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world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situation in 2021 被引量:2
1
作者 DOU Lirong WEN Zhixin +4 位作者 WANG Jianjun WANG Zhaoming HE Zhengjun LIU Xiaobing ZHANG Ningn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5期1195-1209,共15页
The global exploration investment, new oil and gas discoveries, exploration business adjustment strategies of oil companies in 2021, and future favorable exploration domains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using commercia... The global exploration investment, new oil and gas discoveries, exploration business adjustment strategies of oil companies in 2021, and future favorable exploration domains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using commercial databases such as IHS and public information of oil companie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world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situation in 2021 has continued the downturn since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The investment and drilling workload decreased slightly, but the success rate of exploration wells, especially deepwater exploration wel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newly discovered reserves increased slightly compared with last year. Deep waters of the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basins are still the leading sites for discovering conventional large and medium-sized oil and gas fields. The 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deep formations of onshore petroliferous basins has been keeping a good state, with tight/shale oil and gas discoveries made in Saudi Arabia, Russia, and other countries. While strengthening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resources, national, international, and independent oil companies have been focusing on major overseas frontiers using their advantages, including risk exploration in deep waters and natural gas. Future favorable exploration directions in the three major frontiers, the global deep waters, deep onshore formations, and unconventional resources, have been clarified. Four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global exploration business of Chinese oil companies: first, a farm in global deepwater frontier basins in advance through bidding at a low cost and adopt the “dual exploration model” after making large-scale discoveries;second, enter new blocks of emerging hot basins in the world through farm-in and other ways, to find large oil and gas fields quickly;third, cooperate with national oil companies of the resource host countries in the form of joint research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exploration of deep onshore formations of petroliferous basins;fourth, track tight/shale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opportunities in a few countries such as Saudi Arabia and Russia, and take advantage of mature domestic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to farm in at an appropriate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loration investment exploration situation new discoveries favorable exploration areas overseas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deep water deep formation unconventional resour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中非油气合作建议
2
作者 潘杰 孙润平 +2 位作者 王振杰 赵佳奇 胡月谭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2期7-12,共6页
