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端区离场航空器自主路径规划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红勇 郭宇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6-456,共11页
随着航空器自主保持间隔运行概念的逐渐发展,基于连续爬升运行(CCO)模式,可有效解决当前终端区内航空器离场路径固定单一所造成空域运行效率低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势场-粒子群优化(APF-PSO)联合算法的终端区离场航空器自主路径... 随着航空器自主保持间隔运行概念的逐渐发展,基于连续爬升运行(CCO)模式,可有效解决当前终端区内航空器离场路径固定单一所造成空域运行效率低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势场-粒子群优化(APF-PSO)联合算法的终端区离场航空器自主路径规划方法。构建面向航空器自主运行模式的空域环境模型,对空域环境进行栅格化处理并计算各栅格的空域复杂度,限制离场航空器进入高复杂度栅格以保障运行安全;构建基于BADA数据库和减退力爬升模式的航空器爬升性能约束模型;应用APF-PSO联合算法进行路径规划,通过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广域搜索思想解决人工势场法(APF)固有的局部极值-目标不可达问题;使用贝塞尔曲线法优化该路径,引入滑动时间窗口理念优化航空器离场时刻;使用上海终端空域的实际结构和运行数据,应用所提方法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APF-PSO联合算法可有效生成航空器无冲突离场路径并规避繁忙空域,优化处理后的路径满足航空器爬升性能约束,且优于实际运行路径(路径长度减少23.78%,最大转弯率降低55.73%,最大爬升率降低9.94%);离场航空器自主运行模式下的空中交通复杂性较当前运行模式更为均衡(栅格复杂度峰值降低3.92%),可有效提升空域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航空器自主运行 连续爬升运行 路径规划 人工势场-粒子群优化算法 空中交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疏散引导的高峰时段地铁站应急疏散方案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田杰 苏宇鹏 +1 位作者 吴桐 朱震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3,126,共9页
为保障突发事故时高峰时段地铁站行人应急疏散的效率与安全,对现有疏散方案进行了优化。首先,分析了高峰时段地铁站的行人疏散特征,阐明了在高峰时段增设疏散引导的必要性,总结了疏散中常见的瓶颈拥堵点。随后,针对各瓶颈拥堵点的位置... 为保障突发事故时高峰时段地铁站行人应急疏散的效率与安全,对现有疏散方案进行了优化。首先,分析了高峰时段地铁站的行人疏散特征,阐明了在高峰时段增设疏散引导的必要性,总结了疏散中常见的瓶颈拥堵点。随后,针对各瓶颈拥堵点的位置设计了疏散引导措施,分别设计了现有疏散方案与增设疏散引导后的优化方案。最后,通过Anylogic软件对2组疏散方案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了多个疏散评价指标,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疏散方案可在平峰时段按时完成疏散,但其在高峰时段的总疏散时间超过了地铁安全疏散规范中要求的360 s,而优化方案在高峰时段的总疏散时间为352 s,闸机最长通过时间为278 s,均优于现有疏散方案。研究结果可为高峰时段地铁站疏散方案中疏散引导的具体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疏散引导 高峰时段 地铁车站 疏散方案优化 多指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坐标卷积和最优传输分配的交通标志检测模型
3
作者 熊昌镇 李熙宇 王庞伟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1-1078,共8页
针对因尺度小、高速移动和天气等因素导致交通标志检测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卷积和最优传输标签分配的交通标志检测模型。为兼顾嵌入式平台部署和检测速度,以YOLOv5s检测模型为基础。首先,使用具有额外坐标通道的坐标卷积来感... 针对因尺度小、高速移动和天气等因素导致交通标志检测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卷积和最优传输标签分配的交通标志检测模型。为兼顾嵌入式平台部署和检测速度,以YOLOv5s检测模型为基础。首先,使用具有额外坐标通道的坐标卷积来感知空间信息,增强小尺度交通标志的特征表征能力。其次,通过最优传输分配方法寻找全局最优的目标标签分配方法,减少模糊框的个数,提高训练数据的利用率。最后,使用包含角度损失的SIo U损失函数,提升预测框的收敛速度并增强检测能力。在CCTSDB和TSRD 2个交通标志数据集上测试本文模型的表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的表现较原YOLOv5s模型有较大的提升。与YOLOv7模型相比,本文模型的m AP_0.5和m AP_0.5:0.95在TSRD数据集上分别提升了2.35%和1.45%,在CCTSDB数据集上与YOLOv7的持平,同时本文模型在2个数据集上的检测速度是YOLOv7的2.5倍多,因此本文模型具有更出色的检测精度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标志 坐标卷积 目标检测 最优传输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混驾环境下交叉口自动驾驶车辆轨迹优化
4
