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滚子凸度对数曲线工程化设计的几点探讨
1
作者 孙东 罗天宇 +2 位作者 高作斌 韩珂珂 李超强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3,共6页
在面向工程应用的滚子凸度对数曲线设计方面,国内各相关企业认识并不统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工况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针对滚子凸度对数曲线设计中设计载荷不统一,滚子有效接触长度选取存在人为干预以及缺乏凸度偏差设计等问题,提... 在面向工程应用的滚子凸度对数曲线设计方面,国内各相关企业认识并不统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工况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针对滚子凸度对数曲线设计中设计载荷不统一,滚子有效接触长度选取存在人为干预以及缺乏凸度偏差设计等问题,提出了设计载荷按重载荷等级计算,载荷等级系数统一取0.3,推导出了考虑实际压缩变形的滚子有效接触长度表达式,并通过分析凸度值变化对滚子接触应力的影响,给出了对数曲线偏差设计方法,得到了凸度上下偏差对数曲线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滚子 凸度 对数 载荷 偏差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轴向应力作用的巷道偏应力分布与破坏特征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洪涛 韩子俊 +5 位作者 陈子晗 郭林峰 梁嘉璐 韩洲 刘勤裕 姬越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4-844,共21页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考虑巷道轴向应力影响的全平面应变问题三维模型,推导了三维应力场下巷道围岩第二不变偏应力J_(2)隐式解析解,分析了巷道围岩在弹性状态和塑性状态时不同水平侧压和轴向侧压应力环境下的J_(2)分布大小及形态演化规律...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考虑巷道轴向应力影响的全平面应变问题三维模型,推导了三维应力场下巷道围岩第二不变偏应力J_(2)隐式解析解,分析了巷道围岩在弹性状态和塑性状态时不同水平侧压和轴向侧压应力环境下的J_(2)分布大小及形态演化规律。基于Kastner求解法得出了三维应力场下的巷道围岩塑性区边界隐式解,并运用数学与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应力条件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建立了第二不变偏应力J_(2)与围岩塑性区形态的相互对应关系,揭示了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机制。以寸草塔二矿31205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对叠加采动作用下的巷道围岩J_(2)及塑性区分布特征展开研究,量化了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寻求了支护阻力与J_(2)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叠加采动巷道的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固定轴向侧压值变化水平侧压值的情况下,J_(2)和塑性区形态分布特征呈现“圆形−类椭圆形−类蝶形”的演化过程。固定水平侧压值变化轴向侧压值的情况下,J_(2)和塑性区形态保持不变。轴向应力的改变对塑性区形态的影响较小,但会对塑性区尺寸产生较大影响。巷道围岩J_(2)的集中程度越大,围岩的变形破坏程度越大,J_(2)的分布形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塑性区的破坏形态。31205回风巷在叠加采动影响下处于高偏应力J_(2)环境,且形成了向采空区一侧旋转的应力分布特征,致使巷道形成非对称大变形破坏。支护阻力的提高对巷道围岩的偏应力J_(2)的降低作用有限,仅依靠锚杆(索)无法完全对巷道围岩进行稳定控制。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超前强力支架+锚杆(索)支护系统的组合控制技术,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围岩控制 偏应力第二不变量J_(2) 塑性区形态 围岩破坏机制 重复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波迎流面流速及切应力垂线分布研究
3
作者 丰青 肖千璐 +2 位作者 张晓华 郑艳爽 李彬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3,共11页
沙波床面水流运动特性与平坦床面具有显著差异,现有沙波迎流面流速分布公式大多以水平流速作为研究对象,对沙波流速垂线分量空间分布变化对水平分量垂线分布的影响关注较少,未能完整描述沙波迎流面流速和切应力分布特征。基于经典沙波... 沙波床面水流运动特性与平坦床面具有显著差异,现有沙波迎流面流速分布公式大多以水平流速作为研究对象,对沙波流速垂线分量空间分布变化对水平分量垂线分布的影响关注较少,未能完整描述沙波迎流面流速和切应力分布特征。基于经典沙波地形水槽实验观测数据,对沙波迎流面流速水平分量和垂线分量沿程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流速偏移角的概念,用以描述沙波迎流角对流速水平分量和垂线分量分配的影响,研究了流速偏移角在沙波迎流面上的沿程分布规律;在沙波迎流面上建立子坐标系统,运用坐标旋转的方式建立了床面上方水体中标准坐标系统与近底子坐标系统转换关系,构建了沙波迎流面处流速矢量与水体主流流速矢量的数学关系,推导了考虑流速水平分量和流速垂线分量沿程调整规律的沙波迎流面流速和切应力垂向分布公式。结果表明:随着相对水深减小,流速偏移角向负值不断增大,在0.1倍相对水深处达到负最大值,而后开始减小,在临近迎流面处恢复为正值。流速偏移角自沙波迎流面近底处与水深呈指数函数关系,至水体上部时流速方向基本与主流方向一致。建立的沙波迎流面流速垂线分布公式计算值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反映了沙波地形对其迎流面水流流速垂向分布和紊动扩散通量垂线分布空间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沙波床面水流运动特征和空间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波 流速垂线分布 流速偏移角 迎流面 紊动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压裂斜井段累积塑性应变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李韵竹 魏占军 +2 位作者 陈鹏羽 程木伟 席岩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101,共8页
