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3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Industry of China under the Western Popular Cultural Criticism Horizon
1
作者 Zhang We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1-285,共5页
Among the schools researching the Western popular cultural theories,the most influential are the Frankfurt School and the Birm ingham School. They have disputed whether the popular culture is the disaster or the bless... Among the schools researching the Western popular cultural theories,the most influential are the Frankfurt School and the Birm ingham School. They have disputed whether the popular culture is the disaster or the blessedness for human beings and whether the popular culture is ideological or not,exploring the economic benefit and the social benefit of the popular culture,which provides enlightenment for the developm 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of China. Firstly,we shall develop the cultural industry to satisfy the growing demand of the people for cultural products; secondl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we shall balance the social benefit and economic benefit; finally,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the necess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大众文化 西方 中国 法兰克福学派 流行文化 视野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丹 徐晓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4,共7页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思政课”理念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改革与创新相结合、主导与主体相协同,树立“大格局”、构建“大课堂”、拓展“大资源”、写好“大文章”。透视当...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思政课”理念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改革与创新相结合、主导与主体相协同,树立“大格局”、构建“大课堂”、拓展“大资源”、写好“大文章”。透视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主流,但依然存在组织协同性不足、场域联动性不强、资源支撑性不够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实践教学的思想意识淡薄、保障机制阻滞、考核评价失衡。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要坚持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思维,构建全周期、全要素、全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思政课 实践教学 改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全场景构建及效能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丽敏 岳秀丽 何燕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60,共13页
目前,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和实践日益深化,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全场景教学环境构建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文章基于具身德育理论和相关教学场景化研究的基础,深刻剖析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发展的现实需求,... 目前,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和实践日益深化,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全场景教学环境构建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文章基于具身德育理论和相关教学场景化研究的基础,深刻剖析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发展的现实需求,构建了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全场景模式,并开展了相关的教学实践探究。在教学场景效能研究方面,研究过程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软件分析数据。为验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研究对学习者心流体验相关数据、心理唤醒状态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三种方法互为验证,证明全场景教学环境对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文章也分析了该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外语 课程思政 具身理论 全场景 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基础、形势与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柳洲 刘笑侃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4,共6页
新时代以来,我国思政课建设经历了快速的外延式发展阶段,已经进入提升要素质量、优化系统结构、实现思政课“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面临着意识形态斗争的全新境遇和强国建设... 新时代以来,我国思政课建设经历了快速的外延式发展阶段,已经进入提升要素质量、优化系统结构、实现思政课“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面临着意识形态斗争的全新境遇和强国建设的时代任务,思政课内部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亟待解决。“守正创新”为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方法论:一是教育理念,守“培根铸魂”立德之正,创“启智增慧”赋能之新;二是教材内容,守“思想政治”价值之正,创“针对性、鲜活性”吸引力之新;三是教学方法,守“科学合理”实效性之正,创“多元融合”生动深刻之新;四是教育体制,守“党的全面领导”之正,创“多方协同”大思政课体制之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内涵式发展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优化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亮亮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2,共6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以话语作为载体和媒介,通过话语影响思政课教学成效,关系着思政课的学理性、生命力、解释力和亲和力。进入新时代,数字技术革新与迭代升级打破了传统思政课教学空间的固有形态,由此建构出的虚拟...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以话语作为载体和媒介,通过话语影响思政课教学成效,关系着思政课的学理性、生命力、解释力和亲和力。进入新时代,数字技术革新与迭代升级打破了传统思政课教学空间的固有形态,由此建构出的虚拟空间也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形塑着教学的空间、模式、场景与话语格局,成为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关键变量。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优化的路径是明晰教学话语优化的依据,选好教学话语优化的内容,创新教学话语优化的手段,把握教学话语优化的时机,找准教学话语优化的分寸,将教材文本转化为教学文本,化文本为生活、化抽象为形象,使思政课堂中的大学生既“抬头”又“点头”,既“解渴”又“过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话语优化 教学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效能的双重检验——以框架理论为视角的中国农民群体考察
6
作者 李蓉蓉 解小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4,共10页
