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适应终端滑模的高速列车迭代学习速度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鑫 祝子钧 陈凯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6-84,共9页
针对高速列车的速度追踪控制问题,充分利用列车运行的重复性,考虑工程应用中迭代初始状态不同和复杂的外部环境,提出一种基于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的自适应非奇异终端滑模迭代学习控制算法,使系统在任意迭代初值时均能保证追踪精度... 针对高速列车的速度追踪控制问题,充分利用列车运行的重复性,考虑工程应用中迭代初始状态不同和复杂的外部环境,提出一种基于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的自适应非奇异终端滑模迭代学习控制算法,使系统在任意迭代初值时均能保证追踪精度。提出一种时变非奇异终端滑模面以抑制初态误差影响,采用LESO估计并补偿列车扰动,设计自适应迭代更新律估计LESO的观测误差,设计全饱和自适应迭代控制律计算输入并将其约束于允许范围内。建立类Lyapunov的复合能量函数,通过严格的数学分析证明其迭代域的差分负定性和有界性,证明所设计的时变滑模面可实现渐进收敛,并证明追踪误差在滑模面内可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至平衡点。将本文提出的算法与滑模控制、变增益迭代学习控制、自抗扰控制等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存在迭代初始误差,在相同的条件下,本文提出的算法较其他算法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速度追踪精度提高90%及以上,停车误差可迭代收敛至00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列车自动驾驶 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初值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孙延林 李实 +2 位作者 蒋满华 胡咏梅 蔡克茹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15,33,共5页
研究采用《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量表》对 32 8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在流畅心理状态的9个特征上 ,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得分高 ;训练年限长、运动等级高的运动员比训练年限短、运动等级低的运动员得分高 ;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比排球甲... 研究采用《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量表》对 32 8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在流畅心理状态的9个特征上 ,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得分高 ;训练年限长、运动等级高的运动员比训练年限短、运动等级低的运动员得分高 ;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比排球甲级队的运动员的得分高。文章尝试提出了促进运动员比赛中流畅心理状态出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流畅心理状态 运动训练 比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 被引量:76
3
作者 田野 王清 +6 位作者 冯连世 张忠秋 洪平 赵杰修 郝为亚 王向东 肖丹丹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11,共9页
目的: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实施长期、系统的科学监测,以便在重大比赛前科学地调控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体育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 目的: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实施长期、系统的科学监测,以便在重大比赛前科学地调控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体育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特点和规律。研究认为,1)运动训练的科学监测包括身体机能诊断与监测、运动技战术诊断与监测、心理状态诊断与监测等多方面。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主要采用生理机能指标、血液指标、激素类指标、免疫学指标,结合训练过程分析训练前、后的身体机能变化特征,准确地评定运动负荷和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优秀运动员运动技术诊断主要采用影像测量与分析、力学理论分析、力的测量与分析等方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诊断。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技术优化,解决运动员的技术训练问题,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在优秀运动员心理状态评价上,根据运动专项的不同,心理状态诊断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心理与神经疲劳状态、注意力水平、专项认知水平、心理技能水平、比赛心理兴奋点的状况、团队凝聚力等;2)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主要是指:根据训练目标和相应的训练计划,运动员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其竞技能力在比赛期间所出现的相对最高和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竞技状态的调整研究主要集中在训练经验和实验测试两个方面。研究重点介绍建立个体最佳竞技状态模型、赛前运动负荷调整、合理膳食调配与营养补充、竞技心理状态调控等方法;3)中国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研究特点表现在3个方面:注重优秀运动员个性特征研究,形成科研团队进行综合性研究和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运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运动员 训练监控 竞技状态 身体机能 运动技术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运动员心理疲劳和心理耗竭的社会学成因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解缤 姚家新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疲劳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提出,运动员所处的情景因素以及运动员对情景的认知评价是产生心理疲劳和心理耗竭的原因之一。运用运动员训练满意度量表和训练状态量表,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对186专业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除了运动员对自身的... 疲劳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提出,运动员所处的情景因素以及运动员对情景的认知评价是产生心理疲劳和心理耗竭的原因之一。运用运动员训练满意度量表和训练状态量表,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对186专业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除了运动员对自身的信心投入,成长进步的满意程度是引起心理疲劳和心理耗竭的原因之外,运动员对教练的民主行为、个人关怀满意程度,对运动队的日常管理的满意程度是引起运动员心理疲劳和心理耗竭的主要社会原因。