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全场景构建及效能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丽敏 岳秀丽 何燕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60,共13页
目前,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和实践日益深化,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全场景教学环境构建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文章基于具身德育理论和相关教学场景化研究的基础,深刻剖析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发展的现实需求,... 目前,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和实践日益深化,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全场景教学环境构建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文章基于具身德育理论和相关教学场景化研究的基础,深刻剖析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发展的现实需求,构建了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全场景模式,并开展了相关的教学实践探究。在教学场景效能研究方面,研究过程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软件分析数据。为验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研究对学习者心流体验相关数据、心理唤醒状态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三种方法互为验证,证明全场景教学环境对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文章也分析了该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外语 课程思政 具身理论 全场景 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语习得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学科归属与理念 被引量:14
2
作者 秦丽莉 王绍平 刘风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3-196,共4页
传统的二语习得研究重点关注习得个别语言单位或者句子加工方面的问题,而且研究通常脱离社会研究个体。而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二语言习得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背景,关注个体参与社会活动时的语言使用策略,进而解读互动活动对学习者的语言... 传统的二语习得研究重点关注习得个别语言单位或者句子加工方面的问题,而且研究通常脱离社会研究个体。而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二语言习得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背景,关注个体参与社会活动时的语言使用策略,进而解读互动活动对学习者的语言意义构建能力、思维和认知的影响。我们以论证二语习得领域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定位为基础,探讨其核心研究理念,旨在为当代中国外语教育的深化改革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理论 心理语言学 二语习得研究 外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教育游戏的总体设计之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妮 张屹 张魁元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5期80-86,共7页
本文首先在对华中师范大学95位留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特定学习者的汉语学习特点,对对外汉语教育游戏的平台、内容、场景、情节等内容进行了总体设计。然后,文章对对外汉语教育游戏的前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 本文首先在对华中师范大学95位留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特定学习者的汉语学习特点,对对外汉语教育游戏的平台、内容、场景、情节等内容进行了总体设计。然后,文章对对外汉语教育游戏的前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沉浸理论,对对外汉语教育游戏的设计提出建议。最后,文章概括了本研究设计的对外汉语教育游戏所具的特色,目的在于把对外汉语教学与新型的教育技术——教育游戏结合,以更好的促进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将促进游戏在学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教育游戏 游戏设计 沉浸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两种认识论取向——对我国外语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50
4
作者 刘永兵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92,共7页
二语习得研究主要是科学系统地研究人们在习得了母语后是如何学会第二语言的。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专家学者建构了很多二语习得理论。虽然这些理论对二语习得的本质、习得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阐释和研究视角不同,但是可以概括为心灵... 二语习得研究主要是科学系统地研究人们在习得了母语后是如何学会第二语言的。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专家学者建构了很多二语习得理论。虽然这些理论对二语习得的本质、习得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阐释和研究视角不同,但是可以概括为心灵认知主义和社会认知主义两种主要认识论取向。比较心灵认知主义取向的二语习得理论,基于社会认知主义的二语习得理论为我国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研究建立了理论基石,也为建构我国本土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习得理论 认识论取向 本土外语教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外语教师角色的教育文化诠释 被引量:13
5
作者 严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6-111,共6页
基于教师角色理论和国内外语教师研究的现状,以教育文化为视角,从教育文化与教师角色的本质、关系及角色呈现过程三方面诠释了外语教师主体、教育文化环境及教师角色呈现三者的内在联系。结合一线教师调研理据指出:我国外语教师角色承... 基于教师角色理论和国内外语教师研究的现状,以教育文化为视角,从教育文化与教师角色的本质、关系及角色呈现过程三方面诠释了外语教师主体、教育文化环境及教师角色呈现三者的内在联系。结合一线教师调研理据指出:我国外语教师角色承载着文化、社会、学科三个层面的负荷,教师角色的完成和提升并非从理论到实践、从提倡到实施的直线过渡,而是随教师主体对教育文化环境的认知与适应选择性呈现的。因此,外语教师角色研究必须超越理论束缚和角色规约,重视教师叙事、教师信念及本土教育文化的作用,将教师作为普通社会人来探究教师主体的心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文化 外语教师 角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外语教育:基本概念、本土实践及指导理念 被引量:13
6
作者 常俊跃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14,112,共8页
本文首先辨析了我国外语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了我国外语教育的本土实践,探究了实践背后的指导理念,包括基本知识导向与基本技能导向的培训理念、多种能力导向与多元智能导向的教学理念、产出导向与赋权增能及内容语言融合的教育理念... 本文首先辨析了我国外语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了我国外语教育的本土实践,探究了实践背后的指导理念,包括基本知识导向与基本技能导向的培训理念、多种能力导向与多元智能导向的教学理念、产出导向与赋权增能及内容语言融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分析了各种理念在外语教育中的优势与局限。希望对消除我国外语教育中的认识误区、纠正实践偏差、更新教育理念、推进外语教育改革、提高外语教育质量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育 基本概念 本土实践 指导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现状与思考——基于11种外语类核心期刊31年和4种职教类核心期刊3年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军 朱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31-35,共5页
基于对国内11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和4种职教类核心期刊的高职英语类论文的统计与分析显示,高质量的高职英语研究成果数量偏少,研究方法不够科学,以及缺乏对研究重点和热点的关注。高职院校应重视培养高职英语教育者的科研意识,为英语教学... 基于对国内11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和4种职教类核心期刊的高职英语类论文的统计与分析显示,高质量的高职英语研究成果数量偏少,研究方法不够科学,以及缺乏对研究重点和热点的关注。高职院校应重视培养高职英语教育者的科研意识,为英语教学与科研队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建议在现有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开辟高职外语专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外语教学 教学理论 核心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教学理论中国学派建设的基本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崔刚 黄文红 肖谊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4-139,共6页
