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先生”立场与“大肯定”精神:蔡皋图画书的生成机制及先锋意义
1
作者 刘天赐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220,共8页
蔡皋是新时期中国图画书的创作先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且影响深远。“小先生”立场与“大肯定”精神是蔡皋图画书创作的核心美学理念,她以此创作出契合儿童阅读心理、具有文学美感的图画书。同时,蔡皋自觉探索图画书的文体边界,率先提升... 蔡皋是新时期中国图画书的创作先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且影响深远。“小先生”立场与“大肯定”精神是蔡皋图画书创作的核心美学理念,她以此创作出契合儿童阅读心理、具有文学美感的图画书。同时,蔡皋自觉探索图画书的文体边界,率先提升了图画书的图像叙事地位,助推中国图画书走向文体成熟。解读蔡皋图画书美学特质及其生成机制,考察蔡皋图画书创作的先锋意义,可为中国儿童文学的文体研究提供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皋 图画书 儿童文学 文体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框架 被引量:38
2
作者 徐德荣 江建利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6-71,112,共6页
建立系统、有效的方法论参照框架是儿童文学翻译批评能够理性、健康发展的前提。本文通过对儿童文学翻译批评标准、分析工具、批评参数和批评方法等关键要素的研究探讨建立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框架。首先,我们结合儿童文学翻译的本质特... 建立系统、有效的方法论参照框架是儿童文学翻译批评能够理性、健康发展的前提。本文通过对儿童文学翻译批评标准、分析工具、批评参数和批评方法等关键要素的研究探讨建立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框架。首先,我们结合儿童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提出了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标准——儿童本位的等效翻译,然后确立了基于社会符号学意义理论的翻译批评分析工具,并设立了准确性、可读性和儿童文学性三个具体参数,最后提出了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方法——综合分析+文本分析结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翻译 翻译批评 框架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论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古今文献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沈毅韵 庄承 刘小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6-508,共3页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中医治疗该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缺乏统一的观点,为治疗该病造成极大的不便。现将"从肝论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古今文献做一归纳,探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中医治疗该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缺乏统一的观点,为治疗该病造成极大的不便。现将"从肝论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古今文献做一归纳,探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经验,从而开拓"从肝论治"该病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肝论治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体育游戏改善幼儿不安全依恋行为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韩流 李丹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7,共7页
通过团体体育游戏对不安全依恋幼儿进行干预实验,被试为来自大连市HYL婴幼园的3名托班幼儿。从依恋理论出发,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探讨团体体育游戏干预方法在早期不安全依恋儿童中的应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团体体育游戏对幼儿在语言认... 通过团体体育游戏对不安全依恋幼儿进行干预实验,被试为来自大连市HYL婴幼园的3名托班幼儿。从依恋理论出发,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探讨团体体育游戏干预方法在早期不安全依恋儿童中的应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团体体育游戏对幼儿在语言认知、情绪情感、社会交往和人格发展等方面存在的不安全依恋行为均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体育游戏 幼儿不安全依恋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文学运动中的儿童文学 被引量:16
5
作者 朱自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6-121,共6页
儿童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有机的组成部分。将儿童文学置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之中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凸显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完整面貌和真实的现代性质。五四时期,周作人的《儿童的文学》所主张的现代儿童观,在此前的《人的文学》里已得到... 儿童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有机的组成部分。将儿童文学置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之中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凸显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完整面貌和真实的现代性质。五四时期,周作人的《儿童的文学》所主张的现代儿童观,在此前的《人的文学》里已得到强调。鲁迅在《孔乙己》、《故乡》、《社戏》等作品中,通过对"童年"与"成年"的对比性描写,提出了深刻的"现代"主题。作为新文学的重要阵地,《新青年》和《小说月报》对儿童和儿童文学都给予了极大关注。文学研究会悄然发起了一场"儿童文学运动",在童话、诗歌、散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儿童文学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的不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生成。"儿童"和儿童文学的被发现,不仅给中国现代文学这一"人的文学"以具体的内容,而且强化了它的现代性质地,提高了它的现代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现代文学 整体 现代性 “质”的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中的误区 被引量:13
