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mal hydraulic and mechanical analysis of CH HCSB TBM 被引量:5
1
作者 WANG Xiao-yu FENG Kai-ming ZHANG Guo-shu YUAN Tao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1-185,共5页
Based on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results of neutronics analysis of the CH HCSB TBM (Chinese helium cooled solid breeder test blanket module), thermal hydraulic and mechanical analys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Results s... Based on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results of neutronics analysis of the CH HCSB TBM (Chinese helium cooled solid breeder test blanket module), thermal hydraulic and mechanical analys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of the CH HCSB TBM is reasonable and accep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力分析 中子物理学分析 再生区 热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inorganic salt on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of nitrocellulose and reaction mechanism of its mixture
2
作者 Guo-zhong Xu Xu Gao +2 位作者 Mi Li Zhong-xuan Han Lin Ji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11-118,共8页
In this study,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inorganic salts and nitrocellulose,CaCO_(3) and Li_(2)CO_(3) were evaluated with respect to their effects on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of NC in nitrogen ... In this study,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inorganic salts and nitrocellulose,CaCO_(3) and Li_(2)CO_(3) were evaluated with respect to their effects on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of NC in nitrogen atmosphere using TG/DSC at three different heating rates(2,5,10 K/min).The nume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ation energy(E)and conversion rate was obtained by FWO and KAS method,and it was discovered that CaCO_(3) could improve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NC.Activation energy values were calculated by Kissinger method,and it was found that NC that contain Li2CO3had the highest activation energy while NC containing CaCO3had the lowest E value.By combining the thermal analysis data with Malek method,the most probable mechanism model of thermal degradation is obtained as Sesták-Berggren model,which expression is f(α)=α^(m)(1-α)^(n).As a result of this study,there are certain guiding principles that can be applied to the pyrolysis reaction model and to the actual production process of nitrocellulo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analysis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Malek method NITROCELLULOSE Inorganic sa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条件下NCM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释放气体的爆炸特性
3
作者 李刚 张修鹏 +1 位作者 常伟达 周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6,共9页