意识形态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意识形态效能反映了国家治理的效能。因此,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意识形态效能不断彰显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与传播贯穿于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治理的主线,产生... 意识形态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意识形态效能反映了国家治理的效能。因此,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意识形态效能不断彰显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与传播贯穿于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治理的主线,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意识形态效能是其影响力的根本体现。对此,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重要思想的文本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文本框架”下呈现出话语变迁的适应性和连续性特征;从中国农民群体的现实回应中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受众框架”下呈现出农民的广续性基础认知、深厚性情感认同和持久性价值认定,凸显出中国农民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情感价值为主导”的认同特点。这是长期以来政党认同的代际传承的产物,同时也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弥足珍贵的合法性基础和民心支持。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效能可通过强化组织引领统摄,突出认知导向;创新话语表达形式,延展认知带宽;优化数字传播生态,畅通认知通道;以及融入地域特色要素,增强认知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效能 框架理论 中国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创新社区情境下的用户创新行为研究——理念型心理契约视角
7
作者 白景坤 孙晓彤 李健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7,共11页
企业与用户数据化互动创新成为数字经济的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社区(OIC)作为企业与用户互动创新的载体,如何激发社区用户创新行为备受学界关注。已有文献多聚焦用户个体动机,强调用户对社区单方面的需求,鲜有研究从用户与社区关系视角... 企业与用户数据化互动创新成为数字经济的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社区(OIC)作为企业与用户互动创新的载体,如何激发社区用户创新行为备受学界关注。已有文献多聚焦用户个体动机,强调用户对社区单方面的需求,鲜有研究从用户与社区关系视角探讨理念型心理契约的作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讨理念型心理契约对用户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社区激励因素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海尔社区、小米社区、华为社区和大疆社区用户的385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理念型心理契约对用户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物质激励对理念型心理契约和用户创新行为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显著;社区认可激励和等级激励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拓展和深化理念型心理契约与用户创新行为关系研究,对开放式创新社区情境下管理用户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创新行为 社区激励 自我决定理论 理念型心理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论理论建构的思考
8
作者 韩震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0,共7页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构建、教学实践和育人规律。基于独特的课程发展历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兼具政治性和思想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因此,道德...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构建、教学实践和育人规律。基于独特的课程发展历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兼具政治性和思想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论在本质上也属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范畴,加强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论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例如,有利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丰富教育学理论,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等等。该学科的研究学习内容,值得从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师及未来的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经历终身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论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维探赜
9
作者 任福兵 郭倩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44,共6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的精神滋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三个维度展开。价值维度重在回答“因何融入”问题,突出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的精神滋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三个维度展开。价值维度重在回答“因何融入”问题,突出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守正创新的时代价值、立德树人的功能价值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价值;理论维度重在回答“融入什么”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性与政治性、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与开放性;实践维度重在回答“怎样融入”问题,强调增强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关联性,围绕学生主体实现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讲深讲透讲活讲新,发挥教师主导提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价值维度 理论维度 实践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视域下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探赜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玉瑜 朱国芬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142,共6页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自主知识体系是系统基础,思政课是系统内核,协同一体机制是系统保障,育人价值实现是系统运行的结果。“大思政课”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包括由思政课课堂教学体系、实践...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自主知识体系是系统基础,思政课是系统内核,协同一体机制是系统保障,育人价值实现是系统运行的结果。“大思政课”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包括由思政课课堂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组成的内部子系统以及由教学研究体系、智慧平台体系、师资体系、课程思政体系、日常思政教育体系等组成的外部子系统。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以整体性原则推进资源互融互动,搭建“大平台”;以层次性原则促进教学创新创优,建设“大课堂”;以开放性原则实现人才同心同行,建好“大师资”;以自组织性原则畅通系统内外循环,构筑“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大思政课” 建设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昊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48,共4页