非洲油气资源丰富,随着近年陆续在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南非、纳米比亚等国家发现大型油气田,油气储量规模进一步增大,非洲西海岸北段、东非、南非成为勘探新兴区域。近年来受局部区域政局动荡、已发现剩余油气可采储量品质变差、天... 非洲油气资源丰富,随着近年陆续在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南非、纳米比亚等国家发现大型油气田,油气储量规模进一步增大,非洲西海岸北段、东非、南非成为勘探新兴区域。近年来受局部区域政局动荡、已发现剩余油气可采储量品质变差、天然气商业化困难等因素影响,非洲油气生产形势低迷。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非油气合作已具备一定规模,但对标国际大型石油公司,无论是生产项目还是勘探项目,仍有一定差距。伴随俄乌冲突加剧,地缘政治变化,拥有大量油气资源的非洲在全球的能源地位日益凸显。同时国际石油公司由于能源转型,纷纷缩紧非洲投资,这给中资石油公司在非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建议中资石油公司要加大前期勘探投入,聚焦前沿成藏区带,力求获得大面积、大资源量、经济效益可观的勘探目标;着力提升海上深水-超深水区域的研究能力和作业能力;积极关注非洲LNG产业发展,优化资产结构;同时要正确认识非洲非资源风险,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油气资源 中非油气合作 前沿成藏区带 深水区域 非资源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前景与挑战 被引量:182
3
作者 贾承造 张永峰 赵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共11页
中国天然气工业在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目前已建成了鄂尔多斯、新疆2大油气区和四川、南海西部2大气区,天然气骨干管网逐步形成,天然气市场不断拓展,天然气工业体... 中国天然气工业在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目前已建成了鄂尔多斯、新疆2大油气区和四川、南海西部2大气区,天然气骨干管网逐步形成,天然气市场不断拓展,天然气工业体系初步形成。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剩余资源量主要分布在岩性地层、前陆盆地冲断带、叠合盆地深层、成熟探区深层以及海洋等领域。从勘探的现实性看,碳酸盐岩风化壳地层油气藏、深层碎屑岩以及非常规油气等领域是未来天然气发展的重点,海相页岩气勘探突破、煤层气稳步发展,非常规天然气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勘探发现潜力看,地层油气藏、深层、海域深水和致密油气是未来寻找大油气田的重点勘探领域。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深度的不断增加,油气勘探成本总体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势头。天然气勘探新发现与储量增长更加依赖于理论技术进步,三维地震、水平井和压裂等工程技术作用更加凸显。通过增加天然气勘探开发投入、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我国天然气工业仍将持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资源分布 剩余资源量 地层油气藏 深层油气藏 海域深水区 致密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降解气的特征与识别及其勘探潜力 被引量:17
4
作者 朱光有 赵文智 +2 位作者 张水昌 邹才能 王政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6年第4期52-57,共6页
稠油降解气是指原油在厌氧微生物降解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气,属于次生型生物气,分布在浅层,能大规模聚集成藏。稠油降解气与稠油有密切的伴生关系,即大多分布在稠油油田的附近或周围。稠油降解气以干气为主,乙烷以上的重烃类含量甚微,非烃... 稠油降解气是指原油在厌氧微生物降解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气,属于次生型生物气,分布在浅层,能大规模聚集成藏。稠油降解气与稠油有密切的伴生关系,即大多分布在稠油油田的附近或周围。稠油降解气以干气为主,乙烷以上的重烃类含量甚微,非烃中N2含量较高。甲烷的碳同位素值呈高负值特征(-100‰~-55‰),而CO2却显示出异常重的碳同位素值,因此较易识别。稠油在厌氧细菌作用下降解成气的过程是通过多个环节完成的,是微生物参与的水—烃反应。目前全球已发现的浅层重油大多是厌氧细菌降解的结果,在稠油油藏的附近分布着大量可供勘探的稠油降解气藏。我国东部的含油气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已发现了不少这类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的次生生物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降解气 浅层气 水-烃反应 生物气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震 陈船英 赵林 《中外能源》 CAS 2010年第1期46-49,共4页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其中大陆架占据主要部分,约为60%左右;深水、超深水的资源量也不容小觑,约占全部海洋资源量的30%。但分布十分不均,主要分布在巴西、墨西哥湾、西非三大热点地区。截至2007年,海上油气探明储量约1526×10...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其中大陆架占据主要部分,约为60%左右;深水、超深水的资源量也不容小觑,约占全部海洋资源量的30%。但分布十分不均,主要分布在巴西、墨西哥湾、西非三大热点地区。截至2007年,海上油气探明储量约1526×108t,占全部探明储量的27%左右,深水已成为未来油气生产的重要基地。21世纪以来,各大石油公司纷纷加快进军深水区域的步伐,不断加强勘探开发投资力度,海上油气产量稳步上升。西非、北美和拉丁美洲依然是未来深水油气生产的重要区域,亚洲也将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深水油气生产基地。但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也面临着两个挑战:一是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难度不断增加;二是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如果未来不能很好地解决深水技术难题,将会降低深水油气资源项目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资源量 勘探开发 探明储量 油气产量 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世界油气勘探形势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34
6
作者 窦立荣 温志新 +4 位作者 王建君 王兆明 贺正军 刘小兵 张宁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3-1044,共12页
