_(2)/PE)气凝胶复合薄膜,通过表征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学性能,研究了SiO_(2)添加量和气凝胶压缩程度对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当纳米SiO_(2)、微米SiO_(2)、聚乙烯的质量比为0.5∶1∶1,压缩比(压缩后气凝胶薄膜厚度与未压缩气凝胶厚度之比)为1/9时,可得最佳样品。最佳样品具有96.4%的太阳光谱平均反射率和95%的大气窗口平均发射率,能通过自身辐射制冷能力获得最高6.5℃的温度降低,可对亚环境进行全天候冷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聚乙烯 热诱导相分离 压缩 光学性能 辐射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热致相分离法制备PVDF-CTFE多孔膜的研究
18
作者 林帅 吕晓龙 +2 位作者 张绍哲 谷杰 任凯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3,共9页
利用低温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PVDF-CTFE多孔膜,重点考察了甘油含量和凝固浴温度对成膜机理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有促进热致相分离(TIPS)和非溶剂致相分离(NIPS)的双重作用.甘油含量的提高,一方面作为非溶剂使铸膜液浊点温度与凝固... 利用低温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PVDF-CTFE多孔膜,重点考察了甘油含量和凝固浴温度对成膜机理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有促进热致相分离(TIPS)和非溶剂致相分离(NIPS)的双重作用.甘油含量的提高,一方面作为非溶剂使铸膜液浊点温度与凝固浴温度的温差变大,加强了TIPS效应,使膜结构呈TIPS效应为主的双连续结构,避免了NIPS效应所致典型的指状孔结构;另一方面作为NIPS的致孔剂,会加强NIPS效应,促使发生双扩散,生成更多孔结构,二者竞争共同作用.最终甘油含量的提高使TIPS效应占主导,NIPS所致的皮层结构变薄,膜断面结构从致密堆积状向多孔蜂窝状结构转变,提高了膜的通透性.当甘油添加量为7.5%(质量分数)时,PVDF-CTFE中空纤维多孔膜综合性能最佳,拉伸断裂强度达2.6 MPa,纯水通量达860 L/(m^(2)·h·MPa).凝固浴温度的提高,减少了铸膜液浊点温度与凝固浴的温差,减弱了TIPS效应,加强了NIPS效应的传质过程,使膜结构从蜂窝状结构向指状孔结构转变,皮层厚度增加,导致膜孔隙率和纯水通量提高,力学性能下降.当凝固浴温度为80℃时,PVDF-CTFE平板多孔膜的纯水通量为1510 L/(m^(2)·h·MPa),拉伸断裂强度为2.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 低温热致相分离 成膜机理 多孔膜 凝固浴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PES亲水膜性能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李亮 苟阁 +2 位作者 王建明 姬靖 陈顺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74,共4页
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以聚醚砜(PE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90)、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原料制备PES亲水平板膜,探讨和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PES亲水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对膜PVP溶出值影响较大,热处理温度越高,热处理时... 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以聚醚砜(PE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90)、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原料制备PES亲水平板膜,探讨和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PES亲水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对膜PVP溶出值影响较大,热处理温度越高,热处理时间越长,膜PVP溶出值越低。热处理温度对膜力学性能影响不大。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膜亲水性逐渐升高。热处理有利于膜水通量的提升,当热处理温度为80℃时,膜水通量为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溶剂致相 聚醚砜 聚乙烯吡咯烷酮 热处理 亲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丙烯微孔膜 被引量:25
20
作者 张翠兰 王志 +1 位作者 李凭力 王世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6-41,54,共7页
简述了用热致相分离 (TIPS)法制备聚丙烯微孔膜的热力学依据 ,即聚丙烯 /稀释剂二元体系的固 -液、液 -液相分离和弱相互作用体系的综合平衡相图 ,Flory -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对相图的影响 ,以及实际TIPS过程的非平衡相图 .以此为依据 ... 简述了用热致相分离 (TIPS)法制备聚丙烯微孔膜的热力学依据 ,即聚丙烯 /稀释剂二元体系的固 -液、液 -液相分离和弱相互作用体系的综合平衡相图 ,Flory -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对相图的影响 ,以及实际TIPS过程的非平衡相图 .以此为依据 ,概述了TIPS法制备聚丙烯微孔膜的成膜机理 .在上述理论基础上 ,综述了稀释剂与聚丙烯的相互作用、稀释剂的流动性和结晶性、初始浓度、冷却速率及成核剂对膜结构的影响 .最后 ,指出了聚丙烯微孔膜的开发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微孔膜 膜结构 热致相分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