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视频内容特征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及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积极情绪理论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维胜 周泱宏 唐承财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短视频是数字文旅时代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的有效工具,该文基于积极情绪理论,以山西省陵川县王莽岭网红景区为例,构建短视频内容特征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及游客行为意愿关系的研究假设和结构方程模型,并通过503份有效问卷数据对研究模... 短视频是数字文旅时代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的有效工具,该文基于积极情绪理论,以山西省陵川县王莽岭网红景区为例,构建短视频内容特征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及游客行为意愿关系的研究假设和结构方程模型,并通过503份有效问卷数据对研究模型和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①短视频文案和出镜人直接显著影响游客行为意愿,短视频场景和背景音乐的直接影响不显著;②短视频内容特征(文案、场景、出镜人和背景音乐)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具有显著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能激发游客出游意愿并在短视频内容特征和游客行为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③短视频内容特征(文案、场景、出镜人和背景音乐)对游客的积极情绪有显著影响,积极情绪在短视频内容特征与游客行为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能进一步激发游客的行为意愿;④积极情绪和旅游目的地形象在短视频内容特征和游客行为意愿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从短视频视角丰富了旅游目的地建设与营销研究内容,可为网红旅游目的地营销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网红旅游目的地 短视频营销 游客行为意愿 数字文旅 积极情绪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技术冻融后钢筋混凝土梁损伤识别
2
作者 邓文彬 杨丽 孙常康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53,共6页
为研究在冻融环境下的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在钢筋混凝土梁损伤识别中的应用,通过将经历一定冻融循环次数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静力弯曲试验,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实时监测梁体表面的位移和试验梁弯曲试验时极限破坏时变形,分析了冻融循环对... 为研究在冻融环境下的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在钢筋混凝土梁损伤识别中的应用,通过将经历一定冻融循环次数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静力弯曲试验,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实时监测梁体表面的位移和试验梁弯曲试验时极限破坏时变形,分析了冻融循环对钢筋混凝土梁静载作用下裂缝全过程发展规律、极限荷载、荷载-挠度曲线和全位置挠度曲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损伤识别方法能够有效地监测钢筋混凝土梁在冻融环境下的损伤演化过程,同时能够提供梁全位置变形监测,实现损伤区域的准确定位,评估冻融损伤对结构性能的影响,为结构安全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还能够实时监测试件的变形情况,发现潜在的损伤问题,并提前预警,为混凝土结构的健康评估和维护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冻融循环 损伤识别 全过程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的振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单明广 党萌萌 +4 位作者 熊雪芬 梁璐沂 刘磊 刘彬 钟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共18页
振动测量是保障结构安全和良好状态的基本手段。高精度的振动测量可为结构设计、安装调试、健康管理等振动试验提供精确的输入与响应测试。相较于传统的振动测量手段,基于视频的振动测量技术将相机的全部像素转化为高精度振动传感器,利... 振动测量是保障结构安全和良好状态的基本手段。高精度的振动测量可为结构设计、安装调试、健康管理等振动试验提供精确的输入与响应测试。相较于传统的振动测量手段,基于视频的振动测量技术将相机的全部像素转化为高精度振动传感器,利用视频图像方式让人们肉眼可视结构在物理世界的真实振动形态,具有非接触、全视场、高空间分辨率、灵活方便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该文主要介绍了视频振动测量技术的系统构成与测量过程、当前主要方法和相关技术最新进展,并总结了视频振动测量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存在的优势。通过分析与对比,肯定了视频方法是解决振动测量问题的有效手段和对传统测量方法的有力补充,随着相关技术和硬件设备的发展,视频振动测量方法将具有越来越大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振动测量 数字图像相关 目标跟踪 光流法 视频运动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和DIC的金属材料氢脆性能测试实验 被引量:3
