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离子液体的声速
1
作者 季常征 万仁 +2 位作者 时兆翀 彭昌军 刘洪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5,共8页
离子液体的声速可采用实验测定、半经验模型和理论研究方法获得,其中,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已受到广泛关注,但构造一个有效的QSPR模型取决于选择合适的分子描述符。本文采用片段活度系数类导体屏蔽模型(COSMO-SAC)获得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的声速可采用实验测定、半经验模型和理论研究方法获得,其中,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已受到广泛关注,但构造一个有效的QSPR模型取决于选择合适的分子描述符。本文采用片段活度系数类导体屏蔽模型(COSMO-SAC)获得离子液体电荷密度分布片段面积(Sσ)和空穴体积(VCOSMO)两个描述符,并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构建了用于描述离子液体声速的线性QSPR模型u-MLR和非线性QSPR模型u-ANN,模型中包含了温度和离子液体相对分子量,所涉及的数据集包括171种离子液体的5 114个数据点。在总的离子液体声速数据集中,u-MLR和u-ANN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0 6和0.999 5,平均绝对相对偏差(AARD)分别为1.59%和0.10%,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30.68 m/s和4.12 m/s。结果表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u-ANN模型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基于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的u-MLR模型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 离子液体 人工神经网络 多元线性回归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维新息GM(2,1)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2
作者 黄伟 高井祥 徐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6,259,共8页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是对流层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水汽反演至关重要。文章采用GM(2,1)灰色模型结合一阶弱化算子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进行拟合和预测,基于2018年中国不同区域探空站...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是对流层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水汽反演至关重要。文章采用GM(2,1)灰色模型结合一阶弱化算子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进行拟合和预测,基于2018年中国不同区域探空站日均大气加权平均温度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在少量可用数据的情况下,GM(2,1)具有较好的建模预测能力,相对误差不超过5%,未来2 d的预测值相对误差均小于2%;与Bevis模型相比,GM(2,1)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建模也更具优势,且不需要实测的气象参数。该研究为GM(2,1)灰色模型应用于GNSS水汽反演、天气预报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加权平均温度 Bevis模型 GM(2 1)灰色模型 探空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接触到民族交融:基于清水江文书疑难字词的考察
3
作者 谢文乾 张青松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0,154,共11页
在清水江文书中,有大量因语言接触产生的疑难字词,是黔东南清水江流域民族交融的重要历史见证。例如“■捕”即“拼补(補)”,“■”是“拼”的换声旁俗字,“捕”是“補”的俗讹字;“界■”即“界㫺(昔)”,“■”是“㫺”的俗讹字,“昔”... 在清水江文书中,有大量因语言接触产生的疑难字词,是黔东南清水江流域民族交融的重要历史见证。例如“■捕”即“拼补(補)”,“■”是“拼”的换声旁俗字,“捕”是“補”的俗讹字;“界■”即“界㫺(昔)”,“■”是“㫺”的俗讹字,“昔”是“限”的音借字;“拨”即“拨册”,义为调拨粮饷的籍册;“秋折粮”即“折秋粮”,指折算税粮;“係分”即“丝分”,极言量小。这些疑难字词,在形音义方面,有些是西南官话和移民方言影响的结果,有些是汉语与苗侗语互借互用的结果,有些是人们为传承汉字特点而调整书写习惯的结果。语言接触互动的背后,其实是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民族交融 清水江文书 疑难字词 形音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分K-Means的无线传感网络隐含节点同步方法研究
4
作者 吴春琼 苗苗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78,共5页
无线传感网络隐含节点中的隐含关系无法被清晰发现,根据已知的隐含关系进行分组划分,对于未暴露隐含关系的节点,其节点同步的准确性较差。提出基于二分K-Means的无线传感网络隐含节点同步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了节点在无线传感网络中的... 无线传感网络隐含节点中的隐含关系无法被清晰发现,根据已知的隐含关系进行分组划分,对于未暴露隐含关系的节点,其节点同步的准确性较差。提出基于二分K-Means的无线传感网络隐含节点同步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了节点在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同步时间;其次,利用二分K-Means算法选取无线传感网络的最优簇头,完成隐含节点隐含关系下的分簇;最后,通过簇头与移动节点同步以及簇内节点同步,实现无线传感网络隐含节点同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报文开销最高为60 s,时间同步误差均控制在±0.2μs以内,累积误差分布概率最大值为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隐含节点同步 二分K-Means聚类 节点分簇 节点同步 隐含关系 分组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ise cancellation of a multi-reference full-wave 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 signal based on a modified sigmoid variable step size least mean square algorithm 被引量:1