6
作者 任继敏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3-27,共5页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即使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文学教育,也出现了不少误区,具体体现在:无视幼儿的欣赏主体地位;轻视幼儿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忽略幼儿审美情感的陶冶;没有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这是我们在组织和...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即使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文学教育,也出现了不少误区,具体体现在:无视幼儿的欣赏主体地位;轻视幼儿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忽略幼儿审美情感的陶冶;没有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这是我们在组织和实施幼儿文学欣赏教育中必须加以警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文学欣赏 幼儿文学欣赏教育 幼儿文学欣赏教育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外国儿童文学译介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晓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97,共5页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90年代,译介外国儿童文学再一次形成热潮,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我国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做了系统的研究,重点考察了图书的译介数量、种类和出版情况,勾勒出90年代外国儿童...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90年代,译介外国儿童文学再一次形成热潮,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我国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做了系统的研究,重点考察了图书的译介数量、种类和出版情况,勾勒出90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概况,并剖析了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译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20世纪90年代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文学”的知识考古——论中国儿童文学不是“古已有之” 被引量:20
8
作者 朱自强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关于中国儿童文学是"古已有之"还是"现代"文学的学术讨论,是事关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的重大问题。儿童文学不是一个"实体",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构出来的一个观念。依据建构主义的本质论,对"儿童文... 关于中国儿童文学是"古已有之"还是"现代"文学的学术讨论,是事关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的重大问题。儿童文学不是一个"实体",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构出来的一个观念。依据建构主义的本质论,对"儿童文学"这一观念进行知识考古,就会发现,中国的"儿童文学"这一观念,是在从古代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清末民初这一历史时代产生、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儿童文学"没有古代,只有现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观念 建构主义 古代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精神:再造童年和自我超越——论童年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学斌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84,共10页
广义的"儿童文学"中,童年文学特指为小学阶段儿童提供的、适合他们阅读的文学作品。童年文学的价值核心是游戏精神。它是作家在"自我表现"与"再造童年"基础上,对儿童读者的审美呼应、精神引领;它通过&qu... 广义的"儿童文学"中,童年文学特指为小学阶段儿童提供的、适合他们阅读的文学作品。童年文学的价值核心是游戏精神。它是作家在"自我表现"与"再造童年"基础上,对儿童读者的审美呼应、精神引领;它通过"出走"与"回归"的叙事结构实现其内在的游戏效应;并最终借"顽童"和"能者"的形象达成完满价值实现。基于此,文章认为,童年文学的游戏精神不仅在于描绘、传达儿童成长中的愿望和体验,更在于通过对童年文学游戏效应的自觉追求,参与儿童的心灵建构,最终实现童年人格审美塑形与内在自我的精神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文学 游戏精神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文学教育的新理念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玉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5,共5页
幼儿文学教育应借鉴幼儿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的新思潮和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理念,增进文学与教育的融合。为此,幼儿文学教育研究应侧重于学法的研究;幼儿文学教育应坚持目标的人性化;增进幼儿文学教育的社会互动性;促进幼儿文学教育内容与... 幼儿文学教育应借鉴幼儿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的新思潮和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理念,增进文学与教育的融合。为此,幼儿文学教育研究应侧重于学法的研究;幼儿文学教育应坚持目标的人性化;增进幼儿文学教育的社会互动性;促进幼儿文学教育内容与幼儿文学经验的统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教育 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文学的“一体性”——兼及新形态“现代文学”的建构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自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7-157,共11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后的前二十年(1917—1937年)里,儿童文学与现代文学呈现为“一体性”之关系,具有发生的同时性、“现代性”这一同质性、共同建构一种整体形态的“现代文学”的同构性。