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磁外转子提升机复合滑模控制系统联合仿真分析
1
作者 张泰广 吴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7-224,共8页
为了改善永磁外转子提升机的速度控制性能和对负载扰动变化的鲁棒性能,提出了基于改进扰动补偿的滑模控制器和正弦切换的滑模扰动观测器结合的复合滑模控制方法,对负载变化实时观测,将观测值融入到了控制中,提高了在负载突变时的动态响... 为了改善永磁外转子提升机的速度控制性能和对负载扰动变化的鲁棒性能,提出了基于改进扰动补偿的滑模控制器和正弦切换的滑模扰动观测器结合的复合滑模控制方法,对负载变化实时观测,将观测值融入到了控制中,提高了在负载突变时的动态响应能力。之后利用Simulation X建立了永磁外转子提升机多体动力学负载模型进行联合仿真,研究了永磁外转子提升机在多种工况下的动力学特性。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负载观测器能够准确的观测负载变化并对扰动值进行补偿,所设计的复合滑模控制系统相比传统滑模控制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基于复合滑模控制策略的永磁外转子提升机能够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重载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大惯量 永磁外转子提升机 改进滑模控制 滑模扰动观测器 simulation 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锥管进人门失事引发水淹厂房事故数值模拟
2
作者 杨沙 钟洪星 +3 位作者 唐晓丹 赵新益 白治朋 李初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9-132,共4页
水淹厂房是水电站运行中一种极其严重的事故,掌握灾害演化全过程是有效防范该类事故的前提。然而,大型水电站洞室群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给深入分析水淹厂房事故带来了挑战。采用三维数值仿真技术,构建了地下厂房及其附属交通洞、施工支... 水淹厂房是水电站运行中一种极其严重的事故,掌握灾害演化全过程是有效防范该类事故的前提。然而,大型水电站洞室群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给深入分析水淹厂房事故带来了挑战。采用三维数值仿真技术,构建了地下厂房及其附属交通洞、施工支洞等的三维实体模型,模拟了锥管进人门失事引发的水淹厂房过程。从水流动态演进的角度,直观展示了水流在洞室群之间的传播过程,分析了水流在厂房内部各层、各洞室和各廊道的漫灌特征。结果表明,事故发生后水流的演进特征为5 min内锥管进人门所在的交通廊道层被淹没,约20 min厂内渗漏集水井完全被淹没,0.72 h水流上涨至水轮机层,最终水位在10 h内达到最高点,未到达发电机层;水位上涨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即前2.5 h内上涨速度达到20.0 m/h,后7.5 h上涨速度减缓至1.47 m/h;操作廊道层、水轮机层、出线层的有效逃生时间分别为4.5 min、2.2 h、6.2 h。提出的水淹厂房数值仿真技术思路可供其他类似水电站工程借鉴,并为水电站制定锥管进人门口引发的水淹厂房事故的防范措施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地下空间 水淹厂房 水电站 锥管进人门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功率快速扰动时舰用蒸汽动力系统的动态特性仿真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兴刚 石帅 +3 位作者 程小亮 张凡 郭雪晴 孙玲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21-126,共6页
[目的]为保障船用蒸汽动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研究其在汽轮发电机组功率快速扰动工况下的动态响应特性。[方法]建立蒸汽动力系统的整体仿真模型,针对汽轮发电机组功率单次快速扰动和连续快速扰动的操作条件,开展系统动态特性的仿真... [目的]为保障船用蒸汽动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研究其在汽轮发电机组功率快速扰动工况下的动态响应特性。[方法]建立蒸汽动力系统的整体仿真模型,针对汽轮发电机组功率单次快速扰动和连续快速扰动的操作条件,开展系统动态特性的仿真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单次快速扰动条件下,主机进汽压力波动幅度不大于5%;在连续快速扰动条件下,主机进汽压力波动幅度不大于为7%。这2种扰动条件下的螺旋桨转速波动幅度均不大于2%,可以满足系统的稳定供汽需求。[结论]研究成果可为船用蒸汽动力系统的安全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动力 动态仿真 动态响应 大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综合负荷模型在东北电网稳定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侯凯元 刘家庆 邵广惠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24,共4页