指出完善运动队的训练体系,实施科学化和人文化管理,同时提高广大教练员的执教效果,给予运动员更多的关怀是预防和消除运动性心理疲劳与心理耗竭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疲劳 心理耗竭 运动员训练满意度 训练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冲刺间歇训练对优秀男子橄榄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史明政 刘泳 +1 位作者 赵振东 谢维军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29,共8页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上肢vs下肢)冲刺间歇训练(SIT)对优秀橄榄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36名中国农业大学男子橄榄球运动员(均为运动健将)随机被分为上肢训练组(UT)、下肢训练组(LT)和常规训练对照组(RC)。RC组进行6周常规训练,UT组...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上肢vs下肢)冲刺间歇训练(SIT)对优秀橄榄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36名中国农业大学男子橄榄球运动员(均为运动健将)随机被分为上肢训练组(UT)、下肢训练组(LT)和常规训练对照组(RC)。RC组进行6周常规训练,UT组和LT组在RC组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上肢或下肢SIT(20 s全力蹬车后休息2 min,重复4次为1组,共完成2组,组间间歇4 min,2次/周)。于训练前以及末次训练后48 h,采用递增负荷运动实验、6×10 s高强度间歇冲刺实验(IHIS)分别测定不同肢体部位有氧以及间歇冲刺运动能力(所有测试均利用上肢和下肢各完成1次)。结果:训练后,1)UT组和RC组上肢递增负荷实验时的最大有氧功率(MAP)较训练前均显著增加(P<0.05),但UT组比RC组高8.5%(P<0.05);2)仅LT组上肢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时的通气阈功率(PVT).和VT/VO2max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3)仅LT组下肢完成第5和第6组IHIS实验时的平均功率输出(MPO)较训练前升高(P<0.05);4)仅LT组下肢IHIS后的血乳酸(BLa)较训练前降低(P<0.05);5)上肢间歇冲刺运动能力、下肢有氧运动能力以及身体成分等参数均较训练前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优秀男子橄榄球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融入不同方式SIT能够改善上肢有氧以及下肢间歇冲刺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刺间歇训练 橄榄球运动员 训练方式 运动能力 生理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对运动训练的基本反应与适应规律 被引量:6
6
作者 万文君 郝选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74,共3页
讨论了运动训练影响下身体机构与机能的破坏与重建过程,以及身体机能对长期运动训练所发生的适应性变化过程,从而揭示运动训练的实质。探讨身体机能对训练课的基本反应规律以及在长期训练影响下训练效果的累积规律,分析了训练负荷安排... 讨论了运动训练影响下身体机构与机能的破坏与重建过程,以及身体机能对长期运动训练所发生的适应性变化过程,从而揭示运动训练的实质。探讨身体机能对训练课的基本反应规律以及在长期训练影响下训练效果的累积规律,分析了训练负荷安排不当对训练效果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训练安排 运动负荷 运动科学 训练反应 训练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学科的发展与奥运备战 被引量:18
7
作者 姚颂平 吴瑛 马海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共11页
研究“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形成的历史前提、方法学基础和发展现状,剖析运动训练经典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以奥运备战为主要方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的学科建设。在分析俄罗斯、我国和其他国家学者对“运动员培... 研究“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形成的历史前提、方法学基础和发展现状,剖析运动训练经典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以奥运备战为主要方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的学科建设。在分析俄罗斯、我国和其他国家学者对“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的学科发展贡献的基础上,提出用“运动员培养理论与方法”替代“竞技运动理论”作为学科名称的设想;进而阐述俄罗斯著名学者Л.П.马特维也夫创立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理念、目标指向和基本原理,近年来运动训练分期理论遭受质疑的原因,以及主要质疑者Ю.В.维尔赫尚斯基提出批评意见的实质,并提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继续发展的现实途径。提出:针对我国运动员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应遵循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所揭示的形成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安排运动训练过程和获得最佳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 运动训练 分期理论 竞技状态 奥运备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曹烃 王健 刘珍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6-81,86,共7页
在探讨中美两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对两国特殊体育教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美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培养较早,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培养目标明确化、培养方式多元化、课程体系专业化、培养层次一体化、资格... 在探讨中美两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对两国特殊体育教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美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培养较早,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培养目标明确化、培养方式多元化、课程体系专业化、培养层次一体化、资格认证制度化、质量保障标准化等方面;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起步较晚,学科归属仍徘徊在体育教育和特殊教育之间,存在培养目标不定、培养层次不高、资格准入不严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 体育教师 培养模式 中国 美国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训练环境的改变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男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宝明 张宇 +6 位作者 马毅 康媛 韩俊超 曲广才 吴英涵 刘冠琪 常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4,共5页
