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直⁃交异步系统准同步控制下直流动态功频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崇涛 陈亦平 +3 位作者 杨若朴 杨荣照 黄济宇 肖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9-67,共9页
经直流输电互联的异步系统通过对直流输电实施附加控制,可实现异步系统的准同步运行,达到实时共享异步系统调频资源的目的。但在准同步控制的工程实践中,不合理的控制结构或参数配置将导致系统出现非预期的功率波动。首先,根据直流准同... 经直流输电互联的异步系统通过对直流输电实施附加控制,可实现异步系统的准同步运行,达到实时共享异步系统调频资源的目的。但在准同步控制的工程实践中,不合理的控制结构或参数配置将导致系统出现非预期的功率波动。首先,根据直流准同步附加控制,构建准同步系统的动态功频响应分析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直流控制参数对功率振荡的影响;进而,分析准同步控制导致的功率波动与传统功角振荡的异同;最后,以准同步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功率波动为例进行分析验证,提出抑制直流功率波动的建议,并对准同步控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互联系统 准同步运行 动态功频响应 直流联络线 频率控制 功率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补偿的双端直流配电网电压就地协调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强钢 宋佳航 +2 位作者 廖建权 周念成 许晓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7-287,共11页
双端直流配电网是一种双端电源供电的网络结构,可为直流负荷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电源电压。然而,负荷的功率波动和不平衡使线路电压跌落增大,可能导致直流负荷的电压不平衡度和电压偏差指标越限,影响直流负荷的正常运行。文中基于电压... 双端直流配电网是一种双端电源供电的网络结构,可为直流负荷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电源电压。然而,负荷的功率波动和不平衡使线路电压跌落增大,可能导致直流负荷的电压不平衡度和电压偏差指标越限,影响直流负荷的正常运行。文中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VSC)外环电压控制,考虑中线电压补偿,提出基于电压补偿等效模型的直流配电网电压偏差及不平衡度联合抑制策略,实现直流配电网电压就地协调控制。首先,建立双端直流配电网潮流模型,将VSC电压下垂控制引入潮流模型,分析不同控制策略下的电压偏差和不平衡度的特性。其次,在此基础上,以电压最低点为分点获得双端电源供电回路压降的简化等效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实现等效阻抗参数辨识,构建双端直流配电网的电压补偿等效模型。以参数辨识结果作为电压外环控制输入,提出考虑中线电压补偿的双端直流配电网电压就地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双端直流配电网潮流模型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中线电压补偿 下垂控制 最小二乘法 潮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多并行线路功率平衡的电磁式潮流控制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鹏 李铁成 +3 位作者 苏灿 王向东 孙广辉 郭燕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179,共10页
随着电网互联互通进程推进,各区域电网之间依靠联络线连接成一个整体,其中,多并行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潮流分布不平衡现象,这一点可能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由电压移相器和电压调节器串联组成的电磁... 随着电网互联互通进程推进,各区域电网之间依靠联络线连接成一个整体,其中,多并行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潮流分布不平衡现象,这一点可能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由电压移相器和电压调节器串联组成的电磁式潮流控制器的拓扑结构,分析其潮流调控机理,并提出一种应用于多并行线路功率平衡调节的电磁式潮流控制器控制策略。通过坐标转化将三相电力系统电路方程转化在dq坐标下,实现对调节线路的有功、无功独立控制。双线路并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良好的应用于电磁式潮流控制器,针对负荷变动的电力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效果,调节误差小,采用电磁式潮流控制器具有很高的经济性和耐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并行线路 电磁式潮流控制器 潮流平衡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测数据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区域等效惯量评估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马燕峰 李金媛 +2 位作者 王子建 赵书强 郭润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406-5421,共16页
