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mission upper limit of band-pass double-layer FSS and method of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被引量:2
1
作者 Minjie Huang Zhijun M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2期224-231,共8页
The transmission upper limit of a double-layer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FSS) with two infinitely thin metal arrays is pre- sented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general equivalent transmission line model of a double-... The transmission upper limit of a double-layer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FSS) with two infinitely thin metal arrays is pre- sented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general equivalent transmission line model of a double-layer FSS. Results of theoretical analyses,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is transmis- sion upper limit is independent of the array and the element, which indicates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achieve a transmission upper limit higher than this one under a given incident and dielectric- supporting condition by the design of the periodic array. Both the applicable condition and the possible application of the transmis- sion upper limit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mis- sion upper limit not only has a good reachability, but also provides a key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FSS or more complex frequency selectiv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 equivalent 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 theory dielectric interfa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E-based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considering channel quality and its PSO searching strategy in Ad Hoc networks 被引量:1
2
作者 Chen Chen Xinbo Gao +1 位作者 Qingqi Pei Xiaoji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5期649-660,共12页
The paper proposes a decentralized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strategy in shared channels based on an incomplete information game in Ad Hoc networks.Based on the nodal channel quality,the game can work out a channel gain... The paper proposes a decentralized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strategy in shared channels based on an incomplete information game in Ad Hoc networks.Based on the nodal channel quality,the game can work out a channel gain threshold,which decides the candidates for taking part in the concurrent transmission.The utility formula is made for maximizing the overall throughput based on channel quality variation.For an achievable 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BNE) solution,this paper further prices the selfish players in utility functions for attempting to improve the channel gain one-sidedly.Accordingly,this game allows each node to distributedly decide whether to transmit concurrently with others depending on the Nash equilibrium(NE).Besides,to make the proposed game practical,this paper next presents an efficient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model to fasten the otherwise very slow convergence procedure due to the larg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feasible to increase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opportunities for active nodes and the convergence can be swiftly obtained with a few of iteration times by the proposed PSO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 networks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game theo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NAL STRESS MECHANISM OF CARBON TRANSMISSION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3
