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5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on the test method of rupture forces of thermal bonding seams in nonwovens shopping bags
1
作者 王来力 吴雄英 丁雪梅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1-44,共4页
超声波热黏合的非织造布接缝不同于普通机织物和针织物等的车缝接缝。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纺粘法PP非织造布购物袋热黏合接缝断裂强力测试中的试样宽度、拉伸速率和隔距三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宽度对纺粘法PP非织造... 超声波热黏合的非织造布接缝不同于普通机织物和针织物等的车缝接缝。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纺粘法PP非织造布购物袋热黏合接缝断裂强力测试中的试样宽度、拉伸速率和隔距三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宽度对纺粘法PP非织造布热黏合接缝断裂强力的测试结果影响最大,并且接缝的断裂强力随着试样宽度的增加而增加。选用试样宽度为200mm、拉伸速率为50mm/min、隔距为100mm的组合所得出的测试结果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实际的接缝断裂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织造布 热黏合接缝 测试方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test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underground coal mine refuge alternatives
2
作者 D.S.Yantek L.Yan +2 位作者 N.W.Damiano M.A.Reyes J.R.Srednick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9年第3期343-355,共13页
Since 2009,the Mine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MSHA)has required mines to install refuge alternatives(RAs)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One of the biggest concerns with occupied RAs is the possible severity of the r... Since 2009,the Mine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MSHA)has required mines to install refuge alternatives(RAs)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One of the biggest concerns with occupied RAs is the possible severity of the resulting thermal environment.In 30 CFR 7.504,the maximum allowable apparent temperature(AT)for an occupied RA is specified as 35℃(95°F).Manufacturers must conduct heat/humidity test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ir RAs meet the 35℃(95°F)AT limit.For these tests,heat input devices are used to input the metabolic heat of actual miners.A wide variety of test methods,sensors,and heat input devices could be used when conducting such tests.Since 2012,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NIOSH)has conducted over thirty 96-hour heat/humidity tests on four different RA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st equipment and procedures used during these investigations.This information is useful for RA manufacturers conducting RA heat/humidity tests,for other researchers investigating RA heat/humidity buildup,and for those who need to assess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any confined space where people may be trapped or are seeking refu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FUGE CHAMBER REFUGE ALTERNATIVE CONFINED space thermal environment test method Temp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al analysis and tests of W/Cu brazing for primary collimator scraper in CSNS/RCS
3
作者 Jie-Bing Yu Jia-Xin Chen +2 位作者 Ling Kang Jie-Feng Wu Yi-Qing Zou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9-23,共5页
