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淬火优化Nb-Ti-Al合金挤压棒室温塑性的研究
1
作者 王峰 白润 +5 位作者 白伟 孙锐 蔡小梅 夏明星 刘辉 张文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7,共5页
通过室温拉伸试验和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了挤压态和挤压+高温(1150、1200、1250、1300℃)淬火态低密度铌合金(Nb-35Ti-5Al-5V-1Zr-0.08C)棒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探讨了淬火态合金室温塑性大幅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与挤压态合金相... 通过室温拉伸试验和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了挤压态和挤压+高温(1150、1200、1250、1300℃)淬火态低密度铌合金(Nb-35Ti-5Al-5V-1Zr-0.08C)棒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探讨了淬火态合金室温塑性大幅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与挤压态合金相比,4种高温淬火态合金的室温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均明显提高,其中1300℃淬火态合金具有最高的室温断后伸长率(18.5%)和最高的断面收缩率(48%)。挤压态铌合金棒由于基体组织晶粒粗大以及TiC第二相粒子粗大且偏析等原因,室温拉伸过程发生脆性断裂。高温淬火促进了TiC第二相粒子向基体回溶,淬火温度的升高进一步提高了TiC第二相粒子的细化和球化程度;高温淬火还促使一些粗大晶粒转变为亚晶结构,形成细晶效应,最终极大改善了低密度铌合金挤压棒材的室温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铌合金 Nb-Ti-Al 挤压 高温淬火 室温塑性 第二相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复合镀层电沉积工艺及应用进展
2
作者 王文鑫 阚洪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3,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电沉积制备镍基复合镀层的方法、工艺参数及具有优秀性能的镍基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辅助手段及工艺参数影响镍基复合镀层性能的一些新发现。归纳了文献中先进的镍基复合镀层制备及其特点,最后对镍基复合镀层未... 综述了近年来电沉积制备镍基复合镀层的方法、工艺参数及具有优秀性能的镍基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辅助手段及工艺参数影响镍基复合镀层性能的一些新发现。归纳了文献中先进的镍基复合镀层制备及其特点,最后对镍基复合镀层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复合镀层 电沉积法 工艺参数 第二相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压力电阻焊接头热影响区中第二相的组织特征
3
作者 安军靖 杨乐 +3 位作者 鲁立 林健 陈兵兵 周明胜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31,共7页
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分别对Zr-4合金管和锆锡铌(Zr-Sn-Nb)系锆合金管与Zr-4合金柱进行压力电阻焊连接,研究了接头热影响区的第二相形貌、成分和晶体结构,并与母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压力电阻焊的热力耦合作用下,Zr-4合金接头热影响区近... 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分别对Zr-4合金管和锆锡铌(Zr-Sn-Nb)系锆合金管与Zr-4合金柱进行压力电阻焊连接,研究了接头热影响区的第二相形貌、成分和晶体结构,并与母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压力电阻焊的热力耦合作用下,Zr-4合金接头热影响区近熔合线区的第二相粒子发生完全溶解,近母材区的密排六方结构Zr(Fe,Cr)_(2)Laves第二相颗粒的数量相比母材显著减少,平均直径增大。Zr-Sn-Nb系合金接头热影响区近熔合线区的第二相颗粒数量很少,以直径小于50nm的体心立方结构β-Nb相为主,近母材区的第二相颗粒数量介于母材与热影响区近熔合线区之间,由细小的体心立方结构β-Nb相以及粗大的面心立方结构(Zr,Nb)Fe_(2)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包壳管 压力电阻焊 第二相颗粒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速度对滚动摩擦沉积增材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砚峰 朱海 +2 位作者 刘禹佳 晏小龙 刘琪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4期50-53,共4页
