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输入对高锰钢模拟焊接热影响区显微组织和低温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邸新杰 曲永涛 +1 位作者 利成宁 巴凌志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7,共7页
作为一种新型低温用材料,高锰钢具有低成本及优异的低温力学性能等优势,在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实际焊接过程中,高锰钢焊接热影响区中距熔合线3 mm处的特定亚区(FL+3亚区)会出现低温韧性恶化的问题.针对... 作为一种新型低温用材料,高锰钢具有低成本及优异的低温力学性能等优势,在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实际焊接过程中,高锰钢焊接热影响区中距熔合线3 mm处的特定亚区(FL+3亚区)会出现低温韧性恶化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焊接热模拟技术再现了不同热输入下的FL+3亚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晶界比例、偏析及析出相.结果表明,模拟FL+3亚区具有较好的低温韧性,其冲击断口形貌均为大量的韧窝.然而随着热输入增加,其冲击吸收功降低,10 kJ/cm、15 kJ/cm、30 kJ/cm和45 kJ/cm不同热输入下的-196℃冲击吸收功分别为177 J、172 J、138 J和112J.FL+3亚区的显微组织为单相奥氏体组织,随着热输入增加,晶粒尺寸无明显变化,而小角度晶界比例升高.热输入增加会加剧FL+3亚区的C、Cu晶界偏析和Mn带状偏析,提高偏析区域的层错能以及临界剪切孪晶应力,使得孪生机制难以激活,进而减弱了形变孪晶的韧化作用,降低低温韧性.当热输入增大到15 kJ/cm时,FL+3亚区开始析出尺寸约为200 nm的颗粒状和块状Cr_(23)C_(6)碳化物,且析出相的尺寸和数量随着热输入增加而进一步增加.碳化物析出易引起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萌生,降低了FL+3亚区的低温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钢 热输入 焊接热模拟 晶界比例 偏析 析出相 低温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款具有过温指示功能的高速功率运算放大器
2
作者 冯仕豪 余德水 +1 位作者 马奎 杨发顺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81,312,共10页
基于80 V双极型集成电路工艺,设计了一种具有过温指示功能的高速功率运算放大器。该设计采用源极驱动-共基放大的输入级电路结构,选用p沟道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作为输入管,实现了低输入偏置电流和高转换速率。为防止输出功率晶体管... 基于80 V双极型集成电路工艺,设计了一种具有过温指示功能的高速功率运算放大器。该设计采用源极驱动-共基放大的输入级电路结构,选用p沟道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作为输入管,实现了低输入偏置电流和高转换速率。为防止输出功率晶体管因过热而损坏,设计了过温指示及热关断模块,在139~164℃的温度区间内具有迟滞型热关断与过温指示功能。芯片测试结果显示,该电路的输入偏置电流为16.804 pA,输入失调电流为2.49 pA,开环电压增益为128.2 dB,转换速率为19.57 V/μs,增益带宽积为3.5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输入 功率运放 高转换速率 低失调 过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Arc双丝焊“Γ”形电弧及其促进方法
3
作者 钟蒲 李亮玉 +2 位作者 任国春 王天琪 郭东波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0,I0006,共8页
Tri-Arc双丝三电弧焊通过中间第3弧的M弧重新分配焊接热输入,实现高熔覆率低热输入焊接.M弧与主电弧耦合,在整个动态周期表现为“Γ”形和“μ”形及其镜像形态.该文研究“Γ”形电弧的形成机理和热输入调控机制,结果表明,“Γ”形态由... Tri-Arc双丝三电弧焊通过中间第3弧的M弧重新分配焊接热输入,实现高熔覆率低热输入焊接.M弧与主电弧耦合,在整个动态周期表现为“Γ”形和“μ”形及其镜像形态.该文研究“Γ”形电弧的形成机理和热输入调控机制,结果表明,“Γ”形态由“μ”形态转变而来,熔滴振荡引起焊丝末端间距的变化,从而促进耦合电弧“Γ”形态的形成,此时M弧不作用于母材,比“μ”形电弧焊接热输入更低.为提高Tri-Arc双丝焊接低热输入效果,在维持导电嘴末端到工件距离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焊枪枪体抬升距离从而改变焊丝末端间距.当导电嘴长度由30 mm增加至35 mm时,随着焊枪抬升,“Γ”形电弧作用时间逐渐增加,能更好地促进电弧热分配,降低Tri-Arc双丝焊接热输入,从而降低熔池最高温度,获得更小宽高比和更小熔深的焊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丝三弧焊 电弧耦合 电弧形态 电弧热分配 焊接热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热误差自适应学习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沈明秀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0-272,279,共4页
