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儒学社会历史观的大传统及其时代价值 |
杨敏
|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治道经学、治道史观与中华文明的治道核心论--以探解中华文明变夷从夏的枢机为主线 |
刘太刚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论清史《儒林传》扬州学人记载的形成 |
戚学民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理学与史学之间:宋代义理史学的生成逻辑与内在结构 |
刘依平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从引《诗》看唐宋《诗》学的转型——以两《唐书》与《宋史》为例 |
柴天骐
王福利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序跋对古代小说的价值辩护和地位标榜 |
许冬阳
李桂奎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读经”讨论的思想史研究——以1935年《教育杂志》关于“读经”问题的讨论为例 |
尤小立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2003 |
18
|
|
8
|
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研究相关问题探析 |
李建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04 |
13
|
|
9
|
皮锡瑞《经学家法讲义》稿本的内容及其价值 |
吴仰湘
姚茂军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3
|
|
10
|
唐代疑古惑经思潮探研 |
汪高鑫
马新月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1
|
关于拓展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思考 |
陈其泰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2
|
经史之学与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 |
程嫩生
文洋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5
|
|
13
|
论顾颉刚的“由经入史”说 |
李吉东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4
|
《尚书》辨伪与清今文经学——《尚书》辨伪与清今文经学及近代疑古思潮研究(上) |
邱志诚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5
|
|
15
|
先唐文学文本的“完整性”与“碎片化”——兼论文学文本的“不可靠性”问题 |
孙少华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6
|
元初对宋末空疏风气的反正 |
周少川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7
|
吴承仕的经学史研究——以《经典释文序录疏证》为中心 |
周少川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8
|
中国文化教育传统的百年回响——唐文治和“无锡国专”论略 |
陈国安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7 |
3
|
|
19
|
经术与诸子:廖平、蒙文通的经史传承与民国学术 |
刘耀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20
|
《移书让太常博士》的文学价值与经学史意义 |
龙文玲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