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idemic threshold influenced by 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in residential university environments
1
作者 卢泽超 赵生妹 +1 位作者 束华中 巩龙延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51-556,共6页
The control of highly contagious disease spreading in campuses is a critical challenge.In residential universities,students attend classes according to a curriculum schedule,and mainly pack into classrooms,dining hall... The control of highly contagious disease spreading in campuses is a critical challenge.In residential universities,students attend classes according to a curriculum schedule,and mainly pack into classrooms,dining halls and dorms.They move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To simulate such environments,we propose an agent-based 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 model with time-varying heterogeneous contact networks.In close environments,maintaining physical distancing is the most widely recommended and encouraged 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It can be easily realized by using larger classrooms,adopting staggered dining hours,decreasing the number of students per dorm and so on.Their real-world influence remains uncertain.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s,we obtain epidemic thresholds.The effect of such countermeasures on reducing the number of disease cases is als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emic threshold 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 model 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time-varying heterogeneous contact net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RTUAL REALITY BASED THREE-DIMENSIONAL GUIDE WIRE PROPAGATION SIMULATION FOR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正东 Pascal Haigron +1 位作者 Vincent Guilloux Antoine Lucas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0年第1期62-69,共8页
The virtual reality based motion simulation of the guide wire and the catheter inside specific vascular structures can benefit a lot for the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A fast and well-performed collision cancellation ... The virtual reality based motion simulation of the guide wire and the catheter inside specific vascular structures can benefit a lot for the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A fast and well-performed collision cancell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geometric analysis and the angular propagation (AP), and a 3-D real-time interactive system is developed for the motion simulation of the guide wire and the catheter inside the specific patient vascular. The guide wire or the catheter is modeled as the "multi-body" representation and properties are defined by its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The motion of the guide wire or the catheter inside the vascular is guided by the collision detection and the collision cancellation algorithm. Finally, a relaxation procedure is used to achieve more realistic statu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havior of the guide wire or the catheter depends on the defined parameters. The real-time simulation can be achiev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imulation system is effective and promi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HETERS virtual reality guide wire multi-body model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Intervention-LSTM的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冯思曼 闫亮 +1 位作者 张艳辉 蔡霞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8-34,共7页
针对某时刻存在异常的序列数据,首先建立添加异常值或干预效应的ARIMA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模型,之后应用LSTM (Long-Short Term Memory)模型对ARIMA模型残差序列进行深度学习。通过对波动较为明显的股票收盘价... 针对某时刻存在异常的序列数据,首先建立添加异常值或干预效应的ARIMA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模型,之后应用LSTM (Long-Short Term Memory)模型对ARIMA模型残差序列进行深度学习。通过对波动较为明显的股票收盘价格日度数据和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公路货运量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实该模型在对某时刻发生不同程度突变的试验数据进行预测时,能够明显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MA 干预分析 LSTM 组合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干预模式对卵巢癌化学治疗患者PICC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莉莉 王琳 张瑞涛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整体干预模式对卵巢癌化学治疗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6例卵巢癌化学治疗患者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常规PICC置管维护)和研究组(整体干预模式),各48例。干预1个月... 目的探讨整体干预模式对卵巢癌化学治疗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6例卵巢癌化学治疗患者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常规PICC置管维护)和研究组(整体干预模式),各48例。干预1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问卷(EORTC QLQ-C30)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PANAS的正性情绪维度、GSE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ANAS的负性情绪维度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EORTC QLQ-C30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EORTCQLQ-C30症状维度和除“财务困难”外的单项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卵巢癌化学治疗患者PICC留置期间的负性情绪,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整体干预模式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负性情绪 导管相关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5
作者 孙红霞 金培印 王智彬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8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9月于安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57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分组,采用单、多...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9月于安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57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分组,采用单、多因素分析冠心病患者术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157例患者中PCI术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28例(17.83%)。恶性心律失常组糖尿病、发病至入院接受治疗时间≥6 h、Killip分级Ⅳ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分级0级患者比例高于非恶性心律失常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N末端脑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均高于非恶性心律失常组(P<0.05);糖尿病、Killip分级Ⅳ级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N末端脑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术后恶性心律失常的曲线下面积为0.906,95%CI:0.854~0.941,P<0.01,最佳截断值为0.672,约登指数为0.493,灵敏度为79.34%,特异度为71.45%。结论 冠心病患者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较高,可能与患有糖尿病、Killip分级较高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恶性心律失常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IR模型的地铁站突发事件恐慌传播与干预时间研究