滚动摩擦沉积增材(Additive Friction Rolling Deposition,AFRD)是一种新兴的金属固态增材制造技术,特别适用于基于熔合增材制造方法易产生凝固缺陷的高强度铝合金。采用AFRD方法进行2024-O铝合金增材,获得全致密无缺陷的四层增材试件,... 滚动摩擦沉积增材(Additive Friction Rolling Deposition,AFRD)是一种新兴的金属固态增材制造技术,特别适用于基于熔合增材制造方法易产生凝固缺陷的高强度铝合金。采用AFRD方法进行2024-O铝合金增材,获得全致密无缺陷的四层增材试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旋转速度增材试件宏观形貌、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沉积层组织致密,无夹杂、裂纹等缺陷、相邻两沉积层之间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2)沉积层呈现细小的轴晶粒组织,随着旋转速度升高,晶粒尺寸呈下降趋势。(3)沉积层第二相粒子呈现点片状分布于Al基体上,随着转速增大,第二相粒子趋向于细化与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摩擦沉积增材 宏观形貌 晶粒尺寸 第二相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严宝辉 崔春娟 肖颖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74,88,共7页
通过退火组织及第二相粒子观测、电化学腐蚀测试和腐蚀形貌分析,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冷轧工业级锆合金板材组织和第二相粒子的影响。研究发现,470℃退火后板材组织以形变组织为主,其电化学耐腐蚀性能最差;500℃及以上的退火板材形成完全再... 通过退火组织及第二相粒子观测、电化学腐蚀测试和腐蚀形貌分析,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冷轧工业级锆合金板材组织和第二相粒子的影响。研究发现,470℃退火后板材组织以形变组织为主,其电化学耐腐蚀性能最差;500℃及以上的退火板材形成完全再结晶组织,在该组织中第二相粒子数量和尺寸对锆合金在硝酸介质中的腐蚀性能具有显著影响。500℃退火温度下锆合金析出的第二相粒子数量较少,且尺寸较细;550℃退火温度下合金第二相粒子数量和尺寸均有所增加;退火温度升高至600℃时,合金第二相粒子数量变化较小,但尺寸粗化明显,且样品自腐蚀电位E_(corr)较低,出现钝化膜反复击穿与修复现象,表面腐蚀坑最多且尺寸较大。粗大的第二相粒子在硝酸介质电化学腐蚀中会优先发生腐蚀,因此需在保证形成完全再结晶组织的同时,控制低退火温度条件以获得细小的第二相粒子,从而提升锆合金在硝酸中的耐腐蚀性能。本实验中500℃退火的锆合金样品第二相颗粒细小且数量较少,其耐腐蚀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第二相粒子 电化学腐蚀 极化曲线 腐蚀形貌 退火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组织对2E12铝合金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闫亮 杜凤山 +1 位作者 戴圣龙 杨守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75-1281,共7页
研究室温大气环境下2E12铝合金微观组织与疲劳裂纹扩展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分别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及疲劳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与合金中微米级第二相粒子的体积分数成正比,且... 研究室温大气环境下2E12铝合金微观组织与疲劳裂纹扩展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分别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及疲劳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与合金中微米级第二相粒子的体积分数成正比,且随着亚微米级第二相粒子尺寸的增加及晶粒尺寸的减小,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明显降低,尤其是在Pairs区及以后,其值降低30%;在低速扩展区,合金断口呈现脆性的准解理断裂特征,在中速扩展区,合金出现清晰的疲劳条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E12铝合金 疲劳裂纹扩展 晶粒 微米级第二相 亚微米级第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锆-4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周邦新 赵文金 +3 位作者 苗志 潘淑芳 李聪 蒋有荣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2-249,共8页
研究了改变最后一次中间退火的热处理制度对核燃料锆4包壳管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由原来的650℃退火改为830℃。相上限温区加热淬火后,无论对耐疖状腐蚀还是耐均匀腐蚀性能都有显著改善。在1030℃β相加热淬火后,虽然耐疖状... 研究了改变最后一次中间退火的热处理制度对核燃料锆4包壳管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由原来的650℃退火改为830℃。相上限温区加热淬火后,无论对耐疖状腐蚀还是耐均匀腐蚀性能都有显著改善。在1030℃β相加热淬火后,虽然耐疖状腐蚀性能有明显改善,但作长期均匀腐蚀时,腐蚀增重与时间之间的变化会出现第二次传折,耐均匀腐蚀性能不好。影响耐腐蚀性能的主要因素是Fe和Cr合金元素在αZr中的固溶含量,而不是第二相粒子的大小。Fe和Cr合金元素在αZr中的过饱和固溶含量,控制在~200μg/g是比较合适的,固溶含量过多又会引起长期均匀腐蚀性能变坏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4-合金 腐蚀性能 显微组织 包壳 压水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硫化物改善钢性能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吕泽安 倪红卫 +2 位作者 张华 方庆 董文亮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7,共7页
