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5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OF-MS分析酒煎瓜蒌薤白半夏汤物质成分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明阳 金莹 +2 位作者 赵启韬 曾以德 董振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148,共8页
目的基于超高液相色谱仪-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析酒煎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化学成分,探讨酒煎法对该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ALO 90A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2.7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溶液(B)作为流... 目的基于超高液相色谱仪-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析酒煎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化学成分,探讨酒煎法对该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ALO 90A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2.7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溶液(B)作为流动相体系,以0.3 mL/min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5℃。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根据化合物精确分子量、质荷比、质谱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在线数据库与相关文献报道,通过Aglilent Mass Hunter Qualitative Analysis软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正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定出95种化学成分。结论该研究较为全面的总结了酒煎瓜蒌薤白半夏汤中的化学成分与物质分类,发现酒煎法可丰富该方有效成分并减少潜在毒性成分,为进一步探究酒煎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半夏汤 UPLC-Q-Tof-MS/MS 酒煎 结构鉴定 裂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糠蛋白提取、改性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芳 韩伟 +4 位作者 郭超 张颖 张维清 刘玉春 王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3-372,共10页
米糠是稻谷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产量大、营养价值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出普通精米的一倍,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高附加值资源。从中提取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种类齐全、过敏性低、生物效价高且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是优质的植物性蛋白,可... 米糠是稻谷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产量大、营养价值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出普通精米的一倍,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高附加值资源。从中提取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种类齐全、过敏性低、生物效价高且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是优质的植物性蛋白,可用来弥补蛋白质资源的缺乏。但目前米糠蛋白的提取效率低、成本高,导致加工利用水平不高。该文综述了米糠蛋白的提取和改性技术,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对米糠蛋白含量和提取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改性方法对米糠蛋白乳化性、起泡性、溶解性等功能特性的影响,简述了米糠蛋白在食品加工行业的应用情况,展望了生物发酵法、组合法高效提取并改性米糠蛋白的研究前景以及米糠蛋白在食品、药品领域的应用前景,旨在提高米糠的综合利用率,为米糠蛋白的生产、加工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蛋白 发酵 改性 应用 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和多元统计分析樟帮米泔水漂白术漂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
3
作者 杨丹阳 张安然 +6 位作者 陈雨迅 于欢 吴晓莹 朱盈徽 肖小林 龚千锋 叶培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1-157,I0027,共8页
