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14—数量化Ⅰ类(Quantification Theory Type Ⅰ) 被引量:1
1
作者 章俊华 《中国园林》 2003年第9期47-50,共4页
回归及重回归分析和预测,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但是,有些相当于回归分析中的说明变数,不是数量数据,而是非数量数据,例如:影响入园人数的因素有星期(平日、休日)、天气状况(晴天、阴天、雨雪天等)、季节(春、夏、秋、冬)等。这些... 回归及重回归分析和预测,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但是,有些相当于回归分析中的说明变数,不是数量数据,而是非数量数据,例如:影响入园人数的因素有星期(平日、休日)、天气状况(晴天、阴天、雨雪天等)、季节(春、夏、秋、冬)等。这些因素因为不是“量”的数据,所以不能用回归或重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和预测,但这种情况在规划设计的调查中经常出现,所以数量化Ⅰ类,可以帮助人们进行与回归分析和预测相同的分析,这是十分有效的一种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学 调查 数量化I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pproach for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using evidence theory 被引量:4
2
作者 Bin Suo Yongsheng Cheng +1 位作者 Chao Zeng Jun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As an alternative or complementary approach to the classical probability theory,the ability of the evidence theory in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UQ) analyses is subject of intense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Two state-... As an alternative or complementary approach to the classical probability theory,the ability of the evidence theory in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UQ) analyses is subject of intense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Two state-of-the-art numerical methods,the vertex method and the sampling method,are commonly used to calculate the resulting uncertainty based on the evidence theory.The vertex method is very effective for the monotonous system,but not for the non-monotonous one due to its high computational errors.The sampling method is applicable for both systems.But it always requires a high computational cost in UQ analyses,which makes it inefficient in most complex engineering systems.In this work,a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pproach is develope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st and improve the practical utility of the evidence theory in UQ analyses.The method is demonstrated on two challenging problems proposed by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y.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outperforms both the vertex method and the sampling method without decreasing the degree of accuracy.Especially,when the numbers of uncertain parameters and focal elements are large,and the system model is non-monotonic,the computational cost is five times less than that of the sampl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UQ) evidence theory hybrid algorithm interval algorithm genetic algorithm(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腙基席夫碱配体铜(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生物活性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3
作者 Bhattacharjee Maitri Boruah Smriti Rekha +4 位作者 Dutta Purkayastha R.N. Maniukiewicz Waldemar Chowdhury Shubhamoy Maiti Debasish Akhtar Tamanna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9-1422,共14页
以甲醇为介质,合成了3种新的席夫碱配体HL^(1)(2-hydr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HL^(2)(4-hydr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和L^(3)(2-methoxybenzaldehyde2-(2-oxo-1... 以甲醇为介质,合成了3种新的席夫碱配体HL^(1)(2-hydr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HL^(2)(4-hydr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和L^(3)(2-meth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的Cu(Ⅱ)配合物1-3。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方法、磁化率测量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对合成的配体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DFT计算确定了配合物的优化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结合能力。吸收光谱研究揭示了增色效应,并提出了与CT-DNA相互作用的可能模式。溴化乙锭(EB)竞争结合研究表明,配合物可以取代DNA-EB加合物中的DNA,且配合物可能以嵌入模式与CTDNA结合。配合物对革兰氏阴性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鲍氏志贺菌和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表明,配合物2对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志贺菌具有明显抗菌活性,但配合物1和3没有表现出任何显著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配合物 席夫碱 结构 生物活性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集诱导发光铂(Ⅱ)配合物对硝基芳烃的高效发光检测