机床主轴在运行过程中,受热容易产生变形,从而造成机床加工后的产品精度下降。对此,设计了机床热误差自适应学习补偿控制方法,并对补偿前和补偿后的效果进行实验验证。给出了机床热误差自适应控制原理图,提出了一种用于识别和更新热误... 机床主轴在运行过程中,受热容易产生变形,从而造成机床加工后的产品精度下降。对此,设计了机床热误差自适应学习补偿控制方法,并对补偿前和补偿后的效果进行实验验证。给出了机床热误差自适应控制原理图,提出了一种用于识别和更新热误差的外生输入自回归模型。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自适应更新,从而对机床运行产生的热误差进行补偿。设定热误差的动作控制限值,通过实验检验补偿前和补偿后机床热误差变化结果。结果显示:补偿前,机床运行一段时间后,在X和Z轴方向上产生的热误差较大,都超过了误差的设置范围;补偿后,机床运行一段时间后,产生的热误差较小,都保持在设置范围内。采用自适应学习补偿控制方法,能够降低机床产生的热误差,从而提高机床对产品的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 热误差 外生输入自回归模型 加权最小二乘法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热工系统的辨识与建模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昊 余岳峰 徐星星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6-200,共5页
针对热工系统一般为多输入多输出的特性,介绍了多输入多输出辨识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推导简化为多个多输入单输出系统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采用以独立伪随机信号为输入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辨识试... 针对热工系统一般为多输入多输出的特性,介绍了多输入多输出辨识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推导简化为多个多输入单输出系统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采用以独立伪随机信号为输入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辨识试验方法及相应的辨识算法.利用上述辨识方法建立了某燃煤锅炉燃烧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辨识建模方法对多输入多输出热工系统具有良好的建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系统 多输入多输出 建模 辨识 伪随机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等离子体装置中氩等离子体热负荷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欧巍 曹小岗 +6 位作者 薛晓艳 张卫卫 王建强 杨党校 陈顺礼 黎颖 苟富均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4-588,共5页
利用自建的单阴极直流弧光放电直线等离子体装置研究了氩等离子体的稳态热负荷特性,拟为研究等离子体性质、及其与壁材料相互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表明,实验中产生的氩等离子体热负荷可达0.5 MW/m2,能持续稳定放电5h以上;氩等离子... 利用自建的单阴极直流弧光放电直线等离子体装置研究了氩等离子体的稳态热负荷特性,拟为研究等离子体性质、及其与壁材料相互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表明,实验中产生的氩等离子体热负荷可达0.5 MW/m2,能持续稳定放电5h以上;氩等离子体热负荷与输入功率成正比,热效率随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大;等离子体热负荷强烈依赖于磁场和气体流量,磁场越强、流量越高热负荷越大;同时,增加气体流量或增强磁场,均可显著提高等离子体热效率。通过测量相同条件下距离阳极等离子体喷口215和430mm处的热负荷发现,两处热负荷相差2倍,表明在轴向上热负荷与距离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负荷 热效率 功率 流量 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研制610D大热输入焊接热模拟组织性能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朋彦 高彩茹 朱伏先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5-7,10,共4页
利用热模拟技术,对某钢厂新开发的一种60kg级大热输入焊接用钢板进行了大热输入焊接热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此次试制的钢板在焊接热输入为80kJ/cm时,具有合格性能,但焊接热影响区的低温韧性与日本产SPV490Q仍有一定差距,试制工艺有... 利用热模拟技术,对某钢厂新开发的一种60kg级大热输入焊接用钢板进行了大热输入焊接热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此次试制的钢板在焊接热输入为80kJ/cm时,具有合格性能,但焊接热影响区的低温韧性与日本产SPV490Q仍有一定差距,试制工艺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热输入焊接 热模拟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热输入对X80管线钢及其焊管内焊缝粗晶区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骁勇 李青霞 +2 位作者 徐学利 张雪琴 杨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7,共5页