为了解Li(NixCoyMn1-x-y)O2(NCM)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释放气体(BVG)在高温环境下引发爆燃的危险性,利用8L爆炸测试装置和本生灯分别对BVG在不同初始温度θ0(25~120℃)下的爆炸特性和层流燃烧速度进行了测试.同时,利用软件CHEMKIN数值模拟... 为了解Li(NixCoyMn1-x-y)O2(NCM)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释放气体(BVG)在高温环境下引发爆燃的危险性,利用8L爆炸测试装置和本生灯分别对BVG在不同初始温度θ0(25~120℃)下的爆炸特性和层流燃烧速度进行了测试.同时,利用软件CHEMKIN数值模拟分析了常温和高温条件下层流燃烧速度SL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爆炸下限(LFL)随初始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爆炸上限(UFL)增大;当θ0升高到120℃时,最大爆炸压力pmax由0.62 MPa降至0.45 MPa,且与θ0呈指数衰减关系;受正反两方面作用的影响,最大爆炸上升速率(dp/dt)max随θ0的升高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极限氧浓度(LOC)从7.39%呈指数下降至7.03%;SL随θ0的升高而增大.同时发现C2H4和H2含量是影响BVG燃烧及爆炸破坏程度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结果可为NCM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发环境爆燃的危险性评估与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 爆炸特性 极限氧浓度 层流燃烧速度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方式对硅酸镁水泥水化特性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相国 包璐超 +2 位作者 何晨昊 张呈山 吕阳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68-2377,共10页
硅酸镁水泥(MSHC)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具有轻质多孔、碱度低、水化热低等优点,同时也存在早期力学性能发展较慢、后期容易产生开裂等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温(50℃)养护、高吸水树脂(SAP)内养护、SAP+高温(50℃)养护等不... 硅酸镁水泥(MSHC)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具有轻质多孔、碱度低、水化热低等优点,同时也存在早期力学性能发展较慢、后期容易产生开裂等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温(50℃)养护、高吸水树脂(SAP)内养护、SAP+高温(50℃)养护等不同方式对MSHC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SEM、综合热分析、固体核磁共振硅谱分析等方法分析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独使用高温(50℃)养护或SAP内养护的方式,采取SAP+高温(50℃)的综合养护方式可以显著提高MSHC早期抗压强度,促进水化反应,3和28 d抗压强度可分别达34.8和61.0 MPa;高温养护加速了MgO-SiO_(2)-H_(2)O(M-S-H)凝胶的生成;SAP+高温(50℃)的养护方式能更有效地促进MgO的水化和生成更多的M-S-H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镁水泥 养护制度 高吸水树脂 力学性能 水化程度 综合热分析 固体核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橡胶在出土象牙封存中的老化结构研究
5
作者 王宁 肖嶙 +7 位作者 白玉龙 孙杰 蒋璐蔓 李娜 骆光兵 宋永娇 杨弢 赵丽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2-1597,共6页
为防止金沙遗址出土象牙因快速失水而发生开裂、粉化和剥落等病变,一种室温固化、锁水保湿、耐候性良好、无色透明、易剥离的有机硅橡胶被用于出土象牙的临时封存保护。但封存二十年后,有机硅橡胶出现了雾化发白和不透明的现象,对象牙... 为防止金沙遗址出土象牙因快速失水而发生开裂、粉化和剥落等病变,一种室温固化、锁水保湿、耐候性良好、无色透明、易剥离的有机硅橡胶被用于出土象牙的临时封存保护。但封存二十年后,有机硅橡胶出现了雾化发白和不透明的现象,对象牙封存效果产生了影响。采用傅利叶红外光谱(FTIR)和固态核磁硅谱(^(29)SiNMR)等分别对有机硅橡胶老化前后的特征官能团和特征元素组成进行光谱分析;通过热失重分析(TGA)检测有机硅橡胶老化前后热稳定性;运用热重-红外联用分析(TG-FTIR)进一步分析有机硅橡胶老化前后样品在受热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白度计明确有机硅橡胶的形貌和透明度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硅橡胶中在长期的封存环境中发生局部的环氧基与羟基的交联、硅羟基的缩合反应,老化有机硅橡胶的局部交联度增加,残留率增加。TG-FTIR分析结果显示,老化前的有机硅橡胶在热分解过程中产生了CO_(2),NH_(3)和H_(2)O,而老化后的热分解产物为CO_(2)和H_(2)O,进一步证实老化前有机硅体系中存在硅甲基、羟基、硅羟基和氨基。当温度升高至500℃后,聚硅氧烷发生了热解聚反应,产生小分子六甲基环三硅氧烷。老化有机硅橡胶增加的交联位点是薄弱区,使体系内出现应力集中中心,产生微裂纹,造成材料光折射率的改变,使硅橡胶的透明度从98%降至89%,因此,有机硅橡胶出现发白现象。通过对象牙封存用有机硅的老化结构与性能分析,明确了有机硅橡胶雾化发白的机理。该研究的开展为象牙封存材料的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撑,有助于提升出土象牙的保护科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牙封存用有机硅橡胶 光谱分析 热分析 老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EA的釜用剖分式机械密封失效分析及改进
