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官员对民众信任的形成机制:文化主义视角下多元因素的解释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开峰 郑连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3,共12页
在政民关系中,政府与民众的相互信任同等重要,其中官员对民众的信任直接影响他们对公众意见的听取和采纳,但是关于官员对民众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目前还不充分。构建一个文化主义视角的模型并基于4000余份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中国政府... 在政民关系中,政府与民众的相互信任同等重要,其中官员对民众的信任直接影响他们对公众意见的听取和采纳,但是关于官员对民众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目前还不充分。构建一个文化主义视角的模型并基于4000余份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中国政府官员对民众的信任总体呈现中等水平,受到官员的信任倾向、公共服务动机、家长式领导认同、传统媒体使用等因素的正向影响,同时受到传统等级观念、面子意识、互联网媒体使用等因素的负向影响。加强思想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人民至上的立场使命,有助于增强官员对民众的信任,改善干群关系,提升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民关系 政治信任 信任倾向 公共服务 官员的民众信任 文化主义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市民化与农村宅基地退出的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勇 汪应宏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3-48,共6页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农民工市民化与进城农民工退出农村宅基地之间关系密切。从互动机理来看,农村宅基地退出可以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必要的资本支持,农民工市民化则对宅基地退出提出了现实需求;从互动机...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农民工市民化与进城农民工退出农村宅基地之间关系密切。从互动机理来看,农村宅基地退出可以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必要的资本支持,农民工市民化则对宅基地退出提出了现实需求;从互动机制来看,新型城镇化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与宅基地退出的最大动力,而促进农业人口转移为市民和实现农村土地高效利用是重要的运行机制。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引导农民工退出宅基地具有可行性。为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与宅基地退出互动,应加强"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立农村宅基地价格评估和管理制度,构建新型城乡空间体系,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实施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农村宅基地退出 互动关系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民体育意识的结构要素及其内在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尤传豹 乔玉成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1-470,共10页
从公民体育意识的内涵出发,对公民体育意识的维度结构进行划分,并以此为依据编制公民体育意识测试问卷,进而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探讨公民体育意识的结构要素及内在关系。研究表明,公民体育意识的结构由"公民... 从公民体育意识的内涵出发,对公民体育意识的维度结构进行划分,并以此为依据编制公民体育意识测试问卷,进而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探讨公民体育意识的结构要素及内在关系。研究表明,公民体育意识的结构由"公民体育价值认知与认同""公民体育权利与责任""公民体育态度与意志""公民体育情感与意愿"4个维度32个观测变量组成。验证性因子分析剔除因子载荷<0.5的4个题项后,各潜变量与对应观测变量之间的主要拟合指数均在理想范围之内。所构建公民体育意识的维度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为后续的公民体育意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体育意识 维度结构 内在关系 验证性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政治国家批判向市民社会批判的转折——《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政治批判思想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代月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28,169,共6页
列宁有关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实现了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论断广为人知,然而问题在于:马克思究竟是如何实现这种转变的。回溯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政治批判的主题以及理论背景,有利于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正是借助于对政治... 列宁有关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实现了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论断广为人知,然而问题在于:马克思究竟是如何实现这种转变的。回溯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政治批判的主题以及理论背景,有利于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正是借助于对政治一般的批判,马克思揭示出卢梭与黑格尔的政治解决方案对解决人的自我分裂问题无能为力,由此推动他转向对市民社会的批判。通过对"货币"与"无产阶级"的发现,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由政治批判转向市民社会批判,借此他实现了政治立场的根本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 公民 货币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区经营权转让后委托代理关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阎友兵 蒋绪年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3-116,共4页