新能源发电类型、渗透率及控制方式的不同会影响电力系统实时惯量,评估惯量水平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抗扰动能力。该文在分析风电、光伏的虚拟惯性响应特性及其对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影响的基础上,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量测... 新能源发电类型、渗透率及控制方式的不同会影响电力系统实时惯量,评估惯量水平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抗扰动能力。该文在分析风电、光伏的虚拟惯性响应特性及其对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影响的基础上,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量测数据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区域等效惯量实时评估方法。评估结果计及发电机惯量、新能源虚拟惯量和负荷等效惯量。为了减小因扰动后频率分布特性造成的误差,从加权平均数的角度提出频率采样点的选取及区域频率的计算方法,解决了量测数据众多且获取困难的问题。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对传统电力系统及新能源电力系统区域等效惯量评估均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区域等效惯量评估 量测数据 联络线功率 虚拟惯性控制 荷静态电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物理融合驱动配电网三相线性化潮流及线损分析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穆怀天 廉洪亮 +1 位作者 刘娟 李艳琼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56,共11页
分布式电源规模化并网引入了下垂控制等非光滑本地控制约束,易导致传统基于前推回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收敛失败,且由于分布式电源并网改变系统潮流方向,导致传统等值电阻法、压降法等理论线损计算方法不再适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计及... 分布式电源规模化并网引入了下垂控制等非光滑本地控制约束,易导致传统基于前推回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收敛失败,且由于分布式电源并网改变系统潮流方向,导致传统等值电阻法、压降法等理论线损计算方法不再适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计及有载调压变压器调压、分布式光伏下垂控制的光滑化模型,构建了基于数据物理融合驱动的三相配电网线性化理论线损快速计算模型。在传统基于稳态运行特性线性化、一阶泰勒展开线性化的基础上,利用偏最小二乘法补偿线性化误差。相比纯物理驱动线性化,在负荷重载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精度;相比于纯数据驱动线性化,能够保留支路拓扑信息,适用于开关状态变化场景。所提模型仅对线性化误差进行拟合补偿,在保证线性化精度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潮流模型的收敛性与计算效率,且能够适应不同负荷水平实现精确误差补偿。基于实际42节点三相配电网系统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具有较高精度,且能够实现配电网理论线损鲁棒、快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物理融合驱动 线性化潮流 理论线损计算 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断面潮流在线监测系统 被引量:12
6
作者 杜杰 顾建炜 +3 位作者 曹一家 范斗 郭创新 王光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5,11,共6页
结合电网断面的运行特点提取了决定断面运行方式的关键因素,建立了断面运行方式定义规则库并提出了断面运行方式判别模型。在与EMS的数据接口设计中,对断面潮流监测流程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开发的电网断面潮流在线监测系统具有断面... 结合电网断面的运行特点提取了决定断面运行方式的关键因素,建立了断面运行方式定义规则库并提出了断面运行方式判别模型。在与EMS的数据接口设计中,对断面潮流监测流程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开发的电网断面潮流在线监测系统具有断面运行方式规则库定义、线路运行状态监测及断面潮流监测等功能,还可提供断面潮流超限记录的统计分析报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有效的监测和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断面 断面运行方式 潮流监测 能量管理系统 (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投运后华北电网AGC策略的改进 被引量:17
7
作者 尚学伟 李立新 +3 位作者 卓峻峰 杨小煜 罗亚洲 刘国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1-34,共4页
针对特高压联网示范工程运行的要求,对华北电网AGC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运行试验证明了该控制策略对于特高压联络线功率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控制策略的投入为特高压联络线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特高压 联络线功率控制 自动发电控制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并网型含光伏微电网功率控制 被引量:14
8
作者 吕天光 艾芊 +1 位作者 韩学山 赵媛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04-2409,共6页
微网中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在接入电网后,其随机性和波动性等特点会对电网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利用分布式发电系统出力来平滑微电网与电网间联络线功率的控制方法。以光伏与柴油机组成的系统为例,建立了控制理论模型... 微网中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在接入电网后,其随机性和波动性等特点会对电网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利用分布式发电系统出力来平滑微电网与电网间联络线功率的控制方法。以光伏与柴油机组成的系统为例,建立了控制理论模型,利用光照强度以及联络线功率差作为模糊运算的输入量,经过模糊建模过程,输出一个对光伏逆变器进行有功控制的PWM控制波形,从而控制输向负荷的光伏系统出力。仿真结果表明联络线上的交换功率得到了有效抑制,同时意味着储能设备的使用有所减少,保证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在与电网互联时能够保证将对大电网的功率冲击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光伏-柴油机系统 联络线功率控制 模糊逻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滑微电网联络线功率波动的储能系统容量优化方法 被引量:51
