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Edward Coke' s Constitutional Thought and the Valu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egal Thoughts
1
作者 Ma Yul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1-275,共5页
Coke was undoubtedly a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the legal thoughts in Britain and even in the whole western world.Coke stressed the restriction of royalty and the suprem e status of the common law.In the British Pa... Coke was undoubtedly a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the legal thoughts in Britain and even in the whole western world.Coke stressed the restriction of royalty and the suprem e status of the common law.In the British Parliament’s struggle against the monarchy in the 17th century,he put forward the creative constitutional ideas about independence of judges and judicial review,advocating the protection of due process and the civil rights,which provided valuable ideological inspiration especiall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judicial review and the due process in the U.S.C onstitution.Just as the saying goes,"the old farmland would grow out new grain",looking back on traditional legal thoughts is im porta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legal country for the presen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口可乐 法律 价值 传统 中国 公民权利 思想史 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王之为王的可能与根据——董仲舒对王者之名的哲学诠解 被引量:3
2
作者 余治平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38-42,共5页
董仲舒在天与王的先验关系中,建构出国主人君之位的基本性质和伦理的、道德的、政治的客观要求。通过对天的绝对权威和无上尊严的确认,确立起人君国主的德性标准和行为规则。从哲学的高度论证出“皇帝”即“天子”,是董仲舒的发明。王,... 董仲舒在天与王的先验关系中,建构出国主人君之位的基本性质和伦理的、道德的、政治的客观要求。通过对天的绝对权威和无上尊严的确认,确立起人君国主的德性标准和行为规则。从哲学的高度论证出“皇帝”即“天子”,是董仲舒的发明。王,既作为类群性质的人的社会核心性因素而存在,而且也已被置入到“天——地——人”的三重结构之中。为君作王的重要职责就是把天、地、人三者有机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彼此融合的宇宙整体。王者应该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体现出对天道的效法和绝对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以身度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训》与西周初期的史鉴思想
3
作者 刘雪飞 李建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9-103,共5页
清华简《保训》篇对研究西周初期的史鉴思想有重要的意义。《保训》记录了周文王以历史典故教导太子,希望他能够效法舜、上甲微、成汤,最终"身受大命"的训告。文王所传宝训是其治国经历和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以及对当时天下大... 清华简《保训》篇对研究西周初期的史鉴思想有重要的意义。《保训》记录了周文王以历史典故教导太子,希望他能够效法舜、上甲微、成汤,最终"身受大命"的训告。文王所传宝训是其治国经历和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以及对当时天下大势的理性认识,是古代帝王乃至统治集团为实现政治的目的而进行的以史为鉴的历史教育的经典模式。《保训》中所反映的史鉴思想,是以新的"天命"史观为中心的,以文武并用得天下的历史经验为基本内容的较为完整的历史借鉴理念,它蕴含了"殷鉴"思想的一些重要内容。《保训》及其史鉴理念构成了从文王到周公史鉴思想发展的完整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训》 周文王 史鉴思想 殷鉴 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舜歌《南风》与中国民本思想之源流——中国民本思想发展演变的三个节点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仲庚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40,共4页
中国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有三个节点值得特别注意,从《南风歌》的"解愠阜财"奠基,到孟子的"民贵君轻"加以发展,再到柳宗元的"官为民役"形成高峰;三个节点也是中国古代民... 中国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有三个节点值得特别注意,从《南风歌》的"解愠阜财"奠基,到孟子的"民贵君轻"加以发展,再到柳宗元的"官为民役"形成高峰;三个节点也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所在。参照现代的民主理念,民本思想则要强化"民治"的内涵,对官员来说要强化"公仆"意识,对民众来说要强化"公民"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思想 解愠阜财 民贵君轻 官为民役 民主会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理解儒学的几个重要概念
5
作者 丁为祥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3,共5页
在现实生活中,"人治"、"君君臣臣"、"为己"、"爱人"等儒学概念往往被人们从负面的角度加以理解。实际上,无论是"人治"还是"君君臣臣",其原初含义都是一种正面指谓。比如,&... 在现实生活中,"人治"、"君君臣臣"、"为己"、"爱人"等儒学概念往往被人们从负面的角度加以理解。实际上,无论是"人治"还是"君君臣臣",其原初含义都是一种正面指谓。比如,"人治"源于《中庸》的"以人治人",是指以人道的方式对治人的过错,所以朱熹才将其注解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在现实生活中,"人治"往往被理解为完全出于一己之私的"其人之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则往往被理解为"专门以你的方法对付你"。再如,"君君臣臣"本来是孔子对人由不同职务所决定之不同职分的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则往往被理解成对特权等级制度的维护与肯定;至于"为己"、"爱人",本来都是出于道德角度的严格要求,现在则全然被理解为所谓"自利"与"偏私"。所有这些古今异俗乃至完全相反的指谓,都是一种值得深入分析的语言衍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人治 君君臣臣 为己 爱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著作与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
6
作者 武志勇 森娜 刘子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7-153,共7页
论文基于汉语和阿拉伯语文献,梳理了老子著作与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情形。两千余年的友好往来和两个伟大文明的交流互鉴,是老子著作与思想向阿拉伯世界传播的基础。其传播历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66-2000年,建立在间接译本基础上的... 论文基于汉语和阿拉伯语文献,梳理了老子著作与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情形。两千余年的友好往来和两个伟大文明的交流互鉴,是老子著作与思想向阿拉伯世界传播的基础。其传播历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66-2000年,建立在间接译本基础上的《道德经》传播;2000年至今,《道德经》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呈现高潮,出现第一本汉语直译本。能够抚慰读者心灵,与阿拉伯文化中苏菲思想的精神相通,是老子著作与思想被接纳和受欢迎的主要原因。立足于悠久而友好的交往历史,英法等强势语种作为桥梁,是老子著作与思想在阿拉伯世界传播的两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老子思想 阿拉伯世界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当代中国的实际看柏拉图"哲学王"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94-95,共2页
柏拉图政治学说的核心是"哲学王"思想,也就是"知识统治"思想,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应批判地吸收,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不断追求知识与智慧。
关键词 当代 中国 柏拉图 “哲学王”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关于人的发展思想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茂泽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97-102,共6页
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力量;人的发展问题应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中心课题。中国古代关于人的发展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做实践基础,有丰富的合理内核,应倍加珍惜并加以发掘;... 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力量;人的发展问题应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中心课题。中国古代关于人的发展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做实践基础,有丰富的合理内核,应倍加珍惜并加以发掘;中国古代关于人的发展思想,主要针对人不求上进和人器物化或工具化两大问题,展开为内圣和外王两大步,涉及立志、人性、理想、正名四大问题,主要有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人如何发展的修养论、如何帮助他人发展的教化论三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内圣外王 人的发展思想 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