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4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drocarbon Reservoir Model of Glutenite in the Fourth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Northern Dongying Depression
1
作者 Hui Liu~(1,2),Yingchang Cao~3,Yanzhong Wang~3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 China. 2.School of Energy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3.Faculty of Geo-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Dongying 257061,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36-137,共2页
The glutenite in the fourth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Es^4) in northern Dongying depression straightforwardly penetrated into the muddy bathyal -abyss facies.The conditions of reservoir is very superior:(1) the hig... The glutenite in the fourth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Es^4) in northern Dongying depression straightforwardly penetrated into the muddy bathyal -abyss facies.The conditions of reservoir is very superior:(1) the high quality thick bedded oil source rock is developed very well in the Lijin sag and Minfeng sag of the study area,and it has the higher capability of generating hydrocarbon;(2)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TENITE HYDROCARBON reservoir formation NORTHERN Dongying depression FOURTH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周 纪雪冰 +7 位作者 谢安 王东学 王智忠 谭强 马爱钰 帕孜力·阿布都克里木 张韵洁 赵晓东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3,共11页
2023年12月,吉木萨尔凹陷新疆油田探区在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二段发现了致密砂岩油藏,但致密储层特征和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不清,制约着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为了精细表征致密砂岩储层特征,本文利用岩心、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核磁共振、氮气... 2023年12月,吉木萨尔凹陷新疆油田探区在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二段发现了致密砂岩油藏,但致密储层特征和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不清,制约着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为了精细表征致密砂岩储层特征,本文利用岩心、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核磁共振、氮气吸附等方法,开展了储层岩石学特征以及孔隙结构特征研究,从原油生成到聚集过程探讨了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并建立了研究区致密油成藏模式。研究表明:1)储层岩性主要以细砂岩为主,为长石岩屑砂岩,成熟度低;平均孔隙度8.04%,平均渗透率0.04×10^(-3)µm^(2),主要以溶蚀孔为主,微米级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纳米级喉道为渗流通道。2)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上覆芦草沟组优质烃源岩大面积连续分布,Pr/Ph、Pr/nC_(17)以及β/NC_(max)等地化参数显示井井子沟组二段原油与上覆芦草沟组下部烃源岩相似,证实芦草沟组下部烃源岩为井井子沟组供烃。3)优质烃源岩、断裂、储层、超压等因素联合控制着井井子沟组二段致密油藏的富集。4)基于源储关系、输导体系以及运移动力,建立了“源储紧邻,超压输导,垂侧运聚式”成藏模式。研究成果对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二段致密油勘探及地质研究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致密砂岩储层 核磁共振 氮气吸附 井井子沟组二段 吉木萨尔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古近系沙四段湖相白云岩测井识别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心玲 荣焕青 +2 位作者 杨伟 张再昌 漆智先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3,共11页