作者 Jianhong Yi Qiang Li Lianlong Zo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8年第2期17-19,共3页
The problem was found that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diamond are different on each side of flaky catalyst in the cubic high pressure diamond synthesis system. Some theories explainning this difference were introduc... The problem was found that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diamond are different on each side of flaky catalyst in the cubic high pressure diamond synthesis system. Some theories explainning this difference wer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The synthesis cavity and the forces on flaky ctalyst were analy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makes the transmission velocity of carbon different on each side of catalyst slice, which causes the difference of nucleation density of diamond between two sides of the sl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transmission NUCLEATION density GRAVITY effect COLLOID theory internal stress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施扰山体影响的耐张型悬索支撑输电结构风振疲劳损伤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正良 王邦杰 王涛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9-291,共13页
由于受扰山体风场会受到附近其他山体的影响,处于受扰山体风场中的耐张型悬索支撑输电结构风振疲劳损伤需要考虑施扰山体的影响。为了分析施扰山体对耐张型悬索支撑输电结构风振疲劳损伤的影响,本文进行了复杂山地风场特性风洞试验,讨... 由于受扰山体风场会受到附近其他山体的影响,处于受扰山体风场中的耐张型悬索支撑输电结构风振疲劳损伤需要考虑施扰山体的影响。为了分析施扰山体对耐张型悬索支撑输电结构风振疲劳损伤的影响,本文进行了复杂山地风场特性风洞试验,讨论了受扰山体风场平均风修正系数和脉动风修正系数随施扰山体坡度、高度和间距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分布模型;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了考虑施扰山体影响的耐张型悬索支撑输电结构风振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雨流计数法和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准则进行疲劳损伤分析;通过本文提出的框架研究了施扰山体对某两跨耐张型悬索支撑输电结构风振疲劳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扰山体坡度的增大,耐张型悬索支撑输电结构各部位疲劳损伤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施扰山体高度对各部位疲劳损伤的影响较小,无明显变化规律;当施扰山体间距为0~600 m时,各部位疲劳损伤随着间距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施扰山体间距为600~800 m时,各部位疲劳损伤随着间距的增大而陡然增大;在同一施扰山体影响下,支撑导线悬索和导线的端部疲劳损伤均较跨中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支撑输电结构 风振疲劳损伤 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准则 复杂山地风场 施扰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浊邪害清辨治湿热疫逆传心包
5
作者 祁明明 寇俊萍 +2 位作者 应松言 王思锦 魏凯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5-430,共6页
通过梳理湿热疫逆传心包的机制,认为湿热疫逆传心包是湿热秽浊疫邪由肺卫或肺脏逆传心包的传变趋势,浊邪害清是导致疫邪发生逆传的重要病理机制。临床治疗应立足于浊邪害清理论,芳化宣肺通阳为先,斩断疫邪逆传之势;若发生逆传,则应祛痰... 通过梳理湿热疫逆传心包的机制,认为湿热疫逆传心包是湿热秽浊疫邪由肺卫或肺脏逆传心包的传变趋势,浊邪害清是导致疫邪发生逆传的重要病理机制。临床治疗应立足于浊邪害清理论,芳化宣肺通阳为先,斩断疫邪逆传之势;若发生逆传,则应祛痰散瘀宣窍,谨防阴阳离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疫 逆传心包 浊邪害清 《温热论》 叶天士 宣肺通阳 芳香逐秽 祛痰散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蔽层对双差模线缆回路电磁串扰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宁 杨勇 +2 位作者 张明 饶波 张正卿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屏蔽层在抑制电磁干扰应用中被广泛使用,但目前少有研究聚焦于屏蔽层对独立的功率回路与信号回路构成的双差模回路间电磁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理论的双差模带屏蔽线缆回路间的串扰分析模型。