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8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Theory of Survival and the Theory of Death in the Works of Franz Kafka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Hel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9-263,共5页
The problem of "life and death" has been a confusing proposition of philosophy since long ago,for which philosophe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ake great pains to pursue the answer.The problem of"life and... The problem of "life and death" has been a confusing proposition of philosophy since long ago,for which philosophe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ake great pains to pursue the answer.The problem of"life and death"is also attractive for litterateurs.This paper attempts to scrutinize the works of Franz Kafka and based on comments of different critics,simply analyzing the theory of survival and the theory of death and exploring the aesthetic value.Through analysis,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theory of survival in the works of Kafka tends to express hating of not being favored by chances and the fright and anxiety of the time;on the contrary,the theory of death in his works tends to express worship and belief.Both life and death are expressed vividly in his works,showing the brave pursuit of senior artistic forms of Kafka and the essence of its aesthetic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美学价值 死亡 生存论 审美价值 艺术形式 哲学家 吸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pirical Analysis of Value-at-Risk Estimation Methods Using Extreme Value Theory
2
作者 Zhao Yuanrui & Tian Hongwei School of Management, Finance Center, Tianjin University, 300072,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1期13-21,共9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methods of value-at-risk (VaR) estimation using extreme value theory (EVT). It compares two different estimation methods, 'two-step subsample bootstrap' based on moment estimation and m...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methods of value-at-risk (VaR) estimation using extreme value theory (EVT). It compares two different estimation methods, 'two-step subsample bootstrap' based on moment estimation and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 according to their theoretical bases and computation procedures. Then, the estimation results are analyzed together with those of normal method and empirical method.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foreign exchange data shows that the EVT methods have good characters in estimating VaR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and 'two-step subsample bootstrap' method is preferable to M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lue-at-risk (VaR) Extreme value theory (EVT) 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 distribution Twr-step subsample bootstrap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Referential Role of Western Urbanization Theor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3
作者 li qin huang qiuyue(译)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3-268,共6页
Western urbanization theory has crucial influence on the course of China' s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Social economy and the scientific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are the key of the layout of urban and rural co... Western urbanization theory has crucial influence on the course of China' s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Social economy and the scientific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are the key of the layout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and an important factor in facilitat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of social resources 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life is the focus of China' s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As western urbanization theory just probes into this specific issue,it offers referential value in urging us to take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 城市化 西方 借鉴 中国 社会经济 可持续发展 规划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approach of background value and initial item for improving prediction precision of GM(1,1) model 被引量:34
4
