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7篇文章
< 1 2 1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Autoformer的地浸采铀溶浸液酸浓度预测研究
1
作者 刘志锋 林芝宁 +4 位作者 阳奕汉 王如意 张传飞 梁大业 唐俊贤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8,共10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铀矿开采效率直接影响核能发展与能源转型进程。在酸法地浸采铀工艺中,精准预测溶浸液酸浓度对提升铀的浸出率、保护矿区环境及设备安全具有重要工程价值。提出了基于自相关机制和自注意力机制的iAutofo...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铀矿开采效率直接影响核能发展与能源转型进程。在酸法地浸采铀工艺中,精准预测溶浸液酸浓度对提升铀的浸出率、保护矿区环境及设备安全具有重要工程价值。提出了基于自相关机制和自注意力机制的iAutoformer模型,通过对历史时间序列自相关性进行加权并滚动聚合,发掘序列的周期性并揭示更多隐藏因素,扩展了信息的利用率,从而获得更好的预测结果。试验平均结果表明,iAutoformer模型相较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2000)模型能够在小数值波动中发现序列变化规律,在试验平均结果中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由0.232下降至0.205、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由0.089下降至0.072;相较iTransformer(Inverted Transformer,2023)及PatchTST(Patch Time Series Transformer,2022),模型在周期性变化明显的预测结果中更能拟合真实数值,MAE分别下降0.005、0.004,MSE均下降0.003。从地浸采铀现场生产环境角度出发提出预测方法,通过学习历史数据中的规律,对未来溶浸液酸浓度进行实时预测,能够有效地调节溶浸液酸浓度、提高生产效率、助力铀矿山的智能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深度学习 自相关机制 时间序列预测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OFDM系统及其均衡算法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恩庆 陶然 +1 位作者 张卫强 孟祥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9-414,共6页
在快速时变信道环境下,由于子载波间干扰(ICI)的影响,传统OFDM系统性能有较大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OFDM系统,它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代替傅里叶变换进行子载波调制与解调;同时,文中给出了最优分数阶傅里叶变换阶次... 在快速时变信道环境下,由于子载波间干扰(ICI)的影响,传统OFDM系统性能有较大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OFDM系统,它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代替傅里叶变换进行子载波调制与解调;同时,文中给出了最优分数阶傅里叶变换阶次的选取方法,并根据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设计了分数阶傅里叶域乘性滤波器在接收端进行均衡.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最优分数阶傅里叶域的乘性滤波算法较频域方法有更好的均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ofDM 时变信道 信道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F激光相机六自由度位姿变换估计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兴东 李满天 +2 位作者 郭伟 陈超 孙立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31-2238,共8页
相对位姿估计是机器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两帧数据来估计相机的六自由度位姿变换。充分挖掘TOF相机优势,提出了多个有效算法,用以保证估计精度。采用迭代最近点(ICP)算法估计位姿变换,为了克服ICP算法迭代发散问题,利用尺度不变... 相对位姿估计是机器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两帧数据来估计相机的六自由度位姿变换。充分挖掘TOF相机优势,提出了多个有效算法,用以保证估计精度。采用迭代最近点(ICP)算法估计位姿变换,为了克服ICP算法迭代发散问题,利用尺度不变特征点对估计初始值。为了提取有效特征点,根据统计学原理尺度化灰度图像,提高图像对比度。为了提高相机的测量精度,根据曝光时间越长,测量精度越高的原理,提出了融合多帧数据算法,使得融合后的数据帧中每个像素值均是在最长合理曝光时间下采集得到。同时提出了度量两个六自由度位姿变换差异的算法,并首次利用其跟踪ICP迭代过程。实验证明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估计相机六自由度位姿变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 位姿变换 曝光时间 ICP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动目标OFDM雷达回波调制机理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霍凯 李康乐 +2 位作者 姜卫东 黎湘 毛钧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5-689,共5页
微动目标对雷达回波产生调制,不同的信号形式调制效应也不同.正交频分复用(OFDM)雷达信号同时具有宽带距离分辨和窄带多普勒分辨能力,能更全面深入地揭示微动的调制效应.本文在建立微动散射点目标OFDM雷达回波模型的基础上,从高分辨距... 微动目标对雷达回波产生调制,不同的信号形式调制效应也不同.正交频分复用(OFDM)雷达信号同时具有宽带距离分辨和窄带多普勒分辨能力,能更全面深入地揭示微动的调制效应.本文在建立微动散射点目标OFDM雷达回波模型的基础上,从高分辨距离像和微多普勒两个方面推导了微动对OFDM雷达回波的调制机理,并分析了调制效应与雷达参数、微动参数之间的关系,指出OFDM雷达信号结合了线性调频信号与脉冲多普勒雷达信号在微动分析方面的优势,为微动特征提取与目标识别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仿真试验和暗室测量数据分析验证了结论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 正交频分复用 高分辨距离像 微多普勒 时频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OF成像的位姿测量与地物目标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卢纯青 杨孟飞 +1 位作者 武延鹏 梁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3-221,共9页