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多导体... 屏蔽层在抑制电磁干扰应用中被广泛使用,但目前少有研究聚焦于屏蔽层对独立的功率回路与信号回路构成的双差模回路间电磁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理论的双差模带屏蔽线缆回路间的串扰分析模型。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多导体系统单位长度等效电路模型,然后利用有限差分的思想并依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列写出系统的传输线方程组,最后求解得到串扰结果。将计算结果与CST软件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对感性耦合和容性耦合进行单独计算,研究了屏蔽层对线缆间串扰的影响,得到了抑制串扰的方法,可为实际应用中电缆选型以及屏蔽层接地方式的选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体系统 传输线理论 双差模回路 屏蔽层 电磁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代谢紊乱探讨急性胰腺炎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内涵
7
作者 邱祺 韩晨霞 +2 位作者 金涛 夏庆 杜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0-305,共6页
急性胰腺炎(AP)病程遵循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存在动态的演变,而贯穿疾病全程的代谢紊乱状态作为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可归属于中医学“浊毒”范畴。精微物质代谢异常是AP卫气营血传变的启变要素,能量代谢障碍是AP气分期浊邪郁热的病理基础,... 急性胰腺炎(AP)病程遵循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存在动态的演变,而贯穿疾病全程的代谢紊乱状态作为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可归属于中医学“浊毒”范畴。精微物质代谢异常是AP卫气营血传变的启变要素,能量代谢障碍是AP气分期浊邪郁热的病理基础,代谢环境变化进一步加剧机体炎症反应,致邪热炽盛、瘀毒内蕴,促进AP由气分入营血。提出“把住气分关”、重塑代谢稳态可能是早期截断AP病势传变的关键。以代谢为切入点,结合浊毒理论探讨AP卫气营血传变的病机内涵,既丰富了卫气营血辨证的科学内涵,也为中医药防治AP重症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卫气营血 传变 代谢 浊毒理论 代谢重编程 代谢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式混合驱动机构运动学和传递性能分析
8
作者 赵星宇 赵铁石 +2 位作者 许博 刘相权 秦宇飞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8-1739,1748,共13页
为拓展并联机构的应用范围,提出了一种可实现高-中-低频混合驱动的3-RPRR(PRRRP)RS并联机构,基于旋量理论分析了其输入合理性。通过驱动锁定方法得到了一组可实现混合驱动的位姿解模型,基于广义旋量建立混合驱动单元的运动描述,进而推... 为拓展并联机构的应用范围,提出了一种可实现高-中-低频混合驱动的3-RPRR(PRRRP)RS并联机构,基于旋量理论分析了其输入合理性。通过驱动锁定方法得到了一组可实现混合驱动的位姿解模型,基于广义旋量建立混合驱动单元的运动描述,进而推导出机构的一阶影响系数矩阵,再用一组数值算例进行理论和仿真的相互验证。阐明了机构在混合驱动下的全域传递性能指标,基于遗传算法进行了尺寸优化,结果表明,机构在低频、中频和高频驱动下的全域传递性能分别提高了11.78%、9.94%、9.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低频混合驱动 并联机构 旋量理论 广义运动旋量 全域传递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透空结构的离岸式振荡水柱装置水动力性能
9
作者 钱坤 周宇 +1 位作者 张翔宇 宁德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5-1072,共8页
目前振荡水柱式波能装置研究广泛,在复杂的远海波浪情况中,离岸式振荡水柱装置长期经受波浪作用,提高振荡水柱装置的生存能力已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集成透空结构的振荡水柱装置模型,基于线性势流理论和特征函数匹配法建... 目前振荡水柱式波能装置研究广泛,在复杂的远海波浪情况中,离岸式振荡水柱装置长期经受波浪作用,提高振荡水柱装置的生存能力已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集成透空结构的振荡水柱装置模型,基于线性势流理论和特征函数匹配法建立并求解数学模型,在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后,分别研究了透空结构的开孔率、布置距离的改变对集成系统水动力性能的影响;将设计的模型与单独的振荡水柱装置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消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其俘获能量的频带宽度有一定减小,但有效降低了振荡水柱装置受力和系统的透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流理论 特征函数匹配 波浪能 透空结构 振荡水柱 透射系数 水动力效率 水平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诱导V_(2)O_(5)结构演变的各向异性研究
10
作者 赵振 管晓溪 +5 位作者 赵培丽 黄瑞龙 何泊桦 贾双凤 郑赫 王建波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3-523,共11页