利用焊接热模拟技术、材料力学性能检测和显微分析方法,对X80管线钢及其制管过程中内焊缝在不同热输入下粗晶区的韧性以及组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X80管线钢母材粗晶区及其焊管内焊缝粗晶区,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大,其韧性变化... 利用焊接热模拟技术、材料力学性能检测和显微分析方法,对X80管线钢及其制管过程中内焊缝在不同热输入下粗晶区的韧性以及组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X80管线钢母材粗晶区及其焊管内焊缝粗晶区,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大,其韧性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别。对于X80管线钢母材,其获得最佳韧性的热输入范围为10~20kJ/cm,此时的韧性值基本和母材保持在同一水平;当热输入大于20 kJ/cm后,其韧性呈下降趋势;当热输入大于35kJ/cm后,韧性急剧下降。而对于焊管内焊缝,当热输入处于17~35kJ/cm时,其粗晶区可获得最佳韧性水平;当焊接热输入小于17kJ/cm和大于35kJ/cm时,其粗晶区的韧性水平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焊管 内焊缝 焊接热输入 焊接热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输入对10CrMo910钢焊缝金属根焊层热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海涛 陈芙蓉 +1 位作者 胡艳华 解瑞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1,115,共3页
利用焊接热循环测试系统,分别在不同热输入条件下,实时采集了10CrMo910耐热钢焊缝金属根焊层的温度参数.通过对不同热输入下焊接热循环曲线和参数的对比,并结合金相组织观察、硬度测试,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10CrMo910耐热钢焊缝金属根焊... 利用焊接热循环测试系统,分别在不同热输入条件下,实时采集了10CrMo910耐热钢焊缝金属根焊层的温度参数.通过对不同热输入下焊接热循环曲线和参数的对比,并结合金相组织观察、硬度测试,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10CrMo910耐热钢焊缝金属根焊层焊接热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输入对10CrMo910耐热钢焊接热循环影响较大,热输入较小时,测得的峰值温度Tm和t8/3等热循环参数值较低,焊后组织较细小,硬度值较高;热输入较大时,测得的峰值温度Tm和t8/3等热循环参数值较高,焊后组织较粗大,硬度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输入 焊接热循环 10CrMo910耐热钢 焊缝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动臂板焊接温度场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智 宋威 +2 位作者 徐杰 李宗 宋之克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2年第2期139-144,149,共7页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挖掘机动臂平板对接焊温度场进行了分析,采用Goldak椭球热源模型,应用DFLUX子程序定义热源模型的位置、大小、热输入以及焊接速度等参数来模拟瞬态温度场的分布及其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焊接热输入、热源模型参数和...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挖掘机动臂平板对接焊温度场进行了分析,采用Goldak椭球热源模型,应用DFLUX子程序定义热源模型的位置、大小、热输入以及焊接速度等参数来模拟瞬态温度场的分布及其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焊接热输入、热源模型参数和焊接速度来分析其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焊接热源具有集中移动的特点,焊接热源模型参数以及焊接速度对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温度分布影响比较明显,热输入的变化与最高温度的变化大致呈线性关系.运用有限元法,选取Goldak椭球热源模型通过DFLUX子程序可有效进行挖掘机动臂平板焊接的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输入 热源模型 焊接速度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率激光-TIG电弧复合焊接不锈钢熔深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艳峰 刘金合 +1 位作者 罗晓娜 徐韦锋 《航空制造技术》 2008年第22期84-87,共4页
建立了一套低功率YAG脉冲激光-TIG电弧复合热源焊接系统,并用本系统对不锈钢1Cr18Ni9Ti进行焊接,研究了3种热源作用下不锈钢的焊缝熔深。通过引入焊缝有效热输入概念,对复合热源影响熔深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低功率激光-TIG电弧复合热源 不锈钢 热输入 熔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热蓄热屋顶式太阳房热过程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婷婷 刘艳峰 +1 位作者 王登甲 马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86-2291,共6页
提出用集热蓄热屋顶取代普通屋顶的新型太阳房结构,建立该集热蓄热屋顶式太阳房物理及数学模型,并以供热量和所营造的室内环境为衡量指标对集热蓄热屋顶结构倾角、循环风量、保温构造等进行优化分析。以拉萨采暖期典型气象条件为基础... 提出用集热蓄热屋顶取代普通屋顶的新型太阳房结构,建立该集热蓄热屋顶式太阳房物理及数学模型,并以供热量和所营造的室内环境为衡量指标对集热蓄热屋顶结构倾角、循环风量、保温构造等进行优化分析。以拉萨采暖期典型气象条件为基础进行实例分析,获得集热蓄热屋顶优化结果:集热蓄热屋顶倾角约45°时供热能力最佳;建议循环风量O.086~0.115m3/s;通过对典型房间热环境的模拟计算,得到平屋顶和45°坡屋顶集热蓄热构件可分别提高平均基础室温5.0和8.3℃,屋顶采取外保温措施后,在此基础上平均室温可分别提高2.5和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热蓄热屋顶 数值模拟 供热量 室内热环境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物热处理平衡产物和净输入热功率计算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要建 田君国 +1 位作者 徐永香 盛宏至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1-527,共7页