6
作者 梁肖 朱维兵 +2 位作者 王凤麟 颜招强 王和顺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7,共8页
根据某公司石化搅拌釜用剖分式机械密封产品各类元件失效占比数据,结合剖分式机械密封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各类元件失效形式及失效机制。对密封环进行温度场及热-力耦合场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密封环端面温度沿径向呈梯度分布,热变形在... 根据某公司石化搅拌釜用剖分式机械密封产品各类元件失效占比数据,结合剖分式机械密封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各类元件失效形式及失效机制。对密封环进行温度场及热-力耦合场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密封环端面温度沿径向呈梯度分布,热变形在耦合变形中起主导作用;螺钉预紧力能有效抵消部分端面变形及剖分面变形,从而有效增大剖分面连接紧密性。利用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方法计算各失效模式风险顺序数(RPN),确定剖分环崩边、剖分面处密封胶失效、温度异常、剖分环断裂、剖分环磨损等高RPN值的失效模式,并对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等过程提出改进优化措施,为降低失效风险及成本、提高密封性能、延长寿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釜 剖分式机械密封 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热变形 风险顺序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轮胎胎面橡胶滑动摩擦试验与顺序热力耦合仿真研究
7
作者 胡月 李英杰 +4 位作者 孙文博 代振帮 谭德强 贺强 王晓建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85-95,共11页
目的针对航空轮胎在滑行过程中温度场实测难度高、误差大的现状,以某型号航空轮胎胎面橡胶材料为研究对象,探究航空轮胎胎面橡胶在不同滑动工况下的力学及热学变化规律。方法通过环-块接触模拟航空轮胎胎面与道面的滑动摩擦过程,使用红... 目的针对航空轮胎在滑行过程中温度场实测难度高、误差大的现状,以某型号航空轮胎胎面橡胶材料为研究对象,探究航空轮胎胎面橡胶在不同滑动工况下的力学及热学变化规律。方法通过环-块接触模拟航空轮胎胎面与道面的滑动摩擦过程,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实时记录橡胶温度场变化。依据摩擦试验台建立环-块仿真模型,使用顺序热力耦合有限元法进行求解,结合试验与仿真结果得到胎面橡胶在不同载荷和滑动速度下的力学与热学变化规律。结果静态接触和滑动工况下,随载荷从40 N增大到90 N,橡胶块-砂轮的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强都增加,静载条件下,接触面积从51.097 mm^(2)增大到80.570 mm^(2),接触压强从0.783 MPa增加到1.117 MPa。与静载相比,滑动工况下接触面积和最大接触压强都明显减小。滑动工况下,胎面橡胶温度先急剧增加再趋于稳定,以80 N载荷、200 r/min转速工况为例,10 s前橡胶块温度由26.4℃迅速增加至76.3℃,10~60 s橡胶块温度缓慢上升至102.1℃。随着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加,橡胶温度增大,滑动速度对温度场影响更显著,在相同载荷下,400 r/min转速最高温度近似于200 r/min转速下的2倍。仿真和试验在2种滑动速度下最高温度的平均误差仅为0.606%和0.974%,试验和仿真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载荷与滑动速度都会使橡胶温度场快速上升,但速度影响更大。基于环-块仿真模型采用顺序热力耦合法对航空轮胎胎面橡胶滑动摩擦试验的力学及温度场求解具有较高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轮胎 胎面橡胶 滑动摩擦 顺序热力耦合 力学分析 温度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耦合作用下高速列车橡胶球铰疲劳耐久性评估方法
8
作者 公衍军 熊伟 +2 位作者 由天宇 尹盛文 王中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6,共11页
为进一步提升高速列车转向架关键橡胶节点在运行工况下的疲劳耐久性分析精度,对橡胶球铰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疲劳耐久性进行研究。以某型号高速列车转向架橡胶球铰为对象,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高速列车车辆动力学模型,提取转向架转臂... 为进一步提升高速列车转向架关键橡胶节点在运行工况下的疲劳耐久性分析精度,对橡胶球铰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疲劳耐久性进行研究。以某型号高速列车转向架橡胶球铰为对象,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高速列车车辆动力学模型,提取转向架转臂橡胶球铰在列车不同运行速度条件下的载荷历程数据,并施加于橡胶球铰有限元模型的载荷边界,分析橡胶球铰在列车运行载荷历程下的应力-应变场及其变化规律。