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Theory of Survival and the Theory of Death in the Works of Franz Kafka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Hel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9-263,共5页
The problem of "life and death" has been a confusing proposition of philosophy since long ago,for which philosophe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ake great pains to pursue the answer.The problem of"life and... The problem of "life and death" has been a confusing proposition of philosophy since long ago,for which philosophe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ake great pains to pursue the answer.The problem of"life and death"is also attractive for litterateurs.This paper attempts to scrutinize the works of Franz Kafka and based on comments of different critics,simply analyzing the theory of survival and the theory of death and exploring the aesthetic value.Through analysis,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theory of survival in the works of Kafka tends to express hating of not being favored by chances and the fright and anxiety of the time;on the contrary,the theory of death in his works tends to express worship and belief.Both life and death are expressed vividly in his works,showing the brave pursuit of senior artistic forms of Kafka and the essence of its aesthetic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美学价值 死亡 生存论 审美价值 艺术形式 哲学家 吸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Contribution and Status of Leo Tolstoy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Aesthetics
2
作者 Chen Biao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3-257,共5页
The essentialismabout beauty and art of Tolstoy is based on the criticismof the traditional trinity ideology of the true,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H e resolutely denies the discussion of the essence of beauty of the... The essentialismabout beauty and art of Tolstoy is based on the criticismof the traditional trinity ideology of the true,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H e resolutely denies the discussion of the essence of beauty of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s,denying that the essence of beauty is in the pleasant sensa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fine arts. At the same time,he believes that the concept of art cannot be based on beauty and that the essence of art is determined —art is nothing but communication of emotion,putting forward the pure,clear and sincere aesthetical standard and revealing the essence of emotion and the functions of art. Tolstoy is the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the western aesthetics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modern aesthe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美学 历史 意识形态 三位一体 审美标准 艺术 情感 西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生发逻辑——基于“两个结合”视域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金鑫 代宏丽 李峥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两个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党的民族工作以及习近平在地方主政期间的民族工作实践为这一重要思想提供了土壤,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两个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党的民族工作以及习近平在地方主政期间的民族工作实践为这一重要思想提供了土壤,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发展沃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供了魂脉,构成了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底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供了根脉,构成了这一重要思想的中国特色。三者共同在“两个结合”的理论界域内,形成并丰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工作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动态贝叶斯的CTCS-3级列控车载子系统可靠性分析
4
作者 赵斌 王敏 张文韬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421,共9页
