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TDP茎流计研究沙地樟子松的树干液流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友焱 周泽福 +1 位作者 党宏忠 李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8-80,共3页
用TDP茎流计连续测定了沙地樟子松南北两方向的树干液流,并用传感器同步记录环境因子变化,探讨环境因子对树干液流的影响。沙地樟子松树干液流日变化呈双峰有规律变化,南面树干液流速度和变化幅度大于北面树干液流速度和变化幅度;... 用TDP茎流计连续测定了沙地樟子松南北两方向的树干液流,并用传感器同步记录环境因子变化,探讨环境因子对树干液流的影响。沙地樟子松树干液流日变化呈双峰有规律变化,南面树干液流速度和变化幅度大于北面树干液流速度和变化幅度;树干液流启动比环境因子晚1小时左右,然后迅速上升,在9:30达到第一个峰值,在17:20左右迅速下降,南面树干液流速度峰值出现在9:30左右,北面峰值出现在13:20左右;通过相关系数分析,树干液流与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和土壤水分相关明显,南北两方向的树干液流受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在南面,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而在北面空气温度〉太阳辐射〉空气湿度;日树干液流量集中在9:30到17:20,占全天树干液流量的70%多,北面树干液流量是南面树干液流量的0.5~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樟子松 tdp茎流计 树干液流速度 树干液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TDP)对山杨树干液流的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马长明 管伟 +3 位作者 叶兵 袁玉欣 王金凤 李淑梅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3,共5页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和Watch dog 小气候观测仪对延庆县上辛庄水土保持站山杨(Populusdavidiana)边材液流速率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山杨树干边材液流曲线呈宽峰状,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和Watch dog 小气候观测仪对延庆县上辛庄水土保持站山杨(Populusdavidiana)边材液流速率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山杨树干边材液流曲线呈宽峰状,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日出后7:00-8:00时液流开始上升,并于13:00-16:00 时达到峰值,然后迅速下降,19:00时速度变慢,至次日日出之前液流微弱,时断时续;7 月份进入雨季,液流速率提高,8 月份由于持续干旱,有所下降,进入9月份,地形雨增加,含水量湿度提高,液流速率又重新上升,10 月份山杨生长变慢,液流速率明显下降。同时,分析了液流速率的波动规律与主要气象因素波动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 边材液流速率 耗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扩散探针(TDP)茎流计在测算树干液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尚爱军 冯光惠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38-842,共5页
对树木个体蒸腾耗水的研究方法较多,如热技术法、同位素示踪法、风调室法、盆栽称重法、整树容器法和蒸渗仪法等。其中热技术法中的热扩散具有保持树木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基本不破坏树木正常生长状况,可以连续测定树干液流的优点,而且易... 对树木个体蒸腾耗水的研究方法较多,如热技术法、同位素示踪法、风调室法、盆栽称重法、整树容器法和蒸渗仪法等。其中热技术法中的热扩散具有保持树木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基本不破坏树木正常生长状况,可以连续测定树干液流的优点,而且易于野外操作及远程下载数据。目前利用热扩散探针(TDP)茎流计测量树干液流开始向精准化、普及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扩散探针(tdp)茎流计 树干液流 精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隆山青扦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国宏 陈徵尼 +1 位作者 王芳 王翠英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9,97,共7页
在2018年5月1日-10月31日,对兴隆山青扦树干液流、气象因子、土壤温湿度和土壤电导率进行连续监测,分析监测期内青扦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上青扦液流量均呈单峰变化,呈先增后减趋势,相比于晴天,青扦... 在2018年5月1日-10月31日,对兴隆山青扦树干液流、气象因子、土壤温湿度和土壤电导率进行连续监测,分析监测期内青扦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上青扦液流量均呈单峰变化,呈先增后减趋势,相比于晴天,青扦阴天液流启动时间和液流峰值出现时间均存在滞后现象.当年生长季内,青扦蒸腾总量为273.79 mm,日均蒸腾量1.49±0.71 mm.青扦夜间液流活动与日间液流量呈极显著相关.小时和日尺度上影响青扦液流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土壤电导率和空气温度,可以分别解释78.4%和81.1%的液流量变异,饱和水汽压差是月尺度上的主要影响因子,可以解释月尺度97.3%的液流量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 环境因子 热扩散法 青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热扩散技术对亚热带红壤区湿地松人工林树干边材液流的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海涛 向乐 +2 位作者 夏军 林耀明 梁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1-38,共8页