深空探测器的功耗和体积有限,任务工况多样,与低轨道地球探测器相比,深空探测器对导航敏感器的任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飞行时间成像的快速位姿测量和地物目标识别技术。为了在保证位姿测量精度的前提下满足对位姿测... 深空探测器的功耗和体积有限,任务工况多样,与低轨道地球探测器相比,深空探测器对导航敏感器的任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飞行时间成像的快速位姿测量和地物目标识别技术。为了在保证位姿测量精度的前提下满足对位姿测量时间性能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信息的动态尺度估计方法。该方法提升了物方多尺度变化条件下点云配准的时间稳定性,平均配准时间缩短60%以上,平均配准精度约为0.04 m。为了满足多尺度、多形态地物目标识别的需求,使用了基于轻量化深度神经网络,可根据场景深度信息进行地物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地物特征进行快速感知,在真实场景中的准确率达到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飞行时间成像 正态分布变换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的地震走时李代数积分算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廉萍 刘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93-1901,共9页
本文基于拟微分算子理论和李代数积分法,根据程函方程和波场坐标变换,提出一种新的适于横向变速介质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的地震波走时算法.该算法与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所用李代数时间积分表达相比,差异在于增加了波数一次项,且二... 本文基于拟微分算子理论和李代数积分法,根据程函方程和波场坐标变换,提出一种新的适于横向变速介质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的地震波走时算法.该算法与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所用李代数时间积分表达相比,差异在于增加了波数一次项,且二次项的系数在求积时亦需进行修正.针对单平方根算子象征、李代数积分、指数映射和走时多项式的求解而言,皆需对以往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中所用算法进行深化调整.文中数值算例对比了本文李代数积分表达与时间积分的区别,本算法计算结果与线性横向变速介质中的理论值相当吻合.通过走时多项式中各项对结果的影响分析,可知非对称项使计算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数值试验表明,本算法对横向变速介质中走时求取是可行的,且不需要存储海量走时表,有利于提高Kirchhof叠前深度偏移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变换 李代数积分 指数映射 地震走时 横向变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样频率误差对OFDM系统的影响和估计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崔小准 胡光锐 陈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581-1584,共4页
分析了正交频分多路(OFDM)系统中采样频率偏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导音的采样频率偏差估计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出存在采样频率偏移时系统信噪比的近似计算公式,定量地估计采样频率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输... 分析了正交频分多路(OFDM)系统中采样频率偏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导音的采样频率偏差估计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出存在采样频率偏移时系统信噪比的近似计算公式,定量地估计采样频率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入信噪比相同时,采样频率增大将恶化系统性能,采样频率偏差一定时,随输入信噪比或系统子载波数目的增大,系统输出性能恶化进一步加剧.通过连续重发两个相同的OFDM符号,应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确定采样频率偏差.分析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精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多路 采样频率误差 导音 最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OFDM时间同步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邝育军 乐光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3-458,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OFDM符号同步方法。该方法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OFDM信号的二维幅度谱,并提取其中的周期平稳时频结构信息,估计出OFDM符号的无ISI时间区间,并选取该区间的最佳位置作为OFDM符号起始位置估计。仿真...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OFDM符号同步方法。该方法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OFDM信号的二维幅度谱,并提取其中的周期平稳时频结构信息,估计出OFDM符号的无ISI时间区间,并选取该区间的最佳位置作为OFDM符号起始位置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常规的时间相关算法能有效地对抗低信噪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傅里叶变换 ofDM 时间同步 正交频分复用 循环前缀 无线局域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BC-OFDM系统中联合迭代信道估计与空频解码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鹏 赵春明 +1 位作者 杨宜进 许威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SFBC-OFDM系统的联合迭代信道估计与空频解码算法。首先为提高初始信道估计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变换(TFT)的信道估计算法;其次提出了利用信道估计值与解码符号进行联合迭代信道估计与空频解码算法。分析与仿真结... 提出了一种基于SFBC-OFDM系统的联合迭代信道估计与空频解码算法。首先为提高初始信道估计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变换(TFT)的信道估计算法;其次提出了利用信道估计值与解码符号进行联合迭代信道估计与空频解码算法。分析与仿真结果显示,在准静态、快时变以及相关信道条件下,新的联合迭代信道估计与空频解码算法都有效地提高了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BC-ofDM 信道估计 空频解码 时频变换 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水声通信自适应OFDM均衡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玲玲 黄建国 +1 位作者 韩晶 唐成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8-922,共5页
