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配额初始分配的央地事权配置模式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小康 李冰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4,共11页
碳排放权交易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政策工具,而碳配额初始分配作为碳交易制度设计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交易主体的利益诉求与减排责任分配。在中国多层级政府治理结构下,科学合理地界定和配置碳配额初始分配央地事权,是推进碳市场建设... 碳排放权交易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政策工具,而碳配额初始分配作为碳交易制度设计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交易主体的利益诉求与减排责任分配。在中国多层级政府治理结构下,科学合理地界定和配置碳配额初始分配央地事权,是推进碳市场建设、提升碳排放管理效能的关键。基于此,该研究采取规范分析方法,对中国碳配额初始分配央地事权配置模式进行审视。研究发现,当前中国碳配额初始分配央地事权配置在横向事权集中与纵向事责下放、自下而上的配额确定与自上而下的配额分解、角色有待强化的地方政府与任务繁重的地方职能部门3个方面呈现结构性失衡。研究结论为,碳配额初始分配央地事权配置失衡根源于“利益行政”下央地目标偏差塑造的行为逻辑差异和“委托-代理”机制下以过程为导向的监管事权配置逻辑的综合作用。破解现有碳配额初始分配事权配置困境,需要遵循事权配置模式从科层制到发包制的转向、省级政府事权从虚位到实位的强化以及事权配置目标从过程到结果的嬗变等基本逻辑。建议未来应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法》中对碳配额初始分配作出专章规定,通过“有限发包”理念构建兼顾“控权”与“赋权”的央地事权清单。在此基础上,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省级政府权能进行法律设定,强化其在统筹区域碳排放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应完善法律责任规范设置,构建“共同但有区别”的央地合作治理与责任分担模式,实现从程序合规到目标考核、从行为责任到结果责任的转变。唯有如此才能形成权界清晰、权能高效、权责适配的碳配额分配事权配置制度,从而为推动碳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碳配额初始分配 碳排放权交易 央地事权 碳配额 碳排放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据监管权的规范配置 被引量:2
2
作者 廖嘉林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4,共9页
数字时代下的公民数据权益侵害风险日益突出。个人数据的社会公共性和公权力的扩张性加剧了科学配置数据监管权的紧迫性及必要性。《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第47条规定国家数据管理部门统一的网络数据安全监管职责,有助于推动解决数据... 数字时代下的公民数据权益侵害风险日益突出。个人数据的社会公共性和公权力的扩张性加剧了科学配置数据监管权的紧迫性及必要性。《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第47条规定国家数据管理部门统一的网络数据安全监管职责,有助于推动解决数据监管权过于分散的弊端。但是数据监管权的横向配置关系仍然笼统,纵向层面的数据监管权配置近乎空白,导致横向监管交叉重叠与纵向监管过于灵活。数据监管权的配置应遵循组织法的“任务—组织”思路,以数据监管任务的特殊性为依据,恪守“法理化”与权利让渡目的的价值准则。具言之,宜于横向层面强化网信部门的统筹协调功能,逐步将国家数据局塑造为专门的数据监管机构,并廓清其与网信部门、分业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在纵向层面厘定数据监管权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所进行的分配,推进省级数据监管机构配置法治化,进而实现数据现代治理与良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监管权 数据安全 “任务—组织”思路 国家数据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著作权继承规则的系统性改造
3
作者 李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2,共10页
《民法典》第124条仅对遗产继承作出原则性规定。《民法典·继承编》和《著作权法》并未完成著作权继承规则的系统化建构。在著作人身权的可继承性问题上,既有学说为维护或解构继承法的传统理论,存在冲突论证、隐匿论证和片面论证... 《民法典》第124条仅对遗产继承作出原则性规定。《民法典·继承编》和《著作权法》并未完成著作权继承规则的系统化建构。在著作人身权的可继承性问题上,既有学说为维护或解构继承法的传统理论,存在冲突论证、隐匿论证和片面论证等漏洞。可继承的财产权益与著作财产权无法等同,而宜解释为“作品上的财产权益”,包括作品中的角色形象、人物名称等。对于著作人身权,其保护对象实为“作品+作者的人格标识”,而人格标识上兼具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故著作人身权能否继承以及在何种范围上继承取决于人格标识的利益属性。著作权继承应遵循“有限继承说”,一方面需限定财产权的行使边界;另一方面还需限定人身权的可继承范围。现行法著作人身权继承规则的设计存有语焉不详的缺陷,有必要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修订过程中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继承 著作人身权 作品上的财产权益 作者的人格标识 有限继承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健康医疗数据二次利用制度研究及启示
4
作者 潘姚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27,共5页
健康医疗数据的充分运用有助于提升特定患者的治疗水平,推动医疗行业治理、医疗科研、公共卫生管理等领域公共利益的高效实现。分析了欧盟建立的健康医疗数据的二次利用制度,该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健康医疗数据的应用价值,消解信息主体... 健康医疗数据的充分运用有助于提升特定患者的治疗水平,推动医疗行业治理、医疗科研、公共卫生管理等领域公共利益的高效实现。分析了欧盟建立的健康医疗数据的二次利用制度,该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健康医疗数据的应用价值,消解信息主体对其权益受损的担忧,特别关注了二次利用的目的限制、授权机制以及信息主体的反对权与例外限制。提出我国可以通过限定二次利用的处理目的,完善独立、分级的二次利用授权机制,确立信息主体的反对权与例外限制等路径,激发健康医疗数据的内在价值,促进健康医疗数据的高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医疗数据 二次利用 授权机制 反对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权”的法理再解构