5
作者 TIAN Bao-feng ZHOU Yuan-yuan +2 位作者 ZHU Hui JIANG Chuan-dong YI Xiao-f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900-911,共12页
Nano-volt 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MRS) signals are sufficiently weak so that during the actual measurement, they are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electromagnetic noise, leading to inaccuracy of the extracted characte... Nano-volt 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MRS) signals are sufficiently weak so that during the actual measurement, they are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electromagnetic noise, leading to inaccuracy of the extracte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nd hindering effective inverse interpretation. Considering the complexity and non-homogeneous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nvironmental noise 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a model system for noise cancellation using multi-reference coils was constructed to receive MRS signals.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system with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s was analyzed and a modified sigmoid variable step size least mean square(SVSLMS) algorithm for noise cancellation was presen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ti-reference coil method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single one on both signal-to-noise ratio(SNR) improvement and signal waveform optimization after filter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noise correlations in the reference coils and primary detecting coils and different SNRs. In particular, when the noise correlation is poor and the SNR<0, the SNR can be improved by more than 8 dB after filtering with multi-reference coils. And the average fitting errors for initial amplitude and relaxation time are within 5%.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ized least mean square(NLMS) algorithm and multichannel Wiener filter and processing field test data,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 SIGNAL MULTI-REFERENCE coils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SIGMOID variable step size least mean SQUARE (SVSL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mbined algorithm of K-means and MTRL for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 被引量:2
6
作者 XUE Mengfan HAN Lei PENG Dongli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5期875-885,共11页
The basic idea of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 is a disassembly method,which is to decompose a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 task into several binary classification task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multi-class cla... The basic idea of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 is a disassembly method,which is to decompose a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 task into several binary classification task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 in the case of insufficient samples,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 method combining K-means and multi-task relationship learning(MTRL).The method first uses the split method of One vs.Rest to disassemble the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 task into binary classification tasks.K-means is used to down sample the dataset of each task,which can prevent over-fitting of the model while reducing training costs.Finally,the sampled dataset is applied to the MTRL,and multiple binary classifiers are trained together.With the help of MTRL,this method can utilize the inter-task association to train the model,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each binary classifier.