目的: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究训练环境因素的变化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影响,旨在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或其他相关项目备战各大赛事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和赛前状态提供参考。方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结果:与... 目的: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究训练环境因素的变化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影响,旨在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或其他相关项目备战各大赛事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和赛前状态提供参考。方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结果:与夏训相比,冬季雪上训练期的降雪、场地、气温、风速、风向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男运动员应对的敏感的训练环境因素。虽然这些敏感的环境因素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无影响,但将导致情绪应激和心理疲劳水平的显著增高、自我效能的显著下降等不良心理状态。结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男运动员在应对训练环境变化时,来自降雪、场地、气温、风速、风向等敏感的环境因素,将诱发其产生"非运动性心理疲劳"状态。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影响运动员备战期间的训练效果和赛前状态,进而影响比赛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 男运动员 不同训练环境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竞技状态”的中国特色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 被引量:19
10
作者 马海峰 吴瑛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49,共11页
从分析“竞技状态”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中的逻辑地位出发,提出中国特色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既揭示了以发展“竞技状态”为核心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又以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重大比赛中获得最... 从分析“竞技状态”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中的逻辑地位出发,提出中国特色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既揭示了以发展“竞技状态”为核心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又以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重大比赛中获得最佳表现和最好成绩为主要目标,其适合于中国举国体制下的运动训练过程安排实践。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体现了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的中国特色。发展中国特色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必须依靠举国体制的优势,全面加强现代科技手段在“竞技状态”形成和调控中的应用,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对运动训练全过程和运动员个性化状态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状态 运动训练过程安排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 Л.П.马特维也夫 举国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晨宇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1-219,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高强度间歇训练(HIT)方案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生理适应以及肌肉损伤的影响。方法 45名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上肢HIT组、下肢HIT组和对照组,每组n=15。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上肢HIT组和下肢HIT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不同高强度间歇训练(HIT)方案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生理适应以及肌肉损伤的影响。方法 45名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上肢HIT组、下肢HIT组和对照组,每组n=15。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上肢HIT组和下肢HIT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分别进行4周(2次/周)上肢或下肢HIT方案训练。于实验前后通过递增负荷实验测定有氧运动能力,Wingate实验测定无氧运动能力,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睾酮(T)和皮质醇(C)含量。结果上肢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时,上肢HIT组最大有氧功率(MAP)增加(P<0.05),下肢HIT组乳酸阈功率(P_(LT))升高(P<0.05)。下肢Wingate实验时,下肢HIT组第4次全力蹬车时的平均功率(MP)和峰值功率(PP)上升(P<0.05),第3和第4次全力蹬车时的血乳酸下降(P<0.05)。下肢HIT组T/C比值上调(P<0.05)。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上肢HIT仅改善上肢有氧运动能力,而下肢HIT则同时提高上肢有氧运动能力和下肢无氧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训练 篮球运动员 运动能力 生理适应 肌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击运动员训练适应状态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庞俊华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研究目的:针对现有的运动员训练适应状态评价方法的不足,从神经生物学角度,依据自组织理论,采用自组织竞争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射击运动员训练适应状态水平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文献法、跟踪观察法、实验法和模型法。研究结果与结论:建... 研究目的:针对现有的运动员训练适应状态评价方法的不足,从神经生物学角度,依据自组织理论,采用自组织竞争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射击运动员训练适应状态水平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文献法、跟踪观察法、实验法和模型法。研究结果与结论:建立射击运动员训练适应水平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网络评价模型具有准确度较高、客观性、科学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竞争人工神经网络 运动员训练适应状态水平 射击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儿茶酚胺监控田径运动员训练负荷适应性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晨 朱耀康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3-65,共3页
在冬训期间,对上海田径队4名400米健将级运动员于每周一晨、大运动量训练后及第二天晨收集尿样,进行尿儿茶酚胺的检测。结论:(1)对于400米田径运动员,尿儿茶酚胺是一个较好的训练负荷适应性监控指标;(2)赛前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应基... 在冬训期间,对上海田径队4名400米健将级运动员于每周一晨、大运动量训练后及第二天晨收集尿样,进行尿儿茶酚胺的检测。结论:(1)对于400米田径运动员,尿儿茶酚胺是一个较好的训练负荷适应性监控指标;(2)赛前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应基本恢复到赛前训练初的基础水平,而多巴胺含量应有所提高,这有助于比赛中竞技水平的发挥。(3)在用尿儿茶酚胺评价训练负荷适应性时,应注意个体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儿茶酚胺 田径运动员 监控 训练负荷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足球运动员赛前训练及比赛后血清免疫抑制因子与心境状态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宏文 矫玮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7-40,52,共5页