硫一般被认为是钢中的有害元素;人们逐渐地认识到在某些钢中适当含量及合适形态的硫化物不但对钢性能无害反而能提高钢的某些性能.易切削钢中的MnS割断了基体的连续性而使车屑易断,从而减小了刀具的磨损,改善了钢材的切削性能;取向硅钢... 硫一般被认为是钢中的有害元素;人们逐渐地认识到在某些钢中适当含量及合适形态的硫化物不但对钢性能无害反而能提高钢的某些性能.易切削钢中的MnS割断了基体的连续性而使车屑易断,从而减小了刀具的磨损,改善了钢材的切削性能;取向硅钢中MnS可作为重要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晶粒长大;FeS、MoS2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可改善工具钢的耐磨性;硫氧复合化合物能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改善钢的焊接热影响区的韧性与强度;钢中析出的纳米硫化物粒子可以钉扎晶界、细化晶粒,并能起到一定的沉淀强化效果.进一步研究控制钢中硫化物的数量、形态、分布及其演变规律,对提升钢的性能、开发新的钢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 钢性能 第二相粒子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耐蚀性能影响因素概述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辉 王艳丽 +3 位作者 王西涛 王荣山 翁立奎 张晏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20,共5页
锆合金作为燃料包壳材料广泛应用于轻水反应堆。导致其在服役过程中腐蚀的因素复杂多样,随着合金成分、氧化物类型、第二相、晶粒形貌以及工作介质等的不同,其耐蚀性能会发生显著变化,分别介绍了这些因素对锆合金包壳腐蚀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锆合金 腐蚀性能 氧化膜 第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钢中的析出物 被引量:15
10
作者 景财年 王作成 韩福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52,64,共4页
概述了不同 IF 钢中析出物的种类、特征和析出规律,介绍了不同元素对析出物种类和析出过程的影响,轧制和退火过程中析出物演变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析出物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 析出物 IF钢 析出规律 析出过程 研究现状 退火过程 研究方向 特征和 种类 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不同尺度量级第二相的高强铝合金拉伸延性模型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国君 刘刚 +2 位作者 丁向东 孙军 陈康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10,共10页
基于合金中不同尺度第二相在其断裂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位错理论 ,建立了高强铝合金中结晶相、沉淀相以及析出强化相性质与其拉伸延性间的多元非线性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对于 2 0 2 4铝合金的拉伸延性 ,该模型的预测值与相应的实验值吻合... 基于合金中不同尺度第二相在其断裂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位错理论 ,建立了高强铝合金中结晶相、沉淀相以及析出强化相性质与其拉伸延性间的多元非线性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对于 2 0 2 4铝合金的拉伸延性 ,该模型的预测值与相应的实验值吻合良好。同时借助于该模型的理论分析 ,可以得到在确保高强铝合金强度不降低的前提下提高其延性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多级第二相 拉伸延性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晶粒长大的计算机模拟(Ⅱ)——第二相粒子形状及取向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祖耀 郑子樵 +1 位作者 陈大钦 李世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2-126,共5页
采用改进的跃迁概率和MonteCarlo加速算法,模拟了第二相粒子不同形状及其取向对基体晶粒长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针状粒子钉轧晶界的效果好于球状粒子,但随着第二相面积分数fA的增加,晶粒平均尺寸受第二相形状的影响逐渐减小,而晶粒... 采用改进的跃迁概率和MonteCarlo加速算法,模拟了第二相粒子不同形状及其取向对基体晶粒长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针状粒子钉轧晶界的效果好于球状粒子,但随着第二相面积分数fA的增加,晶粒平均尺寸受第二相形状的影响逐渐减小,而晶粒形态受到的影响逐渐增强;取向对基体晶粒长大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粒长大 计算机模拟 第二相粒子 跃迁概率 MonteCarlo加速算法 多相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对Zr-Sn-Nb锆合金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文庆 雷鸣 +3 位作者 耿迅 李强 姚美意 周邦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1-715,共5页