针对传统中国列控车载子系统可靠性分析中存在的认知不确定性和动态性不足问题,为有效识别认知不确定性对可靠性分析的影响,将证据理论和动态贝叶斯网络相融合,分析列控车载子系统的可靠性。首先,根据中国列控车载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建... 针对传统中国列控车载子系统可靠性分析中存在的认知不确定性和动态性不足问题,为有效识别认知不确定性对可靠性分析的影响,将证据理论和动态贝叶斯网络相融合,分析列控车载子系统的可靠性。首先,根据中国列控车载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建立系统失效故障树模型;其次,将故障树模型转化为对应的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动态贝叶斯网络(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Dynamic Bayesian Network,DS-DBN)模型;最后,综合考虑维修、共因失效和覆盖因子等因素,引入认知重要度,通过DS-DBN网络模型双向推理能力,采用区间值的形式来描述中国列控车载子系统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列控车载子系统可靠性分析中忽略共因失效会导致分析结果偏大,采取维修措施能有效减缓可靠性的降低速度;通过反向推理识别出列车接口单元是中国列控车载子系统的薄弱环节;人机界面的认知重要度和不确定度最高,表明该环节对中国列控车载子系统可靠性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列控车载子系统 证据理论 重要度 认知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雷暴天气场景的航路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估方法:以京津冀地区航班运行为例
5
作者 傅宁 宋子豪 徐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9595-9603,共9页
航路网络作为民航运输网络的运行载体,承担着保障航空器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任务。当重要航路点因雷暴扰动失效时,易连锁反应至相邻节点最终导致网络性能的显著下降。针对现有复杂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估模型未有效考虑雷暴扰动的问题,面向... 航路网络作为民航运输网络的运行载体,承担着保障航空器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任务。当重要航路点因雷暴扰动失效时,易连锁反应至相邻节点最终导致网络性能的显著下降。针对现有复杂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估模型未有效考虑雷暴扰动的问题,面向雷暴天气场景,将雷暴扰动特性纳入航路点重要度评估体系,利用博弈论方法对评估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基于引力模型理论改进了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基于博弈论-改进TOPSIS法的节点重要度评估模型,进而采用K中心点算法实现航路点聚类分级。以京津冀地区航班运行为例,对雷暴天气场景下的航路网络节点重要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京津冀航路网络内,南部地区的航路点更易受雷暴天气影响且分布较为密集,该航路网络包含9个重要航路点,当航路网络中的重要航路点因雷暴影响而失效时,会对航路网络性能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提出的基于博弈论-改进TOPSIS法的节点重要度评估模型可以有效识别出雷雨季节或雷暴高发地区航路网络中的重要航路点,从而为雷暴场景下航路网络结构优化与资源配置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航路网络 节点重要度 博弈论-改进TOPSIS法 K-medoid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液制动器系统区间动态可靠性分析
6
作者 杨恒 张宇鹏 +3 位作者 杨鹏凯 李淑君 董青 王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08,319,共9页
针对磁流变液制动器结构冗余、失效数据少且动态失效等问题,本文引入动态故障树和区间理论,提出一种区间动态故障树的磁流变液制动器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融合区间理论和动态故障树,提出区间动态故障树方法,并推导了区间动态故障门和区... 针对磁流变液制动器结构冗余、失效数据少且动态失效等问题,本文引入动态故障树和区间理论,提出一种区间动态故障树的磁流变液制动器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融合区间理论和动态故障树,提出区间动态故障树方法,并推导了区间动态故障门和区间动态故障树重要度求解方法;分析和定义了磁流变液制动器的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和严酷度等级,同时,建立了磁流变液制动器的系统动态故障树;以某新型多槽式磁流变液制动器为例开展了可靠性和重要度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与产品失效的一致性。研究为磁流变液制动器的推广应用和优化和改进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制动器 区间理论 动态故障树 MARKOV链 二元决策图(BDD) 模块化分解 系统可靠性 重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艺理论变革与美学话语构建
7
作者 鲍远福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7,共9页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艺变革,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更是一场深层次的美学话语重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彻底改变了文艺创作的传统模式,算法训练、智能模型和创作主体的转变激发了人工智能的创作潜能,它们通过自主学习和模仿不同的艺术风...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艺变革,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更是一场深层次的美学话语重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彻底改变了文艺创作的传统模式,算法训练、智能模型和创作主体的转变激发了人工智能的创作潜能,它们通过自主学习和模仿不同的艺术风格,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新媒介文艺作品。在创作环节,人工智能不仅作为工具拓展了文艺创作的边界,更是作为一种新的创作伙伴与人类艺术家共同探索艺术表达的新维度。人工智能的介入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美”的定义和艺术价值的判断标准,也推动着文艺创作主体实现“人类主体”向“后人类主体”的身份转变。面对这一不可逆转的文艺发展趋势,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人机协同的创作模式,同时深化对艺术本质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积极规避由此带来的伦理风险,以开放的心态迎接这场文艺与科技交融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文艺理论变革 美学话语构建 后人类 伦理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魅力工学的蒙古族箱柜类家具设计研究