研究优秀女子足球队运动员赛前训练及赛后免疫机能和心境状态的变化与关系,测定了北京女子足球队运动员九运会预赛准备期和赛后血清免疫抑制因子的含量和心境状态(POMS量表)。结果表明:训练期后血清免疫抑制物含量升高,比赛后降低;在整... 研究优秀女子足球队运动员赛前训练及赛后免疫机能和心境状态的变化与关系,测定了北京女子足球队运动员九运会预赛准备期和赛后血清免疫抑制因子的含量和心境状态(POMS量表)。结果表明:训练期后血清免疫抑制物含量升高,比赛后降低;在整个观察期内,女子足球运动员的心境状态总体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运动员血清中免疫抑制物的含量与她们的抑郁程度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0.333,P<0.05,n=37)。说明主观抑郁程度越深,其血清对正常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越强,血清中免疫抑制物质的含量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 女子 优秀运动员 运动训练 免疫 抑制因子 心境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训练分期问题研究的认识 被引量:16
15
作者 延峰 陆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4-37,共4页
随着竞技体育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比赛增多,训练界对传统的训练分期理论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论,本文在对文献资料研究基础上。
关键词 训练 分期理论 比赛 竞技体育 困惑 文献资料 商业化 问题 看法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美操训练对大学生运动员赛前心境状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傅强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89,共3页
以心境的动态平衡理论为依托,采用中文版BFS心境量表对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训练前、后的心境状态进行测量,探讨比赛性身体活动对心境的影响以及不同训练阶段的心境变化特点,为科学监控大学生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态、合理安排训练内容提供... 以心境的动态平衡理论为依托,采用中文版BFS心境量表对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训练前、后的心境状态进行测量,探讨比赛性身体活动对心境的影响以及不同训练阶段的心境变化特点,为科学监控大学生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态、合理安排训练内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赛前健美操训练能逐步地将大学生运动员的良性心境调整至某一适宜水平,并对负面心境有一定的积极改善作用,最终使大学生运动员的良性心境与负性心境基本处于同一适宜水平。这也进一步佐证了心境的动态平衡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美操训练 大学生 运动员 心境状态 良性心境 负性心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其心理训练的方法 被引量:16
17
作者 邢晓虎 林静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93-94,29,共3页
结合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论述了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田径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为田径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田径 运动员 心理训练 训练方法 心理变化因素 竞赛规模 集中注意力 意志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乳酸阈标志的有氧能力可训练性相关的尿游离miRNA表达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英樱 李岩 徐思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8-184,191,共8页
miRNA参与调控运动性适应基本生理过程的基因选择性表达,其调控模式影响适应能力,导致运动能力可训练性的个体差异。尿游离miRNA(UCF-miRNA)表达谱与组织miRNA密切相关,但不清楚其与运动能力可训练性的具体关联,因而无法用于运动员选材... miRNA参与调控运动性适应基本生理过程的基因选择性表达,其调控模式影响适应能力,导致运动能力可训练性的个体差异。尿游离miRNA(UCF-miRNA)表达谱与组织miRNA密切相关,但不清楚其与运动能力可训练性的具体关联,因而无法用于运动员选材和个性化训练。依据UCF-miRNA表达谱特征与有氧运动能力可训练性水平的关系,构建关联模型用于运动员选材和训练。采用k-means法对76名男性足球队员14周有氧训练前后个体乳酸阈(ILT)变化率做聚类分析,将研究对象分为对训练的高敏感型组(HR组)和普通敏感型组(CR组)。提取和分析HR组UCF-miRNAs表达谱及模式特征。结果发现:11个在功能上与运动性适应调控相关的UCF-miRNAs构成的特异性表达差异谱与显著高于平均水平的ILT提高率表型有关联,其模式特征与良性运动性适应的生理反应特征一致。得出结论:运动性适应UCF-miRNAs特征性表达谱模式与有氧运动能力的可训练性存在关联并反映其适应生理特点及状态,可用来早期预测有氧运动能力发展潜力、评价训练效果/竞技状态和早期诊断运动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乳酸阈 有氧运动能力 尿游离miRNA 可训练性 关联模型 运动性适应 运动员选材 个体化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状态焦虑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霞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4-636,640,共4页
对参加第10届全运会、全国冠军赛、全国锦标赛、世界青年锦标赛的陕西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运动竞技状态焦虑量表测量。结果表明,优秀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在比赛状态焦虑上有差异,显示较高的运动技能水平可能会适度降低竞赛焦虑水平... 对参加第10届全运会、全国冠军赛、全国锦标赛、世界青年锦标赛的陕西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运动竞技状态焦虑量表测量。结果表明,优秀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在比赛状态焦虑上有差异,显示较高的运动技能水平可能会适度降低竞赛焦虑水平的强度;比赛的规模层次、成绩与名次、难度动作、平时训练中失误较多的难度动作、对客观环境及周围人和影响比赛的因素过分敏感等是影响其比赛心理的重要因素,特别对优秀运动员表现最佳时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研究,为以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 比赛状态焦虑 影响因素 心理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普通运动员比赛中不良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庄容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80-81,共2页
从心理学角度入手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归纳法等 ,分析了高校普通运动员 (非特招高水平运动员 )在参加体育竞赛中影响水平发挥的不良心理状态 ,提出了正确的心理定位和建议对策。
关键词 高校 运动员 比赛 不良心理状态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