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by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e Iris dataset,Wine dataset,Multiple Features dataset,Wireless Indoor Localization dataset and Avila datas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hine LEARNING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 K-MEANS MULTI-TASK relationship LEARNING (MTRL) OVER-FIT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听成年人全方向水平声源定位能力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户红艳 李思阳 +3 位作者 王倩 叶放蕾 李楠 冀飞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9-714,共6页
目的利用360°全方向24和36声源测试设备,初步探讨健听中青年和健听老年前期-老年人水平声源定位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1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43例健听成年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根据... 目的利用360°全方向24和36声源测试设备,初步探讨健听中青年和健听老年前期-老年人水平声源定位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1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43例健听成年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21~49岁)20例和老年前期-老年组(50~72岁)23例。两组分别给予纯音听阈测试、全方向24声源(间隔15°)和36声源(间隔10°)水平声源定位(sound localization,SL)能力评估。给声强度60 dB HL,给声刺激为1 kHz啭音,通过计算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RMS)、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ly error,MAE)等评估受试者的声源定位能力。结果24声源老年前期-老年组MAE、RMS均值高于中青年组的MAE、RMS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声源老年前期-老年组MAE、RMS高于中青年组的MAE、R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声源和36声源前场MAE和RMS均高于后场的MAE和RMS,前后场的MAE和R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右场的MAE、R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声源前后混淆比例为7.73%,36声源前后混淆比例为15.42%;24声源和36声源均为正前方的声源定位准确度最差;老年前期-老年组前后混淆的比例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听老年前期-老年人全方向24声源和36声源水平定位能力,相比健听中青年组有所下降。左右场的定位准确度高,前后场的定位准确度低,正前方定位准确度最低。全方向水平声源定位能力的测试结果与扬声器数量有关,且反应趋势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定位 360°全方向 均方根误差 平均绝对误差 前后混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市交通噪声控制的树种筛选与种植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朦朦 Timothy Van Renterghem +2 位作者 孟琪 Dick Botteldooren 康健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3-853,共11页
植物降噪是一种减碳且低成本的降噪方式,可有效改善城市声环境。然而现存植物降噪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主要集中在植物群落层面,忽略了树种间差异在不同频率噪声控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难以满足城市交通噪声有效防控的需求。基于此,该研究... 植物降噪是一种减碳且低成本的降噪方式,可有效改善城市声环境。然而现存植物降噪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主要集中在植物群落层面,忽略了树种间差异在不同频率噪声控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难以满足城市交通噪声有效防控的需求。基于此,该研究以植物树干为切入点,提出一种量化树干与树皮粗糙度的方法,针对交通噪声频谱特征系统测量13种树种的吸收作用,并模拟降噪效果。研究首先测得树干吸声系数的频谱特征,确定了树干主要吸声频率范围与交通噪声频率分布具备较好的一致性;其次,从树种视角分析视觉因素与测试获取因素两个层面对树干吸声效果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模拟对比分析15 m宽植物带种植不同树种的降噪效果,发现相差∼0.9 dBA,证明了种植吸声系数高的树种对交通噪声控制的有效性。以期从树形、树干吸声效果、树种生长速度以及种植方式等方面,提出应对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树种筛选依据与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控制 交通噪声 吸声系数 自然降噪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代际双向报告的K均值聚类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航空 马琦峰 杨磊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7,共15页