湖相白云岩储层岩石组分复杂、结构多样,利用测井资料对白云岩岩性进行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传统测井方法工作量大和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利用蛛网图-交会图-主成分分析法融合的方法,构建岩性敏感因子交会图,开展湖相白云岩岩性... 湖相白云岩储层岩石组分复杂、结构多样,利用测井资料对白云岩岩性进行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传统测井方法工作量大和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利用蛛网图-交会图-主成分分析法融合的方法,构建岩性敏感因子交会图,开展湖相白云岩岩性综合识别。研究结果表明:①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古近系沙四段主要由颗粒云岩、微晶云岩、泥晶云岩、砂岩和页岩等组成,其中,颗粒云岩、微晶云岩和页岩为主要岩石类型。②优选6类特征参数分析不同岩石类型蛛网图和交会图的差异,其中,GR和AC可有效区分颗粒云岩,SP对砂岩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在蛛网图与交会图的识别成果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测井参数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出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75%的主成分F1和F2,建立岩性判别模型,综合识别岩性。③通过产能与取心井验证,岩性识别准确度高达85.4%,明确研究区颗粒云岩在西部以SW—NE走向呈条带状分布,向南部和北部过渡为微晶云岩和泥晶云岩,东部则以不规则分布的砂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白云岩 岩性测井识别 蛛网图 主成分分析法 沙四段 古近系 八面河地区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齐家凹陷南部青山口组一段古环境及其对有机质富集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姚玉来 肖飞 +3 位作者 李士超 杨建国 公繁浩 王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1,共13页
基于齐家凹陷南部松页油1井青一段详细的岩心观察描述以及测井元素数据分析,应用元素质量比w(Mg)/w(Ca)、w(Th)/w(U)、(w(Fe)+w(Al))/(w(Ca)+w(Mg))等指示参数,恢复青一段沉积时期古环境,探讨控制有机质富集的古环境因素。结果表明:青... 基于齐家凹陷南部松页油1井青一段详细的岩心观察描述以及测井元素数据分析,应用元素质量比w(Mg)/w(Ca)、w(Th)/w(U)、(w(Fe)+w(Al))/(w(Ca)+w(Mg))等指示参数,恢复青一段沉积时期古环境,探讨控制有机质富集的古环境因素。结果表明:青一段中下部为半深湖和深湖亚相沉积,上部为浅湖亚相,中下部层状暗色泥页岩更为发育;青一段沉积时期经历气候由潮湿到半潮湿,湖水盐度由微咸水到淡水,还原条件由强到弱,水深由深变浅,水动力由停滞到低能的古环境演变过程;青一段自下而上泥页岩TOC含量逐渐降低,TOC与氧化还原条件、古气候和古水深指标相关性最大,表明有机质的富集主要受控于泥页岩沉积时期的氧化还原环境、古气候和古水深;潮湿气候、缺氧环境下的深水区更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深湖相层状富有机质暗色泥页岩是页岩油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古环境 页岩油 有机质富集 松辽盆地 青山口组一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层戴南组一段三亚段油气富集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书瑜 范立新 +4 位作者 夏连军 张娟 何俊卿 张昊 李越哲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462,487,共9页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层戴南组一段(以下简称戴一段)三亚段下方为阜四段优质烃源岩,是极具潜力的资源接替层系,但其埋藏深、失利井多、构造储备圈闭少,长期以来形成了“难成藏、没潜力、没效益”的传统认识。为了明确戴一段三亚段的成藏...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层戴南组一段(以下简称戴一段)三亚段下方为阜四段优质烃源岩,是极具潜力的资源接替层系,但其埋藏深、失利井多、构造储备圈闭少,长期以来形成了“难成藏、没潜力、没效益”的传统认识。为了明确戴一段三亚段的成藏关键和勘探潜力,综合钻井、测井、录井、实验、地震等资料,开展了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储盖组合、圈闭类型、成藏主控因素等多方面的基础研究。研究表明:戴一段三亚段是高邮凹陷断坳—断陷转换初期沉积的首套地层,特殊的地层发育位置使其具有“近源区盖、北洲南扇、孔缝双储、二元控藏”的油气富集特征。