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4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operative game theory-based steering law design of a CMG system 被引量:1
1
作者 HUA Bing NI Rui +2 位作者 ZHENG Mohong WU Yunhua CHEN Zhim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期185-196,共12页
Spacecraft require a large-angle manoeuvre when performing agile manoeuvring tasks, therefore a control moment gyroscope(CMG) is employed to provide a strong moment.However, the control of the CMG system easily falls ... Spacecraft require a large-angle manoeuvre when performing agile manoeuvring tasks, therefore a control moment gyroscope(CMG) is employed to provide a strong moment.However, the control of the CMG system easily falls into singularity, which renders the actuator unable to output the required moment. To solve the singularity problem of CMGs, the control law design of a CMG system based on a cooperative game is proposed. First, the cooperative game model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quadratic programming problem, and the cooperative strategy is constructed. When the strategy falls into singularity, the weighting coefficient is introduced to carry out the strategy game to achieve the optimal strategy. In theory, it is proven that the cooperative game manipulation law of the CMG system converges, the sum of the CMG frame angular velocities is minimize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small, and there is no output torque error. Then, the CMG group system is simulated.When the CMG system is near the singular point, it can quickly escape the singularity. When the CMG system falls into the singularity, it can also escape the singularity. Considering the optimization of angular momentum and energy consumptio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MG system steering law based on a cooperative game is pro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ol moment gyroscopes(CMG) cooperative game theory steering law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cal genesis of Henan(China) Yima thrust nappe structure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武 窦林名 +3 位作者 何江 刘海顺 李振雷 丁言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857-2865,共9页
Considering the serious coal and rock dynamic disasters around the main slip plane called F16 in the coal mining area) of Henan Yima(China) thrust nappe structure,the mechanical genesis of the Yima thrust nappe struct... Considering the serious coal and rock dynamic disasters around the main slip plane called F16 in the coal mining area) of Henan Yima(China) thrust nappe structure,the mechanical genesis of the Yima thrust nappe structure was studied comprehensively using geomechanics,fault mechanics,elastic mechanics,and Coulomb's law of friction.First,using the centrifugal inertia force of Earth's rotation as a source,a mechanical model of N-S compression superimposed with W-E reverse torsion was established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of the early Yima coal basin and Jurassic Yima Group coal measures.Second,an equation for the ultimate stress in the forming