To the transverse beam collimation system in a rapid cycling synchrotron,an important component is the primary collimator,which improves emittance of the beam halo particles such that the particles outside the predefi... To the transverse beam collimation system in a rapid cycling synchrotron,an important component is the primary collimator,which improves emittance of the beam halo particles such that the particles outside the predefined trajectory can be absorbed by the secondary collimators.Given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power deposition distribution,the beam scraper of the primary collimator is a0.17 mm tungsten foil on a double face-wedged copper block of 121.5 mm x 20 mm.The heat is transferred to the outside by a φ34 mm copper rod.In this paper,for minimizing brazing thermal stress,we report our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ests on brazing the tungsten and copper materials which differ greatly in size.We show that the thermal stress effect can be controlled effectively by creating stress relief grooves on the copper block and inserting a tungsten transition layer into the copper block.This innov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successful R&D of the primary collimator.And this study may be of help for working out a brazing plan of similar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APER of PRIMARY COLLIMATOR of CSNS/RCS W/Cu BRAZING thermal analysis BRAZING tes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lot Test Conducted for Thermal Recoveryof Viscous Crude in Baisc Basin
4
《China Oil & Gas》 CAS 1997年第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test Pilot test Conducted for thermal Recoveryof Viscous Crude in Baisc Ba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热电缆的地源热泵岩土导热系数测试与验证研究
5
作者 关鹏 沈振强 +1 位作者 段新胜 焦玉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8-334,共7页
岩土导热系数对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有重要影响。获取岩土导热系数的常规热响应试验设备水路电路复杂,存在易受外界干扰、稳定性差、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加热电缆的岩土热响应试验仪,以位于武汉市汉阳区的... 岩土导热系数对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有重要影响。获取岩土导热系数的常规热响应试验设备水路电路复杂,存在易受外界干扰、稳定性差、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加热电缆的岩土热响应试验仪,以位于武汉市汉阳区的一口地埋管换热孔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及加热电缆型热响应和热恢复试验,结合无限长线热源理论和热流叠加原理对各测试阶段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加热电缆型热恢复试验精度较高,与常规热响应试验所测岩土导热系数相差仅为0.14 W/(m·K)。研究表明加热电缆型热响应和热恢复试验具有成本低、简单易操作且能获得不同深度地层的岩土导热系数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导热系数 电加热 热响应试验 热恢复试验 线热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模拟器热平衡试验设备及技术综述
6
作者 吴东亮 高庆哲 +1 位作者 张鹏嵩 廖韬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5年第1期7-15,共9页
太阳模拟器能够较精确地模拟太阳辐照的准直性、均匀性和光谱特性。深空探测器等航天器的构形日益复杂,其表面热光学性能的差异化愈发显著,使太阳模拟器在热平衡试验中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文章介绍了太阳模拟器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 太阳模拟器能够较精确地模拟太阳辐照的准直性、均匀性和光谱特性。深空探测器等航天器的构形日益复杂,其表面热光学性能的差异化愈发显著,使太阳模拟器在热平衡试验中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文章介绍了太阳模拟器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综述了国内外太阳模拟器设备和性能指标。并结合我国航天器的发展提出利用太阳模拟器开展试验的具体需求,分析了国内外典型太阳模拟器热平衡试验案例,对我国用于热平衡试验的太阳模拟器的技术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模拟器 深空探测器 热平衡试验 试验需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三号”卫星热真空试验方法
7
作者 常静 裴一飞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北京三号”卫星具有任务模式复杂、电子设备集成度高和功耗大等特点,如何提高外热流模拟的针对性、高效完成整星热真空试验是试验设计的关键。文章基于对该星热控设计和仪器设备工作特点的分析,从外热流的调节、星上加热回路状态设置... “北京三号”卫星具有任务模式复杂、电子设备集成度高和功耗大等特点,如何提高外热流模拟的针对性、高效完成整星热真空试验是试验设计的关键。文章基于对该星热控设计和仪器设备工作特点的分析,从外热流的调节、星上加热回路状态设置和星上设备工作模式设置等方面提出协同调整红外笼模拟外热流和卫星内热源的温度控制方法。热真空试验结果表明:星上设备温度得到有效控制,均未超过验收级试验温度的上下限;4个循环的设备温度一致性好。该温度控制方法有效验证了星上设备在热真空环境下的工作能力,为未来类似卫星热真空试验提供了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三号卫星 热真空试验 外热流 内热源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Nomex套管的航天器随动式供电电缆百kW级热羽流冲击防护研究
8
作者 张有为 姚文蕊 +3 位作者 张然 姚文娟 张栋 戴承浩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5年第1期46-51,共6页