8
作者 胡瑞 范蒙 王帅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63,共9页
目的 蒙古族家具作为北方游牧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造型浑厚、装饰丰富、技法精湛,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卓越的艺术品质。旨在通晓当下公众的审美偏好与心理需求,以此把握蒙古族箱柜类家具特征与公众感性意象之关系,从而在创新设计中... 目的 蒙古族家具作为北方游牧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造型浑厚、装饰丰富、技法精湛,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卓越的艺术品质。旨在通晓当下公众的审美偏好与心理需求,以此把握蒙古族箱柜类家具特征与公众感性意象之关系,从而在创新设计中对特征要素择优而从。方法 以蒙古族箱柜类家具为研究对象,基于魅力工学等研究方法,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收集获取实验样本后进行深度访谈,依据访谈结果绘制评价构造图并构建魅力因子矩阵,并根据所得抽象语义进行问卷调查,获得蒙古族箱柜类家具魅力评价均值后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定量研究后得到“简约质朴”“雍容华贵”“肃穆庄严”“简便易用”四类语义词与公众吸引力的关联度,以及具有正向影响的设计要素。结论 该方法科学合理的将公众审美偏好与蒙古族箱柜类家具特征要素建立联系,并明确各项特征要素对公众审美偏好的影响方向与程度大小,不仅为后续研究该方向的学者及设计师提供一定的参考,而且使蒙古族箱柜类家具传承创新中与时俱进,去芜存菁,绵延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箱柜类家具 审美偏好 魅力工学 评价构造法 数量化理论Ⅰ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重要性的县域绿地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
9
作者 薛学佳 曾真 +3 位作者 颜钰 谢宇为 李霄鹤 兰思仁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9,共9页
以仙游县为例,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电路理论及重力模型等,探究2001—2021年该县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夹点和障碍点的演变情况,构建县域尺度的绿地生态网络,分析其演变过程与成因,并提出优化措施。结果表明:仙游县生态源地面积由2... 以仙游县为例,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电路理论及重力模型等,探究2001—2021年该县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夹点和障碍点的演变情况,构建县域尺度的绿地生态网络,分析其演变过程与成因,并提出优化措施。结果表明:仙游县生态源地面积由2001年301.88 km^(2)增长至2021年319.20 km^(2),集中分布在北部林地区域,生态源地破碎化加剧导致源地与生态廊道数量增加;生态夹点面积从2001年16.18 km^(2)增长至2021年16.48 km^(2),而生态障碍点面积则从21.77 km^(2)减少至17.50 km^(2);基于生态重要性与源地演变分析所构建的仙游县绿地生态网络包含核心源地面积274.23 km^(2)、潜在源地面积29.18 km^(2)、生态廊道39条、生态踏脚石27个、生态夹点33个和生态障碍点3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生态网络 InVEST模型 电路理论 生态重要性 生态源地 仙游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理论下空间类NFT美学价值研究——以“异世界”游戏为例
10
作者 陈波 张贝凝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8,共8页
随着线上场景的不断丰富,虚拟文化空间逐渐成为人们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场所。空间类NFT作为基本的构成单元,其内在美学价值的提升成为优化虚拟文化空间美学体验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美学价值内涵、功能和表征,构建了空间类NFT美学价值... 随着线上场景的不断丰富,虚拟文化空间逐渐成为人们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场所。空间类NFT作为基本的构成单元,其内在美学价值的提升成为优化虚拟文化空间美学体验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美学价值内涵、功能和表征,构建了空间类NFT美学价值识别体系,指出空间类NFT的美学价值主要表现在参与者的身份认同度、文化与审美度和社会互动协作度。研究选取空间类NFT游戏“异世界”作为案例,采用其公开数据作为实证研究支撑,通过案例分析游戏表现,探索空间类NFT美学价值的提升向度,指出了提升空间类NFT美学价值的策略:一是强化创新设计越轨性,增强虚拟文化空间的独特性;二是增强互动性,促进虚拟文化空间与现实世界的融合,提升用户参与度;三是增强超现实性,利用多感官反馈技术,强化用户的沉浸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空间类NFT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 for papers
11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ISSN 0257-0254) is a most highly-recognized peer-reviewed journal in China,and has been listed in Scopus and Ebsco.TSLA,launched in 1980 bimonthly,publishes original articles...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ISSN 0257-0254) is a most highly-recognized peer-reviewed journal in China,and has been listed in Scopus and Ebsco.TSLA,launched in 1980 bimonthly,publishes original articles in Chinese or English in arts and humanities,especially literary studies.We cover any topic/issue involving,of,about or on but not confined to China in the fields of literary theory,critical theory,aesthetics,philosophy of art,cultural studies,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erary theory cultural studies aesthetics philosophy art critical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颇族织锦纹样中的文化基因提取及审美特征
12
作者 冯艾卓 夏帆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共9页