stage of F16 was derived using the plastic slip-line field theory and the parabolic Mohr failure criterion.Moreover,the distribution of ultimate stress and the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ult profile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field model parameters.Finally,the stress field of F16 and the mechanical genesis of the large-scale reverse thrust sheet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elastic mechanics theory and Coulomb's law of fric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early Yima coal basin and the formation pattern of Jurassic Yima Group coal measures given by the model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in-situ explorations.The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ult profile obtained by numerical calculation can better reflect the shape of F16 in its forming stage,and the mechanical genesis of the large-scale reverse thrust sheet also concurred with the field situations.Thus,this work can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genesis of the thrust nappe structure,the mechanism of rock bursts induced by F16,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idual stress field in the Yima mining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hanical genesis thrust nappe structure centrifugal inertia force fault mechanics slip-line field theory Coulomb's law of fr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权力法律规制的法理基础与制度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清望 王海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31,共15页
在数字时代,数字平台凭借技术优势获得了对用户的支配性地位,形成了事实上的权力,即平台权力。平台权力作为一种新型权力,改变了传统的权力获取方式、结构模式和行使手段等,打破了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现代法律制度设计。因此,依法有效规制... 在数字时代,数字平台凭借技术优势获得了对用户的支配性地位,形成了事实上的权力,即平台权力。平台权力作为一种新型权力,改变了传统的权力获取方式、结构模式和行使手段等,打破了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现代法律制度设计。因此,依法有效规制数字平台权力,必须立基于新的权力结构,遵循权力监督的基本原理,完善平台权力治理体系。就优化治理格局而言,需要形成“公民权利—私权力—公权力”的三元权力结构,并由此构建三方互动制约的综合治理模式。就完善治理理念而言,应依据不同类型基本权利的价值位阶,确定平台权力的义务范围、对公民基本权利设置不同的保护方式、坚持基本权利第三人效力的有限适用。就完善治理途径而言,需要完善对算法的内外部双重监管制度、限制平台的自我赋权、设定平台的实体性和程序性公法义务,实现对平台自我监管的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权力 权力结构理论 基本权利 数字正当程序 公法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审计监督权概念的引入与自主发展
4
作者 胡智强 魏华龙 余冬梅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8,共9页
审计权概念自清末引入我国以来,在实践和法律两个维度持续演进,推动人们对审计理论与实践的认知不断深化。我国“八二宪法”正式明确“审计监督权”概念,并将其界定为隶属于行政权、具有监督性质的权力。“审计监督权”概念在长期的自... 审计权概念自清末引入我国以来,在实践和法律两个维度持续演进,推动人们对审计理论与实践的认知不断深化。我国“八二宪法”正式明确“审计监督权”概念,并将其界定为隶属于行政权、具有监督性质的权力。“审计监督权”概念在长期的自主演进过程中,积淀了很多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内容。新时代审计监督权概念在党的政治建设、复杂市场经济模式和国家治理体系中深化发展,已具政治性、法制性、独立性、监督性、专业性和综合性等多方面的丰富意涵。“审计监督权”是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中的标识性概念,其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政治品格从法理到法律演变,独立性随审计模式的转变而不断提高,规范构造不断从冲突走向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监督权 审计法治 监察型审计 自主发展 审计制度 审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论理论建构的思考
5