针对某卫星随动式供电电缆在百kW级热羽流冲击下难以采用传统隔热型热防护产品的难题,文章提出采用Nomex套管进行热防护的设计方案。通过热分析计算选定了合适的Nomex套管产品;部件级、系统级发动机羽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案可... 针对某卫星随动式供电电缆在百kW级热羽流冲击下难以采用传统隔热型热防护产品的难题,文章提出采用Nomex套管进行热防护的设计方案。通过热分析计算选定了合适的Nomex套管产品;部件级、系统级发动机羽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案可有效降低电缆温度,满足不超过200℃的防护要求,并具有50℃以上的设计余量,同时保证了电缆的热耗排散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供电电缆 热羽流冲击 热防护 热分析计算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玻璃纤维/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耐高温及抗火性能研究
9
作者 杜高明 康大伟 +6 位作者 贾帅德 张宁 梅碧舟 张刚强 孟庆坤 戚继球 张长江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为提高钢结构桥梁抵抗火灾风险的能力,桥梁抗火隔热材料的开发受到重视。针对目前专用桥梁抗火材料的不足,本文以玄武岩-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为基体,以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和超临界干燥法制备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BF-GF/AC)... 为提高钢结构桥梁抵抗火灾风险的能力,桥梁抗火隔热材料的开发受到重视。针对目前专用桥梁抗火材料的不足,本文以玄武岩-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为基体,以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和超临界干燥法制备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BF-GF/AC),系统研究复合材料在高温和燃烧测试前后的宏观尺寸、微观形貌、相组成、力学性能及热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纯玻璃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玄武岩纤维使BF-GF/AC的尺寸和微观结构的稳定性都明显提升;BF-GF/AC纤维和气凝胶可以实现协同隔热效果,在1000℃处理后气凝胶仍然保持非晶态;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而热导率升高,BF-GF/AC在900℃热处理后抗拉强度和热导率分别0.431 MPa和0.026 W/(m·K);烃类火中,由10 mm厚BF-GF/AC组成的防火层结构完整,缆索模型表面低于300℃时间达到100.4 min。开发的气凝胶复合材料在高温和真火中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较低的热导率和一定的力学性能,可以满足桥梁防火设防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防火 气凝胶复合材料 玄武岩纤维 热导率 燃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激光扫描热成像无损检测参数有限元仿真分析
10
作者 谭丹 张志杰 +1 位作者 王禄祥 王丁迩恺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9,共9页
为进一步研究线激光扫描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探究检测过程中可调参数及被检材料参数对热成像结果的影响,以获取最佳缺陷检测效果。本文使用COMSOL软件建立线激光扫描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缺陷中心处及无缺陷处表面... 为进一步研究线激光扫描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探究检测过程中可调参数及被检材料参数对热成像结果的影响,以获取最佳缺陷检测效果。本文使用COMSOL软件建立线激光扫描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缺陷中心处及无缺陷处表面最大温差作为衡量检测效果的特征量,分析线激光长度、缺陷大小及缺陷深度对CFRP(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s)热成像结果的影响规律,并分别对3个参数与检测效果的关系进行拟合。研究可为搭建激光扫描热成像检测系统和制定准确可靠的检测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激光扫描热成像 CFRP 无损检测 COMSOL仿真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的蜂窝夹层缺陷检测研究
11
作者 潘峥 杨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3期48-52,共5页
该文针对金属蒙皮蜂窝夹层结构钎焊缺陷研究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的可行性。采用便携式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在蜂窝夹层结构人工缺陷对比试块上进行检测,分析不同采集时间、不同处理算法下得到的图像质量,并采用超声相控阵检测方法进行结果... 该文针对金属蒙皮蜂窝夹层结构钎焊缺陷研究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的可行性。采用便携式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在蜂窝夹层结构人工缺陷对比试块上进行检测,分析不同采集时间、不同处理算法下得到的图像质量,并采用超声相控阵检测方法进行结果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红外无损检测设备可以有效检测出蜂窝板焊接不良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无损检测 蜂窝夹层结构 热激励 焊接 热成像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电池阵基板在热真空试验中微弱热变形测量试验研究
12
作者 卞永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期62-65,共4页
该文主要内容研究的是在真空冷黑环境下,通过空间外热流模拟的方式结合数字化摄影测量的手段对太阳电池阵基板的微弱变形量进行测试试验研究。试验方案中采用非接触式红外灯阵模拟空间外热流的方式,同时使用空间环境模拟设备建立试验所... 该文主要内容研究的是在真空冷黑环境下,通过空间外热流模拟的方式结合数字化摄影测量的手段对太阳电池阵基板的微弱变形量进行测试试验研究。试验方案中采用非接触式红外灯阵模拟空间外热流的方式,同时使用空间环境模拟设备建立试验所需的真空冷黑环境,对太阳电池阵基板进行热流的施加,试验过程中采用数字化摄影测量对不同外热流作用下造成的太阳电池阵基板的微弱热变形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在红外灯阵辐射热流的作用下,太阳电池阵基板2 m×1.44 m范围内的热变形测量精度优于0.05 mm,该指标可以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光学摄影测量方法可作为测量太阳电池阵基板在热真空试验过程中微弱变形的测量方法,并且试验验证该方法有效,解决热真空试验过程中太阳电池阵基板热变形测量的问题,为后续电池阵表面设计盖片及盖片之间银连片设计提供试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真空试验 太阳电池阵基板 数字化摄影测量 微弱热变形测量 外热流模拟 红外灯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管型不锈钢板式热沉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13