基于埃士信能源咨询公司(IHS)等商业数据库及油公司公开信息,对2021年全球勘探投资、油气新发现、油公司勘探业务调整策略、未来有利勘探领域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世界油气勘探形势依然延续新冠疫情以来的低迷态势,投... 基于埃士信能源咨询公司(IHS)等商业数据库及油公司公开信息,对2021年全球勘探投资、油气新发现、油公司勘探业务调整策略、未来有利勘探领域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世界油气勘探形势依然延续新冠疫情以来的低迷态势,投资及钻井工作量同比小幅下降,但探井成功率特别是深水探井成功率明显提升,油气新发现储量同比略有增加;海域被动陆缘盆地深水仍为常规大中型油气田发现的主战场,陆上富油气盆地深层常规油气精细勘探依然延续良好态势,沙特、俄罗斯等多个国家致密油气及页岩油气勘探有新的发现;国际、国家及独立石油公司均在加大本土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持续聚焦境外深水、天然气等核心领域;全球海域深水、陆上深层和非常规油气3大领域是未来有利油气勘探方向。建议中国油公司跨国勘探业务:①通过投标超前低成本进入全球深水前沿盆地,发现规模油气后采用“双勘探模式”经营;②通过参股等多种方式进入全球新兴热点盆地未钻区块,快速发现规模油气田;③以联合研究形式与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合作,积极进入陆上富油气盆地深层;④重点关注沙特、俄罗斯等国家致密油气及页岩油气勘探合作机会,利用国内成熟理论技术优势择机进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投资 勘探形势 勘探新发现 有利勘探领域 跨国油气勘探 深水 深层 非常规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冷海钻井技术挑战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进 路保平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北极冷海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是目前国际石油公司关注的热点,了解极地冷海钻井技术挑战和关键技术现状,对推进极地冷海钻井技术进步、实现极地冷海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分析了国内外极地冷... 北极冷海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是目前国际石油公司关注的热点,了解极地冷海钻井技术挑战和关键技术现状,对推进极地冷海钻井技术进步、实现极地冷海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分析了国内外极地冷海钻井装备及关键技术的现状和主要研究进展,得到了以下认识:恶劣的作业环境、长距离的后勤保障和苛刻的环保要求,是极地冷海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首要难题;坐底式平台、人工岛、抗冰自升式平台和浮式平台等是目前极地冷海钻井作业采用的关键装备,低温钻机、全封闭抗冰平台及耐低温新型材料等是极地冷海钻井亟待突破的关键装备及材料。调研分析认为:冻土层钻井技术、低温钻井液和固井技术、万米大位移井钻井技术、极地灾害风险评价及控制技术和钻井废弃物环保排放技术是未来极地冷海钻井技术的主要攻关方向,是实现极地冷海油气资源高效开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 冷海 低温 冻土层 钻井装备 海上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化学脱稳脱水法处理高含水油泥 被引量:7
8
作者 郑凌晨 王东 王小川 《中外能源》 CAS 2011年第9期90-93,共4页
辽河油田采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稠油污水,同时伴有成分复杂且难以脱水的高含水油泥。大量的油泥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无处堆积,占用土地资源,甚至影响到油田的正常生产;如果管理不善,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为了使高含水油泥脱水达... 辽河油田采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稠油污水,同时伴有成分复杂且难以脱水的高含水油泥。大量的油泥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无处堆积,占用土地资源,甚至影响到油田的正常生产;如果管理不善,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为了使高含水油泥脱水达到固化目的并实现资源化利用,采用了高效脱水固化的方法,对脱水固化药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使用药剂方式使高含水油泥脱水固化,将高含水油泥的含水率从90%以上降至60%左右,固化成块。脱水固化后的油泥经分析,热值平均达到1.26×107J/kg,与原煤按一定比例混掺成煤泥后,热值平均达到1.72×107J/kg以上,用脱水油泥替代部分燃煤,达到油泥资源化处理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高含水油泥的排放及污染问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将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泥 化学脱稳 固化处理 混掺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油气勘探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小兵 边海光 +4 位作者 汪永华 杨紫 栾天思 康海亮 侯平 《石油科技论坛》 2019年第6期43-47,63,共6页
国际原油价格近年震荡上升,全球油气勘探投资占比、钻井数量均呈上升趋势,油气勘探新发现的领域不断拓展,持续推动近期储量增长。总体判断,勘探投资总体仍在低位徘徊,占上游总投资的比例略有增长;勘探工作量维持在较低水平,但钻井数量... 国际原油价格近年震荡上升,全球油气勘探投资占比、钻井数量均呈上升趋势,油气勘探新发现的领域不断拓展,持续推动近期储量增长。总体判断,勘探投资总体仍在低位徘徊,占上游总投资的比例略有增长;勘探工作量维持在较低水平,但钻井数量明显增加;全球常规油气勘探新发现有所减少,海域新发现占绝对主体。近年世界石油行业温和复苏,提振了国际油公司的勘探信心,全球油气勘探触底反弹,未来发展更加值得期待。建议中国石油企业加强自主勘探,积极进入海域,坚定信心布局前沿勘探领域。近期海上招标区块主要位于大西洋两岸、东地中海、东非、北极和东南亚等海域,且深水—超深水面积超过80%,是国际油公司角逐的主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油气资源 勘探投资 成熟盆地 新领域 天然气 深水—超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热泵在冬季供暖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雪玲 朱家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265,共4页
利用水源热泵从13~18℃的浅层地下水中提取热量,提供45℃的热水,通过风机盘管进行供暖.本文对热泵供暖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并与燃油、燃气锅炉供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热泵是一种节能环保的设备,热泵供暖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及环保效益.
