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事证明责任分配体系刍论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肖建华
周伟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
出处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46-51,共6页
-
文摘
本文以规范论为理论基础,辅以修正规范理论、盖然性理论、危险领域理论、危险提升理论、多样原则理论、利益衡量理论等,依托我国内地法律规范,初步构建了我国内地的民事证明责任分配体系,认为证明责任分配体系应包括一般原则和特殊规则。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则根据当事人主张的不同,令其分别承担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形成要件事实、权利障碍要件事实和权利消灭要件事实的证明;证明责任分配特殊规则则从证明责任转换和证据评价领域特殊规则两个方面对证明责任分配一般规则进行了修正和变更,以缓和一般原则的僵硬,降低当事人的证明难度。
-
关键词
证明责任分配
证明责任分配体系
规范论
证明责任转换
证据评价特殊规则
-
Keywords
distribution of burden of proof
theoretical system of distribution of burden of proof
norm theory
transformation of burden of proof
special rules of proof evaluation
-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诉讼时效证明责任分配问题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肖建国
谢俊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5-61,共7页
-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
"民法上的证据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200501
-
文摘
诉讼时效是否已过属客观存在的事实,需要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予以证明,由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以“法律规范说”为证明责任分配理论基础,对诉讼时效证明责任进行分配,必须明确主张和抗辩在证明责任分配中的作用以及诉讼时效作为抗辩权的效力定位。
-
关键词
诉讼时效
证明责任分配
“法律规范说”
诉讼抗辩
-
Keywords
the limitation of action
distribution of burden of proof
the theory of Rosenberg
procedural demurrer
-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医疗损害诉讼举证责任配置的演变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祝彬
-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卫生法学教研室
-
出处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4期5-6,共2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SJB820018)
-
文摘
医疗损害诉讼举证责任的配置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谁主张谁举证、举证责任倒置以及淡化举证责任倒置的阶段。举证责任配置的演变体现了立法者对医患关系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刻,审视公正的视角也从个案上升到整个社会,并希望通过举证责任配置的手段来引导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更高层次的医疗领域中的公正。当然,《侵权责任法》中关于医疗损害诉讼举证责任配置的规定能否实现立法的本意和目的,尚有待实践检验。
-
关键词
医疗损害诉讼
举证责任
配置
演变
-
Keywords
Litigation of medical malpractice
proof burden
distribution
Evolvement
-
分类号
R-051
[医药卫生]
-
-
题名论量刑事实的证明责任
- 4
-
-
作者
袁家德
-
机构
安徽建筑大学公管学院法律系
-
出处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47-54,共8页
-
基金
2016年度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2016A0240)
2019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研究项目(2019CX027)。
-
文摘
刑事证明责任内涵应当包含“评价要素”,对于特定事实,证明责任承担者所举证据仅需要达到说服法官相信事实可能成立之程度。分配证明责任应当遵循证据所持、证据距离与诉讼效率等原则。我国刑事诉讼法未将量刑事实的证明责任进行区别对待,对公诉机关和法院的证明责任规定也不尽合理,更未规定证明责任转移规则。为最大程度实现量刑公正,应尝试对我国量刑事实的证明责任进行体系性完善,合理规定控方、被告人与被害人的证明责任,对立功、认罪认罚等量刑事实创设证明责任转移规则。
-
关键词
证明责任
分配原则
量刑事实
立功
举证责任转移
-
Keywords
burden of proof
Distributing principle
Facts of penalty measurement
Doing a meritorious service
Responsibility transfer of the adducing evidence
-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论证明责任的分配制度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邢霞
-
机构
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
出处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88-90,共3页
-
文摘
证明责任的分配,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问题,也是民事诉讼理论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法官按照什么标准来分配证明责任,才能符合实体公平、程序正义和诉讼效益的理念,既要从宏观上确定适用于种各类诉讼的分配证明责任的一般规则,又要从微观上解决具体个案中证明责任的合理均衡分配。
-
关键词
证明责任
否认与抗辩
司法自由裁量权
-
Keywords
the distribution of burden of proof deny and contradict right of discretion in jurisdiction.
-
分类号
D923.8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浅谈对证明责任分配标准的认知
- 6
-
-
作者
李琳
-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8-20,共3页
-
文摘
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配历来是证明责任制度的核心。本文从正确认识证明责任的含义入手,探讨了证明责任分配标准的现状,继而结合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进一步阐述了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标准的构想,提出了多元化标准的理念。
-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证明责任
分配标准
-
Keywords
civil litigation
burden of proof
distribution criteria
-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刑事诉讼改革背景下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分配及其完善
- 7
-
-
作者
陆而启
王铁玲
-
机构
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检察院
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法院
-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8-102,共5页
-
文摘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分别采用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刑事诉讼模式 ,就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分配而言 ,在主体、客体和价值追求等方面互见长短 ,各有利弊。以职权主义为背景吸收当事人主义因素 ,以增强庭审方式抗辩式色彩的我国刑事诉讼改革是世界范围内两大法系相互借鉴的又一典型例证。在此背景下 ,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具有了新的涵义 ,其分配折射出采取削弱法官主导作用和强化控辩对抗程度两大举措的我国刑事诉讼模式转型的价值取向 ,但仍需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和程序规则。
-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模式转型
证明责任
举证责任
分配
完善
-
Keywords
criminal proceedings
mode's alteration
burden of proof
burden of producing evidence
distributions
improvement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