多级压裂过程中交变载荷导致的水泥环界面累积塑性应变是微环隙产生的主要原因,斜井段因地应力偏转、套管不居中导致应力环境复杂,水泥环累积塑性应变发展规律鲜有研究。为此,考虑斜井段交变载荷、套管不居中及地应力偏转,结合水泥环损... 多级压裂过程中交变载荷导致的水泥环界面累积塑性应变是微环隙产生的主要原因,斜井段因地应力偏转、套管不居中导致应力环境复杂,水泥环累积塑性应变发展规律鲜有研究。为此,考虑斜井段交变载荷、套管不居中及地应力偏转,结合水泥环损伤本构模型,建立了交变载荷作用下斜井段累积塑性应变发展数值模型,分析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套管-水泥环界面处累积塑性应变变化规律,研究了套管居中度、交变载荷幅值及水泥环力学参数对累积塑性应变的影响规律,评价了交变载荷作用下斜井段累积塑性应变沿程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斜井段地应力偏转会导致塑性应变增量增加,套管不居中会导致初始塑性应变增加,进而增大井筒气体泄漏的风险;套管内压越大,水泥环产生的累积塑性应变越大;同等力学条件下,提高套管居中度、降低水泥环弹性模量有利于减小累积塑性应变,保障水泥环密封的完整性;同等交变载荷次数条件下,斜井段累积塑性应变随着井深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最大累积塑性应变出现在井斜角60°处,最小累积塑性应变出现在造斜点处。研究结果可为斜井段水泥环密封完整性的保护以及钻井液类型的优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压裂 斜井段 累积塑性应变 交变载荷 数值模拟 密封完整性 地应力偏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弱围岩劈裂型注浆加固体力学性能与破坏模式 被引量:6
5
作者 杨磊 张耀磊 +3 位作者 唐明秀 李让杰 徐真浩 尹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9-664,共16页
富水软弱围岩劈裂型注浆加固体的力学性能与破坏模式对注浆整体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室内注浆模拟试验、劈裂型注浆加固体三轴压缩试验和相应的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劈裂浆脉形态与空间分布特征及注浆加固规律,分析浆脉粗糙度、厚度、... 富水软弱围岩劈裂型注浆加固体的力学性能与破坏模式对注浆整体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室内注浆模拟试验、劈裂型注浆加固体三轴压缩试验和相应的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劈裂浆脉形态与空间分布特征及注浆加固规律,分析浆脉粗糙度、厚度、数量和倾角对注浆加固体力学性能与破坏模式的影响,阐明三轴加载条件下加固体内部孔隙率和微裂纹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劈裂浆脉空间分布模式主要包括半贯通型、交叉型和贯通型,注浆影响区域可分为加固区、过渡区和未扰动区;浆脉存在有效提升了加固体的整体刚度和承载力,加固体峰值偏应力与浆脉粗糙度、厚度、数量呈正相关关系,而浆脉倾角增大会导致整体强度降低;加固体破坏模式主要有局部膨胀型和剪切滑移型,受浆脉形态特征影响,二者对整体变形破坏的贡献程度不同;在加载过程中,浆-土界面处首先萌生微裂纹,进而浆脉两侧软弱介质被压缩挤密后出现大量微裂纹,裂纹数量持续增多直至试样破坏;加固体孔隙率与微裂纹萌生数量变化规律均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受浆脉形态特征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劈裂注浆 加固体 浆脉形态特征 变形破坏模式 峰值偏应力 微裂纹萌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速率对密砂应力-应变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6
作者 MD RASEL Ahammed 邓刚 +2 位作者 张延亿 胡敏云 张茵琪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9,共10页
【目的】砂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水利水电工程、交通、海洋和其他土木工程中应用广泛。在不同的工程应用中,砂土经受不同的加载过程和加载速率。因为加载速率效应,砂在相同幅值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有一定差异。这项研究旨在深入了... 【目的】砂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水利水电工程、交通、海洋和其他土木工程中应用广泛。在不同的工程应用中,砂土经受不同的加载过程和加载速率。因为加载速率效应,砂在相同幅值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有一定差异。这项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不同应变速率三轴剪切条件下砂的应力应变特性。