作者 秦雅琴 刘小云 +3 位作者 刘拥华 张森 谢济铭 赵仕林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为解决现有信号控制交叉口场景中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s,CAV)轨迹优化方法计算量大,模型难以求解,以及人机混驾冲突对CAV车辆轨迹产生的负面影响,构建两阶段异步轨迹优化模型,在给定信号时序和CAV已知周围车辆的轨... 为解决现有信号控制交叉口场景中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s,CAV)轨迹优化方法计算量大,模型难以求解,以及人机混驾冲突对CAV车辆轨迹产生的负面影响,构建两阶段异步轨迹优化模型,在给定信号时序和CAV已知周围车辆的轨迹信息的情况下对CAV纵向轨迹进行优化;采用滚动优化算法动态求解轨迹优化模型,在每个时间步长确定未来时域内的车辆最优轨迹,提高轨迹优化模型的求解速度;基于Matlab平台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协同优化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改善人工驾驶车辆和混合交通的运行性能,随着CAV渗透率的提高,自动驾驶车辆、人工驾驶车辆的平均行程时间、停车次数和车辆延误均呈下降趋势,且自动驾驶车辆数量越多,人工驾驶车辆在交叉口通行效率受益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自动驾驶车辆 交叉口 轨迹优化 混合交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作表示强化学习下的城市交叉口智慧信控方法
5
作者 王庞伟 王思淼 +3 位作者 雷方舒 徐京辉 王子鹏 王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3,共11页
针对城市交叉口环境下单一离散或连续信号控制动作难以充分应对交通流量时空变化,以及现有强化学习方法无法同时解决混合动作空间中的可扩展性和动作依赖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动作表示强化学习的城市交叉口智慧信控方法。首先,... 针对城市交叉口环境下单一离散或连续信号控制动作难以充分应对交通流量时空变化,以及现有强化学习方法无法同时解决混合动作空间中的可扩展性和动作依赖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动作表示强化学习的城市交叉口智慧信控方法。首先,将交叉口智能体的动作空间设置为离散化信号相位选择及其相对应的连续性绿灯持续时间,并进行状态空间与奖励函数的一致性设计;其次,应用离散动作嵌入表和条件变分自编码器构建连续可解码的表示空间,将原始混合动作策略学习问题转化为隐式动作表示空间中的连续策略学习问题;再次,使用近端策略优化方法进行隐式动作表示空间策略训练,并通过解码器将输出动作解码为原始混合动作,与环境进行实时交互;最后,基于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实际数据开展测试验证。通过不同时段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相比于最优基准模型平均延误时间、平均排队长度和平均停车次数分别降低了2.57%~14.84%,4.00%~9.15%和7.25%~20.69%,达到了良好的城市交叉口信控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交通信号控制 表示学习 混合动作空间 近端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降噪与WOA⁃Bi⁃LSTM的短时交通流预测
6
作者 贾现广 苏治文 +1 位作者 冯超琴 吕英英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7-84,共8页
交通流数据中异常数据波动作为噪声,会对模型训练收敛以及预测精度产生不利影响。为解决该问题,引入两种不同阈值函数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对交通流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将小波阈值去噪(WD)、鲸鱼优化算法(WOA)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 交通流数据中异常数据波动作为噪声,会对模型训练收敛以及预测精度产生不利影响。为解决该问题,引入两种不同阈值函数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对交通流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将小波阈值去噪(WD)、鲸鱼优化算法(WOA)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相结合,提出一种WD-WOA-Bi-LSTM方法。首先,将两种方法降噪后的交通流数据进行对比,并将降噪效果更好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数据集划分以及数据维度转换;然后,通过WOA对Bi-LSTM部分超参数进行寻优,迭代至最优适应度的超参数组合,并用于构建Bi-LSTM;最后,应用英格兰公路交通流数据验证所提模型。结果表明:WDWOA-Bi-LSTM方法相较WOA-Bi-LSTM和WD-Bi-LSTM,RMSE降低12.5004%和3.9789%;MAE降低21.7350%和4.7225%;MAPE降低38.5647%和10.8652%。该模型相比其他模型评价指标均为最低,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为高精度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短时交通流预测 小波阈值去噪 鲸鱼优化算法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深度学习 超参数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免疫遗传算法的海铁转运设备作业调度优化研究
7
作者 黄鹏飞 谈方娇 +2 位作者 王浩 江瑀越 蔡锦汾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107,共11页