9
作者 王成山 于波 +1 位作者 肖峻 郭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17,共6页
为了抑制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并网微电网联络线功率波动对电网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用于控制微电网联络线功率输出的储能系统容量优化确定方法。在已知微电网可再生能源功率输出、负荷、可控电源额定功率及联络线功率控制目标的前提下,基于... 为了抑制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并网微电网联络线功率波动对电网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用于控制微电网联络线功率输出的储能系统容量优化确定方法。在已知微电网可再生能源功率输出、负荷、可控电源额定功率及联络线功率控制目标的前提下,基于微电网平滑联络线功率所需可控功率输出的频谱分析结果,可优化选取满足联络线功率控制目标、微电网内部设备输出功率限制、储能系统效率及荷电状态运行约束的储能系统功率及容量。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微电网 容量优化 频谱分析 联络线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电网的调峰调频和联络线调整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长义 韩放 +1 位作者 于继来 柳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38,共3页
互联电网的调峰调频和联络线控制的协调配合,对于互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保证联络线电力电量合同的履行十分必要,但也有相当大的难度。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调控策略:联络线两侧电网对于自身负荷的高位陡升问题,都应采... 互联电网的调峰调频和联络线控制的协调配合,对于互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保证联络线电力电量合同的履行十分必要,但也有相当大的难度。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调控策略:联络线两侧电网对于自身负荷的高位陡升问题,都应采取“自筹攀峰响应能力与接受外部支援相结合”的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网 调峰 调频 联络线 调整 安全运行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联络线功率偏差处罚的AGC容量获取与调节策略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学顺 甘德强 +3 位作者 文福拴 黄民翔 余志伟 钟志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17-21,32,共6页
目前已经建立的一些省(直辖市)级电力市场,其所在的电力公司与属于同一大区的其他省(直辖市)的电力公司之间也通过联络线按计划交换一定的功率。在此背景下,针对仅发电侧开放的省(直辖市)电力市场,文中首先讨论了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 目前已经建立的一些省(直辖市)级电力市场,其所在的电力公司与属于同一大区的其他省(直辖市)的电力公司之间也通过联络线按计划交换一定的功率。在此背景下,针对仅发电侧开放的省(直辖市)电力市场,文中首先讨论了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自动发电控制(AGC)的调节特性,提出了计及联络线偏差控制达不到要求导致被处罚的情况下AGC容量获取和调节的数学模型与求解方法。采用该模型可以确定最优的AGC调节容量和各台AGC机组的最优调度出力。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算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辅助服务 自动发电控制 联络线功率偏差处罚 需求不确定性 调节策略 容量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离路径的输电断面搜索新算法 被引量:28
12
作者 任建文 李刚 +1 位作者 王增平 甄旭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127,共7页
针对潮流转移引起的连锁过载跳闸问题,分析了过载支路切除后的潮流转移特征,指出受潮流转移影响较大的支路都集中在与切除支路电气距离较近的范围内;给出了一种快速搜索与过载支路相关输电断面的新算法,把实时的电力网络转化成拓扑图,... 针对潮流转移引起的连锁过载跳闸问题,分析了过载支路切除后的潮流转移特征,指出受潮流转移影响较大的支路都集中在与切除支路电气距离较近的范围内;给出了一种快速搜索与过载支路相关输电断面的新算法,把实时的电力网络转化成拓扑图,采用基于背离路径的前K条最短路搜索算法,快速搜索出受潮流转移影响较大的输电断面,避免了采用单一路径搜索时因搜索范围过小而使部分支路漏选的情况,保证了输电断面的完整性。当发生过载时,可通过分析过载切除对输电断面内支路的影响来快速估计整个系统安全性的影响,极大地减少了分析计算的负担,有利于防止连锁过载跳闸的发生。最后对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CEPRI)36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停电 潮流转移 连锁过载跳闸 输电断面 背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电网联络线随机功率波动统计特性与评价标准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磊 胡伟 +3 位作者 徐飞 李群山 刘涛 朱翠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37-3143,共7页