基于Fortran语言编写程序计算橡胶球铰生热率,赋予各个橡胶单元,设定热边界及载荷条件。采用热力耦合方法计算橡胶球铰的温度场与热耦合应力-应变场,并在热力耦合作用下分析橡胶球铰的疲劳耐久性。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运行速度增加,轮轨间冲击激扰作用增强,转向架部位橡胶球铰交变载荷频率加快,有效载荷增大,进而导致橡胶球铰结构应力相应增大;考虑热力耦合作用时,橡胶材料的动态黏弹性在交变载荷激励下的阻尼引起橡胶生热并随列车运行速度提高而逐步增加,橡胶球铰温升导致热应力增加,疲劳耐久性显著降低;在列车运行时速400km/h、环境温度25℃时,橡胶球铰最高温度为43.14℃,对比同等条件下未考虑热力耦合作用的橡胶球铰,最大应力增大22.80%,疲劳寿命下降39.11%。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列车转向架橡胶球铰疲劳耐久性的预测精度提供了方法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球铰 热力耦合 温度场分析 疲劳耐久性 转向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梯安全钳制动块与导轨接触应力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9
作者 吴洋 肖磊 +4 位作者 王玮彦 许金鑫 杜原 杨泊莘 安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为了研究电梯安全钳的制动块与导轨接触应力的分布规律,结合有限单元法与赫兹接触公式提出精确且高效的计算方法.通过非线性刚度矩阵建立楔块-滚子-导轨平衡方程,应用接触理论及牛顿-拉夫逊(N-R)法求解平衡方程.考虑制动楔块与导轨的相... 为了研究电梯安全钳的制动块与导轨接触应力的分布规律,结合有限单元法与赫兹接触公式提出精确且高效的计算方法.通过非线性刚度矩阵建立楔块-滚子-导轨平衡方程,应用接触理论及牛顿-拉夫逊(N-R)法求解平衡方程.考虑制动楔块与导轨的相对运动,进行热传导方程修正,采用伽辽金法求解瞬态温度场.通过热力耦合迭代精确计算摩擦面接触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制动摩擦面的最高温度约为72.7℃,最大接触应力约为35 MPa,热效应对摩擦面接触应力的影响程度为两端区域大于中间区域;滚子位置上移会减小下端滚子的压力和摩擦面下端的接触应力;弹簧位置的下移或摩擦面位置的上移均会增大摩擦面下端的接触应力,摩擦面位置的上移会减小摩擦面上端的接触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钳制动块 力学性能 热力学分析 接触应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射流作用下火箭脐带塔热、力环境数值分析
10
作者 郝玉珊 甘石 李钢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2,共7页
为解决火箭移动过程的模拟较为受限的问题,提出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将重叠网络技术模拟应用于火箭发射过程中的漂移运动过程。研究了火箭漂移工况下脐带塔周围热、力环境变化规律;给出考... 为解决火箭移动过程的模拟较为受限的问题,提出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将重叠网络技术模拟应用于火箭发射过程中的漂移运动过程。研究了火箭漂移工况下脐带塔周围热、力环境变化规律;给出考虑火箭漂移运动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火箭横向运动对脐带塔表面温度及射流压力的影响,揭示脐带塔表面不同测点的时程曲线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脐带塔射流压力沿高度减小,底部射流压力最大,温度最高,随着火箭起飞高度和漂移量的增加,底部射流压力也在增加;尾焰移动导致侧面底角处的射流压力较大;脐带塔底部测点压力在火箭升空20 m,漂移量为3.16 m时达到峰值,压力最大可达0.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塔 燃气射流 热、力环境 重叠网格 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Higher Efficiency Thermal Cycling Profile for HALT
11
作者 陶俊勇 楮卫华 陈偱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8年第1期36-43,共8页
HALT(highly accelerated life test) is a new reliability test technique.This paper uses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to analyze the stress strain characteristic of solder joints of PQFP(plastic quad flat packaging) ... HALT(highly accelerated life test) is a new reliability test technique.This paper uses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to analyze the stress strain characteristic of solder joints of PQFP(plastic quad flat packaging) and BGA(ball grid array) under thermal cycle test,and studies influences of profile parameters of the thermal cycle,such as hot and cold soak temperature,hot and cold soak time and temperature change rate,on elastic strain range,accumulated plastic strain,fatigue life and test efficiency of two types of solder joints.