4
作者 蒋鹏 吴爽 +2 位作者 黄洋 邢雷 张丰运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7,共8页
该实验针对天然气掺氢管道混输过程中产生的临氢金属氢脆问题,以X80管线钢为对象,采用声发射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氢脆性能的动态测试。实验设计为对材料进行充氢后拉伸,采用电化学充氢法充氢,并设置4种不同充氢时... 该实验针对天然气掺氢管道混输过程中产生的临氢金属氢脆问题,以X80管线钢为对象,采用声发射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氢脆性能的动态测试。实验设计为对材料进行充氢后拉伸,采用电化学充氢法充氢,并设置4种不同充氢时间。拉伸过程中通过DIC技术测量并计算静态氢脆性能参数和氢脆敏感系数,同时利用等效应变云图和声发射计数峰值时域分布的变化规律作为氢脆性能的动态参量,进而建立一套完整的金属氢脆性能动态测试系统。该实验适合作为学生研究型教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充氢 声发射监测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环境损伤原位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晓晨 郑瑞晓 +3 位作者 李露 马浩林 赵培航 马朝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9-622,共14页
连续SiC纤维增强SiC(SiC_(f)/SiC)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辐照等优点,在先进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和核反应堆包壳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SiC_(f)/SiC复合材料具有纤维、界面、基体等复杂的多尺度结构,其服役环境... 连续SiC纤维增强SiC(SiC_(f)/SiC)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辐照等优点,在先进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和核反应堆包壳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SiC_(f)/SiC复合材料具有纤维、界面、基体等复杂的多尺度结构,其服役环境苛刻、损伤失效过程复杂,深刻理解与准确分析其在近服役环境下损伤失效模式对于材料和构件的可靠服役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事后分析”方法无法获取材料在复杂服役环境下的损伤失效过程数据,因此迫切需要发展面向高温服役环境的复合材料原位表征测试技术。本文介绍了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数字图像相关、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声发射、电阻等原位监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优势与局限性,重点讨论了以上各种原位监测方法及多种原位监测方法联用在SiC_(f)/SiC复合材料高温环境力学表征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SiC_(f)/SiC复合材料高温环境原位监测技术存在的挑战,并对多种原位技术联用、太赫兹辐射等新型检测技术、复杂构件的损伤原位监测方法等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f)/SiC复合材料 原位监测 数字图像相关 声发射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砂岩应变场演化与超声时移衰减特征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朝俊 吴顺川 +1 位作者 储超群 庞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4-1296,共13页
微裂纹萌生、扩展和聚结模式的识别是研究岩体灾害孕育演化过程的基础。为探究裂隙岩石微裂纹发育过程及机制,采用主动超声测量和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imagecorrelation,简称DIC)技术同步监测单轴压缩下预制裂隙砂岩的损伤破裂过程,分... 微裂纹萌生、扩展和聚结模式的识别是研究岩体灾害孕育演化过程的基础。为探究裂隙岩石微裂纹发育过程及机制,采用主动超声测量和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imagecorrelation,简称DIC)技术同步监测单轴压缩下预制裂隙砂岩的损伤破裂过程,分析了表面应变场演化及超声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小倾角预制裂隙尖端的局部拉应力集中利于裂纹更早萌生;随裂隙倾角增加,预制裂隙试样由较为稳定的渐进性破裂转变为突发性破坏,其脆性特征也更明显,表面应变场可实时追踪裂纹的萌生和扩展。P波波速、振幅谱和超声振幅的衰减与微裂纹的发育和宏观裂纹的形成密切相关,可将超声波主频的明显衰减视为宏观裂纹形成的直接证据;不同射线路径P波速度及振幅衰减的差异,是轴向应力和预制裂隙诱导损伤累积各向异性的结果。此外,采用改进谱比法分析了超声衰减的时移特征,发现超声波衰减比P波波速对岩石介质中微裂纹的发育更敏感,进一步对比发现超声振幅、表面应变、P波波速对岩石损伤识别的敏感性依次降低。该研究结果表明,主动超声衰减和DIC表面应变同步监测是识别和量化岩石损伤和裂纹扩展先兆信息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扩展 主动超声监测 衰减 数字图像相关 应变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度值补偿的视频监测图像模糊细节增强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世章 赵丹 林伟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0,共6页