使用TDP热扩散技术在2003年5月21日1554至6月6日904对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湿地松人工林液流速率进行连续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测量时间内湿地松日均液流速率表现出稳定的昼夜变动规律,平均液流速率为82.43cm.d-1;2)对湿地松液流速率影响... 使用TDP热扩散技术在2003年5月21日1554至6月6日904对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湿地松人工林液流速率进行连续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测量时间内湿地松日均液流速率表现出稳定的昼夜变动规律,平均液流速率为82.43cm.d-1;2)对湿地松液流速率影响最明显的4个环境因子是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太阳辐射和空气相对湿度;3)对TDP液流数据质量控制可以通过特定时段的液流最大速率和平均速率之比及其置信区间分析,以及相关分析、配对t检验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液流 热扩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辽东栎的树干液流动态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建国 久米朋宣 +2 位作者 大规恭一 山中典和 杜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69,共7页
利用Granier树干液流测定系统,长期监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延安市南郊天然辽东栎林优势木的树干液流,并同步监测环境因子(空气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土壤含水量)。分析3株优势木边材液流在生长季内各月份的日变化特征以及液流通量密度与... 利用Granier树干液流测定系统,长期监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延安市南郊天然辽东栎林优势木的树干液流,并同步监测环境因子(空气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土壤含水量)。分析3株优势木边材液流在生长季内各月份的日变化特征以及液流通量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辽东栎液流日变化总体上与太阳辐射和空气水气压亏缺呈相同趋势,但液流峰值出现时间较早,通常为10:00左右。随着生长季内物候变化,液流通量密度总体表现为前期(4—6月)较低、中后期(7—9月)较高、末期(10月)迅速下降的变化趋势。采用指数饱和曲线函数对液流通量密度和空气水气压亏缺进行拟合,有效地反映了各月份液流通量密度对空气水气压亏缺的响应特征。各月份的曲线特征和拟合参数的差异表明,蒸腾耗水过程也受到土壤水分状况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辽东栎 边材液流 季节变化 热扩散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树干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6
7
作者 凡超 邱燕萍 +3 位作者 李志强 李建光 张邦跃 袁沛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01-2410,共10页
采用热扩散茎流仪于2011—2012年连续监测‘桂味’荔枝树干液流速率,将所得数据和果园内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1)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呈现"昼高夜低"的规律... 采用热扩散茎流仪于2011—2012年连续监测‘桂味’荔枝树干液流速率,将所得数据和果园内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1)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呈现"昼高夜低"的规律。季节变化有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整体上以果实发育期和成熟期(5—7月)液流速率较高。2011年年平均液流速率明显大于2012年;(2)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在晴天时多呈单峰曲线,且振幅较大;在雨天呈多峰曲线,且振幅较小。总体上,晴天平均液流速率约是雨天的两倍;(3)回归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树干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温度呈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负相关。影响液流速率最重要的气象因子在晴天是空气温度,在雨天是太阳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扩散液流探针 荔枝 树干液流速率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千烟洲湿地松生长旺季树干液流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涂洁 刘琪璟 +1 位作者 李海涛 林耀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51,共6页