具体表现为6个方面:①戴一段三亚段顶部发育稳定的湖侵域泥岩,是独立的成藏单元;②戴一段三亚段下方为阜宁组四段烃源岩,位于阜宁组四段成熟烃源岩范围内,是戴南组供烃最充足的亚段;③北部缓坡带发育大型三角洲,南部陡坡带发育各类扇体,砂体发育程度呈东高西低的特征;④除构造圈闭外,还发育4种隐蔽圈闭类型,隐蔽圈闭个数多、规模大;⑤发育孔隙和裂缝两类储集空间;⑥侧向封堵和有效储层是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新认识带来了该层系勘探思路的两大转变,指明了勘探方向,部署一批探井获得成功,推动高邮凹陷戴一段三亚段成为苏北盆地重要的资源接替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高邮凹陷 戴南组深层 戴一段三亚段 主控因素 油气富集特征 隐蔽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北部蓬莱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二段地震沉积学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坤 刘宏 +5 位作者 谭磊 梁锋 王立恩 马梓珂 刘博文 杨孟祥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为了阐明蓬莱地区震旦系灯二段丘滩体的时空展布规律以及探索地震沉积学在碳酸盐岩中的应用,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古地貌恢复、正演模拟、波形聚类、属性融合等地震沉积学技术方法对蓬莱地区震旦系灯二段丘滩体进行... 为了阐明蓬莱地区震旦系灯二段丘滩体的时空展布规律以及探索地震沉积学在碳酸盐岩中的应用,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古地貌恢复、正演模拟、波形聚类、属性融合等地震沉积学技术方法对蓬莱地区震旦系灯二段丘滩体进行了识别与刻画。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蓬莱地区震旦系灯二段沉积期,蓬莱地区整体表现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可分为丘滩复合体、丘滩间海、台坪、局限潟湖等4种沉积亚相。②通过地震-岩性精细标定,建立了地震相与沉积相带间的良好对应关系,其中高能丘滩相带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低幅丘状外形、内部杂乱或断续—弱断续反射、内幕核部亮点反射特征。基于地震相约束下的主成分分析(PCA)多属性融合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丘滩复合体识别精度。③灯二段丘滩分布具有分区分带的特点,磨溪地区SQ1沉积期丘滩较蓬莱地区发育,至SQ2沉积期,蓬莱地区丘滩发育规模变大,滩核微相发育范围广,而磨溪地区以台坪沉积为主,丘滩仅在局部零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滩复合体 地震沉积学 多属性分析 低幅丘状 杂乱反射 亮点反射 灯影组二段 震旦系 蓬莱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陷盆地深层煤岩储层特征、发育主控因素及其勘探领域——以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南屯组二段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庚 谢颖逸 +8 位作者 侯蓓蓓 马文娟 徐慧 王玉杰 霍迎冬 张景远 刘世超 赵威 梁源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3,共15页
近年来,深层煤岩气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揭示了深层煤岩气良好的勘探前景,已成为继致密油气、页岩油气之后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新热点。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南屯组二段(简称南二段)深层煤岩叠置发育、厚度大,深层煤岩气资源潜... 近年来,深层煤岩气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揭示了深层煤岩气良好的勘探前景,已成为继致密油气、页岩油气之后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新热点。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南屯组二段(简称南二段)深层煤岩叠置发育、厚度大,深层煤岩气资源潜力大,是重要的勘探接替领域。明确深层煤岩储集层特征、主控因素及发育规律,能够进一步指导东北富煤断陷盆地深层煤岩气勘探与开发。基于呼和湖凹陷的钻井、地震资料,通过岩心、薄片观察与实验分析数据,对南二段深层煤岩优质储集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呼和湖凹陷南二段煤岩储集层具有低灰分、特低水分、中高挥发分的特点,储集空间以有机孔、裂缝和无机矿物质孔为主,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5%~7.6%之间,平均为6.0%,渗透率平均为0.45×10^(-3)μm^(2),孔隙结构以微孔为主,宏孔占比高,更易于游离气赋存。沼泽化滨浅湖广泛分布,控制煤岩大面积发育,为深层煤岩气成藏提供物质来源及储集空间。优质煤岩储集层主要发育于沼泽化滨浅湖广泛分布的洼槽带和陡坡带,形成的煤岩主要为光亮—半亮型原生结构煤,割理、有机孔、微裂缝发育,有机孔沟通微裂缝,孔隙连通率高,物性更佳,含气性更优,更富“游离气”,南部洼槽区和陡坡区更易于形成多种有利源储配置关系,成藏条件优越,预测资源量超万亿立方米,是呼和湖断陷深层煤岩气勘探的有利突破区,有望成为海拉尔盆地第一个万亿立方米深层煤岩气田的突破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煤岩 沼泽化滨浅湖 微裂缝 游离气 洼槽区和陡坡区 南屯组二段 呼和湖凹陷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源内致密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8