目的研究樟帮米泔水漂白术漂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为白术漂制工艺的合理制定及炮制机制的阐释提供参考。方法以白术生品及其5个不同漂制阶段的漂制品(第1、2阶段漂制品分别为生品用9倍量米泔水各漂12、24 h;第3-5阶段漂制品分别... 目的研究樟帮米泔水漂白术漂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为白术漂制工艺的合理制定及炮制机制的阐释提供参考。方法以白术生品及其5个不同漂制阶段的漂制品(第1、2阶段漂制品分别为生品用9倍量米泔水各漂12、24 h;第3-5阶段漂制品分别为生品先用9倍量米泔水漂24 h,再用9倍量清水各漂12、24、48 h,漂洗温度均为26℃)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检测其化学成分,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5 min,5%-30%B;5-14 min,30%-60%B;14-23 min,60%-70%B;23-31 min,70%-95%B;31-32 min,95%-5%B;32-35 min,5%B),柱温40℃,进样量2μL,流速0.3 mL·min^(-1);运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扫描并采集质谱数据,扫描范围m/z 50-1250;利用PeakView 1.2进行数据分析,结合对照品、chemicalbook数据库及相关文献对白术生品及其5个不同漂制阶段漂制品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质谱数据通过MarkerView1.2软件归一化处理后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找出差异化合物,分析差异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随漂制时间不同的变化规律。结果从白术生品及其5个不同漂制阶段漂制品中共鉴别出55个化学成分,包含白术内酯Ⅰ、Ⅱ、Ⅲ等在内的40个共有成分。其中,从白术生品、第1-5阶段漂制品中分别鉴别出了53、47、49、49、44、46个成分。与白术生品比较,漂制过程中新增了vitexin和dihydrosyrindine 2个成分,未检测到聚-L-组氨酸、尿苷等9个成分,而9-hydroxy-7-oxo-7H-furo[3,2-g]chromen-4-ylβ-D-glucopyranoside、4-octylbenzoic acid等4个成分在漂制过程中呈消失-出现的变化趋势。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18个差异化合物,其中白术内酯Ⅰ、Ⅱ、Ⅲ这3个差异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随着漂制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都是生品中为最低,第3阶段漂制品中为最高。结论漂制辅料(清水和米泔水)和漂制时间是白术漂制过程中化学成分产生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漂白术饮片若以白术内酯Ⅰ、Ⅱ、Ⅲ为指标性成分和药效成分,则白术合理的漂制工艺为:白术生品先用9倍量米泔水漂24 h,再用9倍量清水漂12 h。该实验可为樟帮特色米泔水漂白术炮制科学内涵的阐释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米泔水 漂制过程 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稻粒特征识别检测系统
4
作者 刘春山 李金琼 +4 位作者 陈思羽 刘洪义 潘佳琦 焦仁宝 初旭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8-144,共7页
通过视觉识别图像处理技术对稻谷谷粒进行处理,利用OTSU自适应阈值对稻谷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采用中值滤波对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图像分割和连通区域标记,基于几何形状特征阈值检测算法识别不同种类稻谷的长度、宽度、周长和面积像素值,... 通过视觉识别图像处理技术对稻谷谷粒进行处理,利用OTSU自适应阈值对稻谷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采用中值滤波对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图像分割和连通区域标记,基于几何形状特征阈值检测算法识别不同种类稻谷的长度、宽度、周长和面积像素值,提出一种综合的阈值通用旋转法,可实现不同谷粒的分类。根据获取谷粒图像样品和采集谷粒数目特征,基于形态学处理和分水岭变换分割算法对谷粒进行数目识别提取,最后根据检测的数目和整碎谷粒特征统计汇总稻谷谷粒的相关参数信息,将谷粒识别结果和相关数据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便于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MatLab软件中GUI界面开发的稻谷检测系统对谷粒数目有较好的识别力,精确度达98.327%,对于整碎谷粒的识别误差在可控范围,满足要求与传统人工检测相比,具有检测快速、多样化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系统 特征识别 图像处理 稻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菰米研究现状及产业发展趋势
5
作者 张玉 杨狄芯芯 +3 位作者 练银银 谭斌 王梅 索化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2,共10页
菰米作为营养均衡的无麸质全谷物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和医学价值。该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菰米的营养成分和加工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菰米中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维生素、酚类... 菰米作为营养均衡的无麸质全谷物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和医学价值。该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菰米的营养成分和加工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菰米中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维生素、酚类化合物、植物甾醇、γ-谷维素和γ-氨基丁酸等,具有抗氧化和抗心脑血管疾病等活性。菰米现有加工方式单一,应用处于初级阶段,开展菰米新加工方式研究,拓展其应用特性是当前该领域的重要研究任务。展望了未来我国菰米深入研究与加工应用的发展方向,未来菰米需选育优良品种、扩大种植率;菰米加工可从主食食品、休闲食品和发酵食品三大类进行研发,也可作为膳食补充剂添加进食品中,提升产品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菰米 营养成分 生物活性成分 加工方式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芽种的催芽程度和晾置时间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6