景颇族织锦是景颇族中具有鲜明族群特征的文化遗产之一。文章通过对景颇族织锦本体的基因要素解读,重点从图纹方面对景颇族织锦文化基因进行识别与提取,深入剖析了图纹基因中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对图纹中文化基因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出景颇... 景颇族织锦是景颇族中具有鲜明族群特征的文化遗产之一。文章通过对景颇族织锦本体的基因要素解读,重点从图纹方面对景颇族织锦文化基因进行识别与提取,深入剖析了图纹基因中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对图纹中文化基因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出景颇族的审美特征。研究表明,景颇族织锦纹样具有一定的叙事功能,较好保存了景颇族族群的集体记忆和对自然的观察理解,其核心基因表现为传统技艺下包含“菱形纹、‘’形纹、曲折线形纹”三要素,其中菱形元素是由景颇族原始表意文字中代表生存基础的图纹意象演化而来,最具民族文化代表性,由此进一步揭示景颇族织锦的纹样基因和造物手法下的民族审美特征,为后续的景颇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颇族 织锦纹样 文化基因 六元论 造物艺术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梅气氛美学视角下的城市青年精致露营研究
13
作者 张蔼恒 何雨韩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9,共16页
精致露营常被贴上符号消费的标签,文章跳出表征与符号消费的框架,使用伯梅气氛美学理论解读城市青年赋予精致露营行为的美学意义,拓展气氛美学在混合环境下的研究,增添其在时间与节奏维度的讨论。伯梅气氛美学是一种从身体、气氛、环境... 精致露营常被贴上符号消费的标签,文章跳出表征与符号消费的框架,使用伯梅气氛美学理论解读城市青年赋予精致露营行为的美学意义,拓展气氛美学在混合环境下的研究,增添其在时间与节奏维度的讨论。伯梅气氛美学是一种从身体、气氛、环境来探讨审美感知的人类美学理论。文章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有以下发现:城市青年通过“置身”于精致露营环境,与物的“出窍”共营并获得美学体验。“置身”为具有城市特质的青年身体在场激发多感官的审美感知,得到超越文本与视觉符号的审美体验;“出窍”为精致露营空间的物质性美感,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从物走向显现,与城市青年的身体共同营造气氛。身体与物质互动并产生感官之美;精致露营气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动,产生共鸣之美。同时,精致露营被赋予了超越表征与符号的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城市青年的自我反思上。气氛之居间性模糊主体与客体的边界,城市青年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中反思日常生活、身体节奏以及人与自然之关系。他们在抵抗异化的过程中重建审美感知经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重新连接,重获主体性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青年 精致露营 气氛美学 休闲行为 美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生态环境美学的三大理论锚点:实践、存在与道心
14
作者 史建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62,共12页
当代中国生态环境美学已经历20多年理论建构,理应对其进行学术史反思。这一学术力量以反现代性和人类中心主义态度出场,关注与人存在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生态的审美问题。环境美学延续了实践美学“自然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相统一... 当代中国生态环境美学已经历20多年理论建构,理应对其进行学术史反思。这一学术力量以反现代性和人类中心主义态度出场,关注与人存在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生态的审美问题。环境美学延续了实践美学“自然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相统一的主体性实践论,并将审美的精神自由维度在逻辑上独立出来。生态存在论以海德格尔存在论为根基,糅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哲学、中国古典天人关系于一身,试图从存在的生态关系性来解释人的感性问题。生态实在论与生态存在论共同倡导中国化的生态美学——生生美学,前者侧重审美方式建构,后者侧重感性存在解释。生态实在论隐含的内在逻辑是道心体哲学,这一由古典“心象”论演化出的“治心”之学在生态美学阶段构成吸纳康德“审美判断力”学说以及分析美学“语境论”的逻辑基石。以实践、存在、道心为理论锚点的中国生态环境美学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天、人如何具有感性沟通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美学 生态美学 自然人化 存在现象学 道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美理论重建的知识学考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友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141,共12页
生态世界观的兴起是自然美理论重建的知识前设,并从“主体融入”“自然复魅”与“实践共同体”三个方面确立了自身的哲学观念。在生态世界观的知识预设下,赫伯恩建构的“环境美学”和阿多诺对自然美“非同一性”的生态正义伦理得以明确... 生态世界观的兴起是自然美理论重建的知识前设,并从“主体融入”“自然复魅”与“实践共同体”三个方面确立了自身的哲学观念。在生态世界观的知识预设下,赫伯恩建构的“环境美学”和阿多诺对自然美“非同一性”的生态正义伦理得以明确,彰显了自然美理论重建的两种思路。自然美理论的重建是在时代条件、理论背景与学科趋势等深厚的知识论语境中进行。主体环境保护意识的深化与生态伦理观念激发了自然美的实践价值;后现代存在哲学与本真自然的呈现凸显了自然美的理论积淀;美学史内在话语的自然生态转向体现出理论的纠偏与丰富。对自然美的重新关注是当代美学重构的一个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美 理论重建 赫伯恩 阿多诺 现代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及其重大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洪宇 余江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共1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入分析大变革时代教育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办教育”“培养人”两大主线思考解答“教育之问”,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入分析大变革时代教育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办教育”“培养人”两大主线思考解答“教育之问”,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理论创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我们党优良教育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在实践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的理论品质,必将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文化意义和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 教育重要论述 理论体系 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本之解蔽:先秦民本观的构型及调适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康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131,共10页