针对在光照复杂变化环境中图像容易出现失真现象,导致视频监测细节模糊,直接影响到图像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了提升模糊图像的质量,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值补偿的视频监测图像模糊细节增强方法。采用引导滤波法分别提取曝光和欠光图像... 针对在光照复杂变化环境中图像容易出现失真现象,导致视频监测细节模糊,直接影响到图像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了提升模糊图像的质量,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值补偿的视频监测图像模糊细节增强方法。采用引导滤波法分别提取曝光和欠光图像的亮度分量值,求解亮度分量与图像分辨率间二维线性关系,按照图像线性关系失衡的最大、最小值,给出动态拉伸或压缩调整。在此基础上,划分图像区域,按照各个区域亮度分量大小与模糊集间的隶属度关系,建立模糊集域,计算属于模糊集域内像素点的灰度值,通过调节灰度值大小完成模糊细节增强。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能够降低光照复杂变化条件对图像的干扰,可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模糊细节增强,且图像增强后峰值信噪比高达36 dB,且结构相似度最接近1,说明研究方法的图像增强效果好,适用性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复杂变化 视频监测图像 模糊细节 图像分辨率 亮度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群信息采集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展望
8
作者 陆亦澄 刘瑶 +1 位作者 刘升平 郑火青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1-509,共9页
综述了国内外蜂群信息采集技术相关研究进展,对所采用的技术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养蜂生产及相关产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蜂群信息采集 声音监测 图像监测 温度监测 信息化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学影像的滑坡位移监测
9
作者 刘卫南 宋红克 +1 位作者 李清波 谢谟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45,64,共6页
为充分挖掘光学遥感图像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潜力,本文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推导了适应滑坡非均匀形变和自然光照影响的滑坡位移光学影像计算公式,形成了基于光学影像的滑坡位移监测方法。试验分析了地表形变方式和形变量对滑坡位移光学影... 为充分挖掘光学遥感图像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潜力,本文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推导了适应滑坡非均匀形变和自然光照影响的滑坡位移光学影像计算公式,形成了基于光学影像的滑坡位移监测方法。试验分析了地表形变方式和形变量对滑坡位移光学影像计算公式的影响,给出了地表平移、旋转、扭曲3种不同形变方式下,计算误差的概率累计值变化曲线,证明了该公式95%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在0.04以内;利用两期SkySat卫星光学影像计算了某滑坡的平面位移场,分析了该滑坡的表面形变特征。本文研究为滑坡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监测 数字图像相关 光学影像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面监控视频清晰化应用技术研究
10
作者 张杰 郭建军 +5 位作者 王永刚 高巾栋 曹敏 方云峰 于继斌 高亮亮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104,共7页
针对井下工作面监控视频的视觉清晰化问题,首先提出一种监控摄像仪防尘自动疏水方法,利用疏水涂层制备摄像仪视窗,有效减少煤尘、水雾等附着,提高监控视频画面的可视化监控效果。针对工作面工况条件下粉尘雾气导致监控视频图像质量下降... 针对井下工作面监控视频的视觉清晰化问题,首先提出一种监控摄像仪防尘自动疏水方法,利用疏水涂层制备摄像仪视窗,有效减少煤尘、水雾等附着,提高监控视频画面的可视化监控效果。针对工作面工况条件下粉尘雾气导致监控视频图像质量下降问题,提出一种监控视频图像实时去雾算法。通过实时去雾处理后监控图像峰值信噪比保持在28.2左右,使得监控图像特征信息很好保持的同时,增强工作面监控视觉效果。在监控视频图像视觉畸变矫正技术研究过程中,提出一种工作面监控视频图像校正方法,充分利用视频图像内部特征信息,无需外部标定实现监控视频图像边缘畸变校正。实验表明,文章提出的工作面监控视频清晰化技术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提升工作面监控视频可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视频清晰化 摄像仪防尘疏水 图像实时去雾 图像畸变校正 可视化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水下监测机器人系统设计
11