运用Granier热扩散式探针对湿地松树干液流密度进行长期连续测定,并对其周围多个环境因子进行同步测定。样木解析结果表明:处于低龄期的湿地松,整个木质部都可看作边材,边材面积和胸径的关系可用二次函数很好地拟合。液流速率平均值、... 运用Granier热扩散式探针对湿地松树干液流密度进行长期连续测定,并对其周围多个环境因子进行同步测定。样木解析结果表明:处于低龄期的湿地松,整个木质部都可看作边材,边材面积和胸径的关系可用二次函数很好地拟合。液流速率平均值、最大值均与胸径呈幂函数关系,相关关系的判定系数在0.99以上。湿地松生长旺季不同月份晴天液流密度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液流启动、到达峰值的时间以及开始升高、开始下降的时间间隔存在差异。湿地松各月液流密度日均值总体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即6月份最高,其次为7月和8月。生长旺季边材液流密度主要受冠层温度、冠层相对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液流密度与单个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建立液流密度与上述3个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所有方程和回归系数的相关性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气象因子与液流密度相关程度为冠层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冠层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热扩散式探针 树干液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4种优势树种树干液流特征 被引量:40
9
作者 程静 欧阳旭 +3 位作者 黄德卫 刘世忠 张德强 李跃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097-4104,共8页
运用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法,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4种优势树种(马尾松、木荷、锥栗和广东润楠)的树干液流密度进行了长期连续观测,并同步监测林分的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空气湿度(RH)、土壤含水量)。结... 运用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法,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4种优势树种(马尾松、木荷、锥栗和广东润楠)的树干液流密度进行了长期连续观测,并同步监测林分的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空气湿度(RH)、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1)4种优势树种的边材面积(As)与胸径(DBH)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2)各优势树种树干液流均呈现"昼高夜低"单峰曲线,且液流速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3)无论湿季还是干季,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水汽压亏缺(VPD)均为控制蒸腾的主要驱动因子;(4)4种优势树种湿季平均日蒸腾量高于干季,马尾松、木荷、锥栗、广东润楠湿季平均日蒸腾量分别为29.52、39.29、30.40、9.41 kg H2O/d,干季分别为20.91、24.84、24.26、8.43 kg H2O/d,干季和湿季的平均日蒸腾量(kg H2O/d)大小均为木荷>锥栗>马尾松>广东润楠,这种种间差异是由边材面积大小和树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共同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 针阔叶混交林 边材面积 树干液流 日蒸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扩散技术的三倍体毛白杨单木及林分蒸腾耗水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广德 富丰珍 +2 位作者 席本野 王烨 贾黎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45-2953,共9页
定量分析单木及林分的蒸腾耗水特征,是林木水分管理的关键环节。采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检测技术,结合自动气象站,对三倍体毛白杨树干边材液流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2年的动态观测。结果表明:(1)单株尺度上,三倍体毛白杨边材液流速率日变... 定量分析单木及林分的蒸腾耗水特征,是林木水分管理的关键环节。采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检测技术,结合自动气象站,对三倍体毛白杨树干边材液流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2年的动态观测。结果表明:(1)单株尺度上,三倍体毛白杨边材液流速率日变化在晴天表现为"单峰型",关键影响因子为水汽压亏缺(VPD)和太阳辐射(Qs),日平均液流速率在4—10月分别为0.65×10-3、2.12×10-3、2.09×10-3、1.78×10-3、1.84×10-3、1.76×10-3、1.04×10-3cm/s;(2)林分尺度上,三倍体毛白杨在2008、2009年(栽植第4年和第5年)的蒸腾耗水量分别为339.52和410.62 mm,主要影响因素为气孔导度(Gc)、相对湿度(RH),以及VPD;(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三倍体毛白杨边材液流速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P<0.01,2008年),模型预测值较实测值偏大6.39%(2009年),二者极显著线性相关(R2=0.910,Sig.=0.00054,n=1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毛白杨 蒸腾耗水 边材液流 热扩散边材液流探针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人工林刺槐展叶期树干液流动态分析 被引量:40