将东北电网大扰动试验实测数据拟合得到的配电网综合负荷模型应用于东北电网稳定计算中,定量分析了东北电网的暂态稳定性和电压稳定性。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负荷模型后东北电网主要安全断面的传输功率极限提高了约300MW,在保证电网... 将东北电网大扰动试验实测数据拟合得到的配电网综合负荷模型应用于东北电网稳定计算中,定量分析了东北电网的暂态稳定性和电压稳定性。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负荷模型后东北电网主要安全断面的传输功率极限提高了约300MW,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大大缓解了东北电网送电需求紧张的状况。基于该综合负荷模型得到的东北电网的动态特性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全面地反映了东北电网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仿真 大扰动试验 综合负荷模型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大气扰动下大型飞机飞行动力学建模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振兴 顾宏斌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5556-5561,共6页
大型飞机的机体尺度与中小规模的风场尺度接近,为进行高逼真度的飞行仿真,需要建立含扰动风参数影响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含三维扰动风参数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方程,给出了扰动风参数的计算方法。基于B747-100飞机建模数据,结合四点模型,... 大型飞机的机体尺度与中小规模的风场尺度接近,为进行高逼真度的飞行仿真,需要建立含扰动风参数影响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含三维扰动风参数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方程,给出了扰动风参数的计算方法。基于B747-100飞机建模数据,结合四点模型,给出了扰动风场中气动模型修正的一般方法。改进Newton-Raphson算法,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无风状态下的配平,并结合典型飞行状态进行了模型初步验证。分别基于质点模型和四点模型,给出了B747飞机穿越三维大气紊流场的数值仿真实例。结果表明,应用四点模型的仿真结果更能表现出大型飞机对大气紊流响应的随机特性。建立的含扰动风影响的动力学模型以及改进的配平算法可用于飞行模拟器的飞行实时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仿真 大型飞机 大气扰动 运动方程 配平 紊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控制在时滞系统中的算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击 罗安 蔡自兴 《基础自动化》 CSCD 2001年第6期4-6,共3页
材料工程中的冶炼及烧结过程具有强干扰、大滞后性 ,针对工业窑炉的智能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在分析仿人智能控制、经典模糊逻辑控制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型的适用于强干扰、大滞后的水泥窑温度控制算法 仿人模糊智能控制器。并针对浙江... 材料工程中的冶炼及烧结过程具有强干扰、大滞后性 ,针对工业窑炉的智能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在分析仿人智能控制、经典模糊逻辑控制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型的适用于强干扰、大滞后的水泥窑温度控制算法 仿人模糊智能控制器。并针对浙江金国水泥厂的实际情况 ,将其运用于水泥窑温度控制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系统 算法 智能控制 PID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急倒车模式下螺旋桨诱导环状涡的发展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超 李鹏 +1 位作者 王文全 孙帅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42-1749,共8页