集装箱转运作为连接海运与铁路运输的关键环节,其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物流链的顺畅运行。缩短集装箱在港停留时间、优化设备作业顺序以及提升转运效率对于实现高效的海铁联运至关重要。但现有研究往往忽视了对集装箱完整转运流程及设备... 集装箱转运作为连接海运与铁路运输的关键环节,其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物流链的顺畅运行。缩短集装箱在港停留时间、优化设备作业顺序以及提升转运效率对于实现高效的海铁联运至关重要。但现有研究往往忽视了对集装箱完整转运流程及设备空载时间因素的考虑。鉴于此,针对从船舶卸载至堆场再转至铁路线的全过程,构建了以最小化总作业完成时间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旨在解决实际存在的连续作业约束、空载等待时间和具体操作位置等问题;通过采用改进后的免疫遗传算法(特别是引入克隆抗体选择机制和自适应参数调整策略)来求解该问题;经过一系列优化对比证明了该方法能更有效地找到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即最短的总作业完成时间及其对应的设备调度方案。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显著减少港口内集装箱的处理周期,还能促进节能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海铁转运 调度优化 改进免疫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SO算法改进GM-Markov模型的港口货物吞吐量预测
8
作者 陈丹涌 王俞亮 +1 位作者 曾枫泓 吴承禧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115,共8页
针对广东揭阳港惠来港区货物吞吐量的非线性动态预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粒子群优化的GM-Markov组合预测模型。通过集成灰色GM(1,1)模型与Markov链的优势,采用Logistic映射实现粒子群参数与状态区间的混沌初始化,构建具有动态适应能... 针对广东揭阳港惠来港区货物吞吐量的非线性动态预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粒子群优化的GM-Markov组合预测模型。通过集成灰色GM(1,1)模型与Markov链的优势,采用Logistic映射实现粒子群参数与状态区间的混沌初始化,构建具有动态适应能力的预测框架;改进后的模型通过状态空间划分与独立概率转移矩阵计算,有效验证了港区2007—2022年吞吐量数据的随机波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模型将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下降至8.06%,较传统方法显著提升了预测精度与稳定性,验证了该模型在动态系统预测中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灰色马尔可夫理论 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 惠来港区 货物吞吐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结构与环境下多式联运网络路径优化与流量分配 被引量:1
9
作者 胡自强 魏玉光 +2 位作者 安然 李晨 李琦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60,共17页
针对复杂网络结构与环境下的多式联运网络路径优化与流量分配问题,本文通过设立开放度系数指标,体现运输市场壁垒对实际运输网络结构与运输环境的影响。这一系数反映物理网络中运输线路对不同种类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的通达性。综合考虑... 针对复杂网络结构与环境下的多式联运网络路径优化与流量分配问题,本文通过设立开放度系数指标,体现运输市场壁垒对实际运输网络结构与运输环境的影响。这一系数反映物理网络中运输线路对不同种类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的通达性。综合考虑网络环境、流量平衡、运输与转运作业及路径通过能力等因素,构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用于路径优化与流量分配。以我国区域级多式联运路网为例,利用GUROBI优化求解器求解模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式联运网络开放程度分别为低与高的情况下,运输总费用比不开放的原网络降低了3.03%和5.05%,相应的货运专线运输收益有所提升;同时,随着路径能力的提升,原先能力饱和的低成本路径上的货运量进一步增加,不同路径通过能力下的货物运输量与路径利用率为多式联运网络的改扩建提供了多样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 路径优化与流量分配 混合整数规划 多式联运 复杂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优化的超大城市内涝场景交通疏导优先级评估
10
作者 朱玉寒 邓兴栋 +3 位作者 狄德仕 李冠耀 李政 田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4-581,共8页
针对现有研究对动态交通系统刻画精度低、忽视内涝点位间相互作用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城市内涝疏导优先级评估方法。以最大化路网用户平均行程时间为目标,以内涝路段为决策变量构建0-1规划问题;将疏导优先级评估转化为离散优... 针对现有研究对动态交通系统刻画精度低、忽视内涝点位间相互作用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城市内涝疏导优先级评估方法。以最大化路网用户平均行程时间为目标,以内涝路段为决策变量构建0-1规划问题;将疏导优先级评估转化为离散优化问题,通过搜索疏导点位组合刻画点位间相互作用。采用中观交通仿真软件DynusT进行路网精细化建模,并利用快速机器学习模型作为代理,实现仿真优化闭环算法,求解路段疏导优先级。最后,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仿真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按优先级排序治理后,路网用户平均行程速度较现有方案提升28.72%,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优化 城市交通 交通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传输与改进型极限学习机的加密流量分类方法
11
作者 邰滢滢 魏苑苑 +1 位作者 周翰逊 王妍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8,共11页