6
作者 王宇 王天琪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7-35,共9页
为了探究不同干预时间点下的地铁站恐慌传播情况,对干预时间与始发源头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不同始发源头、干预时间与恐慌峰值的关系,在传统SIR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并引人个性化模型,建立基于个性化的α-SIR恐慌干预模型,对不同干预时间... 为了探究不同干预时间点下的地铁站恐慌传播情况,对干预时间与始发源头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不同始发源头、干预时间与恐慌峰值的关系,在传统SIR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并引人个性化模型,建立基于个性化的α-SIR恐慌干预模型,对不同干预时间的恐慌传播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当干预时间位于列车到站与站台区乘客自发疏散至站厅区时间区间时,车轨源恐慌峰值为最小值;当干预时间位于站厅区乘客自发疏散至过渡区与过渡区乘客自发疏散至地面区时间区间时,站台源恐慌峰值为最小值;当干预时间位于站厅区乘客自发疏散至过渡区与站台区感知时间区间内时,站厅源恐慌峰值为最小值。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针对地铁站突发事件,应在最佳干预时间区间使用非立即疏散策略,对乘客进行疏散,实现对恐慌峰值的最小化,尽可能降低踩踏等事故出现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时间 始发源头 恐慌峰值 α-SIR模型 非立即疏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B模型的预见性干预在老年肺癌患者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术后的应用
7
作者 张晶 张阿丽 李雅娟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750-75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能(IMB)模型的预见性干预在老年肺癌患者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NB)活检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能(IMB)模型的预见性干预在老年肺癌患者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NB)活检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接受基于IMB模型的预见性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水平和自我效能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6.12±8.35)分,高于对照组的(76.24±9.42)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7.14±2.36)分,抑郁评分为(6.81±2.2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0.29±3.12)分和(9.86±2.98)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为(32.67±4.28)分,高于对照组的(27.38±5.13)分(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预见性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肺癌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老年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术 并发症 预见性干预 IMB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心理弹性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8
作者 闫欣 张一佳 +2 位作者 陈淑梅 吴莹 李红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58-62,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卡诺模式的心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心理弹性、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卡诺... 目的 探讨基于卡诺模式的心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心理弹性、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卡诺模式的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1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首次下床、首次肛门排气及总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CD-RISC总分及各维度评分、SF-36总分及除“躯体疼痛”外的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干预后,两组患者VAS评分、SF-36的躯体疼痛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基于卡诺模式的心理干预可提高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改善其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根治术 卡诺模式 心理干预 心理弹性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B模型视角下老年PCI术后患者持续性运动康复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9
作者 翟亚美 刘新灿 唐荣欣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7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COM-B模型视角探讨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持续性运动康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2名患者,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并运用COM-B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能力因素(体力与术后症状限制、...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COM-B模型视角探讨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持续性运动康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2名患者,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并运用COM-B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能力因素(体力与术后症状限制、康复知识匮乏与意识淡薄)、机会因素(社会支持与同伴激励的缺乏、科技辅助资源的可及性)、动机因素(个人成就感与进展感知、健康教育与知识获取、应对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等三大主题及7个亚主题。结论本研究明确了老年PCI术后患者持续运动康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构建个性化康复方案、强化社会支持与科技辅助资源、激发内在动机等策略,以提升患者的能力、机会与动机,促进持续性运动康复,改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COM-B模型 运动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负性情绪风险模型构建的护理策略及应用效果
10
作者 胡霞 翟礼莉 蔡欣宸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49-152,共4页
目的构建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负性情绪的风险模型,基于该模型制定护理策略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77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负性情绪的发生... 目的构建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负性情绪的风险模型,基于该模型制定护理策略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77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负性情绪的发生情况分成发生组(53例)和未发生组(124例)。对比2组的临床资料,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归纳影响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风险模型。基于风险因素的分析结果制定护理策略,并将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基于风险模型的护理策略。对比2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并比较负性情绪的发生率。结果177例心肌梗死患者中,负性情绪总发生率为29.94%(53/177)。单因素分析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病程、文化程度及家庭月收入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病程≥6 h、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及家庭月收入<4000元均为影响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负性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观察组在术后7 d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其负性情绪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负性情绪较为常见,且与病程、文化程度及家庭月收入有关,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风险模型并制定护理策略,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预防负性情绪的发生均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负性情绪 风险模型 护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认知行为干预在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11