作者 王贺 李静 +5 位作者 顾春梅 萧长亮 王丽萍 那永光 王安东 周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41-46,共6页
为了研究水稻不同催芽程度芽种的适宜待播时间及对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测定室温条件下不同晾置时间对水稻三江6号“露白”(仅胚芽突破种皮)和“发芽”(胚芽胚根突破种皮)两种芽种含水量的影响,并调查晾晒后2种催芽程度芽种的出苗率及... 为了研究水稻不同催芽程度芽种的适宜待播时间及对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测定室温条件下不同晾置时间对水稻三江6号“露白”(仅胚芽突破种皮)和“发芽”(胚芽胚根突破种皮)两种芽种含水量的影响,并调查晾晒后2种催芽程度芽种的出苗率及秧苗素质。结果表明,(1)未经晾晒“露白”“发芽”芽种的含水量分别占种子干重的44.8%和55.4%。晾置0~8 h后,两种芽种的含水量下降速度快,“露白”芽种含水量降至24.4%,“发芽”芽种含水量降至25.9%;(2)“露白”芽种在0~10 h(芽种含水量44.8%~23.3%)晾置时间内,秧苗根系、鞘叶的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出苗率≥85%。“发芽”芽种在0~10 h(芽种含水量55.4%~24.8%)晾置时间内,出苗率≥85%,但晾置时间≥1 h,幼苗种子根消失,根系多为新生短小须根;(3)在3.5叶期,未经晾晒的“露白”和“发芽”芽种(晾置0 h)处理的秧苗素质显著高于“发芽”芽种(晾置时间≥1 h)。综上,与“发芽”芽种相比,“露白”芽种具有更长的待播时间,更适合水稻工厂化育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催芽程度 芽种 含水量 秧苗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灵芝发酵生产糙米灵芝菌粮
7
作者 顾丹丹 董雪 +4 位作者 张金秀 吕建华 李壮 祁永浩 王立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8-155,共8页
以灵芝菌丝对糙米进行固态发酵制备糙米灵芝菌粮,借助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菌粮的营养特性和理化特性进行研究,以开发糙米灵芝即食米稀产品。结果表明:糙米灵芝菌粮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料液比1∶0.9(g/mL)、起始pH... 以灵芝菌丝对糙米进行固态发酵制备糙米灵芝菌粮,借助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菌粮的营养特性和理化特性进行研究,以开发糙米灵芝即食米稀产品。结果表明:糙米灵芝菌粮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料液比1∶0.9(g/mL)、起始pH7.0、接种5块菌丝块、菌丝长满培养基后发酵10d,此条件下菌粮的粗纤维质量分数为1.05%,非淀粉多糖相对含量为9.34%。与未发酵糙米相比,此条件下菌粮的蛋白质量分数提高至10.40%,而脂肪质量分数降低至2.50%;可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提高至2.14%,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降低至5.51%,碳水化合物和总膳食纤维含量变化不明显。菌粮表面褶皱增多,出现许多小型孔洞,淀粉颗粒变形且数量减少;菌粮在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力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在模拟人体胃和小肠环境下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总抗氧化活性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本实验以最佳配方条件下制备的菌粮粉为主要原料,研发出外观和口感俱佳的糙米灵芝即食米稀。本研究结果表明糙米灵芝菌粮较糙米具有更好的营养品质和功能特性,可为其工业化生产和多场景应用提供有力支持,对开发新型营养功能食品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优化 营养 理化特性 自由基 即食米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高剪切挤压重组制备工程糙米工艺优化及其品质特性分析
8
作者 高扬 李家磊 +8 位作者 严松 管立军 王崑仑 李波 周野 姚鑫淼 陈凯新 任传英 卢淑雯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2,共10页