4
作者 操青松 曾欣 +7 位作者 王晓理 刘佳铭 闫国胜 王光辉 张宇豪 狄玲 邢杨 凌江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373,共10页
合成了一例三苯胺基团修饰的铂(Ⅱ)配合物PtppyTPA,并详细地表征了其结构及光物理性质。研究表明,三苯胺基团可有效激活PtppyTPA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能,使其在含水量为50%的乙腈中呈现显著的发光增强。以AIE活性的PtppyTPA为发光探针... 合成了一例三苯胺基团修饰的铂(Ⅱ)配合物PtppyTPA,并详细地表征了其结构及光物理性质。研究表明,三苯胺基团可有效激活PtppyTPA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能,使其在含水量为50%的乙腈中呈现显著的发光增强。以AIE活性的PtppyTPA为发光探针实现了对4种硝基芳烃包括硝苯地平(Nifedipine,NFD)、5-氯-2-硝基三氟甲苯(5-chloro-2-nitrotrifluorotoluene,ClNTFT)、4-溴-1-氟-2-硝基苯(4-bromo-1-fluoro-2-nitrobenzene,BrFNBz)及3-硝基三氟甲苯(3-nitrotrifluorotoluene, NTFT)的发光检测,利用Stern-Volmer方程拟合检测数据并计算了检测效率及检测限。PtppyTPA对上述硝基芳烃的检测效率分别为11.12,0.27,0.25,0.21 L/mmol;检测限分别为7.1,291.0,314.3,374.2μmol/L。PtppyTPA对NFD具有最高的检测效率和最低的检测限。前线轨道能级及光谱交叠实验表明,PtppyTPA对NFD、ClNTFT、BrFNBz及NTFT的检测机理为电子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配合物 聚集诱导发光 硝苯地平 发光猝灭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量化理论Ⅱ在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黄炎和 邢世和 +3 位作者 陈明华 唐南奇 卢程隆 吴锤红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20,共6页
应用数量化理论Ⅱ建立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的判别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分级效果。该模型对参与建模的88个样本的回判结果是:强度侵蚀组、中度侵蚀组、轻度侵蚀组和无明显侵蚀组的准判率分别为100%,91.3%,83.3%和93.... 应用数量化理论Ⅱ建立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的判别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分级效果。该模型对参与建模的88个样本的回判结果是:强度侵蚀组、中度侵蚀组、轻度侵蚀组和无明显侵蚀组的准判率分别为100%,91.3%,83.3%和93.8%,准判率高达92.0%;未参与建模的10个样本的判别分级准确率也高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化理论 侵蚀强度分级 判别模型 土训侵蚀 侵蚀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岩体质量分级的数量化理论Ⅱ判别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国彦 周礼 李金跃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08-1215,共8页
为快速准确地对岩体质量进行分级,采用数量化理论Ⅱ建立了工程岩体质量判别模型。案例一中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体声波纵波速度、体积节理数、节理面粗糙度系数、节理面风化变异系数和透水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案例二中选取回采巷道巷... 为快速准确地对岩体质量进行分级,采用数量化理论Ⅱ建立了工程岩体质量判别模型。案例一中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体声波纵波速度、体积节理数、节理面粗糙度系数、节理面风化变异系数和透水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案例二中选取回采巷道巷道埋深、巷道跨度、直接顶与煤层厚度之比、围岩单轴抗压强度、围岩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围岩松动圈尺度作为评价指标,分别对案例一、案例二中不同工程岩体实测样本进行训练,构建相应的线性判别函数,确定各类岩体样本在6维空间中所对应的样本中心点;用建立的模型对训练样本进行判别并对未知样本岩体质量等级进行了预测。案例一中判别正确率为100%,且10个预测样本中只有1个发生误判,案例二中判别正确率为93.3%。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判别过程简单,具有较高的判别正确率,可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岩体质量分级方法在岩体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体质量 分级 数量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量化理论Ⅱ的地下矿山矿柱稳定性判别 被引量:7
7
作者 余佩佩 赵国彦 周礼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49,共5页
矿柱是地下矿山支撑顶板围岩、维持采场稳定的关键结构要素。为迅速准确地判别矿柱稳定性,采用数量化理论II(QTII)建立了地下矿山矿柱稳定性判别模型。选取矿柱宽度、矿柱高度、矿柱宽高比、矿岩单轴抗压强度和矿柱承受载荷作为评价指标... 矿柱是地下矿山支撑顶板围岩、维持采场稳定的关键结构要素。为迅速准确地判别矿柱稳定性,采用数量化理论II(QTII)建立了地下矿山矿柱稳定性判别模型。选取矿柱宽度、矿柱高度、矿柱宽高比、矿岩单轴抗压强度和矿柱承受载荷作为评价指标,以40组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得到了相应的判别系数矩阵,确定了各类样本在5维空间中的中心点和各样本点。利用该模型对训练样本进行回判,判别结果完全正确。用10组样本数据对该判别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判别预测矿柱的稳定性,可以作为一种矿柱稳定性判别工具在工程实践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地下矿山 矿柱 稳定性 数量化理论II 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评价核数据抽样的不确定度量化及同化方法研究
8
作者 黄义涵 祖铁军 +2 位作者 刘铮鸣 曹良志 吴宏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6-1184,共9页