对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文学的“一体性”进行研究...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后的前二十年(1917—1937年)里,儿童文学与现代文学呈现为“一体性”之关系,具有发生的同时性、“现代性”这一同质性、共同建构一种整体形态的“现代文学”的同构性。对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文学的“一体性”进行研究需要建构方法论,即以“现代性”为价值尺度,在儿童文学与现代文学两者之间进行“同”的研究而不是进行“异”的研究,采用“谛视”性阐释方法。“一体性”研究所要达到的学术目标是建构出一个处于更高阶位的、结构上更为丰富完整的、新的“现代文学”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现代文学 一体性 “现代文学” 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臭烘烘先生》中的道德榜样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江建利 徐德荣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59,共6页
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理论视角,分析英国当代儿童文学界代表作家沃廉姆斯作品《臭烘烘先生》中的道德榜样问题。该作品以夸张和富于想象力的创作风格塑造了"臭烘烘先生"这一颇具颠覆性的道德榜样形象,"臭烘烘先生"... 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理论视角,分析英国当代儿童文学界代表作家沃廉姆斯作品《臭烘烘先生》中的道德榜样问题。该作品以夸张和富于想象力的创作风格塑造了"臭烘烘先生"这一颇具颠覆性的道德榜样形象,"臭烘烘先生"以独特的方式帮助故事中人物实现了心灵成长,作为道德榜样具有突出的伦理教诲功能;整部作品从儿童的心理需求和人生成长出发,具有鲜明的儿童本位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道德榜样 儿童本位 儿童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生存境遇与反思——兼谈比较儿童文学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利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91,共5页
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在长时期内得不到新的突破,从比较的角度切入是一个比较好的和切实可行的切入点。“比较儿童文学”这一术语在中国内地很难成立有其多方面的原因,最为根本的是没有解决好可比性的问题,儿童所生存的... 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在长时期内得不到新的突破,从比较的角度切入是一个比较好的和切实可行的切入点。“比较儿童文学”这一术语在中国内地很难成立有其多方面的原因,最为根本的是没有解决好可比性的问题,儿童所生存的异质文化都显示出“可比性”存在的合理性。当今的儿童文学研究多以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为主,这些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跨学科研究是比较儿童文学研究新的增长点。而这种研究状况造成的关于中国儿童文学发生的极端被迫性观点就存在破绽,当今的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都有强烈的西化倾向,应当建立中国儿童文学理论自身的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可比性 跨学科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举学与科举文学的关联互动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32,共8页
从考试内容和文体来看,科举兼具经学考试与文学考试的性质。科举对中国古代文学影响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科举时代的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读书至上的诗书社会,是一个朝野尚文、大多数读书人皆能吟诗作文的文学社会。科举与中国古代文学息... 从考试内容和文体来看,科举兼具经学考试与文学考试的性质。科举对中国古代文学影响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科举时代的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读书至上的诗书社会,是一个朝野尚文、大多数读书人皆能吟诗作文的文学社会。科举与中国古代文学息息相关,当今科举研究也与古代文学研究密切相关,两者关联互动。从科举学进入文学,主要是为科举制平反的大环境,为重新认识科举文学的价值提供了舆论与理论支撑。由文学进入科举学,则是从文学领域为科举学开拓一个广阔的学术空间,使科举学更为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学 科举文学 科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现状及思考——基于2009—2014年儿童图书出版统计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云姬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1,共5页
针对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繁荣背后存在的危机和挑战,寻找相应解决对策,以促进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2009—2014年上半年少儿书业数据为依据,对近年来国内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现状进行分析,并... 针对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繁荣背后存在的危机和挑战,寻找相应解决对策,以促进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2009—2014年上半年少儿书业数据为依据,对近年来国内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儿童文学出版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在文学市场化进程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下,有必要提倡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的儿童本位理念,以保持文学自身的品位和格调;出版社还应充分利用公共出版文化资源,多维开发循环利用;还要有大胆"走出去"的魄力和理性"拿来主义"的胆识,以稳步推进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图书 2009--2014年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在英语国家的译介模式探析——以曹文轩《青铜葵花》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29
16