作者 谢武仁 汪泽成 +5 位作者 罗冰 郑马嘉 马石玉 陈娅娜 辛勇光 杨荣军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7,共13页
随着中国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拓展战略接替领域已经成为油气发展的关键问题。最新勘探突破揭示,四川盆地源内致密气具有超万亿立方米的资源潜力,有望成为新的战略性接替领域。基于大量岩心精细描述、测井解释和地球化学... 随着中国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拓展战略接替领域已经成为油气发展的关键问题。最新勘探突破揭示,四川盆地源内致密气具有超万亿立方米的资源潜力,有望成为新的战略性接替领域。基于大量岩心精细描述、测井解释和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探讨了四川盆地源内致密气成因类型及层系展布特征,揭示了其油气成藏富集规律,明确了资源潜力及未来勘探方向。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受多旋回构造演化和海—湖平面频繁波动影响,发育多套优质厚层烃源岩,形成了海相和陆相多类型源内致密气。(2)源内致密气具有两种源储配置样式,一是近源成藏,被烃源岩包裹,封盖条件优越,如筇竹寺组致密气和须五段致密气;二是源储一体、高压封存,如雷三2亚段和茅一段海相泥灰岩致密气。(3)筇竹寺组致密砂岩、雷口坡组泥灰岩、茅一段泥灰岩和须家河组五段致密砂岩4套源内致密气资源潜力合计超过4×10^(12)m^(3),是未来勘探的重要领域。其中筇竹寺组致密气最有利区为资阳—蓬莱地区,海相泥灰岩有利区集中在蜀南—川中地区,须五段致密气有利区为蓬莱—金华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源内致密气 筇竹寺组 茅一段 须家河组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中-上二叠统海相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孤峰组-大隆组页岩为例
9
作者 张琴 邱振 +8 位作者 梁峰 刘雯 孔维亮 王玉满 庞正炼 高万里 蔡光银 曲天泉 江冲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0-384,共15页
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上二叠统发育孤峰组、吴家坪组三段和大隆组一段等3套海相页岩层系,是页岩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新层系。基于大量岩心测试数据,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储层发育特征,并提出针对性开发策略,以期为中国页岩气的勘探提供理论... 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上二叠统发育孤峰组、吴家坪组三段和大隆组一段等3套海相页岩层系,是页岩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新层系。基于大量岩心测试数据,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储层发育特征,并提出针对性开发策略,以期为中国页岩气的勘探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①3套页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均为II_(1)型,成熟度(R_(o))均大于2.0%,生烃潜力大。孤峰组以硅质页岩相与钙质页岩相为主,吴三段和大一段则以硅质页岩相和混合质页岩相为主,页岩的脆性指数均分布在70%以上。②3套页岩均以有机质孔为主要孔隙类型,且孔径以介孔为主。吴三段层理缝发育,连通系数最好,孔隙度与含气量最高;孤峰组孔隙度高,连通系数居中,含气量较高;大一段层理缝不发育,连通系数和孔隙度最低,但含气量较高。③相比川南龙马溪组,3套页岩具有“三高一薄一深”的特征,即高TOC、高脆性、高含气量,但单层厚度较薄,埋深更大,需建立针对性开发技术。3套页岩层系页岩气富集有利区主要分布在开江—梁平海槽东南段以及城口—鄂西海槽的城口—奉节—利川—石柱一带。研究成果为四川盆地二叠系页岩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对深层页岩气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二叠统 孤峰组 吴家坪组三段 大隆组一段 储层特征 页岩气 川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沙一段湖相页岩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及主控因素
10
