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世界观到方法论:中医四大核心要素的科学解析
1
作者 许盈 葛金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15-1822,共8页
本文通过现代科学视角,系统解析了中医四大核心要素——自然观、整体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科学内涵。研究融合文献分析与现代科学研究,探讨了中医自然观中“天人合一”理念与现代生物学“人-环境-微生物”互动关系的契合,剖析了形神一... 本文通过现代科学视角,系统解析了中医四大核心要素——自然观、整体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科学内涵。研究融合文献分析与现代科学研究,探讨了中医自然观中“天人合一”理念与现代生物学“人-环境-微生物”互动关系的契合,剖析了形神一致、时空一致等整体观在系统医学中的理论价值,阐明了恒动观与气一元论对生命动态平衡本质的认识及人体阴阳五行系统模型,最后对取象运数、辨证论治及治未病等中医方法论进行了现代解读。这种跨时空的理论共振,不仅验证了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也为现代医学认识人体和疾病提供了整合创新的思路,对推动中医理论的现代化转化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自然观 整体观 恒动观 气一元论 中医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正邪理论与肿瘤免疫疗法辨证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史伟伟 张璐 +5 位作者 武艺铭 杨铠滔 申星辰 陈银芝 郭之蕾 刘怀民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2,共4页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是正邪斗争的结果,“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其与现代医学肿瘤免疫治疗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进一步杀伤肿瘤细胞有理念共趋性。在正邪理论指导下用中药激活并增强免疫系统、...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是正邪斗争的结果,“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其与现代医学肿瘤免疫治疗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进一步杀伤肿瘤细胞有理念共趋性。在正邪理论指导下用中药激活并增强免疫系统、规避肿瘤免疫逃逸,与肿瘤免疫治疗起到协同作用。因此,应当辨证看待中医正邪理论与现代免疫疗法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索肿瘤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正邪理论 肿瘤免疫治疗 理念共趋性 整体观 微环境 微观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现状、优势及策略
3
作者 袁伟琛 周红光 +3 位作者 李文婷 李黎 李沐涵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7-720,共14页
总结古今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研究现状,指出中医药防治肿瘤具有立足整体观和倡导治未病的认识优势。提出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策略:要明确在肿瘤不同分期中的主导或辅助治疗作用,发扬特长优势;寻找肿瘤辨治的优劣势人群特征和微观标志... 总结古今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研究现状,指出中医药防治肿瘤具有立足整体观和倡导治未病的认识优势。提出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策略:要明确在肿瘤不同分期中的主导或辅助治疗作用,发扬特长优势;寻找肿瘤辨治的优劣势人群特征和微观标志物,促进精准辨治;以把握核心病机为手段提高肿瘤整体辨治水平,保障临床疗效;将现代医学疗法因素纳入中医肿瘤辨治体系,以期截断病势;在四位一体整体辨证观基础上加用中医心理干预,实现形神同调;通过多法并用完善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养生保健体系,促进疾病向愈。以此不断提高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临床疗效,真正实现中医药防治肿瘤、造福全人类的伟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恶性肿瘤 癌毒 现状 优势 策略 整体观 治未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整体观视域下失能老人心理健康服务的应用与伦理关怀研究
4
作者 郑依琪 赵法政 +3 位作者 顾钰楠 余新忠 王若馨 佟欣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764,共7页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失能老人心理健康服务的伦理关怀问题日益凸显。对伦理问题进行考察时,通过挖掘“中医整体观”思想,运用中医整体观中“形与神俱”“形神合一”等理论的同时,重视心理与生理的有机融合,从内外环境双向入...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失能老人心理健康服务的伦理关怀问题日益凸显。对伦理问题进行考察时,通过挖掘“中医整体观”思想,运用中医整体观中“形与神俱”“形神合一”等理论的同时,重视心理与生理的有机融合,从内外环境双向入手综合改善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失能老人心理健康服务情况,为失能老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伦理关怀,并提出需注重伦理关怀中的主体性价值、差异性与心理健康服务的连续性,从多方面改善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整体观 失能老人 心理健康服务 伦理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通天”论与中医天人整体哲学解构
5
作者 刘立安 孙永章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5-28,共4页
以《黄帝内经》“通天”相关论述为指引,结合多学科互鉴,考察了中医药乃至中华文明中的天人整体哲学,分析了其中蕴含的天人同构、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层次与路径,并综合多学科知识,呈现了三者相应的内涵解读视角。继而参合所考析之天人... 以《黄帝内经》“通天”相关论述为指引,结合多学科互鉴,考察了中医药乃至中华文明中的天人整体哲学,分析了其中蕴含的天人同构、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层次与路径,并综合多学科知识,呈现了三者相应的内涵解读视角。继而参合所考析之天人整体哲学层次,进行了《黄帝内经》“通天”理论及与之相应的实践要素解构,提要式解诂了“形体之柔”“精神之抟”“形神若一”,并简要探讨了中医运动观、养心观、清静观等养生与技艺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天 整体观念 中医哲学与经典理论 抟精神 《黄帝内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宫八风”中医时空一体观的形成、特点与应用研究
6
作者 王敏 钱伟强 王兴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40-1147,共8页