作者 韩震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0,共7页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构建、教学实践和育人规律。基于独特的课程发展历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兼具政治性和思想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因此,道德...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构建、教学实践和育人规律。基于独特的课程发展历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兼具政治性和思想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论在本质上也属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范畴,加强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论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例如,有利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丰富教育学理论,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等等。该学科的研究学习内容,值得从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师及未来的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经历终身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论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闲置土地规制体系的失能样态与完善路径——基于系统论法学视角
6
作者 王江 刘鑫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土地闲置是国有建设用地低效配置的集中体现。透过系统论法学“功能分化”“运作封闭”“结构耦合”等分析工具审视闲置土地规制体系,可以发现,闲置土地法律系统在运作封闭上存在缺失,同时分别与政治、经济系统存在结构耦合上的松散和偏... 土地闲置是国有建设用地低效配置的集中体现。透过系统论法学“功能分化”“运作封闭”“结构耦合”等分析工具审视闲置土地规制体系,可以发现,闲置土地法律系统在运作封闭上存在缺失,同时分别与政治、经济系统存在结构耦合上的松散和偏失,导致功能发挥不足。对此,应锚定实现闲置土地法律系统与政治、经济系统整体功能提升的规制目标,完善闲置土地规制体系。一是要健全闲置土地法律系统的规范结构,有效发挥法律功能;二是要强化闲置土地法律系统与政治系统的结构耦合,促进功能互嵌;三是要矫正闲置土地法律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结构耦合,实现功能互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集约用地 闲置土地 土地制度改革 系统论法学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法的中国语境与社会连带理论的构建
7
作者 刘继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74,共17页
竞争法律关系表象上类似于契约关系或侵权关系,但本质上因涉及不特定主体而构成社会性连带关系。企业规模的扩大既改变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方式和社会的利益格局,也改变了已有法律与社会主体之间的约束关系。竞争法不是从内部着眼于对关系... 竞争法律关系表象上类似于契约关系或侵权关系,但本质上因涉及不特定主体而构成社会性连带关系。企业规模的扩大既改变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方式和社会的利益格局,也改变了已有法律与社会主体之间的约束关系。竞争法不是从内部着眼于对关系主体的保护,而是立足于考察外部主体影响的竞争过程本身、立足于竞争的秩序和效能。当保护竞争目的从竞争参与者转向竞争秩序时,竞争关系的私人性就为公共性所覆盖,由此社会性连带关系就成为认定行为性质的主导因素,即所谓竞争性损害。竞争法规制的是经济力量滥用或竞争优势的滥用(或被滥用),规制的方法是评判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程度。基于复合关系中的社会公共利益优位地位,可以成就中国语境下的社会连带理论。该理论有利于进一步厘清竞争法的性质,并指导立法和法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法语境 社会连带关系 社会连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权获利赔偿与分配正义
8
作者 孙鹏 孟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96,共13页
《民法典》第1182条将侵权获利赔偿请求权作为一项独立的请求权,民法学理论因此面临如何认识侵权获利赔偿正当性的问题。然而,现有学说无力回应该制度面临的三重正当性困境。其实,超过受害人损失的侵权获利属于社会新增财富,只有分配正... 《民法典》第1182条将侵权获利赔偿请求权作为一项独立的请求权,民法学理论因此面临如何认识侵权获利赔偿正当性的问题。然而,现有学说无力回应该制度面临的三重正当性困境。其实,超过受害人损失的侵权获利属于社会新增财富,只有分配正义才能确定侵权获利的归属,并将侵权获利行为的经济合理性纳入法律评价,从而实现侵权人与受害人的利益平衡。因此,侵权获利赔偿的正当性宜确定为分配正义,侵权获利赔偿实为赔偿侵权人侵占的本应分配给受害人的那一份侵权所得利益。在此基础上,应根据应得原则、功利主义原则、反资格原则、按需分配原则等具体的分配正义原则,在原告、被告之间按比例分配侵权获利。而为了实现前述分配效果,应当将侵权获利赔偿制度动态系统化,因为动态系统模式的动态品格适配分配正义的多元性、比较性和比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获利赔偿 分配正义 动态系统论 私法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oke′s Law(胡克定律)的革新与“强度稳定综合理论”的创建和发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罗培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41-650,共10页