作者 张世一 宋辰辰 +5 位作者 祁松松 董德胜 孙松刚 黄赟 刘家林 李灿伦 《真空与低温》 202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热沉主要用于在空间环境试验中模拟太空冷黑环境,针对现有蜂窝型板式热沉存在的流阻大、极易产生气堵的问题,提出采用直管型不锈钢板式热沉结构,对其流体分布与温度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使用液氮作为工质,研究了热流、流速、单管流道宽... 热沉主要用于在空间环境试验中模拟太空冷黑环境,针对现有蜂窝型板式热沉存在的流阻大、极易产生气堵的问题,提出采用直管型不锈钢板式热沉结构,对其流体分布与温度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使用液氮作为工质,研究了热流、流速、单管流道宽度、管道间距等参数对温度、流体分布及流阻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管型不锈钢板式热沉 真空热试验 空间环境试验 数值模拟 流动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导热系数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宋婧 《广东建材》 2025年第1期29-32,共4页
本文针对平板状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导热系数常用检测方法防护热板法GB/T10294-2008从方法测试原理出发全面分析设备相关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得出设备影响因素主要为设备结构、加热功率、计量面积、夹紧力、设备计量、维护保养等多方面,... 本文针对平板状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导热系数常用检测方法防护热板法GB/T10294-2008从方法测试原理出发全面分析设备相关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得出设备影响因素主要为设备结构、加热功率、计量面积、夹紧力、设备计量、维护保养等多方面,并对影响结果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和指标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防护热板法 测试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模型相关性验证的火面环境热平衡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冰强 薛淑艳 周晓舟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152,共11页
针对热平衡试验中难以综合模拟火面复杂多变服役热环境的困难,建立一种基于热模型相关性验证的热平衡试验方法。采用真空、低压变温自然对流和低压定温强迫对流验证相结合的方式,验证高低温条件下热分析模型的对流、导热、辐射网络系数... 针对热平衡试验中难以综合模拟火面复杂多变服役热环境的困难,建立一种基于热模型相关性验证的热平衡试验方法。采用真空、低压变温自然对流和低压定温强迫对流验证相结合的方式,验证高低温条件下热分析模型的对流、导热、辐射网络系数和热容等参数,并由相关性检验后的热分析模型验证设计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板温度高于气温11~86℃条件下(气温-91℃)的自然对流传热系数为0.19~0.57 W/(m^(2)·K),4~15 m/s风速下的强迫对流换热系数为1.24~2.4 W/(m^(2)·K)修正后的热分析模型与试验结果偏差在±3.5℃以内。该方法在不完全模拟服役热环境条件下实现航天器热设计验证,提供有效的热分析模型,已成功应用于祝融号火星车热平衡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表面 热平衡试验 热模型 对流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恒热流法和恒温法的岩土热物性试验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志尧 孙林娜 +2 位作者 魏俊辉 刘启明 褚赛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7期22-28,共7页
目前岩土热物性测试仪采用的方法包括两种:恒热流法和恒温法,通过介绍两种测试方法的区别及模型算法,以北京市某公建项目岩土热物性测试结果为基准,利用TRNSYS软件分别模拟了恒热流法和恒温法的测试工况,针对模拟结果展开分析研究。经对... 目前岩土热物性测试仪采用的方法包括两种:恒热流法和恒温法,通过介绍两种测试方法的区别及模型算法,以北京市某公建项目岩土热物性测试结果为基准,利用TRNSYS软件分别模拟了恒热流法和恒温法的测试工况,针对模拟结果展开分析研究。经对比,试验时间至48 h时,两种测试方法利用软件模拟出的延米换热量与现场测试结果的误差在10%以内,表明若已知项目周边的地层热物性参数如地层的导热系数、热扩散率等,可将软件模拟结果作为前期地埋管系统设计的依据,并作为后续热物性勘察结果验证的参考数据。此外,根据模拟结果,由于夏季地埋管流体在设计工况下与土壤的温差值较大,为了使流体尽快达到设计工况点,恒温法测试时应选用较大的功率,否则48 h内的测试值结果与实际值偏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系统 热物性试验 TRNSYS 恒热流法 恒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环境下高温结构极端热载荷生成方法
17
作者 王彬文 张仡 +2 位作者 秦强 陈宏 吴敬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9-986,共8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地面试验中的严酷气动热载荷模拟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石墨的大气环境下高温结构极端热载荷生成方法。形成了一种石墨加热元件热应力减缓设计方法,确保了大功率加热时的石墨加热元件完整性;构建了一种基于双层气膜...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地面试验中的严酷气动热载荷模拟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石墨的大气环境下高温结构极端热载荷生成方法。形成了一种石墨加热元件热应力减缓设计方法,确保了大功率加热时的石墨加热元件完整性;构建了一种基于双层气膜冷却的石墨封闭透波工作环境营造方法,避免了石墨加热元件在高温下接触氧气从而发生剧烈氧化,实现了大气环境中大热流载荷施加;基于前述方法研制了模块化石墨超高温加热装置,并针对C/SiC试验件开展了大气环境下加热能力试验测试。研究表明,超高温石墨加热装置具备大气环境中超高温加热能力,最大辐射热流达到了1.38 MW/m^(2),试验件热面温度达到了1 800℃级,升温速率达到了40.3℃/s,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热试验提供了技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试验 大气环境 热载荷生成 石墨加热 快速升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石墨阵列快速时变热耦合控制方法