11
作者 于占辉 陈云明 杜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59,共7页
应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于2008年4月26日至5月31日,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安塞县对人工林刺槐展叶期树干液流及其气象、土壤水分等6个指标进行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刺槐展叶期可分为芽期、展叶初期、中期和全叶期。在芽期,刺槐树干液... 应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于2008年4月26日至5月31日,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安塞县对人工林刺槐展叶期树干液流及其气象、土壤水分等6个指标进行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刺槐展叶期可分为芽期、展叶初期、中期和全叶期。在芽期,刺槐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无明显昼夜波动;在展叶初期至全叶期日变化呈现出从微弱波动逐渐增大到趋于平稳的剧烈波动;在展叶中期以后液流速率表现为上升快、下降缓慢的单峰曲线;在全叶期平均峰值约为0.0027cm.s-1;树干液流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大气温度、水蒸气压亏缺和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其相关程度依次为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大气温度>水蒸气压亏缺>相对湿度>风速,且可用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和大气温度线性表达式来估测;土壤水分在展叶期呈逐渐减少趋势,但对树干液流的胁迫不显著;在展叶期刺槐单株日蒸腾耗水量随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并与胸径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来估算展叶期刺槐人工林蒸腾耗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刺槐 展叶期 树干液流 热扩散式探针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赤松树干边材液流速率的方位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韩辉 张学利 +3 位作者 党宏忠 宋晓东 孟鹏 张日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45,共7页
[目的]确定优良固沙树种沙地赤松(Pinus densiflora)树干边材液流速率(J_s)方位变化规律,探讨环境因素对方位差异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扩散式树干液流计(TDP)连续监测树干液流并同步监测环境因素,比较分析不同方位树干液流速率的差异、... [目的]确定优良固沙树种沙地赤松(Pinus densiflora)树干边材液流速率(J_s)方位变化规律,探讨环境因素对方位差异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扩散式树干液流计(TDP)连续监测树干液流并同步监测环境因素,比较分析不同方位树干液流速率的差异、季节动态及与降水、土壤体积含水率(θ)、太阳辐射强度(R_s)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赤松树干东、南、西、北4个方位上,J_s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均呈现出基本一致的格局,且均与R_s间表现出紧密的协同变化关系;(2)在中等强度干旱和极端干旱情况下,各方位边材J_s均同步受到明显抑制,在土壤水分得到充分补充后又快速回升;(3)在典型晴日里,树干各方位边材J_s其午间峰值出现的时刻有差异,呈从早到晚分别是东侧、南侧、西侧、北侧这种顺时针的方位规律;(4)在整个生长季,J_s的日平均值大小一般为南侧>西侧>北侧>东侧,但方位间差异并不显著(P=0.35),北侧J_s的平均值最接近4个方位的平均值(约为平均值的1.01倍)。[结论]为降低观测成本,通过北侧一个方位的测定来估算赤松单株的液流通量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影响赤松各方位液流过程明显变化的θ的阈值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速率 赤松 方位 水分利用 热扩散技术(t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新疆杨生长季节蒸腾耗水规律 被引量:18
13
作者 桑玉强 刘全军 +3 位作者 吴文良 张劲松 孟平 周择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8-30,47,共4页