【方法】采用相对密度为0.9的密砂,开展了一系列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在两种不同围压(750 kPa和2000 kPa)下对试样进行固结后,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常应变速率(0.00625%/min,0.0625%/min和0.625%/min)进行应变控制排水剪切。根据试验数据,绘制了应力-应变关系发展曲线,分析了应变速率对砂土偏应力和体积应变演化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本试验采用的恒定应变速率和围压条件下,密砂在轴向应变约为2%时将发生屈服。屈服前,相同轴应变增量对应的土样偏应力增量和体积应变增量对剪切速率比较敏感,特别是体积应变,即加载应变速率较小时获得的土样剪应力较低,但体积应变(收缩)发展量较大。【结论】在屈服前,砂土的模量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屈服后,当加载达到大应变(ε1=15%)条件时,应变率对砂土应力变形的影响不明显。另外,在相同围压下,以不同应变率加载的砂样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力比(q/p)-偏应变关系呈现出一致性。该研究可以提高对砂土力学特性的认识,并为砂土地基上的结构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砂 三轴固结排水试验 应变率 偏应力 体积应变 变形 力学性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试件垫片加速寿命试验装置试验垫片预紧应力误差分析
7
作者 姚炳洋 邵春雷 +2 位作者 张云浩 孔靖 胡康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垫片是螺栓法兰连接系统的核心部件,对垫片寿命进行预测可提高连接系统的可靠性,而减小垫片寿命评价装置试验误差则可提高垫片寿命预测的准确性。以柔性石墨缠绕垫为例,研究多试件垫片加速寿命试验装置的法兰和垫片厚度偏差、加载的同... 垫片是螺栓法兰连接系统的核心部件,对垫片寿命进行预测可提高连接系统的可靠性,而减小垫片寿命评价装置试验误差则可提高垫片寿命预测的准确性。以柔性石墨缠绕垫为例,研究多试件垫片加速寿命试验装置的法兰和垫片厚度偏差、加载的同轴度偏差和垫片安装偏差对垫片上应力分布的影响,得到在不同温度和预紧应力下的载荷比,确定试验装置所允许的最大偏差;揭示温度和预紧应力大小对试验垫片预紧应力误差的影响,提出控制预紧应力误差的方法。结果表明:预紧应力误差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法兰和垫片厚度偏差引起的预紧应力误差随着预紧应力增大而减小;试验装置加载的同轴度偏差和垫片安装偏差引起的试验垫片的预紧应力误差随着预紧应力增大而增大。以试验垫片预紧应力误差1%为指标,得到法兰和垫片之间的厚度偏差应控制在-0.02~0.005 mm之间,试验装置加载的同轴度偏差应不大于0.33 mm,试验垫片的安装偏差应不大于1.24 mm。对于其他种类垫片,也可以通过提出的方法确定法兰和垫片之间的厚度偏差、试验装置加载的同轴度偏差、试验垫片的安装偏差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垫片 厚度偏差 同轴度偏差 安装偏差 预紧应力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交点拟合的林木缺陷检测
8
作者 魏槊 李光辉 马嘉辉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67-273,共7页
针对常见应力波检测仪对树干内部缺陷检测精度低且易受细微裂缝影响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交点拟合的林木缺陷检测(intersection fitting-based defect detection in woods,IFDD)算法。首先利用偏离率对原始应力波传播速度进行校正... 针对常见应力波检测仪对树干内部缺陷检测精度低且易受细微裂缝影响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交点拟合的林木缺陷检测(intersection fitting-based defect detection in woods,IFDD)算法。首先利用偏离率对原始应力波传播速度进行校正与归一化。利用交点速度拟合优化应力波射线速度函数,绘制校正后的应力波传播射线图,通过加权求和方式得到网格单元速度值,并结合图像处理技术生成层析图像。选取5株原木样本进行试验,以图像分割后的缺陷面积比与缺陷形状重叠程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基于交点拟合的林木应力波层析成像算法可以较准确地呈现林木内部缺陷大小,位置及形状,检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25%,实现了对树干横截面的高精度层析成像。研究结果可为林木内部缺陷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应力波 层析成像 交点拟合 林木 偏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软粘土的不排水循环累积变形特性 被引量:192
9
作者 黄茂松 李进军 李兴照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91-895,共5页
在上海地区典型饱和软粘土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软粘土塑性累积变形的主要因素:循环荷载的作用次数,初始静偏应力和循环加载动偏应力。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理论,引入了相对偏应力水平参数,考虑初始静应力、循环动应力... 在上海地区典型饱和软粘土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软粘土塑性累积变形的主要因素:循环荷载的作用次数,初始静偏应力和循环加载动偏应力。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理论,引入了相对偏应力水平参数,考虑初始静应力、循环动应力和不排水极限强度的相互影响,研究了不同静、循环动应力组合应力历史影响下饱和软粘土的不排水循环累积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塑性累积变形 初始静偏应力 动偏应力 相对偏应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岩体非线性蠕变变形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王永岩 魏佳 +2 位作者 齐珺 杨彩红 李剑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9-413,共5页