为了解诱导环状涡的产生机理和发展过程,本文采用有限体积法结合大涡模拟湍流模型,对E1619桨紧急倒车模式下的流场进行仿真计算。经网格和时间步长的收敛性分析,确保结果的可信性,并分析了不同载荷工况下环状涡变形、演化和脱落与其载... 为了解诱导环状涡的产生机理和发展过程,本文采用有限体积法结合大涡模拟湍流模型,对E1619桨紧急倒车模式下的流场进行仿真计算。经网格和时间步长的收敛性分析,确保结果的可信性,并分析了不同载荷工况下环状涡变形、演化和脱落与其载荷变化。结果表明:紧急倒车模式下螺旋桨的水动力载荷分为极限载荷和平均载荷,极限载荷又可分为重载和轻载;诱导环状涡的结构变形与其外环突起的脱落会改变螺旋桨的水动力载荷;螺旋桨排出流和自由来流的挤压和剪切促使诱导环状涡的形成,而“流场速度脊线”的出现驱动环状涡发生变形和突起脱落。螺旋桨附近流场3个方向(轴向、径向和切向)速度的不同耦合作用是造成环状涡变形、演化和脱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倒车 E1619桨 大涡模拟 载荷工况 环状涡 变形 脱落 速度脊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机主轴装置多工况数值模拟及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捷 李家春 +1 位作者 何雪 曹纪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2-235,共4页
针对现役大型矿井提升机主轴装置筒壳、人孔周边以及主轴上不时有裂纹产生的问题,对主轴装置整体进行典型多工况数值模拟,分析确认其薄弱环节,并结合基于神经网络的响应面法与多目标遗传算法,对薄弱处进行目标驱动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 针对现役大型矿井提升机主轴装置筒壳、人孔周边以及主轴上不时有裂纹产生的问题,对主轴装置整体进行典型多工况数值模拟,分析确认其薄弱环节,并结合基于神经网络的响应面法与多目标遗传算法,对薄弱处进行目标驱动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主轴装置关键部件卷筒以及主轴的刚度和强度均符合使用要求,但在人孔周边,主轴左轴承处以及卷筒筒壳上均存在明显应力集中,计算结果与主轴装置常见故障基本一致;优化后人孔周边应力减少约11.37%。研究方法与成果可被企业设计部门用作校核主轴装置结构设计可靠性以及解决人孔开裂问题的可行参考,同时也为同类工程机械设计提供了方法,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矿井提升机 主轴装置 多工况数值模拟 响应面 目标驱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埋头弹机枪自动机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曾鑫 先苏杰 +1 位作者 许德鹏 郑昊文 《兵工自动化》 2021年第3期26-28,39,共4页
为提高大口径埋头弹机枪的射击速度,设计一种导气式自动机。以某12.7 mm埋头弹机枪为研究对象,采用升降弹膛实现开闭锁动作,对自动机的结构进行设计,利用ADAMS建立埋头弹机枪的虚拟样机模型,通过仿真获得自动机运动特性参数。仿真结果... 为提高大口径埋头弹机枪的射击速度,设计一种导气式自动机。以某12.7 mm埋头弹机枪为研究对象,采用升降弹膛实现开闭锁动作,对自动机的结构进行设计,利用ADAMS建立埋头弹机枪的虚拟样机模型,通过仿真获得自动机运动特性参数。仿真结果证明了该自动机结构的可行性,为大口径埋头弹机枪的设计提供一种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埋头弹机枪 自动机 动力学仿真 AD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被动式电液负载仿真台的一种新型套装组合马达
10
作者 苏东海 裴忠才 +2 位作者 翟传润 吴盛林 刘庆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7-17,共1页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被动式电液负载仿真台新型套装组合马达。该马达采用套装组合结构及位置同步补偿方式,对舵机位置扰动的补偿具有独特的优点,从而能够较理想地克服负载仿真台的多余力矩和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
关键词 套装组合马达 同步补偿 电液负载仿真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螺旋形压水室内流场的大涡模拟 被引量:8
11
作者 康伟 祝宝山 曹树良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2-65,共4页
用大涡模拟方法计算了离心泵螺旋形压水室内部非定常湍流。用具有二阶时间和空间精度的流线迎风有限元格式对滤波后的Navier-Stokes方程进行离散,用标准Smagorinsky模型作为亚格子尺度湍流模型。计算表明,按等速度矩法设计的压水室径向... 用大涡模拟方法计算了离心泵螺旋形压水室内部非定常湍流。用具有二阶时间和空间精度的流线迎风有限元格式对滤波后的Navier-Stokes方程进行离散,用标准Smagorinsky模型作为亚格子尺度湍流模型。计算表明,按等速度矩法设计的压水室径向断面上存在较强的二次流,流动具有明显的非定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压水室 大涡模拟 湍流 非定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采空区下大断面巷道顶板稳定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梦迪 刘增辉 +1 位作者 王帅帅 黄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16001-16006,共6页