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ethod to build an optimal thermal cycling profile for HALT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 HALT 热循环板面 非线性有限分析 热疲劳寿命 焊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损耗热压缩的新型液氢加氢站工艺系统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莹 李汉勇 +2 位作者 姜雨欣 陈尚飞 韩东旭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共7页
为解决国内现有液氢加氢站中核心设备短期内无法实现国产化以及液氢站加注过程中氢浪费量过大等问题,基于机械压缩增压和热压缩增压机理,构建了基于低损耗热压缩的新型液氢加氢站工艺系统,并利用Aspen HYSYS软件对该新型液氢加氢站工艺... 为解决国内现有液氢加氢站中核心设备短期内无法实现国产化以及液氢站加注过程中氢浪费量过大等问题,基于机械压缩增压和热压缩增压机理,构建了基于低损耗热压缩的新型液氢加氢站工艺系统,并利用Aspen HYSYS软件对该新型液氢加氢站工艺系统进行了稳态模拟,得出了系统运行工况参数,确定了优化工艺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液氢加氢站和新型液氢加氢站系统及其热压缩模块分别进行了能耗分析,结果表明,现有的“增压与汽化并行”式液氢加氢站系统比能耗为0.912 kWh/kg,而低损耗热压缩的新型液氢加氢站系统比能耗为0.322 kWh/kg,其比能耗比现有液氢加氢站降低了64.8%。这表明基于低损耗热压缩的新型液氢加氢站系统更节能,系统中关键部件的[火用]效率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站加氢站 热压缩 机械功增压 HYSYS模拟 能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秆粉和咖啡壳粉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邸亚森 汤正捷 +3 位作者 苏艳炜 李晓平 杨国印 吴章康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5,共9页
为探讨烟秆粉和咖啡壳粉代替桉木粉生产木塑复合材料的可行性,采用范式法分析比较烟秆粉、咖啡壳粉和桉木粉的化学成分,以烟秆粉、咖啡壳粉及桉木粉为增强相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融共混,采用两步挤出成型法制备了不同木质纤维原料及... 为探讨烟秆粉和咖啡壳粉代替桉木粉生产木塑复合材料的可行性,采用范式法分析比较烟秆粉、咖啡壳粉和桉木粉的化学成分,以烟秆粉、咖啡壳粉及桉木粉为增强相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融共混,采用两步挤出成型法制备了不同木质纤维原料及配比的木塑复合材料。通过测试不同木塑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动态热力学性能(DMA)、氧化诱导时间(OIT)和氧化诱导温度(OIT^(*)),观察不同木塑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官能团,分析不同木质纤维原料及配比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综纤维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桉木粉、烟秆粉、咖啡壳粉,木质素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桉木粉、烟秆粉、咖啡壳粉;桉木粉/HDPE复合材料(TS0)的综合性能优于烟秆粉/HDPE复合材料(TS100)和咖啡壳粉/HDPE复合材料(CS100)。在混合纤维原料木塑复合材料中,随着桉木粉用量的减少,木塑复合材料的集中载荷、弹性模量、静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先增加后降低,OIT和OIT^(*)降低,20%烟秆粉80%桉木粉/HDPE复合材料(TS20)的综合性能最佳,其集中载荷和冲击强度比TS100分别提高27.5%和22.5%,OIT和OIT^(*)分别增加9.9 min和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 咖啡壳 木塑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骨料水泥基多功能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子豪 苏荣华 +4 位作者 马超 解帅 冀志江 王英翔 王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0,共7页
为分析轻骨料种类及粒径对吸波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五种从微米级至毫米级粒径的轻骨料制备了轻质水泥基吸波材料,测试其电磁参数和反射损耗(RL),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了二维截面模型,模拟吸波材料内部电磁场分布情况,并测试了吸波材... 为分析轻骨料种类及粒径对吸波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五种从微米级至毫米级粒径的轻骨料制备了轻质水泥基吸波材料,测试其电磁参数和反射损耗(RL),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了二维截面模型,模拟吸波材料内部电磁场分布情况,并测试了吸波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热系数。