由于水声环境时变特性,在水声信道中进行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传输,子载波间的正交性易受到破坏,从而产生载波间干扰,使得水声通信的误码率性能变差。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水下时... 由于水声环境时变特性,在水声信道中进行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传输,子载波间的正交性易受到破坏,从而产生载波间干扰,使得水声通信的误码率性能变差。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水下时变信道的自适应OFDM均衡算法,该算法采用滑动窗口进行子块短时傅里叶变换获得接收信号的二维时频谱,进而对该二维时频谱进行自适应时-频域联合合并均衡。该自适应均衡算法中采用最小均方误差算法跟踪信道时变特性,并通过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更新二维时频谱的加权合并系数,提高了OFDM系统抗载波间干扰的性能。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OFDM均衡算法可在时变信道下,有效降低水声通信的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载波间干扰 短时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系统中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信道估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加铳 陈咏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5-118,共4页
提出了两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信道估计方法,适用于多径衰落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利用DCT的能量压缩特性,能有效消除传统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DFT)估计算法在信道延时不是采样周期整数倍,或系统子载波数不等于有用子载波数时... 提出了两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信道估计方法,适用于多径衰落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利用DCT的能量压缩特性,能有效消除传统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DFT)估计算法在信道延时不是采样周期整数倍,或系统子载波数不等于有用子载波数时产生的频谱泄漏。根据DCT与DFT的等效关系,通过构造不同的对称数据序列,推出两种相应的基于DCT信道估计,其中一种具有更好的性能,另一种更利于实现。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径衰落信道下,两种基于DCT的方法能有效降低频谱泄漏造成的信道估计误差,具有比基于DFT方法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信道估计 正交频分复用 离散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Gabor变换的最优LOFDM系统的脉冲成形 被引量:15
12
作者 简伟 沈越泓 李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74-1278,共5页
LOFDM(Lattice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是时频弥散信道上的一种高速数据传输技术。但当LOFDM系统的脉冲成形滤波器不具有最优的时频局域化特性时,必将引入严重的ISI和/或ICI。因此脉冲成形滤波器的设计是最优LOFDM系... LOFDM(Lattice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是时频弥散信道上的一种高速数据传输技术。但当LOFDM系统的脉冲成形滤波器不具有最优的时频局域化特性时,必将引入严重的ISI和/或ICI。因此脉冲成形滤波器的设计是最优LOFDM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Strohmer和Beav(2001,2003)给出了一种LOFDM脉冲成形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但是计算量较大。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广义Gabor变换,通过构造广义紧致Gabor原子来完成最佳LOFDM脉冲成形滤波器的设计的数值实现。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都证明该方法比Strohmer和Beaver给出的方法更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fDM 时频局域化特性 脉冲成形 广义Gabor变换 广义Gabor基本矩阵 广义紧致Gabor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ThemeRiver模型的非连续层次数据可视化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甄远刚 陈谊 +1 位作者 刘莹 刘瑞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60-2466 2474,2474,共8页
针对传统Theme River模型对非连续数据特征表现支持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非连续数据Theme River可视化方法。对数据点划分时间段分别进行统计,补充新的数据点,构造数据点集,利用高斯模型曲线拟合,经过主题布局排序,颜色选择,标签... 针对传统Theme River模型对非连续数据特征表现支持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非连续数据Theme River可视化方法。对数据点划分时间段分别进行统计,补充新的数据点,构造数据点集,利用高斯模型曲线拟合,经过主题布局排序,颜色选择,标签分布布局成一种具有预测功能且能够展示层次特征的新型主题河流模型。在层次结构上,利用相同颜色序列表示同层次数据。将该方案应用于农残数据中,有助于对一段时间内的农残数据进行有效监测,为农药残留预测预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可视化 层次数据 主题河流 农残数据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时频变换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模型
14
作者 李精华 侯春萍 孙山林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6年第4期56-58,共3页
在OFDM系统中,无线信道的准确估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传输性能,提出了一种时频变换信道估计模型,并将它应用于自适应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通过与理想自适应系统相比较,研究了模型的性能以及信道估计的误差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多路复用 时频变换 信道估计 信道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相位OFDM系统频偏估计器
15
作者 孙山林 侯春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85-87,共3页