将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微分方程称为"切线模量定律"."胡克定律(Hooke′s Law)"是材料比例极限σp以下的"切线模量定律"."胡克定律"向比例极限σp以上延伸,成为"弹性模量定律".将"... 将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微分方程称为"切线模量定律"."胡克定律(Hooke′s Law)"是材料比例极限σp以下的"切线模量定律"."胡克定律"向比例极限σp以上延伸,成为"弹性模量定律".将"切线模量定律"中的实际应力σ与"弹性模量定律"中的线性应力σL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比例定律",简称为"PL定律"(Proportional Law),此定律是"胡克定律(Hookes′Law)"的革新.用一个称为PL(c,m)的函数来显示"PL定律"中的实际应力σ与线性应力σL之间的比例关系,各种理论计算和实验得出的应力都被包含在PL(c,m)函数之中,因而它们都被"PL定律"格式化为一个新的"强度稳定综合理论"的组成部分."强度稳定综合理论"是固体力学中的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它能帮助理解并解决许多在强度理论、稳定理论、断裂理论领域内,以及实验研究工作中的许多疑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应力应变曲线 胡克定律 比例定律(PL定律) 弹性理论 强度稳定综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权利证成研究——基于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
10
作者 江必新 王鑫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83,共14页
证成算法权利是算法权利迈向法定权利的必由之路,也是其成为我国人工智能法基本范畴的理论前提。算法权利证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两步:一是从实践逻辑出发,证成算法权利的事实性存在。在实践层面上,算法权利表现为一项独立的新兴权利。因此... 证成算法权利是算法权利迈向法定权利的必由之路,也是其成为我国人工智能法基本范畴的理论前提。算法权利证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两步:一是从实践逻辑出发,证成算法权利的事实性存在。在实践层面上,算法权利表现为一项独立的新兴权利。因此,这部分的证成重点围绕“新兴性”展开。二是从理论逻辑出发,分别从概念、价值、规范三个层面对其进行证成。在概念层面上,通过证成算法权利的概念具有“可计算性”,从而证明其概念具有独立性;在价值层面上,应论证算法权利具有价值正当性,这是算法权利被人类社会广泛认可的价值基础;在规范层面上,应证成算法权利具有合法性,从而证明其能被现有法律体系所容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权利 新兴权利 基本权利 可计算理论 权利理论 人工智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传统法律文化观及原创性贡献
11
作者 蒋传光 张雷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3,共19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阐释中有大量古典法律文献的引用。这些典故的运用,形成了古今交融、内涵丰富、系统科学的习近平法治思想传统法律文化观,是“第二个结合”在法治领域中的新贡献。传统法律文化观形成的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阐释中有大量古典法律文献的引用。这些典故的运用,形成了古今交融、内涵丰富、系统科学的习近平法治思想传统法律文化观,是“第二个结合”在法治领域中的新贡献。传统法律文化观形成的古今结合法治理论,由法治强国、以民为本、法治反腐和德法合治四个方面构成。面向法治中国建设的需要,传统法律文化为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有机地融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等各领域。科学传统法律文化观的形成进一步凸显传统法律文化的地位,从理论与实践上确立古今交融的法治思想体系,在文明互鉴中彰显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厚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传统法律文化 两个结合 法治强国 德法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苗权利的社会建构:技术演变下的社会系统论分析
12
作者 彭博 岳远雷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24,共6页
疫苗技术历经阶段性演化,其应用也从个体医疗实践转变为国家和资本主导的制度化工程,并引发技术权利的社会建构问题。以社会系统论为框架构建“结构生成−冲突显现−系统重构”模型,先剖析疫苗权利技术具象化的制度化生成机制,接着揭示四... 疫苗技术历经阶段性演化,其应用也从个体医疗实践转变为国家和资本主导的制度化工程,并引发技术权利的社会建构问题。以社会系统论为框架构建“结构生成−冲突显现−系统重构”模型,先剖析疫苗权利技术具象化的制度化生成机制,接着揭示四大子系统的结构性冲突,最后提出法律系统机制重构权利平衡。疫苗权利的社会建构反映了科技进步对社会权利结构产生的深远影响。为解析当代生命政治的演进提供了系统论视角,对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权利 社会系统论 生命政治 卫生法史 全球健康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保障:一种自适应的保障模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俊达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9,共9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创新为核心要素,是我国当下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进步和变革,对此需要以高质量的法治建设予以保障。在现实中,新质生产力的动态内涵及其发展的动态过程对制度保障体系提出了新要求。然而,既有...