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和顺应“受教育者在场”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时代因应。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存在运行机制不健全、方式方法不新颖、课程体系不完善、指导教师能力不足的现... 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和顺应“受教育者在场”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时代因应。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存在运行机制不健全、方式方法不新颖、课程体系不完善、指导教师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是,构建多重机制保障教学运行,创新“互联网+”的教学方式方法,推进以教材建设为中心的课程化进程,运用“两种思维”提升教师的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多重机制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三种话语理论
12
作者 方辰 王雨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72,共10页
20世纪60年代以降,全球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再生产机制日趋隐蔽化与复杂化。随着技术革命、文化工业与数字媒介的深度介入,话语不再仅是意义的载体,更成为权力斗争与主体形塑的核心场域。在此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试图突破传统经济决... 20世纪60年代以降,全球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再生产机制日趋隐蔽化与复杂化。随着技术革命、文化工业与数字媒介的深度介入,话语不再仅是意义的载体,更成为权力斗争与主体形塑的核心场域。在此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试图突破传统经济决定论的单一叙事,通过话语理论重构意识形态批判的当代路径。阿尔都塞通过意识形态质询机制揭示了主体建构与话语权力之间的内在联系,佩肖延续这一进路开创了意识形态话语分析的微观政治路径;哈贝马斯以普遍语用学重构公共领域的话语伦理;拉克劳、墨菲通过解构阶级本质主义开辟了激进民主的话语政治空间。总体来看,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阐发的话语理论既折射出西方左翼思想应对资本主义新形态的理论自觉,也暴露出其与历史唯物主义传统的深层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交往 领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内在机理、风险挑战与应对之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福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107,115,共6页
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理清智能技术嵌入思政课教学创新引领、学理支撑的逻辑理路,正视人工智能融入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及算法偏见影响、隐私伦理安全风险及数据共享局限、主体角色异化风险及认识外包陷阱。... 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理清智能技术嵌入思政课教学创新引领、学理支撑的逻辑理路,正视人工智能融入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及算法偏见影响、隐私伦理安全风险及数据共享局限、主体角色异化风险及认识外包陷阱。要按照教育的逻辑考量智能技术,以旗帜鲜明的价值导向驾驭智能技术,以回归原点的教育智慧创新技术赋能,以强烈的主体意识提升师生智能素养,从而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思政育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校思政课 教学改革 内在机理 实践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与模型双驱动的集装箱码头集卡周转时间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桐 靳志宏 徐世达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62,共8页
集卡预约是缓解集装箱码头及其周边区域拥堵、实现港口内部作业机械均衡生产的有效手段。针对产业界对外集卡分时段在港周转时间预测的客观需求,提出了基于模型与数据双驱动的集卡在港周转时间预测方法,将在港周转时间预测转化为抵港车... 集卡预约是缓解集装箱码头及其周边区域拥堵、实现港口内部作业机械均衡生产的有效手段。针对产业界对外集卡分时段在港周转时间预测的客观需求,提出了基于模型与数据双驱动的集卡在港周转时间预测方法,将在港周转时间预测转化为抵港车辆数量预测和港内周转时间测算两个子问题,抵港车辆数量预测部分构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双层LSTM(长短期记忆递归神经网络)模型,港内周转时间测算部分则采用排队模型驱动方法。通过与历史实际数据集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单纯数据驱动或单纯模型驱动方法,所提出的数据与模型双驱动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码头集卡周转时间,且相较单纯数据驱动或单纯模型驱动的方法可降低40%以上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百分比误差(MAPE),更精确的集卡周转时间预测可为码头制定运营计划提供有利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卡预约系统 集装箱码头 周转时间 数据驱动 LSTM神经网络 排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软硬技能并重的实践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兰兰 聂小菲 +6 位作者 李艳 柯丽 孙莉 曹琼雅 肖娟 罗贻雪 陶玲瑄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基于软硬技能并重理念对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并评价实践效果。方法选取药护学院2021级护理本科生92名为对照组,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22级护理本科生85名为观察组,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基于... 目的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基于软硬技能并重理念对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并评价实践效果。方法选取药护学院2021级护理本科生92名为对照组,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22级护理本科生85名为观察组,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基于软硬技能并重理念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混合式教学,强化临床思维、人文关怀、沟通交流、团队协作、分析解决问题等软技能。结果观察组操作技能考试总分及硬技能、反馈指标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沟通交流、人文关怀及临床思维软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学生对其教学方法7个方面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课程思政视域下软硬技能并重的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硬技能和软技能,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护理学 实验教学 课程思政 软技能 硬技能 教学改革 人文关怀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ra类文生视频模型驱动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的困境及突破之道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章文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5,159,共12页