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载波频率偏移会导致系统性能严重下降。充分利用全相位OFDM系统的数据帧自我复制的特点,提出了时域自相关频率偏移估计算法。该算法能够在一帧数据周期内完成,收敛速度快,且不受相位偏差的影响。也提出了基... 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载波频率偏移会导致系统性能严重下降。充分利用全相位OFDM系统的数据帧自我复制的特点,提出了时域自相关频率偏移估计算法。该算法能够在一帧数据周期内完成,收敛速度快,且不受相位偏差的影响。也提出了基于全相位FFT的频率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全相位FFT和FFT在频域的信号相位差异以及信号群时延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准确地得到了信号频率。该算法在快衰落信道表现稳健,而且受频偏的影响非常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文频分复用(ofDM) 全相位ofDM 时域自相关算法 全相位频率估计器 快速傅里叶交换(FFT) 全相位F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aliasing nonstationary signals detecion algorithm based on interpolation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using the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被引量:7
16
作者 Bian Hailong Chen Guangj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3期419-426,共8页
To eliminate the aliasing that appeared during the measurement of multi-components nonstationary signals, a novel kind of anti-alias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STFT) is brought forward. ... To eliminate the aliasing that appeared during the measurement of multi-components nonstationary signals, a novel kind of anti-alias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STFT) is brought forward. First the physical essence of aliasing that occurs is analyzed; second the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model is setup based on the Hamming window; then the fast implementation of the algorithm using the Newton iteration method is given. Using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feasibility of algorithm is validated. Finally, the electrical circuit experiment shows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algorithm in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tationary signal INTERPOLATION ANTI-ALIASING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STFT) iterative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利用FFT的OFDM的实时同步方式的研究
17
作者 叶奕亮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9-71,共3页
提出了OFDM(正交频分复用)利用FFT(傅里叶变换)实时同步方式的方案,在多径环境下具有有良好的特性。研究了OFDM的原理后,采用防卫间隙相关处理等技术对接收信号进行FFT、检波,进而求得传递函数,并对此传递函数进行IFFT(快速傅里叶逆变... 提出了OFDM(正交频分复用)利用FFT(傅里叶变换)实时同步方式的方案,在多径环境下具有有良好的特性。研究了OFDM的原理后,采用防卫间隙相关处理等技术对接收信号进行FFT、检波,进而求得传递函数,并对此传递函数进行IFFT(快速傅里叶逆变换),求得时间轴延迟信号,实现高精度实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傅里叶变换 实时同步 符号间干扰 信道间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int timing synchronization and frequency offset acquisition algorithm for MIMO OFDM systems 被引量:3
18
作者 Liu Qi Hu B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3期470-478,共9页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s, a joint timing synchronization and frequency offset acquisition algorithm based on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s, a joint timing synchronization and frequency offset acquisition algorithm based on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FRFT) is proposed. The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signals superimposed on the data signals are used as the training signals. By performing FRFT on the received signals and searching the peak value of the FRFT results, the receiver can realize timing synchronization and frequency offset acquisition simultaneously.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provide better timing synchronization performance and larger frequency offset acquisition range even under multi-path channels with 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is poi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timing synchronization frequency offset acquisition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sparse filtering approach based on time-frequency feature extraction and softmax regression for intelligent fault diagnosis under different speeds 被引量:6
19