作者 Yuhong Wang Qin Liu +2 位作者 Jianrong Tang Wenbin Cao Xiaozhong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1期77-82,共6页
A combination method of optimization of the back-ground value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initial item is proposed. The sequences of the unbiased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are simulated and predicted through the optimizati... A combination method of optimization of the back-ground value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initial item is proposed. The sequences of the unbiased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are simulated and predicted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background value in gre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e principle of the new information priority in the grey system theory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initial item in the original GM(1,1) model are ful y expressed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itial item in the proposed time response function. A numerical example is employed to il u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ble to simulate and predict sequences of raw data with the unbiased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and has better simulation performance and prediction precision than the original GM(1,1) model rela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ground value initial item grey system theory grey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method about the IF/THEN rules based on rough set theory 被引量:2
5
作者 Liu Daohua Yuan Sicong +1 位作者 Zhang Xiaolong Wang Fazh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3期628-634,F0003,共8页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F/THEN rules in rough set theory are analyzed first, and then the automatic process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is given. The numerical data is qualitatively processed by the classification of m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F/THEN rules in rough set theory are analyzed first, and then the automatic process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is given. The numerical data is qualitatively processed by the classification of membership functions and membership degrees to get the normative decision table. The regular method of relations and the reduction algorithm of attributes are studied. The reduced relations are presented by the multi-representvalue method and its algorithm is offered. The whole knowledge acquisition process has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and the extracted knowledge is true and rel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gh set theory knowledge's automatic gain IF/theN rule attribute reduction multi-dimensionalrepresentative val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绿色形象的中介作用与价值认知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军伟 梁秋宸 刘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1,共9页
ESG信息披露是驱动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由此,如何通过激发企业ESG信息披露动机促进其绿色创新绩效提升引起学界关注。基于动机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与环境心理学理论,构建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绿色形象、价值认知与绿色创新绩... ESG信息披露是驱动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由此,如何通过激发企业ESG信息披露动机促进其绿色创新绩效提升引起学界关注。基于动机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与环境心理学理论,构建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绿色形象、价值认知与绿色创新绩效关系概念模型,以绿色形象为中介变量,以管理层价值认知为调节变量,探讨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通过对254份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ESG信息披露的利己性动机与利他性动机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形象在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与企业绿色创新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价值认知正向调节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与绿色创新绩效的关系。结论可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指导,为政府制定ESG信息披露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信息披露 企业绿色创新绩效 绿色形象 价值认知 动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劳动、人工智能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 被引量:3
7