利用蠕变实验数据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在高地应力作用下的蠕变方程,建立了蠕变与时间和应力的定量关系.通过计算得到了应力差-蠕变曲线;时间-应力差-蠕变三维曲面.得出了地应力差是引起蠕变的主要因素,对深层软岩巷道... 利用蠕变实验数据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在高地应力作用下的蠕变方程,建立了蠕变与时间和应力的定量关系.通过计算得到了应力差-蠕变曲线;时间-应力差-蠕变三维曲面.得出了地应力差是引起蠕变的主要因素,对深层软岩巷道进行了变形仿真分析,并实现了与实测变形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蠕变变形 高地应力 巷道围岩 地应力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实粘性土三轴拉伸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俊新 陈忠富 徐伟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83-187,共5页
对于岩土材料而言,在相同的压力下(应力张量第一不变量I1)的三轴拉伸强度与三轴压缩强度相比,在较低的偏应力下发生破坏,这说明岩土材料的强度明显依赖于偏应力张量第三不变量J3,而常用莫尔-库仑准则虽然能够反映在相同的压力下三轴拉... 对于岩土材料而言,在相同的压力下(应力张量第一不变量I1)的三轴拉伸强度与三轴压缩强度相比,在较低的偏应力下发生破坏,这说明岩土材料的强度明显依赖于偏应力张量第三不变量J3,而常用莫尔-库仑准则虽然能够反映在相同的压力下三轴拉伸与压缩强度的差异性,但其比值Q2与压力无关.通过三轴压缩和三轴拉伸试验,对主应力差和比值Q2随压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压力范围内,主应力差与围压的关系为线性关系;在低围压(指使试样发生剪切破坏的最小围压),测试获得的主应力差值与摩尔-库伦公式计算值相当,但随着围压的增加,两者差值增加,且计算所得的主应力差均大于测试值;在一定范围内,比值Q2随压力(应力张量第一不变量I1)呈线性指数递减变化;同时在较低压力下,三轴拉压强度比值与利用莫尔-库仑准则计算的数值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张量第一不变量 偏应力张量第三不变量 三轴拉伸 三轴拉压强度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饱和软黏土的累积塑性应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87
12
作者 张勇 孔令伟 +1 位作者 郭爱国 李雄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42-1548,共7页
通过以交通荷载为背景的饱和重塑软黏土室内不排水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重塑软黏土的累积塑性应变发展形态,可分为3种类型:稳定型、破坏型和临界型。根据稳定型累积塑性应变发展曲线特点,提出了饱和软黏土的稳定累积塑... 通过以交通荷载为背景的饱和重塑软黏土室内不排水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重塑软黏土的累积塑性应变发展形态,可分为3种类型:稳定型、破坏型和临界型。根据稳定型累积塑性应变发展曲线特点,提出了饱和软黏土的稳定累积塑性应变方程,并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该方程中各拟合参数与动应力幅值、固结围压和静偏应力的变化规律,同时提出了求解无静偏应力条件下软黏土临界动应力的解析方法。通过动三轴试验结果,提出了含动应力幅值、固结围压、静偏应力和循环周次等影响因素的累积塑性应变拟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软土 循环荷载 动三轴试验 累积塑性应变模型 动应力 静偏应力 临界动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应力张量第二及第三不变量在塑性加工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仲仁 张琦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塑性变形时物体内一点的应力张量的分量随坐标变化而改变,但其应力张量不变量却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应力张量不变量可以反映物体变形状态的实质。文章阐述了偏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J2的大小可用来判断物体所处的弹塑性状态;偏应力张量第三... 塑性变形时物体内一点的应力张量的分量随坐标变化而改变,但其应力张量不变量却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应力张量不变量可以反映物体变形状态的实质。文章阐述了偏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J2的大小可用来判断物体所处的弹塑性状态;偏应力张量第三不变量J3的正负可用来定性的判断物体所处的应变类型。由此对通常认为比较抽象的偏应力张量不变量的意义与作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且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偏应力张量不变量对圆环压缩和环壳液压胀形过程中金属的变形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和实验现象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应力张量不变量 应变类型 圆环压缩 环壳胀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软土动弹性模量衰减规律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刘飞禹 蔡袁强 +1 位作者 徐长节 王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79-1483,共5页