景区经营权转让后委托代理关系包含两层,即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景区经营权转让后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公众委托人身份不明确、政府处于关键地位、代理链条冗长、委托风险和代理... 景区经营权转让后委托代理关系包含两层,即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景区经营权转让后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公众委托人身份不明确、政府处于关键地位、代理链条冗长、委托风险和代理风险并存等。委托代理关系数学模型表明:信息对称条件下,代理人会选择努力工作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代理人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经营权转让 委托代理关系 公民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早期政治思想中的个人概念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志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8-703,共6页
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基础上,青年马克思认为,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最终导致了个人分裂为市民和公民,这一分裂意味着个人要么是纯粹个体和利己的存在者、要么是纯粹普遍和虚幻的存在者。为此,他提出只有人类的全面解放才能彻底消除这种... 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基础上,青年马克思认为,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最终导致了个人分裂为市民和公民,这一分裂意味着个人要么是纯粹个体和利己的存在者、要么是纯粹普遍和虚幻的存在者。为此,他提出只有人类的全面解放才能彻底消除这种分裂,才能使个人同时既是市民又是公民,青年马克思所主张的这种市民与公民相统一的“个人”,不仅构成异化劳动思想的切近前提,还间接地影响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现实的个人”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国家与市民社会 公民与市民 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阿多诺哲学贡献的再思考——从当代中国的视角看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6,共12页
西奥多·阿多诺深刻影响了20世纪西方哲学和社会批判理论。在即将迎来阿多诺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站在中国立场上,总体评价阿多诺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具体来说,第一,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共同提出关于资本主义的历史哲... 西奥多·阿多诺深刻影响了20世纪西方哲学和社会批判理论。在即将迎来阿多诺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站在中国立场上,总体评价阿多诺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具体来说,第一,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共同提出关于资本主义的历史哲学元批判,完成了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20世纪转型。第二,阿多诺提出“否定的辩证法”,使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唯物主义获得了一种影响深远的20世纪新形态。第三,阿多诺对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的近现代德国资产阶级哲学主流发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强声。第四,阿多诺提出一种新的哲学美学理论,对现代主义艺术与真理的关系问题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 否定的辩证法 德国现代哲学 艺术与真理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法律制度对于公民意识的培养解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世明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7,共15页
法律对于意识形态具有塑造作用。税收债务关系说的确立不仅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法律实践问题。把纳税归结为屈服于政治权力的行为,就实际上否定了纳税是国民的义务,从而不利于培养国民的纳税意识。税收法定主义不能仅仅被... 法律对于意识形态具有塑造作用。税收债务关系说的确立不仅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法律实践问题。把纳税归结为屈服于政治权力的行为,就实际上否定了纳税是国民的义务,从而不利于培养国民的纳税意识。税收法定主义不能仅仅被理解成为由狭义的法律来规定税收,否则最终的结果便是将税收人治披覆以税收法制的光鲜外衣而已。直接税的征收触及每一个公民的敏感神经,在培养民主参政意识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财税应该有利于培育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应该扩大缴税的人群范围,逐渐从“少数人纳税”的税种向“大众税”转变。申报纳税的运作要求纳税者有对税的足够意识和自发性协助,让纳税者通过申报认识自己的税负担,分析其负担内容,进而能够提高自己对税收用途的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法律制度 公民意识 税收法律关系 申报纳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与公民的和谐:政府管理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彩红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自中共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全党和政府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从政府管理的视角分析,和谐社会即是政府与公民之间和谐相处、共同治理的社会。建立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主要是在“以人为本”... 自中共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全党和政府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从政府管理的视角分析,和谐社会即是政府与公民之间和谐相处、共同治理的社会。建立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主要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之下,通过公民参与的制度创新、实现透明和公开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等路径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府管理 政府与公民 和谐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与权利:对市场民主价值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霍中文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7-100,共4页
市场需要权利 ,权利需要市场。市场对权利的需要创造了权利的巨大市场。市场为权利的产生、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市场能够摧毁权利枷锁 ,保护个人权利免受国家权力的侵犯。