作者 李国永 刘小平 +6 位作者 马乾 李聪 孟令箭 王建伟 高永亮 庄东志 邹娟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2,共12页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沙一段湖相页岩发育,是重要的页岩油富集层系。为弄清沙一段页岩孔隙发育特征并定量表征页岩孔隙结构非均质性,指导页岩油勘探选区,利用全岩X-衍射、总有机碳、岩石热解、场发射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以及恒速压汞...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沙一段湖相页岩发育,是重要的页岩油富集层系。为弄清沙一段页岩孔隙发育特征并定量表征页岩孔隙结构非均质性,指导页岩油勘探选区,利用全岩X-衍射、总有机碳、岩石热解、场发射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以及恒速压汞等实验技术,结合分形理论,分析了南堡凹陷沙一段页岩储层样品的矿物成分、地球化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等。研究表明:①南堡凹陷沙一段主要发育长英质页岩和混合质页岩,孔隙类型多样,以狭缝状、平行板状及锥状孔隙为主;②沙一段页岩孔径分布范围较大,主要发育介孔与宏孔,孔隙与喉道分选差异性大;③沙一段页岩孔隙结构分形维数D1与D2变化范围分别为2.731~2.909与2.390~2.671,平均值分别为2.792与2.519,孔隙结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明显,介孔较宏孔孔隙结构更为复杂;④总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及长英质矿物含量的增加有利于介孔发育,并增强介孔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宏孔发育及其非均质性则随着长英质矿物及碳酸盐质矿物含量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页岩 孔隙结构 分形特征 沙一段 南堡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嘉陵江组四段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11
作者 陈伟 江青春 +8 位作者 宋金民 叶玥豪 黄士鹏 李智武 苏旺 李柯然 王斌 张钊益 刘树根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5-590,共16页
四川盆地作为中国油气资源最丰富的产区之一,震旦系、寒武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发现多个大型油气聚集带。三叠系嘉陵江组是四川盆地天然气的主要产层之一,在川南地区围绕泸州古隆起周缘取得重大成果,与之相比,川东北地区嘉陵江组尚未取得... 四川盆地作为中国油气资源最丰富的产区之一,震旦系、寒武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发现多个大型油气聚集带。三叠系嘉陵江组是四川盆地天然气的主要产层之一,在川南地区围绕泸州古隆起周缘取得重大成果,与之相比,川东北地区嘉陵江组尚未取得突破。近年来针对川东地区嘉二段提出了“邻水—丰都”台凹,其形成背景与印支运动导致古隆起隆升密切相关。川东北地区嘉陵江组四段亦受到印支运动古隆起影响,但对于该地区是否发育隆凹格局的沉积特征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岩心描述、薄片鉴定和测井与地震资料解释等手段,对川东北地区嘉四段沉积相和沉积格局进行研究,建立沉积模式,明确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川东北地区嘉四段岩石类型包括膏盐岩、云质膏岩、膏质云岩、晶粒云岩、颗粒云岩、灰质云岩、云质灰岩和晶粒灰岩。发育局限台地-蒸发台地相,进一步细分为局限潮坪、蒸发潮坪、蒸发潟湖、台内滩、滩间等沉积亚相。局限潮坪发育云坪、灰云坪、云灰坪和灰坪等微相,蒸发潮坪发育云膏坪、膏云坪、云坪、膏坪等微相,蒸发潟湖为膏质潟湖微相,台内滩发育生屑滩、砂屑滩和砾屑滩微相。通过连井剖面沉积相对比及地震资料解释,发现川东北地区嘉四段受古隆起影响呈“两凹一隆”的沉积格局,地势低洼区域沉积厚层膏盐岩、发育膏质潟湖,而古隆起及古地貌高地区发育颗粒滩。颗粒滩分布受古地貌控制,分布在潟湖之间的水下隆起及膏质潟湖周缘,沿着开县—宣汉—达州—渠县—梁平—石柱一线分布,可能是下一步嘉陵江组的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嘉四段 沉积相 沉积模式 水下古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盐盆东部盐下马四段富K、Li、Br油田水新发现
12
作者 樊馥 马占荣 +2 位作者 刘建平 张永生 包洪平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3-496,共4页
钾、锂资源是保障我国农业粮食安全以及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矿产资源,一直以来均保持极高的对外依存度。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合作,通过“油盐兼探”,在鄂尔多斯陕北盐盆东部地区,... 钾、锂资源是保障我国农业粮食安全以及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矿产资源,一直以来均保持极高的对外依存度。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合作,通过“油盐兼探”,在鄂尔多斯陕北盐盆东部地区,获得了米探6井、榆阳1井盐下段马家沟组四段富K、Li、Br油田水新发现,为鄂尔多斯盆地锂、钾资源新层系。测试结果表明:该层段卤水KCl含量为1.798%~3.573%,LiCl为1460.606~1915.152 mg/L,均为工业品位数倍;Rb_(2)O和Br含量也达到工业利用和综合利用标准。马家沟组四段,在盆地范围内分布较广,其富K、Li、Br油田水的发现,展示了鄂尔多斯盆地良好的K、Li等资源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油盐兼探 盐下段 马四段 富K、Li、Br油田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金湖凹陷古近系阜宁组细粒混积岩沉积环境