作者 杨淼 蒋海阳 +3 位作者 蔡立鹏 董金耐 谢卓冉 张汉森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为了更好地提高舰船水下维护能力,针对现有水下机器人视频系统清晰度低、对比度低以及工作时海洋生物附着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用于舰船监测的水下机器人视频系统。通过光场分布实验仿真,计算一种水下灯的方案,能够将光场分布效果达到... 为了更好地提高舰船水下维护能力,针对现有水下机器人视频系统清晰度低、对比度低以及工作时海洋生物附着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用于舰船监测的水下机器人视频系统。通过光场分布实验仿真,计算一种水下灯的方案,能够将光场分布效果达到最佳;利用超声波传感器,设计一种新型的可自清洁的水下灯,能够有效防止生物附着。该系统优化了水下灯和水下摄像机的配置方案,确定了光源方向角和摄像机安装位置,跟现有的视频系统相比,显著提高了清晰度和对比度。该系统可达到2 592×1 944分辨率、25 fps帧率的摄像机视频信号和水下灯的控制信号传输效果。经过实验验证,该系统可以很好地提高水下成像效果,增强舰船水下维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监测 视频系统 水下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跟踪设备数字视频图像色彩自动匹配系统设计
12
作者 梁曌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151,共6页
为了解决光电跟踪设备获取的数字视频图像存在色彩异常的问题,提出光电跟踪设备数字视频图像色彩自动匹配系统设计研究。设计光电跟踪设备数字视频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并存储光电跟踪设备数字视频图像,应用滤波算法去除图像噪声,利用Mean-... 为了解决光电跟踪设备获取的数字视频图像存在色彩异常的问题,提出光电跟踪设备数字视频图像色彩自动匹配系统设计研究。设计光电跟踪设备数字视频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并存储光电跟踪设备数字视频图像,应用滤波算法去除图像噪声,利用Mean-Shift算法分割并提取图像色彩信息,将对应色彩块的色彩板进行调试处理,实现数字视频图像色彩的自动匹配。实验数据显示:在不同实验工况背景下,设计系统图像色彩信息提取完整度最大值为100%,图像色彩自动匹配结果与模板图像色彩信息更加接近,充分证实了设计系统应用性能更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视频图像 自动匹配 色彩分割 图像色彩 光电跟踪设备 匹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识别技术在电力设备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7
13
作者 张浩 王玮 +2 位作者 徐丽杰 秦欢 刘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91,共4页
为减少传统基于灰度的匹配算法的计算量,采用图像形状特征分析技术,提出了新的模板匹配算法。该算法取隔行隔列的数据进行粗略匹配,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确匹配,大大减少了计算的数据量。将该算法应用于电力变压器的图像识别中,实验结果表... 为减少传统基于灰度的匹配算法的计算量,采用图像形状特征分析技术,提出了新的模板匹配算法。该算法取隔行隔列的数据进行粗略匹配,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确匹配,大大减少了计算的数据量。将该算法应用于电力变压器的图像识别中,实验结果表明该匹配算法在速度上具有较大的优势,能更快地对电力变压器进行定位识别。论述了远程数字视频监控与图像识别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模板匹配 视频监控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视场拼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14
作者 冯桂兰 田维坚 +2 位作者 屈有山 张宏建 葛伟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4-127,共4页
当要求的场景尺寸超出一个光学传感器的范围时,同时取得完整的场景就成为一个难点。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多个光学传感器同时对场景进行采集,可以得到几幅互相有一定重叠的场景图像。应用改进的相位相关算法对重叠图像进行快速配准,应用渐... 当要求的场景尺寸超出一个光学传感器的范围时,同时取得完整的场景就成为一个难点。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多个光学传感器同时对场景进行采集,可以得到几幅互相有一定重叠的场景图像。应用改进的相位相关算法对重叠图像进行快速配准,应用渐入渐出融合算法消除拼缝,实现无缝大视场拼接。并将整套算法在以TMS320DM642为核心处理器的平台上实现,得以构成一个小型化视频拼接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自动地对存在一定重叠和旋转的两幅768×494分辨率、25帧/秒的视频图像进行拼接,获得无缝、清晰的大视场视频图像,满足系统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场拼接 数字信号处理器 图像配准 视频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暴雨道路积水监测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栾清华 秦志宇 +2 位作者 王东 刘家宏 付潇然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16,140,共12页
针对日益频发的极端暴雨事件使得城市道路积水的问题,为获得及时准确的积水数据,从道路积水监测技术层面,梳理了人工监测、传感器监测、遥感和视频影像监测的技术原理及相关改进,对比分析了不同传感器监测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 针对日益频发的极端暴雨事件使得城市道路积水的问题,为获得及时准确的积水数据,从道路积水监测技术层面,梳理了人工监测、传感器监测、遥感和视频影像监测的技术原理及相关改进,对比分析了不同传感器监测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道路积水监测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就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分析认为,道路积水监测需充分利用现有的视频设备、改进遥感水体识别技术、构建多源立体监测网以及基于海量监测数据的雨洪物理-数字耦合模型等方面开展研发和应用,全方位提高城市的雨洪预警水平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暴雨 道路积水 监测技术 传感器监测 遥感影像识别 视频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表盘指针角度识别研究 被引量:45