将Zr-Sn-Nb新锆合金样品分别进行多种变形热处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它们的显微组织和第二相粒子。然后,将它们放入高压釜中,在350℃、16.8 MPa、含70μg/g Li+的LiOH水溶液中腐蚀。结果表明:580℃-3 h/冷轧/500℃-30 h处理的样品具... 将Zr-Sn-Nb新锆合金样品分别进行多种变形热处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它们的显微组织和第二相粒子。然后,将它们放入高压釜中,在350℃、16.8 MPa、含70μg/g Li+的LiOH水溶液中腐蚀。结果表明:580℃-3 h/冷轧/500℃-30 h处理的样品具有最好的耐腐蚀性能,这归因于该样品中Zr-Nb-Fe第二相粒子细小分布均匀、第二相粒子体积分数最高,从而导致基体中的Nb元素固溶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耐腐蚀性能 显微组织 第二相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元素和Fe元素对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文庆 朱晓勇 +3 位作者 王晓姣 李强 姚美意 周邦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77-1481,共5页
将几种成分不同的锆合金样品放入高压釜中,在350℃、16.8MPa、70μg/gLi+LiOH水溶液中腐蚀。结果显示:第二相几乎全是Zr-Nb-Fe粒子的3#样品耐腐蚀性能最好,而不含Zr-Nb-Fe粒子的1#和5#样品耐腐蚀性能很差,这说明Zr-Nb-Fe第二相粒子对改... 将几种成分不同的锆合金样品放入高压釜中,在350℃、16.8MPa、70μg/gLi+LiOH水溶液中腐蚀。结果显示:第二相几乎全是Zr-Nb-Fe粒子的3#样品耐腐蚀性能最好,而不含Zr-Nb-Fe粒子的1#和5#样品耐腐蚀性能很差,这说明Zr-Nb-Fe第二相粒子对改善锆合金耐腐蚀性能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合金中Nb元素和Fe元素配比合理,才可使合金中第二相主要是Zr-Nb-Fe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元素 耐腐蚀性能 显微组织 第二相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Ti对Mo合金性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成会朝 范景莲 +2 位作者 卢明园 刘涛 田家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5-399,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Ti含量为0.3%~1.0%的Mo-Ti合金。通过力学性能实验、光学显微镜观测和SEM分析,对Mo-Ti合金的性能和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Mo粉中添加TiH2所制备的合金比纯钼金属具有更好的拉伸性能,并且当Ti含量为0.8...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Ti含量为0.3%~1.0%的Mo-Ti合金。通过力学性能实验、光学显微镜观测和SEM分析,对Mo-Ti合金的性能和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Mo粉中添加TiH2所制备的合金比纯钼金属具有更好的拉伸性能,并且当Ti含量为0.8%时合金的力学性能最好;合金元素Ti除部分固溶到钼基体外,还在晶粒之间和晶粒内部生成(Mo,Ti)xOy弥散相,这些(Mo,Ti)xOy弥散相的生成,一方面净化了晶界氧,使晶粒之间的孔隙减少,同时也阻止晶粒在烧结时的晶粒长大,有利于合金性能的提高;但Ti添加量过多时,会使晶界之间产生过量的(Mo,Ti)xOy质点,使晶粒之间的结合能力减弱,对合金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i合金 拉伸强度 第二相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对Mo-Ti合金拉伸强度及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卢明园 范景莲 +3 位作者 成会朝 刘涛 田家敏 黄伯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9-413,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Mo-Ti合金,研究合金元素添加方式及添加量对材料拉伸强度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iH2粉末所制备的合金的拉伸强度及相对密度均较添加纯Ti粉末的合金高,当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8%时合金拉伸强度最高。显微...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Mo-Ti合金,研究合金元素添加方式及添加量对材料拉伸强度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iH2粉末所制备的合金的拉伸强度及相对密度均较添加纯Ti粉末的合金高,当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8%时合金拉伸强度最高。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一部分Ti固溶到Mo基体,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另一部分则与Mo及合金中的氧结合形成MoxTiyOz复合氧化物第二相粒子,起到细化晶粒及净化晶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i合金 拉伸强度 相对密度 固溶强化 第二相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合金EH40型船板钢大热输入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19
17
作者 孙占 黄继华 +2 位作者 张华 赵兴科 李曲全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44,共4页