13
作者 朱筱敏 李维 +3 位作者 王晓琳 叶蕾 董艳蕾 张琴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5-996,共12页
苏北盆地高邮—金湖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阜二段)不仅是主力烃源岩层,而且发育成分复杂的细粒混积岩,现已成为陆相湖盆非常规油气勘探重点层段。细粒混积岩沉积环境研究对于其形成过程、岩相特征及甜点区段预测均有重要作用。基于全岩... 苏北盆地高邮—金湖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阜二段)不仅是主力烃源岩层,而且发育成分复杂的细粒混积岩,现已成为陆相湖盆非常规油气勘探重点层段。细粒混积岩沉积环境研究对于其形成过程、岩相特征及甜点区段预测均有重要作用。基于全岩X衍射、黏土X衍射、微量元素和TOC分析成果恢复确认阜二段整体处于非硫化缺氧水体环境;5个特殊岩性层段依次表现为:“山字形层段”沉积时期气候整体干旱,“四尖峰—七尖峰层段”沉积时期气候变得相对湿润,“王八盖层段”沉积时期气候相对湿润且稳定,“泥脖子层段”沉积时期气候较其他层段明显湿润;“山字形至王八盖层段”沉积时期湖平面整体较低、波动强烈、逐渐上升,“泥脖子层段”沉积时期发生了大规模湖侵;阜二段水体咸化,古盐度均大于10‰,垂向可分2段:“山字形—四尖峰层段”形成于咸水至超咸水环境,“七尖峰—王八盖—泥脖子层段”形成于半咸水至咸水环境。受古气候控制的半咸水环境是形成细粒混积岩的基本环境要素,进而建立了早期偏干旱和晚期偏湿润气候的混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混积岩 沉积环境 混合沉积模式 阜宁组二段 古近系 高邮—金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地区渐新世沉积环境及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14
作者 易定红 刘应如 +7 位作者 李积永 李红哲 徐晓玲 吴颜雄 王爱萍 马元琨 涂加沙 贾正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5-720,共16页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地区中深层油气勘探前景,预测有利储层分布区域,以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为研究对象,在精细岩心观察和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黏土矿物组合、泥岩岩屑氯离子质量分数、孔渗变化...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地区中深层油气勘探前景,预测有利储层分布区域,以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为研究对象,在精细岩心观察和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黏土矿物组合、泥岩岩屑氯离子质量分数、孔渗变化特征等参数综合分析结果,对该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碎屑岩储层物性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南八仙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时期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湖泊水体主要为淡水—微咸水;储层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变化大、结构成熟度较低;气候干旱温暖,黏土矿物组合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高岭石和绿泥石含量少,不含蒙脱石;南八仙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有利储层是Ⅳ-1—Ⅳ-4砂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孔隙度平均为16.3%,渗透率平均为37.4×10^(-3)μm^(2),为中孔低渗储层和中孔中渗储层,原生粒间孔为主要孔隙类型,其中,Ⅳ-1—Ⅳ-4砂组砂体物性优于Ⅳ-5砂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优于河口坝砂体;沉积(微)相和胶结作用是南八仙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储层物性优劣的主要控制因素,其次是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高含量的次生方解石胶结物是Ⅳ-5砂组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储层物性 油气 控制因素 下干柴沟组上段 南八仙地区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城油田长7段页岩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渗吸和驱替机理
15
作者 屈雪峰 常睿 +5 位作者 何右安 雷启鸿 黄天镜 王高强 关云 李桢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352,共9页