利用热扩散(TDP)技术测算得到了时间步长为10min的毛乌素沙地21年生新疆杨蒸腾速率,并结合自动气象站同步测定的太阳辐射(Q)、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HR)、风速(V)和降雨量(P)等气象要素,分析了杨树蒸腾速率时间变化特征以及气象因素... 利用热扩散(TDP)技术测算得到了时间步长为10min的毛乌素沙地21年生新疆杨蒸腾速率,并结合自动气象站同步测定的太阳辐射(Q)、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HR)、风速(V)和降雨量(P)等气象要素,分析了杨树蒸腾速率时间变化特征以及气象因素对杨树蒸腾速率的影响,以期为毛乌素沙地杨树防护林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耗水量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4—9月份),新疆杨蒸腾速率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具体表现为:晴天状况下,各月份均表现为单峰曲线,除4月份外,其余月份峰值较宽。受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各月份峰值出现时间及最大蒸腾速率不尽相同;多云状况下,4、8、9月份新疆杨液流变化表现为单峰曲线,5—7月份表现为多峰曲线;阴天状况下,各月份新疆杨蒸腾变化均表现为单峰曲线,5—7月份液流启动早,蒸腾速率上升快,峰值宽,相比之下,4、8、9月份液流启动晚,蒸腾速率上升慢,峰值窄。在新疆杨主要生长季节,杨树单株总耗水量为5300.96L,各月耗水量差别不明显。耗水最大的月份为6月,单株总耗水量为1073.82L,占整个生长期总耗水量的20.26%,平均日耗水量为34.64L;4、5、7、8、9月份耗水量分别为819.79、944.89、911.11、782.92、768.43L,平均日耗水量分别为27.33、31.50、29.39、25.26、25.61L。蒸腾速率(Tr)与Q、Ta、HR、V等气象要素有很好的复相关性。说明影响新疆杨蒸腾的最主要气象因子为太阳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新疆杨 tdp 树干液流 蒸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壤区杜仲(Eucommia ulmoides)树干液流动态 被引量:24
14
作者 曹云 黄志刚 +3 位作者 欧阳志云 郑华 王效科 苗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887-2895,共9页
采用根据热平衡原理设计的热扩散探针(Thermal dissipation sap flow velocity probe,TDP),于2004年7月到10月对南方红壤区的杜仲人工林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结合所测定的相关因子,分析杜仲液流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各因子的关系。结果表... 采用根据热平衡原理设计的热扩散探针(Thermal dissipation sap flow velocity probe,TDP),于2004年7月到10月对南方红壤区的杜仲人工林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结合所测定的相关因子,分析杜仲液流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各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月份,杜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单峰曲线,但是树干液流在启动时间、峰值出现时间上存在差异;从7月到10月份,杜仲树干液流速率逐渐增大,10月份液流速率达到1.818 g/(cm2.h);杜仲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空气相对湿度、温度、风速等气象因子相关性显著,但是太阳辐射和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杜仲液流的重要因子,其中7月到9月份,太阳辐射是主要影响因子,而10月份,空气相对湿度占主导地位;树干液流与胸径、冠层厚度以及胸径平方与树高之积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热扩散法 杜仲 红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扩散技术的梭梭树干液流特征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李浩 胡顺军 +1 位作者 朱海 李茜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7187-7196,共10页
利用TDP热扩散式茎流计,结合自动气象站,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原生梭梭的树干液流及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分析了梭梭树干液流对环境要素的响应,建立了生长季梭梭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估算出梭梭群落的日、季耗水量。结果表明:(1... 利用TDP热扩散式茎流计,结合自动气象站,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原生梭梭的树干液流及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分析了梭梭树干液流对环境要素的响应,建立了生长季梭梭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估算出梭梭群落的日、季耗水量。结果表明:(1)液流速率日变化主要为单峰曲线,夏季偶有出现双峰曲线,不同季节间的液流速率大小差异显著,夏季树干液流启动早,峰值出现早,夜间持续有微弱的液流;(2)梭梭树干瞬时液流速率与风速、净辐射、空气温度、饱和水汽压亏缺值等因素呈显著正相关,与实际水汽压和空气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影响梭梭树干瞬时液流速率变化的关键因子是净辐射和饱和水汽压亏缺值是导致树干液流速率瞬时变化的关键因子;(3)梭梭树干日均液流速率与净辐射、空气温度、实际水汽压、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湿度等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风速相关性不显著,影响梭梭日均液流速率变化的关键因子是净辐射、饱和水汽压亏缺和空气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树干液流 热扩散茎流计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占相思整树蒸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39