关键词 水源热泵 供暖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油基钻井液体系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56
11
作者 王中华 《中外能源》 CAS 2012年第2期36-42,共7页
油基钻井液具有抗高温、抗盐钙侵、有利于井壁稳定、润滑性好和对油气层损害程度小等优点。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十分重视油基钻井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现已广泛作为钻深井、超深井、海上钻井、大斜度定向井、水平井和水敏性复杂地层... 油基钻井液具有抗高温、抗盐钙侵、有利于井壁稳定、润滑性好和对油气层损害程度小等优点。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十分重视油基钻井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现已广泛作为钻深井、超深井、海上钻井、大斜度定向井、水平井和水敏性复杂地层及储层保护的重要手段。国外油基钻井液体系及配套技术比较成熟,国内在油基钻井液方面尽管开展了一些工作,但应用较少,还没有形成体系。目前,国内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已经启动,对油基钻井液有了迫切需求。我国应在油基钻井液应用方面尽快行动起来,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国内初步实践的基础上,首先开展油基钻井液的应用,在应用中积累经验、完善体系,并通过油基钻井液处理剂(降滤失剂、提黏切剂、封堵剂及润湿剂)的研制,逐渐形成具有国内特点,能够满足现场需要的油基钻井液体系,以及钻井液回收处理循环再利用的配套设备与方法。同时,开展油基钻井液高温下流变性、稳定性研究,以形成系统的流变性控制方法,为油基钻井液体系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促进国内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水平井 页岩气 非常规油气资源 油气层保护 水敏性复杂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和超深水区油气勘探难点技术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4
12
作者 王文立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年第4期71-75,共5页
深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是石油工业的一个重要的前沿阵地,与大陆架和陆上勘探钻井作业相比,深水作业的施工风险高,深水和超深水的勘探开发作业必须依赖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分析了世界深海勘探开发的技术现状及在钻探开发技术... 深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是石油工业的一个重要的前沿阵地,与大陆架和陆上勘探钻井作业相比,深水作业的施工风险高,深水和超深水的勘探开发作业必须依赖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分析了世界深海勘探开发的技术现状及在钻探开发技术、石油平台建造、自然灾害的预告与规避等诸多难题;指出了未来的深海钻探所要面对的特殊的海洋环境、复杂的油气储藏、安全高效的技术和装备支持及后勤保障等多种挑战,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该领域的技术差距,简要阐述了我国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我国深海勘探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和超深水 钻井船 油气资源 勘探 技术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资源开采期间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估算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洋 王甲山 +1 位作者 王瑞华 刘纬纬 《中国矿业》 2021年第5期79-84,共6页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以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为考量依据。考虑油气开采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程度,建议油气资源开采期间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征收以占地面积为依据调整为以油气产量为补偿依据,重新确定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运用...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以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为考量依据。考虑油气开采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程度,建议油气资源开采期间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征收以占地面积为依据调整为以油气产量为补偿依据,重新确定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运用生态价值评估方法,从保持土壤、涵养水源、固碳制氧、净化空气、维持生物多样性、作物供给等方面,评估中国典型油气产区所在六个省份单位土地面积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以此为基础数据,估算油田永久占地、临时占地、落地原油等丧失或降低的生态服务功能,从而计算出油气资源开采期间单位油气产量折损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结果全面反映油气资源开采造成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补偿标准在合理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 生态服务功能 标准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馆陶组稠油油藏特征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国禄 《资源与产业》 2016年第3期43-50,共8页
文章利用钻井、测井以及生产资料,通过油藏剖面图和油层厚度图的编制,确定了研究区油水边界,明确了研究区油层富集状态,并重新核算了研究区油气资源量。研究认为馆陶油层是块状边顶水油藏,部分区域发育底水。馆陶组油藏整体呈近似不规... 文章利用钻井、测井以及生产资料,通过油藏剖面图和油层厚度图的编制,确定了研究区油水边界,明确了研究区油层富集状态,并重新核算了研究区油气资源量。研究认为馆陶油层是块状边顶水油藏,部分区域发育底水。馆陶组油藏整体呈近似不规则的椭圆形和圆形,油层中部较厚,四周逐渐变薄,地层岩性对其分布影响较小,缺少明显的盖层,并且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由岩石组分及其结构的变化导致的地层物性降低是油藏被封阻的主要原因。根据实际吞吐生产井、SAGD生产井和井温监测资料,提出井位部署的安全界限为距边水15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84块 稠油油藏 资源潜力 油层厚度 油水边界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河油田中淹层资源现状与挖潜途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祖华 刘英 +3 位作者 李超 王健 连军利 宋鹏瑞 《河南石油》 1998年第5期15-17,20,共4页