页岩油藏主要通过水平井体积压裂进行开发,大量流体在基质中注入和产出,渗吸和驱替作用的贡献存在争议。为了明确页岩储集层渗吸和驱替作用机理及其贡献率,以庆城油田延长组长7段页岩储集层岩样为实验对象,进行地层压力下渗吸+驱替实验... 页岩油藏主要通过水平井体积压裂进行开发,大量流体在基质中注入和产出,渗吸和驱替作用的贡献存在争议。为了明确页岩储集层渗吸和驱替作用机理及其贡献率,以庆城油田延长组长7段页岩储集层岩样为实验对象,进行地层压力下渗吸+驱替实验和驱替实验以及不同压力下渗吸实验,获取不同阶段岩样的核磁共振T2谱,分析焖井对开发的影响;同时,结合分形理论和油水两相渗流理论,建立考虑驱替压力和毛细管压力的渗流力学数学模型以及不同驱替压差下的渗吸和驱替作用图版。结果表明:驱替动用中—大孔中的原油,渗吸动用各级孔喉中的原油;相对于单一水驱,渗吸后水驱驱替原油效果更好,渗吸作用不仅动用原油,且有助于水驱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城油田 延长组 长7段 页岩油藏 水平井 体积压裂 渗吸机理 驱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低有机质断块型页岩油测井评价方法及应用
16
作者 钱诗友 杨志强 徐晨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7,39,共10页
苏北盆地构造复杂、断层发育,阜宁组二段泥页岩的有机质丰度较低,总有机碳含量基本小于1.5%。该套泥页岩具有岩相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压力系数横向变化大等特点。以苏北盆地H区块阜宁组二段页岩油储层为例,基于岩... 苏北盆地构造复杂、断层发育,阜宁组二段泥页岩的有机质丰度较低,总有机碳含量基本小于1.5%。该套泥页岩具有岩相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压力系数横向变化大等特点。以苏北盆地H区块阜宁组二段页岩油储层为例,基于岩石物理实验分析结果,对区域测井响应关系特征进行分析,将常规测井与特殊测井相结合,建立页岩油储层岩性、储集性、含油性、可动性、可压性评价的测井解释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优选敏感参数,建立了区块页岩油储层评价分类标准,对储层进行“甜点”综合评价。经多口井的勘探实践验证,该测井评价技术具有较好的地区适应性,有效划分页岩油储层类别,有利于页岩油储层“甜点”优选,为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阜二段 页岩油 测井 储层参数 “甜点”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凉北地区长8段油藏油源及其成藏模式
17
作者 罗丽荣 李剑锋 +4 位作者 朱静 孔令印 白嫦娥 居迎军 侯云超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8-328,共11页
为确定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北地区延长组长8段油藏油源和成藏机理,综合应用饱和烃色谱、饱和烃色谱-质谱、碳同位素组成等,对研究区长8段原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进行分析。研究区长8段原油密度和黏度差异较大,长8段原油遭受生物降解,... 为确定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北地区延长组长8段油藏油源和成藏机理,综合应用饱和烃色谱、饱和烃色谱-质谱、碳同位素组成等,对研究区长8段原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进行分析。研究区长8段原油密度和黏度差异较大,长8段原油遭受生物降解,具有较高的密度、黏度、Pr/nC_(17)和Ph/nC_(18),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相对丰度较低,ααα-20R甾烷呈不对称“V”字形分布,原油中C27规则甾烷含量较高,原油母质以水生生物为主,形成于淡水—微咸水、弱氧化—弱还原沉积环境。平凉—郭塬地区长8段原油属于低成熟—成熟原油,Ts/Tm、三环萜烷/17α(H)、21β(H)藿烷值低于殷家城地区长8段原油,研究区长7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和发育规模均低于庆阳地区长7段,三环萜烷/17α(H),21β(H)藿烷值存在差异。对比原油与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结合烃源岩发育特征及成熟度匹配关系,认为平凉—郭塬地区长8段原油与平凉北地区长7段烃源岩匹配较好,原油以垂向运移成藏为主;殷家城地区长8段原油与庆阳地区长7段烃源岩匹配较好,原油以侧向输导运移成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天环坳陷 西缘冲断带 延长组 长8段 油源 成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蓬莱气区射洪—盐亭区块灯四段储集层构造裂缝预测
18
作者 李皋 上官自然 +3 位作者 杨旭 李红涛 李泽 王秋彤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3,共8页