以工程糙米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运用单因素结合正交实验对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的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螺杆转速为200 r/min,模头温度为70℃,物料水质量分数为32%,在此条件下综合评分为0.92。成分分析表明,低温高剪切挤压... 以工程糙米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运用单因素结合正交实验对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的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螺杆转速为200 r/min,模头温度为70℃,物料水质量分数为32%,在此条件下综合评分为0.92。成分分析表明,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与天然糙米相比,总淀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变化,均高于高温挤压工程糙米;糙米在挤压前的总酚含量为389.35 mg/kg,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总酚含量为119.67 mg/kg,高温挤压工程糙米总酚含量为44.50 mg/kg,说明挤压过程降低糙米的总酚含量,而低温高剪切挤压处理后糙米的总酚含量的下降幅度低于高温挤压;经过挤压处理后,γ-氨基丁酸的含量升高,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γ-氨基丁酸含量为45.93 mg/kg,高温挤压工程糙米的γ-氨基丁酸含量为41.79 mg/kg,表明低温高剪切挤压可以提高糙米的γ-氨基丁酸含量。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的质构特性得到改善,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较天然糙米大幅下降,黏附性增加,口感更黏,使其适口性增强;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与高温挤压工程糙米相比,颜色较浅且均匀,样品光泽度较高,颜色更接近天然糙米;最后通过DSC、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比高温挤压工程糙米保留了更多未被破坏的淀粉颗粒,结构更为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高剪切挤压 工程糙米 工艺优化 营养特性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糙米处理方式及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汪洪涛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4,共6页
发芽糙米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食品原料,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样的活性成分,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并在多个领域如食品加工、医疗保健和日化行业中广泛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发芽糙米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 发芽糙米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食品原料,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样的活性成分,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并在多个领域如食品加工、医疗保健和日化行业中广泛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发芽糙米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本文综合探讨了不同处理方式对发芽糙米营养成分、品质特性及生理活性的影响,并系统回顾了发芽糙米在食品等领域的开发应用情况,以期为发芽糙米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发芽糙米 处理方式 营养成分 药理活性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加工机械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10
作者 刘爱民 唐文帮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8,共8页
基于水稻印刷粘种机、插秧机、无人飞机、谷物烘干机等设备在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中的应用研究,创新集成了一套涵盖父母本精量播种育秧、父母本机插秧、无人机喷施“九二○”、无人机辅助授粉以及种子机械干燥等环节的全程机械化制... 基于水稻印刷粘种机、插秧机、无人飞机、谷物烘干机等设备在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中的应用研究,创新集成了一套涵盖父母本精量播种育秧、父母本机插秧、无人机喷施“九二○”、无人机辅助授粉以及种子机械干燥等环节的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并开始推广应用。在深入探究杂交水稻种子粉质化劣变特性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劣变种子光学分选机”。经过该光学分选机的处理,发生粉质化劣变的杂交种子发芽率可提高约8.0个百分点。此外,还提出应着力研制父本专用割除机、机插秧播种育秧配套机械、专用授粉无人机以及烘干、精选、计量、包装一体化自动化生产线等种子生产加工配套机械,促进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种子 机械化生产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对糙米营养品质影响及其在米制产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竞一 洪滨 +4 位作者 张珊 袁迪 冯俊然 山珊 任传英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0-329,共10页