作者 阎孟伟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8,187,共12页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理论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中关于活劳动的思想的重新理解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在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中,“活劳动”是指在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中既保存价值又创造价值的劳动,因而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理论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中关于活劳动的思想的重新理解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在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中,“活劳动”是指在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中既保存价值又创造价值的劳动,因而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而在生产智能化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人工智能机器具有了能够满足产品生产所需的智能性因素,从而能够代替生产工人成为活劳动的承担者,并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某些学者否认人工智能机器可以创造价值主要是因为没有看到人工智能机器与非智能机器的本质差别。人工智能机器取代生产工人成为活劳动的承担者,能够把生产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并给人们创造出更为充分的自由时间。但在以资本逻辑主导的经济形态中,自由时间很难得到公平的分配。我国致力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合理限制资本逻辑起作用的范围,把增加国民的自由时间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劳动 人工智能 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 自由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系统构建 被引量:3
8
作者 贺超 蒋雯文 崔权雪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两山”理念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党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现有的生态产品内涵尚未形成科学共识,理论研究滞后实践的困境尤为突出。通过剖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厘清了建构...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两山”理念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党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现有的生态产品内涵尚未形成科学共识,理论研究滞后实践的困境尤为突出。通过剖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厘清了建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内在逻辑;从排他性、非竞争性等属性出发,提出了以明晰产权建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践优化方向;讨论了设置、界定产权和维护产权的交易成本约束问题。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统筹国土、自然资源资产登记确权工作,创新以价值实现为导向的生态产品产权体系,强化技术支撑,降低产权路径交易成本,进一步聚焦纯公共资源类生态产品的保护,引导推动生态产业化来强化产权路径的效果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机制 劳动价值论 “两山”理念 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和美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乡村场景价值理论的视角
9
作者 杨庆媛 王愈滋 +3 位作者 杨人豪 苏康传 王笛 孙朝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共15页
目前,和美乡村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分析和个案描述,亟需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将场景理论与乡村多元价值理论有机结合,构建乡村场景价值理论,强调乡村多元价值在多种场景中的“生成—互动—反馈”逻辑,揭示各类价值在不同场景中的... 目前,和美乡村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分析和个案描述,亟需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将场景理论与乡村多元价值理论有机结合,构建乡村场景价值理论,强调乡村多元价值在多种场景中的“生成—互动—反馈”逻辑,揭示各类价值在不同场景中的显化过程;利用“乡村场景价值理论”分析框架,对成都市多利桃花源和重庆市武隆犀牛古寨乡村建设和发展进行案例分析,证实理论框架的适用性,进一步阐明差异化核心场景在乡村价值生成、互动和反馈中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美乡村 场景理论 乡村多元价值理论 乡村场景价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试点、扩散与创新——基于国家政策和欠发达地区地方实践“互文”的逻辑考量
10
作者 郭萌 王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4,共12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由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是一个经历试点、扩散与创新进而形成制度的建构与发展的历程。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缘何从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地方实践如何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不断扩散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继...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由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是一个经历试点、扩散与创新进而形成制度的建构与发展的历程。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缘何从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地方实践如何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不断扩散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继而推动更多制度创新这两个问题,运用多源流理论和实际案例解构,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由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行动,是经济增长问题源流、社会进步政治源流、可持续发展政策源流三个方面共同作用、汇聚推动的结果。国家政策与地方实践之间参互成文,呈现复杂多样的螺旋上升连接机制;地方实践的全面推广必须聚焦核心问题并考虑其社会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多源流理论 两山理论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共创:初论城市更新的理论范式及建构路径
11
作者 洪亮平 李沂晓 乔杰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3,22,共11页