钒氧化物是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重要成员,其相变行为及路径对此类功能材料的开发和调控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原位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电子束辐照诱导下层状V_(2)O_(5)结构相变的各向异性行为。实验发现沿[010]方向的电子束辐照诱导的相... 钒氧化物是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重要成员,其相变行为及路径对此类功能材料的开发和调控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原位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电子束辐照诱导下层状V_(2)O_(5)结构相变的各向异性行为。实验发现沿[010]方向的电子束辐照诱导的相变路径(V_(2)O_(5)→V_(3)O_(7)→VO_(2)(A)→VO)与沿[001]方向辐照引起的相变路径(V_(2)O_(5)→V_(6)O_(13)→VO)不同,说明各向异性的晶体结构对相变过程的影响。此外,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澄清了新相V_(3)O_(7)的形成机理,进一步发现V_(3)O_(7)具有较低的K+迁移势垒和优异的导电性能,是潜在的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文揭示了电子束辐照诱导下V_(2)O_(5)相变的各向异性行为,为理解钒氧化物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结构与价态演变机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钒 电子束辐照 各向异性 密度泛函理论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农民创业合法性获取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基于信号理论的视角
11
作者 鲁燊 庄晋财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44,共14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作为战略性资源,其对农民创业合法性获取的影响正变得愈加强烈。基于信号理论,聚焦于数字技术,从外部制度同构和内部行为驱动的双重视角出发,以创业农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技术使用程度对...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作为战略性资源,其对农民创业合法性获取的影响正变得愈加强烈。基于信号理论,聚焦于数字技术,从外部制度同构和内部行为驱动的双重视角出发,以创业农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技术使用程度对农民创业合法性的影响,创业信息传递水平和创业叙事能力的链式中介效应以及行业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使用程度对农民创业合法性获取具有促进作用;创业信息传递水平和创业叙事能力能够促进创业农民获取创业合法性,且创业农民的创业信息传递水平有利于提升自身创业叙事能力,还能间接地促进农民创业合法性获取;行业环境动态性阻碍了数字技术使用程度对农民创业信息传递水平的积极提升作用。研究结论为理解数字技术赋能农民创业合法性获取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为各地政府加大数字技术供给、拓宽农民创业信息获取渠道以及农民自身提升创业叙事能力和关注行业环境变动,进而推动创业合法性获取提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农民创业合法性获取 信号理论 创业信息传递 创业叙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传输理论的低空目标检测协方差矩阵估计
12
作者 蒋荣堃 武楠 何东轩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4-1435,共12页
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无人机物流、近海监测等典型应用场景面临复杂电磁干扰、目标散射特性非平稳性及小样本数据条件下的目标检测难题。传统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在杂波非高斯性强、参考单元受限时性能急剧退化,导致检测概率下降与... 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无人机物流、近海监测等典型应用场景面临复杂电磁干扰、目标散射特性非平稳性及小样本数据条件下的目标检测难题。传统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在杂波非高斯性强、参考单元受限时性能急剧退化,导致检测概率下降与虚警概率升高。针对上述挑战,本文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最优传输理论的信息几何协方差矩阵估计框架,通过引入Bures-Wasserstein(BW)距离建立多维几何空间的自适应度量准则,有效刻画杂波协方差矩阵的流形结构与空间关联性,增强对多维空间中的复杂场景适应性。其次,提出两种高效的协方差矩阵估计求解算法,其中基于黎曼梯度下降(Riemannian gradient descent,RGD)的BWRGD算法在正定矩阵流形上进行迭代优化,可在适当步长下收敛至局部最优解;基于半正定规划(semi-definite programming,SDP)的BWSDP算法通过Schur补定理和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保证松弛紧性,确保协方差矩阵估计的全局最优性。在此基础上,将协方差矩阵估计结果嵌入自适应归一化匹配滤波器(adaptive normalized matched filter,ANMF),构建BWRGD-ANMF和BWSDP-ANMF检测器,将其统计量表示为协方差矩阵的函数,显著提升杂波抑制能力。最后,利用仿真和实测杂波环境分析了不同参考单元和雷达脉冲个数等因素对所提检测器的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器在参考单元数受限条件下的检测性能均优于现有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目标检测能力且具有良好的检测鲁棒性。同时,BWSDP-ANMF检测器在牺牲一定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其性能优于BWRGD-ANMF检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目标检测 信息几何 协方差矩阵估计 最优传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海底界面的声散射及声传播起伏研究
13
作者 汪磊 黄益旺 +1 位作者 赵振星 夏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2-1529,共8页