不确定度量化及核数据同化对提高核反应堆中子学计算精度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评价核数据抽样方法进行中子学计算结果的不确定度量化,基于贝叶斯-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核数据同化方法,结合宏观装置实测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对评价核数据进... 不确定度量化及核数据同化对提高核反应堆中子学计算精度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评价核数据抽样方法进行中子学计算结果的不确定度量化,基于贝叶斯-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核数据同化方法,结合宏观装置实测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对评价核数据进行同化,以降低目标核反应堆中子学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的偏差。利用以上方法对中国实验快堆CEFR、美国ZPPR反应堆等钠冷快堆开展了核数据同化研究并进行了两方面测试:一方面,利用与以上两个装置相似的反应堆分别对核数据进行同化,同化后CEFR有效增殖因数计算偏差从先验评价核数据库的-588 pcm降低到34 pcm,ZPPR-9由先验核数据库的-700 pcm降低到59 pcm;另一方面,利用CEFR的实验测量数据对核数据进行同化,有效降低了CEFR的有效增殖因数、控制棒价值、钠空泡反应性系数等多响应的计算偏差和不确定度。表明建立的基于评价核数据抽样的不确定度量化及核数据同化方法,可通过优化核数据使中子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更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核数据 不确定度量化 核数据同化 贝叶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Ⅱ)/γ-MnOOH体系化学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夏树伟 马骁楠 +1 位作者 于良民 潘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04-1809,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对Zn(Ⅱ)在水锰矿(MnOOH)2(H2O)6簇模型表面的水合、一级和二级水解三类共11种吸附构型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水合吸附构型的稳定性顺序为DC(双角)>SE-B(单边-B)>SE-A(单边-A)>DE(双边),水解吸附...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对Zn(Ⅱ)在水锰矿(MnOOH)2(H2O)6簇模型表面的水合、一级和二级水解三类共11种吸附构型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水合吸附构型的稳定性顺序为DC(双角)>SE-B(单边-B)>SE-A(单边-A)>DE(双边),水解吸附构型的稳定性顺序为DC>SE-A>SE-B>DE,均符合鲍林第三规则;热化学分析结果说明,其吸附和水解是相互制约的两个过程,这一结论通过前线轨道理论分析得到了证明;自然布居分析结果表明,吸附过程中电子由簇模型向吸附质迁移;结合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和前线轨道组成分析了吸附产物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Zn() 水锰矿 吸附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顶点碳硼烷Ni(Ⅱ)配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晓倩 麻娜娜 +3 位作者 李雪 邹海艳 孙世玲 仇永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5-141,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分析了系列12顶点碳硼烷Ni(Ⅱ)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NLO)性质和电子光谱.结果表明,2个P(CH3)3配体的结构变化对配合物的原子间距离影响较小,Ni(Ⅱ)配合物的极化率随取代基共轭性和空间体积的增加而增大.增强配...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分析了系列12顶点碳硼烷Ni(Ⅱ)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NLO)性质和电子光谱.结果表明,2个P(CH3)3配体的结构变化对配合物的原子间距离影响较小,Ni(Ⅱ)配合物的极化率随取代基共轭性和空间体积的增加而增大.增强配合物的共轭性及改变P(CH3)3配体结构对二阶NLO系数有明显影响,其中取代基为苯胺的配合物5b的第一超极化率总有效值(βtot)最大.分析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和相应的分子轨道组成可知,配体内的电荷转移以及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对二阶NLO系数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顶点碳硼烷 Ni()配合物 非线性光学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ART Ⅱ算法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武胜 刘爱峰 程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8-180,共3页
ART Ⅱ网络以模式的相似性量度值为基础,能够对动态的输入模式样本进行自适应的聚类和识别,然而标准的ART Ⅱ网络在输入数据处理过程中,忽略了样本数据中的负数信息和幅值信息,造成信号畸变和"同相位不可分"问题,在权值调整... ART Ⅱ网络以模式的相似性量度值为基础,能够对动态的输入模式样本进行自适应的聚类和识别,然而标准的ART Ⅱ网络在输入数据处理过程中,忽略了样本数据中的负数信息和幅值信息,造成信号畸变和"同相位不可分"问题,在权值调整过程中,聚类中心发生移动,容易造成"模式漂移"现象。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相关文献提出了引入非线性函数对输入数据进行变换的方法解决"同相位不可分"问题,用待测数据与同一模式类中有限数据的欧氏距离与限定值进行比较实现聚类判定,抑制"模式漂移"现象。用Matlab仿真表明,改进算法性能优于标准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共振理论(ART) 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 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N,N′-二(亚水杨基)-1,2-乙二胺]Pt(Ⅱ)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欣 孟烜宇 +2 位作者 李明霞 潘清江 张红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39-1242,共4页