存量更新时代传统空间生产理论、租差理论等增量开发背景下以空间资产价格为核心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范式已难以解释存量发展条件下城市更新的路径模式与价值创造逻辑,为此需要重新构建空间交易与空间消费视角下符合其经济行为规律的新的... 存量更新时代传统空间生产理论、租差理论等增量开发背景下以空间资产价格为核心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范式已难以解释存量发展条件下城市更新的路径模式与价值创造逻辑,为此需要重新构建空间交易与空间消费视角下符合其经济行为规律的新的理论范式。文章首先指出城市更新不仅是对存量空间的物质更新,更需要通过导入新型产业与消费业态激活存量空间价值,并通过后续使用与运维拉长价值链、做大价值“蛋糕”。借鉴并运用价值共创理论,文章深入讨论了消费经济背景下城市更新是政府与市场共谋,空间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作,产业与空间互动进而实现空间价值、创造价值并分享价值的过程。从多学科视角对城市更新的本质内涵进行了深入揭示,通过对城市更新“投、建、运、管”全过程价值共创的梳理,探讨了城市更新新的理论范式及其互动演进的建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价值共创 理论范式 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沙普利值改进的DPOS共识机制
12
作者 王新胜 蒋立卫 熊书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4-240,共7页
针对委托权益共识机制(Delegated-Proof-of-Stake, DPOS)中存在的记账权集中在权重节点、节点投票不积极与恶意节点处理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沙普利值的DPOS改进方案,对记账节点的选举进行优化适配,区块收益再分配以激励节点积极参与... 针对委托权益共识机制(Delegated-Proof-of-Stake, DPOS)中存在的记账权集中在权重节点、节点投票不积极与恶意节点处理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沙普利值的DPOS改进方案,对记账节点的选举进行优化适配,区块收益再分配以激励节点积极参与,并引入惩处机制快速剔除恶意节点。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DPOS机制能够提高节点的投票率,保证系统去中心化,降低恶意节点出块概率,提高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共识机制 委托权益 博弈论 沙普利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博弈论组合赋权和云模型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多价值链协同成本管理效益评价
13
作者 许晓敏 王之怡 +4 位作者 杨梦琪 张勇 郑世鹏 牛东晓 斯琴卓娅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8,共14页
随着市场竞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大,电力装备制造企业需要更加准确和科学地控制成本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益能力。为此,构建了基于改进博弈论组合赋权和云模型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多价值链协同成本管理效益评价模型。首先,探讨了... 随着市场竞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大,电力装备制造企业需要更加准确和科学地控制成本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益能力。为此,构建了基于改进博弈论组合赋权和云模型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多价值链协同成本管理效益评价模型。首先,探讨了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的系统构成,从供应、生产、营销和服务多个价值链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结合博弈论思想对最优最劣法(best worst method,BWM)确定的主观权重和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法确定的客观权重进行组合优化。利用云模型对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多价值链成本管理效益进行评价,并划分了评价等级指标。最后,以某电力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为企业在实践中优化成本管理效益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价值链协同 成本管理效益 组合赋权 博弈论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价值模型的设计方案决策
14
作者 王茹 郑雨洁 +1 位作者 梁琼 黄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1-397,共7页
为了在工程项目初步设计阶段科学便捷地进行多属性设计方案优选,减少在设计方案选择过程中主观评价对决策的影响,基于博弈论-价值模型对考虑碳排放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优选.从可持续性、技术性和经济性3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设计方案优... 为了在工程项目初步设计阶段科学便捷地进行多属性设计方案优选,减少在设计方案选择过程中主观评价对决策的影响,基于博弈论-价值模型对考虑碳排放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优选.从可持续性、技术性和经济性3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设计方案优选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1法确定主观权重,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基于博弈论将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得到综合权重,并通过价值工程得到各设计方案的价值系数,根据价值系数将方案进行排序,选择最优设计方案.实例分析表明,此方法具有普适性,并可提高方案评价的准确性,为设计方案优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G1法 熵权法 博弈论 价值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相似度预测和阈值自动求解的开集条件下毫米波雷达点云步态识别方法
15
作者 杜兰 李逸明 +3 位作者 薛世鲲 石钰 陈健 李真芳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50-1863,共14页
现有的雷达步态识别方法多局限于闭集设置,即假设测试阶段的所有身份类别均已包含在模板库中,不适用于库内已知身份类别和库外未知新身份类别共存的真实开放识别环境。针对非完备身份类别模板库条件下的步态识别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合... 现有的雷达步态识别方法多局限于闭集设置,即假设测试阶段的所有身份类别均已包含在模板库中,不适用于库内已知身份类别和库外未知新身份类别共存的真实开放识别环境。针对非完备身份类别模板库条件下的步态识别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合相似度预测和阈值自动求解的开集条件下毫米波雷达点云步态识别方法。在点云特征提取的基础上,结合对潜在未知类相似度得分分布的先验认知,设计了一种伪开放环境训练策略来学习相似度预测网络,提升相似度得分空间中已知类别与未知类别的鉴别性;最后,阈值自动求解模块通过极值理论对相似度得分的极值分布进行概率拟合,并通过最小虚警与漏检准则实现未知类拒判阈值的准确求解。基于实测毫米波雷达点云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在开集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识别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步态识别 开集识别 相似度预测 极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的混凝土重力坝变形安全监控模型
16
作者 程琳 袁喜娜 +2 位作者 马春辉 贾冬焱 徐笑颜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5,共9页