5
作者 刘志强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93,共15页
运用黑格尔辩证法的“正题—反题—合题”模式分析“数字人权”,可以揭示其理论困境与实践挑战,并提出创新性综合命题。从正题来看,“数字人权”的人性基础、宪法权威、社会功能存在争议,因此需要反题质疑。“数字人权”的人性基础面临... 运用黑格尔辩证法的“正题—反题—合题”模式分析“数字人权”,可以揭示其理论困境与实践挑战,并提出创新性综合命题。从正题来看,“数字人权”的人性基础、宪法权威、社会功能存在争议,因此需要反题质疑。“数字人权”的人性基础面临双重悖论。一是正当性悖论,“数字人性”论试图重构人性本质,背离人性,未能充分证明“数字人权”的道德正当性。二是必要性悖论,“人性价值”论未能充分论证“数字人权”作为独立法律概念的必要性。从反题来看,“数字人权”无论是通过规范推导还是解释推演,均难以确立其合宪性基础。一方面,“数字人权”概念的实践效果难以有效促进社会沟通;另一方面,“数字人权”会引发功能异化与焦点偏移的问题。从合题来看,经过正反命题的“辩证”交锋,“数字人权”应实现理论超越,形成综合性命题,即人权概念的“数字转型”。应在价值层面坚持“人性保留”原则,在规范层面维护宪法共识,在实践层面构建公私协作的保障机制,最终形成适应数字时代的人权领域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权” 人性基础 宪法权威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著作权归属的类型化建构
6
作者 高天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160,共10页
人工智能广泛嵌入内容创作流程,挑战了著作权法以创作行为为核心的规范体系,导致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主体资格、法律属性及权利归属存在争议。就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作者资格这一前提而言,当下人工智能不具备主观意志与法律人格,其生成内容... 人工智能广泛嵌入内容创作流程,挑战了著作权法以创作行为为核心的规范体系,导致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主体资格、法律属性及权利归属存在争议。就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作者资格这一前提而言,当下人工智能不具备主观意志与法律人格,其生成内容虽具表达形态,实质上不符合“独创性”和“责任能力”的规范要求,难以构成规范意义上的作者。基于此,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作者类型可以依据对人工智能生成过程的控制、对人工智能生成能力的赋予和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投入分为人工智能使用者、人工智能设计者与人工智能投资者三类。继而在目前技术发展阶段明确并坚持人工智能的工具属性,以人类在人工智能内容生成过程中的实质性独创贡献作为权属认定标准与判断核心,从创作链条中的行为属性、控制程度与价值投入层面确定人工智能的著作权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作者主体身份 创作行为 权利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人授权的竞争性数据爬取
7
作者 沈健州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24,共15页
随着承载于个人信息之上的利益期待从消极保护向积极利用延伸,用户便产生了授权第三方直接从特定平台爬取其个人信息数据的需求,而第三方与该平台往往存在竞争关系。如何判断这类数据爬取的正当性,需要系统权衡数据财产权益、个人信息... 随着承载于个人信息之上的利益期待从消极保护向积极利用延伸,用户便产生了授权第三方直接从特定平台爬取其个人信息数据的需求,而第三方与该平台往往存在竞争关系。如何判断这类数据爬取的正当性,需要系统权衡数据财产权益、个人信息权益、数据流通需求等不同价值考量,是数据产权制度中具有枢纽地位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尽管可携带权能为这类数据爬取的正当性提供底层逻辑,但不可忽视数据携带与授权爬取之间的现实差异,其主要体现在数据超范围转移的风险负担和被爬取方对“自主转移数据”的合理利益两方面:前者需要考虑数据超范围转移风险的事前防免与事后救济对于数据转移效率的不同影响;后者需要考虑平台不予转移数据的规范可能性,以及数据爬取的潜在附带损害。权衡之下,应对这类数据爬取持宽容态度,以强化用户对个人信息数据的支配并促进其流通,这也将有助于数据市场的良性竞争和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性数据爬取 个人授权 数据财产 个人信息 可携带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增进民生福祉的机理、实践与效能
8
作者 徐倩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4,共11页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增进民生福祉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要义。民主与民生的核心理念都指向鲜明的人民性,二者相互支撑因而具有耦合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其“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问...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增进民生福祉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要义。民主与民生的核心理念都指向鲜明的人民性,二者相互支撑因而具有耦合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其“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问需于民”体现出“参与性”“责任性”“有效性”的实践逻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增进民生福祉须将“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逻辑与“人民真实在场”的实践逻辑紧密结合,兼顾发展民主与改善民生,实现双轮驱动与双向突破,进而丰富民主政治发展的民生内涵,彰显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与经验智慧。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生效能,要全领域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与制度贯穿至增进民生福祉事业的各个领域;全方位培养民众参与能力,确保民众能够以自主理性的方式参与民生治理的各个环节;全过程推进“协商精神—责任制度”共同体建设,捍卫民主的权威性与证成性,实现保障多数民众核心权益与回应弱势群体根本诉求之间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生 以民主促民生 人民听证 易权到村 接诉即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数据财产化及其确权授权模式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琳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21,共14页