建立外语教学理论的中国学派既是外语教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外语教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政治任务。笔者认为,外语教学理论中国学派的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按照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和... 建立外语教学理论的中国学派既是外语教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外语教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政治任务。笔者认为,外语教学理论中国学派的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按照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以学术自信为基本前提,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教育传统,充分吸收国际上的相关研究成果,立足于中国人外语学习的基本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全面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使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理论 中国学派 立德树人 教育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理论对中国少数民族大学外语教育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刘雪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35-137,共3页
中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对于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少数民族在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过程中和在引进发展经济对外合作项目中,外语无疑会成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但是由于存在文化冲突、心理冲突和语言冲突等因素,目前的少数民... 中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对于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少数民族在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过程中和在引进发展经济对外合作项目中,外语无疑会成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但是由于存在文化冲突、心理冲突和语言冲突等因素,目前的少数民族人才的外语水平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很大。因此引用社会学理论结构中的冲突理论来研究和分析中国少数民族大学外语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采取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开展跨文化课的教育,提高少数民族院校外语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加大对少数民族院校外语教学的投资力度等措施来提高少数民族人才的外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外语教育 冲突理论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外语教育状况与“高度受限”的联邦政府外语政策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小颖 《语言战略研究》 2018年第5期46-60,共15页
近10年来,美国的外语政策成为中国学界评介的热点。很多研究指出美国的外语教育受到联邦政府的高度关注,国家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外语教育,美国外语政策"凸现了自上而下席卷全国的以国家安全为取向的战略性特征"。但我们基于最长... 近10年来,美国的外语政策成为中国学界评介的热点。很多研究指出美国的外语教育受到联邦政府的高度关注,国家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外语教育,美国外语政策"凸现了自上而下席卷全国的以国家安全为取向的战略性特征"。但我们基于最长达120多年的美国外语教育发展历时材料以及俄克拉何马州个案研究发现,美国外语教育整体发展缓慢,州际差异显著,美国普遍缺乏对外国文化和语言的了解。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教育地方自治制度决定了联邦政府的外语政策虽然具有"国家安全至上"的特点,容易得到关注,但在制度上"高度受限"。教育的决策权力不在联邦政府,而在各州和地方,联邦政府不能以行政手段"强烈干预"外语教育,只能以财政援助和技术援助等方式实施加强外语教育的政策,且联邦政府专门用于外语教育的经费比例极低,这是联邦政府外语政策未能有效推动美国外语教育发展的制度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语教育状况 教育地方自治制度 联邦政府外语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涉外法治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清 高嘉楠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56,共9页
高素质涉外法治外语人才培养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追求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涉外法治外语人才的职责及培养过程的特殊性同样令其德育培养成为重中之重。因此,课程思政融入涉外法治外语人才培养,与思政课程相向而行,共同树人至关重要... 高素质涉外法治外语人才培养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追求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涉外法治外语人才的职责及培养过程的特殊性同样令其德育培养成为重中之重。因此,课程思政融入涉外法治外语人才培养,与思政课程相向而行,共同树人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涉外法治外语人才培养实践,以教学要素为框架进行梳理,总结得出,课程思政融入涉外法治外语人才培养应明确培养目标及内容,在其指导下,以教师自身为模范,教材为工具,课程为抓手,评价体系为保障,建立课程思政教育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涉外法治外语人才培养 教育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教育:考察晚清上海对外开放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伦信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62,共5页
随着晚清上海国际化都市的日渐成型,孵育了一个不断成长的外语教育环境,上海社会学习外语的意识也不断加强。本文立足于晚清上海外语教育与晚清上海对外开放态势间的互动和俱进关系,透过对教会学校、本土学校和非正规化教育等途径的外... 随着晚清上海国际化都市的日渐成型,孵育了一个不断成长的外语教育环境,上海社会学习外语的意识也不断加强。本文立足于晚清上海外语教育与晚清上海对外开放态势间的互动和俱进关系,透过对教会学校、本土学校和非正规化教育等途径的外语教育进行考察,提供了观察晚清上海对外开放的另一个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晚清 外语教育 教会学校 本土学校 非正规教育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威的教育理论与基础俄语教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蝶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0年第5期109-111,共3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教育思想受到新时代要求的挑战和考验,沿袭千年的传统观念和教育模式正被重新审视、评价和改进。此研究将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所阐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与国内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教育思想受到新时代要求的挑战和考验,沿袭千年的传统观念和教育模式正被重新审视、评价和改进。此研究将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所阐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与国内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并着重分析了我国目前基础俄语的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教育理论 传统教学 外语教学 基础俄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外语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常俊跃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兆浩 常俊跃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共8页
建设“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我国涉外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常俊跃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外语专业教育改革探索,提出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开展了内容语言融合教育实践。此次访谈... 建设“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我国涉外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常俊跃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外语专业教育改革探索,提出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开展了内容语言融合教育实践。此次访谈,他介绍了理念提出的背景,阐述了理念的内涵、内容语言融合教育实践探索产生的影响、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他认为,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对不同类型高校的外语专业教育、不同阶段的外语教育、新文科建设、课程思政、区域国别学教育、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等都具有启示意义。最后针对内容语言融合教育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 外语教育 实践探索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