针对目前基于机器学习的大坝安全监控模型无法给出模型预测解释的问题,引入SHAP值理论,并结合LightGBM模型,建立了一种具备可解释性的混凝土重力坝变形安全监控模型,且该模型可以量化每个影响因子的具体贡献。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 针对目前基于机器学习的大坝安全监控模型无法给出模型预测解释的问题,引入SHAP值理论,并结合LightGBM模型,建立了一种具备可解释性的混凝土重力坝变形安全监控模型,且该模型可以量化每个影响因子的具体贡献。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考虑了变形与环境量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更接近真实情况,不仅具有良好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还能对模型进行全局和局部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重力坝 变形安全监控 可解释机器学习 SHAP值理论 LightG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发展的人工智能前沿
17
作者 王天恩 焦成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77,共8页
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创造价值的问题,既涉及理论的更深层次,又涉及实践的更广范围。对于这样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后果的问题,学界截然不同的观点表明必须在更深层次理解。作为人类对象性活动发展到特殊阶段的产物,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意... 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创造价值的问题,既涉及理论的更深层次,又涉及实践的更广范围。对于这样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后果的问题,学界截然不同的观点表明必须在更深层次理解。作为人类对象性活动发展到特殊阶段的产物,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意味着人类对象化活动从创造力的对象化发展到了创造性本身的对象化。正是--甚至只有从人类创造性本身的对象化理解人工智能,才能对其价值创造问题给出根据充分的肯定回答和相应论证,并就其所涉及的活劳动的发展过程、劳动的物化积累及其发展规律、人类创造性本身的物化等相关重要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人工智能的发展使机器作为对象化劳动得以在更高层次展开,凸显和发展了活劳动的对象化。由此,劳动资料的发展清晰呈现为一个智能化过程。正是人类创造性本身的对象化,更深层次表明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解释力;正是作为人类创造性本身的对象化,人工智能的价值创造研究成了劳动价值论发展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价值论 人类创造性的对象化 活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企业可持续价值创造的动态路径:从价值生成到价值延续——基于哔哩哔哩的案例研究
18
作者 王仙雅 黄玲玲 王瑞霞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2,共12页
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平台企业如何创造可持续价值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以哔哩哔哩为案例企业,运用扎根理论对平台企业可持续价值创造的路径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平台企业可持续价值创造的路径具有动态性,包括价值生成和价值延续... 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平台企业如何创造可持续价值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以哔哩哔哩为案例企业,运用扎根理论对平台企业可持续价值创造的路径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平台企业可持续价值创造的路径具有动态性,包括价值生成和价值延续两个阶段:在价值生成阶段,平台企业由商业模式主导,创造初始性价值;在价值延续阶段,平台企业由社会责任主导,创造可持续价值。研究结论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三个层面揭示了初始性价值和可持续价值的具体内涵和维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企业 可持续价值创造 动态路径 案例研究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蜂鸣”聚集到价值共创:展览项目成长路径研究
19
作者 刘林艳 徐昊平 李梦吟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176,共19页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强化展览知识信息的获取、流动与创新等属性,挖掘并激发参展主体创新活力,探索展览项目衍射成长是展览企业更新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以及增强竞争力的重要议题。然而,已有关于展览业成长的...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强化展览知识信息的获取、流动与创新等属性,挖掘并激发参展主体创新活力,探索展览项目衍射成长是展览企业更新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以及增强竞争力的重要议题。然而,已有关于展览业成长的研究忽略了对展览项目成长路径及其衍射机制的深入分析。文章融合“蜂鸣”与价值共创两种视角,对综合同人展·COMICUP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研究发现:1)展览价值共创策略迭代与信息知识的“蜂鸣”程度息息相关;2)展览的衍射领域以服务参展主体为核心,是办展核心理念的进一步延伸;3)展览从知识信息集合到创新平台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据此,研究提出的展览项目持续成长过程模型,深化了展览项目的成长战略更新过程与衍射机制研究,对展览企业展览项目开发创新与激发参展主体活力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战略 展览企业 价值共创 “蜂鸣”理论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时代国际体育赛事中的体育价值观传播与引导策略
20
作者 李静亚 谢群喜 王润斌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3,43,共12页
基于传播构成组织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文本情感分析法,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的奥林匹克价值观传播为例,系统探析社交媒体时代国际体育赛事中体育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信息传递层面,北京2022年冬奥会全球信息传播网络中... 基于传播构成组织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文本情感分析法,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的奥林匹克价值观传播为例,系统探析社交媒体时代国际体育赛事中体育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信息传递层面,北京2022年冬奥会全球信息传播网络中的信息流动较为通畅,但不同“圈子”间的跨文化传播程度较弱,且网络中存在对体育价值观传播造成阻碍的关系“破坏者”;在意义生产与协商层面,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全球信息传播网络中的话语权利呈现“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并存的局面,而全球信息传播空间常因关系“破坏者”将体育流量引向与政治等相关的争议性话题而出现情绪对立,体育价值观积极意义的全球共享受负面信息干扰依然面临较大阻碍。据此,从推动文明新关系建立、秉持体育政治中立以及把握传播理念转向等方面,提出引导体育价值观有效传播的具体策略,以期更好地回应“如何通过体育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时代 国际体育赛事 北京2022年冬奥会 体育价值观 传播构成组织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