为了解决加密流量分类任务中的数据不平衡以及模型微调过程中资源与时间消耗高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名为CEFT的微调模型对加密流量进行分类。CEFT的预训练模型为ET-BERT,在此基础上引入最优传输OT和改进型极限学习机I-ELM模块,提升分类... 为了解决加密流量分类任务中的数据不平衡以及模型微调过程中资源与时间消耗高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名为CEFT的微调模型对加密流量进行分类。CEFT的预训练模型为ET-BERT,在此基础上引入最优传输OT和改进型极限学习机I-ELM模块,提升分类性能的同时,达到提高训练效率的目的。CEFT先将加密流量送入ET-BERT模型,实现特征提取,再接入最优传输模块,用以衡量模型预测与真实分布之间的传输成本。CEFT通过权重调整来使其最小化,使得模型在不同类别间的预测更加准确,从而有效应对数据不平衡问题。同时,CEFT通过引入I-ELM模块,实现快速权重更新,进而减少冗长的梯度计算,加速训练过程,解决资源和时间消耗高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CEFT在ISCX-VPN-Service和ISCX-VPN-App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8.97%和99.70%,且在精度、召回率和F1分数等指标上显著优于现有基准模型。在ISCX-VPN-Service数据集上,CEFT方法将训练时间减少了约33.33%,而在ISCX-VPN-App数据集上减少了约35.37%,显著缩短了训练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FT 加密流量分类 数据不平衡 I-ELM 最优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依赖型同时取送货车辆路径优化策略
12
作者 陈仕军 骆维 +2 位作者 吴华伟 夏良才 王鸿禹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96,共15页
时间依赖型同时取送货车辆路径问题(TDVRPSDP)研究存在着采用与实际存在偏差的“阶跃时变速度”以及忽略车速对能耗影响的缺陷。为此,在考虑连续时变车速和载重对油耗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车辆使用、油耗及碳排放成本之和最小化为目标... 时间依赖型同时取送货车辆路径问题(TDVRPSDP)研究存在着采用与实际存在偏差的“阶跃时变速度”以及忽略车速对能耗影响的缺陷。为此,在考虑连续时变车速和载重对油耗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车辆使用、油耗及碳排放成本之和最小化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混合人工蜂群算法(HABC)进行求解;该算法采用改进的最近邻法生成优质初始蜜源,设计了多种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子代替标准算法中蜜蜂的随机搜索机制,添加了劣解接受准则并运用一系列优化策略提高寻优能力;通过多种算例和案例来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TDVRPSDP子问题测试算例,HABC优于对比算法;对于TDVRPSDP测试算例,较标准人工蜂群算法和结合大邻域搜索的人工蜂群算法,所提出的算法平均配送成本分别降低18.3%、 1.7%;在实际案例求解中,HABC也展现出较强的寻优能力和收敛速度,能为企业有效降低配送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自适应大邻域搜索 人工蜂群算法 车辆路径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需求和资源共享的逆向物流车辆路径问题
13
作者 杨晓华 王勇 +2 位作者 苟梦圆 罗思妤 朱利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4-83,共10页
针对逆向物流车辆路径优化研究与动态客户需求处理和车辆共享调度相结合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运输资源共享和动态插入策略,研究了基于动态需求和资源共享的逆向物流车辆路径优化问题。首先,构建以逆向物流运营成本和收集车辆使用数最... 针对逆向物流车辆路径优化研究与动态客户需求处理和车辆共享调度相结合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运输资源共享和动态插入策略,研究了基于动态需求和资源共享的逆向物流车辆路径优化问题。首先,构建以逆向物流运营成本和收集车辆使用数最小化的双目标优化模型;其次,设计了一种结合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的混合启发式算法(MOPSO-TS)求解模型,通过与NSGA-Ⅱ、MOGA和MOACO等算法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最后,结合重庆市实际案例,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的各项运营指标。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可以有效降低逆向物流的运营总成本和收集车辆使用数。研究结果可为基于动态需求和资源共享的逆向物流车辆路径优化提供方法借鉴,并为构建高效率低成本的逆向物流网络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逆向物流 车辆路径优化 动态需求 资源共享 MOPSO-TS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气特征的高速公路交通流预测方法研究
14
作者 袁辉 谢庆 +3 位作者 计明军 吴炜昌 曾斌 姬生忠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172,共9页