关键词 市场 权利 民主价值 依附关系 市民社会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人际传播中网民的分裂心态及自我调适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泳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网络人际传播是网络空间的一种特有的新型人际传播方式。当前网络人际传播中网民的心态呈现出隐匿与披露、信任与怀疑、飘移与沉醉等分裂的态势。这种分裂心态给个体和社会都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关键词 网民 分裂心态 自我调适 网络人际传播 网络空间 情感 人际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的“六个转变”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党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5-10,共6页
服务型政府需要通过重塑政府与公民的关系、调整政府职能结构、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再造政府绩效评价机制、构建行政问责制度、确立行政理念等基本路径,实现6个根本性的转变:从"政府本位""权力本位"到"公民本位... 服务型政府需要通过重塑政府与公民的关系、调整政府职能结构、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再造政府绩效评价机制、构建行政问责制度、确立行政理念等基本路径,实现6个根本性的转变:从"政府本位""权力本位"到"公民本位""权利本位";从"社会管理为主"到"公共服务为主";从"基于强制"到"基于同意";从"内部评估"到"公众满意";从"问责运动化"到"问责法治化";从"为民做主"到"为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政民关系 政府职能 政府绩效 行政问责 行政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人机器人”的工具性与社会性辨析——世界首例“机器人公民”的发生学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陶庆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8-75,97,共9页
人类社会一直把"人工智能",甚至"类人机器人",单纯作为自己的使用工具而发明、生产甚至创造出来,即"工具性"是其第一属性。然而,作为"会使用工具的机器人","类人机器人"还可能通过... 人类社会一直把"人工智能",甚至"类人机器人",单纯作为自己的使用工具而发明、生产甚至创造出来,即"工具性"是其第一属性。然而,作为"会使用工具的机器人","类人机器人"还可能通过自我学习等自主方式,获得与人类一样的智商、情商与伦理道德,从而具有显著的"社会性"。世界首例"机器人公民""索菲亚"在公民、社会与国家等观念上给予人类更多想象,人类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中赖以生存的最直接"土壤"——国家与社会关系——在发生学意义上开始产生"祛魅"与重塑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人机器人 机器人公民 工具性 社会性 国家与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网络社会的公民新闻与舆论引导 被引量:5
14
作者 戴俊潭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9-53,共5页
当代网络社会中,公民新闻从整体实践上正逐步形成一支可与传统专业媒体相抗衡的力量,使当下的社会舆论引导呈现出专业媒体与非专业的公民新闻两种力量混合共生的格局。从互联网所引发的社会变革来看,公民新闻不仅仅是公共新闻的“升级... 当代网络社会中,公民新闻从整体实践上正逐步形成一支可与传统专业媒体相抗衡的力量,使当下的社会舆论引导呈现出专业媒体与非专业的公民新闻两种力量混合共生的格局。从互联网所引发的社会变革来看,公民新闻不仅仅是公共新闻的“升级版本”,而是与之有着重大区别的传播革命。公民角色的属性衍化源自互联网的关系赋权及其对公民个体的激活,能否有效地掌控和激活每一个公民的关系资源,是新时期舆论引导的关键。公民新闻依据其网络节点的连接方式大体可分为三种关系构型,即普遍型、自组织型、新意见领袖型。根据其各自传播机制的不同,在舆论引导对策上,分别需要强化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政府与媒体的主流议题设置及集散节点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公民新闻 关系赋权 舆论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访矛盾规律与基层政府治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鄯爱红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7,共5页
基层政府是上级政府决策的具体执行者和民众的直接服务者,处在社会矛盾交织和社会矛盾调处的前沿阵地。信访矛盾集中体现了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治理面临的突出矛盾。研究新时期信访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可以透视基层政府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基层政府是上级政府决策的具体执行者和民众的直接服务者,处在社会矛盾交织和社会矛盾调处的前沿阵地。信访矛盾集中体现了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治理面临的突出矛盾。研究新时期信访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可以透视基层政府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政府治理方式转变的角度寻求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信访矛盾规律 政府与公民关系 基层政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资产阶级社会赋型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新探
16
作者 张一兵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3,共9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剥削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资产阶级的社会关系决定现实生活的性质。这是特定的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商品—市场经济关系场境存在论。资产阶级社会的生活基础,是一种将一切...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剥削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资产阶级的社会关系决定现实生活的性质。这是特定的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商品—市场经济关系场境存在论。资产阶级社会的生活基础,是一种将一切存在赋型为有特定功用的、可变卖的“效用性”关系,或者说是一种抽象的金钱盘剥关系。与封建专制下的直接剥夺不同,资产阶级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会利用买卖关系来占有劳动者创造的财富,这就是资产阶级社会特有的剥削关系。在这种特定的剥削关系之上,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全部观念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现代资产阶级社会 剥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