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原理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能预测废物经过热解、气化或焚烧处理后产物分布和净输入热功率的计算模型.采用EQUIL程序计算模拟了平衡产物成分随含水率、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温度和产物分... 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原理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能预测废物经过热解、气化或焚烧处理后产物分布和净输入热功率的计算模型.采用EQUIL程序计算模拟了平衡产物成分随含水率、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温度和产物分布对净输入热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能有效预测在废物热解、气化或焚烧处理过程中含水率、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对产物分布和净输入热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气化 焚烧 吉布斯自由能 净输入热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峰市丘陵坡地不同跨度日光温室综合性能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姜伟 王勇 +7 位作者 岳玲 靳玉荣 李玉民 王建国 谢玉玲 王国全 钱景宽 高月英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年第6期24-27,共4页
针对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日光温室跨度建造不规范的现状,试验比较分析了赤峰市跨度分别为8.0m、8.5m、9.0m、9.5m和10.0m日光温室的光热特性、产量、生产成本以及投入产出比差异,结果表明:在其它建造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在该试验条件下,随着... 针对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日光温室跨度建造不规范的现状,试验比较分析了赤峰市跨度分别为8.0m、8.5m、9.0m、9.5m和10.0m日光温室的光热特性、产量、生产成本以及投入产出比差异,结果表明:在其它建造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在该试验条件下,随着温室跨度增加,温室透光率、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环境因子逐渐变优;平均667m2产量逐渐增加,10m跨度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两年平均产量9310.4kg/667m2,显著高于8m跨度产量8470.6 kg/667m2;建造成本、折旧成本、生产成本都在增加,但投入产出比也在增加,10m跨度投入产出比为1∶3.8,而8m跨度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坡地 日光温室 跨度 光热特性 投入产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像仪建立覆膜砂SLS过程激光能量输入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山 曾锋 +2 位作者 叶昌科 麻春英 金俊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9-352,共4页
利用热像仪,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对覆膜砂选择性激光烧结(SLS)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测定和研究,避开了使用传统测温方法的各种干扰及缺点.通过对热像仪测温结果的研究,确定了覆膜砂SLS成型的合适的工艺参数范围:扫描速度10mm/s... 利用热像仪,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对覆膜砂选择性激光烧结(SLS)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测定和研究,避开了使用传统测温方法的各种干扰及缺点.通过对热像仪测温结果的研究,确定了覆膜砂SLS成型的合适的工艺参数范围:扫描速度10mm/s,激光功率16~20W·根据热像仪测温结果,结合ANSYS数值模拟计算,建立了覆膜砂SLS过程的激光能量输入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扫描过程中激光与覆膜砂相互作用的因素,用于预测不同的工艺参数对覆膜砂SLS成型过程的影响,为进一步分析各种成型工艺变化对覆膜砂固结效果的影响,以及激光快速成型工艺的计算机优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砂 选择性激光烧结 温度场 激光能量输入模型 热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输入响应的Cauer型RC网络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杜雄 李腾飞 +2 位作者 夏俊 刘小翠 孙鹏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230,共9页