结果表明,增加轻骨料掺量和增大粒径可改善水泥基材料的阻抗匹配性能,提升平均RL,拓宽有效吸波频宽,吸收峰向高频移动。20 mm厚度时,吸波材料在低频1.2 GHz处最优RL为-29.1 dB,在较高频5.9 GHz处最优RL为-20.9 dB,有效吸波频宽最宽可达14.49 GHz。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轻骨料可改变电磁波传输方向,增加电磁波损耗途径,相邻骨料之间可产生较强损耗,其次是在骨料内部产生损耗,这为骨料种类、粒径选择与轻质吸波材料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增大轻骨料粒径会降低吸波材料的密度、力学强度与导热系数,使其吸波效能更好,保温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料粒径 吸波材料 反射损耗 有限元分析 力学性能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钢地面管道在多元热流体中的腐蚀行为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金璐 李军 +4 位作者 李丽 李甫 孙红宇 罗仁坤 孙一平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127,共7页
通过腐蚀挂片对新疆油田X井区多元热流体地面管道进行动态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挑选出具有代表性失效管段。对获取的失效管段进行了壁厚测量、组织观察、腐蚀速率计算、化学成分分析和腐蚀产物分析,综合评估管道腐蚀损伤程度和腐蚀规律... 通过腐蚀挂片对新疆油田X井区多元热流体地面管道进行动态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挑选出具有代表性失效管段。对获取的失效管段进行了壁厚测量、组织观察、腐蚀速率计算、化学成分分析和腐蚀产物分析,综合评估管道腐蚀损伤程度和腐蚀规律。通过室内模拟腐蚀试验对管道腐蚀机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0钢地面管道在多元热流体中腐蚀严重;表面显微组织中观察到贝氏体和魏氏组织,管道中碳含量减少;腐蚀产物主要成分为Fe_(2)O_(3)和Fe_(3)O_(4);管道先发生二氧化碳腐蚀,然后发生氧腐蚀,反应物中氧气对管道腐蚀速率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热流体 地面管道 腐蚀监测 化学成分分析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辐射下TNT晶体性能的变化特性
16
作者 任海超 贾宪振 +5 位作者 刘瑞鹏 王昊 孙晓宇 张增明 陶俊 王晓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4-1161,共8页
为了解强磁场辐射下三硝基甲苯(TNT)晶体性能的变化特性,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仪研究了磁场辐射(0,6 T)下TNT晶体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分析了磁场辐射后TNT晶格的变化,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获得了磁场辐射下TNT的热分解特性... 为了解强磁场辐射下三硝基甲苯(TNT)晶体性能的变化特性,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仪研究了磁场辐射(0,6 T)下TNT晶体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分析了磁场辐射后TNT晶格的变化,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获得了磁场辐射下TNT的热分解特性。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了磁场辐射下(0,3,6 T和8 T)TNT的晶格常数、微观分布、力学性能和撞击感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TNT晶体受到6 T磁场辐射后,微观形貌由辐射前的鳞片针状结构转变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构,热分解放热峰温度由289.6℃升高到304.1℃,但TNT的晶体相结构和晶格常数未发生明显改变。TNT晶格常数不受磁场辐射的影响,但磁场会改变TNT分子在晶体内部的分布。8 T磁场辐射能显著改善TNT晶体的延展性。通过比较最长引发键的占比,发现8 T磁场会增加TNT晶体的撞击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微观形貌 热分解 分子动力学 力学模量 撞击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超流量运行分析
17
作者 李经怀 龚震鑫 +3 位作者 尤岩 张菲茜 李波 黄庆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4,共7页
针对核电厂调试过程中由于管道及节流件阻力以及流量分配变化导致的正常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壳侧流量超出额定流量的问题,利用HTRI软件对120%流量下的热工和流致振动情况进行分析,其中间隙流速与临界流速比值最大为0.25(小于1),并且最大卡... 针对核电厂调试过程中由于管道及节流件阻力以及流量分配变化导致的正常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壳侧流量超出额定流量的问题,利用HTRI软件对120%流量下的热工和流致振动情况进行分析,其中间隙流速与临界流速比值最大为0.25(小于1),并且最大卡门旋涡振幅/管间隙最大值为0.04,小于判定准则中0.5的限值,结果表明120%流量下无流致振动风险;同时,热工计算时壳侧进口处流体密度和流速平方乘积(ρν^(2))超出标准限值要求,进一步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拉杆和防冲挡板进行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设计满足限值要求。实际工程调试过程中,设备在120%流量工况下,仍然能够安全运行。综合分析,该正常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壳侧在超20%设计流量时,工程上能够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交换器 正常余热排出系统 热工分析 振动分析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热不敏星敏感器光机设计与分析
