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祁连造山带东段覆盖区重磁场特征及北中祁连构造边界划分 |
杨柳
冯旭亮
张健
柴培琪
马佳月
|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北祁连造山带西段红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岩浆演化过程——来自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的约束 |
李林娜
焦建刚
沈清杰
赵国斌
徐铭池
郭钧桦
王佳新
|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北祁连榆树沟山金矿区花岗闪长斑岩脉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杨彦
黄增保
郭小刚
许延龙
颜华
|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北祁连造山带西段红川铜镍矿Ⅲ号超基性岩特征研究 |
周兆明
龚振中
周登峰
范宗福
杨镇熙
陈海云
郭峰
孙宝峰
尚乐乐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从弧后盆地到前陆盆地——北祁连造山带奥陶纪—泥盆纪的沉积盆地与构造演化 |
杜远生
朱杰
韩欣
顾松竹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74
|
|
6
|
北祁连西段熬油沟二只哈拉达坂蛇绿岩的形成环境和时代 |
夏小洪
孙楠
宋述光
肖序常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2
|
|
7
|
北祁连石灰沟奥陶纪碳酸盐岩—硅质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
闫臻
李继亮
雍拥
肖文交
王宗起
向永生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8
|
|
8
|
中国大陆“十字构造”形成演化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 |
董云鹏
张国伟
孙圣思
张菲菲
何登峰
孙娇鹏
柳小明
杨钊
程斌
惠博
岳远刚
周波
程超
杨子强
史小辉
龙晓平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19 |
28
|
|
9
|
祁连山扎麻什基性杂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刘传周
肖文交
袁超
闫臻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6
|
|
10
|
祁连造山带东端张家川地区长宁驿中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
王银川
裴先治
李佐臣
李瑞保
裴磊
魏方辉
刘成军
高景民
吴树宽
陈有炘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8
|
|
11
|
北祁连造山带东段上奥陶统-下、中泥盆统砂岩碎屑组分与物源分析 |
徐亚军
杜远生
杨江海
文运强
王建奎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12
|
北秦岭西段唐藏石英闪长岩岩体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
陈隽璐
徐学义
王洪亮
王宗起
曾佐勋
王超
李平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6
|
|
13
|
金佛寺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胡能高
苏建平
张海峰
冯备战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06 |
12
|
|
14
|
北祁连永登石灰沟奥陶纪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
杜远生
朱杰
顾松竹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15
|
贺兰山地区中奥陶统樱桃沟组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 |
王振涛
周洪瑞
王训练
景秀春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16
|
北祁连山西段巴个峡-黑大坂一带几个花岗闪长岩体的侵入时代讨论—─兼论古阿尔金断裂活动时间 |
宋忠宝
任有祥
李智佩
杨建国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17
|
北祁连肃南地区阴沟群形成时代及沉积源区讨论——碎屑锆石U-Pb年龄证据 |
李猛
王超
李荣社
彭岩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18
|
甘肃靖远上泥盆统沙流水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分析 |
徐亚军
杜远生
杨江海
陈甲才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19
|
北祁连造山带的形成与背景 |
葛肖虹
刘俊来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1999 |
186
|
|
20
|
北祁连山西段吊大坂花岗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
苏建平
胡能高
张海峰
付国民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