在传统的代际关系模式研究中,数据往往来自家庭中父母或子女一方的报告,然而仅凭借“一面之词”对代际关系进行测量真的准确吗?这一问题的背后透视出当前国内相关研究中双向报告视角的缺失。利用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 在传统的代际关系模式研究中,数据往往来自家庭中父母或子女一方的报告,然而仅凭借“一面之词”对代际关系进行测量真的准确吗?这一问题的背后透视出当前国内相关研究中双向报告视角的缺失。利用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K均值聚类分析及多层Logistic回归方法,探究当前中国老年人家庭中代际关系的双向报告状况、代际关系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老年父母的代际关系报告平均得分要略低于成年子女的报告平均得分,但两者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代际利益假说未获支持。其次,基于双向报告的聚类结果,可将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具体划分为结构维度上的“亲子一致型”、“亲近子疏型”、“亲疏子近型”模式与水平维度上的“亲子和睦型”、“亲子有隙型”、“亲子疏离型”模式。最后,从代际关系模式的影响因素来看,代际结构、老年父母特征及成年子女特征均会在结构维度与水平维度上产生显著影响,而家庭特征仅在水平维度上产生显著影响。简言之,两代人的年龄差距越大、父母年龄越小、子女年龄越大,越可能形成评价一致的代际关系;两代人的年龄差距越大、两代人的性别一致、父母年龄越小、父母获得子女支持以及在城镇家庭中,越可能形成和睦的代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家庭 代际关系模式 双向报告 K均值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K-means聚类和皮尔逊相关系数户变关系异常诊断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纲 黄瑞 +3 位作者 刘度度 张芝敏 胡军华 高云鹏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2,152,共8页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易出现台区户变关系错误问题,传统诊断技术主要针对少用户台区出现异常用户情况,但对于多达数百用户台区,存在多相邻台区异常用户特征提取难题。文中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对GIS系统获取台区总表和用户电表电压数据实现降...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易出现台区户变关系错误问题,传统诊断技术主要针对少用户台区出现异常用户情况,但对于多达数百用户台区,存在多相邻台区异常用户特征提取难题。文中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对GIS系统获取台区总表和用户电表电压数据实现降维,建立改进K-means聚类提取电压数据特征,提出改进皮尔逊相关系数算法分析待检测用户,据此建立基于改进K-means聚类和改进皮尔逊相关系数的户变关系异常诊断方法,实现多异常用户所属正确台区诊断。实际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算法在识别同一台区一个及多个异常用户、不同台区多个异常用户情况下均能有效实现异常用户的准确检测与分析,相比传统检测方法,实现简单且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变关系 GIS系统 主成分分析 改进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人与人关系能动性实践及其在空间意义生产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8-296,共9页
在传统观念中,非人类能动性及其在空间意义生产中的价值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承认,随着“后人类主体”思想和地理学“重返唯物主义”思潮的兴起,人们对非人与人关系能动性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将非人与人定义为“行动元”比“行动者”更加科学... 在传统观念中,非人类能动性及其在空间意义生产中的价值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承认,随着“后人类主体”思想和地理学“重返唯物主义”思潮的兴起,人们对非人与人关系能动性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将非人与人定义为“行动元”比“行动者”更加科学。研究提出“非人与人关系能动性–空间叠写–意义生产”命题和假设,并结合大学校园微观地理空间,通过3组时间镜头进行了观察分析,认为非人具有重要的能动性,非人与人关系能动性实践在空间叠写过程中,通过双方情感的相互性和流动性,使人们产生了地理想象和地方意象,建构了空间关系和地方认同,塑造了恋地情结和社会责任感。非人与人关系能动性价值认知转换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其实践知识也比传统文化隐喻知识更具有科学性,通过他者导向的地方性形成机制对既往研究具有延伸意义。未来应重视非人与人关系能动性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力量。研究对坚守自然–人类能动协同主义、教育能动性实践主体的边界拓展以及非人与人关系能动性在国家社会转型时期的人地和谐实践具有借鉴意义与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类与人类主体 关系能动性 空间叠写 空间意义生产 能动性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信号处理的多声源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晓欢 李嘉宁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02-1812,共11页