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不仅是创新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可靠支点,也是应对由Sora类文生视频模型引发的信息传播模式变革、廓清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迷雾”的重要路径。在文生视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本然在于复归感性的对象性活动本位... 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不仅是创新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可靠支点,也是应对由Sora类文生视频模型引发的信息传播模式变革、廓清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迷雾”的重要路径。在文生视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本然在于复归感性的对象性活动本位,实然在于建构虚实共生的沉浸场景,应然在于实现技术驱动下的价值引领。基于“认知—情感—意动”理论的视角,Sora类文生视频模型驱动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正面临着认知模式原子化、情感询唤虚拟化、意动行为畸形化的现实困境。破解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的现实之困,实现叙事过程中的“知情意行同构”,应循守“致知”“激情”“诚意”“励行”的实践逻辑。其中,“知”重在筑牢认知高度,“情”力在追求情感温度,“意”旨在提升思想厚度,“行”意在突出实践力度,只有四者之间互动融合,才能不断优化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RA 文生视频模型 主流意识形态 视觉叙事 “认知—情感—意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赋能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多维进路 被引量:2
17
作者 聂小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1-310,共10页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象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程度的重要表现,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立足数字时代,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成熟与多维应用,面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实际需求,两...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象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程度的重要表现,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立足数字时代,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成熟与多维应用,面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实际需求,两者的结合具有内在契合性和现实必要性。把握大数据的功能价值、应用场景以及内蕴的思维理念,厘清形象建构的内在规律和一般过程,能够有效探赜大数据赋能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多维进路。大数据通过作用发挥有效赋能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养提升、结构优化和精准治理,在主体强化中更加主动地建构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大数据通过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设计的理念革新、形象塑造的系统实施、形象传播的融合开展,在环节优化创新中更加有序地建构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大数据通过破解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之间的矛盾、应然和实然之间的矛盾以及形象现实表征和实际感知之间的矛盾,在推动矛盾问题破解中更高质量地建构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大数据通过助力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综合评价和重点评价相结合、外在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优化中更高效地建构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思政课教师队伍 形象建构 赋能 教育评价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轴机械臂非奇异快速积分终端滑模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18
作者 陈涛 刘建璇 +2 位作者 王立忠 邹湘军 李晓娟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15-2123,共9页
针对机械臂建模参数精准性与扰动不确定性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非奇异快速积分终端滑模控制方案。设计一种新型非奇异快速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保证系统快速收敛的同时避免收敛中的奇异性问题,积分项用于提高... 针对机械臂建模参数精准性与扰动不确定性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非奇异快速积分终端滑模控制方案。设计一种新型非奇异快速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保证系统快速收敛的同时避免收敛中的奇异性问题,积分项用于提高对扰动的抑制能力,保证控制器对误差的快速响应;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对控制器进行收敛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案能在有外部干扰的情况下保证关节轨迹精确跟踪,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非奇异快速积分终端滑模控制 轨迹跟踪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ASMC在光电跟踪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丽荣 任彦 王义敏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1-76,共6页
针对存在多种扰动源的光电跟踪系统,提出有限时间自适应滑模复合控制(finite time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mpound control,FTASMC)策略。首先,将各类扰动看做等效干扰,设计基于super-twisting的高阶滑模干扰补偿器对其进行快速的估计... 针对存在多种扰动源的光电跟踪系统,提出有限时间自适应滑模复合控制(finite time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mpound control,FTASMC)策略。首先,将各类扰动看做等效干扰,设计基于super-twisting的高阶滑模干扰补偿器对其进行快速的估计补偿;其次,为提高控制精度,提出一种新的双幂次自适应滑模控制(double power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DASMC)策略,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采用双幂次理论结合终端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一种新型滑模面,并通过设计一种新型自适应快速滑模趋近律,得到能够保证系统在有限时间内全局快速收敛的控制率。最后,使用Lyapunov理论及实验仿真证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跟踪系统 自适应滑模控制 终端滑模控制 有限时间控制 LYAPUNOV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情意信行”视域下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20
作者 胡颖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7-902,共6页
红医精神是医学生思政课的重要教学资源,“知情意信行”教育理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对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在“知情意信行”视域下,红医精神中“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救死扶伤、艰... 红医精神是医学生思政课的重要教学资源,“知情意信行”教育理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对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在“知情意信行”视域下,红医精神中“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救死扶伤、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基本内涵是信仰、知识、情感、意志、行动五个维度的具体体现,与医学生思政课的培养目的高度契合,具有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情感共鸣的互通性、教育资源的耦合性、精神之钙的同源性、手段目的的协同性。因此,要充分挖掘好、运用好红医教学资源,从“知情意信行”五个维度讲好红医故事、厚植红医情怀、磨炼红医意志、延续红医信念、践行红医精神,从而帮助学生在红医精神的教育和感召下打牢“知”的基础、增进“情”的产生、推动“意”的传承、坚定“信”的力量、促成“行”的效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医精神 思政课程 知情意信行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