为了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软土动弹性模量的衰减规律,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详细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下初始偏移应力、荷载频率、超固结比以及循环应力比等对软土动弹性模量衰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的增大,不同频率荷载作用下土样... 为了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软土动弹性模量的衰减规律,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详细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下初始偏移应力、荷载频率、超固结比以及循环应力比等对软土动弹性模量衰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的增大,不同频率荷载作用下土样的动弹性模量逐渐减小,但频率的变化对动弹性模量的衰减规律影响很小;在相同的动应变水平下,随着初始偏移应力的增加,土体动弹性模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对于超固结比较大的土体,其动弹性模量衰减较小,超固结比较小的土体,其动弹性模量随应变增大衰减较大.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软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动弹性模量衰减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三轴试验 动弹性模量 初始偏移应力 软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富水砂质泥岩动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丁祖德 彭立敏 +2 位作者 施成华 罗晶 杨伟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4-539,共6页
通过富水砂质泥岩循环三轴试验,对循环荷载作用下砂质泥岩的动应变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动应力水平、静偏应力大小以及振动频率对动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富水砂质泥岩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不可逆应变累积过程表现为稳定型和破... 通过富水砂质泥岩循环三轴试验,对循环荷载作用下砂质泥岩的动应变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动应力水平、静偏应力大小以及振动频率对动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富水砂质泥岩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不可逆应变累积过程表现为稳定型和破坏型两种典型情况。对于稳定型发展曲线,变形发展表现为初始阶段和稳定阶段,初始阶段的累积变形约占总变形量的40%~50%,但所占比重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逐渐减小;对于破坏型发展曲线,变形发展表现为初始阶段、稳定阶段和加速阶段的三阶段变形演化规律。岩样的累积塑性变形随动应力和静偏应力的提高而增大,随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减小,而且动应力和静偏应力越大,变化趋势越明显。富水砂质泥岩的临界动应力值与其岩性、应力水平、振动频率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富水砂质泥岩 循环荷载 动应变 动应力 静偏应力 加载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土的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芳 孙红 葛修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2-766,771,共6页
利用室内三轴试验方法对玻璃纤维土的应力与应变特性及加筋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轴向应变较小(ε1<1%)时,玻璃纤维的加筋作用不明显,随着轴向应变增加,加筋作用逐渐增强;在相同围压下,玻璃纤维长度越长,掺入量越多,则最大主应... 利用室内三轴试验方法对玻璃纤维土的应力与应变特性及加筋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轴向应变较小(ε1<1%)时,玻璃纤维的加筋作用不明显,随着轴向应变增加,加筋作用逐渐增强;在相同围压下,玻璃纤维长度越长,掺入量越多,则最大主应力差越大,玻璃纤维的加筋效果越好;在相同加筋情况下,试样密实度越高,则玻璃纤维的加筋作用发挥得越早,最大主应力差越大,加筋效果越好;试样含水率越大,则最大主应力差越小,玻璃纤维的加筋效果越差;围压越高,则玻璃纤维的加筋作用发挥得越早,最大主应力差越大,加筋效果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土 三轴试验 应力与应变 最大主应力差 加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变形、水量变化和强度三方面验证非饱和土的两个应力状态变量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龙 陈正汉 +3 位作者 周凤玺 孙树国 扈胜霞 姚志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6-915,共10页