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创新为核心要素,是我国当下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进步和变革,对此需要以高质量的法治建设予以保障。在现实中,新质生产力的动态内涵及其发展的动态过程对制度保障体系提出了新要求。然而,既有制度由于双重规范能力、自主回应能力和全面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发挥完满的保障作用,亟待进一步完善。法律自创生理论为求解该问题提供了理论智识,讲求构建具备自主理解、自发调控和自我演进功能的自适应保障模式。这要求我国从建立弹性的制度创设机制、柔性的制度执行机制和良性的制度沟通机制三个面向来完善目前的制度保障体系,既充分发挥制度防控风险的基本能力,又为技术创新预留空间并提供动力,从而保障新质生产力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自创生理论 软法 沙盒机制 立法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海底界面的声散射及声传播起伏研究
14
作者 汪磊 黄益旺 +1 位作者 赵振星 夏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2-1529,共8页
针对不平整海底界面声散射以及其造成的声传播起伏问题,本文使用简正波理论建立了包含粗糙海底散射的稳态海洋声场模型,给出了振幅和相位起伏率的数学表达式,仿真分析了Pekeris波导环境下的声场传播损失以及不同情况下的振幅起伏率和相... 针对不平整海底界面声散射以及其造成的声传播起伏问题,本文使用简正波理论建立了包含粗糙海底散射的稳态海洋声场模型,给出了振幅和相位起伏率的数学表达式,仿真分析了Pekeris波导环境下的声场传播损失以及不同情况下的振幅起伏率和相位起伏率。仿真结果表明:在使用Lambert定律描述海底声散射时,由散射造成的随机声场的传播损失在水平方向上随距离增加而缓慢变大,而在深度方向上较为稳定;相较于相位起伏率,振幅起伏率对信噪比的变化更为敏感;随着海底粗糙度的不断增大,振幅和相位的起伏率会趋近于0。本文建立的模型以及对声传播起伏的分析可以为海洋声场的计算和相应的信号处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海底 海底声散射 声传播起伏 传播损失 起伏率 简正波理论 Lambert定律 Pekeris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诈骗罪财产损失:司法认定规则的体系性展开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红艳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9,共15页
诈骗罪财产损失判断路径的选择,必须立足于我国的立法规定和社会现实,采取修正的整体财产说。体系性地建构判断财产损失的具体司法认定规则,有助于解决大量疑难案件。经济性衡量是财产损失司法认定应当遵循的基本逻辑,被害人得到等价补... 诈骗罪财产损失判断路径的选择,必须立足于我国的立法规定和社会现实,采取修正的整体财产说。体系性地建构判断财产损失的具体司法认定规则,有助于解决大量疑难案件。经济性衡量是财产损失司法认定应当遵循的基本逻辑,被害人得到等价补偿的情形不存在财产损失;以欺骗方式行使债权的,不存在整体的财产损失;仅是财产未增加不是财产损害,债权人未取得约定收益,难以认定被害人有财产损失。财产损失的司法认定还需要视情形考察被害人的交易目的是否实现,对此的判断应当是客观的而非个别化的。在普通交易中,交易目的要限定为客观的经济性目的,且刑法不需要对所有目的未实现的情形进行规制;在涉“做法事”等特殊交易领域,应当重点判断服务提供者身份的真实性。古玩、翡翠赌石等行业有特殊的交易惯例,影响对财产损失结果归属的判断,购买者应当自我答责的情形大量存在。成本扣除和涉案财物处置均与财产损失判断有关,当行为人给付的财物有价值,在计算损失时应扣除并发还给被害人。这不仅是修正的整体财产说的题中之义,也与法秩序统一性原理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诈骗罪 整体财产损失说 客观交易目的 犯罪成本 法秩序统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国际法自主知识体系之构建:继承、扬弃与创新
16
作者 罗国强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7,共14页
面临新时代的全球挑战与机遇,中国亟待构建国际法自主知识体系并应聚焦于国际法基本理论的继承、扬弃与创新。国际法理论对于国际法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中国的国际法理论是依靠学习与移植西方国际法理论而发展的,其在清末起... 面临新时代的全球挑战与机遇,中国亟待构建国际法自主知识体系并应聚焦于国际法基本理论的继承、扬弃与创新。国际法理论对于国际法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中国的国际法理论是依靠学习与移植西方国际法理论而发展的,其在清末起步、在民国展开、在新中国进步、在改革开放后大踏步推进,及至在新世纪步入系统性创新的轨道,呈现出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全面发展、愈渐深入的历史轨迹。当前的中国国际法理论已经摆脱旧有进路,步入融汇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背景、结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优秀因素、批判性继承西方国际法理论、以扬弃与创新为特色的新时代发展阶段。新时代的中国国际法基本理论,应秉承其着眼国内与国际、注重批判与创新的精神内核,朝着突破“国际法=实在国际法”的思维定势,改变中国“自然法学之荒漠”状态的方向,遵循两条主线去实现:一是将中国的和谐与西方的正义、公平、平等、善意等原则相结合,构建完善的自然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二是将自然国际法与实在国际法结合,弥补历来割裂性移植西方法学理论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国际法理论 继承 扬弃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法学视角下保险说明义务的反思与建构
17
作者 陈昊泽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40,共18页