针对不平整海底界面声散射以及其造成的声传播起伏问题,本文使用简正波理论建立了包含粗糙海底散射的稳态海洋声场模型,给出了振幅和相位起伏率的数学表达式,仿真分析了Pekeris波导环境下的声场传播损失以及不同情况下的振幅起伏率和相... 针对不平整海底界面声散射以及其造成的声传播起伏问题,本文使用简正波理论建立了包含粗糙海底散射的稳态海洋声场模型,给出了振幅和相位起伏率的数学表达式,仿真分析了Pekeris波导环境下的声场传播损失以及不同情况下的振幅起伏率和相位起伏率。仿真结果表明:在使用Lambert定律描述海底声散射时,由散射造成的随机声场的传播损失在水平方向上随距离增加而缓慢变大,而在深度方向上较为稳定;相较于相位起伏率,振幅起伏率对信噪比的变化更为敏感;随着海底粗糙度的不断增大,振幅和相位的起伏率会趋近于0。本文建立的模型以及对声传播起伏的分析可以为海洋声场的计算和相应的信号处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海底 海底声散射 声传播起伏 传播损失 起伏率 简正波理论 Lambert定律 Pekeris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益补偿决策机制研究
14
作者 王育宝 王子妍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70,共14页
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消纳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环节。为保障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消纳过程中,火电作为灵活性调节的支撑性电源,稳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实现高比例替代,亟需建立相适应的利益补偿机制。为此构建中央政府、跨省跨区可再生能... 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消纳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环节。为保障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消纳过程中,火电作为灵活性调节的支撑性电源,稳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实现高比例替代,亟需建立相适应的利益补偿机制。为此构建中央政府、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企业、消纳地火力发电企业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对各主体跨省跨区能源合作时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电权交易市场替代政府补贴措施,可以减少政府财政压力;消纳地火力发电企业愿意低碳转型的前提是出让发电权的收益足以补偿其灵活性改造成本与市场份额降低造成的损失,但过高发电权价格会挫伤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企业异地消纳的积极性,造成资源浪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市场作为调节新旧能源利益分配的有效工具,二者价格增加会从不同程度上推动跨省跨区能源合作体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跨区输电 演化博弈理论 煤电灵活性改造 补偿机制 发电权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伴随运动的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
15
作者 叶凡 王凯 +1 位作者 吕贤海 曹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1-458,共8页
针对一种无伴随运动的移动副转动副万向副-2移动副转动副万向副圆弧副(Prismatic-joint revolute-joint universal-joint-2 prismatic-joint revolute-joint universal-joint pc-joint,PRU-2PRUPc)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首先基于... 针对一种无伴随运动的移动副转动副万向副-2移动副转动副万向副圆弧副(Prismatic-joint revolute-joint universal-joint-2 prismatic-joint revolute-joint universal-joint pc-joint,PRU-2PRUPc)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首先基于螺旋理论对所设计的PRU-2PRUPc并联机构进行自由度与伴随运动的分析。接着,推导了该机构的运动学反解解析解,基于粒子群算法得到机构在不同位姿下的运动学正解数值解,验证了反解的正确性,并通过Adams软件进行运动学仿真验证。然后基于螺旋理论,对机构的奇异性进行了分析,得到机构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的奇异位型。最后基于运动/力传递指标对机构进行了分析,绘制了并联机构的性能图谱,为后续的优化与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螺旋理论 奇异位型 传递指标 伴随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16
作者 邱刚 高超 +1 位作者 陈杰 张廼龙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2,108,共5页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风险评估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风险评估方法存在的精度低、评估因素人为影响大等问题,在多维信息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雷击跳闸风险评估的改进证据理论方法。通过...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风险评估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风险评估方法存在的精度低、评估因素人为影响大等问题,在多维信息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雷击跳闸风险评估的改进证据理论方法。通过熵权法赋予不同特征因子权重,通过灰色关联理论确定不同特征因子的分布函数,然后通过证据理论进行融合并确定风险等级。通过试验对杆塔和线路雷击跳闸率进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计算的线路雷击跳闸率为百公里2.3309次/年,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为0.034,整个电网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风险的准确率为96.8%。为输电线路灾害预警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雷击跳闸 风险评估方法 熵权法 灰色关联理论 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式线性变换原理的驼峰测长方法及其测量误差分析