古代时空一体观是中华文明体系构建的思想基础。中医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古代时空观与人体相结合,形成了时间、空间、人体相统一的中医时空观。“九宫八风”时空一体观作为中医时空观的早期雏形,是后世中医时空理论形成和发... 古代时空一体观是中华文明体系构建的思想基础。中医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古代时空观与人体相结合,形成了时间、空间、人体相统一的中医时空观。“九宫八风”时空一体观作为中医时空观的早期雏形,是后世中医时空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论文结合古今文献,对“九宫八风”时空一体观的形成、特点及应用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这种中医时空一体观的形成与古代观象授时的天文历法、古人对人体时空属性和“风”的认识有关,且“九宫八风”时空观具有道、数、象相结合、动态性和预测性的特点,并对中医学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传承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九宫八风 时空观 中华文明 藏象时空体系 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质生产力的文化意蕴
7
作者 郭国祥 王姚丽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5,共8页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生产力发展形态上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观为新质生产力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的创新思维、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因地制宜的方法论赋...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生产力发展形态上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观为新质生产力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的创新思维、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因地制宜的方法论赋予新质生产力以厚重的文化底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形成的“梦想精神、工匠精神、斗争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时代滋养。新质生产力具有推动文化整合、促进文化创新、满足文化诉求、增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编辑的传统文化观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振荣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8,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编辑的传统文化观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理论本体、实际运用与基本要义。编辑传统文化观涵义的本质,是编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度契合性有深刻认识和理解。编辑传统文化观...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编辑的传统文化观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理论本体、实际运用与基本要义。编辑传统文化观涵义的本质,是编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度契合性有深刻认识和理解。编辑传统文化观的实际运用,重点在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体路径有经典重构、大众普及、科技赋能、国际传播等。编辑传统文化观的基本要义,是编辑对中华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传统文化观 鉴别 扬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伟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6,共13页
在中国哲学史上,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观点和看法。中华优秀传统历史观念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包括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对厚古薄今复古主义历史观的批判思... 在中国哲学史上,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观点和看法。中华优秀传统历史观念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包括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对厚古薄今复古主义历史观的批判思想、民本思想、大同思想、“大一统”思想等,蕴含着与唯物史观相契合的合理因素和创新萌芽,在中国社会历史观发展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中国化时代化贡献了中华优秀传统哲学智慧。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思想进步历史观的有益成分,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唯物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思想进步历史观的有机结合,在“两个结合”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中华优秀传统思想 进步历史观 民本思想 大同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在中药汤剂掩味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晨旭 姚静 +7 位作者 张璞 戴幸星 侯富国 施钧瀚 桂新景 张璐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7-1111,共5页
目前中药汤剂掩味研究多集中于通过口尝或智能感官设备进行宏观研究,难以阐释其微观内在机制。计算机模拟(CS)可从介观或微观视角描述物质作用机制,在材料科学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汤剂是由多种类型的苦味或非苦味小分子组成的复杂体系... 目前中药汤剂掩味研究多集中于通过口尝或智能感官设备进行宏观研究,难以阐释其微观内在机制。计算机模拟(CS)可从介观或微观视角描述物质作用机制,在材料科学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汤剂是由多种类型的苦味或非苦味小分子组成的复杂体系,直接应用CS虽难度较大,但在当前汤剂掩味技术的基础上,仍可利用CS对掩味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该文介绍汤剂掩味概况和CS技术,借鉴CS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从苦味分子与掩味剂分子、苦味分子与苦味受体、掩味剂分子与苦味受体、苦味分子/掩味剂复合物与苦味受体等两元、三元甚至多元体系的相互作用角度入手,对CS在中药汤剂呈苦机制及掩味机制研究领域具有的优势和未来应用的方向进行探讨,可为探索中药汤剂掩味新方法提供思路,丰富中药掩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计算机模拟 掩味机制 微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基础理论与干细胞理论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婉婷 赵猛 国海东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27-2630,2635,共5页