先秦民本观不宜宽泛地以“民本”统称,而是具体分为四种构型。以“民惟邦本”为代表的民本论呈现出功能主义的话语效用,为诸子所共享,但存在“民本悖论”这一有待突破的理论困境。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可称为民贵论,具有一定的思辨性... 先秦民本观不宜宽泛地以“民本”统称,而是具体分为四种构型。以“民惟邦本”为代表的民本论呈现出功能主义的话语效用,为诸子所共享,但存在“民本悖论”这一有待突破的理论困境。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可称为民贵论,具有一定的思辨性特征,但其极限版本“汤武革命”成本过高,不宜作为常态化的实践方案。民意论和民约论分别可从儒家和墨家思想中建构出来。儒家民意论是不同于官方民本论的一种理想化的理论形态,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现代性延伸。墨家民约论对儒家民意论具有调和作用,可以丰富后者的实践面向。此四种构型各有侧重,层层递进且互有补充,共同呈现了先秦诸子对人民地位的整体态度,并在后世得以发展完善,对当代中国及世界都具有较为深刻的历史镜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民本观 民本论 民贵论 民意论 民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环保服装购买意愿与行为差距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丽娴 张文文 李浩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96,共13页
本文旨在探讨消费者环保服装购买意愿与行为之间的差距。基于414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扩展了计划行为理论,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感知行为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环境知识,并考察了感知审美风险和环保服装可得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环... 本文旨在探讨消费者环保服装购买意愿与行为之间的差距。基于414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扩展了计划行为理论,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感知行为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环境知识,并考察了感知审美风险和环保服装可得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环境知识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购买意愿;感知审美风险对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而环保服装可得性则有正向调节作用。这些发现为环保服装企业提供了策略参考,可提升环境知识、减少审美风险感知、提高产品可得性,以促进购买意愿向行为的转化,推动可持续时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服装 购买意愿 购买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环境知识 感知审美风险 环保服装可得性 购买意愿与行为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美学论纲
19
作者 张俊列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4,共13页
课程美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课程研究领域,当前国内的相关研究既缺乏整体的理论框架,也未能观照中国美育传统与课程改革的现实。基于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与价值论四个方面构建课程美学研究的整体框架。以“心理本体”来考察课... 课程美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课程研究领域,当前国内的相关研究既缺乏整体的理论框架,也未能观照中国美育传统与课程改革的现实。基于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与价值论四个方面构建课程美学研究的整体框架。以“心理本体”来考察课程与美学的关系,阐明课程美学是将课程本身视为美的存在,以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建构课程理论及探究课程问题。以“和合人性”作为课程美学建构的理想参照,课程结构要依据人性结构来设置。以“审美认识”的辨明为前提,课程教学实践是一种认识型艺术,与审美认识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课程美学的价值旨趣在于追寻“成人之美”的人格理想,确立“反观自身”的方法论立场,恢复课程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感性联系。课程美学要以课程审美化建构开展实践,而圆满性、融合性、动态性是课程的审美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课程美学 和合人性论 审美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新境:理论与时代的共振--2023年度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报告
20
作者 吴子林 蔡宜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
面对新时代的文化使命,2023年度文艺学研究运用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方法,自觉回应、解答文学问题与时代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学基础理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中西美学、媒介文化等论域提出了不少视野开阔、与时俱进的... 面对新时代的文化使命,2023年度文艺学研究运用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方法,自觉回应、解答文学问题与时代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学基础理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中西美学、媒介文化等论域提出了不少视野开阔、与时俱进的思想灼见,在理论与时代的共振中走向新境。由于文艺理论研究与文学批评中存在文学性诉求稀薄、思维与言说方式趋于同质化、亟需审美经验介入理性探求等问题,国内的研究需要完成重塑思想、汉语、文化的主体性,创构别具一格的述学文体,实现理论与思想的自由创造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使命 文艺学研究 审美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