18
作者 王彬文 郑瑶 秦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39,共8页
为了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热试验中准确模拟真实服役热环境,用快速时变热耦合控制方法对复杂石墨阵列进行控制.采用热耦合控制方法将瞬态热损失与瞬态黑体辐射量代入控制方程,实时获取试验件的真实热响应状态;研究了结构热试验热载荷典... 为了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热试验中准确模拟真实服役热环境,用快速时变热耦合控制方法对复杂石墨阵列进行控制.采用热耦合控制方法将瞬态热损失与瞬态黑体辐射量代入控制方程,实时获取试验件的真实热响应状态;研究了结构热试验热载荷典型历程及石墨阵列控制响应特性,设计了基于结构热试验的专家PID控制策略,给出了复杂石墨阵列全历程分段控制参数;研究了石墨阵列的电特性,设计了时变限伏控制策略,提高了石墨阵列的可靠性;设计了一种多温区耦合补偿控制方法,减小了温区间的耦合干扰.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温度曲线与理论计算曲线在快速升温段的最大误差为4.8%,平稳段的最大误差为1.4%,下降段的最大误差为2.3%;有效减小了控制系统的超调量,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使用快速时变热耦合控制方法在某试验中对复杂石墨阵列进行控制,控制误差小于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结构热试验 复杂石墨阵列 专家PID 耦合补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膨胀模压法成型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制备工艺及结构力学性能分析
19
作者 王鑫淼 蔡烨梦 丁晓春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3期82-85,共4页
该文主要探究热膨胀模压法成型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制作工艺,并对夹层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选用A3钢制作模具,将EPS泡沫进行水浴发泡后倒入模具中,使用热膨胀模压法成型工艺制作泡沫芯材。然后制作蒙皮并将其铺叠在泡沫型材上,... 该文主要探究热膨胀模压法成型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制作工艺,并对夹层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选用A3钢制作模具,将EPS泡沫进行水浴发泡后倒入模具中,使用热膨胀模压法成型工艺制作泡沫芯材。然后制作蒙皮并将其铺叠在泡沫型材上,固化后得到复合材料夹层结构。选取弯曲性能和剥离强度2项指标验证夹层结构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增大发泡密度、缩短发泡时间、降低发泡温度,可以获得更大的发泡压力,从而使夹层结构具备更强的弯曲性能。在发泡密度较低的情况下,夹层结构的胶含量较高,有助于提高其剥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膨胀模压法 复合材料 夹层结构 弯曲强度 滚筒剥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relation method estimation of the modulation signal in the weak equivalence principle test 被引量:1
20
作者 Jie Luo Liang-Cheng Shen +2 位作者 Cheng-Gang Shao Qi Liu Hui-Jie Zh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36-142,共7页
In a test of the weak equivalence principle (WEP) with a rotating torsion pendulum, it is important to estimate the amplitude of the modulation signal with high precision. We use a torsional filter to remove the fre... In a test of the weak equivalence principle (WEP) with a rotating torsion pendulum, it is important to estimate the amplitude of the modulation signal with high precision. We use a torsional filter to remove the free oscillation signal and employ the correlation method to estimate the amplitude of the modulation signal. The data analysis of an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uncertainties of amplitude components of the modulation signal obtained by the correlation method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due to white noise.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of the modulation signal obtained by the correlation method is about one order higher than the thermal noise limit. It indicates that the correlation method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stimate the amplitude of the modulation signal and it is instructive to conduct a high-accuracy WEP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ak equivalence principle test correlation method amplitude estimation thermal noise lim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