16
作者 马玲 饶兴权 +3 位作者 赵平 陆平 蔡锡安 曾小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3,共7页
为深刻揭示华南丘陵退化荒坡植被恢复树种的水分利用特征,运用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法对马占相思的树干液流进行了连续测定,并同步测定样树周围环境因子如光合有效辐射、总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等.结果表明,马占相思树干... 为深刻揭示华南丘陵退化荒坡植被恢复树种的水分利用特征,运用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法对马占相思的树干液流进行了连续测定,并同步测定样树周围环境因子如光合有效辐射、总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等.结果表明,马占相思树干东、南、西、北各方位测得的液流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并显著相关;以北方位液流密度为自变量,其他各方位液流密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回归系数随时间和个体的变化而变化.对9月和2月的液流和光合有效辐射及水蒸气压亏缺的日变化作了对比,发现存在较大差异,分析认为是由于环境因子如温度低、雨雾多及落叶较多造成的.相关分析得出各样树间整树液流季节变化格型一致.分析了液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后发现树干液流与光合有效辐射、总辐射、温度、水蒸气压亏缺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日内、日间、年内)均具有显著相关关系;与土壤湿度则在任何时间尺度(日内、日间、年内)不存在相关关系.此外,精确计算得出马占相思整树全年的平均蒸腾量为9 380.9 kg,最大整树蒸腾量为14 076.6 kg,最小整树蒸腾量为6 229.8 kg,个体间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法 树干液流 环境因子 整树蒸腾量 方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城市环境下樟子松蒸腾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32
17
作者 陈彪 陈立欣 +2 位作者 刘清泉 刘平生 张志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5076-5084,共9页
作为我国半干旱地区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之一,樟子松在城市林业建设中被广泛使用,研究樟子松在半干旱地区城市环境下的蒸腾耗水及其环境响应对于城市森林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从2012年8月至10月,以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树... 作为我国半干旱地区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之一,樟子松在城市林业建设中被广泛使用,研究樟子松在半干旱地区城市环境下的蒸腾耗水及其环境响应对于城市森林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从2012年8月至10月,以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树木园内的30年生樟子松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径阶分布,选定8株样木,采用热扩散探针法对其树干边材液流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并采用小型自动气象站和土壤水分传感器同步连续测定小气候因子与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樟子松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存在差异,晴天时液流密度曲线表现为单峰曲线,且液流密度较大,阴天与雨天液流密度相对较小;液流密度的大小与供试树木胸径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太阳辐射(r=0.731,P<0.01)和大气饱和水汽压亏缺(VPD)(r=0.877,P<0.01)是影响樟子松蒸腾的主要因子,风速与液流密度极显著相关(P<0.01),但相关系数仅为0.518;土壤水分并未显著影响液流密度(r=-0.071,P>0.05)。以太阳辐射Ra、VPD作为自变量建立的模型能够分别解释樟子松68%、71%的液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热扩散探针 树干液流 蒸腾耗水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缙云山典型树种树干液流日际变化特征及与气象因子关系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璇 张会兰 +4 位作者 王玉杰 王云琦 刘春霞 杨坪坪 潘声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20,共10页