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技术是语音增强和声学探测中的重要工具,对于语音机器人、视频会议、助听器和声呐等应用至关重要。最近出现的DOA估计新方法,例如图信号处理(Graph Signal Processing,GSP)方法,展现出优异的角... 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技术是语音增强和声学探测中的重要工具,对于语音机器人、视频会议、助听器和声呐等应用至关重要。最近出现的DOA估计新方法,例如图信号处理(Graph Signal Processing,GSP)方法,展现出优异的角度估计能力,有望提供更佳的声源DOA估计解决方案。然而,由于在多声源情况下GSP算法由邻接矩阵无法直接得到接收信号特征向量的正交补矩阵,导致多声源下GSP算法失效。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基于多源宽带语音信号的频域单源区域检测实现多声源分离,进而利用GSP和聚类算法实现宽带多声源的定位。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将GSP方法扩展到频域。其次,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将信号分为若干时频区域,筛选出单源主导的时频区域后,对其进行频域GSP单源定位。最后,对所有定位结果进行聚类,再通过加权平均获得最终的角度估计。我们利用LibriSpeech语音语料库构建声源信号进行多声源定位仿真,仿真结果证明,本文方法优于其他算法,较高信噪比下可将误差控制在3°以内。此外,我们使用圆形六阵元麦克风阵列,对实际录制的若干组录音数据应用所提算法进行定位测量,结果展示所提算法的定位误差更小,并在声源较为靠近时也能做到较好的分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声源定位 K-均值聚类 图信号处理 麦克风阵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均声速测量的声速剖面实时重构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旭 刘宗伟 +3 位作者 甘忠良 姜莹 杨春梅 吕连港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2-610,共9页
针对传统的声速剖面重构方法往往不具备实时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声速测量的声速剖面实时重构方法。首先,基于历史数据进行特征分解并选择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的阶次;其次,利用实测的水下某深... 针对传统的声速剖面重构方法往往不具备实时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声速测量的声速剖面实时重构方法。首先,基于历史数据进行特征分解并选择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的阶次;其次,利用实测的水下某深度的声速和该深度至海面的平均声速,通过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最小范数解得到EOF重构系数;最后,结合历史声速剖面重构全海深声速剖面。使用西太平洋海域的再分析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重构的声速剖面与真实声速剖面拟合效果较好,平均均方根误差约为1.31 m·s-1。本文所提方法可为水下航行器实时重构声速剖面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重构 经验正交函数 平均声速 最小范数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谢灵运“顺从性情、会性通神”的诗赋思想与创作实践
14
作者 王景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7-215,共9页
“言志”与“会性通神”是谢灵运《山居赋》中有关诗赋创作的直接表述,“顺从性情”由山居隐逸之志延伸到文学层面,包含着顺性而作的创作观念,三者比较完整地展示了谢灵运的诗赋思想。谢灵运继承《诗》《骚》、汉魏诗人的比兴言志精神,... “言志”与“会性通神”是谢灵运《山居赋》中有关诗赋创作的直接表述,“顺从性情”由山居隐逸之志延伸到文学层面,包含着顺性而作的创作观念,三者比较完整地展示了谢灵运的诗赋思想。谢灵运继承《诗》《骚》、汉魏诗人的比兴言志精神,同时提出具有现实内涵的性情论,性情抒发成为言志的重要内容,这种性情与言志相合的诗赋思想,既是对传统言志内涵的发展,也是其性情论的独特之处。作为一种新的创作思想,“会性通神”将晋宋之际具有本体意义的“神”引入文学批评,突破了东晋玄言诗人泯除主体精神的“凝神”观,注重主体感知与当下体验的传达,同时蕴含着谢灵运对言意问题的思考。“言志”“性情”与“会性通神”包含着谢灵运在诗赋本体论上的观点,体现出他对文论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这与他的诗赋创作互为表里,显示出自觉回归文学本质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志 性情 诗赋思想 言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物性关系看主宾易位句的合格性条件和构式意义
15
作者 尹常乐 袁毓林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4,共10页
本文主要考察“工具+动词+受事”“材料+动词+结果”和“处所+动词+受事”三类主宾易位句。文章以生成过程为切入点,从物性关系的角度分析三种主宾易位句的合格性条件。文章将三种主宾易位句的构式义总结为“功用—处置”“功用—行为... 本文主要考察“工具+动词+受事”“材料+动词+结果”和“处所+动词+受事”三类主宾易位句。文章以生成过程为切入点,从物性关系的角度分析三种主宾易位句的合格性条件。文章将三种主宾易位句的构式义总结为“功用—处置”“功用—行为”和“处置—行为”,并说明了功用、行为和处置三者之间联系的普遍性。最后,文章把上述结论推广到其他主宾易位句中,进一步证明了结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性关系 主宾易位句 合格性条件 构式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多因子的中国区域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16
作者 占果 王盼 +1 位作者 黄嘉艇 唐旭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0,共9页
针对中国地区地形起伏较大等情况影响T m值特别是短期T m值的高精度获取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多因子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首先,通过探空数据利用积分法计算出加权平均温度,拟合分析选出特征因子加入建模;其次,将利用积分法计算的探... 针对中国地区地形起伏较大等情况影响T m值特别是短期T m值的高精度获取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多因子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首先,通过探空数据利用积分法计算出加权平均温度,拟合分析选出特征因子加入建模;其次,将利用积分法计算的探空数据与NCEP数据分别作为参考值,引入Bevis模型、GPT3-Z模型和时空模型,将模型计算的预测值和参考值作对比,分析各模型精度;之后,将各模型用于水汽反演,分析反演精度。结果表明:多因子T m模型反演的T m值精度最高,且多因子T m模型中加入了日周期变化,相比全年在短期时间内提升更加明显;将各模型用于GNSS水汽计算,多因子T m模型精度最好,理论RMS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23 mm和1.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平均温度 精化模型 探空数据 NCEP再分析资料 GNSS水汽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周期性变化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