16
作者 孙凤杰 郭凤顺 +1 位作者 范杰清 王铁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73-78,共6页
论文论述了变电站设备表盘指针角度识别的数字图像处理和图像识别的实现过程。给出了远程数字视频监控与识别系统的组成。分析并研究了可用于指针图像处理的图像分割、图像滤波及图像的膨胀细化等运算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实际运行... 论文论述了变电站设备表盘指针角度识别的数字图像处理和图像识别的实现过程。给出了远程数字视频监控与识别系统的组成。分析并研究了可用于指针图像处理的图像分割、图像滤波及图像的膨胀细化等运算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实际运行设备的指针角度识别方法—同心圆环搜索法,该算法的计算简单,实时性好,识别误差小。经过大量不同条件的实验,证明这种算法对于指针角度的识别是十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视频监控 图像处理 指针角度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电视跟踪的实时视频图像处理平台设计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耀 张覃平 +1 位作者 许俊平 朱嘉鹤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3-65,共3页
在视频跟踪中,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大量的运算处理,需要采取一些提高运算速度的措施。介绍一种基于TMS320C6201高速DSP的实时视频图像处理硬件平台。实验证明,该平台在进行复杂算法和多目标提取方面比以前的DSP平台更容易满足实时性... 在视频跟踪中,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大量的运算处理,需要采取一些提高运算速度的措施。介绍一种基于TMS320C6201高速DSP的实时视频图像处理硬件平台。实验证明,该平台在进行复杂算法和多目标提取方面比以前的DSP平台更容易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 视频图像 平台设计 电视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41
18
作者 刘富强 卢赤班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33,共3页
介绍了视频监控的发展现状 ,分析了模拟视频监控的缺点 ,对数字视频监控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并讨论了数字视频监控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模拟视频 数字视频 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专家在线视频诊断系统建设 被引量:7
19
作者 邹庆鹏 杨学德 +2 位作者 任银玲 许宏云 郑国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共3页
介绍了河南省农业专家在线远程视频诊断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基于计算机、多媒体、Inter-net、3G无线网络等信息技术,整体建设采用"123技术方案",即:1个统一门户+2种预约模式+3种沟通方式,能以远程视频会议、远程视频监控、3G... 介绍了河南省农业专家在线远程视频诊断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基于计算机、多媒体、Inter-net、3G无线网络等信息技术,整体建设采用"123技术方案",即:1个统一门户+2种预约模式+3种沟通方式,能以远程视频会议、远程视频监控、3G手机视频通话等多种方式实现农业远程诊断。系统建设分为先在河南省农业科研系统示范,之后全省覆盖2个建设阶段,逐步将该系统建设成为提供技术、信息、农资、农产品销售等服务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远程诊断 视频会议 视频监控 农业专家 3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DA的高分辨率数字视频图像配准快速实现 被引量:27
20
作者 闫钧华 杭谊青 +1 位作者 许俊峰 储林臻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0-386,共7页
高分辨率数字视频图像数据量巨大,基于SIFT图像配准算法在CPU上实现时用时巨大。针对此,首先对配准算法中3个最耗时的部分:SIFT特征提取;SIFT特征匹配;RANSAC算法提纯匹配点对,求解变换模型参数。对此展开重点研究,研究其并行算法。然... 高分辨率数字视频图像数据量巨大,基于SIFT图像配准算法在CPU上实现时用时巨大。针对此,首先对配准算法中3个最耗时的部分:SIFT特征提取;SIFT特征匹配;RANSAC算法提纯匹配点对,求解变换模型参数。对此展开重点研究,研究其并行算法。然后基于CUDA并行快速实现高分辨率数字视频图像配准。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IFT图像配准算法在CPU与CUDA上实现,在配准效果相近时,在CUDA上实现的处理速度比在CPU上实现的处理速度提高了100多倍,并且随着图像像素数的增加加速比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配准 高分辨率 数字视频 CU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