运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方法,于2012—2015年8—9月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内3个典型优势木(杉木、马尾松、四川山矾)的树干液流进行测定,并运用微型气象站同步监测太阳辐射(ES)、大气温度(T)、大气相对湿度(RH)、风速(W)、饱... 运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方法,于2012—2015年8—9月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内3个典型优势木(杉木、马尾松、四川山矾)的树干液流进行测定,并运用微型气象站同步监测太阳辐射(ES)、大气温度(T)、大气相对湿度(RH)、风速(W)、饱和水汽压差(VPD)等气象因子及土壤含水量(SWC),分析3个树种的树干液流在日尺度及典型天气条件(晴、阴、雨)下的差异和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树种间导水能力差异表现为四川山矾〉马尾松〉杉木,阔叶树种蒸腾速率高于针叶树种;3个树种树干液流日变化规律均呈现"昼高夜低"的单峰走势;液流启动时间和达到峰值时间均为山矾最早,杉木最晚;典型天气条件下3个树种液流量均呈现晴天〉阴天〉雨天,与晴天液流量相比较,阴、雨天液流量减少幅度为41%至86%;白天树干液流贡献率表现为晴天(94.74%~98.04%)〉阴天(93.63%~96.71%)〉雨天(81.43%~85.43%),夜晚树干液流贡献率表现为雨天(14.57%~18.27%)〉晴天(3.29%~6.37%)〉阴天(1.96%~5.26%);导致雨天夜间液流贡献率最大的因子为SWC;影响3个树种树干液流的主要气象因子为ES和VPD;T、RH、W对3个树种的影响程度都很小,且略有不同。气象因子与杉木、马尾松、四川山矾的树干液流多元回归方程决定系数分别为0.873、0.873、0.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扩散探针方法 天气条件 液流通量密度 气象因子 夜间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蒸腾变化规律及其与微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8
19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2 位作者 孙惠民 周泽福 于延凤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50,共6页
本研究采用由热扩散植物液流技术测算得到的时间步长10 min的樟子松蒸腾速率数据,结合同步观测得到的冠层微气象要素值,分析了毛乌素沙区20年生樟子松主要生长季节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冠层微气象的关系。结果表明:(1)樟子松蒸腾速率具有明... 本研究采用由热扩散植物液流技术测算得到的时间步长10 min的樟子松蒸腾速率数据,结合同步观测得到的冠层微气象要素值,分析了毛乌素沙区20年生樟子松主要生长季节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冠层微气象的关系。结果表明:(1)樟子松蒸腾速率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多云天气日,蒸腾速率日内变化总体呈多峰曲线趋势,单株蒸腾速率(Tr)在4-9月各月白天(6:00-19:00)的平均值为0.36-0.85 L.h-1;晴天日,除9月蒸腾速率日内变化呈多峰曲线趋势外,其余各月总体趋势呈单峰曲线,9月时Tr在10:00左右、13:00左右、15:00左右出现峰值,在 14:00左右出现谷值。4-8月各月日内Tr在10:00左右出现峰值。4-9月各月Tr白天平均值为0.37-0.83 L· h-1;阴天天气日,蒸腾速率日内变化总体呈单峰曲线趋势,日内Tr最大值出现在10:00左右。4-9月各月Tr白天 (6:00-19:00)平均值为0.29-0.63 L·h-1。在日际变化或季节变化方面,从4月份起,樟子松蒸腾耗水量逐渐增加,月耗水量在7月达到最高值,此后有所减小。4-9月总耗水量为1 143.7 mm,日平均为6.25 mm,7月份月耗水总量相对最大。4、5、6、7、8及9月耗水量分别占主要生长季节总量的10.76%、13.62%、14.05%、24.56%、 19.47%、17.52%。(2)主要生长期内,Tr与冠层太阳总辐射(Ra),空气温度(Ta)、湿度(RH),风速(V)等气象要素有很好的复相关性,并通过显著性检验(a=0.01),且各月内影响樟子松蒸腾的最主要气象因子都是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区 樟子松 蒸腾 热扩散植物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树干液流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54
20
作者 孙慧珍 周晓峰 赵惠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387-1391,共5页
应用热扩散原理 ,采用 ICT-2 0 0 0 TE(Transpiration-Environment)自动监测系统 ,对东北东部山区的先锋树种白桦的树干液流及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一个生长季的同步测定。结果表明 ,在整个生长季的晴天 ,白桦树干液流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单... 应用热扩散原理 ,采用 ICT-2 0 0 0 TE(Transpiration-Environment)自动监测系统 ,对东北东部山区的先锋树种白桦的树干液流及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一个生长季的同步测定。结果表明 ,在整个生长季的晴天 ,白桦树干液流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单峰曲线。液流速率的峰值出现在 8月中旬 ,为 84.72 L/ d。在白桦树叶脱落后 ,仍有较高的液流速率 ,而到 1 0月中旬急剧下降 ,值为 3 .84L/ d。在不同生长时期白桦每小时的液流速率与相应的环境因子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白桦液流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辐射强度 ,在不同时期三者的作用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树干液流 动态研究 热扩散法 季节动态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