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川盆地东部复兴地区侏罗系东岳庙段页岩热演化史及油气地质意义 |
包汉勇
张莉
舒逸
杨锐
余慧
|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地”之生存意蕴——一种生存论字源学考释 |
李章印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穆尔察·成书《多岁堂古诗存》的选诗理念与文学史意义 |
李佳艺
曹建国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实施30年:历程、意蕴与完善 |
于善旭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
5
|
黄庭坚对陶渊明的阐释与接受——从唐宋陶诗接受的整体出发 |
钱志熙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6
|
白居易接受史的“指南针”——历代白居易诗文选集的流传与嬗递 |
陈才智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7
|
“明诗第一”之议的批评史意义 |
余来明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8
|
文学“小史”与历史“大事”——“新史学”与胡适《谈新诗》的批评理路 |
罗义华
骆羽芯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9
|
黄羊、白麦、芦酒:杜诗西北名物书写及其文学史意义 |
郝润华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0
|
侯外庐的方以智思想研究及其典范意义 |
张建坤
肖永明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1
|
论“理、事、情”:四部之文与文学分类体系的建构 |
伏煦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2
|
《御选唐宋诗醇》与清代的杜诗接受 |
孟国栋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3
|
从引《诗》看唐宋《诗》学的转型——以两《唐书》与《宋史》为例 |
柴天骐
王福利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4
|
“晚清四大家”的名目生成与词学演进 |
贾光奔
曹明升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5
|
杜诗接受的另一面向:论杜诗在官修唐史之生成与注释中的作用 |
贾兵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6
|
为诗一辩:基于认识论视角下的中国现代诗歌历史观 |
赵东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7
|
新文化运动的另一路展开——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与民国文史研究转型 |
成玮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8
|
以论附注:王昶金石题跋与清人的金石阅读 |
赵成杰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9
|
知诗和占笔:严羽集形态的稳定与流动 |
隋雪纯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0
|
“景泰十才子”群体考辩——兼论钱谦益的明诗史建构 |
宋子乔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