17
作者 曹小双 杨维芳 +2 位作者 李得宴 高墨通 闫香蓉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针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变量,其精度会影响地基GNSS水汽反演精度,同时T_(m)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差异的现状,研究建立地区的T_(m)模型:利用兰州市榆中探空站气象数据和欧洲中... 针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变量,其精度会影响地基GNSS水汽反演精度,同时T_(m)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差异的现状,研究建立地区的T_(m)模型:利用兰州市榆中探空站气象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分别建立单因子、顾及年周期变化、顾及年和半年周期变化的T_(m)模型;并对2种气象数据所建的3类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均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显著性检验,同时顾及周期性变化模型的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贝维斯(Bevis)模型和单因子模型;利用顾及周期变化的模型预测的T_(m)偏差中大于5 K和大于10 K的值占比明显减小且预测残差的周期趋势明显减弱,具有零均值的正态分布特性,仅表现出误差的随机性。总体而言,ERA5气象数据所建模型预测精度高于探空站气象数据所建模型;用ERA5气象数据建立的顾及周期性变化的T_(m)模型可用于兰州市GNSS大气水汽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 周期性误差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气象数据 探空站气象数据 区域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场可视化系统中声像阵列空间关系标定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温俊杰 杨殿阁 +2 位作者 苗丰 张凯 连小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40-1546,共7页
在声场可视化系统中,摄像机与传声器阵列的空间位置及角度的关系不准确将导致声源定位出现误差。而目前对于声场可视化系统中的声像阵列空间关系的研究较少,缺少对声像阵列空间关系的简单有效的标定方法。因此,提出了一种可计算任意位... 在声场可视化系统中,摄像机与传声器阵列的空间位置及角度的关系不准确将导致声源定位出现误差。而目前对于声场可视化系统中的声像阵列空间关系的研究较少,缺少对声像阵列空间关系的简单有效的标定方法。因此,提出了一种可计算任意位置与姿态的摄像机与传声器阵列之间空间关系的标定方法,可有效消除由传声器阵列与相机的空间关系不匹配导致的声源定位误差。通过对已知声源在多个空间位置的声源定位误差进行最小化处理,利用分步迭代计算的方法,分别计算出摄像机与传声器阵列的空间位置与角度,最终得到声像阵列之间真实的空间位置与角度关系。仿真与实际实验均表明本方法可对任意位置与姿态的摄像机与传声器阵列的空间关系进行准确标定,能有效提高声场可视化系统的声源定位精度。提出的声像阵列空间关系标定方法可应用于各种声场可视化系统中,对提高声场可视化系统的声源定位准确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定位 声全息 空间关系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聚类与方向关系的融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万静 孙永倩 +2 位作者 董怀国 肖宇鹏 齐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6-61,共6页
在大数据量的环境下,传统空间数据的空间关系仅描述两个空间物体,从而出现数据存储冗余,检索速度慢等问题。提出改进的聚类算法对空间物体聚类,再在聚类结果的基础上表示空间物体的方向关系。提出了基于密度的K-均值算法和空间聚类与方... 在大数据量的环境下,传统空间数据的空间关系仅描述两个空间物体,从而出现数据存储冗余,检索速度慢等问题。提出改进的聚类算法对空间物体聚类,再在聚类结果的基础上表示空间物体的方向关系。提出了基于密度的K-均值算法和空间聚类与方向关系融合的新方法。所提方法增强了空间数据库对空间数据对象的空间方向关系的智能处理能力,节省了存储空间,提高了数据的查询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聚类 K均值 空间关系 方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3000A型地基微波辐射计的资料质量评估和探测特征分析 被引量:33
20
作者 韩珏靖 陈飞 +1 位作者 张臻 赵云武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6-233,共8页
应用常规探空、MP-3000A型地基微波辐射计和自动气象站数据,比较了微波辐射计与探空的差异,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平均观测偏差分别为3.2℃和29%,相关系数分别为0.98以上和0.5左右。分析了不同天气下微波辐射计的探测特征,发现相对湿度和液... 应用常规探空、MP-3000A型地基微波辐射计和自动气象站数据,比较了微波辐射计与探空的差异,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平均观测偏差分别为3.2℃和29%,相关系数分别为0.98以上和0.5左右。分析了不同天气下微波辐射计的探测特征,发现相对湿度和液态水含量的垂直变化与降水、强对流和大雾的发生有良好对应:降水和强对流过程中,6 km以下的相对湿度提前增大(湿度增大的提前时间在降水中较长,在强对流中较短),3.5 km以下液态水含量增加,尤其在2.25<sup>3</sup>.25 km处有明显的激增;大雾伴随3<sup>3</sup>.5 km以下相对湿度增大和1.5 km以下液态水含量激增。A指数和对流性稳定指数(I<sub>conve</sub>指数在出现明显降水后可能失去指示意义,在刚开始降水(尤其是明显降水)阶段及大雾中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微波辐射计 探空观测 均方根偏差 液态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