个人信息数据确权授权若适用传统人格标识财产化模式,要么导致基础权益错配,要么造成流转效用受阻。通过对财产价值溯源可以发现,个人信息存在原始数据、数据集合、衍生数据三种形态。原始数据非对人“有用的财物”,不构成财产权客体,... 个人信息数据确权授权若适用传统人格标识财产化模式,要么导致基础权益错配,要么造成流转效用受阻。通过对财产价值溯源可以发现,个人信息存在原始数据、数据集合、衍生数据三种形态。原始数据非对人“有用的财物”,不构成财产权客体,但因其是个人信息的比特化表达,所以在数字空间中,个人信息权需以其为行权媒介;而数据集合与衍生数据则是数据财产权客体。数据三形态厘清了个人信息权、个人信息数据使用权及数据财产权的差序格局。个人信息数据的商业利用以个人信息权为基础,基于人格自决形成以信息主体同意为路径的许可机制。同意为准法律行为,许可生成低自由度的个人信息数据使用权,该权区别于处理者的数据财产权,需引入告知允诺之债和法定信义义务,以保护信息主体在同意许可中的信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数据 衍生数据 数据确权授权 个人信息权 数据财产 人格自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健身公共数据确权授权及使用的中国方案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咪 何元春 +3 位作者 池骋 张政龙 杨可鑫 王丽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6,F0003,共9页
数据确权授权是数据流通和共享的基础,但当下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数据确权授权存在诸多困境。借助访谈、文本分析及案例研究等方法,结合劳动赋权论、“自物权-他物权”和“著作权-邻接权”及我国城乡土地制度改革中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 数据确权授权是数据流通和共享的基础,但当下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数据确权授权存在诸多困境。借助访谈、文本分析及案例研究等方法,结合劳动赋权论、“自物权-他物权”和“著作权-邻接权”及我国城乡土地制度改革中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模式,基于“数据二十条”及全民健身公共数据特征的公共体育数据确权授权制度构建了中国方案。这对于明晰确权机构归属、权利主体及其主要权能和实现方式意义深远,也是助推“数据二十条”中纸面权利真正落地的应因之道。规制路径有:科学界定全民健身公共数据确权授权及使用中的法律概念;加强顶层设计,为全民健身公共数据确权授权路径建构“试制度、探新路”;明晰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合理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数据确权授权地方性行政法规;分类分级管理,确保全民健身公共数据安全、合规和有效利用;努力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数据要素市场安全治理水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公共数据 确权 授权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展开与法治进路 被引量:8
11
作者 叶宣含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40,共13页
相较于数据共享和数据开放,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是高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数据配置和开发利用方式。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制度目的在于激励创新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合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中国已经积极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制度探索和... 相较于数据共享和数据开放,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是高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数据配置和开发利用方式。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制度目的在于激励创新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合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中国已经积极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制度探索和实践。然而,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运行中也存在着数据确权不明、收费和收益难题、垄断风险以及责任分配和救济规则阙如等实践障碍,阻碍对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赋能。为了克服实践障碍并完全释放制度优势,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应当构建和完善规则体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首先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制度价值取向,并且在规则完善方面应当分别构建公共主体间公共数据权利配置和协调机制、合理的收费定价和公平的收益共享机制、公共数据垄断风险应对机制以及政府担保责任与有效事后救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 数据开放 新质生产力 数据确权 担保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垂直管理改革的组织逻辑与治理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启博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8,共15页