作者 ZHANG Zhong-wei CHEN Huai-hai +1 位作者 LI Shun-ming WANG Jin-r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607-1618,共1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intelligent defect diagnosis.However,the fault features are usually learned and classified under all speed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Moder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intelligent defect diagnosis.However,the fault features are usually learned and classified under all speed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speed fluctuation.To overcome this deficiency,a novel intelligent defect detection framework based on time-frequency transforma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work.In the framework,the samples under one speed are employed for training sparse filtering model,and the remaining samples under different speeds are adopted for testing the effectiveness.Our proposed approach contains two stages:1)the time-frequency domain signals are acquired from the mechanical raw vibration data by the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algorithm,and then the defect features are extracted from time-frequency domain signals by sparse filtering algorithm;2)different defect types are classified by the softmax regression using the defect features.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be employed to mine available fault characteristics adaptively and is an effective intelligent method for fault detection of agricultural equipment.The fault detection performances confirm that our approach not only owns strong ability for fault classification under different speeds,but also obtains higher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than the other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fault diagnosis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sparse filtering softmax reg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time–frequency entropy from wake oscillation to gas–liquid flow pattern identification 被引量:6
20
作者 HUANG Si-shi SUN Zhi-qiang +1 位作者 ZHOU Tian ZHOU Jie-m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7期1690-1700,共11页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abounds in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facilities. Identification of its flow patter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field of multiphase flow measurement. A bluff body was introduced in this s...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abounds in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facilities. Identification of its flow patter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field of multiphase flow measurement. A bluff body was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 to recognize gas–liquid flow patterns by inducing fluid oscillation that enlarged differences between each flow pattern. Experiments with air–water mixtures were carried out in horizontal pipelines at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Differential pressure signals from the bluff-body wake were obtained in bubble, bubble/plug transitional, plug, slug, and annular flows. Utilizing the adaptiv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 and the Hilbert transform, the time–frequency entropy S of the differential pressure signals was obtained. By combining S and other flow parameters, such as the volumetric void fraction β, the dryness x, the ratio of density φ and the modified fluid coefficient ψ, a new flow pattern map was constructed which adopted S(1–x)φ and (1–β)ψ as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ordinates, respectively. The overall rate of classification of the map was verified to be 92.9% by the experimental data. It provides an effective and simple solution to the gas–liquid flow pattern identification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wake oscillation flow pattern map time–frequency entrop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Hilbert trans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