作者 郭丽萍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的认知行为干预在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6例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的认知行为干预在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6例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接受基于IMB模型的认知行为干预,均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入院时及手术前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干预前及干预后的手术认知度及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研究,无脱落;术前,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手术认知度、HPLP-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缓解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手术认知度及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 认知行为干预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isk prediction score model for predicting occurrence of post-PCI vasovagal reflex syndrome: a single center study in Chinese population 被引量:3
12
作者 Hai-Yan LI Yu-Tao GUO +4 位作者 Cui TIAN Chao-Qun SONG Yang MU Yang LI Yun-Dai CHEN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8期509-514,共6页
Background The vasovagal reflex syndrome (VVRS) is common in the patiem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mion (PCI) However,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the risk for the VVRS have not been completely fulf... Background The vasovagal reflex syndrome (VVRS) is common in the patiem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mion (PCI) However,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the risk for the VVRS have not been completely fulfilled.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velop a Risk Prediction Score Model to identify the determinants of VVRS in a large Chinese population cohort receiving PCI. Methods From the hos- pital electronic medical database, we idemified 3550 patients who received PCI (78.0% males, mean age 60 years) in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from January 1, 2000 to August 30, 2016.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and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01OC)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Results The adverse events of VVRS in th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PCI procedure than before the operation (all P 〈 0.001). The rate of VVR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in patients receiving PCI was 4.5% (4.1%-5.6%). Compared to the patients suffering no VVRS, incidence of VVRS involved the following factors, namely female gender, primary PCI, hypertension, over two stems im- plantation in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 and the femoral puncture site.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y were independ- ent risk factors for predicting the incidence of VVRS (all P 〈 0.001). We developed a risk prediction score model for VVRS. RO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isk prediction score model was effectively predictive of the incidence of VVRS in patients receiving PCI (c-statistic 0.76, 95% CI: 0.72-0.79, P 〈 0.001). There were decreased evems of VVRS in the patients receiving PCI whos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ropped by more than 30 mmHg and heart rate reduced by 10 times per minute (AUC: 0.84, 95% CI: 0.81-0.87, P 〈 0.001). Conclusion The risk prediction score is quite efficient in predicting the incidence of VVRS in patients receiving PCI. In which, the following factors may be in- volved, the femoral puncture site, female gender, hypertension, primary PCI, and over 2 stents implanted in L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Risk prediction score model Vasovagal reflex syndro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陈瑞晓 韩延辉 +2 位作者 赵劲东 李炳强 普兆坤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61-863,867,共4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NOAF)的影响因素,为预防STEMI患者PCI术后NOAF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12例行PCI术的STEMI患者...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NOAF)的影响因素,为预防STEMI患者PCI术后NOAF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12例行PCI术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PCI术后均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是否NOAF分为NOAF组(51例)和n-NOAF组(461例)。STEMI患者PCI术后NOAF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构建预测模型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年龄较大、SYNTAX积分较高、左心房内径较大、术后无复流、血清CRP、NT-proBNP水平较高均为STEMI患者PCI术后NOAF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21、1.840、1.611、1.772、1.603、1.732,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NOA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3,敏感度为82.35%,特异度为84.60%。结论STEMI患者PCI术后NOAF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较大、SYNTAX积分较高、左心房内径较大、术后无复流、血清CRP、NT-proBNP水平较高,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价值较好,因此临床可对有上述特征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或干预,以降低患者NOAF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房颤动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焦点式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韧性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14
作者 杨光 冯俊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157-161,共5页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焦点式心理干预对其心理韧性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焦点式心理干预对其心理韧性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焦点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评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CD-RISC总评分、HPLP-Ⅱ总评分及其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焦点式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韧性及健康行为水平,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心力衰竭 跨理论模型 焦点式心理干预 心理韧性 健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乳腺肿物模型训练法在超声导丝定位穿刺实践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15
作者 陈巍 魏巍 +3 位作者 焦新宇 杜昕苓 牛烁 谢丹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5期4-7,共4页
目的探究自制乳腺肿物穿刺模型在临床超声介入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影像学专业及康复医学专业的50名规培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规培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名,... 目的探究自制乳腺肿物穿刺模型在临床超声介入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影像学专业及康复医学专业的50名规培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规培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名,其中对照组规培时间为2021年1—12月,研究组规培时间为2022年1—12月。对照组规培生予传统教学法,即课堂理论教学结合高强度琼脂乳腺教学模型进行训练;研究组规培生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制乳腺肿物模型实操训练;待学习结束后统一对两组规培生进行理论及实践考核以及学习满意度调查,比较对照组及研究组的学习结果。结果两组规培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规培生的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规培生在增强操作技能、激发理论兴趣、丰富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评分均有较高的满意度,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自制乳腺肿物穿刺模型能使学生更好地将超声介入技术应用于今后的临床操作中,有效提高教师的临床教学质量及学生的超声穿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定位穿刺介入技术 教学模型 乳腺肿物 临床教学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的社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的健康干预