化合物[N,N′-二(亚水杨基)-1,2-乙二胺]Pt(Ⅱ)(1)在OLED材料上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我们利用密度泛函(DFT/Lanl2dz)方法计算了它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计算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最低能吸收和三态磷光发射均来自... 化合物[N,N′-二(亚水杨基)-1,2-乙二胺]Pt(Ⅱ)(1)在OLED材料上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我们利用密度泛函(DFT/Lanl2dz)方法计算了它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计算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最低能吸收和三态磷光发射均来自于[L(Phenoxide lone pair)→π*(imine)](LLCT:ligand-to-ligand charge transfer)和[Pt(5d)→π*(Schiff base)](MLCT:metal-to-ligand charge transfer)的混合电荷跃迁.另外,计算得到了该配合物在气态中的激发态几何结构.通过在不同的溶液中计算吸收和发射光谱,发现该化合物没有明显的溶剂化显色效应,说明溶液极性对光谱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Pt()配合物 电荷转移 激发态 从头算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Ⅱ)水合/水解产物结构和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树伟 杨咏华 于良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研究了Cd(Ⅱ)水合与水解产物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水合产物的稳定性均优于水解产物,其稳定性顺序为:Cd(OH)42-<Cd(OH)(H2O)5+<Cd(OH)3(H2O)2-<Cd(OH)2(H2O)4<Cd(H2O)42+<Cd(... 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研究了Cd(Ⅱ)水合与水解产物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水合产物的稳定性均优于水解产物,其稳定性顺序为:Cd(OH)42-<Cd(OH)(H2O)5+<Cd(OH)3(H2O)2-<Cd(OH)2(H2O)4<Cd(H2O)42+<Cd(H2O)52+<Cd(H2O)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 水解 镉离子 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EGCG与Zn(Ⅱ)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腾 马万福 +1 位作者 谢楠 周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91-2296,共6页
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1H核磁共振(NMR)谱研究了茶多酚类衍生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Zn(Ⅱ)离子的相互作用,并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EGCG与Zn(Ⅱ)离子络合前后的空间结构及其紫外和核磁共振谱.... 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1H核磁共振(NMR)谱研究了茶多酚类衍生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Zn(Ⅱ)离子的相互作用,并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EGCG与Zn(Ⅱ)离子络合前后的空间结构及其紫外和核磁共振谱.实验与理论研究结果表明:EGCG主要构象是其芳香B环以e键(平伏键)及芳香D环以a键(直立键)形式共同与C环链接.EGCG通过其芳香D环上酚羟基与Zn(11)离子相互作用,生成稳定的Zn(Ⅱ)与EGCG摩尔比为1:1的Zn(Ⅱ)-EGCG四面体络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络合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Z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水解对Cd(Ⅱ)活性影响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树伟 杨咏华 于良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48-1752,共5页
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对Cd髤水合与水解产物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稳定性随水合/水解过程的变化以及水合/水解反应自由能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水合产物的稳定性均优于水解产物,水合反应钝化Cd髤,而水解反应活化Cd髤;水合物种C... 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对Cd髤水合与水解产物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稳定性随水合/水解过程的变化以及水合/水解反应自由能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水合产物的稳定性均优于水解产物,水合反应钝化Cd髤,而水解反应活化Cd髤;水合物种Cd髤活性顺序为:Cd(H2O)62+<Cd(H2O)52+<Cd(H2O)42+。水解物种Cd髤活性顺序为:Cd(OH)(H2O)5+<cis-Cd(OH)2(H2O)4<trans-Cd(OH)2(H2O)4<Cd(OH)3(H2O)2-<Cd(OH)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离子 自由能 活性 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多准则决策的PROMETHEE Ⅱ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任剑 高阳 +1 位作者 王坚强 卞灿 《管理学报》 CSSCI 2009年第10期1319-1322,共4页
针对随机多准则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PROM ETHEEⅡ方法。该方法在期望效用理论的基础上将随机支配关系与PROM ETHEEⅡ方法结合,通过阈值的引入考虑了决策者的不同偏好水平,通过计算每两方案在准则上的偏好函数,得到每两方案的多准则优序... 针对随机多准则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PROM ETHEEⅡ方法。该方法在期望效用理论的基础上将随机支配关系与PROM ETHEEⅡ方法结合,通过阈值的引入考虑了决策者的不同偏好水平,通过计算每两方案在准则上的偏好函数,得到每两方案的多准则优序度,并计算出各方案的出流、入流和净流,进而确定方案集的排序。最后,以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多准则决策 不同偏好水平 PROMETHEE方法 期望效用理论 随机支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P/GaAs/InPⅡ型量子阱的光致发光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松岩 刘宝林 +2 位作者 陈龙海 黄美纯 陈朝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03-506,共4页
报道了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生长InP/GaAs/InP量子阱结构,通过线性形变势理论计算表明该结构为Ⅱ型量子阱结构.