糙米发酵可改善其营养结构,提升活性物质生物利用率,提高风味品质,这使得糙米及其加工副产物能够实现高值化利用,其产品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市场。文章总结发酵对糙米营养品质改善作用,包括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和酚类化合物等营养成分... 糙米发酵可改善其营养结构,提升活性物质生物利用率,提高风味品质,这使得糙米及其加工副产物能够实现高值化利用,其产品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市场。文章总结发酵对糙米营养品质改善作用,包括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和酚类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的可利用度,改善老化、质构和消化等特性,提高其加工产品的品质。为更好地拓展微生物发酵在米制食品中的应用,简述发酵在多种米制产品中的前期应用基础、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对产品营养品质的影响,探讨发酵糙米在食品领域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阐释科学利用微生物发酵提升糙米营养品质和综合利用率的巨大潜力,旨在为糙米发酵相关研究人员及行业未来市场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微生物发酵 营养品质 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WOFOST模型对浙江水稻潜在生长过程的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28
12
作者 谢文霞 严力蛟 王光火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9-323,共5页
通过2001~2003年在金华市和2004年在杭州市的水稻田间试验,应用WOFOST模型对浙江水稻潜在生长进行了模拟和验证。对于常规晚稻秀水11和杂交晚稻协优46,用2001年和2002年的试验数据作参数校正,得到一套参数后,用2003年试验数据作模... 通过2001~2003年在金华市和2004年在杭州市的水稻田间试验,应用WOFOST模型对浙江水稻潜在生长进行了模拟和验证。对于常规晚稻秀水11和杂交晚稻协优46,用2001年和2002年的试验数据作参数校正,得到一套参数后,用2003年试验数据作模型验证;对于单季稻两优培九,则以2004年试验数据用于校正,2003年的用于验证。通过对几种水稻品种模拟结果的综合分析,主要结论如下:WOFOST模型可以成功地用于浙江主要水稻品种潜在生长过程的模拟,可以较好地分析浙江水稻的生长过程和产量潜力。由WOFOST模型计算得到浙江中部地区连作晚稻的生产潜力为8100kg/hm^2左右,中稻为9300kg/hm^2左右。目前两种水稻的实际平均产量分别为模拟产量的78%和70%。判断结果表明,有必要对目前水稻中、后期的田间管理措施进行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验证 模型 水稻 产量 作物生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淀粉-槲皮素复合物的制备、理化及消化特性研究
13
作者 吴巧艳 马春敏 +6 位作者 杨杨 王冰 张光 刘晓飞 王艳 徐忠 张娜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115,共6页
槲皮素可与淀粉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淀粉的理化和消化特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获取大米淀粉(RS)和槲皮素(QC)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同时对大米淀粉-槲皮素复合物(RS-QC)的溶解度、膨胀度、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热力学特性进行测... 槲皮素可与淀粉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淀粉的理化和消化特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获取大米淀粉(RS)和槲皮素(QC)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同时对大米淀粉-槲皮素复合物(RS-QC)的溶解度、膨胀度、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热力学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料液比1∶10、预糊化温度70℃、槲皮素添加量3%、共糊化时间2.5 h。添加槲皮素会影响大米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对凝沉性和冻融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复合物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和糊化焓均有所降低。此外,研究发现槲皮素可以有效抑制大米淀粉的消化性。该研究为多酚在淀粉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信息,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淀粉 槲皮素 制备工艺 理化性质 消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AUX/LAX基因的鉴定及在芽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14
作者 王铎 许昕阳 +3 位作者 沈佳 寿伟松 何艳军 轩正英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生长素是最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生长素内流载体AUX/LAX(AUXIN RESISTENT1/LIKE AUX1)与多膜跨越蛋白和氨基酸转运蛋白有关,参与生长素的主动运输过程。AUX/LAX基因已在多个物种中被鉴定,被发现在植物多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 生长素是最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生长素内流载体AUX/LAX(AUXIN RESISTENT1/LIKE AUX1)与多膜跨越蛋白和氨基酸转运蛋白有关,参与生长素的主动运输过程。