环保垂改作为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开启了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由属地管理转向省内垂直管理。基于控制权理论构建环保垂改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2013—2021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环保垂改的治理效应及其影响机... 环保垂改作为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开启了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由属地管理转向省内垂直管理。基于控制权理论构建环保垂改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2013—2021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环保垂改的治理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环保垂改使市级和县级环保部门的控制权在组织层面发生了转移,为环保部门内部的上下级垂直管理赋予了实质性权威,从而提高了基层环境执法力度,降低了地区污染物排放;动态效应分析表明,环保垂改产生的污染减排作用具有较好的持续性;进一步分析表明,环保垂改对财政压力和官员关联促进污染物排放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并对边界污染的治理效应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与环保部门间以及上下级环保部门间如何有效分工与协作、保障环境治理长治久安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管理体制 垂直管理 治理效应 控制权分配 实质性权威 形式性权威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燕 陈小央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740-744,共5页
我国自1997年起建立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推动育种创新和种业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统计和分析浙江省1999—2021年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和授权情况,发现近年来浙江省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在快速增加,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 我国自1997年起建立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推动育种创新和种业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统计和分析浙江省1999—2021年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和授权情况,发现近年来浙江省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在快速增加,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获得授权品种以大田作物和瓜菜类为主,授权品种主体主要为高校和科研单位,部分授权品种在生产上获得了广泛应用。此外,也提出了浙江省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多年生无性繁殖作物是新品种保护的薄弱点,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权 浙江省 授权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件定义边界的零信任匿名访问方案
14
作者 李惟贤 张建辉 +2 位作者 曾俊杰 贾洪勇 门蕊蕊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302,共10页
软件定义边界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可扩展性与安全性的零信任安全架构得到了广泛应用。标准的软件定义边界架构采用单包授权机制来实现对服务资源的隐藏与对访问者身份的验证,但现有的方案普遍采用集中式的方式存储与分发SPA密钥,且缺乏对... 软件定义边界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可扩展性与安全性的零信任安全架构得到了广泛应用。标准的软件定义边界架构采用单包授权机制来实现对服务资源的隐藏与对访问者身份的验证,但现有的方案普遍采用集中式的方式存储与分发SPA密钥,且缺乏对访问者隐私信息的保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软件定义边界架构下的零信任匿名访问方案,采用三方密钥协商实现SPA密钥的分发,并使用通用指定验证者签名实现了对访问者身份的匿名认证,且能够抵抗SPA密钥窃取、敲门放大攻击、身份假冒等网络攻击,与目前的软件定义边界方案相比具有更强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降低了33%的通信开销,在多节点网络环境下降低了20%的平均认证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信任 软件定义边界 单包授权 三方密钥协商 通用指定验证者签名 匿名访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KI技术的数字签名身份认证系统 被引量:44
15
作者 刘知贵 杨立春 +1 位作者 蒲洁 张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8-160,共3页
论述了一种基于公共密钥基础设施PKI体系结构的身份认证系统。数字证书是认证系统中的核心,随着PKI的建立和认证中心(CA)的建设,用于身份认证和实体鉴别的身份证书已形成了完备的体系。数据的数字签名不容易伪造,且由CA颁发的数字证书... 论述了一种基于公共密钥基础设施PKI体系结构的身份认证系统。数字证书是认证系统中的核心,随着PKI的建立和认证中心(CA)的建设,用于身份认证和实体鉴别的身份证书已形成了完备的体系。数据的数字签名不容易伪造,且由CA颁发的数字证书可以确定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因此,可以利用PKI技术,并结合数字签名的原理来进行通信双方身份的识别,并采用权威机构CA发放的证书作为通信双方的身份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钥基础结构 数字签名 身份认证 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入侵容忍的CA方案 被引量:65