对于封闭的RC网络,其参数不能直接测量,需要根据端口响应辨识网络参数。但对于等效的RC网络,受实际条件限制,端口激励信号是随机变化的,其模型难以建立。提出了一种基于零输入响应的参数辨识方法。在不考虑激励信号的条件下,分析了RC网... 对于封闭的RC网络,其参数不能直接测量,需要根据端口响应辨识网络参数。但对于等效的RC网络,受实际条件限制,端口激励信号是随机变化的,其模型难以建立。提出了一种基于零输入响应的参数辨识方法。在不考虑激励信号的条件下,分析了RC网络参数和零输入响应条件下时间常数之间的关系,得出在一种工况下不能对参数进行辨识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级联一阶RC网络,在不同的级联网络参数下得到关于待辨识网络参数的约束方程,根据两组不同的约束方程组可辨识出RC参数。以2阶待辨识的CauerⅠ型电网络为例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对Cauer型RC参数进行辨识。然后,将该方法应用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Cauer热网络参数辨识中,也取得了较准确的辨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uer型RC网络 参数辨识 零输入响应 变参数 热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原油储罐用钢的焊接热模拟试验 被引量:7
17
作者 章小浒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共4页
用焊接热模拟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大型原油储罐用钢在大线能量焊接条件下焊接热影响区的冲击韧性,热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大型原油储罐用钢在焊接线能量为100 kJ/cm条件下,焊接热影响区的冲击韧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原油储罐 焊接热模拟 线能量 气电立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流条件对Ni颗粒增强复合钎料组织形态的影响
18
作者 聂京凯 郑菡晶 +1 位作者 郭福 夏志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8期3271-3274,共4页
主要针对不同的再流次数带来的不同热输入对Ni颗粒增强复合钎料IMC形态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由前一阶段研究表明,决定Ni颗粒增强复合无铅钎料组织变化的关键因素是钎料的钎焊温度与钎料熔点的温度差△T以及在熔点以上保温时间t。其... 主要针对不同的再流次数带来的不同热输入对Ni颗粒增强复合钎料IMC形态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由前一阶段研究表明,决定Ni颗粒增强复合无铅钎料组织变化的关键因素是钎料的钎焊温度与钎料熔点的温度差△T以及在熔点以上保温时间t。其本质即外界对钎料的热输入量的大小。随着热输入的增加,Ni颗粒周围的IMC以及钎料/基板界面处的IMC都相应变化发展。由于Ni颗粒的加入。基板\钎料界面层的结构形态均与Sn-Ag共晶钎料有较大不同,Ni与cu6Sn5的相互作用起到了关键影响。界面层厚度的变化随再流次数增加呈现线性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复合钎料 热输入 多次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环路型自激振荡热管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利华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自激振荡热管是一种可用于电子冷却的微通道传热元件,而无阀闭式环路型自激振荡热管(简称CLSOHP)由于具有特别的优势极可能用作电子散热装置。文章主要介绍了CLSOHP的工作原理,总结了影响其传热性能的因素,综述了目前在常壁温和常热流... 自激振荡热管是一种可用于电子冷却的微通道传热元件,而无阀闭式环路型自激振荡热管(简称CLSOHP)由于具有特别的优势极可能用作电子散热装置。文章主要介绍了CLSOHP的工作原理,总结了影响其传热性能的因素,综述了目前在常壁温和常热流两种边界下已有的实验研究成果。通过对已有实验结果和装置的分析,提出了现有实验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为改进装置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一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电子冷却技术 自激振荡热管 常壁温边界 常热流边界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旁路耦合微束等离子铝合金薄板焊接工艺
20
作者 黄健康 何旌 +1 位作者 石玗 樊丁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29,共4页
采用ER4047铝丝在5A06铝板表面进行平板堆焊实验,对旁路耦合微束等离子薄板焊接工艺进行研究,研究了焊接电流、旁路电流、送丝速度对焊缝的影响规律,并与传统微束等离子焊接工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随着旁路电流的增加,焊丝的熔化速度不... 采用ER4047铝丝在5A06铝板表面进行平板堆焊实验,对旁路耦合微束等离子薄板焊接工艺进行研究,研究了焊接电流、旁路电流、送丝速度对焊缝的影响规律,并与传统微束等离子焊接工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随着旁路电流的增加,焊丝的熔化速度不断增加,且在相同焊接参数下,相比传统微束等离子焊接方法,旁路耦合微束等离子焊丝的熔化速度更快;采用旁路微束等离子焊接方法可以精确分配母材与焊丝的热输入,得到形貌良好的焊缝.且旁路电流能够有效地增加焊丝的熔化速度,减少母材的热输入,相比传统微束等离子薄板焊接工艺,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焊缝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输入控制 旁路耦合微束等离子 铝合金薄板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