AUX/LAX基因已在多个物种中被鉴定,被发现在植物多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西瓜中还没有相关报道。本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对西瓜AUX/LAX基因进行鉴定,并对其结构、系统发育、启动子顺式调控元件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西瓜全基因组中鉴定到5个AUX/LAX基因,都含有保守的Aa_trans结构域;对西瓜与拟南芥、水稻、黄瓜的21个AUX/LAX蛋白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它们被聚为两个亚族,而绝大多数西瓜与黄瓜的AUX/LAX蛋白存在一对一同源关系;从西瓜AUX/LAX基因启动子上鉴定到脱落酸、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响应元件(TCAelement),以及赤霉素等激素和厌氧诱导、低温、干旱等防御和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发现,除了ClAUX/LAX4,其他ClAUX/LAXs均在雄花中的表达水平最低,具有显著的组织特异性;而且西瓜AUX/LAXs基因在分化能力不同的西瓜材料中的表达各不相同,其中ClAUX/LAX5在分化5 d的高再生材料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低再生材料,暗示其可能在西瓜芽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生长素在西瓜芽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提供证据,并为挖掘西瓜芽再生调控基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转运载体 AUX/LAX基因 西瓜 芽再生过程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高膳食纤维重组米挤压工艺参数
15
作者 何彪 吴卫国 +1 位作者 廖卢艳 张喻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5,共7页
为优化高膳食纤维重组米挤压工艺参数,提升产品品质,本研究通过双螺杆挤压技术,制备以碎米粉为主料,大豆膳食纤维和抗性糊精为辅料的高膳食纤维重组米。以重组米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工艺参数:机筒温度、水分添加量和螺杆转速对重组... 为优化高膳食纤维重组米挤压工艺参数,提升产品品质,本研究通过双螺杆挤压技术,制备以碎米粉为主料,大豆膳食纤维和抗性糊精为辅料的高膳食纤维重组米。以重组米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工艺参数:机筒温度、水分添加量和螺杆转速对重组米综合评分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响应面实验优化挤压高膳食纤维重组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高膳食纤维重组米最佳挤压工艺参数为机筒温度130℃、水质量分数为27%、螺杆转速为144 r/min。在此条件下,高膳食纤维挤压重组米的综合评分为2.89,与响应面所得回归方程的预测值接近。对比市售糙米、籼米、重组米,自制重组米膳食纤维质量分数为9.76%,符合高膳食纤维食品中膳食纤维质量分数大于6%的要求,自制重组米质构品质与市售籼米类似,优于市售糙米,弹性和回复性优于市售重组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重组米 响应面 挤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缓苏干燥工艺关键参数优化试验
16
作者 曲天奇 万霖 +3 位作者 车刚 张智 张骐麟 钟国良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0,共6页
针对传统干燥后稻谷裂纹率较高、稻谷品质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探究缓苏温度、缓苏比、稻谷初始含水率等工艺参数对稻谷裂纹增率、干燥速率影响及缓苏工艺抑制稻谷干燥性裂纹的机理。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稻谷缓苏干燥工艺参... 针对传统干燥后稻谷裂纹率较高、稻谷品质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探究缓苏温度、缓苏比、稻谷初始含水率等工艺参数对稻谷裂纹增率、干燥速率影响及缓苏工艺抑制稻谷干燥性裂纹的机理。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稻谷缓苏干燥工艺参数,以缓苏温度、缓苏比、稻谷初始含水率为试验因素,使用Box-Behnken试验,建立回归模型并分析各因素与试验指标之间的关系。使用Design-Expert 12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参数优化及数据分析,得出最优工艺参数:缓苏温度为57℃,初始含水率为23%,缓苏比为2.4∶1。在此组合参数下稻谷裂纹增率为9.53%,干燥速率为0.104%/min,且相对误差较小。研究表明,经优化后组合参数对降低稻谷裂纹增率、提高干燥速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缓苏工艺 参数优化 干燥速率 爆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谷物糙米的消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丹 翟小童 +2 位作者 张娜 吴娜娜 谭斌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6,共7页