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规模扩展和智能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交通流预测在提高道路资源利用效率和缓解交通拥堵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预测方法往往忽视了天气特征动态变化对交通流的影响,故文中旨在运用集成深度学习模型来探索天气... 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规模扩展和智能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交通流预测在提高道路资源利用效率和缓解交通拥堵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预测方法往往忽视了天气特征动态变化对交通流的影响,故文中旨在运用集成深度学习模型来探索天气特征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的影响。利用随机森林算法从历史交通流量和天气数据中提取出相关性较高的天气特征,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构建一个融合天气特征数据的深度学习预测框架,将经过筛选的天气特征序列输入至预测框架模型中进行训练和预测。通过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集成深度学习方法相比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法具有更好的拟合度、预测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天气特征动态变化对交通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高速公路交通流预测 天气特征 集成深度学习 随机森林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超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力-交通耦合网动态协调的EV集群灵活性挖掘与优化调度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志坚 戴景 杨灵睿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137,共11页
电动汽车(EV)作为兼具交通与能量双重属性的跨域主体,发挥其时空灵活性将助力电力-交通耦合网的协调运行。为此,文中考虑电力-交通耦合网综合效益,提出了EV集群调控策略。首先,基于弧阻抗函数构建了动态交通网络加载模型。其次,考虑EV... 电动汽车(EV)作为兼具交通与能量双重属性的跨域主体,发挥其时空灵活性将助力电力-交通耦合网的协调运行。为此,文中考虑电力-交通耦合网综合效益,提出了EV集群调控策略。首先,基于弧阻抗函数构建了动态交通网络加载模型。其次,考虑EV用户的各特征参数存在的差异性与耦合性,构建了单体EV灵活运行域模型,并采用基于zonotope线性近似的闵可夫斯基和算法对其聚合,得到EV集群的时变灵活运行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态交通流最优分配下EV集群灵活性调控的双层模型,迭代求解得到上下两层耦合变量构成的瞬时单位流量出行成本,从而引导EV的出行与充放电行为。最后,通过与最短路径引导策略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EV集群调控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最优理论 电力-交通耦合网 动态交通流分配 灵活运行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单线接运电动公交调度优化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亚璪 吴钊 宾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59,共8页
针对乘客由轨道交通换乘接运电动公交过程中等待时间长、候车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高峰时段乘客换乘情况的轨道交通接运电动公交的时刻表优化方法。通过分析换乘过程,以换乘乘客等候时间成本、换乘失败成本、电动公交使用成本和充... 针对乘客由轨道交通换乘接运电动公交过程中等待时间长、候车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高峰时段乘客换乘情况的轨道交通接运电动公交的时刻表优化方法。通过分析换乘过程,以换乘乘客等候时间成本、换乘失败成本、电动公交使用成本和充电成本共4项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电动公交的发车顺序、换乘乘客的等待意愿、电动公交充放电特性对行驶里程产生的影响等作为约束条件,构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在接运公交的运输需求方面,考虑了除换乘乘客外本地乘客出行需求变化对接运电动公交时刻表的影响。最后提出一种混合人工蜂群算法求解模型,通过与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的对比,进行了算法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目标函数总成本为1355.32元,相比原成本降低了23.56%,其中,换乘乘客等候时间成本为298.17元,换乘失败成本为84.03元,公交公司运营成本为867.40元,电动公交充电成本为105.71元,验证了构建的模型对时刻表优化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城市交通 公交调度 接运电动公交 时刻表优化 人工蜂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海铁联运的集装箱码头泊位分配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户佐安 孙燕 耿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1,66,共7页
在海铁联运背景下,协同考虑到港船舶及铁路班列特点,优化集装箱码头泊位分配,对于提高港口作业效率至关重要。在满足码头岸线、泊位水深、岸桥等资源约束前提下,综合考虑船舶服务优先级和偏好泊位、铁路集装箱班列到发时间等约束,以船... 在海铁联运背景下,协同考虑到港船舶及铁路班列特点,优化集装箱码头泊位分配,对于提高港口作业效率至关重要。在满足码头岸线、泊位水深、岸桥等资源约束前提下,综合考虑船舶服务优先级和偏好泊位、铁路集装箱班列到发时间等约束,以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和泊位偏移惩罚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海铁联运集装箱码头泊位分配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特点,设计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选取计划周期48 h内的到港船舶数据进行案例分析,通过MATLAB数值实验,得到符合船舶服务优先级和泊位偏好要求且契合铁路班列开行计划的海铁联运码头泊位分配方案。