为确定四川盆地蓬莱气区射洪—盐亭区块灯影组灯四段储集层裂缝分布特征,在统计分析构造裂缝参数的基础上,基于岩石破裂准则、产状演化条件和现今应力场特征,通过构造应力场反演,对研究区灯四段超深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进行了定量预测。... 为确定四川盆地蓬莱气区射洪—盐亭区块灯影组灯四段储集层裂缝分布特征,在统计分析构造裂缝参数的基础上,基于岩石破裂准则、产状演化条件和现今应力场特征,通过构造应力场反演,对研究区灯四段超深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灯四段构造剪切缝发育,斜交缝集中分布于东南构造高部位,高角度缝和直立缝多分布在断层附近,裂缝走向多为北西—南东向、北东—南西向和北北西—南南东向;裂缝线密度总体呈东南低、西北高的分布格局,裂缝开度分布则与之相反,裂缝孔隙度变化相对较小;裂缝参数特征在断层内部、断层附近及非断层部位具差异分布的特点,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裂缝倾角、裂缝开度和孔隙度对气井产量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蓬莱气区 射洪 盐亭 灯影组 灯四段 力学模型 构造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砂质辫状河三角洲有利岩相储层发育特征及成储机理——以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二段为例
19
作者 莫涛 潘永帅 +4 位作者 范坤宇 柳波 朱文慧 黄志龙 王媛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940,共20页
克拉苏构造带博孜—大北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二段(巴二段)发育大套厚层砂体,但目前对其沉积微相控制下的岩相差异及成储机制方面的精细研究还较少,严重限制了勘探成功率。因此,本研究基于岩芯、测井和多种分析测试资料,系统开展了巴... 克拉苏构造带博孜—大北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二段(巴二段)发育大套厚层砂体,但目前对其沉积微相控制下的岩相差异及成储机制方面的精细研究还较少,严重限制了勘探成功率。因此,本研究基于岩芯、测井和多种分析测试资料,系统开展了巴二段有利岩相特征及优质储层成因研究。结果显示:①巴二段广泛发育含泥砾的砂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体系,储层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垂向可分为5个砂组,单砂组由底至顶依次发育富含泥砾块状中—细砂岩相、含泥砾块状中—细砂岩相、块状中—细砂岩相、层理状粉—细砂岩相和块状泥岩相;②巴二段砂体整体属于低孔—低渗储层,水下分流间湾微相中发育的各种岩相类型的物性、孔隙结构和流体可动性较差,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下控制的岩相类型较好,储层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蚀孔两种储集空间类型,局部发育微裂缝和粒内溶蚀孔;③大套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中形成的中—细砂岩是巴二段优质储层形成的基础,不同构造位置和不同类型储层经历的成岩改造存在差异。其中,早—中期的胶结作用和晚期的快速埋藏压实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因素,上覆厚层膏盐岩保孔、早期大气淡水溶蚀、晚期有机酸溶蚀以及剧烈构造运动伴生的微裂缝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由北向南,巴二段储层致密化时间逐渐变晚,整体属于“边成藏边致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有利岩相 优质储层 巴什基奇克组二段 克拉苏构造带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富有机质页岩纹层组合特征与页岩油差异富集机理--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为例
20
作者 牛小兵 吕成福 +5 位作者 冯胜斌 周钱山 辛红刚 肖月也 李成 淡卫东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9-291,共13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3亚段(简称长7_(3)亚段)富有机质页岩的纹层(组合)类型、储集特征和页岩油赋存状态等开展系统研究,揭示不同纹层组合约束下页岩油赋存的主控因素;并结合页岩油微运移表征及评价方法,从接力式供烃、阶...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3亚段(简称长7_(3)亚段)富有机质页岩的纹层(组合)类型、储集特征和页岩油赋存状态等开展系统研究,揭示不同纹层组合约束下页岩油赋存的主控因素;并结合页岩油微运移表征及评价方法,从接力式供烃、阶梯式运移、多级分异的角度深入探讨页岩油差异富集机理和富集模式。研究表明:①长7_(3)亚段页岩主要发育无纹层型(泥岩)、砂质纹层、凝灰质纹层、混合纹层和富有机质纹层等5类主要纹层组合。②不同纹层组合页岩储集空间存在明显差异,砂质纹层和凝灰质纹层页岩中大量发育的粒间孔、溶蚀孔及生烃增压缝等多尺度孔缝系统构成液态烃赋存的主要场所。③各类纹层组合页岩中页岩油的赋存和分布受有机质丰度、储集性、热演化程度、矿物组成及纹层规模共同控制,砂质、凝灰质纹层等刚性纹层组合页岩的微纳米孔缝中以游离态的轻质组分为主,而有机质、黏土矿物及骨架矿物颗粒表面则以吸附态的重质组分为主。④长7_(3)亚段不同纹层组合页岩间发生了明显的页岩油微运移,整体呈现出富有机质纹层页岩→凝灰质纹层页岩→混合纹层页岩→砂质纹层页岩→泥岩的阶梯式运移特点。⑤多种类型纹层页岩空间叠置关系控制下有机质的“接力式”供烃、多尺度孔缝网络的“阶梯式运移”及不同纹层组合页岩中“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控制下的“多级分异”是导致页岩油在不同纹层组合页岩间油组分差异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有机质页岩 纹层组合特征 差异富集机理 页岩油 长73亚段 三叠系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