为了验证非饱和土两个应力状态变量的合理性,对常规非饱和土三轴仪进行了改进,采用3个压力–体积控制器分别控制孔隙水压力、内室压力和外室压力,提高了量测体变和含水率的精度;用加荷器施加轴向荷载,可以方便地控制偏应力。在笔者前期... 为了验证非饱和土两个应力状态变量的合理性,对常规非饱和土三轴仪进行了改进,采用3个压力–体积控制器分别控制孔隙水压力、内室压力和外室压力,提高了量测体变和含水率的精度;用加荷器施加轴向荷载,可以方便地控制偏应力。在笔者前期用各向等压试验验证非饱和土的两个应力状态变量的基础上,使用改进的非饱和土三轴仪和重塑Q_3黄土做了两类验证试验:第一类是两组控制净围压、偏应力和吸力的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第二类是3组控制净围压和吸力的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在第一类试验中,等值改变(增加或减少)总围压、孔隙水压力和孔隙气压力而保持净围压、吸力和偏应力本身不发生变化,发现试验过程中土样的体积变化和含水率变化均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第二类试验的每一组包含两个控制净围压和吸力分别相同的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其中一个试样在固结完成后直接进行排水剪切试验,另一个试样在固结完成后等值增加总围压、孔隙水压力和孔隙气压力而保持净围压和吸力本身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进行排水剪切试验,发现二者的抗剪强度、剪切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排水量和广义剪应变都分别十分接近,可以认为两两相等。研究结果从变形(包括体应变和剪应变)、水量变化和强度3个方面说明描述非饱和土的两个应力状态变量是合理的,进一步夯实了非饱和土力学的应力理论基础,为非饱和土的两个应力状态变量理论提供了牢靠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应力状态变量 重塑黄土 偏应力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枝稷苗期对氮素胁迫耐受性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毅 范希峰 +3 位作者 武菊英 侯新村 李钰莹 赵春桥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70,75,共6页
为明确柳枝稷在缺氮处理下的耐受能力从而筛选出优质的种质资源,以13份柳枝稷种质为供试材料,在人工气候室中进行水培试验,通过相关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等评价指标的测定,采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对柳枝稷在胁迫下的表现做综合评价。结... 为明确柳枝稷在缺氮处理下的耐受能力从而筛选出优质的种质资源,以13份柳枝稷种质为供试材料,在人工气候室中进行水培试验,通过相关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等评价指标的测定,采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对柳枝稷在胁迫下的表现做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氮素胁迫对13个不同柳枝稷种质的总生物量、根长、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表面积等指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得出的各材料耐氮胁迫性依次为:BJ-4>BJ-3>Forestburg>Pathfinder>BJ-5>Blackwell>BJ-2>Kanlow>Alamo>Cave-In-Rock>BJ-1>Trailblazer>BJ-6,评价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氮素胁迫 标准差 权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斜度井水压裂缝起裂研究 被引量:57
19
作者 陈勉 陈治喜 黄荣樽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2期30-35,共6页
应用多孔弹性理论,导出了斜井井壁周围的应力表达式,并提出了新的斜井水力压裂裂缝起裂判据,它不但考虑了垂井裂缝产生的机理,而且还考虑了水平缝产生的机理,新的斜井水力压裂起裂判据比以往的斜井水力压裂裂缝起裂判据更具合理性.
关键词 斜井 应力分布 水压驱动 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高架线路列车运营对既有线路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时瑾 邹凯 +2 位作者 谷爱军 江辉 梁青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85-290,共6页
为分析高速铁路高架线列车运行对既有线路基影响,建立桥墩-大地-既有线路基有限元模型,结合测试验证模型可靠性,分析不同行车条件对既有线路基应力状态的影响关系,讨论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恶化和土体模量降低对既有线路基的影响,预测既... 为分析高速铁路高架线列车运行对既有线路基影响,建立桥墩-大地-既有线路基有限元模型,结合测试验证模型可靠性,分析不同行车条件对既有线路基应力状态的影响关系,讨论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恶化和土体模量降低对既有线路基的影响,预测既有线路基表层累计变形。研究得到,既有线自身列车运行对路基应力状态的影响占主要地位,高速铁路运营对既有线路基应力状态的贡献度很小,不会对既有线路基使用寿命造成明显影响,高速铁路桥墩与既有线距离按限界控制即可满足要求;在轨道平顺性恶化和土体模量降低条件下,高速列车运营引起的既有线路基应力增加不超过0.5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既有线 路基 偏应力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