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在海铁联运协同优化条件下,船舶平均等泊时间为2.9 min,最大等泊时间为11.4 min,同时船舶的靠泊位置与偏好泊位之间的距离均不超过100 m,船舶在港的停留时间及偏好泊位差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研究可进一步优化海铁联运集装箱码头泊位分配方案,有利于提高海铁联运集装箱在港转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海铁联运 协同优化 泊位分配 自适应遗传算法 铁路班列开行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O-LSTM的公交周转时间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萌萌 王成霄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50,共8页
公交周转时间的准确预测是公交智能排班的基础和前提,是制定行车时刻表的关键。为提高公交周转时间的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猎人猎物优化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HPO-LSTM)的公交周转时间预测模型,将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中的超参数(隐含... 公交周转时间的准确预测是公交智能排班的基础和前提,是制定行车时刻表的关键。为提高公交周转时间的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猎人猎物优化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HPO-LSTM)的公交周转时间预测模型,将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中的超参数(隐含层节点数、迭代循环数以及初始学习率)映射为猎人猎物优化算法(HPO)种群的位置;以LSTM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产生的均方根误差E_(RMS)作为种群适应度函数,优化种群位置,实现LSTM神经网络超参数寻优;用最优超参数构建LSTM神经网络,进行公交周转时间预测。采用某市公交1号线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BP、LSTM、FA-BP、HPO-BP模型,HPO-LSTM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E_(MAP)分别降低10.44%、4.00%、3.61%、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公共交通 周转时间预测 猎人猎物优化算法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算法的西北航道多目标航路规划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家财 陆蒙洁 +2 位作者 杨朝棚 魏凯 贾世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59,共8页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消融,西北航道进行商业运输活动的船舶数量越来越多。针对北极西北航道复杂冰情下船舶航行安全及经济性的需求,充分考虑了海冰特性、船舶破冰能力以及实际航行风险,以船舶燃油消耗和航时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基于...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消融,西北航道进行商业运输活动的船舶数量越来越多。针对北极西北航道复杂冰情下船舶航行安全及经济性的需求,充分考虑了海冰特性、船舶破冰能力以及实际航行风险,以船舶燃油消耗和航时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基于动态加权A^(*)算法的多目标冰区航路规划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安全距离的动态加权A^(*)算法,引入指数衰减因子调整A^(*)算法的搜索策略,减少不必要的搜索空间,并将其应用于冰区航路规划模型,进行西北航道航路规划仿真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确保船舶航行安全的基础上规划出燃油消耗及航时较优的航路,有效解决了船舶与海岸线、恶劣冰区边缘之间的安全距离问题,确保冰区航行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北极海冰 西北航道 路径规划 多目标优化 动态加权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的离场航班时刻优化
20
作者 胡明华 于婧怡 +1 位作者 赵征 江斌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60,69,共8页
面对航空客货运输服务迅速增长、各地机场离港高峰时段拥挤度激增的情况,需要对离场航班进行优化配置,降低高峰时段离场总延误时间,同时保障航空公司申请的航班时刻总偏移。考虑航班时刻唯一性、走廊口流量限制、机场容量限制等因素,建... 面对航空客货运输服务迅速增长、各地机场离港高峰时段拥挤度激增的情况,需要对离场航班进行优化配置,降低高峰时段离场总延误时间,同时保障航空公司申请的航班时刻总偏移。考虑航班时刻唯一性、走廊口流量限制、机场容量限制等因素,建立双目标离场航班时刻优化模型,运用精英反向策略与黄金正弦算法对鲸鱼优化算法(WOA)进行改进后求解。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为例,使用AirTOp对优化后的结果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航班平均延误减少77.62%。因此,改进鲸鱼优化算法可以有效降低离港高峰时段延误,增强机场运行效率,合理配置有限的时刻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机场运行 航班时刻优化 改进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