近距离采空区下大断面巷道顶板受煤层开采和巷道掘进两次采掘扰动,为研究两次扰动对巷道顶板稳定性的影响,以任楼煤矿Ⅱ8224切眼巷道为工程背景,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的方法,对采空区卸荷影响深度和巷道采掘扰动特征进行分... 近距离采空区下大断面巷道顶板受煤层开采和巷道掘进两次采掘扰动,为研究两次扰动对巷道顶板稳定性的影响,以任楼煤矿Ⅱ8224切眼巷道为工程背景,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的方法,对采空区卸荷影响深度和巷道采掘扰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卸荷影响深度的理论计算结果、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钻取岩芯分析结果三者一致,受卸荷影响范围内的岩层会向上隆起;采空区下大断面巷道顶板的下沉时间为14 d,最大下沉速度仅为15 mm/d。得出结论:采空区卸荷对煤层底板的扰动破坏影响深度为5.2 m。受采空区卸荷影响,巷道顶板下沉时间、下沉速度和下沉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掘扰动 顶板稳定 大断面巷道 采空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雷诺数下吹吸气射流对NACA0012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志勇 王团团 +1 位作者 陈志华 蒋锋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5,共8页
基于Favre过滤的大涡模拟方法,对雷诺数Re=10^4,迎角α=6°下的NACA0012翼型上表面吹吸气射流进行了数值模拟,从翼型周围流场流线图、速度场云图、上下表面压力系数曲线以及上表面边界层位移厚度等多角度地分析了射流位置以及速度... 基于Favre过滤的大涡模拟方法,对雷诺数Re=10^4,迎角α=6°下的NACA0012翼型上表面吹吸气射流进行了数值模拟,从翼型周围流场流线图、速度场云图、上下表面压力系数曲线以及上表面边界层位移厚度等多角度地分析了射流位置以及速度变化对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射流位置对翼型气动性能影响较大,且吸气射流要明显优于吹气射流。对于吸气射流,前缘吸气要明显优于中后缘吸气,可有效增升减阻,并减小翼型尾部流动分离,抑制翼型气动参数扰动,其最佳吸气位置随着速度的增大逐渐向下游移动;而吹气射流对翼型气动系数的作用效果较差,但中后缘的吹气射流可减小飞行过程中的气动扰动量,且吹气越大,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模拟 低雷诺数 吹吸气射流 升阻比 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空气强风在大型城市中的精细结构和形成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向杰勋 陈桂兴 +2 位作者 姜平 吴乃庚 温之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7-597,共21页
地面强风可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出行安全、工农业生产等社会秩序。强风的发生与天气系统和复杂下垫面的共同作用密切相关,在城市区域尤为明显。受数值模拟技术和计算资源的限制,对实际天气条件下大范围城区的强风现象... 地面强风可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出行安全、工农业生产等社会秩序。强风的发生与天气系统和复杂下垫面的共同作用密切相关,在城市区域尤为明显。受数值模拟技术和计算资源的限制,对实际天气条件下大范围城区的强风现象进行建筑物分辨率的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仍是一个挑战。本研究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嵌套流体计算动力模式的超高分辨率局地气象预报系统,对强冷空气过程造成广州市区的一次强风事件进行数值模拟,深入探讨强风的精细结构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伴随着强冷空气入侵,广州市区的平均风速和风场高频扰动均明显增强,且在城市冠层顶尤为明显,呈现区域不均匀的三维结构,数值模拟与地面观测相一致。较大范围的强风速和阵风主要出现在建筑物较为低矮的老城区上空,并持续影响下游河道等开阔区域。在高层建筑密集的新城区,虽然整体风速明显减弱,但能在平行风向的街道狭管和下游区域形成局地强风。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群引起显著的垂直环流,导致强风扰动向下传播,造成最大风速达8 m s-1的地面局地强风,阵风指数接近2。上游建筑群引起的风场扰动呈现大尺度湍流结构,能沿着平均气流传播影响数公里之远的下游地区。当风场扰动经过广州塔等单体超高层建筑时,可在其两侧绕流区再次加强,形成局地强风。局地强风和阵风还出现在垂直于风向排列的沿江高层建筑群的侧边,与建筑屏风的阻挡效应和缺口溢出有关。研究结果促进认识城市强风的时空特征和物理机制,有助于提升城市气象的精细化预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空气 局地强风 风场扰动 大涡模拟 城市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救援井动载荷作用下安全透巷距离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必智 郝世俊 +3 位作者 刘明军 张强 白刚 莫海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0-266,共7页