正常运行时互联电网交流联络线上存在随机功率波动的现象。基于实际2大区互联电网的历史数据,分析了联络线功率偏差、频率偏差以及2大区电网区域控制偏差(area control error,ACE)的统计特性,结果显示:联络线功率偏差表现出良好的正态... 正常运行时互联电网交流联络线上存在随机功率波动的现象。基于实际2大区互联电网的历史数据,分析了联络线功率偏差、频率偏差以及2大区电网区域控制偏差(area control error,ACE)的统计特性,结果显示:联络线功率偏差表现出良好的正态分布特性;系统频率偏差和正态分布存在较大差别,原因是电网的频率控制使得频率偏差大于0.03 Hz的概率减小;各控制区的ACE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文章认为联络线功率偏差由两端电网的ACE引起,可以通过两端电网ACE的均方根值和相关系数计算出联络线功率偏差的均方根值,从而得到对联络线功率偏差大小分布的估计。对目前采用的T标准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为实现联络线功率控制的目标,两端电网责任度阈值之和为2即可,不一定要求两端电网责任度的阈值都是1;两端电网责任度阈值的分配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详细研究,以得到公平合理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网 联络线 随机功率波动 统计特性 ACE CPS标准 T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厂网协调模式下梯级AGC控制策略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树山 廖胜利 +4 位作者 申建建 程春田 何光宏 戴建炜 严新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13-1123,共11页
梯级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是电力市场过渡期电网和发电企业协调调度探寻的新模式。以乌江干流梯级AGC工程为依托,在分析电力市场过渡期电力调度运行方式的基础上,以厂网协调日前计划电量为控制目标,综合考虑... 梯级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是电力市场过渡期电网和发电企业协调调度探寻的新模式。以乌江干流梯级AGC工程为依托,在分析电力市场过渡期电力调度运行方式的基础上,以厂网协调日前计划电量为控制目标,综合考虑电网安全、振动区、调节速率、机组启停等约束,构建梯级AGC模型。引入AGC投入序位和相对耗水率比例,并结合数学组合和集合运算理论,系统地提出了梯级AGC控制策略。该策略主要包括AGC投入序位计算方法、电站组合确定策略、厂间负荷优化分配方法、电站组合振动区求解方法及避开策略、超载断面校正控制策略。乌江梯级AGC模拟闭环运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是有效的,能够满足AGC安全性、时效性、实用性、经济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厂网协调 控制策略 梯级电站 稳定断面 振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池系统对风电并网引起的频率波动控制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忠仁 刘觉民 +2 位作者 邹贤求 吕立召 祖映翔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6,共5页
针对风力发电具有不稳定性、会出现不连续供电的现象,引入了电池储能系统来抑制因风力发电带来的频率波动。建立了含电池系统的通过联络线互联的两区电力系统模型,对大型风电场并入该电力系统的情况下的频率控制和互联线路功率潮流进行... 针对风力发电具有不稳定性、会出现不连续供电的现象,引入了电池储能系统来抑制因风力发电带来的频率波动。建立了含电池系统的通过联络线互联的两区电力系统模型,对大型风电场并入该电力系统的情况下的频率控制和互联线路功率潮流进行了分析,与不含电池系统的频率控制效果进行比较,并分析了电池系统容量对频率控制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电池系统对抑制大量风电注入电网引起的频率波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系统 风力发电 频率控制 联络线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结构发生变化时潮流转移的快速识别 被引量:10
16
作者 潘莉丽 刘建华 +1 位作者 彭铖 王大才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8-121,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图论快速识别动态拓扑电网中潮流转移的方法。根据实时的网络拓扑结构建立相应的矩阵,经过矩阵运算,对已过载支路的影响范围进行预测,对影响较严重的区域进一步采用动态潮流的分析方法进行估算,判断网络中各线路的运行状... 提出了一种利用图论快速识别动态拓扑电网中潮流转移的方法。根据实时的网络拓扑结构建立相应的矩阵,经过矩阵运算,对已过载支路的影响范围进行预测,对影响较严重的区域进一步采用动态潮流的分析方法进行估算,判断网络中各线路的运行状态。该法对连通与不连通的网络均适用。通过Wood&Wollenberg的1节点系统和标准IEEE 30节点系统的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潮流转移 动态潮流分析 图论 输电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居民温控负荷控制的微网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滑方法 被引量:87
17
作者 王成山 刘梦璇 陆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36-43,8,共8页