16
作者 荆继武 冯登国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417-1422,共6页
CA(certificate authority)是PKI中的关键设施.CA的私有密钥一旦泄露,该CA签发的所有证书就只能全部作废.保护在线服务CA的私钥也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不是从保护系统或检测入侵出发来保证CA的安全,而是确保当少数部件被攻击或占领... CA(certificate authority)是PKI中的关键设施.CA的私有密钥一旦泄露,该CA签发的所有证书就只能全部作废.保护在线服务CA的私钥也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不是从保护系统或检测入侵出发来保证CA的安全,而是确保当少数部件被攻击或占领后,CA系统的机密信息并没有暴露.通过将私钥分发给不同的部件,并保证任何一个在线的部件无法恢复CA的私钥,从而保护了CA私钥的保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容忍 弹性 CA 数字签名 RSA 公开密钥密码算法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Internet的电子政务安全解决方案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志明 李涛 +2 位作者 胡晓勤 刘颖娜 黄锐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2-104,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Internet的电子政务安全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采用身份认证技术和传输加密技术确保身份认证和数据传输安全;采用灾难恢复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大规模灾难事件的发生带来的损失;采用入侵检测和防火墙技术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Internet的电子政务安全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采用身份认证技术和传输加密技术确保身份认证和数据传输安全;采用灾难恢复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大规模灾难事件的发生带来的损失;采用入侵检测和防火墙技术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性;采用文件存储加密保证服务器被攻占后数据不被窃取;数字水印日志系统的实现确保电子政务系统日志的权威性、不可否认性以及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证 数字签名 灾难恢复 入侵检测 数字水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期刊论文作者署名状况及问题思考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颖 刘利 +5 位作者 栾奕 库雪飞 张俊敏 黄秀江 赵良君 苗丽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6-589,共4页
目的调查研究医学期刊论文作者署名问题。方法选择《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中国综合临床》、《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和《中国医院统计》6种刊物2010年发表的3 156篇学术论著的9 42... 目的调查研究医学期刊论文作者署名问题。方法选择《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中国综合临床》、《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和《中国医院统计》6种刊物2010年发表的3 156篇学术论著的9 429名署名作者进行研究;并对≥4名作者的988篇学术论文中的2 468名署名作者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每篇论文署名作者1~16名不等,平均3名作者;省级以上基金项目1 030项,署名865项,占84%;≥4名作者的学术论文的2 468名署名作者符合作者资格者1 086名,占44%;532名署名第一作者符合作者资格者475名,占89%;43名通讯作者符合作者资格者38名,占88%;532张收回问卷有53张问卷的署名作者均不具备作者资格,占6%。结论作者的《著作权法》和学术道德伦理意识不强,不重视署名问题;作者、志谢对象、著作权、著作权人、署名权、署名资格等基本概念模糊;作者署名功能异化,署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期刊 署名 著作权 署名权 学术道德伦理 署名功能异化 作者排序 合著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I系统中私钥的管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魏志东 赵华伟 冯登国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5-27,共3页
如何实现对密钥的有效管理是构建PKI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涉及密钥的生成、分发、保存、验证、撤消、更新等多个环节。其中私钥的生成和保存是最关键的环节。本文就私钥的生成和保存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种具体的实现示例。
关键词 PKI 公钥 私钥 数字签名 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撤销匿名性的盲代理签名方案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晓明 符方伟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4,共4页
综合考虑了原始签名人和代理签名人的利益 ,提出了可撤销匿名性、可收回代理签名权的盲代理签名方案 .原始签名人不能根据代理签名辨认出代理签名人的身份 ,实现了盲代理签名 .但在需要时 ,可以通过代理签名管理中心撤销代理签名人的匿... 综合考虑了原始签名人和代理签名人的利益 ,提出了可撤销匿名性、可收回代理签名权的盲代理签名方案 .原始签名人不能根据代理签名辨认出代理签名人的身份 ,实现了盲代理签名 .但在需要时 ,可以通过代理签名管理中心撤销代理签名人的匿名性 ,辨认出代理签名人的身份 ,从而间接地起到了对代理签名人的代理签名的监督 ,防止了代理签名人滥用他们的代理签名权 .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撤销匿名性 盲代理签名 信息安全 可收回代理签名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