通过拉伸、冲击、硬度力学试验和接头微观组织分析,对EH40船板钢大热输入埋弧焊的焊接性和接头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以热输入为40kJ/cm和60kJ/cm焊接,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冲击吸收功值均最低,分别为116J和80.5J;焊接接头的强度... 通过拉伸、冲击、硬度力学试验和接头微观组织分析,对EH40船板钢大热输入埋弧焊的焊接性和接头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以热输入为40kJ/cm和60kJ/cm焊接,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冲击吸收功值均最低,分别为116J和80.5J;焊接接头的强度均高于母材,焊接热影响区均未出现焊接软化区。当焊接热输入为40kJ/cm时,粗晶区组织主要为板条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少量的块状铁素体,而焊接热输入为60kJ/cm时,板条贝氏体明显减少,块状铁素体增多,并出现少量针状铁素体。Ti,Nb合金元素的碳氮化合物第二相粒子,在大焊接热输入时,很大程度上阻止粗晶区奥氏体晶粒的长大,改善了该区域的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板钢 组织 第二相粒子 大热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尺寸二相粒子材料晶粒长大的元胞自动机仿真 被引量:8
18
作者 麻晓飞 关小军 +4 位作者 刘运腾 申孝民 王丽君 宋述同 曾庆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05-1310,共6页
在现有晶粒长大元胞自动机器(CA)模型的基础上制定新的转变规则,使之能够模拟第二相粒子对晶粒长大过程的影响,且对含有不同尺寸第二相粒子材料的晶粒长大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和定量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第二相粒子对基体组织具有钉扎作用,... 在现有晶粒长大元胞自动机器(CA)模型的基础上制定新的转变规则,使之能够模拟第二相粒子对晶粒长大过程的影响,且对含有不同尺寸第二相粒子材料的晶粒长大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和定量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第二相粒子对基体组织具有钉扎作用,当粒子体积分数一定时,总体钉扎作用随着粒子尺寸的减小而增强;对于单一粒子而言,大尺寸粒子比小尺寸粒子具有更强的钉扎效果,该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第二相粒子对晶粒长大过程的影响规律,与现有的相关理论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计算机模拟 晶粒长大 第二相粒子 钉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场法模拟球形和盘形第二相粒子对晶粒长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龙永强 刘平 +1 位作者 刘勇 潘健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89,共6页
利用相场法模型,模拟研究含不同尺寸和面积分数的球形和盘形粒子的二维系统中晶粒的长大特征,揭示第二相粒子对晶粒长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初始阶段晶粒长大符合长大指数n为0.3-0.4的指数长大规律,其n与系统单位面积所含的粒... 利用相场法模型,模拟研究含不同尺寸和面积分数的球形和盘形粒子的二维系统中晶粒的长大特征,揭示第二相粒子对晶粒长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初始阶段晶粒长大符合长大指数n为0.3-0.4的指数长大规律,其n与系统单位面积所含的粒子数量密切相关;晶粒长大过程中绝大多数粒子位于晶界处,其最终的平均晶粒半径可以用Zener关系表示;当粒子尺寸和面积分数一定时,粒子的形状对晶粒的长大过程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相粒子 晶粒长大 相场法模型 Zener钉扎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缩变形终了温度对7050铝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新明 韩建鹏 +2 位作者 刘胜胆 黄星星 刘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386-3393,共8页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7050铝合金进行多道次热压缩试验,热压缩开始温度为430℃,经过7道次热压缩变形,终了温度分别控制在300,340,370,400和430℃。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合金在不同终了温度热压缩变形后及固溶时...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7050铝合金进行多道次热压缩试验,热压缩开始温度为430℃,经过7道次热压缩变形,终了温度分别控制在300,340,370,400和430℃。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合金在不同终了温度热压缩变形后及固溶时效后的显微组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终了温度的升高,各相同道次的流变应力逐渐下降;热压缩变形后合金组织中第二相粒子逐渐减少;尺寸较小的亚晶逐渐演变成晶界平直的晶粒;当终了温度较低时,合金变形后储存大量的变形能,固溶时效后出现大量的再结晶组织;随着终了温度的升高,变形过程中动态、静态软化消耗的变形能增加,固溶时效后再结晶组织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 终了温度 显微组织 第二相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