17
作者 姜璐 孙占岭 +1 位作者 侯晓鹏 王健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101,共13页
驼峰测长的精确度对驼峰自动化控制的效率和安全影响很大,车辆分路阻抗、钢轨接续阻抗和道床漏泄阻抗是产生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外在原因。通过分析测量系统产生误差的机理及其影响程度,基于复变函数理论,提出轨道电路输入阻抗分式线性... 驼峰测长的精确度对驼峰自动化控制的效率和安全影响很大,车辆分路阻抗、钢轨接续阻抗和道床漏泄阻抗是产生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外在原因。通过分析测量系统产生误差的机理及其影响程度,基于复变函数理论,提出轨道电路输入阻抗分式线性变换测长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线检测车辆分路阻抗、钢轨接续阻抗和测长轨道电路参数,通过优化处理算法满足实时测长要求。理论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消除了3种因素产生的测量系统误差,满足现场对驼峰测长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测长 轨道电路 误差分析 传输线理论 分式线性变换 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筋对阶梯板振动和能量传递的影响
18
作者 郭慧 孙义 张凯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3-1542,共10页
为了研究加强筋对阶梯板振动和能量传递的影响,基于Kirchhoff薄板理论,采用有限积分变换法,建立了简支边界条件下加筋阶梯矩形板的自由与强迫振动分析的动力学模型,获得了加筋阶梯矩形板的自由与强迫振动的解析解,并且结合多目标粒子群... 为了研究加强筋对阶梯板振动和能量传递的影响,基于Kirchhoff薄板理论,采用有限积分变换法,建立了简支边界条件下加筋阶梯矩形板的自由与强迫振动分析的动力学模型,获得了加筋阶梯矩形板的自由与强迫振动的解析解,并且结合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提出了通过加强筋的设置来控制阶梯板振动能量传递的策略。首先,提出了加筋阶梯变厚度板动力学模型的构建方法,对动力学模型的振动响应进行了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的计算与验证;然后,分析了加强筋的插入对激励板和接收板振动能量损失的影响,开展了加强筋的物理参数和插入位置对两板之间振动能量传递影响的研究;最后,提供了一种寻找最佳加强筋插入位置的优化算法,对加强筋的插入位置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激励板和接收板上各插入一根加强筋,将获得较好的插入损失效果;加强筋的弯曲刚度增加,在低频段传递到接收板上的振动能量明显下降,而加强筋的质量对高频段的能量传递影响较大;激励板上加强筋的位置对能量传递的影响较小,而通过改变接收板上加强筋的位置,会使得接收板振动能量分布产生差异,对振动能量传递具有一定的影响;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寻得加强筋最佳插入位置,可使阶梯板总振动能量损失最大。可见采用有限积分变换法对加筋阶梯板进行动力学建模与振动控制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阶梯板 机械振动 能量传递 插入损失 Kirchhoff薄板理论 有限积分变换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结合的传输线工作状态仿真与应用实验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兰 陈一铭 张云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15,共5页
针对传统微波实验少、教学难和设备维护成本较大、实验与工程脱节等问题,以同轴电缆故障检测为应用背景,将传输线理论与工程应用结合,设计虚实结合的传输线工作状态仿真与应用实验。采取工程问题引入、虚实结合、软硬搭配的方式,从传输... 针对传统微波实验少、教学难和设备维护成本较大、实验与工程脱节等问题,以同轴电缆故障检测为应用背景,将传输线理论与工程应用结合,设计虚实结合的传输线工作状态仿真与应用实验。采取工程问题引入、虚实结合、软硬搭配的方式,从传输线工作状态分析入手,利用终端短路和开路传输线模拟存在短路或断路故障的同轴电缆,通过仿真完成故障建模分析,掌握不同工作状态下电压、电流、阻抗和反射系数特性,自主设计方案完成故障检测。实践结果表明,传输线工作状态仿真与应用实验有利于学生深化对理论的理解、明晰理论的应用和提升解决工程问题能力,较好地满足实验教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理论 微波实验 同轴电缆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层横观各向同性的地铁临近环境减隔振超结构
20
作者 庄晓莹 蔡润成 金亚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4-1031,共8页
基于能带理论的减隔振超结构由于其禁带特性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局域共振禁带对小尺寸结构实现低频减隔振具有重要意义,并被应用于地层土体表面波和体波减隔振。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各向同性土体。考虑地层土体横观各向同性... 基于能带理论的减隔振超结构由于其禁带特性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局域共振禁带对小尺寸结构实现低频减隔振具有重要意义,并被应用于地层土体表面波和体波减隔振。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各向同性土体。考虑地层土体横观各向同性,研究二维橡胶-混凝土超结构对地铁振动的减隔振特性,对比分析了混凝土半径、橡胶厚度和土体各向异性对超结构全向禁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方向透射和全尺寸透射模型,验证了弹性波在超结构禁带频率内能够有效衰减。探索了土体各向异性对减隔振超结构性能的影响,能够为地铁临近环境减隔振设计和分析提供参考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 地铁振动 减隔振超结构 能带理论 透射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