大力发展全谷物产业是我国贯彻落实《粮食安全保障法》与“健康中国”战略,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稻米是我国居民重要的主食来源,在日常膳食中,用部分糙米替代精白米食用是摄入全谷物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表明,全谷物糙米具有血糖血... 大力发展全谷物产业是我国贯彻落实《粮食安全保障法》与“健康中国”战略,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稻米是我国居民重要的主食来源,在日常膳食中,用部分糙米替代精白米食用是摄入全谷物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表明,全谷物糙米具有血糖血脂调节、体重控制等营养健康作用,一方面得益于糙米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多种微量营养素及生物活性物质,另一方面是通过上述营养活性物质改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相关膳食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效率实现的。食物消化过程是关联上述影响的关键环节,当前表征糙米消化过程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外静态模拟、体外动态模拟及体内消化等。本文系统综述了稻米宏量及微量营养组分、生物活性物质,不同加工精度及糙米加工技术对稻米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以期为全谷物糙米的研发与加工技术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消化特性 品种 营养物质 加工精度 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稻蒸谷米品质特性研究
18
作者 陈嘉馨 胡丽琴 +6 位作者 周传名 李莉 舒傲 李蓓蕾 曹放波 黄敏 陈佳娜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58,共9页
为探明优质稻进行蒸谷处理后的品质特性,本研究比较了30个优质稻品种在不同蒸谷处理下(蒸煮10 min和蒸煮20 min)的稻米品质特性、米饭质构特性和米饭淀粉消化特性。结果表明,在稻米品质特性方面,与常规稻谷相比,蒸谷米的精米率、整精米... 为探明优质稻进行蒸谷处理后的品质特性,本研究比较了30个优质稻品种在不同蒸谷处理下(蒸煮10 min和蒸煮20 min)的稻米品质特性、米饭质构特性和米饭淀粉消化特性。结果表明,在稻米品质特性方面,与常规稻谷相比,蒸谷米的精米率、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消减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均显著提高;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均显著降低。在米饭质构特性方面,蒸谷米的内聚性和回复性显著降低,蒸煮20 min处理硬度显著升高,而蒸煮10 min处理下的硬度没有明显变化。在米饭淀粉消化特性方面,蒸谷米的葡萄糖生成速率(GPR)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GPR与硬度(r=-0.42)、直链淀粉含量(r=-0.38)、支链淀粉含量(r=0.51)显著相关,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硬度是影响GPR关键指标。蒸煮10 min处理相对兼顾了口感,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GPR;蒸煮20 min处理是进一步降低GPR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蒸谷米 蒸谷处理 葡萄糖生成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面包品质改良研究进展
19
作者 郭恬 霍坚 +1 位作者 程昊 易翠平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5-231,共7页
米面包因其低致敏性和高消化率特性,成为替代传统小麦面包的重要产品。然而,大米的分子特性导致其难以形成类似麸质的连续黏弹网络,受此影响米团的气体截留效率显著降低,大米面包存在风味不足、硬化掉渣和易老化等品质劣变问题。为解决... 米面包因其低致敏性和高消化率特性,成为替代传统小麦面包的重要产品。然而,大米的分子特性导致其难以形成类似麸质的连续黏弹网络,受此影响米团的气体截留效率显著降低,大米面包存在风味不足、硬化掉渣和易老化等品质劣变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研究了米面包水分、质构、色泽和风味等方面的变化,并总结了原料筛选及预处理、外源改良以及酸米团发酵技术、冷冻米团技术和烘焙新技术等品质改良方法,为米面包的品质改良和劣变控制提供了试验依据与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面包 品质改良 改良剂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RICE算法的遥感图像数据的实时无损压缩与解压缩算法的研究及FPGA实现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虹 孙春燕 丁雷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4,共6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遥感图像数据无损压缩的算法。该算法改进了CCSDS(美国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推荐的RICE算法,并结合DPCM和差值映射预测编码,应用于卫星遥感图像的无损数据压缩,取得了很好的压缩效果,平均压缩率在1.6以上,由于设计...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遥感图像数据无损压缩的算法。该算法改进了CCSDS(美国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推荐的RICE算法,并结合DPCM和差值映射预测编码,应用于卫星遥感图像的无损数据压缩,取得了很好的压缩效果,平均压缩率在1.6以上,由于设计目标是输入数据速率为16M/bps,输出数据速率为10M/bps,故该压缩率保证了实时处理的可行性。在软件(VC)实现的基础上,以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物理实现,进行压缩卡与解压缩卡的系统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遥感图像 MODIS rice编码器 无损压缩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