规制性与救济性的缺乏,反映出保险说明义务立法目标与实践效果的反差。先行研究由解释论到立法论的过渡、司法观点从实质标准向证据标准的转变,暴露出既往观点与法律体系的割裂、对保险销售实践的忽略。系统论法学从规范性预期稳定功能... 规制性与救济性的缺乏,反映出保险说明义务立法目标与实践效果的反差。先行研究由解释论到立法论的过渡、司法观点从实质标准向证据标准的转变,暴露出既往观点与法律体系的割裂、对保险销售实践的忽略。系统论法学从规范性预期稳定功能理解法律,在保险再生产过程中探明销售,将保险说明义务问题定位于法律系统与保险系统的耦合结构。保险说明义务的困境源于其兼具规制、救济功能的立法模式:功能性瘫痪与过度社会化接连出现;规范运作具有模糊性;立法存在时间性漏洞。保险说明义务的进路不在于自身的完善,而应立足于保险法实现规范的分化整合。这要求将保险说明义务的规制功能分出至保险业法,以适合性原则保障投保人意思自治,将保险销售行为规制建构为“反身法”,同时在保险合同法项下整合保险说明义务的“要件—效力”程式,依缔约过失法理重塑救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系统论 反身法 保险法修改 保险销售制度 规制 合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刑法学自主性的基本面向与发展前景
18
作者 周光权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7,238,239,共15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刑法学的知识自主性呈现通过体系性思考确立刑法基本立场,对司法实践予以持续关注,保持理论的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三个面向,在切实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建构合理的犯罪论体系,以及深化过失论、共犯论、罪数论、量刑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刑法学的知识自主性呈现通过体系性思考确立刑法基本立场,对司法实践予以持续关注,保持理论的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三个面向,在切实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建构合理的犯罪论体系,以及深化过失论、共犯论、罪数论、量刑论、具体犯罪认定等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理论研究空前深入,为满足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提供了理论资源。是否使用国外刑法学的某一术语,不是判断我国知识是否自主的唯一尺度,对司法难题的妥当解决才是关键;层出不穷的疑难案件决定了我国刑法理论的底色只能是实践性、功能性的,而不是纯规范论的自洽体系建构。我国刑法研究已经能够在活生生的司法实践中发现法律人的本土智慧,寻找理论发展的契机,而不是生搬硬套国外的理论。刑法学的未来发展应当继续坚持其教义学方向,既不需要纯理的推演型思考,也不宜提倡表格化的刑法“学派之争”。刑法学知识体系必须顾及实务的思维逻辑,继续推动刑法的功能主义转向,在过失犯、共犯论和量刑论等领域持续发力,立足于裁判展开深入研究,同时保持理论的反思能力,以建构更加富有解释穿透力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刑法学 犯罪论体系 实践导向 刑法谦抑性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法学的法律规范理论——一种非规范主义的规范理论
19
作者 泮伟江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32,共16页
系统论法学的法律规范理论既是系统论法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法律规范理论。它与奥斯丁和哈特的法律规范理论同属于非规范主义的法律规范理论,与凯尔森、哈贝马斯、阿列克西等人的规范主义的法律规范理论形成了法律规范理论... 系统论法学的法律规范理论既是系统论法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法律规范理论。它与奥斯丁和哈特的法律规范理论同属于非规范主义的法律规范理论,与凯尔森、哈贝马斯、阿列克西等人的规范主义的法律规范理论形成了法律规范理论的两个最重要的分支。哈特的法律规范理论着重在小型社区的语境中用“描述社会学”的方法考察法律规范的性质,成功地揭示了法律规范的规范性,但仍然预设理性个体,也未对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做出严格界定,在描述和说明大型复杂社会的法律规范的性质时并未取得成功。系统论法学的法律规范理论通过将社会区分为社区、组织和社会系统三个层次,并将社会预期维度纳入个体自我同一性之内,着重在社会系统层次描述和说明法律规范的性质,形成了重要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规范理论 非规范主义理论 系统论法学 小型简单社会 大型复杂社会 规范性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的砝码”:代表性视角下的民主决策
20
作者 王翔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50,共15页
描述性代表理论强调政治决策机构的成员结构应体现社会多样性,特别是性别配置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本文将描述性代表理论的性别效应放置在人民陪审员制度中进行考察,借助司法裁判文书大数据,系统性地检验女性陪审员之于司法决策的影响。... 描述性代表理论强调政治决策机构的成员结构应体现社会多样性,特别是性别配置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本文将描述性代表理论的性别效应放置在人民陪审员制度中进行考察,借助司法裁判文书大数据,系统性地检验女性陪审员之于司法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审判合议庭有女性陪审员加入时,会使判决结果更加“严苛”;随着女性陪审员在审判合议庭的比例增加,这种“严苛”效应会持续。女性审判长和女性当事人的存在加剧了判决的严格程度。这种效应在不同案件类型和地域间展现出差异。本研究将描述性代表理论的性别维度拓展至陪审决策领域,为我国进一步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提供了实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性代表理论 性别 代表性民主 人民陪审员制度 法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