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输出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等特点,会对电网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大多利用高成本的电储能系统抑制可再生能源功率波动,因此提出一种利用居民温控负荷控制技术的微网联络线功率平滑算法。采用简化1阶等值热力学参数(equiv... 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输出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等特点,会对电网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大多利用高成本的电储能系统抑制可再生能源功率波动,因此提出一种利用居民温控负荷控制技术的微网联络线功率平滑算法。采用简化1阶等值热力学参数(equivalent thermal parameter,ETP)模型来描述热泵热力学动态,在通信系统双向可靠的前提下,该功率平滑算法采用状态队列(state-queueing,SQ)模型控制热泵负荷开关状态。在社区级并网微网中,对1000个家用电热泵设备进行仿真控制,结果表明热泵响应可以有效跟随平滑目标;通过对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外部环境温度、热泵工作温度上下界等因素的灵敏度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因素对控制结果的影响。该方法为广义储能系统在微网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联络线功率控制 可再生能源集成 需求响应 热控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控主导节点的电压分区及电压校正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龙启峰 丁晓群 +2 位作者 刘小波 王宽 韩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59-62,共4页
在实际电网中,传统的电压分区往往会使区域中的主导节点电压处于不可控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文章提出了基于可控主导节点的电压分区及电压校正方法:在电压分区中,将区域划分和主导节点的可控能力相结合,并在电压分区中采用可控主导节... 在实际电网中,传统的电压分区往往会使区域中的主导节点电压处于不可控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文章提出了基于可控主导节点的电压分区及电压校正方法:在电压分区中,将区域划分和主导节点的可控能力相结合,并在电压分区中采用可控主导节点和区域划分间的递归迭代,以行政划分作为迭代初始值,提高了区域划分的计算速度和分区的准确性;在电压校正中,考虑了区域联络线节点的电压变化,并以此作为反馈添加到传统的二级电压控制中。文中的电压分区及电压校正方法在福建电网自动电压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证明了其正确性、可靠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控主导节点 电压分区 电压校正 行政划分 区域联络线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约束经济调度中有功潮流调整方法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国栋 崔晖 +2 位作者 许丹 丁强 翟晓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96,共6页
计算电网的计划潮流是安全约束经济调度的重要内容。针对计划潮流中外网等值粗糙、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安全约束经济调度中有功潮流调整方法。首先获取计划数据和网络模型,进行无网络约束计划编制,然后结合准稳态灵敏... 计算电网的计划潮流是安全约束经济调度的重要内容。针对计划潮流中外网等值粗糙、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安全约束经济调度中有功潮流调整方法。首先获取计划数据和网络模型,进行无网络约束计划编制,然后结合准稳态灵敏度、联络线自适应等值和有功平衡等方法计算计划潮流,如果潮流越限则增加网络安全约束重新编制计划。该方法简单易行,能提高计划潮流精度,为计划编制提供可信的潮流信息。通过实际工程算例测试表明,该方法能满足实用要求,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约束经济调度 计划潮流 联络线等值 准稳态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储微电网并网联络线功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23
20
作者 肖朝霞 贾双 +1 位作者 朱建国 樊世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69-179,共11页
主动配电网环境下,将发电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特点的小风电、光伏发电与蓄电池组成微电网,协调控制其内的多个可再生发电单元使其成为发电功率分时恒定的发电单元或者负荷,既方便配电网对微电网群的调度和管理,又能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主动配电网环境下,将发电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特点的小风电、光伏发电与蓄电池组成微电网,协调控制其内的多个可再生发电单元使其成为发电功率分时恒定的发电单元或者负荷,既方便配电网对微电网群的调度和管理,又能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安全消纳。在综合考虑风光储微电网风速曲线和光照条件瞬时变化且储能容量配置较小等实际情况下,提出一种分层协调控制策略。首先根据每时段风速及光照强度预测信息给出了联络线分时交换功率的计算方法,上层中心控制器将该联络线交换功率参考值与上级主动配电网调度中心通信,制定分时联络线交换功率。上层中心控制器并依据此分时功率需求实现系统运行模式的选择及切换以及底层控制器的选择和管理。该分层控制策略实现了运行状态的无缝转换,保证了风光储微电网按照联络线交换功率需求输出,即联络线功率分时恒定。当微电网内风电和光伏输出的瞬时功率之和与联络线交换功率需求相差较大时,微电网内可能会出现部分弃风弃光。该文建立了风光储微电网仿真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微电网 联络线功率分时恒定 分层协调控制 中心控制器 底层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