中医是以精气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为中心的系统性整体性医学,整体观与辨证论治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而整体观源于古代哲学思想,是通过宏观思辨的模式,对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整体认识。干细胞是指存在于胚胎直至成体的具有... 中医是以精气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为中心的系统性整体性医学,整体观与辨证论治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而整体观源于古代哲学思想,是通过宏观思辨的模式,对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整体认识。干细胞是指存在于胚胎直至成体的具有增殖及多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干细胞理论在中医理论中的归属是以肾精为主,脏腑经络等共同参与构成的多方面、多层次体系。挖掘干细胞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内涵和本质,是实现中医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对于理解和创新中医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中医理论 精气学说 藏象学说 经络学说 整体观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胃论》“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辨治癌性疼痛的思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迪 郑红刚 花宝金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722-3724,共3页
癌性疼痛(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西医三阶梯止痛法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较大。《脾胃论》中“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的思想对指导癌痛治疗有一定价值。正虚毒结是肿瘤形成的基本病机,正气亏虚、心神... 癌性疼痛(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西医三阶梯止痛法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较大。《脾胃论》中“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的思想对指导癌痛治疗有一定价值。正虚毒结是肿瘤形成的基本病机,正气亏虚、心神不安是癌性疼痛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将安养心神与调理脾胃结合起来,在扶正解毒抗癌的基础上,补益脾胃与养心安神相辅相成,清心解郁与调理气机相得益彰,为癌痛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论》 中医 正气亏虚 心神不安 安养心神 调治脾胃 整体观念 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医学观视角下恶性肿瘤的认识与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税嘉诚 吴宣美 +1 位作者 赵攀 刘成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45,I0005,共5页
稳态医学观是刘成源教授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提出的基础性理论观点,该观点将生命体的生理病理活动统归为人体稳态的变化,而治疗则是通过外界干预手段使人体稳态恢复正常的过程。稳态医学观为中医西医融合提供了可行的理论支点,... 稳态医学观是刘成源教授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提出的基础性理论观点,该观点将生命体的生理病理活动统归为人体稳态的变化,而治疗则是通过外界干预手段使人体稳态恢复正常的过程。稳态医学观为中医西医融合提供了可行的理论支点,亦可指导中医西医在实际层面的结合,文章拟从临床常见危重疾病恶性肿瘤出发,系统阐述稳态医学观的内涵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医学观 中西医结合 中医西医融合 恶性肿瘤 稳态 五脏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概念诠释、价值体现及教学融入 被引量:13
14
作者 童莉 曹文栋 李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123,共7页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数学文化的深度融合。明确其概念、挖掘其特征及价值,可以促进其定位更加精准、资源挖掘更加深入、教学融入更加科学,强化文化育人成效。具有历史传统性、中华民族性、数学教育性等特征的中华...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数学文化的深度融合。明确其概念、挖掘其特征及价值,可以促进其定位更加精准、资源挖掘更加深入、教学融入更加科学,强化文化育人成效。具有历史传统性、中华民族性、数学教育性等特征的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应以真善美为价值追求,为有效地融入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入目的需求本溯源,融入内容需深入挖掘,融入方式需开放多元,且注重融入时机、媒介和内容,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浸润中强化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 传统性 民族性 教育性 真善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医免疫观谈艾滋病抑郁症从脾论治
15
作者 游丽静 王丹妮 +2 位作者 翟梦洋 李唱 张圆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54,共4页
抑郁症是艾滋病(human immunod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最常见的继发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与炎症密切相关,而免疫异常激活及持续性炎症又是HIV最主要的特征,两者之间关系密切,通过抑制免疫异常激活... 抑郁症是艾滋病(human immunod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最常见的继发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与炎症密切相关,而免疫异常激活及持续性炎症又是HIV最主要的特征,两者之间关系密切,通过抑制免疫异常激活,减轻炎症反应可以对HIV抑郁症起到治疗作用,但既往的西医治疗却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医免疫观认为“脾为之卫,在志为思”,HIV病程进展、抑郁症的发生,均与脾密切相关,通过健运脾胃,匡扶正气,可以达到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的双重作用,对艾滋病抑郁症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文对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免疫观 艾滋病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精神对传统知行观的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红姣 吴冬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5,共8页