关键词 量子阱结构 光致发光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不同二硫醇盐的Pt(Ⅱ)吡啶-三嗪配合物的二阶NLO性质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岷 李作盛 +1 位作者 张元 王璐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1-335,共5页
采用量子化学DFT B3LYP/LanL2DZ+6-31G*方法,研究不同二硫醇盐的Pt(Ⅱ)吡啶-三嗪配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中配位原子间的距离与S C共轭链长度密切相关;在4种配合物中,吡啶和三嗪部分表现出给电子特性,二硫醇盐... 采用量子化学DFT B3LYP/LanL2DZ+6-31G*方法,研究不同二硫醇盐的Pt(Ⅱ)吡啶-三嗪配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中配位原子间的距离与S C共轭链长度密切相关;在4种配合物中,吡啶和三嗪部分表现出给电子特性,二硫醇盐部分具有吸电子作用;金属Pt(Ⅱ)可作为给电子的共轭桥,4种配合物的偶极矩μ和极化率α成正比.NLO效应研究表明,4种配合物均具有较大的βtot值,可以作为潜在的NLO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配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DFT) 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的装药撞击点火不确定量化分析
19
作者 刘骁骁 徐阳冰 +1 位作者 侯欣婷 张峰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1-208,257,共9页
炸药运输环境的要求较高也较为复杂,可能会有跌落、撞击等意外风险的发生,使得炸药内部形成局部损伤,引起燃烧、爆炸等后果。但炸药撞击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装药撞击点火也存在不确定性,从而导致现有的确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往往过于保守或... 炸药运输环境的要求较高也较为复杂,可能会有跌落、撞击等意外风险的发生,使得炸药内部形成局部损伤,引起燃烧、爆炸等后果。但炸药撞击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装药撞击点火也存在不确定性,从而导致现有的确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往往过于保守或偏离理想状态。为此,研究了炸药爆炸过程中不确定性参数对装药撞击的影响,采用ANSYS/LS-DYNA,建立能够反映装药撞击点火的有限元模型,同时依据“裕量和不确定性量化(quantification of margins and uncertainties,QMU)”概念,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装药撞击点火“最大动内能和”QMU方法,建立了装药撞击点火最大动内能和的响应面函数,从而获得“最大动内能和”的概率上下界。最后,基于QMU理论,确定了装药撞击点火模型“最大动内能和”在不同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因子,用以评价装药撞击点火结构的安全性。该研究能为排查炸药撞击产生的安全隐患提供理论依据,亦为此后炸药运输的安全性设计提供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裕量和不确定性量化(QMU) 不确定性 装药撞击点火 最大动能和 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Ⅱ复合型裂缝断裂角剪滞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永光 李忠献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18-125,共8页
建立了混凝土等准脆性材料的Ⅰ-Ⅱ复合型裂缝在单向拉伸荷载作用下断裂角的修正剪滞模型,得到了与试验相吻合且优于传统S判据的断裂角.合理简化了复合型裂缝试样的力学边界条件,得到了裂缝体各剪滞子层位移分布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引用... 建立了混凝土等准脆性材料的Ⅰ-Ⅱ复合型裂缝在单向拉伸荷载作用下断裂角的修正剪滞模型,得到了与试验相吻合且优于传统S判据的断裂角.合理简化了复合型裂缝试样的力学边界条件,得到了裂缝体各剪滞子层位移分布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引用一种所谓的最大应力集中因子的概念,对Ⅰ-Ⅱ复合型裂缝前缘应力场进行了简化描述.得到了复合裂缝断裂角的解析解.根据斜裂缝体的应力分布概况,设置不同的子层分区,得到了更为细化的子层位移分布模式.通过对计算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按应力场分区设置子层的剪滞分析模型,从而得到了更为精确的斜裂缝断裂角.新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除个别外的相对误差小于4%,均小于S判据,显示算法的卓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滞理论 混凝土 断裂角 Ⅰ-复合型裂缝 应力集中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