作者 董海雅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5期88-95,共8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儿童文学版权输出步伐的加快,曹文轩、沈石溪、高洪波、杨红樱、黑鹤等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权输出从传统的亚洲市场拓展至欧美市场。2016年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更是成为中国儿童文学"走... 近年来,随着中国儿童文学版权输出步伐的加快,曹文轩、沈石溪、高洪波、杨红樱、黑鹤等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权输出从传统的亚洲市场拓展至欧美市场。2016年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更是成为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标志。本文以2015英国沃克出版公司出版的《青铜葵花》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译介的主体、内容、途径、受众以及效果这五个方面展开,探讨英国译者汪海岚(Helen Wang)的英文译作如何成功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被英国的年轻读者喜爱并接受,由此探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在英语世界的有效译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儿童文学 曹文轩 《青铜葵花》 汪海岚 译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文轩儿童文学的悲悯情怀探寻 被引量:5
17
作者 曹金合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4,共4页
曹文轩的儿童文学因作者独特的创作观念、创作追求和创作心态的关系而蕴含着浓郁的悲悯意识。"我就是中学生"的创作观念产生了对人性弱点的感同身受的平视视角,对儿童遭受苦难的感受和体悟的深切程度也正是曹文轩儿童文学中... 曹文轩的儿童文学因作者独特的创作观念、创作追求和创作心态的关系而蕴含着浓郁的悲悯意识。"我就是中学生"的创作观念产生了对人性弱点的感同身受的平视视角,对儿童遭受苦难的感受和体悟的深切程度也正是曹文轩儿童文学中悲悯意识和博大情怀的试金石,具有关爱和同情别人的悲悯意识才是救赎在精神的荒漠中疲惫旅行的新新人类的最佳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文轩 苦难 儿童文学 悲悯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中国文学视域中儿童文学史研究的理据与路向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翔宇 周莹瑶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8-241,共14页
中国儿童文学史的重构需要在百年中国文学的视域中找寻理据才能开拓新的研究境地。廓清儿童文学概念是中国儿童文学史研究的原点问题。对于儿童文学元概念的阐释,学界存在着“描述性”或“结构性”两种界说方式。前者将儿童文学描述为... 中国儿童文学史的重构需要在百年中国文学的视域中找寻理据才能开拓新的研究境地。廓清儿童文学概念是中国儿童文学史研究的原点问题。对于儿童文学元概念的阐释,学界存在着“描述性”或“结构性”两种界说方式。前者将儿童文学描述为“儿童”的“文学”,体现为两个关键词的铺排及平议。后者则将其视为一个结构性的关系,两者互为意义生成的义项。对儿童文学元概念的误读及曲解,衍生了中国儿童文学史书写的混杂,也成为制导儿童文学史观偏误的根由。文学批评是贯通创作与文学史的中间桥梁,围绕“儿童文学是什么”的持续发问,中国儿童文学批评突破了传统诗文评的旧套,引领了儿童文学创作潮流,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演变提供了语义场,从而开启了育化“新人”与“文学现代化”的百年发展历史。在百年中国文学的视域中考察儿童文学的发展史,不是要以中国现当代文学来套用和覆盖儿童文学,而是要将儿童文学史纳入新文学发展的整体格局,在遵循“一体化”与“主体性”辩证逻辑和整体研究中开创中国儿童文学史研究的新路径。这种研究思路有助于在结构与系统中重构其历史图景,凸显百年中国文学的整体面貌及儿童文学的学科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中国文学 儿童文学史重构 互通研究 一体化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文学叙事中的权力与对话——一个后经典叙事学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莉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09-112,共4页
儿童文学是作者(成人)与读者(儿童)对话交流的中介,儿童文学本身所具有的跨学科的文化特性使文本与存在的外部语境形成了密切联系。因此要研究儿童文学的叙事特色,必须结合文本语境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的后经典叙事学理论为... 儿童文学是作者(成人)与读者(儿童)对话交流的中介,儿童文学本身所具有的跨学科的文化特性使文本与存在的外部语境形成了密切联系。因此要研究儿童文学的叙事特色,必须结合文本语境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的后经典叙事学理论为重新审视儿童文学叙事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儿童文学的特殊性使作者与读者形成复杂的权力关系,同时,作者与读者、成人与儿童又努力在这种权力关系中寻找不同的对话途径和表达方式。这种复杂的叙事语境直接决定了儿童文学文本的叙事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叙事 语境 后经典叙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苏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5-183,共9页
美国的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研究兴于上世纪70年代,历经了学科体系与学术立场的转变,研究者身份认同的变化,并带来了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式的迁移。其研究重点是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全方位、多角度的梳理;对中国题材作品的民族文化比较研究... 美国的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研究兴于上世纪70年代,历经了学科体系与学术立场的转变,研究者身份认同的变化,并带来了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式的迁移。其研究重点是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全方位、多角度的梳理;对中国题材作品的民族文化比较研究;对儿童文学接受主体的关注;以及中美学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多元化。本文以分析和批判的态度理性对待美国的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在互为参照的视域下,尝试扩容、深化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当代中国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