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着优秀的认识论传统。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者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在继承中国优秀的知行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性发展。首先,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实事求是”精神的同时给它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知行观的... 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着优秀的认识论传统。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者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在继承中国优秀的知行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性发展。首先,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实事求是”精神的同时给它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知行观的内涵。其次,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体现了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再次,中国共产党的知行观,在重视“德性之知”的同时,更加注重“见闻之知”,其重点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且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践行中华优秀道德的同时,更加注重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实事求是 传统知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四气燃烧焓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启泉 贺福元 +4 位作者 罗杰英 皮凤娟 黄胜 江欢英 吴德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4-627,638,共5页
目的建立中药四气数学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建立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依据的用燃烧焓表达的中药四气数学模型,运用HR3000数显热量计测量中药提取物、饲料及服药前后大鼠代谢产物的燃烧焓,计算并分析不同药性中药经大鼠体内代... 目的建立中药四气数学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建立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依据的用燃烧焓表达的中药四气数学模型,运用HR3000数显热量计测量中药提取物、饲料及服药前后大鼠代谢产物的燃烧焓,计算并分析不同药性中药经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燃烧焓的变化,验证所创中药四性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结果大鼠服用不同四气中药前后体内能量变化平均值分别为寒性组-5.218×104J、热性组4.885×104J、平性组1.175×104J和空白组-7.639×103J,组间进行多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所建的以燃烧焓表达的中药四性数学模型能正确反映不同药性中药引起机体的寒、热、温、凉的变化,可用来定量表达中药四性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四气 燃烧焓 代谢产物 中药药性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3
18
作者 聂磊 曹进 +1 位作者 罗国安 王义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本文以痛必定粉针(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研究对象,对各种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方法先通过理论分析,比较了各种相似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如距离系数法、夹角余弦法、相关系数法、Nei系数法、改进Nei系数法。然后采... 目的本文以痛必定粉针(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研究对象,对各种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方法先通过理论分析,比较了各种相似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如距离系数法、夹角余弦法、相关系数法、Nei系数法、改进Nei系数法。然后采用数字模拟以及统计方法对各种方法的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各种相似度评价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不足,其中距离系数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质。结论实际应用中,应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采用适合的相似度评价方法,以便更好的用于中药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指纹图谱 相似度评价 方法的比较 痛必定粉针 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思维初探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红宁 严小军 单思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5期730-732,共3页
思维的本质是运用知识,在世界观的框架中,处理信息的过程,其形成取决于世界观及已有的知识与信息。而中医思维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世界观。相对于以还原分析为主的现代科学思维而言,中医思维的世界观是自然观、整体观与辩证观。中... 思维的本质是运用知识,在世界观的框架中,处理信息的过程,其形成取决于世界观及已有的知识与信息。而中医思维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世界观。相对于以还原分析为主的现代科学思维而言,中医思维的世界观是自然观、整体观与辩证观。中医学发展必须在保持与发扬传统中医思维特色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建立现代中医思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 中医思维 世界观 自然观 整体观 辩证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汤剂煎煮质量评价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树和 闫斌 +8 位作者 陈洪燕 陈闻捷 孙婉瑾 周从辉 朱田密 黄正德 陈蕾 李学林 刘瑞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43-948,共6页
目的测定197种单味中药饮片煎煮吸水率、相对密度、出膏率等参数,建立中药复方汤剂煎煮相对密度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方法以197种单味中药饮片煎煮的参数建立复方中药汤剂煎煮相对密度95%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以麻杏石甘汤为例,建立具体... 目的测定197种单味中药饮片煎煮吸水率、相对密度、出膏率等参数,建立中药复方汤剂煎煮相对密度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方法以197种单味中药饮片煎煮的参数建立复方中药汤剂煎煮相对密度95%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以麻杏石甘汤为例,建立具体中药复方汤剂煎煮相对密度95%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并以麻杏石甘汤进行煎煮实验验证这两种数学模型。结果以197种单味中药饮片煎煮的参数建立中药复方汤剂煎煮相对密度95%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1为Y复方=(0.0004 X复方+0.9964)±0.004883×√198/197+(X-复方-20.7)^2/57330.46;以麻杏石甘汤中4种中药饮片煎煮的参数建立的相对密度95%预测区间的数学模型2为Y麻杏石甘汤=(0.0005 X麻杏石甘汤+0.9938)±0.010113×√5/4+(X-麻杏石甘汤-14.67)^2/424.41,麻杏石甘汤验证实验测定的相对密度均在这两种数学模型预测区间范围内。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可用于中药复方汤剂煎煮相对密度预测,可为中药复方汤剂煎煮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煎煮 质量评价 相对密度 出膏率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