18
作者 刘永清 高天元 韩旭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为满足大口径长焦距星敏感器的需求,对一种大口径热不敏星敏感器进行光机设计,根据指标要求,对热不敏系统进行光机热集成分析。使用MSC.Patran软件对主次镜结构施加温度载荷,计算出主次镜结构的热弹性变形,先利用MSC.Nastran软件计算热... 为满足大口径长焦距星敏感器的需求,对一种大口径热不敏星敏感器进行光机设计,根据指标要求,对热不敏系统进行光机热集成分析。使用MSC.Patran软件对主次镜结构施加温度载荷,计算出主次镜结构的热弹性变形,先利用MSC.Nastran软件计算热变形后节点的刚体位移,再利用Sigft光机接口软件分析得到变形后主次镜表面的Zernike多项式系数。将结果导入Zemax中,预判镜片面型变化以及刚体位移对弥散斑、光轴漂移量及波像差的影响。最后通过在20℃±5℃的温度范围内装调测试验证了系统性能满足指标要求以及光机热集成分析的准确性,提供了一套准确快捷的光机热集成分析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敏感器 光机设计 弥散斑 光机热集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观力学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分析
19
作者 刘文君 韩海涛 +2 位作者 鲁芹 高俊杰 聂榕序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9-266,共8页
基于细观力学理论,运用代表性体积元方法研究石墨烯填充聚乳酸复合材料导热性能。根据显微照片分析复合材料细观结构特征并构建细观结构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并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正确性和有效性。通... 基于细观力学理论,运用代表性体积元方法研究石墨烯填充聚乳酸复合材料导热性能。根据显微照片分析复合材料细观结构特征并构建细观结构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并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参数化分析研究各细观结构参数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所建模型及相应参数化分析结果,对石墨烯填充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预测及改进优化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观力学 石墨烯复合材料 细观结构模型 导热性能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技术制备DNTF/LLM-105复合材料及其安全性能分析
20
作者 王宇利 张怡婧 +4 位作者 李媛媛 刘博 南海 杨建武 马海霞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3-520,I0003,共9页
为了提高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的使用安全性,利用微流控技术将其与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进行复合,分别制备了质量比分别为50∶50、60∶40和70∶30的DNTF/LLM-105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 为了提高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的使用安全性,利用微流控技术将其与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进行复合,分别制备了质量比分别为50∶50、60∶40和70∶30的DNTF/LLM-105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备的DNTF/LLM-105复合材料进行了形貌及结构表征;采用DSC法测试了3种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性能;测试了3种复合材料的机械感度。结果表明,3种复合材料均为棱柱形,颗粒尺寸较原料明显减小,热分解峰温分别为269.0、262.6和255.4℃,较原料DNTF分别提前了21.2、27.6和34.8℃;机械感度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原料DNTF,微流控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特性落高分别提高了(50±2)、(45±2)和(45±2)cm;相比于原料LLM-105,复合材料的特性落高分别提高了(15±2)、(10±2)和(10±2)cm;复合材料摩擦感度的临界载荷均大于360N。说明利用微流控技术可以制备出颗粒尺寸小、机械感度优于含能材料单体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DNTF/LLM-105复合材料 微流控技术 热分析 机械感度 静电火花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