16
作者 李红 邹继华 +5 位作者 黎晓艳 郑晶琎 陈飞燕 刘翀 高井全 陶然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的健康干预对社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生活方式、用药依从性及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的影响。方法将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按照社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6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据... 目的探讨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的健康干预对社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生活方式、用药依从性及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的影响。方法将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按照社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6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据福格行为模型从动机、能力和提示3个关键要素进行健康干预6个月并随访3个月。在干预前、干预后和随访后对两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60人、干预组57人完成干预及随访。干预及随访后,干预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用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院前延迟行为意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的健康干预有利于提高社区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用药依从性,降低院前延迟行为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高危人群 福格行为模型 健康干预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院前延迟 就医行为意向 服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联合叙事干预应用于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效果
17
作者 王婷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0期783-787,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互动模式(IMCHB)联合叙事干预应用于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子宫全切术后患者90例,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IMCHB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干预,IMCHB组术后采用...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互动模式(IMCHB)联合叙事干预应用于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子宫全切术后患者90例,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IMCHB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干预,IMCHB组术后采用IMCHB联合叙事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盆底康复锻炼依从性、盆底康复锻炼积极性、健康行为。结果:IMCHB组干预后的恐惧视觉模拟评分法(FAV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CHB组干预后盆底康复锻炼知识、技能、行为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CHB组干预后积极举动行为、锻炼标准度的积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放弃行为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CHB组干预后健康责任感、营养、运动的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CHB联合叙事干预,能够改善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盆底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积极性,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互动模式 叙事干预 子宫全切术 健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与年轻成人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方案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婷婷 张慧琳 +4 位作者 袁睆 郝迎春 黄玉婷 刘亮 邹颖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我国青少年与年轻成人癌症患者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方案,提高该人群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践效果。方法基于跨理论模型,通过文献回顾、焦点小组访谈、半结构化访谈设计青少年与年轻成人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方案... 目的构建适用于我国青少年与年轻成人癌症患者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方案,提高该人群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践效果。方法基于跨理论模型,通过文献回顾、焦点小组访谈、半结构化访谈设计青少年与年轻成人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方案,采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专家函询。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5;第2轮专家函询后,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38~0.394(均P<0.05)。最终形成的青少年与年轻成人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方案包括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具体实施细则包括干预时机、干预主题、干预内容、干预目标、干预方式、评价指标。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构建的青少年与年轻成人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方案具有较好的专家认可度,但需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青少年 年轻成人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跨理论模型 干预方案 德尔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筛查与危机干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时勘 赵雨梦 +5 位作者 张中奇 宋旭东 陈祉妍 李欢欢 白萌 焦松明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4-473,共10页
为了系统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探索自伤自杀行为的预测机制,提出了新型的心理筛查与危机干预三级模型。采用网络问卷法调查了河南省某高校9476名大学生,结果发现:网络依赖正向影响压力反应,压力反应进一步影响自伤自杀行为;心理应... 为了系统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探索自伤自杀行为的预测机制,提出了新型的心理筛查与危机干预三级模型。采用网络问卷法调查了河南省某高校9476名大学生,结果发现:网络依赖正向影响压力反应,压力反应进一步影响自伤自杀行为;心理应对在网络依赖对压力反应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压力反应通过情绪焦虑、抑郁症状和心理痛苦显著地影响自伤、自杀行为。五个月追踪后的数据显示,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这验证了三级干预模型的有效性,特别发现心理痛苦因素是对自杀自伤行为最为显著的预测因素,这为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型的心理筛查与危机干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干预模型 抑郁症状 心理痛苦 自伤自杀 危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RMA模型的积极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聂玉真 王蓓蓓 田书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2089-2094,共6页
目的 研究基于塞利格曼模型(PERMA)的积极心理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PCI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标准... 目的 研究基于塞利格曼模型(PERMA)的积极心理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PCI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标准护理程序进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基于PERMA模型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在负性情绪、应对策略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低(P<0.05)。同时,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的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PERMA模型的积极心理干预对减轻冠心病PCI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积极应对能力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有确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A模型 积极心理干预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