双河油田现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采出程度高,产量递减快,缺乏资源接替。而经证实含水在40%~80%之间的中淹层尚未进行系统挖潜,为弥补产量递减,挖掘中淹层潜力,提出了中淹层的综合识别方法,设计出现场可操作的中淹层挖潜流程。... 双河油田现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采出程度高,产量递减快,缺乏资源接替。而经证实含水在40%~80%之间的中淹层尚未进行系统挖潜,为弥补产量递减,挖掘中淹层潜力,提出了中淹层的综合识别方法,设计出现场可操作的中淹层挖潜流程。双河油田中淹层资源状况分析研究表明其剩余可采储量占总剩余可采储量的29.4%,且有一定厚度,物性中等。经25口井中淹层补孔单采结果表明,平均单井日增油5.1t。降水17.3m3。证实中淹层可作为今后挖潜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水淹油层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茎叶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原霁虹 韩黎明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6年第6期78-81,共4页
马铃薯茎叶中含有丰富的有用物质,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提取茄尼醇、植物精油、制备高吸水材料、青贮饲料是目前马铃薯茎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马铃薯茎叶利用国内外研究现状、利用途径、相关技术,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马铃薯茎叶 资源化利用 茄尼醇 植物精油 高吸水材料 青贮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原油码头二期工程绿色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志杰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6-41,共6页
针对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原油码头二期工程在建设和运营中存在对海洋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等产生影响的问题,进行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绿色设计策略研究。通过制定绿色设计目标,并采取统筹利... 针对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原油码头二期工程在建设和运营中存在对海洋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等产生影响的问题,进行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绿色设计策略研究。通过制定绿色设计目标,并采取统筹利用土地与海域、设置油气回收装置、设置压载水生物灭活处理装置、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绿色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达到节约用地用海、废气和水质排放达标、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目的,对推动港口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和技术进步等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设计 统筹利用土地与海域 油气回收 压载水生物灭活处理 资源综合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禀赋的煤制油气产业布局分析
18
作者 陈子瞻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19-222,240,共5页
水资源是煤制油气产业布局的各种要素中的最重要一项。本文从典型省区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出发,根据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归纳出三种煤炭与水资源之间关系的分类,并对每一种类型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应该如何根据水资源状况进行煤制... 水资源是煤制油气产业布局的各种要素中的最重要一项。本文从典型省区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出发,根据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归纳出三种煤炭与水资源之间关系的分类,并对每一种类型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应该如何根据水资源状况进行煤制油气产业布局,并对当前部分地区煤制油气产业规划的合理性进行了探究。在最后对中国未来煤制油气产业的数量和布局进行了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油气 水资源分布 煤炭资源分布 资源型产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厂废水的资源化研究与现场实施
19
作者 周兰芳 尹先清 +2 位作者 傅绍斌 曾玉彬 吴仲岿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78-80,共3页
提出了将炼厂废水与油田产出污水混合处理作为油田回注水资源的设想,并在油田现场验证了室内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废水 炼油厂 回注水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响应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梁光兵 李艳红 +3 位作者 张远琴 訾昌毓 赵文波 张登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999-4007,共9页
海洋环境中的石油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原油开采和井喷、运输船舶的漏油以及输油管道的泄漏。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石油的开采与运输也变得日益频繁。然而,在此过程中衍生出的石油污染问题也更加严峻。据估计,世界各地每年平均溢油... 海洋环境中的石油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原油开采和井喷、运输船舶的漏油以及输油管道的泄漏。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石油的开采与运输也变得日益频繁。然而,在此过程中衍生出的石油污染问题也更加严峻。据估计,世界各地每年平均溢油量多达40万t。大规模的海上溢油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三大方法。其中原位燃烧、分散剂降解等化学方法需要高昂的成本,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二次破坏;微生物分解等生物方法对自然条件要求十分苛刻;使用机械装置(如撇油器或喷杆)的物理方法需要输入能量或在高压下进行操作。这些方法均不能充分满足对溢油处理的要求。最近学者提出了一种利用磁改性超疏水/亲油的可浸湿吸油材料进行油水分离的方法。这些材料主要由粘土(二氧化硅)、沸石、活性炭、碳纳米管、聚合物、羊毛和秸秆等物质作为基材,通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嵌入或涂覆以赋予材料磁响应特性。这些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和丰富孔洞结构的吸附材料不但具有可设计调整性,而且经过磁性颗粒改性后,能够制备出在除油能力、油品回收和操作成本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的磁性吸油材料。尤以聚合物为基材的磁响应吸油材料的研究最为广泛,被磁性纳米颗粒涂覆的聚合物海绵的吸油量最高可达50 g/g,且都具有近95%的吸油效率。其他材质的吸油材料也有所报道。这些磁性吸油材料具有三大特点:(1)吸油效率高,吸油量稳定;(2)固油性能好,吸附油不易脱附;(3)易回收,能够循环利用。本文通过阐释吸附材料的磁改性和吸油机理,分析典型磁改性复合材料的吸油性能测试实验,指出各类吸油材料在溢油处理过程中的优势和局限。特别地提出了磁改性粉煤灰沸石吸油材料,概括了固体废物资源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 磁性 油水分离 吸油材料 回收 固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