为了防止透巷作业时地层水和钻井液沿钻孔突然涌入巷道,造成井下被困人员二次伤害,采用ABAQUS岩土数值模拟方法,以山西坪上煤矿3号煤层巷道地面救援井为例建立模型,研究钻井动力扰动条件下巷道顶板围岩塑变特性规律,优化安全透巷距离。... 为了防止透巷作业时地层水和钻井液沿钻孔突然涌入巷道,造成井下被困人员二次伤害,采用ABAQUS岩土数值模拟方法,以山西坪上煤矿3号煤层巷道地面救援井为例建立模型,研究钻井动力扰动条件下巷道顶板围岩塑变特性规律,优化安全透巷距离。结果表明:动力扰动造成顶板围岩位移变形和塑性破坏,且以钻孔中心呈对称的锯齿形分布;轴向作用力对透巷顶板围岩的影响较大,安全透巷距离取值为16.53 m。模拟结果为优化安全的透巷距离提供了参考,实现了安全高效透巷的目的,为救生舱在救援井中安全下放、提升作业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钻井 救援井 动力扰动 顶板稳定性 安全透巷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发电机组调速系统大扰动仿真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玉森 刘建业 张炳达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87-291,共5页
提出了水力发电机组调速系统大扰动仿真的简化模型,其仿真结果与现场实录的大扰动响应波形规律相似,数值接近,结论一致.用于水电机组调速系统的各种仿真研究,大大减少仿真费用和现场试验中的困难摸索.
关键词 水力发电机 调速系统 大扰动仿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稳定平台力矩电机选择及驱动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佳佳 邱国廷 +1 位作者 安庆勇 牛海东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111,共6页
用于航空遥感测量的大负载惯性稳定平台是机电一体化的高精度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承载比大的特点。大负载惯性稳定平台的主要作用是隔离环境和飞行载体自身等扰动因素对成像载荷的影响作用,为成像载荷提供稳定的工作平台。而驱动... 用于航空遥感测量的大负载惯性稳定平台是机电一体化的高精度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承载比大的特点。大负载惯性稳定平台的主要作用是隔离环境和飞行载体自身等扰动因素对成像载荷的影响作用,为成像载荷提供稳定的工作平台。而驱动系统则是实现平台稳定控制的重要环节。针对大负载惯性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的稳定回路设计,进行了干扰力矩计算和力矩电机选型,选择了单级齿轮传动方式,并设计了力矩电机电流环功率驱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驱动系统可以高速的响应输入指令,且对飞机干扰角运动有良好的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载惯性稳定平台 驱动系统 力矩电机 电流环 扰动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大(全)开口棘刺连接复合材料壳体结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鎏 孟红磊 +2 位作者 周鑫鑫 曹晓利 尤军峰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4-850,共7页
针对自由装填或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轴向连接高压承载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大(全)开口分段式棘刺连接复合材料壳体设计方案及计算方法,并开展了某大开口棘刺连接复合材料壳体结构设计、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35 MP... 针对自由装填或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轴向连接高压承载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大(全)开口分段式棘刺连接复合材料壳体设计方案及计算方法,并开展了某大开口棘刺连接复合材料壳体结构设计、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35 MPa下测点实测应变值为1163.9με,对应仿真计算结果为1162.5με;测点1’应变实测值为816.77με,对应仿真计算结果为816.07με,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非常吻合,证明大开口复合材料壳体接头采用棘刺结构实现壳体之间的连接、力的传递是完全可行的,但需注意棘刺连接接头厚度由后向前需逐步变薄过渡变化、棘刺根部应有过渡圆角,以减少应力集中;同时,外层纤维缠绕层间应有碳布补强,以增加刺孔部位的挤压强度与环向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式固体发动机 大(全)开口复合材料壳体 自由装填装药 棘刺接头连接 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